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目少年

出版社:爾雅
出版日期:20050220
ISBN:9789576393983
作者:王鼎鈞

内容概要

王鼎鈞
筆名方以直,山東省臨沂縣人,民國十四年四月四日生。抗戰末期棄學從軍,三十八年來台,曾任中廣公司編審、製作組長、專門委員,中國電視公司編審組長,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代理總編輯,中國時報主筆,「人間」副刊主編,美國西東大學雙語教程中心華文主編。現旅居美國專事寫作。
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圖書著作金鼎獎(《左心房漩渦》,也是獲獎最多的一本),台北中國文藝協會文藝評論獎章,中山文化基金會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吳魯芹散文獎。1999年《開放的人生》榮獲文建會及聯合副刊評選為「台灣文學經點名著」。2001年,獲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傑出華人會員」獎牌、同時獲此榮譽的尚有琦君、夏志清、鄭愁予。

作者简介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二—《怒目少年》記述由1933年他前往抗戰後方起,到1945年抗戰勝利為止,是王鼎鈞對中國社會所做的見證。人活著,好比打開一架攝影機,少年時底片感光,不曾顯影,一直儲存著,隨年齒增長,一張一張洗出來。《怒目少年》正是王鼎鈞流亡學生時代的顯影。


 怒目少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是因为看了执中学长的推荐,才去买这套书来读的。读完感慨颇多,鼎公七十多年的历练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没有成败、没有对错,这里有的只是每件事、每个人之后的不得已。平时读到的,只能微微体会的道理一一在这得到印证,被作者成文的展示出来。当然更多的是我不了解,没体会到,没体会过的。其中给我最深影响的还是那句"种因由你,结果由不得你"。“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好熟的诗,不过我不知道这是伊藤博文写的,也不知道这是当时日本政府为鼓励青年从军,聚训侵略尖兵而大加推广的人生观。这样的真实让我惊讶不已,因为没人告诉过我。不过,鼎公多讲了一句,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日本家喻户晓,可在中国也是这样,中国青年也是因为这诗句挣脱“安土重迁”的传统,走向反侵略的前线。嗯,这是“种因由你,结果由不得你”。当时,共党的地下组织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遍布城市各个学校、机关组织,宣传自由,民主(苏维埃式的),策动学潮、工潮。当政者对于青年,尤其是学校中的青年的思想观察很重视,重视到怕的程度。不过那种教导主任似的观察指导,学生不待见,他也接近不了学生。不过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会很幽默,很亲近学生(这样的老师,学校一般比较怕,会干涉,不过有些人学校管不了,因为他有自己的系统),会轻轻的主张一点民主,悄悄地表示一下反动,搅动一池清水,看水底能泛起什么样的沉淀物来。这是一种制式的技巧,学生不懂,年轻人不懂。不过,大多时候这样发现不了藏在学生中的“左倾分子”,中共地下党,但却能给不是左倾的人一个左的萌芽,因为你讲的那套太吸引人了,很多人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最后去了延安,留在了大陆。嗯,这也是“种因由你,结果由不得你”。可是,我知道了这些又能怎样?一个老师知道他教育的结果,未必与施教的预期吻合,他又该怎样?