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2-01
ISBN:9787108015952
作者:阿诺德
页数:245页

书籍目录

译本序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论政治与社会批评
引言
第一章美好与光明
第二章随心所欲,各行其是
第三章野蛮人、非利士人和群氓
第四章希伯来精神和希腊精神
第五章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第六章&nbs

作者简介

阿诺德去世时,已被公认为维多利亚英国的文化主将;《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成为传世之作,是因为阿诺德在介入具体论争时所表现的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因为他在英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所提出的问题至今仍是无法绕过去的重大问题,也因为他发明的不少标语式词语早已进入核心英语,成为英语世界受教育者的常识性认识。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英国佬 马修·阿诺德 在 1869 年的时候这样说道“……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如饥似渴地抓住这些言辞,以此证明他们的人生方式十分合理……”我们对警句格言的依赖由来已久,有些时候甚至达到不可或缺的地步。对恋爱也好对社会改革也罢,总而言之就是要引征据典的搞一些东西来支持自己的说法,完善自己的行为。而对于思想产生原因则丝毫没有兴趣去研究,整个把自己的脑袋给别人使用了。他半是矛盾半是愤慨的写下这些句子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她举世闻名的伟大的工业革命,各种先进技术纷纷涌现,由此产生了不同以往的阶级。古典式的贵族、皇族、平民、神职人员等等分类被新兴的工人、中产阶级、技术专家和舰队街的报业大佬们摈弃和辱骂,一切乱七八糟却又生机盎然。可是这种无政府状态却未能成为使国家进步的创造性,被马修分为野蛮人、非利士人和群氓的维多利亚时代里,人群的思想却并未象他们激动人心的工业革命那样蓬勃,而唯一能够重建新时代秩序的力量,就是马修不遗余力倡导的“文化”。在肯定了文化的力量的同时,他也说“……被看作炫耀半瓶子醋的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所谓文化,不过是产生于求知的好奇心;它之所以受到尊崇,完全是自大和无知在作崇,或者是因为它成了社会和阶级等第的标志,就象徽章或头衔一样,能将拥有者于无徽无头衔的人群区分开来……”虽然是说政治与社会批评,但马修的文章大部分都是散落在各种期刊上的,这种批评并不特别系统的连贯在一起,一些文章通常只是对反驳他的文章的反驳,这也使得这些文章没有正经评论文章那么学术化,而或多或少带着点调侃和挖苦的味道。这让我们知道,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事件缺乏好奇心或者纯粹的理解;只将知识或者干脆只将无知和浅薄当成某种标记和自我的个性,并不只是在现在才有;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有人这么干了。也就是说,即便是当一个无脑青年,如今的匹夫们也未能做到成为无脑青年里的先驱或者典范,他们如此平庸,仅仅是无脑而已。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刚读完《文化与无政府主义》,中国的社会现实不可能流向无政府,但伪自由却是自始至终的。
  •     我怀疑王向远关于欧洲文明的两希说是受阿诺德的启发
  •     总觉得anarchy翻译成无政府有点怪,但又找不出更贴切的词汇了
  •     很有共鸣啊。
    lss,的确这里的无政府不是字面上的无政府,理解就好了。
  •     咁 抽象。。。 ?
  •     人有了随心所欲的自己时要做些什么呢
  •       ·满月酒还是追悼会
      关于上海乃至中国文化批评的构想,我从来都没有试图建构一个远景式的描述,做这样一项工作不仅远远超出我的个人能力,从根源上讲,拒绝动手的初衷是害怕从虚空中徒劳地唤出诸多失意情绪来。昨天在复旦举行的“上海文化批评的未来”讨论会场中,一种无法言说的忧愁弥漫在长短不一的发言中,甚至有人提出了这是一场“文化批评的追悼会”的说法。虽然紧接着的发言还是被引导到了一个相对乐观的轨道上,但到底我们在这里为文化批评庆生还是哀悼,实在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探讨文化批评的未来,首先得考察它的现在。哪怕它八辈子族谱都不甚明晰,其当下的状态无疑是疲软的,更别说达到毛老师所言的“与生活短兵相接”。按照王晓明老师的看法,理论上越是激进的学者,恰是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的退缩,导致他可以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角落大放厥词。这种情况不仅是中国的事情,更是整个世界文化批评领域无法回避的现实。我们可以想象,当批判作为一种被悬空的默想,孤单地存在于书本或是学堂中,它的生命线该是多么细小与脆弱。而面对当下社会种种扭曲、异化,理论的空洞不仅触发着新一轮对欲望狂欢的诉求,更让一些想真心拥抱幸福感的人失去了安身的根基。社会大发展了,可是属于可表达范畴的乌托邦想象却江河日下,并遭到来自现实怒气冲冲的践踏。批评家们绕在自己的困惑里,尚未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觉得要做好文化批评说着容易,实际太难。而现在大部分人,包括老一辈、老老一辈的局内人,都已经逐渐丢弃了取得最终胜利的士气。
      
