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4-12
ISBN:9787108021663
作者:(美)宇文所安
页数:361页

内容概要

宇文所安,又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中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尔。

书籍目录

《初唐诗》、《盛唐诗》三联版序言 宇文所安
盛唐年表
导言
第一部分 盛唐的开始和第一代诗人
第一章初唐和盛唐
第二章过渡时期的诗人
第三章社会背景
第四章王维:简朴的技巧
第五章第一代:开元时期的京城诗人
崔颢
储光羲
第六章孟浩然:超越典雅的自由
常建
第七章王昌龄和李颀:京城诗的新趣味
第八章李白:天才的新观念
吴筠
第九章高适
第二部分“后生”:盛唐的第二代和第三代
引子
第十章岑参:追求奇异
第十一章杜甫
第十二章复古的复兴:元结、《箧中集》及德士
《箧中集》诗人
儒士
第十三章开元、天宝时期的次要诗人
第十四章八世纪后期的京城诗传统
第十五章东南地区的文学活动
诗僧
皎然
联句诗
顾况
第十六章韦应物:盛唐的挽歌
译后记

作者简介

如果我们撇开盛唐神话,就会发现李白和杜甫并不是这一时代的典型代表。后代读者往往满足于李白和杜甫的这一形象,他们不仅被视为诗歌的顶点,而且被视为诗歌个性的两种对立典范。但是,同时代诗歌的背景却使我们对李白和杜甫有了殊为不同的眼光,这种眼光能使我们看出他们的独创性的本质和程度。
《初唐诗》《盛唐诗》三联版序言
英文版的《初唐诗》和《盛唐诗》大约是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出版的。那时的中国古典文


