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人生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4
ISBN:9787508046181
作者:约翰·W·凯迪
页数:265页

章节摘录

1.邂逅埃里克·利迪尔我与埃里克·利迪尔在1959年左右,我与埃里克·利迪尔初次相遇在克雷洛克哈特(Craiglockhart),当时在爱丁堡大学运动员俱乐部的运动场上。这个运动场在城市西南面的科林顿路(Colinton Road)附近。当然,我没有和他本人见面,因为他已于1945年过世,就在我出生前18个月左右。不过,在那个五月的下午,我和父亲一道去克雷洛克哈特,参加爱丁堡大学运动员俱乐部的年度运动会,我的父亲当时为一家爱丁堡本地报纸报道这一赛事。克雷洛克哈特的环境与二十年代埃里克·利迪尔参加校运会时相比几乎没怎么变。运动场和看台于1897年落成并首次投入使用。在之后的六十二年间,大致保持原貌。沿着看台的椅子拾阶而上,就是俱乐部会所,有一个大钟嵌在会所建筑顶部正中。俱乐部会所下面是运动员更衣室,可以从第一层的边门进入。这些,也和当年埃里克·利迪尔在时大致一样:同样的长椅,同样的挂钩,还有同样的浴室。草地跑道上面用白色涂料标出赛道。这是一条440码的六个赛道的跑道。这与20年代时的情况有所不同。当时除了100码和220码直道之外,没有划分其他的赛道。再早些时候,220码的跑道不是环赛场的,而是一条直跑道,从运动场的西南角直通至俱乐部会所。可以在克雷格屋(Craig House)上鸟瞰这个运动场,这座大楼坐落在树木繁茂的山坡上,令人印象深刻,它是一所精神病院,在50年代仍旧收容精神病患。

前言

1924年,巴黎奥运会400米赛跑中,埃里克·利迪尔用时47.6秒,一举夺冠,成为现代运动史和现代运动成就中不朽的一刻。埃里克·利迪尔把看似山穷水尽的处境转化成了一次人类灵性的巨大胜利,在电影《烈火战车》中所刻画的这一形象,多年来鼓舞了很多背景迥异的人。它强调了同样不朽的运动精神:永不放弃——在运动场内场外都如此。但是,在埃里克·利迪尔孩提时代,以及在巴黎那场颇具传奇色彩的赛跑前后那些年里,运动在他生命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没有那么为人所熟知了。在这本新出的书里,约翰·凯迪以纯熟而专业的笔调,叙述了埃里克·利迪尔的生平中这些鲜为人知的部分。凯迪是苏格兰田径史权威,也是电影《烈火战车》的顾问。他没有包罗万象地做全传,而是写了一部翔实的埃里克·利迪尔的体育传记,描述了他从天才儿童运动员、爱丁堡大学田径新星、苏格兰国际橄榄球手以及他在奥运会上遭遇挑战和戏剧性地取得胜利并登上顶峰到退出田径赛场这一发展轨迹。这本书叙述了埃里克·利迪尔体育的这一面,内容丰富,令人印象深刻,与此同时,也结合了埃里克·利迪尔对信仰的献身、家庭、在中国的宣教事工以及对他生命成材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埃里克·利迪尔决定退出奥运会100米赛跑,牺牲他最有可能夺冠的强项,因为比赛时间与他的基督教信仰有冲突。而今这仍旧富有吸引力,令人心向神往。在他获得200米铜牌的短短几天后,在一个不是很熟悉的赛跑距离上,击败那些世界上最优秀的选手并且打破了世界纪录。穿越时空隧道,回顾他那场逆流而上、惊人夺金时的处境时,更觉其卓越非凡。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年轻人需要更多英雄和榜样的激励,凯迪这本关于埃里克·利迪尔的新书写得正是时候,不仅领我们至体育的要义,更引我们人生命的核心。埃里克·利迪尔葬于中国石家庄的烈士陵园,在2008北京奥运会这一年中,这本关于他的新书将会引起特别的反响,有助于鼓励人们通过运动来促进和平,增进跨国友谊和理解。

