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中国建筑史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5
ISBN:9787112005772
作者:梁思成,费慰梅
页数:222页

作者简介

More than 240 rare photographs and drawings highlight this excellent pictorial record and analysis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Based on years of unprecedented field studies by the author, the illustrations depict many of the temples, pagodas, tombs, bridges, and imperial palaces comprising China's architectural heritage. 152 halftones, 94 diagrams.


 图像中国建筑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为了看懂楼主这篇书评,我也得硬着头皮读完梁先生的这本书啊!
  •     船长多大了啊?
  •       我是没有梁师那本中国建筑史,说是那本介绍更加深入。但是这种对照图片的描述更合我意啊。
      本书主要也只是说明了中国以木质梁柱结构为主的建筑特色。大体上让人对中国古建筑有所了解,但可惜的是现存可供赡仰的已经太少了。
  •     我看的是这个:
    [08.02][PPX字幕组历史番组][NHK纪录片][转动历史的时刻][邪馬台在哪][TVRIP][480P][MP4]
    http://share.dmhy.org/topics/view/180167_08_02_PPX_NHK_TVRIP_480P_MP4.html
    其实是别人下载了我凑过去顺便看了。。
  •     奔四
  •     对于古代建筑如何的对待,我觉得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涉及的层面就更庞杂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共同,宗教信仰、历史、等等吧。
    我最近对日本的原始宗教比较感兴趣,因为我觉得很可能对日本的解读如果只停留在遣唐使上就时间刻度太小了。
    你看过《幽灵公主》?这片子里就有充分的表现,它的整体思想是完全日本原始宗教的意味的。还有神社等等,如果不了解日本人的价值观是如何来的很可能会断章取义。
    关于日本保留这个问题,我初步觉得与众神崇拜的原始崇拜价值观有关系,这种原始崇拜在相对封闭的岛国上保证了他们,除非发生重大的文明更替,比如学习中国遣唐使,比如被西方列强入侵之后决定向工业文明前进。
    除了这些大的背景,日本与西藏文化是接近的,都是封闭环境之下的本土文化缓慢生长的结果。不象中国文化复员辽阔,丰富博大,各个民族融合战争。
  •     三棵有^_^
  •     30多年间还是完全赞同这本书中的观点,并且以纯粹接受而本能不分辨的文化心理去全盘接受是正常的。
    30多年了,估摸着船长年纪也不小了。就这意思。
  •     我觉得唐宋建筑就是好看些
    这和那个时代是有关系的
    你不能要求明清也出现李白那样的诗人
    但明清却有了小说
    现在中国建筑没有好设计这和教育还有创新有关
    和唐宋元明清几乎无关
    好的设计是全人类的
    你有足够的技术可以造个地球来
    当然那可能不叫建筑
    但它绝对存世
    如果将唐宋建筑从那个时代抽离出来那又会怎么样
    有些建筑美丽之处在于给了它不同空间的想象力
    就像我们看见黄鹤楼想到的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的意境
    我觉得一个建筑没他匹配的历史着装它就活不起来
  •     三棵有
  •     如果你这么想并且这么不满,就请放手去做改变世界的美少女战士吧。
  •     没有,我还是想想,没来得及时间看。
    这块我觉得不用先看建筑史吧,也不能看菊刀之类的书,最好是有对日本原始宗教介绍的书。据说有本《古事记》,似乎是杜撰的一本书。但是我觉得应该能找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可能我不太关注具体建筑到底是如何发展的,我比较觉得好玩是什么样的宗教、文化氛围会产生这些建筑的土壤。
  •     2010-09-25 12:04:50 侑子酱
      有一篇的题目是这个:
      民族主义”与“古典主义”
    ————————————————————
    恩,整个标题够大,不知道写的如何,如果稍不小心很容易以暴制暴哈。
    其实,我很担心我的想法稍有不成熟的地方,会成了攻击梁思成观点的把柄。这个其实需要很多的对梁所在时代历史的阅读,和深厚的修养。我现在对清末民初的历史了解的太少了。
    所以,还不能就梁思成的这个更深的想到什么
  •       小注:本文并不否定梁思成的观点,只是以不同角度对中国建筑史的不同观察方法,以结构力学及其发展趋势作为历史的书写基础将侧重把建筑作为木石的建筑史,而不包含建筑作为造型艺术的艺术形式本身的艺术发展规律的历史。
      
      30多年间还是完全赞同这本书中的观点,并且以纯粹接受而本能不分辨的文化心理去全盘接受是正常的。
      不过,现在反观,这书立足点可能有些问题的。思考者不该仅仅局限于当时所处时局为出发点进行远观,也应该有以古观今的角度,并且也有两者对照的角度。
      
      在大的宏观视野上梁思成要略逊于梁启超。或许这源自他所处的时代:一是不能对中国古建如今天的人们有如此便利的条件进行资料搜集和实见,一是中国古建史在他所面临的时代一片空白,有一些局限在于就建筑谈建筑。
      对中国传统古建过于强调斗拱、结构这种以农耕文明文化体系下的对古建的观察,局限在材料和力学之内。但是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一旦材料和力学突破了以往农耕手工业时代的局限,那么这套局限在农耕文明体系之内的价值观中的某些部分就有问题了。因为思考本身不应该局限于自我之内。
      
