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贝龙根之歌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11-01
ISBN:9787020017966
作者:钱春绮 译
页数:474页

书籍目录

第一部 西格弗里之死 第一歌 克琳希德的梦 第二歌 西格弗里的成长 第三歌 西格弗里前往沃尔姆斯
第四歌 西格弗里大战萨克森人
第五歌 西格弗里初晤克琳希德 第六歌 恭太王远访冰岛的布伦希德
第七歌 恭太王智胜布伦希德 第八歌 西格弗里前往尼贝龙根借兵 第九歌 西格弗里受遣先回沃尔姆斯 第十歌 布伦希德被迎至沃尔姆斯 第十一歌 西格弗里携妇归国
第十二歌 恭太王邀宴西格弗里 第十三歌 西格

作者简介

《尼贝龙根之歌》是德国中世纪一部伟大的英雄叙事诗,它由许多神话和历史传说发展而来,在一二零零年左右形成。全诗共9516六行,共二部,她以尼贝龙根宝物为线索,描述了一个凄惨的悲剧,尼德兰王子西格弗里帮助勃艮等王恭太娶到冰岛女王布伦希德,而娶到恭太之妹克琳希德,后遭布伦希德残害。克琳希德为报夫之仇,而设计杀害兄长恭太,又被部属杀害,两个王国因而毁灭,尼贝龙根不知见向。这是德国乃至全世界脍炙人口的著名诗


 尼贝龙根之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去年寒假写的东西。在安书祉译本的页面发过一遍。欢迎拍。   现在来看有些想法又有点不太一样了,不过还没想好写。   另外看完原著之后我就被许多人眼中的“反派”HvT吸引了,那时是欣赏他的坚毅铁血和近乎残酷的清醒决绝……后来又看了Wolfgang Hohlbein写的以其为主角的小说又被WH笔下HvT隐藏的微妙的温柔电到不行……强烈推荐这本~      好了下面正文。      《尼伯龙人之歌》是著名的中世纪中古高地德语叙事诗,融合了很多源自5世纪的口头英雄传说,被称为德语的《伊利亚特》。它把渺远的神话中遗留下来的历史片段和历史人物结合起来,成为了一部体现本民族品格的伟大诗作,充满了对命运的悲剧、对罪行不可避免的报偿、对正与邪光明与黑暗力量无止境的力量交锋的描写。   1848年到1874年,德国音乐家(同时也被认为是哲学家)瓦格纳历时16年时间从这部史诗和北欧神话中取材创作了《尼伯龙族的指环》系列歌剧。该系列歌剧共有四部,分别为《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诸神的黄昏》。   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族的指环》虽然与史诗《尼伯龙人之歌》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对于其中的人物和情节却也做了很多改变。本文即对这些改变做一些简单的、初步的分析比较。   一、中心人物齐格弗里德、布伦希尔德、克里姆希尔德(或古特露妮)形象的改变   1、齐格弗里德   在史诗《尼伯龙人之歌》和歌剧《尼伯龙族的指环》中,齐格弗里德都作为主要人物而出现。他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英雄豪杰,性情直率,待人真诚,但在一定程度上过于自信,如歌剧中所说他是“不知畏惧的人”,而且不够成熟,缺乏对他人的判断力,这一点也造成了他最终的悲剧结局。   但是在许多方面,史诗和歌剧对他的塑造又不尽相同。   第一点,齐格弗里德的身世与性格的形成。   史诗中齐格弗里德是尼德兰(即今荷兰)的王子,“生活养尊处优,从来没有蒙受过任何的羞辱”,“他所需要的一切,应有尽有,不缺纹丝毫厘”,是“装点父亲王国的奇葩”,国王与王后的掌上明珠,拥有父亲封给他的大片土地和城池,“无忧无虑,心内从来不存任何芥蒂”,在“失足跌入滚烫的爱河”之前,他仅仅以“铲除横行国内的一切暴力事务”为己任,形象相对单纯。而在瓦格纳的歌剧中,他不再拥有这一显赫的贵族身份,他的父母是秘密结合的一对孪生兄妹(他们可能是沃坦主神的后裔),父亲在他出生前已经战死,母亲在生下他之后也去世了;他在森林中被侏儒迷魅抚养成人,而迷魅也并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希望利用他夺回宝藏的缘故才收养了他;在此环境中成长的英雄形成了一种近于野性的纯朴和直率,凭借鸟的歌声(也可以理解为自身直觉的表露)指引去做每一件事,不计较成败也从未失败,并且具有强烈的反叛性,就如尼采的评论所说,齐格弗里德“自出生后就继续革命;他……将传统、敬畏、恐惧全都掷于风中,所有不中他意的东西他都要将之打倒。他肆无忌惮地攻击神祗……”,是一位充满激情、肆无忌惮的浪漫主义反叛者。齐格弗里德无敌无畏的品质,正是瓦格纳在创作中重视英雄主义的体现。   第二点,齐格弗里德的经历与情感。   史诗和歌剧中,他都曾经斩杀过恶龙(这也是西方传奇故事的常见情节),但是史诗中这仅仅是作为他被人们传诵的壮举之一,以及对他刀枪不入原因的交代——“他在龙血里沐浴,齐格弗里德从此以后炼就一身铜皮铁骨,任何武器也难以将他伤害”,只是,像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基里斯那样,此时恰有一片树叶落在他身上,使得他有了弱点,为后来的遇刺做了铺垫;而在歌剧中,这恶龙是看守尼伯龙宝藏的巨人所变,在消灭它之后,齐格弗里德得到了隐身盔和尼伯龙族的指环(这一情节的背景上,史诗中齐格弗里德通过征服尼伯龙王国获得了他们聚敛的宝物和隐身盔,而按照歌剧,宝藏本是莱茵河底的黄金,用它铸成的指环具有强大的力量,拥有它的人能够统治世界,却也受到诅咒),并通过饮龙血使自己能够听懂林中鸟的歌声,而他的刀枪不入,是后来与布伦希尔德相爱时,布伦希尔德为他祈祷所致(这一点正是歌剧中“爱”的主题的体现),而由于他的勇敢无畏,她无需对他的背脊施法,于是这便成为他的弱点。   