内容概要

埃里克·利迪尔,中文名字又译为李岱尔、李艾锐等,1902年出生于中国天津,1921-1925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读书,期间成为田径和橄榄球比赛的国际级运动员。1924年,在第八届巴黎奥运会上,利迪尔处于信仰的缘故放弃极有希望夺冠的100米比赛,因而以“星期天不跑步的人”闻名于世。在这次奥运会上他夺得男子400米金牌并创造世界记录。第二年,处于对中国的热爱,他回到了天津,做了一名普通中学老师。二战爆发后的1943年,被日本人关入设在山东潍坊的“外国侨民集中营”,1945年,因病逝世于集中营,后改葬于石家庄的烈士陵园。 
  2007年3月,本书于英国伦敦出版,作者约翰.W.凯迪是英国体育统计学家,也是埃里克.利迪尔的研究专家,在1981年,英国拍摄以利迪尔为原型人物的电影《烈火战车》时,他任该剧组的顾问。该片后来获得最佳影片、最佳音乐、最佳剧本、最佳服装四项奥斯卡大奖。本书是迄今为止最新、最翔实的关于埃里克.利迪尔的体育传记,收纳利迪尔的珍贵历史照片70余幅以及他所有的运动记录。

书籍目录

序言 译者序 前言 1、邂逅埃里克.利迪尔--我与埃里克.利迪尔 2、这是完全的降服--以剧终为序幕 3、一个基督徒运动员的成长--早年的影响 4、前程远大--1921年,田径场上 5、锦上添花--一个橄榄球国际选手(1921/1922) 6、更为辉煌的赛跑--1922年,田径赛季 7、又一个橄榄球赛季--得分机器(1922-1923) 8、开始彰显实力--1923年,田径赛季 9、登顶--奥林匹克年 10、星期五先生--1924年,巴黎 11、凯旋而归--奥运之后 12、最后的赛季--连胜 13、福音工作--运动不是生命的全部 14、退役后的生活--中学教师 15、集中营--最后的日子 16、鞠躬尽瘁--纪念埃里克.利迪尔 传记参考书目 附录 1、不仅仅是一个运动员 2、1921-1925年埃里克.利迪尔的田径比赛记录 3、1880-1930年苏格兰单圈赛跑选手运动记录

编辑推荐

《奔跑人生》将带你走入埃里克.利迪尔丰富的心灵世界和信仰人生。1981年,根据埃里克.利迪尔故事改编的电影《烈火战车》,荣获当年的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奥斯卡大奖的体育片。第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冠军第5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烈火战车》主角埃里克.利迪尔全新传记他,是一位英国公民,为何要告别富饶的祖国,前往苦难的中国?他,是一位奥运冠军,为何要告别辉煌的运动生涯,选择默默无闻的宣教事业?他,是一位丈夫和父亲,为何要告别深爱的妻女,留在堪乱的异乡直至死在集中营?

作者简介

《奔跑人生》叙述了埃里克·利迪尔体育的一面,内容丰富,令人印象深刻,与此同时,也结合了埃里克·利迪尔对信仰的献身、家庭、在中国的宣教事工以及对生命成材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埃里克·利迪尔是当时世界一流的运动员,有着世界级的声誉,而他在成名之后舍弃一切名誉,前往中国服务,更是使他成为备受尊敬的杰出人物,现在,苏格兰还有利迪尔崇拜者俱乐部和基金会,在体育、教育、社区服务方面继续持守利迪尔的奉献精神。

