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大先生

出版社:牛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0195489903
作者:陳丹青
页数:104页

内容概要

陳丹青,一九五三年生於上海,一九七○年至一九七八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一九七八年以同等學歷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班,一九八○年畢業留校,一九八二年赴紐約定居,自由職業畫家。二○○○年回國,現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並置系列及書籍景物系列。業餘寫作,二○○○年出版文集《紐約瑣記》,二○○二年出版《陳丹青音樂筆記》,二○○三年出版雜文集《多餘的素材》,二○○五年出版《退步集》。

作者简介

魯迅給人的印象總是神情嚴肅、言辭鋒利。他不僅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更是文人歷久常新的討論對象,經七十年而不衰。這次,陳丹青從另一角度入手,要輕輕鬆鬆地來談談這位「大先生」。
在本書中,作者用輕鬆的語調談及魯迅的外表和他的「好玩」。他認為魯迅的生活藝術就在於「好玩」這二字,不論他的作品或為人,都有著非凡的氣度與特別的幽默。作者的描寫,從眾多的框框跳開去,輕輕鬆鬆地談魯迅。文字就像塊鬆脆可口的餅乾一般「易於品嚐」,而魯迅的形象也在不知不覺間有了微妙的變化。


 笑談大先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我不觉得陈丹青先生有“笑谈”鲁迅的文化底蕴,最终不过是一篇暴露自己的哗众之作。他很懂得怎样取悦读者或者听众,但阖上书,我依然对鲁迅毫无新知。突然想到一篇谈米兰昆德拉的文章,说他现在隐居巴黎,每天只是阅读,听音乐,或者到楼下的小餐馆吃饭,除此便是“冷眼观察这个刻奇(KITSCH媚俗的),到处充满了故作伤感和自我愚弄的世界。”我们每天嘴里翻滚着一些好像大有来头的名词,只要假装毫无刻意地吐出一,二个,再有几个愚蠢的人欢呼几声,我们就感觉自己牛逼到不行,简直忘记自己的内心的虚空与浅薄。好吧,我们谈谈鲁迅,谈谈本雅明,谈谈卡夫卡,比比谁更美貌?我们根本不需要哪怕一点点的懂得,只要我们保持谈论这些名字,自欺欺人吧!鲁迅在忆刘半农的文里写:……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我们什么都不缺,就缺几个浅但很清澈的人啊!
  •     接下了中學閱讀班,自然名正言順細讀魯迅。記得中學時看給中學生的魯迅賞析書籍,我總把導讀和賞析部分跳過去——作品本身有力太多了。現在自己下手來做,自然不想重蹈浮泛悶蛋的導讀覆轍(當然也沒想過能比魯迅自己更好)。世上敬愛魯迅的人如此之多,情深如淵,總有適合中學生或普羅讀者的吧?於是我就在地鐵和火車裡捧著這兩本書了。《魯迅九講》(錢理群)記得念中文系做畢業論文時,都說魯迅是個不得輕易觸碰的題目,乃因現存的魯迅研究疊起來已大概有四五層樓之高。錢理群肯定築起了這四五層樓裡其中最重要的幾塊磚石。錢氏是中國當代著名學者和理論家,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和二十世紀中國知識份子的精神史,任教北大多年,治學嚴謹,在國內地位權威。從北大退休數年,錢氏現處於「身體和精神狀態最好的幾年」,四處奔走進行將魯迅普及化的工作,並關注農村教育。《魯迅九講》中收錄了錢理群的幾篇演講,包括對中學生講「魯迅是誰」、向大學生講「魯迅如何作人子與父親」等等。