在故事中,齐格弗里德在遇刺之前都经历了一场事实上是阴谋的狩猎。史诗中这也是他最后的辉煌:他猎获了比所有人都多的野兽,还生擒了一头熊,将它带回营地;但是在歌剧的改编中,他生擒熊的壮举被移到了在森林中长大的少年时代,而且也不是用暴力捕获,而是用号角声将它作为乐于陪伴自己的好友召唤而来。如果说史诗中他的做法多少有点炫耀自己武艺的意味,那么歌剧中这样的安排就体现了他作为“自然之子”的纯朴、本真的品质。再回到歌剧中对他最后一场狩猎的改编,这一次他没有得到任何猎物,却意外地遇到了莱茵河的三位女神,从她们那里听到了关于指环和他悲剧命运的预言,却毫不置信(史诗中这段情节是发生在哈根身上的,他随勃艮第王室受邀前往匈奴国时听到不祥的预言而不相信,在歌剧中瓦格纳为了完善齐格弗里德的形象,将这段情节转移到其身上,也就是说,歌剧中齐格弗里德的形象可以说是兼具了史诗中两位英雄人物的优点,已经不再是原来史诗中的单一形象了。对于史诗和歌剧在对这两位人物的安排上的差异,后面还会讨论),这一行为可以理解为他自恃武力的骄傲,也可以理解为他作为具有反叛性的英雄人物,对神的秩序、对宿命论的大胆挑战。   对于他与所遇到的两位女子布伦希尔德和克里姆希尔德(或古特露妮)的情感,史诗和歌剧的处理也有非常大的不同:史诗中他听闻克里姆希尔德的美貌之后便爱上了她,“其他的种种思慕和追求也统统付之西风、流水”,不顾父母的担心和反对一心想要与她结为夫妇,在得到了她的爱情之后也十分珍惜,终身未曾改变过对她的爱恋,至于布伦希尔德,他仅仅是在帮助贡特尔追求她,自己并未有非分之想(然而他却在战胜她之后取走了她的腰带和戒指,这枚戒指在歌剧中便成了那枚具有力量的尼伯龙族指环,而且还是齐格弗里德赠送给布伦希尔德的。史诗对此的解释是齐格弗里德此时出于战胜者的骄矜忘乎所以,做了不明智的事,这也体现了他的的性格弱点,即不够成熟,有时做事并不思考,带有“游戏”的性质)。而歌剧着力刻画了齐格弗里德和布伦希尔德之间的爱情,将布伦希尔德描绘为齐格弗里德的第一位恋人,以克里姆希尔德为原型的古特露妮则成为了夺爱者——她虽然也深爱着齐格弗里德,但是她是靠着使人失忆的药酒才获得了他的爱情。   2、布伦希尔德与克里姆希尔德(或古特露妮)   布伦希尔德和克里姆希尔德(或古特露妮)是这个故事中重要的两位女性形象,也是瓦格纳的歌剧对史诗改变最多的形象。   史诗中的布伦希尔德原本是冰岛的女王,后来嫁给勃艮第国王贡特尔为王后。她的容貌十分美丽,但是却绝非柔弱女子,武艺高强胜过男子,向她求婚者必须同她比试投石、跳远和投矛(这倒颇有中国传奇、武侠小说中女子“比武招亲”的意味)。她宣称“他如果能够悉数获胜,我的爱情自然归属他身;否则我自然不能为他做妻,他却应该从此身首分离”,这样的不可一世让前来求婚的勃艮第使团几乎无法接受——“这就是国王爱恋的姑娘?!她的确应该回到地狱去当混帐魔鬼的新娘!”不过比他更为强大的齐格弗里德,作为贡特尔的替身,在比武中战胜了她,使得她放下嚣张的气焰,同意嫁给国王为妻。然而当贡特尔宣布为齐格弗里德和克里姆希尔德缔结婚姻时,她对比武结果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于是拒绝贡特尔的接近,直到齐格弗里德再次以贡特尔的名义制服了她,她才终于“再也不比任何一个女人更加强悍半分”,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这之前她对齐格弗里德所持的感情比较难以判断:在他作为使团成员面见她的时候,她以为他才是向她求婚的人,也许对他存有惺惺相惜之情,甚至可能是爱慕。如果确实是的话,那么她在齐格弗里德和克里姆希尔德结婚时的失态表现,除了怀疑贡特尔战胜自己的真实性以外,还应该有感情上的失落)。当一切似乎都已经过去的时候,克里姆希尔德佩戴着齐格弗里德从她那里取走的腰带和戒指出现在她面前,并且用过激的言语刺伤了她,激起了她对齐格弗里德的憎恨,给了贡特尔和哈根刺杀齐格弗里德一个理由——为她所受的侮辱雪耻——尽管这一行径的真正目的是“如果齐格弗里德不在人世,那么属于他的许多王国都将对我们俯首称臣”。在齐格弗里德死后的故事情节里,并未更多交代布伦希尔德的结局,她可能是在勃艮第作为王后终老。   在歌剧中布伦希尔德不再是史诗中那个强悍的女王。她是主神沃坦的女儿(或许也是他的心上人),负责为瓦尔哈拉天宫收集烈士英灵的女武神,但由于违背沃坦的意愿救助了齐格弗里德的父母,被罚在巉岩上沉睡,周围有火焰包围保护,只有不惧怕沃坦的“永恒之矛”的勇士才能将她唤醒并娶她为妻(这又是西方传奇故事的一种常见情节,如《睡美人》等童话故事也有类似的情节模式)。多年以后,她曾经救助的女子的遗孤,即齐格弗里德,这个不惧怕任何事物的英雄,唤醒了她;爱情的力量使他平生第一次感到了惧怕。勇士和女神结为连理,将尼伯龙族的指环赠与她作为信物,她也回赠他自己的骏马,并用自己的法力使他在战斗中不受伤害。齐格弗里德离开布伦希尔德去创造事业,不料却被药酒迷惑忘却了真爱,娶了古特露妮为妻,还去帮贡特尔娶了布伦希尔德,并夺去了那枚指环。布伦希尔德认为齐格弗里德负心背叛了自己,因爱生恨,将齐格弗里德的弱点告诉了想要杀害他的哈根。在齐格弗里德死后,布伦希尔德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取回了指环,而后纵身投入焚化恋人遗体的火焰中追随他而去。