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书评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2.3
ISBN:SH10196-019
作者:玛丽·雪莱
页数:215页

孩子和他的孩子

在看话剧之前,认为有必要把原作看一遍,加之看了那么多同学的repo,想要一睹为快的心情就更加强烈,于是在6月这个忙碌的月份,我还是从容地看起了《弗兰肯斯坦》。玛丽的文字是精炼而优雅的,很多文字都用心选择过,用词也很符合她浪漫主义诗人妻子的身份,烂漫又深刻,很好地表达文意,没有太多的口水文。我用了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弗兰肯斯坦和他的怪物的故事,只想用“毁灭”来概括,维克多怎么毁了他的生活,怎么毁了身边人的生活,怎么毁了怪物的生活,一个幸福的生活怎么走向毁灭,维克多告诉我们,因为对知识的沉迷,对雄心的无法克制,对丑恶的不能忍受。我对维克多的感情是纠结的,我怪罪他,他太过于乌托邦的幻想,太天真的抱负,使得他走向了自以为能和主对抗的道路。他终于创造出了生命,却是如此丑陋的怪物——这是对他的惩罚,也是对他的考验,可惜他还是敌不过上帝。他对怪物难以忍受,母亲对孩子的温情,维克多丝毫没有,他只想摆脱这个怪物。罪恶的人类,自以为是的人类,他们害怕怪物,想当然地以为丑陋的面庞下藏着一颗肮脏的害人的心,他们怎么没有想到,他们自己比怪物还要残忍,他们的楚楚衣冠下有着一颗偏见的心,罪恶的心,他们才是该受惩罚一方。另一方面,维克多对自己的亲人又是如此的在乎,他不顾一切地想要保护他们——他太天真,他的生活太过美好,所以他无法承受打击?该死的温室里的花朵。我设身处地为他想,以人类的身份思考,于是我稍稍偏袒了维克多。我把维克多当成一个孩子,只有把他当成孩子,我才无法恨他,才能原谅他所犯的错。对怪物,我是恨不起来的。这个可怜的家伙,从出生伊始,被母亲嫌弃,被旁人唾骂,他是过街的老鼠,他甚至连错都还没来得及犯,就已经开始承受人们的偏见。他需要躲藏起来,因为他知道这样会吓到别人;他需要学习,因为这样他才能生存;他需要朋友,这样他才不会孤独。这一切,本该是维克多给予他的,却需要他向这个素未谋面的世界一点点学习、索取。他终于生气了,他终于选择了报仇,因为该死的人类没有一个愿意静下来听他好好解释,他们只会叫喊,只会攻击,多么自私啊!我为怪物伤心难过,那一段长长的自白,也换不来维克多的同情,他只是不想太孤独,维克多也不肯给他……最后,当维克多追他到极地,至死也不放过他,我心碎了,怪物失去了这世上唯一与他有联系的人,从此,再无人听他说话,再无人敢直视他。而即使如此,他还是被恨着的,不可饶恕的。这是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美好的邀请,是孩子对母亲的迫切渴望,是朋友对朋友的恳求。可惜,怪物永远等不来维克多的示好,等不到弗兰肯斯坦的拥抱。我想象着在极地的天堂里,他们最终能生活得很幸福,我希望维克多能像对待克莱多瓦一样对待怪物,希望怪物有个心爱的女友,希望世人能接受这颗圣洁的心灵。

