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着自己回家》书评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1
ISBN:9787530627174
作者:艾苓
页数:215页

一路走来,成长如蜕

【封面是书,封底是生活】一路走来,成长如蜕森林里的回声十几年前的事儿了。那时我刚刚毕业,听到的某句话,看到的某件事,足以颠覆自己先前的认知。领导说:“吃饭也是工作,吃饭也是一种艺术,要学会吃饭!”都长这么大了,倒要学习请客吃饭,滑稽不滑稽?身边的一位作家,出了书登了广告,便有读者汇款求购签名本,他太忙,签名寄书这活儿便让手下给承包了——唉,这不是欺骗读者吗?面对光怪陆离的社会,我的内心满是疮孔。这个时候,《中国青年报》走进了我的生活。我追随着“青春热线”、“人生”、“屋檐下”等栏目,试图经由阅读,完成自我疗救。某日,《缘何流泪》读毕,其作者名字扎了我的眼:“张爱玲”!其时,那位1940年代叱咤上海滩的女作家,在大陆“消失”了近半个世纪后,重现于读书人的视野,而她中秋前夕病逝于美国寓所,更是将“张爱玲”烤成一个热词。我将此文从头至尾又读了一遍,感觉不像是出自那个张爱玲的手笔,二者的情感表述一冷一热,差异是明显的。那么,是时人在沽名钓誉?我在作者的名字上打了个问号,也在心里打了个问号。《请尊重隐私》、《最珍贵的礼物》、《一双棉鞋》……就这么一路读下来,问号越来越多:这个张爱玲写得还行,但为什么非要用这个笔名呢?是本名吧?《独行者独白》,张爱玲——某日,翻开报纸,看到这些时,我笑笑:老熟人了;刚开始我以为这又是一篇不温不火的文章,可渐次读来,先是感动,继而激动,乃至震动——“若干年前,当我怀着朝圣的心情第一次参加一个文学会议,我听到最多的议论是:某某卖书号赚了,某某专写言情武打赚了,某某炮制报告文学赚了。然后有人叹道:没办法,逼良为娼嘛。当时的感觉仿佛一个孩子老远跑回家,刚想喊‘妈妈’却发现妈妈在同他人偷情,一下就噤住了,糊涂了,失望了,然后伤着心低着头从门口走开。”这岂不是我初涉社会的真实感受!张爱玲是在剖白自己的心迹,也触及了我长久以来郁郁凝成的心结,瞬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我只是把我对生命和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如实记录下来,也许单纯一些肤浅一些,却是真诚的——写作对于我,仅仅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需要。”平实的文字,平实的心态,让我相形见绌。想想自己,曾经那么狂热地追求文学,内心狂妄,却又眼高手低,并且将文坛与作家想像得完美无缺,待到稍稍接触现实,又被打得落花流水。“独坐窗前想入非非,有时会觉得我是一个人走在森林里,像许多被人类洗劫过的森林一样,这是片寂静的森林,只有风声、鸟声和无边无际的树木。曾有很多人笑闹着和我一同出发,走着走着就散了,后来又遇到过几位,走着走着也散了,一一挥手时我毫不惋惜,并不是每个人出发的时候都了解自己。 “我喜欢绿色就来了,想采撷一些‘绿色食品’给森林外面的人们和自己。绿色的森林曾带给我许多宁静和愉悦,但森林的冬天总是刻不容缓地到来。孤独有过,寂寞有过,绝望也有过。每每此时,我便尽情地吼一声:‘喂——!’然后静听自己的回声:‘喂,喂喂,喂——,喂——!’但是,有一天,回声过后,遥远遥远的地方响起了回应:‘喂——!’当时的激动无法言说——在这个森林里有同行者,也许不止一个。不必走近,依然各走各的,只是此后,独行在森林里,孤独,却不再寂寞。”通过文字,她的呼唤传到了我的耳畔,不由得生出吾道不孤的温暖。我将其视为一种邀约。虽然相隔千里万里,各自要面对不同的人生,但是有了同道的呼应,毕竟会增添前行的动力。我联系了“青春热线”的陆小娅,问得这一个张爱玲的地址,随即给她写信,在中原之中向东北偏北,回应着同行者的呼唤……“谢谢你——同志:尽管你的声音那么遥远,但是我真的听到了。偌大的森林里多了一位同志真让人高兴。你在那里请走好。张爱玲。1996年5月19日。”张爱玲回信了。“张爱玲”果然是她的本名,而她的字秀美中不失韧劲,让人看着舒服。“偌大的森林里多了一位同志真让人高兴”,彼此彼此啊。秉烛者这么多年以来,在我的视线里的两个“张爱玲”,一个有着空间的距离(绥化),一个有着时间的距离(上个世纪),而自己内心却独与现时彼地的亲近,无它,只因我们拥有互动的成长历程。