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喜剧 第十卷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08
ISBN:9787020018970
作者:巴尔扎克(法)
页数:438页

书籍目录

目次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I〕
十三人故事

行会头子费拉居斯
第一章 于勒夫人
第二章 费拉居斯
第三章 妻子受责
第四章 死在何方
第五章 尾声
朗热公爵夫人
第一章 泰蕾丝修女
第二章 圣多马 达干堂区之恋
第三章 女子露出真面目
第四章 天主了结风流债
金眼女郎
第一章 巴黎容颜
第二章 奇巧鸿运
第三章 血的威力
题解

作者简介

人间喜剧,ISBN:9787020018970,作者:(法)巴尔扎克(H.Balzac)著;袁树仁译


 人间喜剧 第十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行会头子费拉居斯》:这是一部关于父爱的作品。于勒夫人是个美丽幸福的女人。问题是不幸的被奥古斯特·德·摩冷古爱上了。而他发现了她的一个秘密。为此发生了种种事件,最后奥古斯特死亡,摩冷古家族绝后,于勒夫人死亡。而这个秘密就是于勒夫人的父亲是个苦役犯。而这个父亲费拉居斯为了这个女儿哪怕把巴黎烧光。  其实不管是奥古斯特,还是于勒以及于勒夫人都可以说是善良的人。但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悲剧。根本恐怕是社会体制。扪心自问当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父亲是苦役犯或者杀人犯时,会如何看待他的子女。而对于勒的职业身份来说,更是不可能接受的,就算他能,他的客户能吗?他的朋友熟人能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的看法已经决定了悲剧。而费拉居斯只能挖空心思以获取能与女儿共同生活在阳光下的身份。但奥古斯特无意中探知了秘密。于是两个家庭之间的悲剧便无可避免。  《朗热公爵夫人》:作品讲述的是一对贵族男女爱情悲剧。不过我怎么可能把心爱的巴尔扎克的作品理解的这么浅显,所以我“自作主张”对其进行解读:  此作品我理解为封建主与拿破仑派的斗争。朗热公爵夫人在文章主干中刚出场时是多么高贵,如同法国王室波旁家族的象征(其族徽白百合花)。她纯洁高贵,远远高居着社会阶级之上,游戏着社会与人生。而蒙特里沃侯爵则正是一个典型的拿破仑党人,勇猛果敢。开始时朗热公爵夫人只想征服蒙特里沃侯爵让其成为裙下之臣。她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个做法。正如同路易十八收服拿破仑党人们,试图弥补法兰西的分裂,融合成一个法兰西。只不过封建贵族们太无用了,没有了杰出的人物,更缺少杰出的手段。朗热公爵夫人不想付出真心,只想收获。她把蒙特里沃侯爵等同于同阶级的纨绔子弟。只可惜蒙特里沃侯爵是一头狮子,他的做法是:我是狮王,我可以低下高贵的头颅,但决不容许践踏。当他发现的朗热公爵夫人的做法后,果断的选择了放弃,甚至不是报复,因为报复本身便证明心中还有爱。这时朗热公爵夫人反倒是爱上蒙特里沃侯爵,真是风水轮流转。最终两人的感情成为一场空。朗热公爵夫人在修道院中郁郁而终,蒙特里沃侯爵则只抢回她的遗体。这似乎也象征着波旁王朝的结局。等路易十八一死,查理十世倒行逆施,最终断送了封建王朝,而拿破仑党人也无所获,白白让奥尔良党人上台。  此解读仅为个人观点。  《金眼女郎》:大名鼎鼎的德·玛赛终于正式成为主角。在《人间喜剧》塑造的人物中,他算是混得最风光的,甚至是拉斯蒂涅的前辈和领路人。这里虽然讲述的是年青时的一个小故事,还是相当有看头。  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讲述的是德·玛赛的一次风流故事。问题是可怜的金眼女郎芭基塔不仅一生受尽欺凌,甚至为之丧命的这次感情对于德·玛赛来说似乎也并不是爱情。而玩弄芭基塔感情和使之丧命的是异母兄妹。这是老天的玩笑还是巴尔扎克的。真难以说清楚。  此书的开头部份相当精彩。作者详尽的描写分析了巴黎的阶层状况,书中描写的内容在当今也是相当准确的。瞧瞧我们人类这么多年究竟“文明”了多少。  三个故事都是归于《十三人故事》标题下。这十三个人有些象黑社会,但显然又不完全是。准确地说更类似于中国的所谓“下九门”,虽然从事的行业不一定上台面,但拥有的势力却是相当庞大,甚至在某些时候政权也要与之配合,互相利用。当然这也是下层社会人员为了自保而结成的势力。这也算是法兰西的江湖吧。
