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研究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0-08
ISBN:9787561705421
作者:邓乔彬
页数:243页

内容概要

《吴梅研究》作者简介
邓乔彬,广东珠海
人,1943年10月生。1967
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
系。1981年在该系获文
学硕士学位,并留系任
教。现任中国韵文学会
词学研究会理事,上海
市古典文学研究会理
事,作协上海分会会员,
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
授。有《爱国词人辛弃
疾》,参加合编教材三
部、工具书一部,发表
论文三十余篇、文章七
十篇,计五十万字.

书籍目录

目录

一 吴梅的生平及为人
二 吴梅的戏曲美学与戏曲创作论
(一)戏曲美学
雕绘物情,模拟人理,极宇宙之变态,
为文章之奇观
天然之文,反胜于乐官之造作
以今时之砌抹,演旧日之声容
用故事不可蹈虚,用臆造不可征实
感心脾―补风化―动观听
(二)戏曲创作论
总以脉络分明,事实离奇为要――论结构
曲之胜场在于本色――论语言
方圆必资于规矩――论宫调、音韵、度曲和
南北曲作法
三 吴梅的戏曲史观与戏曲批评
(一)戏曲史观
较深广地论述戏曲历史
较全面地评价戏曲遗产
较彻底的戏曲发展观
(二)戏曲批评
详尽、客观、思想性、全局性
――吴梅曲评的特点
征实性、广泛性、真实性、剧场性
――评情节结构
从蒜酪到工丽――评戏曲语言
四 吴梅的剧作
(一)反清的民族主义之歌
――评《风洞山》
揭示永历政权灭亡原因
葆扬正气 渲泄仇恨
强烈鼓吹民族主义思想
(二)女权及其基础的探索
――论《落茵记》、《双泪碑》
(三)前朝逸史 故事新编
――析《霜�三剧》
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抒情与剧情的紧密结合
性格语言与情节语言
五 吴梅的词论
(一)声律论
关于“声”的见解
关于“韵”的见解
(二)创作论
《指迷》“四则”为词学指南
立意与达意
择调与作法
从追琢求自然
(三)词史论
论词的起源
论各代兴衰
(四)作家作品论
评词确立三标准
全面评价苏辛派
深入分析疏与密
正确论列主要词人
六 吴梅的诗、词、散曲
(一)吴梅的词
言志抒情之作
登临怀古之作
追忆悼念之作
吴梅词的艺术
(二)吴梅的散曲
(三)吴梅的诗
七 结语
后记


 吴梅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有人说校对这事就像扫尘土,一遍又一遍,但总也扫不净干。我老家有板栗树,秋天打栗子,落得满地都是,小时候就常听大人说“栗子是贼,过来过去找不没”,意思正同这校对扫尘的事一般无二。至于把所校文字视为“雠”,表达出的无非是想要把错误都除去、给世人以正确的传承的雄心。但历来不刊之文少矣,需要后人拂尘的却是琳琅满目。有人也管这件事叫“指瑕”,其实是有点向前人挑衅的意味在里面的。但不管是指瑕还是拂尘,都有点如履薄冰的小心谨慎。因为若不慎跌了一跤,贻笑大方倒在其次,贻误千秋万代才是最为可叹的。杭州岳飞墓那有对联说“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其实,拂尘这事情若做不好,也是“白纸无辜著篇章”了。近代文学历来为文学研究者的真空地带,就如大西北之戈壁一样,世人都知道有这么个地方,但去过的人就少了,而从那黄沙下面挖出个古代宫殿、陶罐的就更少了。吴梅就是近代文学中的一座宫殿、一个陶罐,价值甚高,但却一直不得见之于方家法眼。不过话又说回来,生前历尽坎坷,而“寂寞身后事”是自古而今名家、大家的共同命运,等待隔代的某个知音的发见,这个过程是既辛苦又漫长的。苏轼之于陶渊明、黄庭坚之于杜甫,等等,大抵都是这种隔代高山流水的绝响。这种发见,于作古之人是一种幸运,于发见之人是一种幸运,于后世诸人又是一大幸运。宋人张载的“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这三种“幸运”的最好注脚。于是,我们看到,《易》有《翼》《传》,《诗》有郑《笺》,《选》有善《注》,而后人又于《翼》、《传》、《笺》、《注》多所发明,古人脑袋里想的东西,于今人就算明了了。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姚斯说:“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是在这过程中得以确定,它的审美价值也是在这过程中得以证实。”姚斯的这种“证实”也是“幸运”的注脚。邓乔彬老师的这本《吴梅研究》,对近代文学之研究算一填补空白,对吴梅之研究算得集成之作,而更体现了“幸运”的深意。这种对于前人的研究、或者前人研究的研究,究其实,都是为了形成一条学术的线,也就是学术史,这早在黄梨洲已作出了筚路蓝缕之功了。今人承继古人的步子,继续走下去,继续走出另一片天地,这是何等的“幸运”!我对校对这件看似很辛苦的事怀着乐趣,大抵就是抱了沾一点点著者“幸运”的心理。总觉得这件事不是为我一个人做的,当然,于我本人最大的收益,是通过拂尘,我也走进了吴梅,走进了他的诗词爨弄,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也连带着走进了民国的那段风雨岁月。这于我是一辈子受用的。钱穆先生说他早年看书时很少有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头读到尾的,以至于有人问他习以为常的东西时,却不能答到点子上,自此凡书必一字读到结尾,这还不够,常是一本书读过好几遍(见钱穆《人生十论》序言)。书永远也读不完,自己喜欢的、非常喜欢的,或许能一气儿读到底,但大多数人、通常情况下只是做了翻检的工作、抄录的工作,而于这本书的全廓却不甚了了,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说到这,校对这事情,岂止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连标点符号都不能放过。邓老师这本书中录有吴梅先生的词好多首,但有的读起来觉得断句不太顺,于是我自己从网上下载了《霜厓词录》,一一与邓老师所录校对;再如,邓老师论吴梅的词论,我也是找来吴梅《词学通论》的单行本,与邓老师称引的段落一一进行比勘,以期尽量减少错误。还有就是,有些文学常识,邓老师肯定不会弄错,但当初出版社排版时可能给弄错了,举一个简单例子,汤显祖的传人阮大铖,但这本书中提到这个名字时,大多写作了“阮大钺”。这不光是这本书,历来所有提到阮大铖的,大多都写作了“阮大钺”。当年五祖试诸弟子道法,以期寻一衣钵之人。神秀有谓“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对于前辈的书,若我们也能秉着六祖的这点“顿悟”的本事,一点点拂拭干净,学术之真谛或可见诸于心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