      当然,我们不可能有标准去衡量文化批判是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更无法断定这个所谓的“最终”身在何方。马修·阿诺德早在十九世纪末就开始了类似的呼唤,他的声音虽然经久不衰,但真的实现的有几分,答案恐怕是令人惭愧的。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伊始,他就为“文化”的作用下了一个空前旷大,甚至在我看来有些高调的定义——文化并不企图去教育包括社会底层阶级在内的大众,也不指望利用现成的看法和标语口号将大众争取到自己的这个那个宗派组织中去。文化寻求消除阶级,使世界上最优秀的思想和知识传遍四海,使普天下的人都生活在美好与光明的气氛之中,使他们像文化一样,能够自由地运用思想,得到思想的滋润,却又不受之束缚。
      
      按照马修·阿诺德的标准,当代文化批评看来只是死活一堆。因为它既无力该表社会阶级划分日益明显的现状,更从某一侧面加剧了这一过程,连“双刃剑”都称不上。虽然,我们对富有人情味的社会仍旧存有幻想,却始终无法找到颠覆不破的合法性。意识到这一点,悲观情绪是无可避免的,唱一出“文化批评追悼会”也情有可原。但问题是,死火死否也该有死火的价值?也许在某些条件下,死火也有复燃、燎原的一天?
      
      ·唱一首悲凉的咏叹调
      今日饭局,小菜说到家乡武汉的东湖事件。来龙去脉叙述一番,说到切肤的无力感时,小菜最终还是没有忍住自己的眼泪。继而,席间易动情的姑娘们也红了眼睛。填湖造楼,这桩事情如此频繁地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生着,我们早该熟视无睹。然而,却因为一种并非与生俱来问题意识,我们自发地与一片遥远的地域发生关系,投以注目,施加愤怒。在这一场具体的战役中,文化不是最尖锐的武器,它的使用者们甚至明了失败的必然性。然而他们,或者说我们,要夺取的并不是话语权,而仅仅是发言权。因为少数人的美好与光明并不是彻底的完美。而要实现群体的利益,就必须经历卓绝的斗争,哪怕期间有无数失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要这样的悲观来铸成反抗的底线,这一首悲凉的咏叹调也必定在未来成为令人欣慰的篇章。
      
      回顾马修·阿诺德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总会发现19世纪末期英国社会与当下中国的种种相似之处,哪怕时间、地域都不甚相同,在社会机制、国民心态上却是存在某种同构性。记不得是谁说的,尚未经历过工业文明的社会虽然蒙昧,却颇为鲜活。大众的宗教激情和对未来的想象构成那个是该的主旋律。宗教随着大机器的到来而势弱,按照詹明逊的看法,文化取代宗教成为主宰意识形态的机制。这个所谓的“理性时代”带来了现代社会所有的幸福,也带来了文明社会全部的悲哀。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19世纪中叶后的英国社会等同于市场经济大潮下的中国,却不能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着的某种同构。机器文明导致盲目的工具崇拜,成为纠缠我们的一大危险。人们以为创造了宏基伟业便可迎来内心的宁静,并极力做出拥抱的姿态。不料,工具信仰导致了极端自由主义的滥觞,自由主义又引发了无政府危机。在阿诺德看来,“现代精神几乎已经彻底瓦解了习惯顺利”,甚至在文化领域本身,“传统的、胸怀宽广的文人正日益被做专门学问的雪人和市场导向下的商业写作所取代”。在如此背景下,除了将既得利益最大化,人们还能追求什么呢?
      