烈火去除了指环上的诅咒,莱茵河的黄金重新回到了河底,“诸神的黄昏”来临,神界在火焰中消亡,人的世界在爱的力量下获得新生。这样的安排体现了瓦格纳的艺术思想中对女性形象的定位:他认为女性身上兼有救赎和毁灭两种特性,这种矛盾性使他创造的女性形象通常是复杂的、怀着巨大痛苦的人物,布伦希尔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另一位重要的女性形象就是史诗中的克里姆希尔德或歌剧中的古特露妮。克里姆希尔德原本是美丽而单纯的公主,因为一个预言了不幸爱情的梦境而拒绝接受任何人的爱慕,但是却宿命般地与齐格弗里德一见钟情;后来出于年轻女子常有的虚荣,她的言语刺伤了布伦希尔德,导致了齐格弗里德被害,而且还是她自己把齐格弗里德的弱点告诉了哈根,也就是说,是克里姆希尔德自己在无心之中造成了她最爱的人的死亡,这样的打击是这个年轻女子完全无法承受的,再加上贡特尔、哈根等人夺走了她从齐格弗里德那里继承来的尼伯龙宝藏,对她简直是雪上加霜。悲伤和仇恨完全改变了她的性格,她不再是那个纯洁温柔的少女,而成了一位可怕的复仇女神。她与匈奴王埃策尔联姻,又请了勃艮第的贵族们去作客,借着匈奴人的力量设下圈套,诛灭了既是她的亲戚又是她的仇人的勃艮第贵族们,甚至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同胞兄长,最后她也被自己的手下所杀。克里姆希尔德是史诗的中心人物,史诗的后半部分完全在叙述她在失去夫君之后的转变与展开复仇的故事,在我看来是史诗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   然而在瓦格纳的歌剧当中,也许是为了突出女神布伦希尔德“宿命式原罪和爱的救赎”与开创新时代的形象重要性,克里姆希尔德(在这里她的名字变为古特露妮,即美好的诗之意)的形象被明显地矮化了。她除却用药酒诱惑了齐格弗里德之外并没有更多出场,完全成为了一个陪衬。   二、其他人物形象的改变   1、哈根   毋庸置疑,哈根在这个故事里不容易被读者视为一个正面人物。无论在哪一个版本里,他都是杀害英雄齐格弗里德的主谋,然而史诗中哈根形象的界定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在这里他在故事的前后两部分给人的印象存在不小的反差(前半部分尤其是他刺杀齐格弗里德的行为让人很容易把他直接定义为反面角色,但后半部分他的忠心为国、浴血奋战等又塑造了他的英雄形象),总的来看,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有勇、有谋、有义的优秀骑士、铁血男儿。他是勃艮第国的贵族重臣,对他的君主贡特尔保持着高度的忠诚,对齐格弗里德原本并无私怨,还有些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对齐格弗里德和克里姆希尔德之间的爱情,从行动上看也持的是支持的态度;而后来的憎恨和密谋刺杀,则是出于各为其主的原因,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为国除去一个隐患,同时使尼伯龙宝藏归勃艮第王国所有。在随勃艮第王室受邀前往匈奴国时,他听到了来自河中仙女的不祥预言,却挑战神明,否定神谕,只相信自己的意志和力量。而后他带有“破釜沉舟”意味的毁弃渡船自绝后路,用必死的决心向战友们做出的悲壮的动员,都具有让人起敬的英雄气概。而当他最终被俘不屈,被克里姆希尔德所杀时,连匈奴王也禁不住对他的死亡感到痛惜:“可叹这位最佳骑士现在却躺倒在一位女人的剑下死于非命,哈根操提战盾在手时,经历了多少战斗厮杀,我不管对他如何仇恨,心中却万分沉痛悲伤。”读者可能会不喜欢这样一位“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式的人物(事实上很多这一类型的历史人物和文学人物都不太让人喜欢,因为他们总是那些做了“要担责任的事”——即招人憎恶又不可避免的事——的人,是那些“光明正义”人物背后的阴影),但是却也无法否认他作为成熟理性、值得尊重的日耳曼英雄形象,甚至有一部分观点认为,他才是史诗歌颂的真正英雄,而齐格弗里德的悲剧,其实是他自己的不够成熟所致。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在此暂且不论;必须承认的是,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对手,也绝对不算辱没了主人公英雄齐格弗里德。我在这里做一个可能不太贴切的比喻,在《尼伯龙人之歌》中,如果说齐格弗里德是太阳,热烈、灿烂、纯净,象征着感性的话,哈根就是冷静的月亮,是理性的象征;故事以齐格弗里德为主线的前半部分是暖色调的白昼,情节主要是欢快而近乎于游戏的,随着齐格弗里德的死亡,这“白昼”结束,进入冷色调的黑夜;在后半部分的情节里,故事被染上了令人绝望的铅灰色,这一道月光,即在此时成为了夜空的主角,放射出坚忍执着的冷光,照耀了黑夜。但是和克里姆希尔德(或古特露妮)一样,他的形象也被瓦格纳明显地矮化了,史诗中他让人敬重的优点和事迹被转移到了他的对手,故事的主角齐格弗里德身上,而他自己无论是身世还是人格都被一再贬低:瓦格纳的笔下,哈根是贡特尔的异父兄弟,他的父亲正是曾经拥有过尼伯龙宝藏,后来又失去了它的侏儒阿尔布里希。他对齐格弗里德下毒手,完全是为了夺取他的指环,以使自己和阿尔布里希获得指环中的巨大力量。