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德--通史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2
ISBN:9787506535823
作者:王联斌

书籍目录

目录
导论
一 中华武德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二 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历史分期和发展轨迹
三 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基本特征
四 研究中华武德史的意义
第一编 初萌与奠基
第一章 华夏民族的崛起与中华武德的初萌
一 部落归并战争与华夏民族的奠基
二 武德意识的产生与军人价值意识的初醒
三 夏、商、周的更替与军事伦理文化的勃发
第二章 管仲贵人贵德的军事伦理思想
一“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的军人价值观
二“竞于德”而“不竞于兵”的战争伦理观
三“赏罚有信”的将德标准论
第三章 老子以“守柔”为宏旨的“慈战”观
一“不以兵强天下”说
二 军事“守柔”主义
第四章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军事伦理思想
一“足兵”说
二“慎战”说
三“征伐自天子出”的“仁战”标准论
四“仁战”说的真正精髓所在
第五章 孙子与中国古典军事伦理思想的奠基
一 军事仁本伦理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源流
二 以“安国保民”为核心的军人价值观
三 以“五德”为纲的将帅修养论
四 古朴的军事人道主义
五 “君命有所不受”的道德选择方针
六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方略
七 “众陷于害”的战场道德环境效应说
第六章《春秋》三传中的武德是非之辨
一 楚庄王的武德人格及其“止戈为武”说
二 宋襄公“仁义”战法之辨难
三 “向戌弭兵”的是非之争
四 战道观的冲突与嬗变
第二编 争鸣盛世
第七章 墨子以“非攻”为核心的义战观
一 “非攻”说的社会伦理基础
二 “非攻”说的军事伦理内涵
第八章 吴起的武德人格及其军事伦理思想
一 吴起的武德人格特征
二 “举顺天人”的义战观
三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国防伦理观
四 “良将”德行论
第九章 孙膑对孙武军事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 “战胜而强立”的军人价值观
二 “人为贵”的治军原则
第十章《商君书》的“农战”“去战”“劝战”之道
一 “农战”兴国的增殖型国防价值论
二 “以战去战”的战争伦理观
三 “壹赏、壹刑、壹教”的劝战之道
第十一章 孟子的“仁战”说
一 “吊民伐罪”的“仁战”标准
二 “仁人无敌于天下”说
第十二章 荀子对儒家军事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 “王霸合一”的安国方略
二 “仁本”主义的战争观
三 “隆礼”教战和以“利”养“礼”
四 “顺命为上”的军事道德律令
第十三章《尉缭子》的义战观和治军之道
一 “伐暴乱而定仁义”的义战观
二 先明礼后刑赏的治军之道
三 “必从己先”的将帅修养说
第十四章《司马法》的军事伦理思想
一 “仁本”主义的战争观
二 以“礼”为核心的治军之道
三 将帅武德修养论
第十五章《六韬》的军事伦理思想
一 民本主义的军事伦理观
二 “利”而“服”之的义战观
三 “五材十过”的论将之道
四 “存劝示惩”的赏罚论
第三编 在融合中发展
第十六章《吕氏春秋》的军事伦理思想
一 “先德后武”的上德顺民适威说
二 “义兵之为天下良药”说
第十七章 陈胜、吴广的武德情结
一 “揭竿而起”的伦理基础
二 “大楚兴,陈胜王”的得中之失
第十八章 刘邦、项羽武德人格比较
一 项羽的武德人格之失
二 刘邦的武德人格之得
第十九章 两汉名将的武功与武德
一 韩信的“叛”与“忠”
二 李广为将之道的“成”与“败”
三 卫青和霍去病的武德精神
四 马援的武德情怀
第二十章《黄石公三略》的军事伦理思想
一 “得干”、“收本”的安邦定国之道
二 “崇礼”、“重禄”的“用兵之要”
三 以“五德”、“十二能”、“八祸”、“四明诫”为核心
武德规范体系
四 “刚柔相济”、“正已化人”的武德人格修身目标
第二十一章 曹操的武德实践
一 强兵足食,安国利民
二 内抑豪强,外御边敌
三 善俘安降,和军恤士
四 严于律己,守于节俭
第二十二章 诸葛亮的武德情操和将德论
一 “鞠躬尽瘁”、“以身殉国”的忠贞气节
二 将帅武德修养说
三 选将任贤之道
第四编 由衰微走向复兴
第二十三章 唐代兵书及其军事伦理思想
一《李靖兵法》与《李卫公问对》中的军事伦理思想
二《太白阴经》的“存亡在德”说和“贵和重人”思想
三《长短经》的“五兵”分野说和“道德方略”论
第二十四章 北宋初期的国防伦理冲突与宋太祖的
武德观
一“黄袍加身”的武德意义
二 宋太祖国防伦理冲突中的决策性选择
第二十五章 南宋军民抗金救国的历史使命与岳飞
的武德风范
一“靖康之耻”与南宋军民抗金救国的历史使命
二 岳飞的武德人格及其武德治军实践
第二十六章 南宋的灭亡与文天祥的“儒将”气节
一 宋蒙之战的伦理本质
二 文天祥的爱国气节与他的忠烈诗魂
第二十七章 宋代兵书及其军事伦理思想
一 《虎铃经》的“人将”正身说和“先胜”之术
二 《权书》的“用仁济义之术”
三《翠微北征录》的“和议”献策和“戒饬将帅之道”
第二十八章 戚继光的国防伦理精神及其武德教育
思想
一 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军旅生涯
二 戚继光的军旅人生观和“戚家军”的武德风貌
三 戚继光的武德教育思想
第二十九章 郑成功的军事爱国实践及其道德两难
选择
一 抗清斗争中的民族气节与忠孝两难选择
二 保民爱国――受诏的根本宗旨
三 收复台湾的道德意义
第三十章 明代兵书及其军事伦理思想
一 《阵纪》的“选练至精”说和“庸将败德”论
二 《投笔肤谈》“以谋为本”的武德方针和“将贤”标

三 《草庐经略》的为将立身“五德”说
四 《兵经》的“辑睦”“德胜”和正军方略
第五编 同化・退化・转化
第三十一章 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武德
一 努尔哈赤的武德实践精神
二 皇太极的武德人格特征
第三十二章 以反帝爱国为核心的中华武德新文化
的诞生
一 林则徐、魏源的国防伦理观
二 鸦片战争后反帝保华的国防英雄主义
第三十三章 太平天国对农民起义军武德的继承与
发展
一 以夺权安民为核心的军事伦理观
二 以宗教迷信为手段的军事功利主义
三 反帝爱国的民族气节
四 洪秀全等人的武德人格
五 太平天国失败的伦理归因
第三十四章 孙中山对中华武德文化的创新
一 论军队的“灵魂”
二 论军人“精神之要素”
三 论军官的“精神品性”
后记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该书采撷了我国先秦诸子如孔子‘老子’孟子特别是孙子及有关兵书的军事伦理思想精华评
价了历代著名政治家刘邦‘曹操’诸葛亮’努尔哈赤等人的武德人格及洽军实践颂扬了留芳千古
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及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军的武德情结和风貌还论及了
近代先行者孙中山对中华武德文化的革命性创新展现了异彩绚烂的武德思想瑰宝拓宽和深化了
传统军事文化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崭新贡献’成为集学术性‘知识性一、通俗性于一体的
新著。


 中华武德--通史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