玛丽的梦

初读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数年前的事。那时候只听说是经典恐怖小说,科幻小说之祖,名头好像很响亮;但是连弗兰肯斯坦到底是科学家还是科学家创造物的名字也还不知道。所幸的是这次读的是原版,不但没有“揭露社会黑暗”之类官方总结一般的说明了,还有整整的半本是玛丽本人的生平、序言、书信,时人及后人比较纯文学的评论可以读。后来把中文版带到学校去,同学们见了还要惊叹:中文版的原来这么薄!书的原题是:《弗兰肯斯坦,现代版的普罗米修斯》,起源是玛丽的一个噩梦,梦见个医学学生在把人体残肢组装成一个缝合怪。后在其夫珀西·雪莱——对,就是稍微对外国文学有点了解的人就听说过的那个雪莱——的鼓励下,将其写成了一个长篇。书成于1819年,但是直到1831年才出版,其时珀西已然仙逝。书中没有名字的怪物的形象和创作过程,二百年来经过各种演绎甚至是恶搞,现在要吓哭个小孩子怕也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我最初读中文版的时候因为注意力都放在了怪物身上,也觉得并不可怕,反倒是最初有点可爱,后来又颇为可怜——剧透一下,不外乎就是个狂热渴望知识的学者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用死人残肢做了个缝合怪,说起来也还是按照人类形象做的,还都选用的是漂亮的零件,只是比常人明显大几号而且因为组装问题脸比较丑而已——要说丑跟气色不大好也有很大关系。做成之后突然觉得真可怕,丢下刚开始活动的作品,扭头就跑了;后来在朋友的陪同下回来,发现作品不见了还觉得很庆幸 再后来弟弟死掉了,法庭怪罪在保姆身上,判了绞刑;维克多猜想是怪物干的但是没跟别人说;再来,在瀑布下看风景的时候怪物突然很煞风景地出现了,言道维克多种种不负责任,以及自己如何学习了语言和文化,又只因为长的丑受到人类各种歧视从而心理扭曲,最后以全家性命相威胁要求维克多给做个一模一样的配偶,从此远离人世过日子去。维克多最初答应了,做到一半想起怪物夫妇还会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就觉得很恐怖,于是反悔了;怪物便一个一个地杀死了维克多的家人朋友,还在其新婚之夜杀死了新娘,然后将决心除掉他的维克多引至北极,冻饿而死,怪物也声称去涅磐去了并从此消失。现在比较大众化的理解,就是如同普罗米修斯把火带到人间,同时带来了文明和灾难,而自己在山上受罚一样,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给人间带来了一种本不该为人类所掌握的技术,并受其折磨到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维克多表现出来了人类的各种缺乏爱心及不负责任——他甚至工作了那么长时间都没有给自己的创造物取个名字。忘记了是在那里听到的了,说是你开始给什么东西取了个名字之后,才真正会在感情上有所羁绊。本性善良但是缺乏关爱的怪物,从此成长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怪物。这里并非说是维克多自己的问题,而是人类想要成为神却缺乏作为生命创造者所必有的博爱的神性,以致终于不行。这个角度来解读,本作品就是个典型的科幻小说。但是事情却远没有那么简单。事实上,我读得越细致,便越是从脊背上透出一股凉意来。首先是本故事的来源乃是玛丽的一梦,而夜有所梦乃是由于日有所思;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这时候想得是什么呢?一是其婚姻生活:雪莱大人在追求玛丽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惊人的热情,在婚后突然一下烟消云散;并不是其移情别恋,而是如其在Alastor一诗中所透漏出来的一样,是追求的过程和得到的结果完全是两码事,而前者才是其真正所爱。从这一点上来说,弗兰肯斯坦身上便有珀西的影子;而其狂热的个性也与珀西相当吻合。再深入一点来想,弗兰肯斯坦这一角色恐怕影射的还并非是珀西自己,而是当时的整个浪漫诗人群体,因其书中不仅出现过类似于雪莱作品中的桥段,也包括华兹华斯、拜伦等人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可以故事说的也是把生活中美的东西拼凑起来去模仿神的工作,比如作诗,如果缺乏足够的博爱精神,创造出来的说不定便是个毁灭性的怪物。另一个方面就与文学无关了:怪物毁灭了其母体,不难让人联想到玛丽的母亲因生产玛丽而死,以及其多名女性好友因怀了私生子而自杀,这让当时正在怀孕的玛丽产生了一种对于生育的恐惧,故有此梦;但是再联系到怪物的无性创作过程的话,再加上书中女性角色团灭式无一幸免的死亡,以及维克多的未婚妻伊丽莎白给他的信中所写,对于他三番五次推搪婚事的质问:“Do you not love another?”此话既可以理解为是:“你不是喜欢上别人了吧?”但是同样也可以理解为:“你不喜欢别人(只喜欢你自己)是吧?”再联系到珀斯婚前婚后态度的变化,不由得让人感叹:做这梦的女孩子,是在过着怎样一种生活啊!由这里再次深入一步,弗兰肯斯坦造人的过程,其实是人类在模仿上帝造人的过程,更准确地说,从使用已有的人类血肉这一点来说,模仿的是创造夏娃的过程;以人类始祖是亚当为出发点,就是亚当以自己的形象来创造夏娃的过程;反映这一点的,是怪物在水边顾影自怜时的描写,酷似弥尔顿《失乐园》中夏娃在水边看倒影的桥段;而这位夏娃偏偏是个男性。而这位弗兰肯斯坦,作为创作了男性夏娃的亚当,是否在内心恐惧女性或是恐惧婚姻,而怪物只是在新婚之夜做了他内心所渴望的事情呢?上帝是以他自己的形象而造人的,而其后的创作者,他们的创作物也无一不是其内心或曰灵魂的影射;那么怪物没有名字,大众多以为弗兰肯斯坦就是怪物也就不难理解。那么问题就来了:谁才是真正的怪物?是那个可怜的没有名字的作品,还是言谈高雅、聪明过人的维克多·弗兰肯斯坦?还是说两者根本就好像道林·格雷跟他的画像一样,原本就是一回事?那么最后再深入一步,从开始到最后,怪物跟其他人的交流都是通过弗兰肯斯坦转述怪物对他的叙述而来的;而最后真正见到了怪物并且作为整个故事记录人的沃尔顿船长,本身就是个跟弗兰肯斯坦经历和人格都极其相似的人物,而且跟他的船已经被困冰上数日;那么这个怪物真的存在过吗?此时突然想到弗兰肯斯坦在他弟弟、好友、妻子等人死亡时其实都离案发现场不远而且并没有言明有不在场证明,我不由得汗毛倒竖了……