 盛唐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我曾经是一个笃定的知识崇拜者,对于学问的细节、历史的角落的兴趣几乎成为我所谓的“学术兴趣”的全部。大学四年,我想我唯一的改变便是我开始成为一个思维崇拜者。对于文章、书籍的视野、角度、架构的兴趣远远大于里面细节的写作和表达。因此,如果说过去的我会以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能够给我带来多少新鲜的知识或讯息来判断一部书的好坏,现在的我会更多的看作者是如果建构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的。之所以要先写上面一段,是因为在做任何的判断,在操作层面上必须面临一个标准问题,因此先把我考量的标准说清楚,比较好说服我自己接受接下来这些我个人的判断。毫无疑问的,《初唐诗》和《盛唐诗》两部宇文所安的“文学史著作”,比一般的文学史教材吸引人得多。原因有很多,其最直接的原因应该就是充斥全书的精彩的诗例分析和作家分析。许多新鲜的观点冲击着我们的头脑,不论是专家还是网络上的朋友们都举了无比多的例子,而事实上,我也做了大量的摘抄工作,把这些小小的闪光点收集起来,以期囊萤映雪。在诗歌的解读方面的成功,有朋友认为是新批评在书中的成功运用。这固然是不错的。但也有如莫砺锋先生这样的学者从专业的角度对其中的过度阐释、文史错误进行了纠正。所以有些朋友看到了其中的文史错误,便对这本著作大加挞伐。现在看来,这两类朋友显然都是知识崇拜者了。其实作者显然早就意识到,他作为一个“老外”(虽然其文史知识不知道要比大多数的中国人强多少),他之于中国文化,还是有一层先天的来自文化基因里的“隔”:“在学习和感受中国语言方面,中国文学的西方学者无论下多大功夫,也无法与最优秀的中国学者比肩”,这绝不是作者在自谦,而是他看到了他自身的局限。认识到自身的局限不但不是可鄙的,相反,这种能力显然是值得骄傲的。正因如此,如果作为中国读者的我们再以具体细节的文史错误来否认这部著作,那么值得怀疑的恐怕不再是这本书,而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了。又正因为如此,具体诗例解读精彩与否不应再成为我们判断这部著作是否成功的标准,于是,精彩的诗例解读也不再能完全支撑对这部著作的赞赏了。我认为《初唐诗》和《盛唐诗》最为出彩的地方就在于其构建全书的理念以及思维。和对于中国文化的隔膜相同的,宇文所安也意识到了他自己的优点:“我们唯一能够奉献给中国同事的是:我们处于学术传统之外的位置,以及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文学的能力。新问题的提出和对就问题的新回答,这两者具有同等价值。”我们必须看到:宇文所安“处于学术传统之外”(中国之学术传统),同时有处在学术传统之内(西方学术传统)。因此,如果我们过分关注于他对于诗例的新鲜的分析(而这一部分恰恰是他由于文化之“隔”所带来的这部著作薄弱之处)而不把注意力放在考察他在这部研究中国诗歌的著作背后有着怎样的西方学术思维,那么我们无异于买椟还珠了。我并不是在鄙薄形而下的操作层面的文本细读工作,事实上,文本细读是有相当难度的,就连处在中国文化和学术传统内的大学者(如袁行霈)也未必见得能够完全揭示出诗歌的美感特质和构思妙处(不得不说孙绍振老师在文本细读方面有着特出的才华)。回到这两本著作。是什么作者的文化和学术传统之“隔”对我们有了更正面的价值?作者意识到了他在运用一些有别于国内的新方法治文学史;莫砺锋教授更进一步:“宇文具有强烈的文学史意识……他带着这种文学史意识去考察唐诗,看到的就不再是许多鼓励的作家作品,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有序的过程。”但是莫老师仅仅把这一现象当做宇文所安的孤立的个人特点来考察。在我看来,宇文所安这两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根植于西方学术传统的“史的意识”,这不是宇文个人的,而是西方学术传统的;这不仅仅是文学史的,更是西方史学传统的。四年前,看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种极其新鲜的感觉扑面而来,对于这部流传甚广的书,我能找到的最合乎我感受的评述是:“历史原来(竟然)可以这么写。”现在看到《初唐诗》和《盛唐诗》,我又产生了相类似的感觉。这两部作品有太多的相似,让我不得不把他们联系起来看。我想,这正是西方史学传统影响下,对于叙述历史不同的理解。那是一种把历史当做历史来写作,而不是把历史当做教科书来写作的思维传统。这也就解释了这几本书为什么在文笔上如散文一样流畅优美;为什么在体例上不是大纲式的把历史截成片段;为什么作者会把具体的作品、作家、历史人物放在历史的具体语境和背景下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考察;为什么在会运用“X世纪”这样带有强烈“史感”等等。另外我有两点想法。首先,西方史学传统应该不止这一种思维方式,只是宇文所安和黄仁宇恰好受其影响,并运用于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考察,译介到国内,让习惯于教科书式叙述的读者们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也就是说这里面存在着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另外就是这种史学思维其实并不拒绝归纳概括,只是历史的细部是在太微妙,以至于做较大的(如同我们教科书式的)概括和归纳在这样的史学思维下是违背历史真实原则的。《初唐诗》和《盛唐诗》中还是看到了作者其实在尽可能地进行概括,这是这些概括相较于我们的历史书中的加黑加粗的大标题是在太不起眼了。它们散布在每章每节甚至每一页当中,等待我们去发现。最后,我只想说,其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写那么多……-_-#
