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
ISBN:9787530641682
作者:梁思成
页数:518页

章节摘录

书摘西洋各国在文艺复兴以后,对于建筑早已超出中古匠人不自觉的创造阶段。他们研究建筑历史及理论,作为建筑艺术的基础。各国创立实地调查学院,他们颁发研究建筑的旅行奖金,他们有美术馆博物院的设备,又保护历史性的建筑物任人参观,派专家负责整理修葺。所以西洋近代建筑创造,同他们其它艺术,如雕刻,绘画,音乐或文学,并无二致,都是结合理解与经验,而加以新的理想,作新的表现的。    我国今后新表现的趋势又若何呢?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无疑的将来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枝,则真是问题了。    欧姜建筑以前有"古典"及"派别"的约束.现在因科学结构。又成新的姿态,但它们都是西洋系统的嫡裔。这种种建筑同各国多数城市环境毫不抵触。大量移植到中国来,在旧式城市中本来是过分唐突,今后又是否让其喧宾夺主,使所有中国城市都不留旧观?这问题可以设法解决,亦可以逃避。到现在为止,中国城市多在无知匠人手中改观。故一向的趋势是不顾历史及艺术的价值,舍去固有风格及固有建筑,成了不中不西乃至于滑稽的局面。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致于消灭的现象。四十年来,几个通商大埠,如上海天津广州汉口等,曾不断地模仿欧美次等商业城市,实在是反映着外国人经济侵略时期。大部分建设本是属于租界里外国人的,中国市民只随声附和而已。这种建筑当然不含有丝毫中国复兴精神之迹象。    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上虽仍同样的必需采用西洋方法,但一切为自觉的建设。由有学识,有专门技术的建筑师,担任指导,则在科学结构上有若干属于艺术范围的处置必有一种特殊的表现。为着中国精神的复兴,他们会作美感同智力参合的努力。这种创造的火炬已曾在抗战前燃起,所谓"宫殿式"新建筑就是一例。P4-5插图

前言

梁思成先生,在他的第一篇古建筑调查报告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艺术之鉴赏,就造型美术言,尤须重“见”。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义固至显。秉斯旨以研究建筑,始庶几得其门径。 我国古代建筑,征之文献,所见颇多,《周礼·考工》《阿房宫赋》《两都》《两京》以至《洛阳伽蓝记》等等,固记载详尽,然吾侪所得,则隐约之印象,及美丽之辞藻,调谐之音节耳。明清学者,虽有较专门之著述,如萧氏《元故宫遗录》,及类书中宫室建置之辑录,然亦不过无数殿宇名称,修广尺寸,及“东西南北”等字,以标示其位置,盖皆“闻”之属也。读者虽读破万卷,于建筑物之真正印象,绝不能有所得,犹熟诵《史记》“隆准而龙颜,关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遇刘邦于途,而不之识也.。 先生反复强调了“艺术之鉴赏,就造型美术言,尤须重‘见’。”因此在他编写本书时,每举一建筑实例必配有照片。这在当时1944的印刷条件来讲,要出版一本附有如此大量图片的书是很困难的。直至1949年以后图片的印刷也还是提高图书成本的一大因素。所以在第一次出版梁思成文集时“建筑史”中的插图因种种原因比原稿中略少了一些。 这次百花文艺出版社要再版此书,我考虑到先生在编写此书时的初衷,又根据先生过去讲课时所出示的图片,对本书的插图做了一些必要的补充。补充的原则是依建筑年代的古老及毁坏的情况而定。总的来说古代的多些,明·清时期的少些或不补。但如北京的城墙牌楼等已毁的也尽量加以补充。再有一些建筑物本身虽尚完好,但环境变化很大,如北京天坛,蓟县独乐寺等也补充了一些鸟瞰及远眺图。 本书是先生的重要遗著,因此补充的图片也尽量用当年先生所拍摄的图片,尽管这批图片经过水残质量已大不如前了。总之我想做的仅仅是尽我的能力去完成先生当年想做的工作,我相信先生在天之灵会微笑的。 林洙 2005.1.清华园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中国建筑既有延续了两千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    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末国的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最大意义。

内容概要

梁思成(1901~1972)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广东新会人。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

书籍目录

再版前言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代序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中国建筑之特征
第二节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第三节《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一《营造法式》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第二章上古时期
第一节上古
第二节春秋战国
第三节秦
第三章两汉
第一节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大略
第二节汉代实物
第三节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文献上魏·晋建筑之大略
第二节南北朝之建筑活动
第三节南北朝实物
第四节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五章隋·唐
第一节隋·唐都市宫苑陵墓寺观建筑之梗概9
第二节隋·唐实物
第三节隋·唐之建筑特征
一建筑型类
二细节分析
第六章五代·宋·辽·金
第一节五代汴梁之建设
第二节北宋之宫殿苑囿寺观都市
第三节辽之都市及宫殿
第四节金之都市宫殿佛寺
第五节南宋之临安
第六节五代·宋·辽·金之实物
一木构
二砖石塔幢
三其它
第七节宋·辽·金建筑特征之分析3
一建筑型类
二细节分析
第七章元·明·清
第一节元·明·清宫殿建筑大略
第二节元代实物
一元代木构
二元代砖石建筑
第三节明代实物
一都市
二明代木构
三陵墓
四明代佛塔及其它砖石建筑
第四节清代实物
一宫殿
二苑囿离宫及庭园
三坛庙
四陵墓
五寺庙
六砖石塔
七住宅
八桥梁
九牌坊4
第五节元·明·清建筑特征之分析
一建筑型类
二细节分析
第八章结尾--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
附文一油印本《中国建筑史·前言》
附文二读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辟谬
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建筑史》一书处处体现出粱先生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研究方法。针对每一具体的历史时期,先将文献上该阶段的建筑活动表述于前,并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简要地穿插其中。这样既有利于读者的整体把握,又为后继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接下来便是对此一时期现存实物的逐一剖析,描述生动,文字精要。在实例研究中颇多联系比较,其中既有同一时期建筑的横向联系,以表明此阶段建筑型制的共同特征;又有不同历史阶段的纵向比较,从而体现出建筑“词汇”、“文法”的发展演变。在实例分析之后,水到渠成地总结出该时期建筑的特征及与其他时期的传承关系。  以梁思成为代表的这一代建筑工作者,在风雨飘摇的动荡中,以自己的热情和才华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斗争之中,摸索着中国建筑文化的出路。清醒、真实地了解民族的历史与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本民族建筑文化,始终是萦绕在他们心中的历史课题。感谢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努力,使《中国建筑史》在世纪之交再次面世。同时,此书的出版也向新一代建筑工作者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置身在这个特殊时刻的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去解答这样一份问卷呢?