      由此,哪怕是最短暂的悲伤都是可贵的。木心说,非宗教人士哪怕遇上了好事,欲张开双臂欢呼时都不知该感谢谁。那么,在这个处处充满、从来就未曾诞生过信仰的被动的社会里,让我们在心底保留一份悲观。它让我们能够冷静地瞧一瞧身边,多问一个为什么,也能默默地督促我们关注内心长久的转变。
      
      
  •       09年暑假的读后感。
      
      
      从书的标题以及副标题看来,这是一本关于政治与社会的、学术性较强的书。我之所以与其结缘,是因为大二下学期上的当代英国文化这门课,此书就是课上所讲授的内容的一个引证和材料。那么要说这本书,首先就要从当代英国文化课说起。课程花了大量篇幅讲述“文化”这个概念,并将其同我们平常所了解的狭义,甚至是广义的“文化”区分开来,对文化的阐释拉升到一个更高的角度——一种以完整的理智所指导的文明,而这种文明有其强大的力量,推动社会朝着学习、追求完美和理性的方向发展——而这个对文明的阐释则来源于阿诺德对于“文化”的定义和理解;又或者说,两者不谋而合。
      在放假后,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将全书看完,只是这种“看”完全还处在一种接受的状态,尚未进入到批判性思考的阶段,而这皆因所“接受”之事物似乎超出了我能快速理解并转化到思考的能力;说得更甚,我仅得以囫囵吞枣地取得个大意,即作者的大立场,至于个中细致谈论到的问题,即作者在这些立场上针对具体事件进行评述的内容,则均不知所云——此皆由于自己所知甚少的缘故。如介绍中阿诺德自述的,“我只用简单的不讲系统的方法来做查询”,《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并不是对文化作一番系统科学的学术论述,而只是作者持自己的立场对当时政治上、社会上的一些关乎文化的现象或作评论,或与论敌唇枪舌剑所成的一些“文章”,此书亦即为文章之合辑。由此,要深入理解文章中所讨论之事物,势必要谙熟19世纪英国的社会与政治风貌,懂得当时批评家、政客们所聚焦的、关心的问题所在——而这又正正是我所缺失的。某个时刻,感觉我就是在“未学行先学走”,基本的东西还没了解就去钻研大的深的,其情状就如小孩尚未识字便津津有味捧读四书五经一般,想来也觉得确是滑稽。于是,鉴于读者水平有限,此话奇怪但真切,这份读书报告也只能写到我力所能及的水平,简单对大意作个概括,同时在某些概念以及语言层面也有所收获。
      全书的主体是六个章节,亦即六篇散文,全都围绕“文化”这个大主题而又各有各的聚焦点。六篇分别为美好与光明(Sweetness and Light);随心所欲、各行其是(Doing as One Likes);野蛮人、非利士人和群氓(Barbarians, Philistines, Populace);希伯来精神和希腊精神(Hebraism and Hellenism);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Porro Unum Est Necessarium);自由党的实干家(Our Liberal Practitioners)。
      在引言中,有这样一段:“如果一个文化人被同胞选进了下院,那么目前他对他们所能说的最为适切的话,莫过于苏格拉底的那一句‘了解你自己!’心中向往掌握权力的人嘴里是说不出这句话的。”“在我们这个社会的有责任能力的人群中,在眼下这个时期,文化人正是不能适当地委之以权力的阶层;然而我却不敢断定,问题出在文化人身上,我们的社会倒是没有过失的。”从这些话中,对于文化的评论缓缓拉开序幕,阿诺德似乎将文化置于一个高于政治的位置,以其理性高呼,而从语言中看出,他自己则是不向往掌权的一分子,冷静地以旁观者的姿态道出文化应能对政治起到的作用。
      在第一篇中,阿诺德阐述了他对“文化”的理解——“文化即对完美的追寻,它的动力并非知识或首先是追求纯知识的科学热情,而且也是行善的道德热情和社会热情。”其实于全书中,阿诺德都一直十分强调文化与完美、和谐的关系,将文化视为最高理性,能够超越人的任何缺陷或局限,以指导人类前行的一种“东西”:“完美最终应是构成人性之美和价值的所有能力的和谐发展……”。他把这个文化与狭义的文化区分开来:“文化并非只是努力地认识和学习神之道,而且还要努力付诸实践,使之通行天下,那么文化之道德的、社会的、慈善的品格就显现出来了。”随即,阿诺德又以较长的篇幅批判了当时英国推崇机械和物质文明的风尚,他强调,人们应该清晰地区分开过程(或是工具)与目标,以及辨认清楚两者的实质关系——追求的应为终极目标,而不应只困于工具,反倒把工具敬为目标崇拜对象。接下去就是具体评论被奉为目标的工具:铁路和煤炭、财富、人口和身体等等,进而指出人生理想应该是各方面达到完美、值得以全部力量追求的美好、光明和完美的理想。然而,在最后总结的这一点上,由于水平有限,我不十分理解——我很明白关于追求目标和追求工具的关系,只是阿诺德不断重申的所谓“美好与光明”,那个完美的理念难道不是有点抽象或者虚无吗?至少,工具都是具体的可体察的东西,对于工具的追求,由于目标较明确,因而也较易确定所追求之物而不至于迷失,我想这或许也可成为当时人们推崇目标崇拜的原因吧;像美好、光明、完美这种透过语言高度概括的理念,人们又应如何把握呢?最终,有什么尺度得以衡量到底人们完成了对它们的追求与否呢?这就是我遗留下的一点疑惑。