  •     此时谁与我并肩血战,从今日起,直到世界毁灭,都是我的兄弟------莎士比亚 德玛赛,天使的美貌,恶魔的机智,人类的情感,动物的灵巧,造物主把世间的各种美好融为一体塑造出这尊似乎完美的雕像,却在最后忘了一件事----赋予他一颗高贵的感恩之心。德玛赛只有一个缺点,致命的缺点,他是个怀疑一切的无神论者。 整部<人间喜剧>,德玛赛出场很多,但似乎每次都是作为一个冷眼逡巡的旁观者,孤高冷酷的说几句俏皮话,彻底粉碎刚到巴黎的外省青年的自信心。然而,另一方面,德玛赛风虎云龙,政治上组阁成为总理大臣,情感上催花拈草尽得风流。让所有人不禁要问:凭什么! 凭什么,凭的是德玛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德玛赛代表一个团体,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公会。 巴尔扎克称这个团体为“十三人”------------- “帝政时代的巴黎,有十三个人。这十三个人,为同一种情感所激励,每人都有坚强的毅力,足以对共同的思想忠贞不渝;他们彼此以诚相待,即使厉害发生冲突,也决不相互背弃;他们城府很深,足以将他们之间结成的神圣关系隐匿于世;他们本领高超,足以置身任何法律之上;他们英勇果敢,无所不为;他们心满意足,因为他们的意图几乎皆可实现;他们冒过各种极大的风险,对他们遭到的挫败,却守口如瓶;他们不知恐惧为何物,在王公面前也好,杀人凶手面前也好,无辜百姓面前也好,都面不改色;他们置社会于不顾,以个人本来的面貌彼此相纳;当然他们犯有罪行,但是使人成其为伟大人物和只有在杰出人物身上才能见到的某些优秀品质,又使他们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最后还有一点,就是虽然这十三人将最奇特的头脑可以想象出来的奇怪想法变成了现实,他们却隐姓埋名,使本故事阴森秘密的气息达到顶点。” 《十三人故事》里出现的小团体,透露性命的只有四个: 首先,行会头子费拉居斯,真实姓名不详,但通过他的姓名和身份,我们可以窥探到组织的一点秘密。这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庞大的秘密团体。这种组织,一方面由它森严可怕的规则和刑法,对于未受过太多教育却忠贞于宗教信仰的简单头脑有巨大约束和控制力;另一方,则由于它蕴含的巨大力量和难能可贵的忠诚默契,上流社会的一些精英也轻易为其折服。然而,这种团体却永远与现存世界处于敌对状态。无论是上层社会通行的法律和规则,还是黑暗世界信奉的力量和威势,都无法判断和了解这个神秘的团体而 达到和谐共处,只能以一种竞争的关系彼此纠缠战斗。因此,这个十三人的领袖,行会头目费拉居斯虽然拥有一个自己的王国,却无法以一种平常的姿态生活在阳光下,他没有姓名,没有家人,没有任何过去,切身的情感和关系,都只能带来无尽的伤害和孤独。 剩下三个,德玛赛、德龙罗克尔、蒙特利沃将军。 德玛赛是一个私生子,虽然生父和生母都是交际圈的红人,但他却没从他们那里得到任何好处。从书中的细枝末节推测,他的启蒙老师,一个罗马教廷中的着红衣的老撒旦,将他引进行会,并教会他一切。他被赞为行会中最灵巧最机智的人。 德龙罗克尔露脸不多,远比不上他的胞妹德赛里齐夫人声名显赫。但作为掌玺大臣的小舅子,在十三人故事中第一次显身就与人决斗,重伤行会的敌人,由此可见,他加入行会应该很早,而且,是行会在上流社会的耳目及打手。 蒙特利沃将军和他的伙伴成长经历上大不相同,他的父亲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名将,作为独子,继承父业进入军校,并且投身拿破仑掀起的时代风暴,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和性格。在波旁王朝复辟初期,潦倒不堪,但很快重新为圣日耳曼区接纳,受到高度敬重。我怀疑他在落魄时期被吸纳进公会,因为公会在判断人才吸收精英乃至创造英雄上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四个人,就是行会的缩影,十三人的代表。 