难道能什么都不做,或者做,只为自己的目的,不要考虑周遭,因为考虑亦是徒劳。我想鼎公要说的不是这些,所以他在之后写到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校医务室的一个护士,很好的护士,对学生很好。她高中毕业辍学工作为供未婚夫深造,甚至一人带着未婚夫的弟弟生活在一起,她当然希望未婚夫学成归来一起营造爱巢,迎接战后的美好未来。她想现在是忍的时候,不过他没等来忍的结束。鼎公替她惋惜,替她流泪,不过也说道“她实在不该自己原地不动,用尽力气把未婚夫推举的那么高那么远。一个人用生命编写剧本的时候,要先想想自己在其中扮演哪个角色。” 总而言之,这只是我能写出的一点感悟,书中精彩不能尽叙与此。
  •     1944年年底时,王鼎均这些流亡学生们怎么都不会想到,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竟然会是羸弱不堪中国。在那年的豫湘桂战役中,日军稍一发力,便连下河南、湖南、广西等省,打通了大陆交通线,陪都重庆岌岌可危。此时,国民政府已计划日军若一旦入川,便迁往更偏远的西康地区做最后一搏——种种迹象显示,国府要效崖山、肇庆之后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在蒋委员长的号召下,二十二中的流亡学生争相参加青年军。出征前夕,自忖必将“成仁”的中学生们酗酒闹事,肆意殴打老师和政府职员,敲碎教室玻璃,“比土匪有过之而无不及”。半个多世纪后,王鼎均却这么写道:“那时的青年多么苦闷。国破家亡,饥寒交迫,日军的攻势如此凌厉,政府和社会的腐败气味已飘入每个人的鼻孔”,所以“的确有许多人该打,有许多地方该砸,出了一口恶气再去赴汤蹈火,才算痛快淋漓。”作为当年愤怒青年的一员,王鼎均将回忆录四部曲之第二部命名为《怒目少年》。抗战时期的流亡学生是引人注目的一个群体,但以往的回忆录,都是出自一些著名国立大学的学生之手,他们更津津乐道于当时校园里的名教授、名校友的奇闻轶事,以及在艰苦环境中那摇曳不灭的学术之光。但二十二中却没有什么名师,学生的资质也很普通,所以作者更关注于校园之外的人与事,其视角也显得更为草根和粗砺。王鼎均写道:“我关怀的是金字塔下的小人物,贴近泥土的‘黔黎’,历史忽略了他们,不愿笔生花,但愿笔发光,由我照亮某种死角。”二十二中由鲁籍国民党将领李仙洲在驻军安徽阜阳时创办,其初衷是收容山东的流亡学生,保证其基本生活,“管吃管住”。后来考虑到这些青年都在适学年龄,于是便给他们配备老师,于1942年就地创办私立成城中学。一年后,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国立第二十二中学。同年,李仙洲将军计划“入鲁”,将这些学生们带回山东。但此时国共合作已名存实亡,九十二军腹背受敌,除了要对付日军出动的空军和装甲车外,还要留意背后共军的伏击,“日军共军本是敌手,但在防堵国军入鲁一事,理异心同,彼此各行其是,不谋而合”。 最终计划失败,1944年夏,二十二中的学生也不得不踏上西迁之路。在抗战中后期,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中华民族空前大团结”的状态。各股政治势力此时都在精明地计算自己的利益得失,一边抗战,一边抢地盘:“共军认为‘天下逐鹿,捷足先得’,国府认为‘天下有道,礼义征伐自天子出’,两者根本无法调和”,后来的内战,根本就是无法避免的。“不论国军共军,当他们面对敌人的时候,背后已无朋友”,别说是国军、共军了,就连北方尤其是河南一带的农民都结成了“民团”自保,类似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壁”组织。民团基本没有国家观念,只有乡土观念,所以无论是对国军、共军、日军还是二十二中的流亡学生,都充满了敌意。豫湘桂战役中,败于日军的汤恩伯部队就是在撤退途中,在河南境内又被民团袭击一次,伤亡惨重。如此阋墙内耗,遑论反攻?一九四五年上半年,王鼎均和同学的意气消沉到最低点,“谁也没料到这年八月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苏联出兵进攻伪满洲国,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前,无论国共两党都认为,战争至少还要再打几年。