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7
ISBN:9787806034507
作者:王学典,孙延杰
页数:368页

内容概要

学典 教授,山东滕州人,1956年1月生,1979年9月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86年7月该系史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2006年调任《文史哲》杂志主编,并兼任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大学客座教授等职。
主要致力于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研究,尤长于中国现当代史学思想及史学思潮研究。
现已出版《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等多部专业学术著作,并主编有《述往知来——历史学的过去、现状与前瞻》一书,编选有翦伯赞文集《历史理念》、黎澍文集《历史文化》等。其中,《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在知识界赢得较高声誉,而《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一书则被普遍认为是近50年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拓荒之作,为海内外同行所瞩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史哲》及《史学理论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刊发论文70余篇,

书籍目录

小引

第一章 为学而学 嗜学如命 ――顾颉刚之学术与学品
要点提示
一 “禹”训为“蜥蜴”激起轩然大波
二 在胡适、钱玄同引导下创建“古史辨”派
三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
四 主编《禹贡》首开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先河
五 学问:情感和生命的存在方式
六 以有涯之生追无涯之知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二章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播种学术的顾颉刚
要点提示
一 爱徒高足遍被学林
二 泛滥成“灾”的惜才之心
三 寻求学术传人的教学方法
四 因材施教
五 经济资助
六 学术胸襟
七 编杂志:甘为青年作嫁衣裳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三章 始于爱而终于离――顾颉刚与何定生
要点提示
一 《山海经》把何定生带到了顾的身边
二 《〈尚书〉的文法及其年代》
三 奖学金风波
四 追随恩师赴北平
五 何著《关于胡适之与顾颉刚》导致胡、顾关系危机
六 恨铁不成钢 挥泪逐爱徒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四章 “弟子不必不如师” ――顾颉刚与谭其骧
要点提示
一 早年的激进文学青年
二 决定终生道路的师徒辩难
三 联袂主编《禹贡》半月刊
四 围绕着办刊、治学诸问题而针锋相对
五 顾谭为学、为人风格之差异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五章 亦步亦趋 至死犹“疑” ――顾颉刚与童书业
要点提示
一 天生的一颗“读书种子”
二 “世家大族”的子弟
三 “顾老板”的“私人研究助理”
四 “古史辨”派的后起之秀
五 大师的崇拜者
六 战乱岁月涂抹的“历史污点”
七 初来青岛山东大学
八 人格分裂:两度批顾
九 精神分裂:面对“肃反”
十 《春秋左传研究》:依然走在“疑古”的路上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六章 “我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顾颉刚与杨向奎
要点提示
一 顾颉刚的得意门生
二 杨向奎的性格
三 从农家子弟走向最高学府
四 《禹贡》:杨向奎的学术摇篮
五 “因夏族起源问题与傅斯年争吵”
六 与“古史辨”派扑朔迷离的关系
七 顾颉刚是“今文经师”吗?
八 对“古史辨”派的整体评价
九 酸甜苦辣:1940年后的师生关系
十 最后的结论:“《古史辨》对中国史学有伟大贡献”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后记

作者简介

深入浅出、轻松散淡、雅俗共赏,是《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的风格。与这一点相关,本书不着眼于学术问题的探讨本身,而是致力于学术背后师生关系的挖崛。学术是非的争论,在作者的笔下只是媒介和铺垫。所以,许多比较专门的学术问题,如黄帝、尧、舜、禹、启等的有无,包括“古史辨”运动自身的功过,本书均一笔带过。除非某些学术是非直接牵扯到人际交往,如杨向奎先生之就经今古文问题、《左传》和《周礼》的真伪问题批评老师等,稍加铺叙外,其余只作为背景问题点到为止。


 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何定生的好铁不成钢,谭其骧的针锋不相让,童书业的敏慧杂癫狂,杨向奎的若即若离样——顾颉刚的四位高徒,没有一个能和他长久、和洽的共事,既有各人性情、取向不同的原因,也有时代的残酷在作祟。那个“天才成群的来”的年代,反映在师生关系上,既有因打破旧学藩篱而泛发出的令后人无限神往的“烟斗味儿”,也有因时代巨变而来不及好好沿承的问学门风的遗憾。所谓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如今想来,又何止是简简单单,一句喟叹?
  •     中華書局2011年出了此書的增訂本
  •     除了唏嘘还是唏嘘。
  •     顾颉刚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国史大家,另一个就是钱穆先生,这本书讲述的是他的弟子,在老北大老北京城里的故事。这本书是在师大地摊上购得,画了3元钱,后来一直带在身边,人事反复,世事难料,他教会我要厚学处世,保持独立
  •     较之中华新版少了描述刘起釪先生的一章
  •     总体感觉不是很理想,有些内容重复出现,与顾先生相关的事件虽面面俱到,但时间上不免交错。
  •     王有两好:顾颉刚、翦伯赞,很好奇他是怎样把二者统一到一起的。顾门子弟在两朝史学界都占据重要地位,光是山大八马时代就有杨向奎、童书业、张维华。何定生、谭其骧两部分写得很沉重,因过度爱才惜才,故产生高强度的励求,终因意见不同而分离。对古史辨、默证的态度,我和杨的观点居然这么接近……
  •     學術八卦
  •     关注师弟传授、学术与政治的牵连,学术史方面浅尝辄止,师弟的纠葛关系是亮点,八卦不少,何定生好可惜,也许 是性格决定命运吧。杨向奎有个性,学术比古史辨派强不少(童和杨宽当然是例外),入室操戈好流弊,对该派评价也算中肯。童书业好搞,学术天才,可惜对老师学术的似太过拘泥,有黄永年这个大女婿真是一大幸事。算是有点另类的学术渊源谱吧。看得旧版,不知新版加了多少。
  •     依稀能记得,周大师提到这本书的时候,跟我们一般人的关注点完全不一样。
  •     可能是因为山大的古史辨派传统和山东人尊师重道的传统,本书对顾先生给予了很多宽容,但在我看来,顾先生某一些做法,并不是妥当的为师之法
  •     老头的书不错,尤其是童书业一节,有材料就有话语权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