接下来,应该分析一下行会的意义了。 1902年克鲁泡特金发表《互助论》,已经是在十三人纵横巴黎的百年之后了,然而这部无政府主义指导思想的著作却成功将十三人的行动和宗旨进行了最好的阐释和注解。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实现前提是“阶级斗争”,而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出发点是“互助”,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推广和实现需要国家机器,而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基本单位却是“行会”“社团”。马克思共产主义吵嚷着人人平等,但从没提及消除国家内的官僚体系,无政府共产主义的最高追求是“自由”,消灭国家机器、社会权威和私有制之后的“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全部同情都倾注于那个必将灭亡的阶级”“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然而他们没发现,或许是没法理解,巴尔扎克同时塑造了“小团体”“十三人”“万字帮”“济困救危交友会”等社团组合。这些组合,毫无疑问都是无政府互助团体。巴尔扎克预言封建贵族的没落、资本主义的兴起的同时,也赋予了无政府群体强大的力量和光明的未来。 “小团体”是代表科学和文艺的社团,其中有作家、诗人、医生、哲学家、革命青年。在生活上彼此互助,专业上共同研究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所有心得智慧以及一切成果回赠给社会。 “十三人”则是社会高端人士社团,他们均被称为贵族,但无论是封建出身还是布尔乔亚出身的,无论是信奉共和主义还是自由主义的,都在这里寻得一片乐土。他们追求的不是权利和金钱,而是自由和快乐。 “万字帮”是以伏脱冷为代表的黑社会社团,虽然他们主要从事不法犯罪活动,破坏社会安定和谐,但是,他们的组织内部却奉行一种互助相托的社会关系,偶尔也为社会铲除一些逍遥在法律之外的毒瘤。(比如《贝姨》里毒杀) “济困救危交友会”是巴尔扎克最后的寄托,是一群传统社会中无法生存的遗族,(也包括封建地主和布尔乔亚两种),组成了一种努力帮助他人的社团。他们回报社会的不是“小团体”的知识和思想,而是赤裸裸的金钱。与其说他们是社团,不如说他们是一个基金会,他们一方面将自己的资金投入金融市场谋求利润,另一方面,不断资助社会上的各色人等,衣食困苦的作家、资金不济的小工艺者都是他们援助的对象。 巴尔扎克创造了大量的这种以“互助”为基础,在社会中努力生存,并在点滴间不断改变社会的团体,这源于他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和分析社会的能力。但克鲁泡特金则通过自己的思索和研究,提出了这种“互助性”是人类在漫长历史中不断立于不败的最根本原因,是针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最有力补充。这种互助团体不单是人类社会的进化方向,更是进入共产主义的必然阶段。 德玛赛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而是一个社团的成功。德玛赛的胜利,不是一个人的胜利,而是无政府社团的胜利。德玛赛打败敌人,登上巅峰的时候,一定会也骄傲的说道:“往昔谁与我并肩血战,从那时起,直到世界毁灭,都是我的兄弟” ---------------------------------------十三人故事的三篇,分别题献柏辽兹、李斯特、德拉克洛瓦,是写给文艺青年的书。。。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伏脱冷是万字帮头目,也算一个行会头子。
    富歇和他的密探大军,也是左右社会前进方向的社团领袖。
    加上上流社会里隐藏的十三人。
    其实是三国演义一样的故事。
  •     1994年初版印
  •       此时谁与我并肩血战,从今日起,直到世界毁灭,都是我的兄弟------莎士比亚
      