这样的话,国府便会一寸一寸地收复失地,系统地接收日军的武器和物资,而装备和人数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共军,最多能恢复到二三十年代的“红色武装割据”状态,并稍加扩展罢了。但是8月15号日本突然宣布无条件投降,却使天时、地利因素都向中共一方倾斜,中国历史开始大急转。北方的广阔沦陷区里留下了大量的权力真空,基本上处于一种“先到先得”的状态。此时中共的军队虽少(已从刚到延安时的2万发展为120万),装备虽差,但其抗日根据地却遍布华北;国民党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却困于西南一隅,被长江、黄河、秦岭等天险阻断,只能眼睁睁看着共军控制华北各省的铁路,占领交通要道,接收日军投降,迅速把沦陷区变为解放区。东北的得失对于局势更有着关键性影响。从地理上来说,中共的政治中心延安与东北仅隔着平坦的华北平原,解放军即使跑步前进,2个月内也能赶到东北。至于国民党呢?王鼎均写道:“抗战胜利,山东境内亲国府的势力几乎全被消灭,通往东北的路堵塞,国军只好从北越的港口河内乘美国军舰前往接收。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国军出山海关,解放军已从山东、河北、热河进入东北,将山海关、锦州、沈阳、四平、长春各地占领,并控制松花江以北的地区。”当劳师远征的国军在美军的帮助下,于1946年年初终于在东北的各港口登陆时,遇到的却是以逸待劳的解放军,后者早已是今非昔比:装备了由日本兵工厂生产或苏联提供的优良武器,背后肥沃的东北平原予取予求。国民党军队则士气低落,兵员严重不足,补给线更是漫长。3月,内战全面爆发,在关键的东北一役中,国军一败涂地,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毛泽东曾说过:“取得东北,则华北华中即有了依靠,我党地位将为之一变。”因为在30年代,中共虽也有自己的根据地、政权和军队,但都散布于国民党统治区内的偏远落后地区,相互间难以照应,极易被“围剿”。但东北则由日本人苦心经营几十年,有雄厚的工业基础,还背靠苏联老大哥。得到东北后,共产党政权才第一次彻底摆脱了原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流寇”性质,真正具有了独立国家性质。它与国府的关系,也不再是以前的“匪” 与“官”,而是两个完全平起平坐的政权了。抗日战争刚结束时,国府虽领导全国取得抗战胜利,声望达到顶点;但却没意识到,人民对其忍耐力,也已到达极限。抗战时期,国府(以及陈寅恪、胡适等知识分子)自知中国这样落后的农业国,是不可能单独战胜日本这样的先进工业国的。所以只能采取一切非常手段,尽量拖延时间,待欧洲战事结束,美苏盟军移兵远东后,才能将日军赶出中国。为了实现这一计划,除了“以空间换时间”外,国民党还不得不“以党运换国运”,采取一些杀鸡取卵性质的政策,包括扩大田赋征实、滥发纸币、强征壮丁等。王鼎均就曾在流亡途中,亲眼目睹国民党干部在押送壮丁时,把他们用绳子捆起来,连成一串,路上缺食少穿,“生了病也没有医药,一旦轻病拖成重病,只有就地活埋。”国民党认为,自己做这一切,完全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占据了这个道德制高点后,便一味地要求人民绝对服从,要求他们无条件为国家牺牲,自己则难以约束官吏的腐败和渎职,遂将人民的生命任意挥霍。八年抗战“太大太久,透支太多太滥,只有等人民大众遗忘”,直到被政府亏欠的那一代人“死亡或是得了老年痴呆症”,才能再举干戈。所以对国府来说,失去东北和华北后,可行的办法其实不是立即收复失地,而是像东晋或南宋一样,先“修养生息,与民更始”,待站稳脚跟后,再徐图后计。