他对贡特尔也并不像史诗中那样忠诚,为了争夺指环甚至杀死了他。最终他在跳入莱茵河寻找沉入河底指环时被河中的三位女神拖进了深渊(在史诗中,他是自己把宝藏沉入河底的)。哈根在这里成为了完全的反面角色,这一形象的绝对阴暗与齐格弗里德形象的绝对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贡特尔   这位国王的形象,在史诗和歌剧中的形象差异不是很大。如果按照中古骑士精神的评判标准,他无疑是不合格的。他想向布伦希尔德求婚,自己却没有勇气接受史诗中比武或歌剧中火焰的考验,而是让更为强大的齐格弗里德作为自己的替身去征服布伦希尔德;在哈根向他提出除掉齐格弗里德的计划之后,贡特尔先是支支吾吾,不肯答应,后来才参与了密谋(在歌剧中,哈根刺杀齐格弗里德时贡特尔还出手阻止),英雄死后,他又不肯承认对此所应负的责任(在这一点上,哈根远远比他表现得有气魄),在那个“任何一种否认或者回避都意味着怯懦,而任何一点怯懦都会让人显得有失英雄本色,损害英雄的荣誉”的时代,贡特尔明显不能被称为英雄。在史诗中,他在匈奴人的境内落入圈套,损兵折将之后,还希望通过谈判请克里姆希尔德对她“格外开恩”,直到最终他的属下都已战死,孤身一人时,才稍稍表现出了些血性,奋力一搏,但是为时已晚。   3、其他次要人物   这一类人物包括齐格弗里德的父母、守护尼伯龙宝藏的阿尔布里希等。齐格弗里德的父母,前面已经提到,在史诗中是尼德兰的国王和王后,并无太多可圈可点的情节,但是在歌剧中成了秘密结合的孪生兄妹,他们挑战世俗观念,摆脱道德束缚而大胆相爱,通过对这一对爱侣的塑造,浪漫主义的反叛性主题再次得到强调。阿尔布里希在史诗中是尼伯龙宝藏的守护人,在尼伯龙王国被征服后效忠于齐格弗里德,还在他为贡特尔求娶布伦希尔德时给了他帮助;在歌剧中它却成为了一个为获得宝藏而诅咒爱的邪恶丑陋的侏儒,在失去宝藏后一心想要将它夺回。这些人物在作品中的的重要性较前面所提到的人物要低,但是从他们形象的变化中同样可以看出史诗和歌剧的主题思想差异。   4、仅在一处出现的人物   由于史诗和歌剧的故事结构不同(史诗的上半部与歌剧的最后一部故事重合),有很多人物是史诗中出现,歌剧中未出现,或者史诗中未出现而在歌剧中出现的。前一类型的代表如贡特尔和克里姆希尔德的两位兄弟盖尔诺特和吉赛尔赫;哈根的朋友,既是音乐家又是战士的伏尔克;克里姆希尔德的第二任丈夫,匈奴王埃策尔;伯尔纳国王迪特里希以及他的师长、亲信,最终因为无法忍受克里姆希尔德的血腥复仇而诛杀了她的希尔德布兰等人。后一类型则主要以神话中的人物为主,比如以沃坦为代表的天神们、莱茵河的三位女神、巨人法索尔特和法夫那、还有收养齐格弗里德的侏儒迷魅等。这些人物由于只在一处出现,所以他们的形象也不存在改变。   三、作品主题与体现的思想的改变   史诗《尼伯龙人之歌》作为中古时期的优秀骑士文学作品,描述了古代欧洲列国的战争、联姻等一系列事件。的确,这部叙事诗歌颂了许多英勇慷慨的骑士与美丽高贵的贵妇的事迹,对于出现的人物,大都是赞颂多于批评,即使是非正面角色,只要符合骑士精神的标准,也绝不吝惜“英雄”、“勇士”、“好汉”这样的褒义称谓,其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确实让读者热血沸腾,如身临其境。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史诗中还是具有很浓的政治意味,有一些意见还认为这篇史诗是在影射公元791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军队东征阿瓦尔的战争。而且它似乎把“复仇”作为了自己的主题,最终所有主要人物都死于仇杀,也在表明唯有死亡才是这种仇恨的终结的宿命式的悲壮。   但是在它被改编为歌剧之后,这部作品的主题不再是简单的冤冤相报,而有了一定的提升。瓦格纳深受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曾经说过:“如果众神在创造人类之后,便毁灭自己,他们的意志或者可以达成。为使人类与自由的意志,他们必须舍弃自己的影响力。”他赋予了剧中英雄以反叛的激情、毁灭一切的力量,同时也注定了悲剧性的命运:英雄能够完成救赎的使命,使旧时代覆灭,新时代来临,但走向新生的道路却是绝望的,要以英雄的最终毁灭为代价。于是,歌剧《尼伯龙族的指环》的主题,就是代表旧时代的众神统治的覆灭,和人类通过爱的力量获得救赎与新时代的诞生。被诅咒的指环象征金钱和权力,它是整部剧作的矛盾之源;沃坦的“永恒之矛”象征旧世界的秩序;齐格弗里德的剑象征英雄的意志,代表着新的、具有生机的力量,它击碎了“永恒之矛”,使得“诸神的黄昏”预言应验,众神统治覆灭,属于人类的时代开始——然而最终完成这一使命的却并不是这英雄的意志力之剑,而是爱——当初被贪图黄金的侏儒所抛弃的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它去除了指环的诅咒,使黄金复归于莱茵河底,结束了整个故事。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史诗《尼伯龙人之歌》中的大多数主要人物属于正统的西方基督教世界,但歌剧《尼伯龙族的指环》当中的宗教体系却并非基督教而是来自北欧的远古神话多神体系,且其中的神灵们也并非万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软弱的,比如沃坦为了建造瓦尔哈拉天宫险些把美神弗莉雅抵押给巨人,后来又为齐格弗里德所击败,“永恒之矛”也被击碎,而众神的统治也在布伦希尔德点燃的烈火中覆灭。这样的安排也正是瓦格纳的艺术、哲学思想的体现:他认为西方社会历史的核心基督教文化阻碍了人性自由发展,人性要获得自由,就应当推翻这种的束缚,于是选择北欧神话而非基督教作为故事的宗教体系;同时,为了彰显浪漫主义的反宗教性和反叛精神,体现比为理性秩序所控的旧时代更具有生命力的自由新时代的必然到来,弱化了神的形象而强化并歌颂了人类中的英雄。      参考文献与资料:   闫铮《论瓦格纳歌剧的英雄质素———以《尼伯龙根的指环》为例》   姜岳斌《尼伯龙根神话: 黑格尔的误读与瓦格纳的扭曲——兼论西格弗里的形象在德国文化中的异变》   尼伯龙根之歌_百度百科   尼伯龙根的指环_百度百科