弗兰肯斯坦和他的怪物

几个月前,读了这本书,记得当时深深的被故事情节吸引,特别是巨人刚刚诞生后,急切的想知道后面他怎么样了。看到巨人回忆自己躲在小屋子里跟另一家人学语言,真的是很感动。如果人类能善待他多好。可惜人类怎么能允许这样的怪物存在呢。当他愤怒的杀了弗兰肯斯坦的亲人时,真是恨极了这个怪物,也相当佩服弗兰肯斯坦,宁愿牺牲自己的家人,也不愿给人类带来灾难。

请在我们破旧肮脏丑陋时爱我们

人,总是喜欢光鲜的事物,这个完全可以理解。可是本书的主人公维克多叫我厌恶,如此没有责任心,为了自己的所谓科学的好奇心去制造一个怪物,然后又厌恶的抛弃他。当这个活僵尸讲述他在那个败落贵族家边栖居的时候,他是多么可怜的,只求一点点的理解和交流,这点可怜的希冀也被一阵乱棍打走了。而他,本该从他的创造者那里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却全是在这种躲躲藏藏,偷偷摸摸下学来的。而在他绝望后,他杀了人,杀死了主人公的亲人,而这一切都是主人公的咎由自取,他本来应该担负起教导这个怪物的责任,他却厌恶的躲开了。连自己的创造者都厌恶这个活僵尸,还能指望什么人来爱他呢,而他希求的也不过是一点小小的爱的微光。请在我们肮脏,破旧,丑陋是爱我们!

无题

图书馆偶尔翻到的小册子,被简介吸引了,觉得跟一部日漫《钢之炼金术师》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很像:人造人到底应不应该被造出来?其实这个问题在现实中也有迹可循,美国科学家已经有能力造出与人难辨真伪的克隆人,但是这份议案在国会多年来没有被通过。就是考虑到造出这样有自主思维能力的“人”之后到底应不应该赋予之人权或平等?在《弗兰肯斯坦》里,显然,作者预设了一个糟糕的情况。没有人付出过哪怕丝毫的同情、怜悯,甚至是创造者自己也对这个怪物“恨之入骨”。虽然“它”努力学习了人类的文明甚至可以说是感性聪慧,却依然在人类的敌视下内心扭曲,报复于社会。在“它”最接近最有希望被人类接受的一次机会中被盲人贵族的儿子所伤害。书中提到的国家,挪威、英国等都是当时文明水平高,民智开明的国家。但是这样幸福的国度里还是催生出了这一幕悲剧,是否是作者玛丽·雪莱想借此表明人造人是不可产生的。不得不说,前人的预见之高明,即使到今天,我们还在讨论。在中国广受欢迎的一部好莱坞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但是因为“他”遇到了一家通达人家,所以虽然最后还是离群索居,但是毕竟没有做出伤害人类的事情,这又为“人造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但是需要谨记的,永远会有一部分人(哪怕为数很少)习惯把新的发明用于军事用途,这样,一个生命个体的价值就需要重新评估了。

她这样说

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始终保持平静、沉着的心绪,任何时候都不该让热情冲动或一时的欲念扰乱心地的安宁。我想,探求知识时也不应该偏离这一准则。如果一个人从事的研究工作,竟会削弱自己对别人的爱,败坏自己的生活情趣,无意去领受那种不掺杂任何杂质的纯朴的人生乐趣,那么,这种研究势必是不正当的,也就是说,是不应该费神去做的。如果人人都恪守这一准则,谁也不让自己的事业——不管什么事业——扰乱人伦常道,那么,希腊就不会遭受奴役,凯撒就不会伤害他的国家,美洲的发现就不会如此突兀,而墨西哥帝国和秘鲁帝国也就不会无端遭到毁灭了。

强者 弱者

强者生来就是统治弱者,而弱者生来就是屈服强者,精英控制着社会,如果‘阿特拉斯’耸耸肩不干的话,文明会进步吗?若精英长期受人嫌恶、岐视和迫害会使人变得邪恶而干出种种坏事,甚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它还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rstein,一个最终毁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


 弗兰肯斯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