      德玛赛,天使的美貌,恶魔的机智,人类的情感,动物的灵巧,造物主把世间的各种美好融为一体塑造出这尊似乎完美的雕像,却在最后忘了一件事----赋予他一颗高贵的感恩之心。德玛赛只有一个缺点,致命的缺点,他是个怀疑一切的无神论者。
      
      整部<人间喜剧>,德玛赛出场很多,但似乎每次都是作为一个冷眼逡巡的旁观者,孤高冷酷的说几句俏皮话,彻底粉碎刚到巴黎的外省青年的自信心。然而,另一方面,德玛赛风虎云龙,政治上组阁成为总理大臣,情感上催花拈草尽得风流。让所有人不禁要问:凭什么!
      
      凭什么,凭的是德玛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德玛赛代表一个团体,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公会。
      
      巴尔扎克称这个团体为“十三人”-------------
      “帝政时代的巴黎,有十三个人。这十三个人,为同一种情感所激励,每人都有坚强的毅力,足以对共同的思想忠贞不渝;他们彼此以诚相待,即使厉害发生冲突,也决不相互背弃;他们城府很深,足以将他们之间结成的神圣关系隐匿于世;他们本领高超,足以置身任何法律之上;他们英勇果敢,无所不为;他们心满意足,因为他们的意图几乎皆可实现;他们冒过各种极大的风险,对他们遭到的挫败,却守口如瓶;他们不知恐惧为何物,在王公面前也好,杀人凶手面前也好,无辜百姓面前也好,都面不改色;他们置社会于不顾,以个人本来的面貌彼此相纳;当然他们犯有罪行,但是使人成其为伟大人物和只有在杰出人物身上才能见到的某些优秀品质,又使他们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最后还有一点,就是虽然这十三人将最奇特的头脑可以想象出来的奇怪想法变成了现实,他们却隐姓埋名,使本故事阴森秘密的气息达到顶点。”
      
      《十三人故事》里出现的小团体,透露性命的只有四个:
      首先,行会头子费拉居斯,真实姓名不详,但通过他的姓名和身份,我们可以窥探到组织的一点秘密。这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庞大的秘密团体。这种组织,一方面由它森严可怕的规则和刑法,对于未受过太多教育却忠贞于宗教信仰的简单头脑有巨大约束和控制力;另一方,则由于它蕴含的巨大力量和难能可贵的忠诚默契,上流社会的一些精英也轻易为其折服。然而,这种团体却永远与现存世界处于敌对状态。无论是上层社会通行的法律和规则,还是黑暗世界信奉的力量和威势,都无法判断和了解这个神秘的团体而
      达到和谐共处,只能以一种竞争的关系彼此纠缠战斗。因此,这个十三人的领袖,行会头目费拉居斯虽然拥有一个自己的王国,却无法以一种平常的姿态生活在阳光下,他没有姓名,没有家人,没有任何过去,切身的情感和关系,都只能带来无尽的伤害和孤独。
      
      剩下三个,德玛赛、德龙罗克尔、蒙特利沃将军。
      德玛赛是一个私生子,虽然生父和生母都是交际圈的红人,但他却没从他们那里得到任何好处。从书中的细枝末节推测,他的启蒙老师,一个罗马教廷中的着红衣的老撒旦,将他引进行会,并教会他一切。他被赞为行会中最灵巧最机智的人。
      德龙罗克尔露脸不多,远比不上他的胞妹德赛里齐夫人声名显赫。但作为掌玺大臣的小舅子,在十三人故事中第一次显身就与人决斗,重伤行会的敌人,由此可见,他加入行会应该很早,而且,是行会在上流社会的耳目及打手。
      蒙特利沃将军和他的伙伴成长经历上大不相同,他的父亲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名将,作为独子,继承父业进入军校,并且投身拿破仑掀起的时代风暴,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和性格。在波旁王朝复辟初期,潦倒不堪,但很快重新为圣日耳曼区接纳,受到高度敬重。我怀疑他在落魄时期被吸纳进公会,因为公会在判断人才吸收精英乃至创造英雄上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四个人,就是行会的缩影,十三人的代表。
      
      接下来,应该分析一下行会的意义了。
      
      1902年克鲁泡特金发表《互助论》,已经是在十三人纵横巴黎的百年之后了,然而这部无政府主义指导思想的著作却成功将十三人的行动和宗旨进行了最好的阐释和注解。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实现前提是“阶级斗争”,而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出发点是“互助”,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推广和实现需要国家机器,而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基本单位却是“行会”“社团”。马克思共产主义吵嚷着人人平等,但从没提及消除国家内的官僚体系,无政府共产主义的最高追求是“自由”,消灭国家机器、社会权威和私有制之后的“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全部同情都倾注于那个必将灭亡的阶级”“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然而他们没发现,或许是没法理解,巴尔扎克同时塑造了“小团体”“十三人”“万字帮”“济困救危交友会”等社团组合。这些组合,毫无疑问都是无政府互助团体。巴尔扎克预言封建贵族的没落、资本主义的兴起的同时,也赋予了无政府群体强大的力量和光明的未来。
      