《孤独》、《今天有树挂》、《守着朴素的宁静》、《那个蠢女孩是我》……和张爱玲通信之后,我依然不断地追读着她的文章,但这到底是单方面的叙述,相比之下,我更珍视那些信件,其中许多言语已经融入自己的生命。“我知道你和我一样,是个孤独的人,同时也是个幸福的人。作为个人,我们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甚至太软弱无力,但是至少我们能够把握自己,完善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奋斗着的人是幸福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是幸福的,你兼而有之。祝贺你!”“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如你如我,是很平凡的人,这没什么,只要我们不甘平庸。一位大作家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得叫。我就是只小狗,向上苍发出自己的声音。”“国兴,不只是你,每一个人的生活或者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程式化的,关键的是不要让心灵程式化,让它更加丰富和宁静。前一阶段,我的办公桌下面一直压着一个小纸条:抛却浮华。看见它我就提醒自己尽量静下心来,不为外界的热闹所动。”时隔多年,再次翻阅张爱玲的来信,我的心中依然有最深切的感动和感激。这些话看起来很平淡,但对那时的我而言,却有着醍醐灌顶的功效。诚如张爱玲所说,我们是平等的朋友,可是在交往的前期,生活带给我的迷茫和脆弱的时刻,一定程度上,是她这位过来人指点迷津,伴我安全度过的——她扮演了一个知心姐姐的角色,倾听或者倾述,一样暖心。潜移默化间,我将张爱玲视为一个榜样,作为自己赶超的对象。她的文风给我莫大的影响,她发表文章的报刊,《中国青年报》、《人民文学》、《北方文学》、《散文》等等,先后成了我努力的目标,甚至她到鲁迅文学院学习的经历,也造就了我的一个美丽的梦……“老实说,(在鲁迅文学院上学)除了开阔眼界之外,没有更多的什么(收获),我读书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如果书店没让你读更多的书,在鲁院也同样不会,它会让一个浮躁的人更加浮躁。”张爱玲的来信浇醒了我:自己是不是一个浮躁的人?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冷静下来之后,我不再执着于她一时一事的表层,而是透过这些,取其精神,以反观自己。她不愿成为专栏撰稿人,而是潜下心来写作还没有更多人关注的东西,给纯文学杂志;她一直没敢去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证,她说,“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我喜欢读书、写字,特别喜欢才义无反顾”;她想看牡丹,却不爱凑热闹,所以至今没有春游洛阳,然而她又曾经在众人失约弃信之后,于某年农历八月十六,孤身前往长城赏月,她说,“感谢自己,在接受岁月的洗礼时,还让骨子里留有那么一点激情、一点儿冒险精神和一点儿浪漫”……如此,张爱玲之于我,早已不再仅仅是一位作者,她的写作观乃至人生观,悬于我的心头,烛照着自己一路前行。心灵与俗事“我确实觉得,与人争论鲁迅是否有价值,是对自身心灵的侮辱。当一本书,一个人,对于自身生命有重大意义,这种意义甚至远远超出了所谓思想启迪的范围时,你是不必与人就此辩论什么的。”王彬彬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一些人得知我熟识张爱玲,自以为是地拉来几个青春美文作家,与之作比,这时我总是出离愤怒的,几欲辩解,然而想想,别人如何能理解我的感受,便懒得搭理了。王彬彬还说:“有位西方人说过,一个人选择抑或拒绝某种哲学,并不因为观念本身的原因,倒是源于气质。我对此深以为然。所谓思想上的差异,常常其实是气质上的排斥;所谓学术上的争辩,往往不过是心灵的交锋。在人文领域,所谓纯学术的分歧、纯理性的思考,我相信并不存在。在对待鲁迅的态度上,也如此。”在读书对象的选择上,也如此。于是我便怀疑,十几年来,自己热情推荐给张爱玲的书,感动过自己,是否就一定会触动她的心灵?我送给张爱玲的第一本书,是《北京生活地图册》。这是我的第一段工作经历的遗存。领导当时买来这本书,是要参照其编排方式,出本《郑州生活地图册》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付诸实施。