作者简介

《中国建筑史》一书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它无疑也是当时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历史产物。自1939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从42年开始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两年后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也实现了梁先生从20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当时就读于宾大建筑系的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我们这个东方古国,却没有自己的建筑史”。而日本学术界的许多知名学者也已着手研究中国建筑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民族的自大与自卑,皆源自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无知必然导致盲目,而盲目反过来又闭塞了人们了解本国历史的视听,从而进一步滋生无知。因此,只有对本民族的过去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沉的民族自尊和自强。而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记录和见证,忠实地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研究建筑的发展史,无疑可以明白无误地触摸到民族历史的脉搏。《中国建筑史》正是通过客观深刻的分析和阐述,使国人得以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去,从而避免盲目的自卑或无端的自大,并塑造出坚实深厚的民族自尊。  客观的分析和阐述,源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梁思成不愧是“第一个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者”,他对中国建筑有着十分独到的理解和认识。梁先生生动地将构件、装饰和建筑单体称作建筑上的“词汇”,对应地将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以及建筑单体之间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称为建筑上的“文法”。为了钻研这种“词汇”、“文法”体系,梁思成以曾在清宫营造过的老工匠为师,以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课本,以北京故宫为研究标本,同时对照大量现存实物,先将清代建筑营造方法及其则例弄通;在此基础上,将宋《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这两部“文法课本”互相比较,再通过实测宋、辽、金实物,互相印证。并以此为基础,由近及远,研究宋以前的古代建筑。

图书封面


 中国建筑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是先在电视上看到了不少关于 中国古代建筑的纪录节目。后来看了国家地理杂志的 纪录片。惊讶得发现中国的古代建筑文明是如此的发达和完善。于是兴冲冲的到图书馆找来了这本建筑史划时代的作品。最令人激动的章节是关于 明清时代 宫廷建筑的结构和设计,当然里面很多专业词汇,仅仅那个木制结构的举折、角翘、侧脚、生起 等等我就花了很多精力查了大部头字典,才看懂。天坛的木制结构可以说是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巅峰之作。里面有意思的是中国建筑是先盖屋顶后砌墙,和 欧洲建筑先砌墙后做屋顶的区别、原因、以及内在原理。还谈到了现代建筑哲学受启示于中国古代建筑,这个倒不是胡吹。并对两者做了有意思的对比。印象最深的是里面论及 中国从古至今 都不是一个精于石材建造的民族。我们最擅长的是木结构建造。最确切的证据是 牌坊建造。 牌坊是室外建筑物,必须考虑耐候性和抗震,所以古代最多的牌坊是石头造的,考虑到不同的材料,石制牌坊应是和木制牌坊完全不同的搭建结构。但我们却是采用了仿木结构,这个的后果就是承压力差,石制牌坊无法做得高、做出完善的华丽的装饰。
  •     有夜里挑灯夜看之习惯那晚看此书半文言版本想会很快被催眠却不知被其吸引尽不忍释手此果半夜未眠。。。
  •     对梁老我是非常崇拜的,居然可以从风流才子徐志摩手上抢到才女加美女的林徽因教授,那得有多大的个人魅力呀!呵呵,说笑了,没办法,天生八卦嘛!图书馆也有厚厚的一套梁思成文集,也曾经冲动的借来看,看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建筑的严谨实在不是我们这些感性的人可以接受的。但这本中国建筑史却非常喜欢,梁老除了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之外还是一个浪漫的诗人,字里行间详细的描写,完全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建筑的一首颂歌。不愧是领一代风骚的梁启超先生的公子,厉害呀!呵呵,想想林教授也真是一个聪明的女子,这样的人物才是结婚的最佳对象,才有结婚之后的举案齐眉,夫妻同心。至于徐大才子,看他与小曼婚后的乌烟瘴气,恐怕林教授真要庆幸自己没趟这趟混水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插图的字很小.图也不够清晰.看这本书要配放大镜.
  •       学了结构,因为不会画画。
      梁前辈精准的构图和缜密严肃、一丝不苟的严谨让人敬仰!
      博览群书,大量依据源自史书,且文言水平很好;对建筑极具见地--高屋建瓴,源于建筑的实际考察又不拘泥于细枝末节,完全的大师风范。
      工程字很像瞿履谦老师-也很怀念瞿老师!
  •     好厚好厚的一本书
  •     我也就跳过了中间300来页吧(╯-╰)/
  •     毕竟隔行如隔山 术语有些艰涩难懂 大体上读过之后对建筑史有了初步的印象 能看出老一辈学术人的严谨认真
  •     半个世纪前梁老先生的心血之作,大量的测绘数据与实地图片弥足珍贵。而在仅仅过了六十几年后书中的这些传世之作我们又毁去了多少,难道中国的传统建筑就真的成了现代化进程道路上的绊脚石?还有我必须对梁老先生于建筑学上的精慎态度感到钦佩,而在书中结尾部分对于乐嘉藻早期所著《中国建筑史》的尖锐批评更是可以拿来用作对于眼下同样被浮躁与无知充斥的中国建筑界的恳言。
  •       
      
      是先在电视上看到了不少关于 中国古代建筑的纪录节目。后来看了国家地理杂志的 纪录片。
      惊讶得发现中国的古代建筑文明是如此的发达和完善。
      于是兴冲冲的到图书馆找来了这本建筑史划时代的作品。
      
      最令人激动的章节是关于 明清时代 宫廷建筑的结构和设计,当然里面很多专业词汇,仅仅那个木制结构的举折、角翘、侧脚、生起 等等我就花了很多精力查了大部头字典,才看懂。天坛的木制结构可以说是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巅峰之作。
      
      里面有意思的是中国建筑是先盖屋顶后砌墙,和 欧洲建筑先砌墙后做屋顶的区别、原因、以及内在原理。还谈到了现代建筑哲学受启示于中国古代建筑,这个倒不是胡吹。并对两者做了有意思的对比。
      
      印象最深的是里面论及 中国从古至今 都不是一个精于石材建造的民族。我们最擅长的是木结构建造。最确切的证据是 牌坊建造。
      牌坊是室外建筑物,必须考虑耐候性和抗震,所以古代最多的牌坊是石头造的,考虑到不同的材料,石制牌坊应是和木制牌坊完全不同的搭建结构。但我们却是采用了仿木结构,这个的后果就是承压力差,石制牌坊无法做得高、做出完善的华丽的装饰。
      