图书封面


 奔跑人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对于这样一位以奥林匹克冠军而蜚声的运动员,人们所关注的大多是他在体坛所拥有的骄人成绩,所创造的辉煌记录。然而,历史是冲刷一切,过滤一切的最好凭证。已过的事不断被替代,将来的事也无新鲜。鲜花凋零了,掌声淡退了,无数的奥运冠军也不断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然而,这是一个无法令人忘记的灵魂。因为恰逢周日礼拜,他毅然放弃了属于自己强项的短跑比赛资格。众人为他叹息,然而,在后几项的比赛中他却在较为弱势的长跑赛中力挽狂澜,夺得冠军。这,不是上帝给他的更高奖赏吗?该书解读了埃里克的体育生涯,更重要的是特写了他一生的信仰。没有什么比读懂他的一生敬虔更能映射他的灵魂光芒,也没有比他顺服的一生更让人敬仰。他放弃了本该辉煌的前程,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仍在抗战中的中国,到了偏远的农村,做教师和传道人。也许这是受他父亲的影响,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最后因劳累成疾死在了当时山东的集中营。书的一开始,读到了埃里克在集中营里,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所说的话,“这是完全的顺服”。这已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诠释了。
  •     两年前我读过这本《奔跑人生》,今天无意中又看到它,就来豆瓣一搜,发现评价的人很少。但这真是本非常棒的书。很多人知道利迪尔,是因为他是个田径运动员,为了主日崇拜,不参加奥运会比赛。后来来到中国做了传道人,并且死在了中国。其实,他当运动员时,也有很多别的方面的非常美好的见证。这本书的大篇幅是在讲述了利迪尔的体育生涯,后面也记载一些他传道的事迹。无论在体育界,还是在福音界,他都是个活出了基督样式的人。在竞争激烈,争分夺秒的赛场上,他赛绩傲人,且彰显出谦谦绅士风度,而在广袤的禾场上,他是位勇敢的斗士,不惧环境恶劣,深入险地抢救灵魂。这本书的作者是研究体育纪录的。而我又是个对体育非常不在行、对数字不敏感的人,但看了一点,居然看懂了,而且越看越爱看,看得我想去跑步。。。当然,里面的精髓还是在于此人对信仰的忠诚与持守。当年读完后,心好像被洗涤了一遍,除了对他充满敬意,自己里面也满了动力,想要活出向着主奔跑的一生。有时间,想再读一遍。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一个人为了周日敬拜上帝可以放弃奥运会金牌的机会;一个优秀的奥运会冠军可以放弃在英国的生活来到中国传福音,读完本书可以了解其成长经历。
  •     最开始是被他的故事吸引后,决定买本传记看看。这本书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别人的描述,比较凌乱,对研究他的人可能有帮助,但作为普通读者,读起来有些枯燥。故事性不强。
  •       对于这样一位以奥林匹克冠军而蜚声的运动员,人们所关注的大多是他在体坛所拥有的骄人成绩,所创造的辉煌记录。然而,历史是冲刷一切,过滤一切的最好凭证。已过的事不断被替代,将来的事也无新鲜。鲜花凋零了,掌声淡退了,无数的奥运冠军也不断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然而,这是一个无法令人忘记的灵魂。因为恰逢周日礼拜,他毅然放弃了属于自己强项的短跑比赛资格。众人为他叹息,然而,在后几项的比赛中他却在较为弱势的长跑赛中力挽狂澜,夺得冠军。这,不是上帝给他的更高奖赏吗?
      该书解读了埃里克的体育生涯,更重要的是特写了他一生的信仰。没有什么比读懂他的一生敬虔更能映射他的灵魂光芒,也没有比他顺服的一生更让人敬仰。他放弃了本该辉煌的前程,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仍在抗战中的中国,到了偏远的农村,做教师和传道人。也许这是受他父亲的影响,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最后因劳累成疾死在了当时山东的集中营。
      书的一开始,读到了埃里克在集中营里,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所说的话,“这是完全的顺服”。这已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诠释了。
  •     朋友推荐说这本书感动到不行,许是期望太高,或是尚未看到高潮部分,以传记的形式讲述个人感觉稍稍有点小枯燥,或许精彩还在后头~~~
  •     描写的太远!没有第一手的资料
  •     人生就是过程,奔跑代表着积极进取,有信仰的人在哪里都能干出惊天动地事情,希望这样的人多一点。介绍这样的书多一点。
  •     这是一本好书,里面有许多感人之处。读埃里克(他的故事后来被改编拍成了电影《烈火战车》)的事迹,1924年奥运会本是几个赛跑项目夺冠热门的他,因为信守安息日而拒绝参加安排在星期天的比赛,因为他认为基督教的信仰比比赛更重要。很快他退役了,到中国做了传教士,后来在日本侵华期间,与中国人民同受苦难,冒生命危险帮助困苦的人,表现了极大的勇气。1942年因脑瘤死于潍坊的日本集中营。被关在集中营期间,他负责体育事项,他的原则是星期天不比赛。有一天,一群孩子想在星期天玩曲棍球。埃里克说,他们可以得到器材,但是他不会为他们做裁判。那群孩子决定不管他,自己组织比赛。结果因为没有裁判,比赛成了一场混战。在下一个周日,埃里克出现在场上担任裁判。他不会为了一枚金牌和世上的荣耀而在星期天参赛,这次却甘愿打破他那坚定的原则,只是为了给一些被囚禁的孩子服务。
  •     哇,这么好的书,我也要看
  •     太可观了,可能传记就是这样吧,情节不是很吸引人。对于了解一个人还说得过去。
  •     一个主的仆人,认识自己的目标,不以世人所认为的名誉地位而迷失自己的方向,终于在永恒里能够得着那唯一的观众的称赞。今天的我们,能否不迷失自己?
  •     读完本书,眼前又多了一个耶稣基督的见证人。
  •     体育部分过于繁杂 翻译不到位
  •     是推荐的书还没有看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