  •     读完《盛唐诗》,感觉被作者广泛的思维角度和敏锐的洞察力所折服。对于盛唐诗歌的重新认识与阐述,独具特色,寓意深刻。不仅仅是从诗歌本身出发,更准确洞悉时代背景、文学环境、文人心态等方面,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全面展现作品及诗人。在我看来,外国作家目光往往比较犀利,会一针见血地表达心中所想。本书作者宇文所安也是一样,从特有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方式布局框架,用独特的理论阐释诗歌。中国的文学史类书籍,倾向于介绍著名的作家作品,而本书注重“贡献”,即对于当时或者后世的影响。比如张九龄,真正的文学成就并不那么突出,但是这位身居高位的“伯乐”,对于王维、孟浩然等人的扶植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无形中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张九龄的贡献,作者是极度认可的,因此在王维、王昌龄、孟浩然等的章节中屡次提到,让读者感受到诗歌成就的另一种助推力。说到读者,宇文所安的另一个特点便是关注读者。他善于站在读者的立场,为读者解析诗歌,不会强加认同感。纵观全书,有时会觉得条理不够清晰,因为完全没有中国惯用的1234分点论述,而是显得比较随意。但或许正是由于作者的博闻强识,对于各种材料信手拈来,能够尽情挥洒,畅所欲言。整个阅读过程并不轻松,不能心随眼动速战速决,总会为某一句话停下来,思考其中内涵,理解个中深意。作者在书中阐述了很多见解独特的理论,涉及哲学层面,而且是多元化的探索,让读者眼前一亮,惊叹不已。当然有的理论本身有一定深度,或者需要处于某种特定的情境才能体会,所以必须多加揣摩才能了解其中深意。比如作者说王维诗的朴素是一种抛弃行为,产生自深刻的否定动力。确实,当王维获得自由诗歌的权利时,恨不得彻底挣脱宫廷诗的枷锁,开辟另一个清新朴拙的境界,与华丽浮艳划清界限。作者善于从思想的深度精心剖析,更好地定位诗歌的感情基调。
  •     在内容上看,禅诗可分为禅理诗和禅意诗两类。禅理诗,又可分为示法诗、开悟诗、赞颂诗等,这类诗富于禅家的哲理和智慧。 禅通过内省体验,产生妙语,形诸文字。禅诗精妙、小巧,注重启示和象喻,需要有深切而敏锐的感悟,读后令人“身世两忘,万念俱寂”。禅诗充满禅家超尘脱俗、淡帕宁静的情趣。禅诗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数量丰富,影响深远,其中一些名作广为传颂,如慧能的示法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及永嘉禅师证道歌等等,流传千古,经久不衰,广为传颂。在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文人崇信禅佛,有崇佛参禅者,也有尊儒崇道者,出现了众多禅诗人,如谢灵运、王维、柳宗元、白居易、苏东坡等等,蔚为大观。崇道的李白写下《庐山东林寺夜怀》一诗有“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之句,充满禅味,尊儒的杜甫也有“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之咏。古人写了很多以“学诗浑似学参禅”的诗句,还涌现出了不少以禅论诗的诗学著作。禅诗是中国诗苑最重要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没有受到中国文学界的重视。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禅反而在英、德、法、美等国得到特别的发展”。近十多年来,在中国一部分有识之士中,也掀起了一定程度上的“禅宗热”。禅宗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也产生重要影响。禅是最典型的中国佛教,是中国文化改造印度佛教的产物。禅在印度古已有之。从佛弟子达摩东渡到五祖弘忍,禅宗在中土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使禅宗发生根本变化是六祖慧能。慧能是文盲,少数民族,地处边远,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获得衣钵,对禅宗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改革,被称为“六祖革命”。这场革命,使印度佛教改造成了中国佛教,禅宗本身获得极大发展,几乎成了中国佛教的代名词。禅的实质是追求真我,追求生命的自由与解放。这种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禅宗,反过来又对中国哲学、政治、思想、文学、艺术、民俗等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产生的禅诗,成为一种“禅文学”,此外,还有充满禅味的散文、小说、戏剧等。  禅宗、禅诗与伊斯兰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最引人关注的派别——苏非、苏非文学,有极大的相似性,二者可谓异曲同工。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思维观念决定实践的质量。(借阅于西南大学图书馆)
  •     作为一个脱离古代文学很久的人,最早看的“追忆”真是一语成谶。
  •     “京城诗人”与“非京城诗人”的群体划分,盛唐第一代诗人(以高适为结束)与第二代和第三代诗人(以岑参为起始)的时代划分~~~
  •     我是当诗人传记看的,毕竟国内单写诗人的传记太少了。
  •     比起《初唐诗》,少了很多自创的术语,读起来流畅很多,喜欢对于高氏、岑参、李白的论述,仿佛神而得之,说的有点夸张,但最后一部分有点读不下去
  •     脉络清晰
  •     嗯 看一个给自己起名叫宇文所安的洋人讲唐诗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艺术形式不能脱离社会生活需要
  •     宇文所安的眼睛就像延时广角镜头,对焦时又能清楚看见盛唐艺术体系的对立…
  •     翻譯而言,譯作讀過李奭學的,給了四星。相比之下這部衹能給2星。
  •     当成诗话看是可以给四星。当成文学史,老实说,我还挺失望的。就是他对地理因素的强调比较有意思。PS:翻译太差了