受邀的演講既有特定聽眾,固然是深入淺出——錢氏定立題目時也把聽眾的身份背景考慮進去,隱然是魯迅愛護青年的「孺子牛」精神。在這些結構清明如水、措辭謙遜平易的演講裡,學者功架未曾散脫。譬如對中學生講「魯迅是誰」,以魯迅的「動物自喻」來解釋「魯迅是誰」,既具形象性的趣味——將魯迅在情書中自稱的「大白象」,與魯迅〈立論〉裡那種說別人不愛聽的真話的性情結合起來,真是學者矜持——令人莞爾;又深深切中魯迅作品的核心:最愛以赤練蛇、蝙蝠等常人討厭的動物來自喻,魯迅就是這樣的人。儘管語氣略嫌過於「慈愛」,但細看來都是幾十年的功力,文學研究者的架式穩當絕不欺場。演講題目都算是最「大路」的,魯迅更是最「大路」的主題,這就是最大的難度,最深的功力。錢氏演講如何貌作平實,都還是比我們香港人所想像的「聽眾程度」要深一點。他看「西部陽光行動」(民間大學生的支援農村教育志願行動)的「志願者日記」,就想到要談魯迅的泥土精神、執著現在,及如何抵抗夢想與現實抵碰的碎裂。被錢氏引出的志願者日記自然顯得相對幼嫰,不處於同一層次。為什麼要和如此年輕的大學生義工談這些?原是因為,學問就是凌於高空的要求、挾帶著一股超昇的自然引力。《笑談大先生》:烘雲托月陳丹青的《笑談大先生》也是關於魯迅的三次演講。陳丹青是國內著名畫家,80年代以自由畫家身份移居紐約,2000年從紐約回國內定居,任教清華大學美術院。近年他在國內以言辭尖利一針見血著稱,上網搜尋一點來看——只覺若被此等妙語罵過都是榮幸。陳丹青聰明在哪裡?我的老師是張愛玲迷,不喜「望之儼然」,講究「舉重若輕」;他四十歲後終於認真看魯迅,我捉掇著問「魯迅如何?」老師頓一頓道:「他說話很好笑。」陳丹青第一講「笑談大先生」便談魯迅的幽默,好生眼利。最妙是陳氏寫這種「不正經事」還要求險,竟然劈頭就要講魯迅「長得好看」。許多學院朋友不懂這有什麼意思,而邁克便一眼看中這個,對陳丹青推崇備至。想那學者做研究,終身與最愛的作者作品廝磨,可有未能染指之彎末死角?精細嚴謹的研究殘餘,就是「相貌好」這樣如貼肉小衣般確鑿存在的瑣節。陳氏當然不去「劍眉星目」直描一番;他先問,後來被鬥的作家留影,哪裡有魯迅的瀟灑傲氣?再說在各種任意扭曲魯迅的臉還是自己的樣子——後來連周作人的八字鬍都說到了,惟是一句不提魯迅的具體五官,只引蕭伯納讚魯迅長得好樣子(魯迅回以「早年的樣子還要好」)。我想起小時候先生教「烘雲托月」,以國畫技法為喻:滿紙渲雲,最後留白之處便是最搶眼的月亮。知道金聖嘆是再後來的事了。讀過《笑談大先生》,心頭猛然受了一擊:這才是典範的用法啊。別信壞例子,烘雲托月不是把自己當成最大最圓的月亮。陳丹青烘雲托月寫魯迅好看,是以巧御險;爾後看到「魯迅與死亡」,陳氏先講發生在魯迅周邊的死亡,那革命時代壓在大先生身上的陰影,黑暗閘門的鐵腥味,排版疏寬但只覺沉重得近乎窒息——因此到正面講魯迅自己的死亡,才反而令聽眾讀者感受到那悲哀中的超脫,死亡的弔詭釋放,彷如留著鐵腥味的門外氣息。兩端的契合兩本魯迅演講對照來看趣味盎然,謙和與伶俐殊途同歸於魯迅。而真正重要的是,錢陳二位都力陳魯迅是真正的異端,永遠的少數。錢理群說得好,魯迅看顧弱者,同時迫你面對你自己。魯迅是一把存在於你心底的聲音,與最深的自覺長存,迫你對抗當下。在秋寒的黃昏強忍激動講魯迅,伶俐的學生問,密斯,可要借你紙巾?我接過,忍不住低低叫道:你明不明白,明不明白?魯迅未死啊。
  •     陳的三篇演講,談了兩個問題:魯迅的生與死,也就是陳所謂的大先生的生的“好玩兒”與對死的體驗與咀嚼。關於這兩點還可以去看兩本書:《身為公務員的魯迅》和《無法直面的人生》。而我對大先生的閲讀,相信如很多人一樣,不外乎兩种經驗,一種集體的、公共的經驗,一種獨自的、個體的經驗。前者是厭倦與無奈,後者愉悅與竊喜。然而,無論怎樣,對魯迅這樣一個如此豐富的作家的闡釋似乎都是誤讀,魯迅只管去讀就好了,他的修辭與精神自然會滲透進接收者的身體,不必去賦予意義,真正得意義縂在意義的反面。我最喜歡《故事新編》,只需要盡情地沉浸在“狡猾”的魯老爺子的天真的敍事裏就好。11月25日