      用体系内的标准去评判体系内的事物,这是典型的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而又没有独立客观的冷静分析。中国古建出于文化认同感自豪当然没问题,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过于强调自己的优点,那么建立这种优点的体系一旦在材料和力学理论更新的条件下,或者在社会生产力突破此种建筑诞生的文明基础的话,那么问题就很明显了。
      
      梁思成的部分观点至今还影响广泛,甚至成为更多人认识中国建筑在当代社会下的现实意义的障碍。
      
      
      1。把中国建筑的发展以有机体来比喻,这是不妥当的。
      这必然涉及到一个问题,绕不开的问题, 也是自己给自己先下了个套的问题:中国建筑既然是有机体那么,必然有生必有死。生、死是人类现实、宗教、伦理、哲学、文化、艺术永远需要面对的两个问题。所以梁说盛于唐衰于明,那么下一步梁自己把自己引向了中国建筑的死亡问题。“虽然很难说它的生命力还能保持多就,”并且说必须现代化的创新中国建筑出现不能简单的仿古,并且很有寓言性的指出中国建筑可能不复存在。
      这种生命有机体的套用建筑的发展观点就象把达尔文进化论生硬的套用在社会发展中一样表面看起来似乎无伤大雅,但是如果不认清它的局限性,必然会严重影响认识古建的逻辑性。今天就有很多对于中国古建认为绝对完美的人,流毒在于阻碍了认识中国建筑可以在新的时代有新的形式存在的可能。
      
      2。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必然由具象到抽象,由实用到装饰,如果我们承认建筑也是艺术的一种的话。这就不能仅仅把建筑看作是木料与力学结合的果子。建筑的美学特征不能仅仅以力学的美感来评判历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的谁高谁低,而应该尊崇造型艺术发展的由实用到装饰,由具象到抽象的语言转换发展规律。
      梁思成能够预言今天的中国建筑不复存在(盲目的以钢筋水泥的复古不算),这个很正常。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新材料的诞生、应用,反作用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体系,必然要得出这样的结论。就当时的世界发展趋势钢筋混凝土将在很长的时期内作为主流替代木构是必然的趋势。那么如果中国人不能创新,原有的美学体系之下的中国传统建筑是必然要不复存在的(今天的现实也的确如此)。但是问题在于,梁思成不能用有机体来比喻建筑。这样过于感性和拟人化了建筑,也会使人对艺术形式的发展规律产生错觉。
      梁的观点中国古建发于汉,熟于唐,臻于宋,衰于明,这是一个相当明显的错误。艺术造型发展趋势必然要由具象到抽象发展,实用向装饰性发展。
      如果一味执着于唐代古建的豪劲,等同于让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只能停留在(表意)象形文字对具象事物描述的丰满、形象的阶段,而一旦文字发展向甲骨文、向小篆发展,必然要伴随抽象化的提炼。难道这就叫衰落了么?
      
      例如——斗拱。中国建筑经典的符号。明代斗拱向装饰性发展,部分斗拱已经不参与结构力学功能,不能说这是中国建筑的衰落,更不能以有机体的发展的观点说中国建筑已经不如唐宋醇和。如同文字——“随着字形的演变,象形字变得越来越不象形。结果是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也失去了原有的联系。这个时候,字形本身既不表音,也不表义,变成了抽象的记号。如果汉语里所有的语素都是由这种既不表音也不表义的记号代表的,那么中文字可以说是一种纯记号文字”。如果以文字来看,难道数千年的小篆、隶书、行书、草书都是衰落又衰落了?
      如果可以横向对照的话,中国建筑从汉到明的演变,基本上只等于文字从图形文字发展到象形文字,截止到这个阶段而已,至于后面的篆、隶、行、草等各种演变阶段对照,中国传统建筑的高度抽象化、高度装饰符号使用的并未出现,就伴随着农耕文明被工业文明打败而暂时终止了创新。
      
      应该认识到中国古代建筑是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艺术形式的发展规律数千年受文化的审美偏好,关键是受材料的应用,它有独特的美学体系,但是不能把它想当然的赋予“有机体”这样的想象。当然在梁所处的时代,尤其是封建王朝倒掉,新的社会未定型,内忧外患的时代,梁已经深刻的感觉到中国建筑很可能将被时代淘汰,所以才提出了有机体的说法,在意为凤凰涅盘,浴火重生,但是出发点是好的,眼光是长远的,思想是深邃的,只是“有机体”和“文化单一源流优越”这个比喻,却让中国建筑至今的数十年未能创新的过程中流毒很大,有两派人,要么是不看未来,故步于传统古建完美无暇,今天的很多优秀的工业文明建筑也不如它;要么是中国传统古建已死,应该早点淘汰,这两种梁思成不想看到的结局。梁思成说的是:”中国建筑的传统结构体系通过新材料的应用找到新的表现形式,绝对不是盲目的仿古(比如正定大悲阁),而必须有所创新,否则中国式建筑将不复存在“。不幸被他言中,目前来看中国式建筑就是不复存在了。
      
      
      这不是梁的本意,但是他忽略了大众的世俗性的庸俗化解读,而他的有机体的比喻恰恰是违反了艺术发展规律的善意错误解读。明清建筑斗拱向装饰化发展,脱离了实用(结构、力学)功能,就是艺术形式发展成熟的一种重要表现。
      