  •     此书通常被译为《尼贝龙根之歌》或《尼伯龙根之歌》,唯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安书祉先生的译本名为《尼伯龙人之歌》,窃以为安先生译名更为贴切:此书中的主角为尼贝(伯)龙人,即占有尼贝(伯)龙宝物的民族,因此,本书第一部中的尼贝(伯)龙人指的是西格弗里和他的属下,第二部中的尼贝(伯)龙人是恭太君臣。这本书保留着古代话本的明显特征:人物性格比较模糊;人物一旦不能起到推动情节的作用就会在余下的文本中彻底消失(恭太的王后布伦希德);情节也有不清楚的地方。尼贝(伯)龙人的故事材料也见于冰岛的传说《埃达》之中,因此,一些《尼贝龙根之歌》中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都可以在《埃达》中找到答案:在《埃达》中,布伦希德原本是西格弗里的未婚妻,这就可以解释在《尼贝龙根之歌》中为什么布伦希德一开始在许婚恭太时虽然态度勉强,可也没有过分不快,但是来到勃艮第王国看到西格弗里和克琳希德亲亲热热反而泪如雨下,痛不欲生。其实即便没有《埃达》作辅助,我们也可以从《尼贝龙根之歌》中的蛛丝马迹看出布伦希德的真情:作为天下第一的女武士,她摆出“比武招亲”的架势,除了想嫁给天下第一的勇士西格弗里,她还会想嫁给谁呢?在《埃达》中,西格弗里被害身死后,布伦希德随即殉情自杀,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尼贝龙根之歌》的第二部中她不见踪影。(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安书祉先生撰写的《德国文学史·第一卷》相关部分)这部书的第二部非常血腥,最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死了,也许是为了突出故事的悲剧性,一直被作者们塑造成战无不胜的武士的伏尔凯和哈根在最后的两歌中匆匆被杀和被擒,让我觉得比较突兀。恭太和他的手下让我厌恶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们谋杀西格弗里,坑骗他的遗孀,夺走尼贝龙根的宝藏,仗着自己的武艺在匈奴的王廷肆意嘲笑艾柴尔君臣。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书中还会有人还因为克琳希德要谋害他们而对克琳希德不齿:恭太君臣根本不是什么值得人敬重的好汉,他们不是仗着诡计就是仗着暴力实现目的,都是小人中的小人。在《尼贝龙根之歌》的序言中,哈根被称为“臣仆”,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妥的,哈根固然是“臣”,但他远不是“仆”,在恭太的王国,他早就“反客为主”了,借用大仲马在《二十年后》中描绘路易十三和黎塞留君臣的话来说,哈根才是一盏“灯”,而名为国王的恭太不过是哈根的傀儡,是他的“影子”。是哈根决定杀死西格弗里,杀人的行动也是他亲手实施;是哈根,而不是恭太,知道尼贝龙宝物的下落;是哈根杀死艾柴尔大王的太子,正式对匈奴人宣战……在西格弗里面前,他像狐狸一样阴险;在匈奴人面前,他像狮子一样凶狠。西格弗里跟哈根等人截然不同,西格弗里不曾因为自己的武力而自负,他忠于友谊,人品高贵。看到残酷的第二部故事,我想,西格弗里早死也是一件好事,这个世界不适合他这么纯洁的人。在初次见到他的梦中情人克琳希德时,这位天下闻名的王子并没有洋洋得意,认为自己必将获得美人的欢心,而是忐忑不安:“西格弗里的心中不由得一阵悲喜交迸。/他的心里想道:“怎能够三生有幸,/和你缔结良缘?这是一个空虚的梦影;/可是要我把你抛弃,除非身入墓中。”/这样想着,他的面色一会儿白,一会儿红。”(p59)在爱人面前,他是何等谦卑!他对恭太等人的友情从未动摇,总以为自己诚心待人也必将赢得他人的诚意。就连喝水他都要谦让自己的妻兄恭太,让人肃然起敬。当他要去跟恭太行猎,克琳希德已知他必死,但是她没有说出自己疑心,她没有说出正是自己的兄长及其手下要置他于死地,因为他是断然不会相信的,只会责怪她多心、以恶意度人。她说什么也是徒劳。她亲眼看着自己最崇拜、热爱的丈夫走上了死路而无法劝阻——对于任何人来说,这都是最最可怕的经历,所以在第二部中,克琳希德变成了一个可以毫不愧疚地杀死自己手足的女人,但是,她的转变不正是他们促成的么?恶有恶报。另,史诗的笔调除了沉重还给我一种印象:罗嗦。第一部中有无数的笔墨形容武士淑女的穿戴,第二部则不停地描述挑衅和杀人。最后说一句跟书的内容无关的话:我一向觉得钱春绮先生的译笔有京剧味,以文为证:“濒死的勇士说道:“可恨怯懦的狗才,/我尽心尽力所为何来,竟遭你们杀害?”(p198)