精彩短评 (总计52条)

  •     咱玩的就是个与众不同
  •     放弃成见,才能重新认识鲁迅。
  •     “五四众人的批判文章总归不及鲁迅,不在主张和道理,而在鲁迅懂得写作的愉悦,,懂得词语调度的快感,懂得文章的游戏性、写文章不见游戏性,观点便只是观点,深不到哪里去的”,这真是性情中人的见解
  •     “大先生”于我,是陌生又亲切的称呼。来自另一种语言体系,与过去发生着遥远又模糊的联系,像冬天午后的阳光穿透积了尘的玻璃窗。另一位我与他有八分之一血缘的“大先生”却永远地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     锁线+胶装,排版字体都舒服的平装书。
  •     以历史的眼观看历史,以历史的视角看必将成为历史的我们
  •     陈丹青的书可以看。
  •     真的了解鲁迅
  •     和荒废集里有关鲁迅的部分有重叠所以很快看完,他说鲁迅好看好玩所以喜欢他,看完后我也很喜欢鲁迅,如书中说的,“高贵的消极”。
  •     了解了另一个鲁迅
  •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鲁迅先生不甚了解。仅有的一些浅薄认识也只是中学课本上的几篇文章和课后分析罢了。而翻开这本书,就像翻开了认识鲁迅先生的新篇章。好看又好玩的鲁迅:陈丹青先是从鲁迅的长相说起,说他是一个极好看的人。当然这里所说的好看与现当代年轻人定义的好看相距甚远。鲁迅的好看,是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好相貌,陈将之与同时代以及国外的其他文学家甚至大文豪做比较,还是认为鲁迅最好看。也许也与相由心生有关吧~再说好玩,中学课本上描绘的鲁迅是民国时代的批判家,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硬汉形象,怎么就好玩了呢。其实社会上对于鲁迅的刻板印象只是放大了他严肃的一面,而忽略掉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多面性,也就是他的另一面——好玩。他写文章并非全都是批判剖析讽刺暗喻,也有很多妙语连珠的轻松小文。而广大年轻一代如我,在读了中学课本上刊登的或深刻或沉重的文章之后竟是不太愿意更多去了解鲁迅这个太过严肃的人了,从而也无法了解到他的好玩了。
      
      其后又说了鲁迅和艺术。这段我的印象最深。因为陈丹青是艺术家出身,而他这么推崇和喜爱鲁迅,鲁迅和艺术之间的渊源也可见一斑。当然鲁迅的这一面,也是我没有料到的。陈丹青说的没错,我们对鲁迅有太多不正确和偏颇的认识。我们大多数不了解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个无趣严谨的人,笔杆作枪杆抨击社会黑暗面,抨击国民愚昧性,而不知道他也是如此热爱艺术,热爱木刻版画。文中提到的他对于艺术独到的鉴赏力,不爱名流偏爱扶植一些不起眼的小辈,而这些小辈果然也没让他失望,在那个年代,文人之间,艺术家之间纯学术无功利的交往现在怕是再也没有了吧。
      