      当然,今天中国建筑依然没能摆脱梁思成的深刻预言,没有创新的不复存在了(仿古不算)。从梁的话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P62)。至今世界建筑的发展,开始是钢筋混凝土,然后是钢结构,本质上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材料伴随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符合自己时代的建筑。
      但是在高度工业化的今天,西方建立在新的力学理论、美学体系、(材料)高科技含量基础之上的木构建筑已经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并且对未来有很大希望进行展望的空间。
      
      对照西方的实例,中国建筑的出路在哪儿呢?从梁思成的话里提炼出几个因素,或许就可以找到答案。
      1。从汉到唐到明清建筑斗拱的抽象化、符号化发展的道路应该继续下去。今天的设计师应该从中国传统古建中提取出符合个人审美情趣的抽象符号,中国传统建筑的抽象符号,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
      2。中国社会的物质高度发达是高科技、力学理论、新材料的研制、生产、商业推广的前提。
      3。人文关怀氛围的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建筑受众能够接受、欣赏、承载新的中国建筑的基础。
      
      
      其实,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可以证明上面的实例就在中国。告诉中国人,中国传统的古建是可以在工业文明的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只要你应用新的力学理论,应用新的建筑材料,应用新的美学体系,提炼出中国传统古建的高度抽象化的、符号化的元素,通过个人的情趣创造出到新的形式,经典的建筑——————————上海金贸大厦(将世界潮流与中国传统古建形式完美的结合)。
      
      这座1999年的建筑还只能算做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贡献之一,如果中国的设计师们能够从这座10年前的“老”建筑中学到什么,那么也许这样的本质上的外来文化也正好是侧面证明了中国文化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文化而是不断融合的文化。而这也是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的明显局限之一。字字句句间没有认识到文化融合才是中国古建的精彩的可能。而是故步于中国建筑的文化独一优越性。
      
      
      综上,这本书中的几个问题:
      1。把建筑的艺术特征,错误的与有机体结合在一起解读。而使自己陷入生、死这个不能避免的死胡同,错误的逻辑中去。
      2。从汉到唐到明的中国建筑的发展是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由实用到装饰的不断向上的发展过程,而绝对不是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因为建筑语言不能抽象化脱离实用功能,那么就真的是倒退了。君不见上海世博会各国的审美趋势就是高度表皮化符号化么。
      3。中国文化是一个融合的不断对外来文化主动被动的学习、融会、吸收,而丰富的文化,以农耕文明的优越感书写的建筑史,对以往的观察必然忽略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4。其他,比如宗教对建筑的影响,佛教自汉代伴随中国建筑一直发展,没有佛教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国建筑。道教也是如此,风水的应用,中国人从古至今无人能出得了这个圈子)当然这个可以归到2中去。
      (5。农耕文明文化优越感对于写中国建筑史没有任何益处,应该站在更高的史学高度去看问题,否则这种优越感到了今天,面对世界文明的时候就会变成一种自卑感,而阻止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工业文明对今天中国人的贡献——这也是大厨觉得梁思成不如梁启超之处。过于就建筑看建筑了。建筑如果不是反映人类集合一切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大成,如果仅仅从建筑的物质性角度出发去书写建筑史,是否会忽略掉很多重要的问题。)此条可以归到3中去。
      
      
      
      
      作为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哈,姑且胡言乱于到此,不是专业人士,自然问题多多,若有问题,还请各位客官不客气的批评哈。临时码字,没条理,也没整理,姑且如此。
      (补充,瑕不掩瑜,虽然有这些问题,但是不碍梁思成大师地位,这些问题也为以后他在各个时期各种思想潮流中迷惘困惑种下了种子。当梁思成以数学计算北京城拆掉要多少火车皮多少年才能拆光拆完,事实证明是他不懂中国人的劣性(或者这样说有些偏颇,就是人类的人性)。北京城根本没用多久就拆没了,因为每个老百姓家里要盖房子都是需要砖的,为个人利益而高喊正义,不但体现在拆北京城中,在后来的红小兵中也再次出现,在今天网络上没工作过的、没有社会体验的学生们照样也在喊着同样的口号。梁思成伟大在于对建筑赤诚,但是在社会观察以及对人性的理解上还是单纯了。他身后多少建筑专家为了名利把中国传统古建筑搞的乌烟瘴气。还是向梁思成那一代诚恳的思考的人们致敬吧,毕竟今天的人想有那样的品格已经不多了,甚至几乎没有。)
      
      
      
  •     “如果纠正梁思成对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作用和角度的偏差,只要把农耕文明的建筑形式从汉至清的抽象化、符号化进程继续深化下去,提炼出来,结合工业文明新材料、新美学、新力学理论找到新的表现形式就可以重生。”——判断传统是否鲜活,也许要看它与时代对话的能力。
  •     我想绝不会是因为感冒!
  •       If you ever seek information about Chinese tradition architecture in Wikepedia.com, you won't forget the description language it cites. Surprisingly, I found it comes from this book. Sicheng Liang's personal opinion on Chinese tradition architecture.
      
      as Sicheng Liang said it himself, it is imcomplete when the subject focus on the whole architecture history. But we could not deny Sicheng Liang's devotion and prioneering. We have history for more than five thousands, however, no one seriousely document it and make it as a formal science or cause.
      