  •     五代 平面图 宫殿及宗教建筑 斗拱演变 阑额普拍枋 耍头 列柱 外观 塔形
  •     虽然终先生一生都没有定稿 但是真的是本资料和考证极翔实的好书
  •     这个。。。还是太学术了。就翻过去了。
  •     佩服。
  •     1942年開始著手編寫中國建築史,兩年後完成。這是我國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編寫的比較完善、系統的中國建築史。民族的自大與自卑,皆源自對本民族歷史文化的無知。無知必然導致盲目,而盲目反過來又閉塞了人們了解本國歷史的視聽,從而進一步滋生無知。因此,只有對本民族的過去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站在比較客觀的立場上,產生深沈的民族自尊和自強。而建築作為歷史文化的記錄和見證,忠實地反映了社會的政治、經濟、思想與文化。研究建築的發展史,無疑可以明白無誤地觸摸到民族歷史的脈搏。
  •     这个``参考书啊```唉```
  •     其实关于建筑历史的书籍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一本都值得一看,更不是只需要看一本,遇到优秀的作者、好的出版社出版的书,还是都应该看一下。我个人认为,建筑历史既有客观的一面,也有主观的一面,客观的一面就是历史上保留下来的各个建筑实体,主观的一面就是作者自己的看法。一般来说,每一位优秀的建筑师对建筑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所以在其出的书里面,涵盖的内容并不会完全一样。中国有句古语,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闻百家之言,对自己更客观的了解建筑历史会很有帮助~~~最后,这本书是好书,在别的地方买到了~~~卓越不要总是没货,太伤心了……我很想要张永和的《作文本》……
  •     古代就一本建筑学著作叫做《营造法式》,梁思成这本古建筑研究著作是划时代的成就
  •     特别特别喜欢梁先森的绘图!半文半白的文字,简笔明快的图例,大量走访的建筑影像。这本书准备借回去好好再细读!
  •       
      仅摘录绪论部分,已然可以看出梁先生做学问胸有大成,娓娓道来,服人服己,恨不能早生几十年,能够去梁先生的班上一睹风采。
      
      1 中国建筑之特征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张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源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
      一, 属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四点可注意者四点:
      
      (一) 以木结构为主要购材 凡一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而产生其形式上之特征。世界他系建筑,多渐采用石料以替代其原始之木结构,故仅于石面浮雕木质购材之形,以为装饰,其主要造法则依石料垒砌之法,产生其形制。中国始终保持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故其形式为木造结构之直观表现。
      
      (二) 历用构架制之结构原则 既以木材为主,此结构原则乃为“梁柱式建筑”之“架构制”。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牵制成为一“间”(前后梁木为枋,左右为梁)。梁可数层重叠成为“梁架”。每层缩短如梯级,逐级增高成为“举折”,左右两梁端,每级上承长榑 (fú),直至最上为脊榑,故可称有五榑,七榑至十一榑不等,视梁架之层数而定。每两榑之间,密布栉篦并列之椽,构成斜坡屋顶之骨干;上加望板,始覆以瓦葺。四柱间之位置称“间”。通常一座建筑物均由若干“间”组成。此种构架制之特点,在使建筑物上部之一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立柱与其梁枋,不借力于高墙厚壁之垒砌。建筑物中所有墙壁,无论其为砖石或为木板,均为“隔断墙”(Curtain Wall),非负重之部分。是故门窗之分配毫不受墙壁之限制,而墙壁之设施,亦仅视分隔之需要。欧洲建筑中,唯现代之钢架及钢筋混凝土之构架在原则上与此木质之构架建筑相同。所异者材料及科学程度之不同耳。中国建筑之所以能自热带以至寒带;由沙漠以至两河流域及滨海之地,在极不同之自然环境下始终适用,实有赖于此构架制之绝大伸缩性也。
      
      (三)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 在木构架之横梁及立柱间过渡处,施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斗拱”,与屋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拱承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故为大建筑物所必用。后世斗拱之制日趋标准化,全部建筑物之权衡比例遂以横拱之“材”为度量单位,犹罗马建筑之柱式(Order),以柱径为度量单位,治建筑学者必习焉(第2 图)。一系统之建筑自有其一定之法式,如语言之有文法与辞汇,中国建筑则以柱额、斗拱、梁、榑、瓦、檐为其“辞汇”,施用柱额、斗拱、梁、榑等之法式为其“文法”。虽砖石之建筑物,如汉阙佛塔等,率多叠砌雕凿,仿木架斗拱形制。斗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每可借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斗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
      
      (四)外部轮廓之特异 外部特征明显,迥异于他系建筑,乃造成其自身风格之特素。中国建筑之外轮廓予人以优美之印象,且富于吸引力。今分别言之如下:
      
      1.翼展之屋顶部分 屋顶为实际必需之一部,其在中国建筑中,至迟自殷代始,已极受注意,历代匠师不殚烦难,集中构造之努力于此。依梁架层叠及“举折”之法,以及角梁、翼角,椽及飞椽,脊吻等之应用,遂形成屋顶坡面,脊端,及檐边,转角各种曲线,柔和壮丽,为中国建筑物之冠冕,而被视为神秘风格之特征,其功用且收“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之实效。而其最可注意者,尤在屋顶结构之合理与自然。其所形成之曲线,乃其结构工程之当然结果,非勉强造作而成也。
      
      2.崇厚阶基之衬托 中国建筑特征之一为阶基之重要;与崇峻屋瓦互为呼应。周秦西汉时尤甚。高台之风与游猎骑射并盛,其后日渐衰弛,至近世台基阶陛遂渐趋扁平,仅成文弱之衬托,非若当年之台榭,居高临下,作雄视山河之势。但宋辽以后之“台随檐出”及“须弥座”等仍为建筑外形显著之轮廓。
      
      3.前面玲珑木质之屋身 屋顶与台基间乃立面主要之中部,无论中国建筑物之外表若何魁伟,此段正面之表现仍为并立之木质楹柱与玲珑之窗户相间而成,鲜用墙壁。左右两面如为山墙,则又少有开窗辟门者。厚墙开辟窗洞之法,除箭楼仓廒等特殊建筑外,不常见于殿堂,与垒石之建筑状貌大异。
      
      4.院落之组织 凡主要殿堂必有其附属建筑物,联络周绕,如配厢、夹室、廊庑、周屋、山门、前殿、围墙、角楼之属,成为庭院之组织,始完成中国建筑物之全貌。除佛塔以外,单座之建筑物鲜有呈露其四周全部轮廓,使人得以远望其形状者。单座殿屋立面之印象,乃在短距离之庭院中呈现其一部。此与欧洲建筑所予人印象,独立于空旷之周围中者大异。中国建筑物之完整印象,必须并与其院落合观之。国画中之宫殿楼阁,常为登高俯视鸟瞰之图。其故殆亦为此耶。
      
