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0-6
ISBN:9787020049646
作者:巴金
页数:155页

章节摘录

书摘我最近写信给曹禺,信内有这样的话:“希望你丢开那些杂事,多写几个戏,甚至写一两本小说(因为你说你想写一本小说)。我记得屠格涅夫患病垂危,在病榻上写信给托尔斯泰,求他不要丢开文学创作,希望他继续写小说。我不是屠格涅夫,你也不是托尔斯泰,我又不曾躺在病床上。但是我要劝你多写,多写你自己多年来想写的东西。你比我有才华,你是一个好的艺术家,我却不是。你得少开会,少写表态文章,多给后人留一点东西,把你心灵中的宝贝全交出来,贡献给我们社会主义祖国。……”    我不想现在就谈曹禺。我只说两三句话,我读了他最近完成的《王昭君》,想了许久,头两场写得多么好,多么深。孙美人这个人物使我想起许多事情。还有他在抗战胜利前不久写过一个戏(《桥》),只写了两幕,后来他去美国“讲学”就搁下了,回来后也没有续写。第二幕闭幕前炼钢炉发生事故,工程师受伤,他写得紧张,生动,我读了一遍,至今还不能忘记,我希望他,我劝他把《桥》写完。    我呢,自己吹嘘也没有用,我在三十年代就不得不承认我不是艺术家,今天我仍然说:“我没有才华。”而且像某某人在批斗我的大会上所说我写的都是破烂货,只有在解放后靠“文艺黑线”吹捧才出了名这一类的话,还可以作为参考。不过有一点得说明:事实证明所谓“文艺黑线”是“四人帮”编造的诬蔑不实之词,“文艺黑线”根本不存在。我的《文集》也曾被称为“邪书十四卷”。这不足为怪,因为在国民党“执政”时期,我的作品就受到歧视,就是不“正”的东西。靠了读者的保护,“破烂货”居然“流传”下来,甚至变成了《文集》。有人把它们当作“肉中刺,眼中钉”,也是理所当然。再说集子里的确有许多不好的东西,但它们并不是毒草。我不只讲过一次:我今后不会让《文集》再版,重印七、八种单行本我倒愿意。不印的书是我自己认为写得不好,艺术性不高,反映生活不完全真实,等等,等等。但它们也绝非毒草。    我一再提说“毒草”,好像我给毒蛇咬过看见绳子也害怕一样。二十年来天天听说“毒草”,几乎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    P31-32

内容概要

巴金(1904--2001)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参加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活动。为了追求光明,1923年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上海、南京,进东南大学附中,并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次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工作。和鲁迅有了交往。曾任《文学季刊》编委,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与靳以合编《文季月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二至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2年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奖。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书籍目录

一  谈《望乡》二  再谈《望乡》三  多印几本西方文学名著四  “结婚”五  怀念萧珊六  “毒草病”七  “遵命文学”八  “长官意志”九  文学的作用一〇  把心交给读者一一  一颗桃核的喜剧一二  关于丽尼同志一三  三次画像一四  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一五  小人·大人·长官一六  再访巴黎一七  诺·利斯特先生一八  在尼斯一九  重来马赛二〇  里昂二一  沙多一吉里二二  “友谊的海洋”二三  中国人二四  人民友谊的事业二五  中岛健藏先生二六  观察人二七  要不要制订“文艺法”二八  绝不会忘记二九  纪念雪峰三〇  靳以逝世二十周年后记