结识张爱玲不久,听说她要去鲁迅文学院学习,便取出这本书,寄给了她。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北京生活地图册》嘛,自然要赠给在北京生活的人了。《北京生活地图册》是本实用之书,不说也罢。可从那之后,我寄去的都是些人文领域的书,对她而言,恐有隔膜。今天我回想起来,杨绛的《干校六记》、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苇岸的《太阳升起以后》、海莲•汉芙的《查令十字街84号》、钱海燕的《岂有此女》……这些书能被同一个人欣赏,怕也只有自己了,不禁觉得当初有些过火。但无疑,那源于毫无私心的真诚推荐。所幸的是,对于某些书,张爱玲在回信里表达了喜爱之情,那应该不是敷衍的回应,我有这个自信。读书与写作,毕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太多的俗事需要各自面对,比如提供经济基础的工作。十几年来,我是一直围绕着书在转,先是在书店做采购,后来又到杂志社从事发行工作。相比而言,张爱玲的工作变换跳跃性更强一些,做了九年市委办公室的秘书,又到报社编采四载,最终回到母校任教。在每个岗位上,她都是敬业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断变换的环境都需要一点一滴的去适应,不同的职业也有着各异的要求,为此她先后报考了全国自学考试新闻学本科、大学在职研究生,出入一个又一个考场。与此同时,她又苦于自己很难沉到生活的最底层,平心静气读书写作的时间越来越少,“我常想,这样下去我是在进步还是沦落。” “国兴,我原来是个比较随意说话的人,进了机关一下就噤住了,换了报社也卸不下武装,党报岂容你随意?所以我常想,我天性中的一些东西,一些自然的、真实的东西,在我恪守规矩的时候肯定流失了。而另一些我坚持的东西,我一定要看护好。”张爱玲是多虑了。经历是一种财富,她“就像那位擦楼道的勤杂工”,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职场,在亲情爱情之外,笔下又开掘了一方别样的田地,一样精彩。一路走来,风也穿鞋,领着自己回家《领着自己回家》,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风也穿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一路走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十年里,张爱玲出了三本散文集,作者署名都是“艾苓”。“艾苓”这个笔名是从1997年11月开始启用的,自然是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这标志着她文风和心智的成熟,也隐含着她的志向。署名“艾苓”的第一篇作品,是发表在《人民文学》1997年第11期上的《家事》。这篇文章对于她之前的创作,是一次成功的突围。家人家事,说起来倒是条理清楚,可涉及到其间的情感,却是剪不断理换乱的,她能跳脱出来,以外人的眼光观照这些,展现了家事的复杂面目与自己的矛盾心绪,让人感同身受又感慨万千:“也许母亲和父亲真的是一棵树和另一棵树,虽然他们大不相同,站在一起纯属偶然和误会,但是他们并肩站立了四十二年,四十二年太久了,彼此的根已深深切入对方的生命里。或者,他们像千百年来的男人和女人一样,母亲是水,父亲是土,他们被一双已经残破的大手搅拌成泥。现在,岁月的风吹过了四十二个春秋,父亲又风化成土,母亲却再也找不到自己了。”“强者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意志粗暴地灌输给弱者,某种‘共识’便是这样达成的,这不奇怪;可我难过,很难过,因为我知道他们非常爱对方,他们是我的父亲和哥哥。”《家事》连同我一直偏爱的《独行者独白》、《与己有约》等文章,后来都被收入了《领着自己回家》。这是她的第一本散文集,入选了“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1997~1998年卷),是其中唯一一本散文集。阅毕《领着自己回家》,我感怀不已,写信向她祝贺之余,又头脑发热,臆测她能获得鲁迅文学奖,而她却颇为清醒,她回信说:“五年之内我还得不了鲁迅文学奖。不过我会努力的,不是为了得奖,而是为了超越自己。”