      5.彩色之施用 彩色之施用于内外构材之表面为中国建筑传统之法。虽远在春秋之世,藻饰彩画已甚发达,其有逾矩者,诸侯大夫且引以为戒,唐宋以来,样式等级,已有规定。至于明清之梁栋彩绘,鲜焕者尚夥。其装饰之原则有严格之规定,分划结构,保留素面,以冷色青绿与纯丹作反衬之用,其结果为异常成功之艺术,非滥用彩色,徒作无度之涂饰者可比也。在建筑之外部,彩画装饰之处,均约束于檐影下之斗拱横额及柱头部分,犹欧洲石造建筑之雕刻部分约束于墙额(Frieze)及柱顶(Capital),而保留素面于其它主要墙壁及柱身上然。盖木构之髤漆为实际必需,木材表面之纯丹纯黑犹石料之本色;与之相衬之青绿点金,彩绘花纹,则犹石构之雕饰部分。而屋顶之琉璃瓦,亦依保留素面之原则,庄严殿宇,均限于纯色之用。故中国建筑物虽名为多色,其大体重在有节制之点缀,气象庄严,雍容华贵,故虽有较繁缛者,亦可免淆杂俚俗之弊焉。
      
      6.绝对均称与绝对自由之两种平面布局 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官署、庙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庭院四周,绕以建筑物。庭院数目无定。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其布置秩序均为左右分立,适于礼仪(Formal)之庄严场合;公者如朝会大典,私者如婚丧喜庆之属。反之如优游闲处之庭园建筑,则常一反对称之隆重,出之以自由随意之变化。部署取高低曲折之趣,间以池沼花木,接近自然,而入诗画之境。此两种传统之平面部署,在不觉中,含蕴中国精神生活之各面,至为深刻。
      
      7.用石方法之失败 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常居辅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究其原因有二:
       (l)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弹力至弱,与木性相反,我国古来虽不乏善于用石之哲匠,如隋安济桥之建造者李春,然而通常石匠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栏等所见,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故此类石建筑之崩坏者最多。(2)垫灰之恶劣。中国石匠既未能尽量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无设法予以解决之努力。垫灰材料多以石灰为主,然其使用,仅取其粘凝性;以为木作用胶之替代,而不知垫灰之主要功用,乃在于两石缝间垫以富于粘性而坚固耐压之垫物,使两石面完全接触以避免因支点不匀而发生之破裂。故通常以结晶粗沙粒与石灰混合之原则,在我国则始终未能发明应用。古希腊罗马对于此方面均早已认识。希腊匠师竟有不惜工力,将石之每面磨成绝对平面,使之全面接触,以避免支点不匀之弊者;罗马工师则大刀阔斧,以大量富于粘性而坚固之垫灰垫托,且更进而用为混凝土,以供应其大量之建筑事业,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筑形制之产生。反之,我国建筑之注重木材,不谙石性,亦互为因果而产生现有现象者也。
      
      
       二、属于环境思想方面,与其它建筑之历史背景迥然不同者,至少有以下可注意者四:
      
      (一)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 此建筑系统之寿命,虽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面所遗实物,其最古者,虽待考之先秦土垣残基之类,已属凤毛麟角,次者如汉唐石阙砖塔,不止年代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古者中原为产木之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如失慎焚毁亦视为灾异天谴,非材料工程之过。此种见解习惯之深,乃有以下之结果:1.满足于木材之沿用,达数千年;顺序发展木造精到之方法,而不深究砖石之代替及应用。2.修葺原物之风,远不及重建之盛;历代增修拆建,素不重原物之保存,唯珍其旧址及其创建年代而已。唯坟墓工程,则古来确甚着意于巩固永保之观念,然隐于地底之砖券室,与立于地面之木构殿堂,其原则互异,墓室间或以砖石模仿地面结构之若干部分,地面之殿堂结构,则除少数之例外,并未因砖券应用于墓室之经验,致改变中国建筑木构主体改用砖石叠砌之制也。
      
      (二)建筑活动受道德观念之制裁 古代统治阶级崇向俭德,而其建置,皆征发民役经营,故以建筑为劳民害农之事,坛社宗庙,城阙朝市,虽尊为宗法,仪礼,制度之依归,而宫馆,台榭,第宅,园林,则抑为君王骄奢,臣民侈僭之征兆。古史记载或不美其事,或不详其实,恒因其奢侈逾制始略举以警后世,示其“非礼”;其记述非为叙述建筑形状方法而作也。此种尚俭德,诎巧丽营建之风,加以阶级等第严格之规定,遂使建筑活动以节约单纯为是。崇伟新巧之作,既受限制,匠作之活跃进展,乃受若干影响。古代建筑记载之简缺亦有此特殊原因;史书各志,有舆服食货等,建筑仅附载而已。
      
      (三)着重布置之规制 古之政治尚典章制度,至儒教兴盛,尤重礼仪。故先秦两汉传记所载建筑,率重其名称方位,部署规制,鲜涉殿堂之结构。嗣后建筑之见于史籍者,多见于五行志及礼仪志中。记宫苑寺观亦皆详其平面部署制度,而略其立面形状及结构。均足以证明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中国思想精神之寄托于建筑平面之..分布上者,固尤深于其它单位构成之因素也。结构所产生立体形貌之感人处,则多见于文章诗赋之赞颂中。中国诗画之意境,与建筑艺术显有密切之关系,但此艺术之旨趣,固未尝如规制部署等第等之为史家所重也。
      
      (四)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 建筑在我国素称匠学,非士大夫之事。盖建筑之术,已臻繁复,非受实际训练,毕生役其事者,无能为力,非若其它文艺,为士人子弟茶余酒后所得而兼也。然匠人每暗于文字,故赖口授实习,传其衣钵,而不重书籍。数千年来古籍中,传世术书,惟宋清两朝官刊各一部耳。此类术书编纂之动机,盖因各家匠法不免分歧,功限料例,漫无准则,故制为皇室官府营造标准。然术书专偏,士人不解,匠人又困于文字之难,术语日久失用,造法亦渐不解,其书乃为后世之谜。对于营造之学作艺术或历史之全盘记述,如画学之《历代名画记》或《宣和画谱》之作,则未有也。至如欧西、文艺复兴后之重视建筑工程及艺术,视为地方时代文化之表现而加以研究者,尚属近二三十年来之崭新观点,最初有赖于西方学者先开考察研究之风,继而社会对建筑之态度渐改,愈增其了解焉。
      
