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 家教方法 >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章节试读

出版社:李石华 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9-11出版)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802235601
作者:李石华 编
页数:253页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的笔记-第233页 - 第三个笼子

现在的孩子是活在“第三只笼子”里的。怎么理解呢?先看看第一只笼子和第二只笼子是怎样的。第一只笼子,我们让一个老鼠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装一个门,如果老鼠不小心踩了一下这个门,门打开以后有食物会进来。老鼠每踩一下,食物都会进来。老鼠会怎么做呢?会一直踩。如果第二只笼子是这样的,老鼠每踩一下,就会被电击一下,以老鼠的智力会怎么做呢?不踩了。
如果“第三只笼子”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它踩一下是食物,再踩一下是电击,老鼠就不知道应该踩还是不踩,这个老鼠会在里面纠结死。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家长对他太好了,就像食物;但同时给他压力,就像电击,孩子们如同老鼠在第三个笼子里。每个家庭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者,嘴巴不说,心里是这样想的。
可是各行各业,凡是能成功的都有一个共性的特质,这些人一定是输得起的人,输了再来,最后就赢了。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你只让他成功,不让他输。家长们见到孩子回家,第一句话问的是:“宝宝,你今天得几个五角星啊?”孩子答:“一个。”家长又问:“小明得了几个啊?”“两个。”“你明天要超过他,要得三个!”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内心能轻松吗?他输得起吗?现在考试前、比赛前,临场退缩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不是肚子疼,就是头晕,没法参加。家长的期望太高了,孩子承受不了。有的家长过来告诉我,她儿子的智商有140,非常高。我的反应是:“太高了,他今后要吃苦的。”人的大脑有不同的区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模块,能被测试出来的智商是量化的,而情感、情绪能力这些是无法被测试的。我们不要只看重孩子能被量化的智商,一个人往往是平衡的,智商太高的人,情商往往低。
现在的很多家长,不管孩子的特点是什么,硬往自己认可的那条道路上去塞。可是每个人身体特质不同、性格类型不同,林黛玉这样体质类型的人,就不是一个掌握权力的人,也不是擅长与人打交道的人。你如果非要林黛玉去企业当经理,她做得了吗?那是王熙凤干的事情啊。
我跟我儿子经常说的话是:“儿子,咱们母子一场,彼此不要嫌弃。你不嫌我,我不嫌你。”孩子没有这种重担,他才能轻装往前走,他才不会有考试焦虑。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的笔记-第34页 - 不是父母给孩子牺牲,是孩子为父母牺牲

我们老说,妈妈为孩子做了多少牺牲,但是实际上,孩子永远在无私地为妈妈做牺牲。当妈妈内心获得不了满足的时候,孩子在牺牲自己,满足妈妈。可是他的内心承担不了这么多。
现在一些年轻妈妈,把西方人的教育方法当“圣经”。孩子一出生,就让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怎么哭也不抱。可是人家培养出的是什么样的孩子?18岁就一个人打个背包,出去走天涯了,一年也不一定与父母见一面。咱们中国人能接受吗?而且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西方人自己也意识到了。我们不能照本宣科,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本能的,应该多抚摸多拥抱婴儿。
11岁之前的孩子,一定要疯玩过。我一直跟小学老师讲,如果一个人在11岁之前没有疯玩过,会一直没事找事地折腾,折腾自己也折腾别人,很难安抚,到临死前都比较作。小学应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开心的年华,身体强壮了,自我意识成长了,学业负担又不太重。可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让小学生玩命学习。
多年前的小孩子,兄弟姐妹多,同伴也多,放学了就一起疯玩。群体性游戏对孩子内心有非常好的疗伤作用,它是老天给孩子的一味药;群体性游戏能够帮助孩子遗忘压力、健全人格。一个在群体里乱发火的孩子、一个不遵守规则的孩子,没人跟他玩。所以孩子玩的过程,是进入社会的演习,他们自己商量着制定规则,然后遵守执行。
但是孩子的群体性游戏有个前提,就是不在成人的控制之下。现在的孩子们基本没有这个条件了,他们孤独地生活在各自的房子里,时时与大人相处。幼儿园的一些园长跟我说,有些孩子遇到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就躺到地上哭闹。有些小朋友,发起火来用头撞墙,扇自己耳光,或者上课的时候突然跑出去了,完全没有规则感。我告诉园长们,这就是群体性游戏缺失造成的。以后人们的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多,小时候帮他们健康的群体性游戏在消失。
所以好的幼儿园是什么样的?就是不怎么教知识,而是让孩子们一起疯玩的幼儿园。我参加过一个幼儿园的活动,很大的场地让孩子们藏宝寻宝,孩子们高兴地满场跑,老师几乎不参与。我说这样的幼儿园太好了,现在孩子缺失的是同伴,幼儿园和学校就提供了同伴关系的环境,这是最为重要的。知识哪里不能学?现在学习知识还需要去学校吗?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的笔记-第167页 - 内心的小孩

