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07
ISBN:9787539211794
作者:沈星棣,等
页数:397页

书籍目录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世卿世禄与告归
一 伊尹告归
二 贵族政治的尊老仪式
三 宝塔崩坏中的“老”
四 平民跻身仕途
五 尚贤使能蔚为风尚
六 客卿纵横话致事
七 秦祚短,秦政暴
第二章 功臣军吏退为难
一 布衣成为功臣以后
二 吕后哭子
三 军吏公卿退为难
四 郡国制下的守与相
五 “乞骸骨”的浪潮
六 政治荣誉有前提
七 君主与豪族的矛盾统一
八 崇尚名节的时代
九 争雄天下死方休
第三章 门阀政治下的悬车
一 世族坐大遂至“尚姓”
二 百岁老官僚
三 从清议、清谈到清职
四 优游山林者多了起来
五 朝廷易垮门第难倒?
六 门第里提出的“擢贤良”
第四章 一个“融合”时代的休致途径
一 只有礼遇的休致
二 经以致用论治道
三 新制度夹杂着旧传统
四 凌烟阁功臣与致仕待遇
五 女皇斥旧人、擢新人
六 退出政治舞台的三条途径
七 盛唐后恼人的官场“四太”
八 林下何曾见一人
九 跋扈将帅自主去留
第五章 天理、人欲交织下的“乞骸骨”
一 黄袍加身后的反思
二 权的丧失与利的回报
三 潜移默化的理学武库
四 繁华下的制度与风气
五 党争中的致仕
六 犹是东宫二品臣
七 老年人朝廷
第六章 北方民族所建皇朝的官吏退休
一 中庸之道淡一些
二 汉文化浸润下的别支
三 承袭中的差异
四 不得致仕的官职
第七章 天威难测话致仕
一 “家天下”观念的登峰造极
二 君权对官吏致仕的绝对权威
三 虚与实的赏赐
四 是公益还是公害?
五 致仕也有三六九等
六 天上星宿的富贵
附记


 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课要求两次课堂报告,第一次是关于古代政治制度的,于是最近一段时间就断断续续的阅读有关这方面的材料。我选的题目的中国古代退休制度,查遍图书馆就找到一本书,就是沈星棣等人写的《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退休”一词在古代可以表述为致仕、休致、致事、告老、乞退、归隐、告归、乞骸骨等,最常用的就是“致仕”一词,因而退休制度也可以被称作致仕制度。我国历史上致仕制度起源很早,大概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甚至尧舜禹时代,从“伊尹告归”中可以找到其中的一点蛛丝马迹,虽然本书的作者揭示了这一事件背后复杂的原因和实质,即伊尹尽管退职但仍可以在其封地掌握权力,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退休。这里就涉及到关于退休的标准问题,这也是本书没有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当然这也与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纷繁复杂甚至混乱的状况有关。由于中国历史的复杂演化与变迁,使得中国古代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官吏的身份和地位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经济、政治待遇也就随着时间的改变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与此相适应,退休制度也就在不断的发生变革。封建时代(这里是指历史学意义上的分封制盛行的时代,即秦朝建立以前),由于官吏(主要是士大夫)大都拥有自己的封地,因而即便他们因年老或者其他原因不再担任自己的职务,他们仍然可以以主人的身份回到自己的封地并进行管理,这些人仍然拥有权力。如果将退休定义为权力的丧失,那么这些人就没有退休;但如果将退休定义为交还在周王朝或者诸侯国中的职务,那么这些人就可以算作已经退休。尽管如此,由于平民教育的兴起以及对贤人的渴求,加上贵族斗争导致很多人失去其地位,使得很多平民得以有机会进入仕途,而这些人通常并不具有自己的封地,所以这些人也就有了退休进而失去权力的可能。当然,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能够得以全身而退,或者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标准退出官场,他们的结局要么是在政治斗争中成为牺牲品,要么是急流勇退、未及退休即挂冠而去,还有人会进入贵族的行列。总的来说,这个时期很难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退休制度,作为个案存在的官吏退休只能揭示出这个时代官吏的一种结局。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礼记》一书中尽管已经标明“七十而致仕”,后世也多依据此一规定提出对官吏退休的要求,但这本书本身只代表了一种理想的政体,至于周代是否真正完全实行这些制度很难确定,起码留存下来的事例标明这些规定并没有有效实施,而仅仅是作为一种理想化的要求。到秦汉时期,随着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贵族不再垄断仕途,很多平民得以跻身官场,退休制度具备了实行的条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汉代分封了大量封王封侯,这些仍然带有封建色彩的官吏因为带有自己的封地,也难以说会完全的退职。并且,政治的残酷性也使得历次政治斗争消灭了大量的官吏,使得官吏的新陈代谢十分不正常,除极个别的人是在七十岁左右退休之外,很多人都死于非命,或者长久的留在任上,健全的官吏退休制度自然只能是奢望。由于历史材料的局限性,史书上只记载了部分知名官吏的仕宦生涯,而这些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一般都容易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而难以善终,大量的淹没于历史中的一般官吏是否是按照“七十而致仕”的要求及时退休很难从这些史料中做出判断,因而只能说,就现有史料而言,秦汉时期仍然没有建立正常的退休制度,但是这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已经为这一制度的建立扫除了一些障碍。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逐渐确立,由于这一时期官吏的选拔权集中于士族之手,使得士族拥有了对官吏特别是高级官吏的垄断权,在这种形势下,很难要求这些官吏自觉的退休,并且,即便是退休,其职位仍然可以由其后代继承,这个时侯的退休只有形式上的意义。