编辑推荐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随想录》(第1集)是第1集。

作者简介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本书是《随想录》第1集。


 随想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先说一下这本书带给我欣喜的一面。1,其中数次提到了王若望,感觉很奇怪,因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名字而言是很官方的一个出版社,竟然对这个以后是坏分子的名字没做任何处理。2,对丽尼有很生动的描写,我对这人的印象只在于他是个翻译家,了解不多,看着巴金的回忆,也感叹其人的不得志。除了翻译能力外,巴金还非常欣赏他的散文,其中一篇的一句“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的!”尤其推崇备至,并且还曾借用这个句式做自己文章的标题。3,巴金虽然名声很大,谈及自己时却很低调,屡屡说自己没有才华,不是艺术家。撇开他的作品,有这个态度还是很值得尊敬。也要交代一下,之前我没认真读过巴金的任何文字,教材里也许有收录,可是全无印象了。老一辈的作家如茅盾,郭沫若,丁玲也是一样,在我看来,这些人的东西怎么能算文学,和张爱玲的明显不是一个层次。作家或者说小说家,除了文字漂亮外,总应该有些结构的概念,可是看老一辈的小说,不外乎是反映生活,如此有记者就足够了,哪里还需要他们写?小说的英文fiction还有虚构的意思,以为这才是小说的真正内涵。一个想象力贫瘠的,只会描写现实生活的人还是别创作小说了,让道给那些真正的天才吧。巴金在后记中说,他的“随想”都不高明,却都是他的真实思想和真挚感情,是真话。这种精神自然很值得敬佩,考虑到他当时写作的那个环境,需要一定的勇气。我愿意相信巴金说的每一句话的感情的真实,对他文字内容的真实却仍持怀疑的态度。真实两个字说说容易,无外乎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但过程却极其复杂。首先眼见未必为实,你看到的东西也许是别人事先设计好了的,并非原貌。其次表达精确也是个问题,文字这种东西太玄乎,谁有那个自信敢说自己的文字每一个都恰如其分?第三,真实还有全局真实和部分真实之分,这里可以举报纸电视为例,图片还有视频(纪实性质的)当然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却不足以代表全部的世界。我们从报纸电视上所获得的外部世界的认识并不客观,用李普曼的话说,就是虚拟环境,实质是经过选择性 的。就巴金 的这本书而言,我不得不说,它是带有时代色彩的,因为如此,不足以永恒。
  •     读巴金的作品很少,他那著名的家春秋也是从电视剧里得来印象的,记忆里他是中国少数几个呼吁对文革这段历史深刻反省,以史明鉴后人,他一直希望建一座文革博物馆,最终也未能如愿,看看现今中国社会,重庆所发生的无不是那段历史的还魂。
  •     正所谓文如其人,巴金的《随想录》处处透着他耿直与善良的好意,即使是说理,也十分本份诚恳。七十五岁的老人,经历了劫难,历尽沧桑。这份善良与诚恳,应是早年性格使然。文章大都写于文革后的七九年,如今又二十八载。今天读来,言辞不免有些老套,绝不能与新生代如韩寒者来比现代感。惟有真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这正是巴金最善于表达的。《怀念萧珊》中“看来,我们要分别了。”是七二年巴金夫妇永别的声音。文章配了萧珊的两张照片,分别摄于1936年与1970年。前后巨大的对比是夫妇在那个特殊年代遭遇劫难的最好注脚。《沙多——吉里》描述了作者重返二十年代留学法国是住过的小镇,校舍依旧,而当年好心的看门人早已作古。旧地重游是很能带来感慨的,何况一隔就是五十年,其间法国人经历了战争,而作者由二十余岁的青年变成劫后余生的老人了。书中不少的照片显然增添了阅读的趣味。除了萧珊的,值得一提的还有他早年与大哥的合影(1929年)。照片中的大哥袖着手,带着警觉防范的面色,看上去满心不快乐。这种情绪在书中扉页巴金在上海寓所的照片(摄于1979年)表现得尤其突出,这一点即使是善良的巴金也藏不住。也许这“不快乐”无意中给本书的定了基调。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作为我崇敬的文学大师,他的《随想录》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正直和勇敢,看到了一颗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那么真诚的心!
  •     回忆在那一段特别的时光里转来转去。