      王世襄's book about furniture of Ming dynasty, personally, I think it is a complete one which cover the background, style, material, decoration, literate scource, jargon appendix, picture, construction, evalution. Obviously, architecture is a much more scope. Even though this book is good, it could be better.
  •     没看过,具体篇目有没?
  •       从七世纪到11世纪是period of halma。
      12世纪到16世纪是period of elegance。
      17世纪到19世纪是period of rigid。
      那么现在21世纪就是period of fucking。
      唐朝的豪劲和宋元的醇和尽管风格迥异,却是艺术上难以逾越和比较的两座高峰。
      我不知道永乐大帝在位时突然间发生了什么,建筑风格突变,艺术造诣急转直下,用梁思成的话说就是愣直时期。
      因此故宫尽管宏伟,却不能代表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
      但明清两朝不是最惨烈的,最惨烈的是20世纪之后
      
      而21世纪,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更是被几乎抛弃殆尽。抛弃源于19世纪长达数十年的失败,让知识分子丢弃中国一切传统,把佛教,道教这些宗教更是单纯的示威迷信。而对西方的文化则予以漠视。紧接着的新中国的封闭,与十年浩劫更是阉割了残存的一切文化。
      方今全国大兴土木,一片国泰民安的气象,试想100年后的建筑史学家如何评价当前的建筑成就。一片水泥森林,仿古的只学到个皮毛,完全不知中国建筑的精髓在于适用与醇和;崇洋的也没带来西方的那种气场。被人称道的北京上海则更是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成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鸟巢,鸟蛋,裤衩,究竟孰是孰非,不敢妄言。
      如果要我用一个词形容当前的整体风格,我想说a period of fucking。
  •     也谈一点外行意见。
    生命有机体的死亡发生在每一代之内,如果生命与环境相适应,代际之间可以在足够长时间内做到生生不息、传继久远。单体的建筑就像单个的生物,一定会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传统中国木建筑到明清时期已经步入晚年;但作为整个建筑体系,却有可能死后重生,在新的条件下发扬光大,此谓一种有机的循环。
    钢材等新型材料出现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形式重新受到重视,其原因并不在斗拱等构件,而是1,以“间”为基数的单元可以将个性化的建筑标准化、批量化,以倍数放大成批建造;2,梁、柱、框架可以在工厂流水线生产,现场装配,符合现代工业化生产要求的快速、高效率,满足二战后急剧增加的住房需求。至于斗拱,则是细枝末节,钢结构的铆钉、焊接已经取代了它。
  •     哦。 原来是这个人,知道的。
  •     说到这个,我突然想起来了,有本书可以读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230614/ 邪马台国
  •     相比之下,日本在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发展上,真是做得非常好呢。他们如今既能造出原汁原味的和样建筑,完全是唐朝风气,同时也能造出原汁原味的宋代建筑,同时还能在内部结构上做得更进步更合理,同时也可以造完全不用斗栱的建筑,同时现代建筑也独树一帜……说到这里我又要羞愧了。
  •       梁思成这本书虽然材料内容不够充实,但是整体脉络算是非常清楚,我不知道其他类似建筑史的书写的怎么样,但这确是一本可以一口气读完而呼过瘾的书。
      书中主要是以介绍建筑结构为主,而少有文史趣闻,不过对于我这种本就只是想要了解中国古建筑的人来说就刚刚好了。
      内容方面主要多是介绍的拱柱结构还有佛塔,图片说明也是非常详细,只是其它内容涉及就不多了。
  •     nhk这个名字大概有有印象么?我没找到
  •     明代建筑不太了解
    可是清代真的不好看啊,那个花花绿绿的颐和园....
    感觉清代的审美是全面崩坏的,不光是建筑
  •     “如果可以横向对照的话,中国建筑从汉到明的演变,基本上只等于文字从图形文字发展到象形文字,截止到这个阶段而已,至于后面的篆、隶、行、草等各种演变阶段对照,中国传统建筑的高度抽象化、高度装饰符号使用的并未出现,就伴随着农耕文明被工业文明打败而暂时终止了创新”——很有道理啊。
  •     预言的确成功了
    现在满目皆是混泥土浇灌的斗拱和飞檐
  •     船长这话很宽慰人,但人家对既往成就的保存做得也比我们好很多呢。。。在中国清代要是还按着唐代的样式去修一个建筑,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日本,这就没啥好奇怪的。