  •     大师之作
  •     实在是必收藏的书啊!真的是本好书!但是读完书,再走走书中提到的地方,看那些建筑,就不禁黯然,梁大师若看到中国现在快拆光了的历史建筑该被气活了吧。
  •     好书
  •     中国建筑史
  •     我只能在我去过的地方看到这本书对于中国历史的作用
  •     难读专业书
  •     靠着度娘谷哥才勉强看懂一点啊……唉,弱
  •       关于这本书,偶是大一时在书店的角落里找到的,那真是角落啊,黑色的脊淹没在无数其他的各类书籍的包围中。
      那偌大的书店里竟只有一本,尽管很旧很脏,但如今仍记得当时拿在手里的那个激动啊……
      书的内容,也正如梁先生所讲,尚有需完善处。毕竟篇幅所限,只是中华建筑历史的骨骼。
      让偶如此激动的并不是书本身,而是梁先生之专业精神与高尚之职业道德。
      还是废话。如果当年先生建议得以采纳,偶们身边便会留下更多的历史供吾辈学习研究,也会有更多的东西可以传给后人。
      呜呼,痛心疾首。想到很多,但都是废话,说的,做的。
      愿我辈牢记历史。
  •     超快,下次还是这家最好了
  •     整齐密匝的斗拱真的会让人密集恐惧。。
  •       作为名门之后的梁思成 作为让无数男人心动的林徽因的老公 再作为近代中国建筑史里不可或缺的人物 梁思成的此书值得一看
  •     这是梁思成编著的书,他对中国古典建筑的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本书中,许多后人没有听说、没有看到的建筑被他记录了下来,被他测绘了下来,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本书图文并茂,穿插了许多梁先生当时留下的照片和图片,非常珍贵,值得珍藏。
  •        学习建筑历史到底有没有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梁思成和贝聿铭。他们俩都曾就读于同样的大学。不同的是梁先生学成后回了国,醉心于中国古建筑,成为中国建筑学的奠基人。而贝则加入了美国籍,投身于现代建筑运动,并成为西方著名的现代大师。他们的命运有过交集,但最终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可以说他们分别代表了建筑学的两个分支,一个偏好于历史,一个致力于革新。真正论及他们对建筑的贡献,他们的贡献是不分轩轾的。纵观建筑史,进化与革命这两个主题总是此起彼伏。当一些建筑师尊重现有之物时,另一些建筑师却在撼动它的基础。可当前我们只顾着革新,却忘了因袭,从而忽略了建筑的历史。
      
       建筑史之于在中国更具有特殊性,中国的历史横亘5000年。中国建筑源于上古,成熟于唐宋,明清极盛,一脉相承,有一套完备的体系。而当现代主义如火如荼的进驻于中国时,人们开始怀疑建筑史存在的必要性,5000年的历史不再成为一种优势,而成为了一种负担。有人开始抱怨中国现代之所以没出现影响世界的建筑师,是因为中国建筑师身上肩负了沉重的历史。
      
       近代中国没有出现影响世界的建筑师的原因是复杂的,可中国的古建筑却多多少少影响了现代建筑,现代主义大师赖特早期受日本建筑影响,而影响他的那种日本建筑根源于中国建筑。在中国宋代的山水画中甚至能找到被誉为现代建筑双子星的流水别墅的类似形象。同样密斯的简约的建筑梁柱之间的造型和中国古建筑惊人的相似。
      
       再说一下梁思成和贝聿铭,贝聿铭实际上关注的是如何盖出好房子,而不去探索房子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盖房子?贝杰出的建筑作品对整个建筑界的影响和贡献无疑是巨大和深远的,但他专注的是实际工程,很少给后来人留下系统的理论和主动的影响。而梁呢?他一生在建筑的理论和历史上苦心孤诣,把即将失传的建筑技术保护了下来。如果说贝是务实的,那么梁就是务虚的。梁告诉我们,建筑不仅是物质,而且是精神。 建筑作为一种物质不可能永远屹立不倒,就像人不可能长生不老。我们需要传承的是一种精神,这样才会源源不断,生生不息,这才是真正的永恒。最近香港修葺一个寺庙,在大陆这边却找不到相关的技术,最后不得不求助于日本。在国外,研究建筑历史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备的一条体系,而中国从中国营造学社开始,才刚刚起步,如果没有梁先生他们那一代人含辛茹苦的保护,中国或许只有去到日本或者其他国家去找寻自己的历史了。
      
       建筑发展到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轰轰烈烈上演,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一套体系被摒弃。可就算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表面是反历史的,最终还是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是不存在的。我们看毕加索的绘画或是苏轼的书法,如果我们不了解绘画或是书画沿革的那段历史,我们看到的只是肤浅的表面,甚至视之为垃圾。
      
       在抗日战争时期,梁先生建议美国空军不要轰炸京都、奈良。而贝聿铭却执相反意见。京都、奈良最终保存了下来,而东京,广岛一些大城市几乎夷为平地。现今,当人们厌倦了像东京一样千篇一律的大城市的时候,开始对京都这样的古城心弛神往。http://fuyouzhidao.blogbus.com/logs/17048376.html
      
      
  •     書的印刷很差劲~~排版什么的,也不好~~
  •     感谢豆沙送书给我
  •     门外汉看各种专业术语看得很想死...需要多翻几遍才行
  •     楼阁好像没有涉及
  •     在那个时候,建筑依照的是建筑自己的法理,前辈们造一所能够传世的房子,仿佛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后生晚辈看个目瞪口呆。
    说的太好了。在旅行的时候,能够稍稍看懂一些,了解那沧海一粟,便觉得是对自己好奇心的甚大满足了。真想回到他们的时代,学学他们做学问的态度和坚持。
  •     玄妙观 三清殿 南宋,双塔 虎丘塔 北宋
  •     大师心血
  •     朋友说很不错,他很喜欢
  •     好书 便宜
  •     我更喜欢梁先生的画功
  •       想到一个细节。梁思成先生选择古建筑源起于他父亲,也就是梁启超先生。他在逛旧书店时发现一本李诫的营造法式,交给儿子并嘱咐仔细研读。
      不禁一叹。
  •       梁先生当年说的话为何到今天还如黄钟大吕,庄严正大、和谐高妙,让后人看着惭愧。
      
      几年前一次出行,在成都的青年旅社里遇见一个从俄国一路坐火车过来的荷兰高个小伙,小伙一边玩着北京悠悠,一边跟我抱怨“中国怎么哪儿都一个样了?”后来这几年我走过中国上百个古镇,没有一个不让我痛惜。不是因为修水利淹没在水底,就是被改造得神韵散尽,甚至丑陋狰狞。是贪婪?是无知?是恶俗?
      
      五十年后,我们去哪里寻找我们的梦里家园?去哪里感受祖先的金戈铁马和诗情画意?
      
