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生涯——我的游学随笔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1
ISBN:SH8078-3254
作者:小泽征尔
页数:188页

作者简介

本书系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六十年代初的游学随笔,原作在日本曾连续再版十六次。全书分《离别日本》、《指挥比赛》、《丹谷森林音乐节》、《再见吧!欧洲》、《回到日本》五大部分。用生动、自然、亲切的笔触记叙指挥家年青时期游学欧美、万里寻师的经历。


 指挥生涯——我的游学随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初读此书 感觉像是小学生作文一样 不过也难怪 要一个职业生涯刚刚起步的指挥家去做一件本该是作家们做的事 也怪勉为其难的 而且绝对有翻译的原因才显得那么稚嫩 好多音译也跟现在有所不同读完此书我有一个跟此书内容关系不大的随感 感叹现在的出版业之萧条 现在读书的人多了 出版书的多了 每年出版的量也增多了 可是内容却越来越贫乏 专业领域的著作的质量不是不高 就是太学术太内部化 要么就是内容很好的原书 但是非专业人士的翻译质量有待提高 比如查尔斯罗森的那本《钢琴笔记》大约在三年前 我养成了大量的淘古旧书籍的习惯 其实说古旧 也就是80年代以前的产物 那时的人音 台湾全音社 还有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也就是现在上音等等出版的东西不知道比现在的出版物要有价值几倍 比如苏俄的钢琴教学论文集 全音翻译自日本的最新钢琴讲座8本 小施纳贝尔的踏板法 该氏音乐理论系列 辟斯顿和声学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声学 理查斯特劳斯注解的柏辽兹配器法 还有一堆苏俄各种专家的论著 这些专著即使现在看来 也是那么有价值 让人有反复阅读的兴趣不过说起本地的著作 上音的确是一个宝藏 那些论文集对我来说都很有价值 内容着实很丰富 比中央音乐学院做样子的那个出版社的东西好多了 全音以前出版过很多台湾本地的著作也相当好 好多作者在大陆几乎都没有听过名字音乐作为一门艺术 毕竟不像科学技术一般是越新的就越好 有时我在审视自己对待知识的态度时发现自己恰恰都是在走“回头路” 而那些看似古旧的东西 其实并不陈旧 倒是给了我很多新的启发 新的观点和认识 那就让我 继续“回头是岸”吧
  •     一个年轻人只身随着一艘货轮来到了异国他乡,讲着蹩脚的英文和法文,骑着一辆小摩托从马赛到了巴黎,莫名其妙的参加了贝桑松的指挥大赛,又出乎意料的拿了冠军,随即开始向众多欧美的顶级指挥大师学习,包括卡拉扬和伯恩斯坦,这样的经历让人羡慕不已。这样的游学故事好像太浪漫,完美到令人嫉妒,即使是一些小泽回忆起来的尴尬事也让人觉得是一种特殊的点缀。难怪培根说,魅力这种东西就是由嫉妒而生的。但想想这确确实实是在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又使自己受到莫名的鼓舞,这么算来这也是一本励志的书。这本书当中最使我感兴趣的是小泽对东西方文化或生活习惯差异的一些描述和感想。(虽然现在的日本很发达,但战后的一二十年里是被西方人瞧不起的,西方对快速发展中的日本也知之甚少)。每每看到这些地方,我都不由为之一惊,也觉得好笑,这与我们现在的状况是多么相似啊,甚至觉得如果我到了国外也会丝毫不差的在同样的场合下有同样的想法或举动。下面则摘抄一些。欧洲人一般都是星期六和星期天连着休息两天,滑雪也同样,从没有像日本人拼着命吧两三天的时间当作十天来玩的那种小气劲儿。 他们一般来说一休息就去玩上十天,不仅如此,滑雪的玩法也阔气。上午滑雪两小时,中午睡个觉,下午三点多到滑雪场再滑上两个小时直到傍晚。晚上必然还要参加在那儿举行的舞会或酒会。从不像日本那样,根本看不见那种带着饭团,一到滑雪场就拼命从早滑到晚的人,真不知道那是为了来休息的呢?还是为了来讨累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向人家学习。......圣诞节前夜全村人都集中在教堂,这一天却都集中到这个旅店的酒会上来。然后“砰”“砰”的打开了香槟酒,请大家喝起来。于是喝酒的、跳舞的、唱歌的、围着女人屁股打转的这些人嘈嘈杂杂混在一块儿,掀起了一阵狂涛......到了午夜十二点突然熄了灯,再也不亮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谁也不知道,可是那些外国人却毫无半点反应。这要在日本怕早就会有人说三道四的讲:“快开灯!”“没交电费阿?”在这里不仅不说三道四,静静一听,还能听到一种意味深长的笑声,尽管熄了灯黑咕隆咚的,好像大家都深知道此中的奥妙。从我到国外以来,外国人用力拥抱的那种劲头真使我佩服。