  •     巴洛克也被称作腐朽堕落的艺术。看建筑史不光要从建筑看,容易田忌赛马。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和未来趋势看,很多问题很简单,基于对当下人类社会的趋势,
  •     看大家的意见收获很大
  •       雖然這本書的副標題起得比較深邃,但是看完了,本書的幾個定位還是有一種建築界啓蒙思想的味道。
      第一,這本書仍算是梁公中國古建學術研究中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雖然本書在梁公去世近十年后才得以出版。從費慰梅的續中,《圖像中建史》中的圖紙照片與研究文字因為冷戰環境與個人因素(被一個英國鬼佬給私藏了),分離了三十年。基本都是解放前的營造學社研究成果,很多結論是在既有案例的基礎上的總結。
      第二,面向的受眾定位是外國人,是之後巨著《中國建築史》的圖畫簡化版,圖風格帶有典型的鮑扎體系學院派痕跡,用《立面的誤會》中的話說,是學術上的古典主義。正因為梁公本雪文尼亞教學體系背景,間接影響了之後中國半個世紀的建築教育。除了大量的測繪古建的平立剖圖紙,前幾幅介紹中國建築結構體系的說明圖相當精彩,說明文字使用圓潤的隸書,搭配上第一次翻譯成英文術語的拉丁字母,有板有眼而有復古感覺。排圖比例上也非常舒服,想起了本科時候的先例分析作業,這幾幅圖畢竟是範圖的宗師。
       圖像繪製上,以測繪后得出的平立剖為主,尤其是渲染圖功底之深讓人高山仰止。不過可惜都是黑白的水墨渲染的感覺,而且好像也不全(個人在某次講座里見過彩色的薊縣獨樂寺觀音閣的立面渲染),不過看過《穿牆透壁》之後,個人覺得最好的引發興趣的圖解方式還是剖透視(有色為佳),內外結合,一目了然。不過可以理解,這本書是受條件所限,能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畫出中國古建築的第一張剖透視(雙抄雙下昂斗拱圖解),開創之功,才有後世的更多表達直觀的古建築研究書籍。
      第三,研究範圍上,受當時條件所限,集中在華北地區的北平天津山西河北一帶,而其餘廣大地區只帶過抗戰西遷之後的雲南部份小建築,建築類型基本上都算是古代的大型公建,也以宗教建築為主。也許是在大型公建上,出中國古代建築結構體系之精華的演變發展更能體現。個人感覺涵蓋面上不如《穿牆透壁》,雖然那本書中神靈殿堂也過半,但是道教以及回教麻扎,清真寺皆有提及。帝王國度和眾生居所將建築類型涵蓋得更加廣泛,城門,陵墓,城牆,橋樑,民居。尤其是民居部份,包含了西南內陸,東南沿海地區的閩,粵建築
      第四,通過將木構建築與塔式建築分別劃分了三個時期,字裡行間,顯然作者是褒唐宋之豪勁而貶明清之羈直。確實唐宋建築雄健豪邁,更具有大國氣象,個人認為刨除大木料越來越少的客觀現實,斗拱越來越小固然可惜,但是中國古建築的結構體系依然是向前發展的,遼金的減柱造正類似于主次梁,明清便是井字梁結構了。斗拱變小固然可惜,但是不是結構體系的另一種進步呢?磚石塔上也雕刻石質斗拱,不論中西方,建築史中都會碰到的“本體”與“再現”的問題。只不過,我們堅持了下來。
      以上某些看法純屬個人吐槽,到了三階,看完新書,又會有新知。
  •     林徽因年轻时写过一篇小说,叫《窘》,写一个年轻教授恋慕上老友的女儿,而小少女爱着邻家哥哥,从那个小少女仰视的视角里,可以看出林徽因自少女时期起对梁思成的深情。
  •       
      百花文艺出版社汉英双语版《图像中国建筑史》是我真正自觉接触学术层面上的建筑家梁思成之肇始。大部分话已经在“影响我的大家”推荐文字中说完了,这里谈谈其他几个方面吧。
      一,“推荐大家”我原本拟定的题目是《匠心独具,古建传承》,不料为桴琼居主人私改为《半世楼苑碑铭,一生诗情画意》,说实话,我不喜欢,但对其不吝惠赐电子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梁思成全集》深感钦慰。
      二,“推荐大家”草稿以“笺注”梁思成年谱的方式进行述评,其中提到曾与“林徽因”传出一段感情纠葛的“徐志摩”,但是在校订原文时我删除了这一段“风流韵事”,或许是希望维护“偶像”的圣洁形象吧。
      三,四川宜宾的李庄小镇在抗战中因为集中了为数众多的科研机构和南迁大学,与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大”所在的昆明、重庆等大城市齐名。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最初版本就在在当时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在“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活动中,梁思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重返李庄,追怀先哲,感悟巨匠,令人敬重。
      四,我的博客“仰望营造”当初命名时便是为了纪念“中国营造学社”的,“营造”二字极喜欢,清华建筑系本名即“营建系”,带着“匠师”的朴实和严谨,以及继承中华古建传统的历史使命。商务印书馆版本之宋李诫《营造法式》则是梁启超为儿子梁思成谋划人生同时也是为“少年中国”谋划前途的“催化剂”。而宗白华先生曾经参与创立的“少年中国学会”所倡导恢复的“美丽的少年中华之精神”吸引了一大批当时社会的热血青年,其中即有湘人毛泽东。
      五,与“三”相关,林徽因先生/女士宜专题论述,否则不足以准确传达楷模风范、追慕人格之情怀。
      