      读完这本书,我决定有时间再多读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嘿嘿。
  •     观点认同 内容偏少......
  •     鲁迅在陈的眼里被神化了
  •     《笑谈大先生》:电影《师父》里有句台词印象深刻,廖凡说“开武馆,不教真的,天津武术就废了”,同样是招式,却有真假之分,功夫如此,文字亦同。有人写不痛不痒的糖水文章,如坠云雾,有人却笔锋如刀剑,直指要害,而陈丹青,就是个中翘楚。这本《笑谈大先生》是他专门讨论鲁迅先生的文集,以演讲稿为主,陈丹青见解独到,思路清晰,敢于讲真话,往往寥寥数语就能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陈丹青有头脑,有胆量,有学识,在我读过的书里面,他的文字读起来最为痛快。
  •     好。
  •     陈对鲁迅的解读,有没有过誉我不知道,但好读。
  •     “我咋啦?”,“我就这样。”
  •     凡是人不都是好玩的么,用这个词概括鲁迅也太随便了吧。
  •     值得读,尤其最后一篇,关于鲁迅与美术的篇章非常好看
  •       第一次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在上学时语文课本里,当时的鲁迅先生对于我因为某些原因被某些人困在狭小的范围内,我则被困在先生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意义中,根本体会不到先生文章的好,体会不到读先生文章是一种享受,反而讨厌这小老头写这么多文章来折磨我。毕业后,看到一些社会现象,倒是时常想起先生的话,体会到“我们现在骂的,鲁迅先生早就骂过了”的准确。
      读书时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觉着先生是斗士,是一笔战天下的勇士。无论是都是还是勇士都是不苟言笑的,横眉冷对的,而这也正是当时先生留给我的印象。读了《笑谈大先生》才知道大先生其实是个热爱生活,很可爱的人。他不仅是斗士,勇士,其实更是人子,人夫,人父,人兄,人师,是愿意结交年轻作家、画家的小老头。他爱开玩笑,平易近人,热爱写作和绘画。这样的先生是不是更立体,更受人喜爱?我们不神化先生,不孤立强调先生的某一面是不是对先生最大的尊重?对于其他作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这样?
      前一阵子讨论将鲁迅先生的文章从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释放,是我们的政治宣传不再需要先生这样以及先生宣传的“逆民”了吧。另一方面或许是件好事,我们不再孤立过分强调的先生的某一面了,我们可以自由的去了解更全面的大先生。但真的释放后还会有人读先生的作品吗?或许很少。所以出问题的并不是先生的文章被选进课本,而是我们学习先生文章的方法,或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或是我们的大环境。
  •     这一篇,不错的~
  •     带给你不一样的鲁迅
  •     大概看完这本书我是真的觉得鲁迅先生太可爱了 但愿这个词没有冒犯……
  •     “鲁迅身后的所有问题,是鲁迅先生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
  •     作为演讲听听就不错,写成书便不够系统和完整了。
  •     关于真实鲁迅的另一面。
  •     作者态度很好,即使有不同观点,也时刻提醒读者只是他个人观点。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从不同角度看历史,是重新审视自己所被告知、被教育的所谓的真实。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鲁迅不过是被宣传、被塑造成可以为某些势力服务的symbol罢了。就如同作者所言,把鲁迅还给鲁迅。至于作者提到的百家争鸣,不知怎地,我有一张错觉,仿佛那个时候是春秋战国的重演,那我们岂不是秦汉的再现?希望是我的错觉~~
  •      看来不论哪个时代 ‘好玩’都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另外我发现我喜欢的几个中国作家和民国的风骨真都是一脉相承的
  •     先生怎样,陈丹青说了也不算,“只要你想了解,你就去买来借来读,好不好”?