  •     08年1月写的。今天再看已经能发现更多错讹了。用【】注出订正吧。2012-8=================================================所以评价不高,主要是译本感觉不太好。尼伯龙根之歌、特别是英雄齐格弗里德的故事,已经借瓦格纳、特别这几年还借着电影《尼伯龙根的指环》(而这个电影得以引起注意又赖于《指环王》的电影),为许多读者或观众熟悉。就我而言,对这系故事最初的深切了解就是通过电影。最近终于看了书,知道了著名英雄史诗的本来面貌。我说使用的译本是钱春绮译本,人民文学出版,题为《尼贝龙根之歌》。当然,这部史诗也不是故事的最初面貌,应该回溯到《埃达》【主要是“伏尔松萨迦”】——那里直接是神的故事,有更宏大的众神黄昏。电影的一些故事参考了瓦格纳,比如开头齐格弗里德生于战乱。还比如齐格弗里德和布伦希尔德的瓜葛:钱译本有一个注脚说,北欧神话【同上,萨迦,比起神话,更应该叫英雄传说】里齐格弗里德和布伦希尔德本情投意合,但齐饮了某种忘情水,不再记得布,这个情节电影里也有,瓦格纳指环里干脆就是二者的感情。史诗里全然不是如此。电影的故事只是史诗的第一部分:齐格弗里德之死。于是在电影里齐格弗里德理所当然地成为重头主角,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参孙式的英雄悲剧。主角一死,故事很快收场,女武神替英雄报了仇,然后殉情。于是又让人不免慨叹商业片。史诗里,故事的核心人物,除了克里姆希尔德,依我看,是哈根。特别是后者,性情鲜明,戏份多,对情节和作品气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后面还会再谈。而故事的基调更是一个天命悲剧,而不限于单单关注某个英雄。故事处处都在飘荡着“后来”的阴影:通过讲述者“我”,反复不停地道出,后来某些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男儿饮血刀头下、女子悲哭湿衣衫,等等。阴影笼罩在整个故事上空,黑暗而神秘。通过“我”这一叙述者和对当下主线情节跳进跳出的做法,史诗提供了一个全知而平视的视角,如一个活了数百上千岁的见证人在讲述一场浩大的命运,它不仅仅是哪个人的;然而,却又终无法道出为何神意如此。哪怕全然呈现于此,它还是神秘的。活生生的历史就是神迹。道具上,在电影和瓦格纳剧本中,“指环”是关键道具——这也可见电影对瓦格纳的参考。电影里,掌握了指环,就掌握了尼伯龙根的财富,借此也掌握了高贵的权柄。电影里另一件关键道具是布伦希尔德的腰带,带着它人就有无穷勇力。而史诗中,两件道具的功能并存于“隐身衣”上:它既是统辖尼伯龙的号令物和财宝所有权的象征,还能给穿着者提供十二倍的力量,是得以挫败女武神的关键宝物。史诗行文第一部有着漂亮的轻重布局与节奏。第一部以简短一章的篇幅通过女主角的梦境迅速打开全篇视野,随即就进入到齐格弗里德成人、入勃艮第,在勃艮第建功立业。后面的情节环环相扣:萨克森立功因而得到赏识与宠信,才能被委以迎娶女武神的重任,甚至得到巨大的信任与倚仗,得以制伏王后于床笫——这便成为他十二年后遭遇杀身之祸的根苗。齐格弗里德被杀后,众人间诸多应对态度,都是伏笔,是第二部得以展开的契机。那些对推进情节无用的、对于渲染气氛不十分必要的,比如齐格弗里德征服尼伯龙人获得宝物和治权的事,齐格弗里德夫妇在尼伯龙的十二年经历,要么简略转述代过,要么根本不予展开,和极力铺陈面貌装备仪仗气派的伊里亚特迥异。尼伯龙根之歌也刻画面貌,但基本限于两位美女王后,而这对情节也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二部侧重气氛的营造和情绪的渲染。迎娶决定的达成用去了比较大的篇幅,路狄格的暗示起了关键作用:1255无论他怎样苦苦地劝告,总是徒劳,最后,路狄格向高贵的王后秘密地说道,他可以支持她解除一切的不幸。听到这话,她那极大的哀愁才稍稍减轻。1256他对王后说道:“请你不要悲哭;在匈奴国哪怕只有我、我的部属、我那些忠实的亲友,而没有别人,可是谁要是得罪了你,总让他难以脱身。”1257王后的情绪到这是才有点轻松缓和。她说道:“路狄格,请你起誓,谁触犯我,你要第一个站出来为我报仇雪恨。”方伯对她说道:“我已经准备好了,夫人。”路狄格并不知道其中的渊源——齐格弗里德的死被宣布为意外,并且从后文看,直到克里姆希尔德把原委告诉狄特里希后匈奴方才知道个中细情。这些说辞于是只是路狄格动用他身为言士的才能,竭力说服寡妇,完成使命。而他正是以自己这几句话造成了一个莫大的悲剧。第二部中,哈根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后文再谈。他和路狄格有旧交(注释称哈根少年入匈奴为质,史诗中在后文才慢慢地零星道出这件事),后来吉塞尔海、盖尔诺特等等王族勇士都和路狄格家结下亲朋之谊。这时,那些宣告阴森天命的“后来”阴影再次反复浮现:“可是路狄格后来竟为此剑丧失了生命”1695、“他们后来竟和他敌对,甚至杀害了他”1704,悲怆之气顿时涌溢而出。女人的罪过在这一点上,史诗常是对女人是不够友好的:特洛伊之战始于三个女人比美,贡纳尔招致杀身之祸也是由于其妻子的飞扬跋扈和见死不救,至于中国故事里的宠妃误国,更比比皆是了,其中甚至还有妖精。齐格弗里德的悲剧,固然有齐格弗里德逞强好胜、哈根严苛险毒这样的性格命运悲剧因素,但直接导火索不外乎是两个女人争风:布伦希尔德执意要齐格弗里德执臣下礼,让克里姆希尔德感到了耻辱,于是炫耀了齐从布那里顺手牵来的戒指和腰带。关惠文先生的前序说,布伦希尔德得知恭特王乃是凭借齐格弗里德之力得以迎娶自己,于是怒火中烧,怂恿恭特哈根锄掉齐格弗里德;但史诗中写的却是,王后感到自己的贴身之物十二年后惊现他人之手,于是恼羞成怒,哈根被主母的愤怒感染,愤然决定锄掉齐格弗里德。