  •     老巴写作只有一个原则:没有原则。他仅仅是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不受拘束,没有规矩。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写出了让人震撼流泪的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随想录》作为他的随笔集,记录了文革的残酷和友谊的温暖,对比何其鲜明。因为是年轻一代,文革部分不太清楚历史背景,似懂非懂,但对作者访法时与外国友人的真挚感情,以及和文坛各位的诚恳交往,深有触动。唯一怀念萧珊的那篇,读来无比平实,却泪水涟涟。
  •     我既没看过巴金的作品 也不是很了解他的生平 所以 并不敢妄加论断 直白看来 就是老人的回忆录 感情足够真挚 可表达出来 好像矫揉造作 就像我
  •     是该说善良但怯懦的人,还是该说怯懦但又良心未泯的人?但这却是大多数平凡人。
  •     更多是翻案,而不是反思,忏悔就更少了。。。
  •     外婆让我读的。让你了解那个时代
  •     力度不够吧~
  •     巴金有萧珊是他的幸运
  •     还差三集,几乎每一集都会被四人帮类似物,文革年代掺杂其中……想必那十年对这些人的人格产生的影响何其深远
  •     。。。真朴实
  •     书我挺喜欢的,从中读出了巴老严于律己、说良心话的做人风格。书的装订有点问题,中间有一页的胶开了。
  •     带着这样一本书上路,大概我也就不会害怕了,毕竟那个时代可惨得多了。
  •     買了好幾年才想起讀完
  •     这是一个老人
  •     实话,真话,不是什么诗意唯美,这是老巴金先生对一生的反思,回忆,还有自我批评,毫不顾忌,把自己的赤子之心交给读者。无怪乎大家说他是最真诚的作家。
  •     我或许懂巴金先生从心底感激友情、感激读者的那份感情,我还记得复习现当代的时候到巴金这一章这么写的。书上写,巴金时刻都是抱着一份热诚、年轻的心在与他的读者掏心掏肺!但是写得太多,让人有些枯燥。
  •     何等悲悯的人心能有如此作品
  •     跟着巴金的文字,对那个年代的了解增加不少,其实巴金爷爷挺可爱的。。。不过,还是觉得没有想象中“伟大”的高度
  •     平时的语言,回忆夫人的那篇看融化了。
  •     勇于直面文革中别人和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并且执着的在70多岁坚持写下来好几本,单单是这种知识分子的良知,就足以让人钦佩不已
  •     我是因为别人把我从图书馆借的书弄丢了才买滴~很不错哦~
  •     非常朴实的文字,内容正面。
  •     像巴老这么写文章的人太少太少
  •     印象最深刻的是报纸上几个大字~唯一说真话的老人~
  •     真挚
  •     高一暑假读过的书。感谢罗国华老师!
  •     记得 用心去创作
  •     猛料看多了再读这本书,感觉不痛不痒挺没劲的。就像看多了爱情动作片,电视上一个亲嘴镜头是不会让我有任何反应的
  •     看了一遍。
  •     《绝不会忘记》,引用巴老一篇收集到这本散文集的散文的名字。我记得初一的时候读《家》,很是喜欢。但是还对于历史知识不是很熟悉,也不太能够理解这本书比较深刻的意思。只是觉得很好看。后来随着知识的丰富,才明白巴金在年轻的时候是个狂热的爱国主义者,在文革后反思文革的种种错事,成为伤痕文学的主力军。这本书我读的很快,跳读的。我很拜服巴老,但是他的一些东西写的太深刻了,读不懂。
  •     反思
  •     真,善,美。
  •     那么多浮华的名誉头衔,都抵不过几句不合时宜的真话
  •     记得刚进大学的时候读的,那时还比较单纯...
  •     聊可一读而已
  •     真诚的巴金,讲真话的书。
  •     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九、三十未读。
  •     日常随笔,主要看思想,文笔不太讲究
  •     我只是想更多一些的知道那十年的事而已。
  •     最感人的是《怀念萧珊》,最可爱的话是“我们掉进了友谊的海洋里面”。在经历动荡文革后,还能对友谊道一声珍重,不放弃笔,好好活着,需要一颗勇敢的心!
  •     朴实无华的语言,情却是真的
  •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不是把自己摆在一个受害者的角色去谈论那十年,而是把自己放于一个施害者的角色去反思自己。正是其伟大之处吧。我想起一句话:一人杀人,人人杀人。正是巴金对那个年代的总结吧。
  •     一个最不该忏悔的人站在历史面前说我有罪。
  •     见语文摘抄124。
  •     真挚感人平实质朴 推荐《怀念萧珊》
  •     唠唠叨叨,也算伟大?
  •     良心。
  •     初中武汉新华书店…
  •     历史意义远大于其文学意义。
  •     受了不少苦啊
  •     巴金是顺民
  •     把匕首投向心里的真诚。
  •     真心话的随想录。特定时代的文字,现在读来,还是有些不忍卒读。 意识形态的味道还是很重很重。不必太苛求于古人。 准备把这几卷都翻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