如今两个五年过去,她依然没有获得鲁迅文学奖,但那个名头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领着自己回家》出版之后,张爱玲又整理了自己的新作,准备出版第二本书,拟名《一路走来》。但是,相关出版社对个人散文集的市场信心不足,所以她一时难得遂愿。时隔六年有余,继《领着自己回家》之后,张爱玲的第二本书终于出版,不是《一路走来》,而是《风也穿鞋》。《风也穿鞋》装帧极为奇特,封面和封底加了硬纸板,侧切口是斜角切下来——张爱玲见状,颇为委屈,彷佛自己那质朴的孩子,被打扮得不伦不类,电话里抱怨道:“设计者一定没有做过母亲。”她担心,如此怪异的包装,会拒绝本应亲近这本书的读者。而我却不以为然,根据我的经验,设计者如此装帧,至少达到了一个目的——在书店卖场里,这书无法上架,只得平铺展示,避免了淹没于书海的命运。《风也穿鞋》是“白画纸丛书”的一种,这一次,张爱玲是以母亲的形象出现,和张丽钧、乔叶比肩而立,展现了包裹着感性内核的理性之果。她记录孩子的稚言趣事,也述说自己的教子经历,更反思社会的教育心态与方式,给初为父母的我们不少启发:“我们的诚实教育是多么实用啊,我们往往希望孩子在需要他们诚实的时候绝对诚实,在不需要他们诚实时要乖巧、听话。而且‘狼来了’故事里的狼似乎只吃撒谎的孩子,永远不吃大人。”“妈妈的耳朵既然已经打开了,就应该学会倾听,并且一直倾听下去。的确,孩子的世界开始嘈杂了,比孩子的世界更嘈杂的,往往是我们的内心,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是否太多了?”“这个在我的视线里长大的孩子,正在我的视线里渐行渐远。我所能做的只能是遥遥的注目和耐心的等待。”《风也穿鞋》出版两年后,张爱玲才实现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新书命名为《一路走来》,此时距离梦开始的时间已经过了十年。其间,不止一位作者用过这个书名,影响最广的是林达的《一路走来一路读》——我给她寄去了这本书,为她惋惜。“我当时真挺难过,却不能对谁讲,就像得知自己暗恋多年的人娶了别的女人。别像跟在人家后面拼命追风似的,我决定‘忍痛割爱’。”在《一路走来》后记里,她如此写道。然而,在这部书最终定稿时,她实在想不出比它更合适的书名,于是十年前的计划终于得以付诸实施。《一路走来》是她的第三本散文集,收入了第一本散文集部分篇章,比如《家事》、《领着自己回家》,都是我所珍爱的,而近作《有温度的词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等文字,也是执着其小不失其大的妙品。或是生活随笔写得太顺,我从书中看到了模式化的迹象,让人不解渴,而爱玲也有心转向儿童文学创作,且让我们静候其变吧。不过本书没有收入《独行者独白》,对我而言总是遗憾。将这一点说给她,她回电邮说:“不知道为什么,出书的时候,我根本没有考虑过《独行者独白》,可能是觉得它还不够好吧。呵,它的最大贡献是为我引来了你这个朋友。”正如她在《一路走来》上的题签所言,“一路走来,遇到你是我的幸运”,那也正是我的心声,既如此,我也不必执着于此了。依然同道如今,我依然和张爱玲保持着联系,不过其方式已经有了改变,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博客,等等,日益多元。甚至在“非典”过后,我借着出差之机,与她在哈尔滨会面,并同游呼兰,追寻萧红的足迹。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那纸上交流的书信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定意义上,这也意味着我的“后青春期”的结束。涉世既深,我虽非世事洞悉,却也明白了一些事理,对现实的存在,有些试着去改变,有些试着去适应,有些试着去宽容,有些试着去放弃。我担心自己变得面目可憎毫无生趣,不时回溯个人的成长历程,比如翻阅张爱玲的那些不可再得的书信,体味曾经的感动,寻找上进的力量。张爱玲对于现在的我,不再是指路的人,但依旧是同道。我们互相取暖一路走来,还会互相呼应着一路走下去。文字之路人生之路还长,而这篇文章总要结束,转录我们之间的手机短信于此,且作收尾——致张爱玲:在《散文》(2008年第6期)封面看到《像她们那样老去》的作者“苓”,我就猜想是你(艾苓),果然;可“艾”哪里去了?张爱玲回:“艾”让他们吃了。夏季炎热,吃下败火,哈哈。20090120凌晨1点毕


 领着自己回家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