      “小团体”是代表科学和文艺的社团,其中有作家、诗人、医生、哲学家、革命青年。在生活上彼此互助,专业上共同研究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所有心得智慧以及一切成果回赠给社会。
      
      “十三人”则是社会高端人士社团,他们均被称为贵族,但无论是封建出身还是布尔乔亚出身的,无论是信奉共和主义还是自由主义的,都在这里寻得一片乐土。他们追求的不是权利和金钱,而是自由和快乐。
      
      “万字帮”是以伏脱冷为代表的黑社会社团,虽然他们主要从事不法犯罪活动,破坏社会安定和谐,但是,他们的组织内部却奉行一种互助相托的社会关系,偶尔也为社会铲除一些逍遥在法律之外的毒瘤。(比如《贝姨》里毒杀)
      
      “济困救危交友会”是巴尔扎克最后的寄托,是一群传统社会中无法生存的遗族,(也包括封建地主和布尔乔亚两种),组成了一种努力帮助他人的社团。他们回报社会的不是“小团体”的知识和思想,而是赤裸裸的金钱。与其说他们是社团,不如说他们是一个基金会,他们一方面将自己的资金投入金融市场谋求利润,另一方面,不断资助社会上的各色人等,衣食困苦的作家、资金不济的小工艺者都是他们援助的对象。
      
      巴尔扎克创造了大量的这种以“互助”为基础,在社会中努力生存,并在点滴间不断改变社会的团体,这源于他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和分析社会的能力。但克鲁泡特金则通过自己的思索和研究,提出了这种“互助性”是人类在漫长历史中不断立于不败的最根本原因,是针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最有力补充。这种互助团体不单是人类社会的进化方向,更是进入共产主义的必然阶段。
      
      德玛赛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而是一个社团的成功。德玛赛的胜利,不是一个人的胜利,而是无政府社团的胜利。德玛赛打败敌人,登上巅峰的时候,一定会也骄傲的说道:“往昔谁与我并肩血战,从那时起,直到世界毁灭,都是我的兄弟”
      
      
      ---------------------------------------
      十三人故事的三篇,分别题献柏辽兹、李斯特、德拉克洛瓦,是写给文艺青年的书。。。
      