  •     啃了將近一個月啃完了。感覺這本比《初唐詩》容易理解,也許是因為盛唐詩人多數是我們所熟知的。宇文先生關注詩人和詩歌本身以及詩人與詩人之間的繼承關係,似是隨手拈來,可見功夫極深。
  •     翻译有雷点吧
  •     表达方式上的陌生化,很多观点其实和中国传统的观点一致。但是当然视角还是会有不一样。
  •     深入浅出,提点详尽。
  •     读追忆时的激动找不到了!
  •     两本一气呵成读下来还是有点收获,欧氏细读功底十分厉害
  •     风来屎气多
  •     宇文所安确实有才,就是看多了有点烦
  •     作者非常善于对诗人们在艺术史上的创新性进行解读,能够捕捉到作品在风格上的细微差异。最引我注意的地方是,这本书尽管几乎没有使用任何西方的文学理论,却仍旧能让人感觉到不是中国人写的。一方面我想这是因为宇文所安的中文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仿佛处处都能感到一个西方人天真爱美的性格。
  •     以京城诗人 // 地方诗人为阐释框架(如王维与李白的对峙),并以开元-天宝 // 安史乱後的代际跨度贯穿(如京城诗人的延续),以此分析盛唐诗,令人有所启发,似是一种文学社会学的视角切入。但作者对比较复杂的诗人作品(如王维和韦应物),其人其诗似乎很难通过此分析来把握。
  •     翻译感觉不大好,好多地方还是得借着网上找的英文版对照着读,字斟句酌是宇文所安论诗的特点,虽然被非议但是我觉得从原文入手确实有助于逆向思维,京城诗与非京城诗的说法多半也是这么分出来的。至少这样的读法让我第一次读懂了高适。
  •     修行53rd,一直觉得宇文所安关注的点奇妙,现在发现很多时候他把一些类似约定俗成不言自明的点拿来分析,还分析出了些东西。他对很多诗人的评价和我的看法有些不同,而他选择的诗人作品和我的趣味相关性更加强。总而言之,他是一个喜欢细分化,喜欢概括比较微妙的倾向的家伙,给他的书做短评也是件比较难的事,坦白说,解放思路的作用要大于阅读所得
  •     觉得这本书本质上和傅璇琮与中岛敦是一样的,都是力图用古代人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古代。但很多根本性的东西潜移默化地消失了,而构成视野的应该是足够大量的事件与细节。宇文所安想重塑一个以社交与对抗为主体的盛唐诗歌界,但他似乎忽略了很多更加实际的东西。比如类书,我想。而他的释读有时确实是单纯的误读。
  •     喜欢他笔下的王维还有孟浩然!
  •     还是早川君借给我看的。虽然早川君很多缺点,我还是很怀念一起上课和在图书馆偶遇的日子啊。
  •     作者是有多不待见李白……简直分析出了一个唐朝唐骏XD但是看问题的角度很有趣,不看都意识不到自己被现有的一些固有观点限制过多资料也掌握太少……要多读书哇-_-||
  •     我其实想给三星半。老外讲的,刚开始看觉得观点有不少挺新颖,后来读着读着感觉太隔了。果然,叶嘉莹看起来爱不释手。细读大半本,弃。
  •     不同于国内系统而单薄的文学史,宇文所安这本著作读完并不能有一个很明晰的结论,写得比较圆融饱满,语言很活泼。文本细读中经常有新奇的见解
  •     买不到很苦恼
  •     非常好的方法加上非常好的文学感受力,胜过很多传统研究了在唐诗这方面
  •     一周读完,更喜欢《初唐诗》。 对杜甫的分析特别精彩,但很多观点如今已是学界的共识。 再记一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比起迷楼,这本吸收容易多了。看到最后,对唐诗的感觉就是当年高考诗歌分析都是嘛回事,人家才是读诗中人,我是路人。
  •     太好了
  •     我觉得,遇到写得好的海外汉学著作真要凭运气。宇文所安的这本书,观点很新颖——诸如提出了“京城诗人”与“非京城诗人”的分类——而且是写于80年代,可见其开创性。但读来真的收获寥寥。本来,诗歌的作用在于感发,研究者如果不能体会诗人和诗歌中传达出的精神气质,只在句法、结构上下功夫,又有什么意义呢?个人观点。
  •     2016-11-22
  •     一种距离感产生的新意!
  •     2017年第5本:文学史所关注的惯例、标准集齐在时间发展中的转变,对于理解杜甫、李白、王维的诗歌的作用有限。在较早的唐诗中,惯例是基本的问题,它在暗中引导创作。一首诗是艺术材料共同体中或多或少带有个性特点的作品。惯例的生成力量十分巨大,以致在小诗人那里,诗歌实际上是‘自动合成’。对于大诗人们,惯例是诗人可以用来产生个性的语言,诗人可以使用惯例,也可以避免它,把它改造成某种个人的东西,但诗歌惯例始终是赋予有变体意义的重要标准。甚至连极端个性化的诗人李白,也是通过嘲笑惯例,通过要求否定某些事物的对抗态度,才获得独立。
  •     如何研究古诗词
  •     找不到共鸣,太散。
  •     宇文所安是一位值得敬佩的汉学家。提出的研究方法给出了新的示范。
  •     脉络清晰,信息量大但是简明易懂。半年内看了两遍还想再读。真正了解唐诗的启蒙读物。
  •     确实是有文化差异,视角不同,不少诗歌的读后感也完全不同。
  •     我也是,對著本書無語了,長見識了。可還是不大能接受這樣來批評中國古典詩歌。
  •     休闲读很不错
  •     作业……
  •     当年顾彬来我校讲座时曾说,你们中国学者现在研究自己的文学有哪个比得上斯蒂芬欧文的?我不已为然,而读完这本书,我深以为然。
  •     其实是希望中宫体诗与对立诗论这条线在大刀阔斧的更明显一些,但以具体诗人作为切入点,大体总是要受困于对象的复杂。另外立足于交游对诗人的塑形,继而落实到以地域/出身为切入点,很能说通问题的同时又让人困惑。
  •     《初唐诗》的视角、框架、研究方法得以延伸与强化。“京城诗人”及其“对手(敌人)”概念的提出,一别传统的题材(山水、田园、边塞等)区分,并由此讨论诗人对“传统”的继承与反抗,探讨心理状态、社会活动、创作模式对文学实践的影响,对王孟高岑李杜等人予以重新评估。有启发。
  •     新视角评李杜,外国人解读古典文学。
  •     作者一如既往的不待见李白,个人好恶并非问题,但具体分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