电灯亮了以后,我一打听,并没有什么事,原来是一种习惯,故意熄的灯,好让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接吻。我听了之后万分后悔,实在让人感到是件终身憾事,再也找不到这种好机会了。我为了争取当上蒙兹的学生,还必须经过一次选拔比赛。紧张使我变得过于心急,飞机一到机场,我就推开周围的人最先下了飞机。这多亏我在日本挤惯了那种超员的电车,才能在这件事情上不落在那些外国人的后边。在国外,只要是你看见有人带着眼镜,脖子上挂着照相机,你准可以断定那是个日本人;另外,上下电车和飞机时挤在最前面的那个人,你几乎可以断定他一定也是个日本人。这里的一切都和库谢维茨基结下了不解之缘,与音乐有关的以库谢维茨基的名字命名的纪念奖,甚至还有库谢维茨基的教会,它相当于日本的东乡神社和乃木神社,可是在日本不仅没有一个以艺术家的名字命名的神社,甚至连像巴黎那样以艺术家的名字命名的一条街道都没有,可见日本对艺术家的待遇是何等苛刻阿!
  •     这本书原名《ボクの音楽武者修行/我的音乐武者修行》是小泽征尔与六十年代创作的游学笔记。书里杂七杂八的写了他游学时的感想和轶事,这其中有很多囧事和雷人的内容,读来让人忍俊不已。“小泽征尔”这个名字就很有来头,小泽的父亲是个牙医,因为与板垣征四郎与石原莞尔深交,便取了“征尔”的名字。看来小泽的父亲来头也不小,不然就是板垣和石原两人的牙不好。小泽的欧洲行今天看来是很“浪漫”的,他游说了当地的企业资质自己,赠送了自己一辆摩托车,打算骑着摩托漫游欧洲。这种旅行方式在今天看来还真有些难以想象,小泽是六十年代出去的,当时他说:“现在的日本要出个国还非常困难。或许以后就会很方便了。”今天日本人要去全世界逛已经变成了一件很方便的事,看看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对日本免签就知道了。不知道六十年代的日本是否和如今的天朝一样。大多数人都知道小泽是指挥家,而小泽在巴黎夺得指挥比赛的大奖似乎是一件很随性的事。首先他一开始并不知道当地有一个指挥比赛,而知道后就报了个名,报了个名字就拿了个第一。而比赛前他大概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准备,对此只能感叹与小泽的才华了。不过用他本人的话说,感觉自己的基础很扎实,所以临时上场也能够应付,就音乐教育来说,东西方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感觉西方人更为随性一些。这就让我想到中国和欧美在数学教育上,欧美人总是感叹于中国人数学能力怎么怎么强劲。和小泽的经历一比似乎有类似的地方,但不知中国为何也只限于基础教育的强大。看这本书很容易联想到《交响情人梦》,二之宫知子肯定看过这本书,小泽对于指挥大师的崇拜和憧憬也很像千秋王子。小泽基本上可以算是千秋的原型了。只不过小泽似乎更为淳朴,说白了其实和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喜欢美女,去巴黎竟然留恋内衣商店,还很好意思说每天在巴黎就去参观内衣商店。写给家里的回信,很厚脸皮地说:“不要给我寄钱了,但如果实在要寄的话就寄个一两百美元给我吧。”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年轻时的小泽有敢想敢干一股脑的决心,从书中内容可以得知发迹可是顺风顺水。当时未见过大世面而惊讶不已的记述,小泽可是个质朴的好青年,如今一把年纪可称指挥大师,遗憾未有现场聆听机会。
  •     好~
  •     太可爱了太可爱了!!!呃,最近又深陷昭和时代。。
  •     关于明希的资料非常宝贵
  •     年轻和年老样子可以相差这么远?
  •     那天在图书馆看到 蛮喜欢 就像旅游日记一样
  •     我的收藏
  •     很热血也很有趣的一本书,小泽征尔年少时的冲劲让人叹服。PS:小泽征尔业余时间喜欢逛女性内衣店。
  •     年轻时候的小泽征尔的游学笔记。记录自己如何努力的点滴。他是个让人尊敬的指挥家。
  •     初中时最爱读的书之一。
  •     小泽先生用风趣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年轻人眼中的新鲜的欧洲,也让我想起自己第一次只身一人去欧洲工作的情景
  •     小泽从日本出发去巴黎游学,参加国际比赛一举成名三年间的事情
  •     此书讲述小泽征尔青年出国求学的事情,他的经历有趣而又有着困苦,艰辛也伴随着幸运。他在最好的年华,遇上了最棒的人,见过了最美的世界,这是他一生才华的起点与基石。
  •     为了写论文查到的书。小泽真的是典型的日本人性格啊~
  •     中外图书闭架外借 K833.135.7 932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