      
  •     只有一个女人最后的爱情才能满足一个男人的初恋。
  •     翻译的很有文采。
  •     人怎么可以这样。有的地方磨叽
  •     太酷了!!!
  •     经典果然就是牛逼……
  •     不得不说,当时特意看这本就是是奔着德玛赛的~~
  •     以前也看了巴尔扎克不少小说,不得不说这三篇并不是他最好的作品,《费拉居斯》的最大缺点是拖沓,洋洋洒洒写了一小半还未切入主题;《金眼女郎》结局突兀得让人感觉不真实;《德·朗热公爵夫人》是这三篇里相对结构完整、剧情也比较合理的一个,但是跟《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驴皮记》、《幻灭》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
  •         《行会头子费拉居斯》:这是一部关于父爱的作品。于勒夫人是个美丽幸福的女人。问题是不幸的被奥古斯特·德·摩冷古爱上了。而他发现了她的一个秘密。为此发生了种种事件,最后奥古斯特死亡,摩冷古家族绝后,于勒夫人死亡。而这个秘密就是于勒夫人的父亲是个苦役犯。而这个父亲费拉居斯为了这个女儿哪怕把巴黎烧光。
        其实不管是奥古斯特,还是于勒以及于勒夫人都可以说是善良的人。但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悲剧。根本恐怕是社会体制。扪心自问当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父亲是苦役犯或者杀人犯时,会如何看待他的子女。而对于勒的职业身份来说,更是不可能接受的,就算他能,他的客户能吗?他的朋友熟人能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的看法已经决定了悲剧。而费拉居斯只能挖空心思以获取能与女儿共同生活在阳光下的身份。但奥古斯特无意中探知了秘密。于是两个家庭之间的悲剧便无可避免。
        《朗热公爵夫人》:作品讲述的是一对贵族男女爱情悲剧。不过我怎么可能把心爱的巴尔扎克的作品理解的这么浅显,所以我“自作主张”对其进行解读:
        此作品我理解为封建主与拿破仑派的斗争。朗热公爵夫人在文章主干中刚出场时是多么高贵,如同法国王室波旁家族的象征(其族徽白百合花)。她纯洁高贵,远远高居着社会阶级之上,游戏着社会与人生。而蒙特里沃侯爵则正是一个典型的拿破仑党人,勇猛果敢。开始时朗热公爵夫人只想征服蒙特里沃侯爵让其成为裙下之臣。她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个做法。正如同路易十八收服拿破仑党人们,试图弥补法兰西的分裂,融合成一个法兰西。只不过封建贵族们太无用了,没有了杰出的人物,更缺少杰出的手段。朗热公爵夫人不想付出真心,只想收获。她把蒙特里沃侯爵等同于同阶级的纨绔子弟。只可惜蒙特里沃侯爵是一头狮子,他的做法是:我是狮王,我可以低下高贵的头颅,但决不容许践踏。当他发现的朗热公爵夫人的做法后,果断的选择了放弃,甚至不是报复,因为报复本身便证明心中还有爱。这时朗热公爵夫人反倒是爱上蒙特里沃侯爵,真是风水轮流转。最终两人的感情成为一场空。朗热公爵夫人在修道院中郁郁而终,蒙特里沃侯爵则只抢回她的遗体。这似乎也象征着波旁王朝的结局。等路易十八一死,查理十世倒行逆施,最终断送了封建王朝,而拿破仑党人也无所获,白白让奥尔良党人上台。
        此解读仅为个人观点。
        《金眼女郎》:大名鼎鼎的德·玛赛终于正式成为主角。在《人间喜剧》塑造的人物中,他算是混得最风光的,甚至是拉斯蒂涅的前辈和领路人。这里虽然讲述的是年青时的一个小故事,还是相当有看头。
        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讲述的是德·玛赛的一次风流故事。问题是可怜的金眼女郎芭基塔不仅一生受尽欺凌,甚至为之丧命的这次感情对于德·玛赛来说似乎也并不是爱情。而玩弄芭基塔感情和使之丧命的是异母兄妹。这是老天的玩笑还是巴尔扎克的。真难以说清楚。
        此书的开头部份相当精彩。作者详尽的描写分析了巴黎的阶层状况,书中描写的内容在当今也是相当准确的。瞧瞧我们人类这么多年究竟“文明”了多少。
      
        三个故事都是归于《十三人故事》标题下。这十三个人有些象黑社会,但显然又不完全是。准确地说更类似于中国的所谓“下九门”,虽然从事的行业不一定上台面,但拥有的势力却是相当庞大,甚至在某些时候政权也要与之配合,互相利用。当然这也是下层社会人员为了自保而结成的势力。这也算是法兰西的江湖吧。
  •     德.玛赛不愧是德.玛赛
  •     单论情节,五星可以打满,若论结构,则要扣掉一星,因为大段的环境、社会描述让人生厌。
  •     熊孩子摩冷古死得大快人心,最后一篇终于是玛赛主场了,但这篇的主题应该是BE百合?杜德莱爵士的血统真可怕
  •     读了这卷,觉得如今的网络文学不论是推理悬疑惊悚言情……巴大爷早就写尽了!!为什么这么精彩至极的文集都不再版了呢??果然是要人到中年才能读懂老巴的作品么……最爱那些细致的场景描写了,翻译大赞!!
  •     德玛赛实在是帅到不行了。。。鼻血。。。
    德拉克洛瓦居然跟老巴关系不错(⊙_⊙)果然大仲马就不大喜欢他。。。两者之间有因果联系么|||
  •     曾经努力地在字里行间找寻十三人的真实身份。
  •     “凡是真正的大丈夫对于无限总是怀着一种狂热,芭基塔对这种狂热能够感应。这种神秘莫测的狂热,在 《浮士德》 中表现得那样生动,在 《曼弗雷德》 中表现得那样富有诗意。也正是这种狂热,促使唐璜去探索女人的内心深处,希望能够找到这个无限的意念。这一意念,多少追踪幽灵的大都在追寻着它,学者们认为在科学中依稀可见,信仰虔诚的人认为只有在上帝那里才能找到。”
  •       完全是因为不满而产生的伪•十三人故事
      如果由基督山城堡里那位在世不良的大叔来写十三人故事大概会成为这样(我坚定认为这种题材是基督山叔叔的特权!巴老爷并没有写出“背叛社会之人”的那种感觉):
      