但蒋中正偏偏是那种坚信“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的领袖,不愿意当晋元帝、宋高宗;毛润之更是雄才伟略,一眼便看出国民党表面虽强大,但致命弱点却在政权合法性透支,是一只跟脚未稳的“纸老虎”,便不顾苏联和党内的反对声音“继续革命”。王鼎均总结道,不管哪个国家“在三十年内不可有两次战争,国民党的悲哀,就在八年抗战之后,接着又打三年内战,前债既未忘记,由干部到群众都不让你再透支下去,当然要捉襟见肘,终至破产。”最终如推翻多米诺骨牌般一败再败,遂失去整个大陆,仓皇逃至台湾。最初,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二十二中时,流亡学生们砍下竹竿,灌上桐油制成火把游行庆祝。一个乡绅站在戏台上高喊:“抗战胜利了!政府不要老百姓纳粮了!”大战过后,黔黎们只想恢复原本的生活秩序。和同学们一样,王鼎均此时也是归乡心切,但一个传教士却从家乡带回了他父亲的口信,一个噩耗:山东老家已成为内战危险的战场,“你绝对、绝对不能回家。”在转徙四省后,王鼎均发现自己仍注定是“家庭安放在棋盘空旷之处的一枚棋子”。江河湍湃,奔流绝谷,他这枚孤零零的棋子,不知道还会被卷往何方。2013-4-15(已发表于2013年6月3日《经济观察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     去年承山东杨兄转赠鼎公《怒目少年》、《葡萄熟了》两书,一直未有时间细读。或许是我的职业使然,或许是当年《左心房漩涡》给我的印象实在剧烈,我读了几次《怒目少年》的开头,又放下了。 我并不喜欢读传记作品,关键的原因在于一种轮回思想。阳光底下无甚新鲜事。今日人的生存境况,剖去技术层面,与几百年前、几千年前人的生存境况相比,我总猜测其间没什么本质区别。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活物,在任何时代所遭逢的痛苦,大抵相仿。而就这种痛苦而言,掩埋与挖掘之间的区别有什么意义,我也看不出。倒不如知白守黑,蔽不新成,在沉默中守护自身的历史。文学家多有自传,而哲学家罕有自传。两相比较,哲学家恐怕更清醒,真正的自传已经在思想著作中呈现了,何必多此一举? 时至07年岁末,大雪封城,一切陷入困顿。我又在床头放上了《怒目少年》。读到第二部时,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奇特。此书固然在追述个人的成长史,但是视角是多重的,有近,有远,有环视,有透视,有活陷黄泉,有离地七寸,有上诉天地精神,有下达和光同尘,有现实主义的混沌,有魔幻主义的犀利。这是怎样的自传?或许书名已经交待了鼎公的意图:“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是回忆,也是聚集和召唤,“呼声由远及远,唯欲回归者闻之。”这场回忆,我不能苛求太多,我应该全力倾听这个年长者与那个年少者的灵魂对话。一人一生。这样的对话,每个人都要经历,每个人也必然经历,关键是,到那时,你听到了什么,你能听到什么? 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一切之王。王鼎钧说,战争是一架机器,制造秘密。他们说的都对。战争是时代的强力,它让一切早熟,尘归尘,土归土,让青春以民族的名义而挥霍,这是怒目少年所能承受的最高恩典了。战争让人混沌,战争也让人犀利,让人透过纷纭的此世看穿人类历史的美与丑。战争给了少年以观察力,要看到风雷迅烈的单纯,也要看到社会推演的复杂;要看到月光下的眼睛是如何笑,也要看到人不是动物学的最后一个名词。一切渐悟皆顿悟,此时不悟何时悟。战争催化一切。战争让人成为人。最危险的事情可能最简单,最简单的事情也可能最危险,这不只是中国人的功课。战争毁灭一切。战争让人不复成其为人。个人是单数,民族是复数。唯有挺过来的人才能学好这算术。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2015.4.13 — 2015.4.27】
  •     生死流转 悲天悯人 文笔史笔 坚心仁心
  •     读了三联版的,非常感慨,虽然有些地方的想法太过感性,但总不缺实录,而且不会因为立场、私人恩怨就为谁虚美隐恶
  •     .