  •     日本,跟随中国学习农耕文明千年,但是在明治唯心一次就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彻底超越中国,至今无法被超越, 西洋鬼子之外才有了东洋鬼子,亚非拉唯一的成功转型为工业文明的国家。
    只有以工业文明为基础,才能既延续自己的传统,又能与西方列强同一平台获得话语权。等中国完成初级工业化,本土文化的建筑也会发扬广大的。
  •       If you ever seek information about Chinese tradition architecture in Wikepedia.com, you won't forget the description language it cites. Surprisingly, I found it comes from this book. Sicheng Liang's personal opinion on Chinese tradition architecture. as Sicheng Liang said it himself, it is imcomplete when the subject focus on the whole architecture history. But we could not deny Sicheng ......
      
      
  •     但是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一旦材料和力学突破了以往农耕手工业时代的局限,那么这套局限在农耕文明体系之内的价值观中的某些部分就有问题了。因为思考本身不应该局限于自我之内。
    对于梁先生就建筑谈建筑的问题还是颇有感触的,我始终觉得中国传统建筑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已经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就如当年乾隆对西方高层建筑的戏称“他们没有足够的土地造房子吗”,这恰好就是我们的现状。船长的话则更深层次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长辈的眼光果然不一样。
    单对于明清的装饰是前进还是倒退,还是颇持保留意见的。西方建筑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就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然后出来个折衷主义。后现代主义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将古典建筑的符号大量运用于建筑之中,结果产生了一堆垃圾。我不是非常懂艺术的必然趋势是从形象化到抽象化,“上海世博会各国的审美趋势就是高度表皮化符号化”也不一定就是进步的潮流,历史还会倒退呢。从个人的审美心理及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来说,还是唐宋的建筑更有价值一些,结构、功能与审美的融合,而不仅仅是为了装饰而加上无谓的负担。
    这方面我也只是刚有接触,小辈的一些简单想法,还请前辈多指教^&^
  •       雨天,重读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有点感慨。
      
      建筑的内容说实话看得有点晕,不是很懂。梁心心念念的斗拱,至今没弄明白好在哪里。对建筑时期的划分评价,隐隐觉得还有商榷的余地。
      
      专业方面只能看个热闹,关注点自然就在通俗易懂的其他地方。我感兴趣的,是梁亲自写的前言。很多著作的前言都能当散文看,梁这个也差不多。因为梁留下的文字大都是专业文章,其中涉及感情的几乎没有,那么,在这段前沿里关于林徽因的描述,非常难得。起码可以让人一探他对林徽因的态度。
      
      著作出版时致谢是传统。梁在其中感谢了刘敦桢同意他使用刘的一些资料,感谢他的助手莫宗江,跟他一起考察。还感谢李济同意他使用一些考古资料(李济是著名考古学家,殷墟考古的主持人),还感谢费慰梅对成书的帮助和贡献。
      
      在以上感谢中,梁的用词很常规:grateful,thankful,对莫宗江和费慰梅,梁同他们私人关系更好,用了indebted,因为费对成书贡献很大,梁还用了strong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greatly accelerated.
      
      然后,到了林徽因。开始就是gratitude,而不是之前简单的To *** 格式
      
      著作出版致谢,很多人会在其中感谢妻子,但基本都是一,两句话而已。最常见的格式是:感谢我的妻子,在本书的写作出版过程中给与我的极大支持、鼓励和帮助。-----具体词汇也许有差别,但大同小异。
      
      但梁思成的前言,关于林徽因的一大段话,和常见的感谢模式,完全不是同一等级的。因为梁对林徽因直接评价的文字很少,这段话尤其显得珍贵。
      
      相较之前对其他人,说到林徽因,梁的文字明显多了份熟捻和温情。居然把former classmate都写进去,记得林是宾大美术系,只是旁听了建筑系的课。好吧,在梁心里,林徽因跟他就是事业共同体。our common cause 说得理所当然又幸福自豪。
      
      追溯时间,梁用了more than twenty years,文章写于1946年,他们1924年赴美留学,1928年回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显然,梁对共同事业的定位从24年留学开始。联想到梁为人处事的认真,有理由相信,当他因为林徽因而选择建筑作为专业的时候,就已经把林徽因和建筑学当作自己的目标了,两者彼此联系,不可分割。
      
      slaved for me over our architectural school problems (and I slaved for her,too)
      很喜欢这句话,尤其是括号里的部分。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促进,共同努力的亲呢感扑面而来,又透露着日常生活中的随意和温馨。不由地猜测,梁思成写到这一段时,是不是想起了他们争论问题的场景,伏案疾书的场景,野外测量的场景? 面对回忆,梁思成一定是会心一笑,所以,忍不住加了括号里的一句。严谨的学术文章顿时增加了点可爱的俏皮。
      
      在总体评价林徽因has contributed untiringly之后,梁具体罗列了林从事的工作:陪伴考察,重要发现,大量的测绘。每一项都加了表示程度的形容词:most of the field trips,important discoveries,a great number of buildings。又提及林徽因与生俱来的机智和坚韧,这两个特质,“机智”是intelligence factors(智力因素),“坚韧”是non-intelligence factors(非智力因素),加上“与生俱来”,梁思成心目中的林徽因,什么形象,什么地位,可想而知,好算perfect了吧?
      句末还说in spite of her ill health in recent years,前后参照,梁内心的赞赏和心疼跃然纸上。
      
      到这儿,梁对林的欣赏肯定,我觉得已经表达得很完整了,但梁似乎还嫌不够,还要再加一条:在难以想象的艰苦的战争岁月里,林徽因与他一起保持了营造学社的精神和士气。用了major share和 incredibly hard。如果说之前林徽因的参与在实体层面,那么这儿,林对梁的支持更多是精神层面。share这个词很准确,这才是soulmate吧?这才能说心灵相通,不是吗?
      