      梁先生的传世书
      
      
      
      
      
      
  •     就是平实的学术论文!比不着边际的吹水论文通俗易懂。乱世初创,不求精致,一味实实在在。
  •       代开鹤岗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鹤岗无房证明代开鹤岗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鹤岗无房证明代开鹤岗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鹤岗无房证明代开鹤岗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鹤岗无房证明代开鹤岗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鹤岗无房证明代开鹤岗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鹤岗无房证明代开鹤岗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鹤岗无房证明代开鹤岗单身证明【ΩΩ:535982237】代开鹤岗无房证明
  •     总之还是经典……
  •       有夜里挑灯夜看之习惯
      那晚看此书
      半文言版
      本想会很快被催眠
      却不知被其吸引
      尽不忍释手
      此果
      半夜未眠。。。
      
  •     徐和梁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两类人,但是他们都是一个时代的精英,这是毋庸置疑的。就像我们很难说区分李白和杜甫那个更有价值一样。
    以上为胡说八道,不要介意。
    就私人感受来说,对于林而言,男人对于她来说都是用来挑选的,这是她得上天宠爱的地方。这是值得女孩子羡慕,但不应该嫉妒的地方。
    梁圈对日本圈定轰炸圈,我们不宜从狭隘的民族主义角度来理解。如果日本那些老房子都炸完了,中国这一流的建筑就所剩无几了。我个人是把日本的老房子当活化石来看的,这些中国都快绝迹了。咳,心痛了
  •       中国传统建筑和城市格局的大规模崩坏有两次,一次是上世纪初叶,大量西式砖石结构建筑的涌入,以及因通商、交通等因素新兴起的城市或造成的城市中心偏移,余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40年代,建筑技法以及城市规划理念都发生的根本的转变,造就了一批中西混合的城市和建筑,但因其地域和时代局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及当时的发达地区。
      第二次就是现在,由房地产和政府投资拉动的全国范围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彻底破坏了一息尚存的古典城市格局,也将那些仅存的古典建筑都分割、包围在钢筋混凝土、千篇一律的现代楼宇之中。这种改变,对于古典时代的城市和建筑来说,是毁灭性的。
      去年去西安,看到现代化的曲江新区中矗立着一座大雁塔时,感觉很是异怪,登上大雁塔向西面瞭望,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总觉得有一种历史的割裂感。古典建筑的庄严、厚重和典雅与现在大兴土木的现代建筑的呆板、轻佻和浅薄根本不可能有机结合。很多城市的当家人都只把这些历史遗迹当做赚钱的工具,才会生出这种无知势利的理念。
      不过目前,这种风气似乎终于有了一丝扭转的迹象。先是复古建筑的兴起和流行,尽管仍是造假,但证明认识上已经有了提高;而现在,对于城市格局的重视、保存和恢复似乎也终于被提上了日程。
      在现在这个时代去读梁先生这部开创新的杰作可谓正当其时。展开书卷,看到那一幅幅老照片、独到一段段叙述,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如果不是专业的研究学习,可能读起来会有些枯燥。但这本书其实不需要精读,总体浏览先熟悉大概,了解各时代的特征,即算完成了读这本书的第一步。
      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了,旅行根本是家常的事,在旅行有机会探访书中的古建筑时,再把书拿出来,在实物面前找到相关章节精读、细读,与实物对比着读,才会在这样的过程中体会到读书和旅行的另一种乐趣。
  •     某人的儿子啊~~ 把奈良保下来了。其实过个几百年,那些战争啊,民族啊,哪有历史和文化重要。
  •     书开篇翻来感觉像是博士论文,思路清晰但作为我的读物来说趣味性弱了点,不过梁大师的精神及所做功课都令我钦佩。可能是因为所读的书没有配图,观感没有那么好。
  •     只是不适合我而已。
  •     可能每个人对建筑都会有各自的理解。从梁老先生这儿看到的不止是他的传奇,更是他对建筑本身的执着,一种疯狂的执着,而他想呈现给后人的也许也不止是建筑原本吧
  •     还可以吧,还没细看。
  •     多阅读,多开阔视野。不错
  •     简直记不得
  •     少的一个星是我自己的问题。。我自己的问题。。
  •     举各朝代的建筑遗址或文字记载说史 太学术 很快就翻完了… ps.排版差评
  •     认真读完总论,其他分论和《建筑空间论》一样令我头疼。不过梁先生文笔之优美实在令人唏嘘当今文论特别是自己毕业论文之差劲。
  •     在出差途中看完了,一代大师的治学精神太让人敬重了
  •     建筑巨作
  •     熟的质量不错 但对于外行人来说 有点难 有的不太嫩理解
  •     罗列。 读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辟谬,很直白,没情面。年轻气盛?
  •       对梁老我是非常崇拜的,居然可以从风流才子徐志摩手上抢到才女加美女的林徽因教授,那得有多大的个人魅力呀!
      呵呵,说笑了,没办法,天生八卦嘛!
      图书馆也有厚厚的一套梁思成文集,也曾经冲动的借来看,看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建筑的严谨实在不是我们这些感性的人可以接受的。但这本中国建筑史却非常喜欢,梁老除了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之外还是一个浪漫的诗人,字里行间详细的描写,完全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建筑的一首颂歌。不愧是领一代风骚的梁启超先生的公子,厉害呀!
      呵呵,想想林教授也真是一个聪明的女子,这样的人物才是结婚的最佳对象,才有结婚之后的举案齐眉,夫妻同心。至于徐大才子,看他与小曼婚后的乌烟瘴气,恐怕林教授真要庆幸自己没趟这趟混水了!
  •     内容多好的一本书,竟然给印成这个样子。
  •       旅行中有个很简单的法则:如果心里没有,眼睛难免看不见。
      
        在国内的旅行中,对我最有帮助的书之一是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的眼睛是盲的。
      
        陈丹青先生曾经说过:全中国至今可看的建筑只有两种,一是古人留下的,一是洋人留下的。这么说也许极端了,但我确实赞同他以这种极端方式来表述这方面的观感。
      
        名山大川之外,中国可看的建筑实在不算多,一来是我们传统建筑使用的材料不易保存,二来是我们对于“保护”这件事情颇不在行。在我看来,我们眼下“保护”古建筑的动机是完全实用主义的,如果能引来游客赚来钱,就大张旗鼓地“保护”;如果没有获利价值,那么,去北京看看四合院好了。这件事情的另一面是,现在有大量新建的“古建筑”一夜之间冒出来,看着古色古香,其实年纪比我小得多。
      