  •     看完之后,突然很想谢谢自己的少年之事。只是如今可以述说的事情并不多了,在那个年代少年的成长可以与社会紧密相关,字字句句都有对梦想的笃定坚持,也能看到实现后的欣喜快意。如今少年只是少年,不要随波逐流便是最好的期望。
  •     以回忆录记录历史,文笔让人印象深刻。
  •     好看
  •     今天的云,今天的怒目,今天的哀怨,今天的盛衰,无不抄袭了昨日。长文作叹,长叹当哭,长哭祭血。今人读此长文,免不了叹息眼泪,却免去多少生生死死。
  •     终于刷完王鼎钧回忆录第二卷《怒目少年》,脑残粉继续打满分。这是我所见的用个人经历与见闻写大时代的最好文本,最不自恋的传记。他甚至都不肯称之为自传,以回忆录代之。 但他也有小得意的时候,比如被媒体问过怎么看黄仁宇的回忆录《黄河青山》和齐邦媛的《巨流河》,他说的是,《黄》似乎没有文学抱负,《巨》似乎没走史学抱负。 我对纽约的全部向往就是这位。 20140813
  •     当年的中国人为了振兴国家,连希特勒都崇拜。
  •     四部曲之二
  •     很细致的过程,心境。还有透过体制外,看体制问题,很有启发。俗谚,领会很多东西。还有认知过程。事情不会按照想象发生,有各种意外。看页码,三联删节很多。选择台版,算是正确了。
  •     20160611-20160703
  •     夜读鼎公文,情不能自禁
  •     和《昨天的云》一样的好。但看得多了,我也发现了王鼎钧写作的一个小毛病:他的技巧太好,文笔太圆熟,熟极而流,以至于某些地方写得有点“油滑”了。比如说写抗战胜利后,山东已被共军占领,他的父亲托人带话给他,叫他不要回家。他感到幻灭,于是去河边吐。这段写得就有点太“油”了,不是真正沉痛的感觉。
  •     “冰山有泪逢春瘦,离燕无家入网楼。”印象深刻。 PS,原来国民党主张开明专制,口号是自由,我党口号是民主,有趣。
  •     這本書是作者隨國立二十二中流亡的歷史,也可以說是國立二十二中歷史的一個側影。鼎公敏銳地覺察到隨著抗戰接近勝利,流亡學生的風氣隨之惡化,從最初的眾志成城,到後來最終隨著抗戰的勝利,在學潮中化為灰燼。而這一切與中共似乎並無直接關聯。這不得不發人深思:中共能夠奪取天下,究竟有幾分與人民的墮落有關呢?
  •     少年人还是太残酷了,不知道这些少年日后有没有后悔
  •     有字句在心里。
  •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     这本主要写的鼎共在八年抗战间做流亡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感受和磨砺。不知不觉会与《上学记》和《巨流河》对比。与西南联大和南开中学不同,二十二中学的教师和校长没那么优秀,疾病和缺乏关怀的环境必须克服。被迫迁校于二千里之外,掉队的鼎公“散步”游走于大山田垄间。各种细节如临其境,期间也穿插国军、共军不同的抗日立场、行动、战役。历史生动起来。原来抗战突然胜利并没带给中国人民好日子,一个国家30年内不能有两次战争。感触最深,在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还能为学生拨款建校,这点非常可贵。没有好的家世,只要有好的学校,没有好的学校,只要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老师,只要有上进的志气。2015.10.16
  •     王鼎钧记事 平淡 在复杂的局面下 触目惊心 比如 里面写了许多 共产党早期 宣传造势的情况:“国家存在本身就是暴力”“崇尚暴力革命”“武装力量”“思想成分鉴定”--这种暴力宣传是不是很像今天世界上的某个组织? 、“拉拢明天的敌人打击今天的敌人”--有没有觉得让人如芒在背……这简直是今年看过最恐怖的故事
  •     各人有各人的命
  •     终于在2016年读完了,心情好感慨啊。上帝是作曲家,每个人都是演奏家。
  •     看的是PDF版,竟能完美贴合kindle的屏幕。历史盲对近代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     这本书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第二本。托朋友带的港台版,第一本迟迟未到,于是先从第二本看起。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在跟随22中西迁期间,发生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的感悟。痛苦的生活给了作者深沉的印记,不得不说,王鼎钧的文字很有穿透力,朴实的表达方式,却让人产生深层次的感受。拿到手上,就放不下来了。强烈推荐!
  •     没有家没有国,愤怒的少年。
  •     抗日游击队“打进叉叉城,一人一个女学生”的口号,原来是来自这本书啊!果然很提升士气,曾让多少农民子弟热血沸腾,舍生忘死。
  •      谢谢送了我这四本书的那个人
  •     鼎公的文字和叙事,非常棒!
  •     挺矫情的
  •     读来时常使我泪目,泪光中仿佛走来一位懵懂青年,战火中风雨飘摇,这片受伤的大地上有那么多破碎的情
  •     自下而上,以私人史写时代史,无论史观还是文笔均为上乘之作。
  •     此书不仅是史实或事实的回忆,文字也有久不曾见的信达雅。今天的人对民国只有想象和或正或野的史学叙述,留下的是单面的镜像,而一个少年的眼光中看到的优雅彷徨光明黑暗则是立体生动的。
  •     民国时的流亡学校,流亡学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