      第二篇中,阿诺德主要批判了当时英国人普遍的强调个人自由的倾向,以及从第一篇引申出的“光明”,亦指“理智”在这个中的作用,理智缺失则导致目标、方向缺失——“我们的流行观念是,对一个人来说,最幸运、最重要的只是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至于人有了随心所欲的自由时要做些什么,我们就不大看重了。”在阿诺德看来,甚至连“自由”,这个被历史过往无数人奉为最高追求的东西,也认为是一个“工具”罢了:“我们崇尚自由本身,为自由而自由,我们迷信工具手段,无政府倾向正在显化。”无可否认,阿诺德的这番话语实有其批判作用,也引导我开始思考“自由”到底是什么——这在以往人们所赞颂的“自由”中似乎真的没有确切地提到——究竟得到自由后,又是什么呢?人们在缺乏自由的情况下声声颂扬自由的崇高,对很多人来说,是否真的只是表达对于无法得到之物的一种渴盼呢?而无论这个“无法得到之物”是什么,最终都可归咎于自由的缺失——取得此物的自由(作为工具)的缺失。若从这个角度谈,自由成为了工具,其价值便被大打折扣了——阿诺德则着实很在理。同时,我们也能清楚地读到阿诺德坚决反对无政府主义的立场,在最后一篇《结论》中,有“不论谁在管理这个社会,不论我们多么想赶走他们,不让他们继续管理下去,但只要他们还在任期内,我们就要坚定地、一心不二地支持他们制止无政府状态的蔓延和混乱的局面。这是因为没有秩序就没有社会,没有社会也就谈不上人类的完美。”他对于“解决问题”的看法:“我们寻求的用以对抗无政府倾向的‘权威’准则,就是健全的判断力、思想、理智之光。”阿诺德接着阐释了他对国家的定义,国家作为避免无政府倾向的工具其不可或缺的地位,文化及“优秀的自我”在抑制无政府时引导国家的必要性。
      第三篇,阿诺德集中于社会三个阶层的评论——他分别将贵族、中产阶级和劳工阶级命名为野蛮人(Barbarians)、非利士人(Philistines)以及群氓(Populace)。阿诺德认为,“野蛮人”贵族代表了“美好”,独缺“光明”——“一般来说贵族的文化主要是外在的文化,其主要的构成似乎仍是外部的魅力和造诣,以及浅表层的内在美德;这个阶级的完美适中之惟一的不足,就是缺乏足够的理智之光。”而对“非利士人”中产阶级,阿诺德言语中满溢批判之辞——“我们的中产阶级岂止不追求美好与光明,相反他们喜欢的就是工具,……我常提到,这些内容构成了他们阴郁沉闷、眼界狭隘的生活。”最后,对“群氓”劳工阶级的评价则是毁誉参半——“劳工阶级中有一部分人勤勤恳恳地按照古奇太太的金科玉律行事,……就那些似乎确实在为伟大目标出力的劳工阶级成员而言,我们可以贴切地将其归入非利士人之列”;“但劳工阶级中最后还有个及其庞大的部分”指的是那些粗野的社会地层,“群氓”之称也由之而来。在分别评论各阶级过后,阿诺德仍不忘加上,“在社会阶级的区分之下,仍存在着人性的共同基础,其实每个人身上都具有那些将我们的同胞塑造成其他阶级的倾向和激情”,同时,每个人也有着向其他阶级转变的潜在可能。
      第四篇,阿诺德讲到了人类的两种精神准则,或说是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希伯来精神和希腊精神。文中,阿诺德主要探讨了两种精神的差异性,“在希腊和希伯来观念的背后都是人生来就有的追随天道和神的意旨、追求普遍秩序的欲望”,不同的是,“希伯来精神的主导是严正的良知,最重要是行为和服从;而希腊精神的主导是意识的自发性,最为重视的理念是如实看清事物之本相。”阿诺德认为,“世界本应在这两极之间取得平衡,只是事实上又从来不曾做到过。”文中,我们也能看到阿本人似乎是倾向于希腊精神的。再继而,他更深入探讨希伯来精神与基督教的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阿诺德指出,“英国人在实际生活和道德行为方面仍然具有强烈的希伯来特性:自信,坚持,专注(清教精神便是这种倾向的体现)。”由此,他提倡英国人应该更多地将希腊精神引进来,以调和希伯来精神所占的过多的比重。
      第五篇和第六篇里,阿诺德进一步探讨前文所说的美好与光明、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的问题,他在前文基础上更深入地针对当时的宗教、政治、社会现象以及时评具体地结合其个人立场加以论述。对于我所知不多的这些背景,也就不好理解、评论了。
      总之,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的大的基调就是提倡追求完美、理性的文化与最优秀的自我,以控制无政府状态的倾向。——“出路看来就是文化;文化不仅能通向完美,甚至只有通过文化我们才会有太平。”
      