所有人都信守了诺言,骗娶女武神的事直到勃艮第勇士全部战死,也没有泄露。就是女人的抢阳斗胜,造成了所有悲剧。而整个勃艮第惨史,更只是一个女人的复仇。“女人”是推动、扭转情节的重要道具。女人的罪过还在于泄露英雄的致命弱点。无论是故意出卖丈夫的大力拉,还是疏于防备或者因为过于信任而吐露真言的克里姆希尔德,甚至希望姐夫爱上自己的阿紫,都起了这样的作用。而后两者就是普洛普功能模型中的如下部分(百度来的。。。。):坏人试探虚实。(ε) 坏人获得受害者的消息。(ζ) 坏人企图欺骗受害者,以便控制他或占有他的财产。(η) 受害者落入圈套,不自觉地帮助了敌人。(θ) 坏人伤害了家庭中的某个成员。(A)可见,无论神话、民谣甚至文人创作,涉及到情节,都有些相似的关节点、相通的模式或桥段。其中有的是谱系原因,而有的大概要归结到人类思维的普遍性——结构主义也正是要发现这种思维体现在故事讲述上的普遍结构类型。人物:哈根Hagen哈根作为一个暗算者,一般被当作奸佞对待。但看过尼伯龙根之歌后,我原来的先见被推翻了。这个形象的丰满、光辉程度甚至大大超过齐格弗里德。他睿智,洞察力敏锐。他少年为质,游历匈奴国甚至展露锋芒,见多识广;齐格弗里德来勃艮第挑场子,他一下子就能给恭特王讲出齐格弗里德的事迹,并据此力谏要慎重处理齐格弗里德的寻衅,不可鲁莽行事。然而这种睿智在高度的荣誉感、近于苛刻和不近情理的荣誉感面前,又退居二线,为了主母的尊严,他不惜精心设计,暗害功业赫赫的大英雄,还险些因此丧生,心思不可谓不细密,手段不可谓不老辣,流露着一种战战兢兢中的刚毅果决。为了让恭特王加入到阴谋阵营中,哈根以齐格弗里德的财富和权柄诱惑其就范——事实证明这是最成功的理由,对恭特王而言王后和国家那高悬而脆弱的荣誉都太虚无缥缈;事后,他也不忘处理掉那笔危险的财富,有条不紊的剥夺了克里姆希尔德的财产,因为1130……一位贤智之士,决不会把这些财宝交给妇人的手里,她那样慷慨布施,传播它的恩惠,总有一天使我们勇敢的勃艮第人感到后悔都是冷静清醒、效能卓越并带有残酷气息的判断。这些并非为了一己之私:他把财宝沉入了莱茵河,致死未再透露过它的下落。而且,在恭特表示这是我的妹妹,不能如此绝情时,哈根说:“一切事情都让我来担罪”,颇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感。但这些行为对于哈根而言乃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七伤拳,尤其是对他这样一个理智清醒而情绪更胜的人而言:1113“那么让我和国王谈谈。”国王听到这句回言,他立即带了亲友,来到克琳希德的面前。哈根却不敢随国王去见这位未亡人;他知道他的罪孽:她的痛苦乃是由他造成。王后的荣誉、国家的威严与权势,与克里姆希尔德的悲痛、自己的负罪感,一同加诸哈根一人身上,并因其清醒敏锐必是引起较常人更为激烈的情绪波澜。自此他就已经背负上了悲剧的后果。第二部,哈根也只有哈根一人(如果不算上当事人克里姆希尔德的话)在开始就反对匈奴王迎娶克里姆希尔德;直到十二年后,勃艮第人受到邀请时,哈根仍未放松警觉,说这是一个危险的旅程。自始至终他对不祥命运的判断都没有失误。但在他人的讥笑前,他愤然加入赴约行列,宁死阵前不死阵后。一路上他都是开路先锋,渡河前试探了仙女们的预言;夺取渡船手刃勇猛的船夫。为了证实预言的真伪(更像是执意挑战天意),一如既往冷血地把神父丢入波涛汹涌的河流中。神父活了,他知道此行必遭不测,却仍然勇敢前行,预先安排作战计划,显示出了他的深谋远虑、临危不惧和超人的勇气——不知深浅的盲目闯荡不是无畏,只是无知,是暴虎冯河的强梁行为;惟有明知悲剧的结局,仍不退缩、丝毫不放弃努力,这才是真正的勇敢、崇高,真正的大地精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坚守诺言,绝口不言尼伯龙根财宝的下落,成就了宁死不屈的风范。特别的,双方大规模激烈对战时还有这样的情节:克里姆希尔德下令焚烧武士们聚集的大厅,于是有勃艮第武士呼喊屈辱和烟熏火燎的痛苦与干渴。这时,2114特罗尼的哈根说道:“各位高贵的武士,你们觉得干渴难堪,可以喝点血液。在这种热火之中,它比葡萄酒还好;你们也许在这里再找不到更好的饮料。”2115于是有一位武士,走到一具尸体之旁;他解下头盔,跪下来对着创伤。他开始喝着流出来的新鲜的血液。他虽然没有喝过,可是却觉得味美如饴。2116“愿天主保佑你,哈根,”疲倦的武士说道,“我喝到这样好的饮料,全靠你的指教。从没有人给我斟过比这更好的酒浆。只要我活着一天,我总对你感谢非常。”2117别人听到他这样极口夸赞不绝,于是又有许多的武士都相继上前饮血。勇敢的武士们因此陡添了无穷力量,许多美丽的妇人都得为她们的爱人悲伤。首先,尼伯龙根之歌和其源头的故事(比如北欧时代神话)相比,已经大大基督教化了,但这样的嗜血情节恐怕仍然是基督教所不能容忍的邪魔外道行径。这一场面的血腥与癫狂不让指环王的电影或者Dracula伯爵变成吸血鬼的战争——实在可以考虑根据这个故事再拍一次尼伯龙根。其次,这种惊世骇俗的“创意”自然又是哈根的手笔;也只有安排在哈根身上一切才那么顺理成章,换成任何一个别人,无论是勃艮第的恭特、伏尔凯、盖尔诺特中的任何一个(温良的吉塞尔海就更不行了),还是匈奴方的狄特里希、路狄格或者艾采尔王甚至也堪称狠毒的克里姆希尔德王后,都不及这位坚毅狠毒的拥有长期异教生活经历的基督徒更有资格更自然而然地冲破观念羁绊、想到这样的办法来克服困难鼓舞士气。克里姆希尔德Grimhilde悲剧的酿成,克里姆希尔德难辞其咎。