英国诗人泰德·休斯曾对所谓“内在的儿童”有过一番非常动人的描述,大致总结如下: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小孩,那是我们心中唯一真实的东西,是我们的人性,是我们的灵魂,是一切可能的魔法与启示的中心。
对大部分人而言,在成长的过程中,正是为了保护这个“孩子”,我们构建起一个“第二自我”来应对外部世界的冲击。那是我们展示给世界看的面孔。至于那个“内在的小孩”,它在被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的同时,也从此与我们的人生隔绝了。我们从不曾让他参与到自己的生活,承担生活的责任,因此也从未让他真正地活过。这就是大部分人的“内在儿童”。
只有当人生真正的风雨到来,某种普遍性的危机、无助或者孤独袭来时,第二自我溃不成军,“内心的小孩”才被推到前线——毫无准备,带着童年时代所有的恐惧与不安。但这样的时刻正是它想要的时刻,也是它复活的地方——哪怕被淹没、被迷惑、被伤害。同时也是它召唤自身资源的时刻——真正内在的“资源”,一种真正生物性的能力,去应对,去利用,去享受。
泰德·休斯并没有解释“真正内在的资源”是什么,但我想,那大概就是荣格所说的“原型”吧。所谓“原型”,是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是历代祖先的典型生活场景和心理活动的不断重复,最初的感性具体的记忆表象在典型情境中不断地重复,从而形成的精神发生的普遍模式和心理结构,通过遗传传递给个体。
荣格认为原型有很多,出生、死亡、英雄、上帝、武器、自然界的月亮、风、水都是原型。通过原型,个人与往昔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原型中蕴藏着人类生命进化的秘密。童年也是一种原型,它不只是个体生命的一个阶段,也是一种超越了历史、环境和个体经验的存在,儿童的精神先天地携带着原发性的远古心灵的痕迹。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童年对于每一个个体都是一种共享的“资源”。它以“永恒的孩子”停驻在我们身心之中,就像一棵植物的根苗,是生命最深层最根本的能量。成年之后,忽略和遗忘会让它枯萎,但如果不断重回童年,就能使这根苗发芽成长,呈现蓬勃生机。
童年持续于人的一生。童年的回归使成年生活的广阔区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童年从未离开它在夜里的归宿。有时,在我们的心中,会出现一个孩子,在我们的睡眠中守夜。但是,在苏醒的生活中,当梦想为我们的历史润色时,我们心中的童年就为我们带来了它的恩惠。必须和我们曾经是的那个孩子共同生活,而有时这共同的生活是美好的。从这种生活中人们得到一种对根的意识,人的本体存在的这整棵树都因此而枝繁叶茂。诗人将有助于我们重新在心中发现这生机蓬勃的童年,这青春常在的持续而静止不动的童年。
这是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中的一段话。他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梦想,通过诗,而不是通过现实,追寻童年。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再次体验到那个潜在的童年的可能性。
童书,最好的童书,是否也可以召唤那个内心的孩童?
美国儿童文学作家门德·德扬曾说:“倒回到(童年的)本质你只能下去,你只能进入——深深地进入。一直穿过潜意识所有深深的、神秘的本能层,回去进入你自己的童年。如果你下得足够深,变得足够基本,再一次成为你曾经是的那个孩子,那么你借助潜意识进入普遍儿童的状态似乎就合情合理了。那时,只有那时,你才是为儿童写作。”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的笔记-第23页 - 不要对别人的幸福负责,也付不了责任

现在独生子女的普遍状况,爱他的人太多了,给他的情感负担太重。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要背负家人这么多的期盼,非常焦虑。
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体会到这个孩子心里面的苦闷吗?其实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我看到一个4岁的孩子跟奶奶说:“奶奶,我长大后赚钱给你用。”因为他觉得奶奶对他太好了,可是等到十几岁他就搞清楚了,他报不了这个恩。为什么?因为这些大人又不会要他的钱来回报,他们要的是孩子去读名牌大学。可名牌大学在中国就这么几所,凭什么就你们家孩子去呢?
孩子们太可怜了。我跟这些孩子说:“谁告诉你,你家长的幸福要你来负责任?孩子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对另外一个人的幸福负责任。比如说两个人谈恋爱,一个男的对女的说‘嫁给我吧,我会给你一生一世的幸福,结果没有三天就吵翻天了。孩子们,你们记住,幸福不是别人能给的,而是自己的主观体验。”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