      说了林徽因行动上的参与,说了林徽因精神上的支持,还表达了对林徽因才智的肯定,对她身患疾病的怜惜。对于前言致谢的标准来说,梁思成的文字已经足够。可是,梁不满足,还要加一句总结,那么斩钉截铁,用情至深的总结:
      
      Without her collaboration and inspiration,neither this volume nor any of my work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would have been possible.
      没有她的协助和灵感启发,无论这本书,还是我的任何关于中国建筑的研究工作,都是不可能的。
      
      前几天还说起绝对性词汇,一般情况,绝对性词汇用得较少,毕竟凡事难说绝对,总是留点余地好。但是,梁思成用得那么自然肯定,毫不犹豫:neither...nor...,还要加any of my work 这是正规的出版著作啊,梁思成你很严谨的,你很理性的,这不是在哄人哦,也不是你和林徽因的私房话,你就这么这么离不开林徽因啊?
      
      面对这句简单却极为有力的话,徐志摩的清歌曼唱太柔弱了,金岳霖的逻辑哲学引人却非我所愿,林徽因不选择他们是必然的。只有梁思成,才真正懂得林徽因,而且,愿意用自己的一切,为她实现理想。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这样了吧?
      
      为了你,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舍弃------虽然感人,却也少了理智。
      梁思成对于林徽因,是:我的生命就是为了实现你的理想,或者说,我们共同的理想。-----在如此的依依深情,彼此成全面前,徐志摩也好,金岳霖也好,林洙也好,都太弱了,完全没有插话的余地,纪录片对他们的处理很恰当。徐的随性莽撞,金的克制隐忍,林洙的肤浅闹腾,面对梁林的爱情,只能是背景,或精彩,或低徊,或高亢,或感伤,时光摇曳间,最终都交汇成斑驳的淡影,只为衬托前面的一双壁人。
      
      梁最初对建筑的选择,因为林徽因,后来的所有,都有林徽因的陪伴和灵感启发,这一点,梁思成自己知道,别人也看到(最著名的参照卞之琳的评论)。如果要总结梁林的关系,最合适的也许是歌德的那句话:
      
      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
      
      林徽因于梁思成,就是那样的女性,是永恒的存在,是灵感的源泉。
      
      有人说,很多林的追捧者神化了林徽因。追捧者有没有神化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林徽因在梁思成生命中的存在,如同女神。梁思成自豪于此,才会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梁思成在追随女神的过程中,也有追赶不及的疲倦,所以他说:有时会累。但如果可以选,我相信他一定宁可累着,也不愿意要失去soul mate的广阔寂寞。
      
      有人问: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思念过她吗?不说梁沉默画水彩的那几年,那几年估计是满脑子的林徽因;哪怕在再婚后,我相信梁也一定思念过林徽因(去墓地送花不算什么,这种特殊的场景不能典型反映情感的深度),当把设计草图投入火光时眼中的泪,当被林洙打击后长久独坐的沉默哀伤,起草文稿推敲字眼时刹那的恍惚,整理照片翻看日记时不忍的回忆......我相信,在那些时候,梁都思念着林徽因,但女神已翩然而去,他除了对生活妥协,又能怎么办?
      
      我们看到,没有了女神的梁思成,7年寂寞,在内心真空漏气后,却也没有享受多少轻松快乐:朋友的绝迹,儿女的远离,就算再婚妻子带来生活的温暖,也无法弥补亲情友情的缺失,精神领域的孤独。平凡的林洙,她能填补衣食住行的空白,却无法走进梁思成的学术世界,那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共同的事业,共同的世界。
      
      1965年,梁作为中国建筑代表团团长,带团出访巴黎。他在日记里写,坐在巴黎街头的咖啡店,头晕鼻塞,涕泪横流。不想在巴黎久呆,也不愿出去逛。-----那是他第二次到巴黎,第一次,是和林徽因的蜜月旅行。我想,对文言造诣颇深的梁思成,坐在咖啡店外,看着路旁的行道树,也许会想起桓温的那句话: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桓温当年攀枝执条,泫然流泪,那梁思成呢?涕泪之中,哪些是因为感冒,哪些是因为怀念?
      
      
  •       命运坎坷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图像中国建筑史》是梁思成在抗日战争时期完成的大作。抗战爆发后,梁思成林徽因离开北平,到长沙,到昆明,最后落脚在李庄,越走越困难,最后营造学社的经费断绝,无法再开展田野测量,只能进行文献工作,正好这时留在北平的朱启钤把当年他们测绘的资料翻拍了两套,邮寄给梁思成和刘敦桢,1942年在与世隔绝的李庄,梁思成终于有时间,把自己十多年走遍中国调查的古建筑,进行系统的梳理,到1944年,他和病中林徽因一起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两本大作,《中国建筑史》和英文版的《中国建筑史图录》。后者就是现在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1942年11月,费正清从重庆来李庄看望当年的老朋友,当他看到梁林夫妇时,他被惊呆了,当年北总部胡同中英俊潇洒的金童玉女变成了乡村困病交加瘦弱的夫妻,可是就在那盏菜油灯下。梁思成身穿钢马夹,把下巴支在一只花瓶上,为《中国建筑史》画图,离开了花瓶的支撑,他的脊椎已经难以承受头部的重量了,一边画一边不断调节花瓶的位置,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还是谢绝了费正清的邀请,在祖国最危险的时候,他们怎么能离开!
      