  •       文化即对完美的追寻。它的动力并非只是或者首先是追求纯知识的科学热情,而且也是行善的道德热情和社会热情。p8
      文化之信仰,是让天道和神的意旨通行天下,是完美。文化即探讨,追寻完美。P9
      与希腊罗马文明相比,整个现代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机器文明,是外部文明,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愈演愈烈。P12
      除非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的人所说的,都是值得说的话,都是有价值的话,有用的话,而不是胡言乱语,否则就不能说以追寻完美为己任的文化实现了抱负志向。p13
      文化不以粗鄙的人之品味为法则,任其顺遂自己的喜好去装束打扮,而是坚持不懈地培养关于美观、优雅和得体的意识,使人们越来越接近这一理想,而且使粗鄙的人也乐于接受。p13
      希腊精神所以至关重要,就因为希腊人受到神启,幸运地产生了关于人类完美之基本品格的核心思想。P17
      文化人是常常失败。P21
      文化专注于看清事物本相,引导人类走向更全面,更和谐的完美。P24
      工具信仰正是中产阶级自由主义的祸根。P28
      崇尚随心所欲的自由本身是一种工具崇拜,而真正的幸福在于按照健全理智的律令行事、服从她的权威。P48
      希伯来精神和希腊精神,整个世界就在它们的影响下运转。P97
      希腊精神最为重视的理念是如实看清事物之本相;希伯来精神中最重要的则是行为和服从。P99
      希腊精神的主导思想是意识的自主性,希伯来精神的主导则是严正的良知。P100
      思想的自由有助于清除盲信。P139
      人与自己的社群一起礼拜是最有效的崇拜,而惟有独处时,人才能进行最有效的哲思。P141
      没有理智的权力是极其危险地。P147
      
      以上是我读《文化与无政府主义》的书抄,本来还可以记下更多的好句子,只是由于生性懒惰,不愿意记下太长的句子,只得作罢。
      读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阿诺德和雷蒙·威廉斯并不是一路人。虽然他们的着眼点都在文化上,但是阿诺德明显有一种贵族精神,而且有点理想主义。
      把文化作为拯救世界,拯救国家的最高途径,我并不赞同,而且还怀疑文化有没有那样大的魅力和能耐。相反,我更看重威廉斯关于文化是普通的定义,因为,文化就是整体人类的生活方式,无论高雅还是低俗,无论大众还是小资,只要生活着,都属于文化的一种。
      但是,不得不佩服阿诺德关于自由的分析,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遵守着一定的规则,体现着一种制约,如果散漫无度,自由就会变成无政府主义,这是阿诺德最不能容忍的。
      阿诺德关于三个阶级的分析以及两种精神的理解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如何去思考社会的前途和文化的力量,思考改造的途径和可能的方式。他是一个精神贵族,尽管有些理想化,但难能可贵!
      