      
        《中国建筑史》对我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教会了我如何看建筑其实我也不敢说自己已经“会了”,但至少我现在会很有兴趣地去欣赏下斗拱啊飞檐啊什么的,明白了一座寺庙一尊佛塔的每处细节都是颇有讲究的,不能将就。用梁思成先生教授过的眼光去看,可以看到建造者的用心或者不用心,因此毫无疑问地也多了不少乐趣。鉴于现在国内景点的门票那么贵,这样让我觉得更值回票价了一点。
      
        读梁先生的书、看旧中国的老房子,令我深有感慨的是,我们的先人确曾生活在一个没有时间和金钱成本概念的年代。在那个时候,建筑依照的是建筑自己的法理,前辈们造一所能够传世的房子,仿佛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后生晚辈看个目瞪口呆。
      
        仅此一点,都对梁先生感激不尽了。
  •     应为是用袋子寄来的也没有内包装所以折痕和封面磨损很严重。。。希望可以改进。
  •     最后一句写的如此令人动容!
  •     稍微有一些些磨损,可以忽略不计,总体满意
  •     看纪录片来的 看到公司阅览室有就拿来翻了翻。没有认真看,但冲着梁工的手稿就得给五星啊。
  •       很有兴趣看看这本书,
      虽然我对建筑没什么了解。
      我很喜欢去一些老旧的城区看看,逛逛
      恍惚看到了千百年间的人与事。
      许多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价值的
      其实时间是一把很好的称
      事物有多“重”,历史会告诉我们
  •     书本印刷质量极差,图片一点都不清楚
  •     喜欢。
  •     《图像中国建筑史》可以当作入门,这本更专业,术语较多,想去把里面提到的还健在的古建都去现场看看。这么好的内容真应该再好好用心呈现一下,才不辜负梁思成、林徽因及营造学社同仁的精研。比如将“栱”“拱”这类用字统一;增加术语表;图片没必要几乎等大排成一张一页,徒增书籍体量;等等。
  •       这是一本很有分量的书,是一部可以拿来当枕头的书,梁的文笔和绘画同样精彩,我只是一个纯业余的爱好者,看了过后感觉老祖宗真的不简单,梁也是很出色的。现在CAD很发达,我想在网上找一找应县木塔的详图,还是找不到,是我们每人去画还是没有放到网上共享,希望是后者。
  •     有点象李时珍这样的人。
  •     愧自己非建筑专业,对一些专业术语不是很了解,只能粗读先生著作。
  •        这是一个真正钻研的学者和艺术大师的心血之结晶,正如我在书评里提到的,这绝非一部纯粹的建筑技术史,而是蔓延着中国千年朝代更迭、艺术形态变迁、王室喜好描摹的经典之作,它通过另一个角度,仿佛一只洞悉一切细节的眼睛,帮助人们去了解和还原了真正的中国古代历史。
       对于非建筑学专业的读者而言,也许会被绪论部分的大把专业数以吓怕,但只要你沉下心阅读,你会发现这根本不是问题。就算你到最后仍搞不清耍头勾栏月梁等物是何玩意,但你仍会对秦代崇尚的高基和阿房宫的壮观感叹不已,也会对宋代二帝神经兮兮的衰靡审美颇感郁闷,还会知道大唐的长安帝都原为隋炀帝所建。
       说得太专业显得太业余,我还是来说说大家都很感兴趣的部分:
       比如曾名为温泉宫的唐代华清宫,也就是一代美人泡“汤”的地方(说到此处还有部分年轻人颇为赶时髦地去泡日本名“汤”,并对奈良樱花寺庙感怀万分,素不知那弹丸之地仅存寺塔尽乃我大唐鉴真和尚东渡后所营建)。“贵妃出浴”之风采大家都心旷神怡,但你知道那究竟是个什么模样?难道就是现在旅游景点中那被众人环抱拍照的杨玉环雕塑大白腿?
       书中告诉我们:“骊山上下,益置汤井为池,台殿环列山谷……御汤九龙殿在其南,亦名莲花汤,制作宏丽。汤中陈白玉石鱼龙凫雁及石莲花,石梁横亘汤上,莲花才出水面,雕镌巧妙,殆非人功。更置长汤数十间屋,环回甃以文石。此盖宫之中心建筑也。此外尚有重明阁。倚栏可北瞰县境。阁下有方池,中植莲荷,池中凿井,每盛夏泉极甘冷;朝元阁为开元皇帝降圣之处,其南老君殿,有玉石老君像,制作精绝,长生殿则史剧史诗中最浪漫之所也。”即在骊山脚下的华清宫内,除了飞霜殿、长生殿等帝皇休养生息之所,整个温泉乡是多么的辉煌热烈,各级大臣们都有专用的浴池,而打通整个温泉的大通铺式的延绵曲折泡澡渠塘更是别具一格。贵妃的浴室,重楼卷幔,池内更是升起玉石精雕的白莲、飞鹤等物器,晶莹剔透,薄如蝉翼,在腾腾水汽中与美人的雪肤交相辉映冉冉升起,那才是令人目眩的胜景。你们真以为一堆花瓣加上几头新加坡吐水神兽,就是贵妃的待遇了?此种影视剧布置估计只能糊弄糊弄旧时官宦人家耳,哪里入得了万万人之上的当朝国君法眼。
       各种纠错的小故事,不胜枚举。难道你真的以为,古代京城的酒店,就是店小二漫天叫的双层阁楼一堆桌椅?是的,曾经我也以为中国古代的建筑都长得差不多,朱柱青瓦的;曾经我还以为太监或将领都不可能是艺术家;曾经我从不知道武则天盖佛刹是那么的大手笔;曾经我更不知辽金建朝时空有一殿而皇帝依旧住民篷……
       历朝趣闻也很多,我竟然是从这本书里才多少领悟到了各朝兴衰的真实原因。都说封建王朝不重商,你可见过汴京巨贾沿通商水道盖起的巨楼?你可见过富甲天下的“国医一条街”?都说慈禧抽了海军经费兴建颐和园加速亡国,岂料在宋徽宗时代也曾出过一个亡国巨制——那文艺青年皇帝想要把河南打造成江南水乡,奸臣凿河道、毁城门运巨石,搞得最后二帝被俘后空叹“雕栏玉砌应犹在”,直至南宋后妃挖白石尚被宫女笑话,你知道是哪一出?书中告诉你。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现代这个速食的年代,真正有钻研精神的人越来越少,日本尚有能向漫画家指出和服领子画错方向的读者,而中国的现在真正懂得学问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本书确实能够让我们懂得更多奇妙的知识,但我以为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拜读此书,你必须要脱帽致敬,向一颗真正有灵魂的良心。
       同时我们也看到林徽因的才女雅号绝非浪得虚名,书中最为文采飞扬的部分辽、宋史料故事,看得我大笑的对南宋皇帝向当朝尚书重金购置水银装饰园林的揶揄之言,或均出自她之手。据悉彼于微时夫妇俩在郊野茅屋中呕血写作时,竟激动得夜不能寐、笔耕不辍。读了这一段,我们知道在美国投放原子弹之前,林徽因轻描淡写地说过日本人来了就可以跳江,而梁思成却还要含泪为侵略者画文物保护地图,终于明了为何徐志摩之流不能够取代这个男人的原因。
  •     看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再读,又多一层感慨。原只觉得书中那些手绘图异常精巧可爱,现得知梁林二位先生撰此书时的生活窘境,愈加崇敬,且自惭。
  •     对历朝历代建筑特征写得太少了
  •     梁思成前辈花了一辈子收集的材料。绝对是很有价值的
  •       相信绝世的人,都是孤寂的。
      其实之前有人说,一个务实,一个务虚。
      其实这两者不是对立。
      举个列子,康,路易斯·康。
      他是以自己的建筑在著作理论。康德建筑就是理论。
      梁思成,大将之才,虽然和老贝同世,但远高出老贝。
      老贝,说难听的就是在世道和建筑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所以才有如此成绩,当然成绩也是要肯定的。
      至少现在社会大趋还是这样的。
      孤寂的人啊。
  •       书上列举的所有建筑,我知道我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全部看遍的了,不过古建筑比较扎堆的一些地方,像山西的五台、大同,北京,西安,河北正定等等,一定要去的。去的时候带上先生的这本书,然后在古建筑里面对着书上讲的看上一天。这些古建筑的所有特征,书上基本全部讲的清清楚楚。读着书里对每一个建筑的细致描写,能感受到作者写书时花费的心血。
      