       抗日战争以后,梁思成因为对中国建筑史的卓越研究,被耶鲁大学邀请去讲学一年,1947年6月,林徽因的病情恶化,梁思成只好提前结束在美国的行程返回国内。离开美国前梁思成从耶鲁来到位于富兰克林的费正清夫妇家中,去交代一份未完成的重要工作,那就是在李庄完成的英文版《中国建筑史图录》,梁思成把测绘图稿和照片,交给费正清夫妇保管,费慰梅已经把文字部分整理完成,交给了梁思成,梁思成准备利用回国的海上航行中进行最后的修改,然后再邮寄回美国,然后在美国出版,这是梁思成准备献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礼物。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一走竟然就是永别,梁思成回国后内战已经爆发,很快北平解放,紧接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美关系断绝,手稿再也没有寄出,这部书的文字和图稿,就此分割,这一等就是三十多年,直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美两国重新建立起正常的联系,费正清夫妇才把它们重新合为一体,1984年在美国英文版《中国建筑史图录》出版,可是梁思成林徽因都已经看不到了。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227134.html 【新编 日本書紀】.pdf
  •       梁思成说的中国式建筑不复存在了。他成功的预言了。
      我们今天的各种类型的建筑除了仿古以外全部是西方美学体系、西方工业文明之下、西方的力学理论、科学体系之下的建筑。
      
      但是我认为世俗大众不能根据他的预言得出两个结论,帖子里已经说了:一种是故步自封的认为农耕文明的建筑优于一切工业文明建筑。一种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建筑,言必称它被时代淘汰了。
      
      如果纠正梁思成对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作用和角度的偏差,只要把农耕文明的建筑形式从汉至清的抽象化、符号化进程继续深化下去,提炼出来,结合工业文明新材料、新美学、新力学理论找到新的表现形式就可以重生。
      
      
      这个就如同木吉他是白人乡村和黑人BLUES音乐的基本表达手段,但是通过工业化的拾音器,将以往木制共鸣腔发声转化为通过放大器转化为信号用音箱输出,就诞生了流行全世界的摇滚乐一样。
      吉他还是六根弦,但是手工业文明时代的木吉他已经脱胎换骨为电吉他。而乡村和BLUES也在各自继续发展的同时,也融合诞生了一种工业化时代的音乐形式——摇滚乐。我们把木吉他换成中国木构建筑也是一样,未来一定可以诞生出新的中国式建筑。但是前提是一定要适合当代社会生产力,结合今天的社会文明形态,找到工业化的存在形式。
      
      这是中国所有农耕文明成果——书法、绘画、音乐在原有发展脉络上必走的道路,不仅建筑如此(注意这里我并没有否定原木构建筑失去价值)。中国式必须在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找到新的形式、新的美学体系、新的理论,脱胎换骨——梁思成在这本书中也恰恰就是这样说的,帖子里已经引了这段原话。
      不知道我是否说清楚了。
      
  •     赵辰先生不错的,现在应该在南大吧。
    船长看这本书: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42967/
  •     对于神社这一节,我完全还停留在表象上的。。。船长有啥书推荐吗?我用“日本建筑史”来搜索,还没有找到汉译的版本。
    从领土上看,日本离朝鲜半岛还真近。在遣唐使之前,这是外来先进文化输入最重要的一个渠道了。前几天看了一个NHK的科教片,在探讨《三国志·倭人传》与考古事实的问题,有意思。
  •     1。把建筑的艺术特征,错误的与有机体结合在一起解读。而使自己陷入生、死这个不能避免的死胡同,错误的逻辑中去。
    ————船长说得很好,这个错误是很致命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起码从梁林的学生开始,接受的就是这样的观点。一代一代传下来,直至我们开始学习之初,被灌输的也是这样,言唐宋必是雄伟的,言明清必是衰落的。幸而学术在发展,人们开始发现这个错误,新的研究才有可能展开。不过旧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才能解除的。毕竟大家的老师上溯三代不外乎都是梁先生那个时代的人,言辞过激肯定是遭到一片反对的。
    关于这个反思,赵辰先生的有几篇文章很好,船长可以找来看,或者船长已经看过了吧。印象中他应该是最早反思我们的治学思路的。
  •     谈论您个人的审美取向,不适合放在我们客观观察建筑发展规律的问题范围之内。还望深思。
  •     教育创新,难道仅仅是书斋里学校里的老师们仅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的么?我认为没有整个社会为之提供美学体系、为之提供社会生产力、为之提供高科技、为之提供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为之提供商业化实验、推广、应用,所谓的教育创新,不过是空想而已。
  •       缺:缺点写在前,1、图文不尽同步;2、图片中部分注释的字体太小,而且并非现代汉语。阅读起来稍微吃力
      优:1、深深敬仰梁思成先生对于中国建筑文化的深爱;2、本文文笔流畅,平易近人,思路清晰,可谓一气呵成。
      本人初涉此领域,所感甚多,但所知甚少,难以表达那种令我全身如造电击般的激动之情。
  •     1。我说过建筑和时代是对立割裂的么?没有
    2。我说过唐宋建筑不好看了么?没有
    3。我要求明清也出现李白了么?没有
    4。中国建筑缺少的不仅仅是教育体系的能动性,更缺少的是美学体系、社会生产力、科技支撑,这些在梁思成的原文有提示,见P62。
  •     理论如此,但是现实中远达不到
  •     哦,难怪~~
  •     有一篇的题目是这个:
    民族主义”与“古典主义”
    --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1]的矛盾性与悲剧性之分析
    赵 辰
    ——————————
    我再搜一下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