       10、9、20
  •     颇有奇趣
  •     OH NO~小菜是CB吗?
  •     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质疑者
  •       英国佬 马修·阿诺德 在 1869 年的时候这样说道“……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如饥似渴地抓住这些言辞,以此证明他们的人生方式十分合理……”
      
      我们对警句格言的依赖由来已久,有些时候甚至达到不可或缺的地步。对恋爱也好对社会改革也罢,总而言之就是要引征据典的搞一些东西来支持自己的说法,完善自己的行为。而对于思想产生原因则丝毫没有兴趣去研究,整个把自己的脑袋给别人使用了。
      
      他半是矛盾半是愤慨的写下这些句子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她举世闻名的伟大的工业革命,各种先进技术纷纷涌现,由此产生了不同以往的阶级。古典式的贵族、皇族、平民、神职人员等等分类被新兴的工人、中产阶级、技术专家和舰队街的报业大佬们摈弃和辱骂,一切乱七八糟却又生机盎然。可是这种无政府状态却未能成为使国家进步的创造性,被马修分为野蛮人、非利士人和群氓的维多利亚时代里,人群的思想却并未象他们激动人心的工业革命那样蓬勃,而唯一能够重建新时代秩序的力量,就是马修不遗余力倡导的“文化”。
      
      在肯定了文化的力量的同时,他也说“……被看作炫耀半瓶子醋的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所谓文化,不过是产生于求知的好奇心;它之所以受到尊崇,完全是自大和无知在作崇,或者是因为它成了社会和阶级等第的标志,就象徽章或头衔一样,能将拥有者于无徽无头衔的人群区分开来……”
      
      虽然是说政治与社会批评,但马修的文章大部分都是散落在各种期刊上的,这种批评并不特别系统的连贯在一起,一些文章通常只是对反驳他的文章的反驳,这也使得这些文章没有正经评论文章那么学术化,而或多或少带着点调侃和挖苦的味道。
      
      这让我们知道,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事件缺乏好奇心或者纯粹的理解;只将知识或者干脆只将无知和浅薄当成某种标记和自我的个性,并不只是在现在才有;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有人这么干了。
      
      也就是说,即便是当一个无脑青年,如今的匹夫们也未能做到成为无脑青年里的先驱或者典范,他们如此平庸,仅仅是无脑而已。
  •       文化明白自己要确立的,是国家,是集体的最优秀的自我,是民族的健全理智。良知作证,文化要树立国家的观念,不仅是为了维护秩序,也同样为了实现我们所需要的伟大变革。(P64)
      文艺复兴是希腊精神的再次觉醒,并在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中接触璀璨的果实。但如同古代多神教世界的希腊风气一样,文艺复兴在道德上也是孱弱的,道德品德松垮,道德情感冷漠。(P110)
      我们确信,通过寻绎事物之稳固的可理解的规律,摆脱固有的陈旧观念和习惯,让意识更自由地发挥作用,对美好与光明更加向往——总之,我们确信凡此种种我们所谓希腊化的倾向,乃是当今的国民生活、甚至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动力。(P180)
      
  •     译本挺好的~~
  •     极度经典的书籍。
  •     译文流畅。观点重复太多,太理想化。
  •     ...井姑娘威武
  •     我一直下不了决心去读这本书。。。作者的名字听得心慌慌啊
  •     与宗教和大众文化有关,精彩有趣且不脱离实际,讽刺之处如有注释应该会更容易懂作者的幽默
  •     写的不错!近期正在研究阿诺德,非常有振聋发聩的效果!想通人类或任何一个社会究竟为何而发展文化,太重要了!尤其是对当代中国!
  •     文化并不企图去教育包括社会底层阶级在内的大众,也不指望利用现成的看法和标语口号将大众争取到自己的这个那个宗派组织中去。文化寻求消除阶级,使世界上最优秀的思想和知识传遍四海,使普天下的人都生活在美好与光明的气氛之中,使他们像文化一样,能够自由地运用思想,得到思想的滋润,却又不受之束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