关惠文先生的序中说两部中她转变巨大,第一部娴熟端庄,第二部则仇恨满腔利欲熏心。但这个转变并不突兀,第一部中有多处暗示。首先,齐格弗里德要带克里姆希尔德回尼德兰时,后者要求从勃艮第带走足量的嫁妆和武士,不过是为了虚荣。齐格弗里德死后,哈根哄骗抢取了属于她的尼伯龙根财宝,这些财宝对她而言已不仅是钱:1126可是,纵然有钱倍以上的更大的财产只要高贵的西格弗里能从冥府生还克琳希德情愿厮守着他,赤贫如洗从没有一位英雄获得过这样忠实的妻子鉴于叙述者的全知地位,不必去怀疑克里姆希尔德的忠诚。只是丈夫毕竟不能生还,在强烈感情的趋势下,就容易把财宝认成丈夫的象征,持有财宝就象征了拥有丈夫,捍卫财产的所有权也就是捍卫丈夫的尊严。而危险就在于,钱财毕竟生来不适合做偶像,1140在她的心里又添上了一重新的烦恼,最初为了丈夫的丧生,现在又为了财宝被他们完全抢掉;因此,她的叹气在她的一生中,直到最后一天都没有停止。钱迅速从象征回归了本义,寡妇就这样陷了进去。同哈根一样,她也有着临事时的强大冷静。她反复叮嘱西格蒙特国王赶紧率部回国,不要无畏牺牲。葬礼上,她义正词严的指斥凶手,并聪明地要求履行清白仪式——哈根路过尸体,伤口复又淌血,这才让她知道谁是凶手。她为了报仇,在勃艮第隐忍十三年,在受到路狄格无意的点醒后当机立断远嫁匈奴,背负着自己信仰上的巨大罪孽感嫁给一个异教徒,又用了十二年经营条件:取悦匈奴王和众武士,仇恨如此绵长,性情如此坚忍,行事如此决绝。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勾践的卧薪尝胆和二十年的生养训练;又不由得想起周芷若:本来温良娴淑,却由爱而恨地嫁给宋青书,练就九阴白骨爪,操纵了一起旷日持久的武林浩劫。我在关注这两个人物并联想到相关人物时,禁不住推测他们的星座,也征询过玄学爱好者们的意见。备选项集中在哈根-射手、天蝎,克里姆希尔德-狮子、金牛、摩羯、天蝎;看来至少可以确定,二人都不是飘逸随性的风相星座,哈根更因其极端性更被锁定在了水火相上——并且,我想我所以如此看好并亲近哈根,大概是因为我日天蝎月射手的缘故吧。风俗日尔曼人不鼓励守节。勃艮第王族人包括太后全都劝克里姆希尔德改嫁,认为这对弥补她的伤痛有好处。为表示亲近,女人可以和其他男人接吻,而且这还是哥哥、丈夫等掌权男性的要求。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当时倒真没被这故事感动和吸引。
  •     还是挺喜欢这类传说故事:既有民族史诗的苍凉和厚重感,最后一段读着还很燃:)翻译就见仁见智啦,我自己读来觉得钱已经是不错了!
  •     哈,奥丁的后裔西格弗里德的传奇
  •     德国人的古歌一点不浪漫
  •     悍妇惹不得。
  •     很辉煌。感情很鲜明。老少皆宜
  •     看完才发现译者是钱老= =…… 这么悲伤的结局大概只有《美狄亚》可以媲美了= = 抖M的女王最后却活下来了但是还是心里有些不爽= =
  •     因为圣斗士星矢去看的……我是文盲。。。
  •     德国史诗
  •     最后都是毁灭
  •     终于在书橱最底层找到了这本书……
  •     了解The Ring Cycle之前必看。翻译为了押韵有些重复。比如“他用他惊人的膂力完成了许多奇功”(大意)。不过或许作为oral tradition产物的原作就是这样也说不定……类似的有长矛纷纷化碎片桥段的若干次出现哈哈。
  •     勃艮第 匈牙利 Gunter Siegfried 。。。
  •     可怜的布伦希尔德妹子啊
  •     翻译太成问题了!!!
  •     这么多骑士还是西格弗里人格魅力最大,其他人太虚伪
  •     再次许诺大书评。。这个译本不那么好
  •     最热爱的欧洲史诗
  •     欧洲早期英雄史诗里,故事最棒的一个
  •     钱春绮的翻译无与伦比
  •     童话故事,就像小时候盖在被窝里读的那种~
  •     对力能的无限崇拜。
  •     三部史诗中篇幅最大、最黑暗的一部。西格弗里勇敢,却不够谨慎,心机太少。恭太追求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布伦西德孔武有力,骄傲,报复心重。克琳希德除了漂亮,没什么优点,说大话,还不谨慎,透露丈夫的秘密,导致丈夫被暗算而死,这样的女人不能娶。后来,不回夫家,却在娘家常住。又嫁给匈奴王,不选择好的报复方式,却残忍地使许多人无辜而死。当她不饶恕自己的弟弟,甚至亲手杀死哥哥时,已经变成女魔头。哈根,是恭太的左右手,很勇敢,很谨慎,见多识广,有时也讲骑士风范。哈根暗算西格弗里,夺取克琳希德的财产,杀死匈奴王的儿子,又喝人血,是其最残忍的行为。匈奴王娶了这么个女人,却为自己的国家招来无尽的灾难,何苦来哉。布伦西德却没有死。另外,全书主要人物的年龄安排,似乎有问题。
  •     旧书店买的,满满地灰尘味,翻这本书时自动脑补的是魔戒电影里甘道夫查资料的场景,在泛黄的书页上,才有史诗的感觉啊。 另,翻译的好强,古德语的押韵也搬过来了。
  •     译本读来不是很爽
  •     果然比希臘-羅馬系更血腥暴力……不愧是傳說中的日耳曼蠻荒民族(抽)
  •     有点喜欢这个民族了,做什么都很认真。又很温暖,格林童话不也是他们写的嘛
  •     41211;20150305一完;
  •     爱
  •     为情乎?为名乎?
  •     在感情方面女人的怨念果然是难以,难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