      
      
      那个时候非常的混沌非常的危险,空气中充满了不满和抱怨的因子,这两种东西就像碳粉加硫磺一样的易燃。三级会议已经足足有160年没有召开,波旁王朝的统治就如同沾满硝化甘油的棉花一样只需要扔下一颗小石头就会轰然倒塌。
      
      
      
      那时候有一家叫做“法里亚”的报社和一家叫做“莫特•库里斯克”的出版社,这两家其实由同一个人经营。他们的报纸叫做《思辩与真理》专门刊登一些思想激进的东西,像脑子里塞满三权分立、天赋人权、君主立宪等思想的人就在无意之间成了1780年代的硝化甘油。
      1789年5月5日,由于财政问题,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国王希望在会议中讨论增税、限制新闻出版和民事刑法问题,并且下令不许讨论其他议题。而第三等级代表不同意增税,并且宣布增税非法。
      这个结果早就可以预见。在会议草草结束时的混乱和吵闹之中,某位脸色苍白得如同德文斯勋爵的贵族脸上浮起充满嘲讽意味的微笑。
      次日,三级会议的代表收到一封署名“水手辛巴达”的来信,信中措辞诚恳地建议他们成立国民议会,并鼓励他们自下而上地削减国王的权利。
      代表们讨论之后照办。
      
      此举令路易十六深感威胁,他的廷臣对他进言:“平民和陛下感兴趣的缩头并无区别,陛下摆弄锁头时需要工具,在统治人民时自然也需要工具,只是这个工具不是改锥和镊子,而是军队。”
      国王依此建议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
      
      
      但此时的巴黎已经不在国王和教会的统治之下。伟大的伏尔泰、卢梭才是巴黎人民的领袖。《思辩与真理》上刊登了他们的雄辩,整个巴黎因此沸腾了!7月12日,巴黎市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支持制宪议会。
      次日,市民与来自德国和瑞士的国王雇佣军展开战斗。这是多么激烈的战斗!巴黎教堂响起钟声,仿佛圣母在保佑他们,仿佛是神在宣布每个人的平等权利。
      保皇党人愤怒地询问这些暴民是从哪里得到的武器。但是这个问题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解答。他们从全欧洲、全世界进口货物,他们向全欧洲、全世界发送电报,每一道手续都经过严格检查,没有人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贵族们对于走私贩子的想象总是贫乏得可怜。
      
      
      “我们应该首先毁掉巴士底监狱,虽然我们也可以将它占领之后叫人在里面表演滑稽剧,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理解这种幽默感。把它砸碎也不失为一件有气魄的事情,您认为呢?神甫?”(本来想说布拉热洛纳伯爵的,但是他应该是保皇派吧)
      这番对话的结果就是:7月14日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斯第监狱,释放政治犯,取得初步胜利。(这一天后来成为了法国国庆日却是那几个人没有想到的)
      
      
      为了稳定革命后的局势,雅各宾派掌管了大局。马拉、丹东、罗伯斯比尔(诗人= =|||)这三个人会被安插于此,本意是为了让力量达到均衡。但是1794年,诗的力量失控(抱歉,穿越到CHEVALIER去了),1794年,罗伯斯比尔失控(这么说的话是诗的力量失控也没问题的呀~)。应“13人”的安排,雅各宾派中成立了热月党,并于7月27日(法国新历共和二年热月9日)发动热月政变推翻罗伯斯比尔将他斩首。又于10月解散国民公会,成立新的政府机构督政府。恐怖统治至此结束,政局却非常不稳定。
      
      
      与此同时,拿破仑(实际上是伏脱冷的朋友么??)借远征意大利的机会在军队中得到极高的声望。1799年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临时执政府,自任执政。
      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按照既定剧本上演。
      此后复辟的波旁王朝,路易十八的血统到底如何都不再重要,他只是为未来铺平道路的一块石料。
      
      FIN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