  •     我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它决不只是滑稽好笑可喜。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他总是放松的游戏的豁达的“好玩”是人格乃至命运的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好玩的人一旦端正严肃发起威来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可就遭殃了。
  •     讲了些陈丹青私心里的鲁迅先生,果然与中学教科书里遇见的鲁迅先生有很大差别。我得抛开那些先入为主的东西重再读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了。
  •     最后一篇陈老师又跳扎扎了,前两篇都很好
  •     很多同时代比较,有点意思。
  •     难得有人能笑谈鲁迅。鲁迅是个深谙黑色幽默的人,可惜长得太严肃了,老是被评论家往古板里整,最后搞得人人敬而远之,“好玩的大先生”也就成了“阶级革命家”“民族战士”一类的神坛人物。陈丹青面对这个他“日夜思念”的人,自然有话说:鲁迅并不遥远,读他,就能时常与他见面;鲁迅非常好玩,你看他的文章,里面有种让人喷饭的幽默——那是种高贵冷艳、与下流段子完全不同的幽默,笑完之后仔细想想,里面还有些说不出的苦味。鲁迅先生的“游戏文章”,不仅有犀利,有深刻,还有一种内敛的得意。大概是过于清醒,把世事看得太透了,然后绝望,然后干脆游戏人间一把。“玩弄文学,玩弄时代,玩弄他自己”。鲁迅活着的时候就寂寞了一辈子,现在恐怕更有种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吧,我们是该向陈丹青一样,迎他回到我们中间,然后一起游戏人间。
  •     陈丹青讲这三片的时候一定是很得意的。
  •     被误解的鲁迅...他是多么一好玩儿的大爷啊!
  •     非常好看
  •     世人对鲁迅的国度解读,使阅读鲁迅成为一项艰苦的工作
  •     这是陈丹青眼里的鲁迅,我怀疑其是否真实。但没有读过多少鲁迅先生的文章,我只有保持沉默。由于不了解陈丹青先生,也不好评判是否他笔下的鲁迅有他自己的影子,但能感觉到陈丹青先生的骄傲……或许是个人偏见吧。
  •     挺好玩的一本书,读鲁迅之前可以读读这本书玩玩。
  •     第一篇的好看和好玩.......虽夸张主观......但爱煞那欢乐的字句.......第二篇的鲁迅和死亡......倒觉得过于悬了......最后的鲁迅的墓的最后一段......那个瞎子的隐喻......不知为什么,觉得好难忘。
  •     看了这本书我喜欢上了鲁迅。
  •     陈丹青对鲁迅是真的喜爱.用艺术家的视角去看一个被过度意识形态化的人物,一个我们貌似已经熟悉得很的人,是不是真的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样子呢?其实不见得.鲁迅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鲁迅."好看"和"好玩"是陈丹青给鲁迅的两个个人感受的标签.
  •     把鲁迅拉下神坛,还原鲁迅不是什么新话题了,但是这本书把鲁迅先生讲得比较有趣。
  •     正中我的黄金时代情结。民国啊民国。本想多赞美几句,但会像给美人送锦旗,粗鄙而累赘。叹叹。
  •     题目起得好,文章本身不那么好。不好的原因在于,我总觉得,陈丹青的真诚是做出来的。他的孤独是假孤独,因为在他,孤独是一种商品,被众人围观。
  •     陈丹青是较为理性的一个人,评价大都算恰切。
  •     陈丹青说鲁迅好看、好玩,是异端,视角挺独特,值得细读。突然想起来,初高中时很喜欢读鲁迅的文章,冷漠、不动声色、一针见血的笔调读后很畅快。时值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读这三篇文章挺合适的。
  •     居然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这个版本的笑谈大先生,真是太高兴了。
  •     清晰,明辨,哲理,至情至性,蛮好的嘛
  •     鲁迅是被政治化的符号,是高中语文课本里永远的痛。然而作为周树人,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视线。陈丹青的才气比天高,也只有他能够从文学的角度将这个人剖析完整。
  •     鲁迅是被害了,他的作品被解读成了政治的,斗争的。而实际上的鲁迅是什么样的,陈丹青在这本书里详细解说了下。这些解说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鲁迅。这些解说还原了一个有意思的的鲁迅,一个作为作家的鲁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