当然,士族垄断也只能是暂时的,由于长期垄断使得士族腐化堕落,他们最终丧失了管理国家的能力,而不得不依赖于出身寒微的庶族,后者遂逐渐当权。可惜的是,庶族官吏是否有正规的致仕制度也仍然因为历史资料的缺乏而难以确定,只能知道的是很多庶族官吏当权后更多的留恋权位甚至直接争夺帝位,如此退休制度恐难建立。隋唐时期是旧传统与新传统融合的时期,也是新传统逐渐代替旧传统的时期。这个时期,官吏的来源渐趋多样化,因为世袭官吏的减少,这也就为官吏的致仕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按时致仕或者超龄致仕的官吏数量比前朝为多。尽管如此,由于政治斗争的存在,仍然有大量的官吏不能正常的退出政治舞台,特别是唐朝后期由于节度使势力的扩大,使得官吏的世袭再次兴起,正常的官吏退休制度更是无从谈起。宋朝吸取了前朝的教训,采取各种措施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的权力,这种努力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也使得官吏不再具备抗衡君权的实力,这就为推行官吏退休制度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并且,宋代对致仕官吏提供了优厚的待遇,包括恩荫子孙、厚禄、以及各种荣衔,同时还通过理学的劝导使按时致仕成为一种道德高尚的行为。尽管如此,面对着为官的巨大诱惑,还是有很多人贪恋权位,并且政治斗争的需要使得很多人即使致仕也是出于政治考虑,而这些人一旦时机得当又会回到官场,即“落致仕”。可见,即便是宋代采取了众多措施鼓励官员按时退休,由于官员在任职期间的巨大好处无法在退休之中得到保障,并且也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皇帝常常充当了破坏这一制度的直接责任者),退休仍然只能成为一种虚幻的要求。与此相对应的则是辽金元三代的致仕制度,三代或多或少的接受了汉族的文化以及政治制度,也建立了官吏退休制度,尽管也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统治者仍然具有一些非汉族的习惯和特质,他们在推行官吏退休制度的时候,强制性更大一些,使得该制度的有效性在他们的统治下得以提高。当然,这些朝代有很多的特权阶级,他们是肯定不会按时退休的。明清两代是中国专制制度的顶峰,皇帝具备了近乎为所欲为的权力。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官吏“七十而致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是退休作为一种制度仍然在这个人治的时代难以建立。因为皇帝在此方面的随意性,使得很多官吏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去留的选择,而是要么在政治斗争中成为牺牲品,要么被强行留在仕途中,而有的人则利用皇帝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仍然是由于皇权的至上性以及随意性,皇帝在官吏退休方面的要求不断改变,而使得这一制度难以成为定制,仍然是一种模糊的原则下可以灵活理解的制度。纵观这本书对中国古代官吏致仕问题的描绘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由于残酷的政治斗争,官吏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以及皇帝为自身统治的需要,很难建立一套真正能够有效遵循的退休制度,官吏退休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退职后的待遇(包括地位、俸禄等)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同。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官吏退休制度能够建立的条件日趋成熟,但由于皇权的不断加强,使得人治色彩不是趋淡而是转浓,皇权加强的趋势抵消了官吏退休制度化的趋势。这本书的优点是史料丰富,对于各个时期官吏退休制度的表现有着十分丰富的描绘,并且对时代背景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但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作者没有总结出官吏退休制度的趋势和规律,也没能在导致官吏退休制度难以建立和实施的种种原因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官吏退休制度或许仅仅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侧面,但如果深入分析,或许可以从中发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化的本质及其规律。《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作者:沈星棣 沈凤舞目录:序言前言第一章 世卿世禄与告归一 伊尹告归二 贵族政治的尊老仪式三 宝塔崩坏中的“老”四 平民跻身仕途五 尚贤使能蔚为风尚六 客卿纵横话致事七 秦祚短,秦政暴第二章 功臣军吏退为难一 布衣成为功臣之后二 吕后哭子三 军吏公卿退为难四 郡国制下的守与相五 “乞骸骨”的浪潮六 政治荣誉有前提七 君主与豪族的矛盾统一八 崇尚名节的时代九 争雄天下死方休第三章 门阀政治下的悬车一 世族坐大遂至“尚姓”二 百岁老官僚三 从清议、清谈到清职四 优游山林者多了起来五 朝廷易垮门第难倒?六 门第里提出的“擢贤良”第四章 一个“融合”时代的休致途径一 只有礼遇的休致二 经以致用论治道三 新制度夹杂着旧传统四 凌烟阁功臣与致仕待遇五 女皇斥旧人,擢新人六 退出政治舞台的三条途径七 盛唐后恼人的官场“四太”八 林下何曾见一人九 跋扈将帅自主去留第五章 天理、人欲交织下的“乞骸骨”一 黄袍加身后的反思二 权的丧失与利的回报三 潜移默化的理学武库四 繁华下的制度与风气五 党争中的致仕六 犹是东宫二品臣七 老年人朝廷第六章 北方民族所建皇朝的官吏退休一 中庸之道淡一些二 汉文化浸润下的别支三 承袭中的差异四 不得致仕的官职第七章 天威难测话致仕一 “家天下”观念的登峰造极二 君权对官吏致仕的绝对权威三 虚与实的赏赐四 是公益还是公害?五 致仕也有三六九等六 天上星宿的富贵附记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 335千字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翻了此书明清那章,实在读不下去,观点太陈旧了,资料也是老掉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