      在书末尾的附文里,作者这样写道:“这部建筑史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南溪县李庄时所写。因为错误的立场和历史观点,对于祖国建筑发展的前因后果是理解的不正确。例如:以帝王朝代为中心的史观,将各时期人民辉煌的劳动的创造和智慧的累积,竟说成了封建主和贵族的成就……(写于1954.1)” 现在看来,这几句被刻上深厚时代烙印的话,该是先生故意说的吧。作为一个对中国建筑史乃至中国历史有着那么深的研究的人,他肯定知道,当几十年后人们读到这几句生硬的套话,唏嘘的不会是作者的庸俗无知,而会是那个黑暗的时代。
  •     大致翻看了一下,内容还行,就是看着书的纸张较旧
  •     梁思成、王世襄
  •     这质量实在是跟地摊货10块一本似的
  •     郑州。木建筑这个无法想象的坑。。
  •     又是没看完...
  •     对染思成那种严谨、科学、全面的测绘方法以及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探索、求证、保证致敬! 另:搞了半天一代大师好像还来我们彭山县江口汉崖墓考察过咧!!!好有面子 好有面子
  •       其实梁的《中国建筑史》对于初学者读起来还是有点生涩的,主要是由于这本书的基础铺垫并不详实,木结构局部名称并未列出详尽的说明,但是此书最大的精彩也许正在于对那些经典木结构的梁架分析与年代判断,如果对构件名称不熟悉,看到后面难免会感到困难。
      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更易懂一些,读完刘的书再读梁的《中国建筑史》应该更容易一些。
      第一次读梁的《中国建筑史》只是一种熟悉,第二遍读就开始该有收获了。
      
  •     拉么多的名词都不...认识..
  •     嗯 就是想通过这懂一点古建筑而不是就扫了眼形状
  •     书当然是诚实和理性的。可我对中国古代建筑仍然是冷漠脸。因为是所谓的末技,所以总难免显得缺乏神髓。叹。
  •     不错,很好,很有用,我很喜欢
  •     语言不是全白话,但是读进去了特别有意思,适合钻研钻研。我觉得非常耐看!果然是梁先生,值得拜读
  •     一周看完大师的作品,两点感触颇深:梁思成和林徽因能成为近代史上著名的情侣,和他们拥有共同的理想密不可分。书中两人在佛光寺考察测绘的老照片,十五年踏遍华夏大地的壮举,处处体现了民国中期这些中国最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西风东渐热潮褪去后对中华文明的反思再反思,中国古建筑才真正在科学视角下焕发出自己的活力。 林沫在后记中坦陈梁思成在建国后多次有意重写中国建筑史,我想这和他个人的人生积累密不可分,虽然拥有者五百多页的篇幅,但书中对中华文化和中国建筑的互动并没有清晰的阐述,可以说略有缺憾。假设建国后能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我想梁先生的成就还能有极大的提升。 最后要吐槽下南昌滕王阁,梁先生的设计比现在建成的建筑强之数倍!
  •       天天啃 还是只有敬仰 我说 建筑 到底怎么去接近你
      虽然东南没去成 但我的皮箱里总装着你们 哎
      后悔 还是应该更仔细的研究 古代建筑东西太杂有很古老了 没有心情去画出来 这本书还是人手一本的
  •         《中国建筑史》和《中国雕塑史》是建筑大师梁思成的早年著作,是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的集大成者,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梁思成,相信对很多人都不陌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是他建议完整保留北京城,而择地另建新城。如果当初国家领导人采纳了他的建议,那么如今北京将是中国乃是世界最大的一座古城。可惜当初毛主席希望北京到处都冒烟囱,于是一个个城门被拆除了,一垛垛城墙被拆除了,北京变成了一个工业化的大城市,直至今日仍然在大拆特拆,于是老北京的四合院,小胡同渐渐地消失了,这着实是令国人极为痛心的。照这样的速度下去,也许多少年之后,我们只能在大师的著作里才能找寻历史的影子。事实上很多东西已经是这样。
      
        《中国建筑史》的封面上印着梁先生的一段话:“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 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备而系统的中国建筑史,为后世了解中国建筑的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中国雕塑史》的封面上印着梁先生的另一段话:“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最古者也。”这是中国人所写的第一部中国雕塑史,简洁、清晰地反映了先秦到清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发生、发展与辉煌,与《中国建筑史》堪称中国古建筑艺术方面的双璧。
  •     应该是很经典,但是要是再白话一点,读起来就不那么费劲了
  •     是建筑也是历史。
  •     唐朝在日本,明朝在朝鲜,清朝在香港,民国在台湾。 我们的古迹只能在当年的旧照片管窥了
  •       借用时下网络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来调侃下自己看此书的心情,看的不是书,看的是孤寂……
      如果能了解梁上君子的身世,和民国那段历史,我们就更能体会到“孤寂”一词在书中的含义。特别是看那一张一张的黑白照片,虽然有丝林徽因的影子,但荒凉的渗着西风的午后,用一架老相机抓拍这千年的苍凉,我感到了,我感到了,那一世的孤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