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

出版社:台北文津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3(民国八十二年)
ISBN:9789576681424
作者:邓小军
页数:595页

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ISBN:9789576681424,作者:邓小军著


 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从大文化的角度解读文学,时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是邓小军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完整地从文史哲大综合的背景来阐释唐代文学,而并非囿于文学研究的范畴,宏观与微观结合,考证与分析并重,发掘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在当时是振聋发聩的。这本书是我硕士生入学之前导师给开列的必读书目之一,但是因为此书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印数仅500,我遍寻国内图书馆皆不可得,夙愿难了,10年后我来到UO,通过Interlibrary Loan的方式从UW借到了。如此波折,好书终不许错过。何况,邓小军先生也算是我师叔,跟我硕士导师、博士导师皆毕业于同一学校。文章最大的特点是脉络清晰,观点突出,善于从文献中总结体系。白璧微瑕之处,在于部分章节段落的所引所述,有互见之嫌;后半部稍显不济。既然国内难得一见,遂决意不烦其要,撮摘全书重要观点,可备一观。第一章 贞观之治与河汾之学一、论贞观之治的文化品质1、确立儒学为指导思想。太宗信服儒学原因:(1)以魏征为代表的儒学群臣的积极引导(2)历史上无道君主自取灭亡的反面教训(3)太宗自己对儒学的向学之心。2、对君权有限合法性的承认3、对君臣关系相对性的确认4、任用贤能5、谏诤与从谏6、政治改革——三省制的确立: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行——君臣从道、君权有限合法性。结论:贞观之治是儒家思想在唐初政治的大体落实,是政治层面的民本、仁政,根源是人性、仁,所树立的政治典范对唐代政治和人文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资源作用。二、河汾之学考论1、王通与《中说》的真实性问题2、根据隋唐之际原始文献考查王通与《中说》真实性文献包括:薛收《隋故徵君文中子碣铭》、陈叔达《答王绩书》、吕才《王无功文集序》、王绩《游北山赋》、王绩《负苓者传》、王绩《答程道士书》、王绩《答处士冯子华书》、杜淹《文中子世家》、王通《中说》考证包括:王通之先世及籍贯、王通之生年、举秀才及其年份、除蜀州司户不就及其年份、上《太平十二策》前后事迹及其年份、续六经及讲学河汾、隋室四召王通不赴、王通卒年及赠谥——此段考证功力令人称道,实地考察更是摆脱了纸上谈兵之嫌,王通之存在毋庸置疑。3、从思想史角度证实王通与《中说》的真实性包括:三经皆史说、河汾笃论:封禅,秦汉之侈心、不以天下易一民之命、以躬耕为天职、道的传承方法的发明、“十六字心传”的首先再发明、师道观念的再发明、对帝制帝号的首先揭露。4、王通的精神品格特征:本于仁心的平等精神、严于出处的风义品节、艰苦卓绝的躬耕精神、通过学术教育扭转现实政治的远大抱负5、王通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主要贡献(1)人性本善思想(2)自作天命的历史观(3)道统思想(非连续性的传承方式)(4)政治思想(恢复原始儒学、君权有限合法性、君道学说、臣道学说、君臣关系相对性、谏诤与从谏、人民对政治的议论)三、河汾之学与贞观政治的关系结论:河汾之学高度体现了隋唐之际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神,即实现政治有道的普遍愿望和重新发明儒学的文化要求;河汾弟子薛收、陈叔达、杜淹、魏征是唐初开国创业和贞观之治的参与和创造者;河汾之学在思想资源和人才资源上对贞观之治产生了重要作用——唐源流出于河汾四、《隋书》不载王通考——王通亚弟王凝得罪了《隋书》的监修者长孙无忌第二章 初唐诗:唐诗精神的跃动初唐诗的新精神是——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生精神,富于同情心、正义心的人性人道精神,热爱自然、以自然为美的艺术精神。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生精神确立了唐诗的风骨,重建了中国诗为人生而艺术的传统。富于同情心、正义心的人性人道精神是初唐诗精神的核心层次。热爱自然、以自然为美的艺术精神——(1)诗人由对大自然的热爱而激发起对自然美的追寻(2)诗人对由自然美的追寻而激发起对自然意象美的崇尚,导向自然意象在诗歌艺术上的优势(3)诗人由对大自然的体验减轻人生的忧伤,证悟人生与自然的意义,导向天人合一的哲学体验的境界。第三章 盛唐诗(上) 以自然意象优势表现刚健的时代精神一、刚健的时代精神产生原因:(1)广大的庶族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积极进取(2)集中国力积极进取西北、经营西北(3)唐代社会经济由于实行均田制形成空前高涨二、自然意象优势含义:1、诗歌艺术方面的自然意象优势——(1)自然意象在盛唐诗的意象系统中的优势(强于人事意象和假想意象)(2)自然意象在盛唐诗的构成中的优势(强于抒情和叙事)2、诗歌美学方面的自然意象优势——突出自然意象美感,借以含蓄地表现情感。(美感/意象-情感结构)原因:1、中国诗史自然意象演进尤其是山水田园诗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与盛唐的自然地理环境、疆域、景观有密切关系 3、与盛唐山水诗创作训练之风有联系 4、与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关系三、自然意象优势与刚健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合盛唐诗人的自觉融合的性质(格式塔-异质同构)融合的类型——自然与人在生命上的一致、自然意象与精神情感同具向上之势、自然意象与精神情感同具奋进之势、自然意象与精神情感同具开展之势第四章 盛唐诗(下) 人的再发现与自然的再发现一、人的再发现1、人普遍存在的诗歌才能的发现对进士科考试诗赋的考证2、诗歌的人文意义的再发现历史背景:1、文学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地位的大幅提升(为人生而艺术的诗歌传统、体验和表现大自然的艺术经验、诗歌声律)2、北周、隋以来,士人以文学为资本参与政治 3、文学政治功能的凸显及与政治密切结合唐朝政府站在政权对广大士人开放、诗歌的文化地位空前提高的时代面前,有意识引导诗歌文化建设,朝着优美、阔大、向上的理想境界发展。诗歌与六经对等的人文意义二、自然的再发现意义:大自然之美是无所不在的;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发现体验根于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怀;大自然在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层面的价值。第五章 李白诗歌的自由精神一、李白的出生地与生卒年碎叶二城辨——无焉耆碎叶,仅有中亚碎叶。生卒年(701-762)。二、李白的自由精神1、李白自由精神的形成原因(1)身世原因,受西域风俗文化熏陶而形成的独立不羁的气质(2)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庄子自由精神及东晋文化的影响(儒家自由精神在于道德层次的自觉自主自由,道家自由精神在于超越层次的自觉自主自由)(3)开放的盛唐社会条件2、李白自由精神的具体内涵(1)以道家超越情怀,建立经世功名,然后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老子的济世功业政治理想+庄子向自然求精神自由解放的超越情怀——谢安)(2)以人格尊严和人类平等的思想,爱惜维护自己独立自由的人格,蔑视反抗专制君主和权贵势力(3)深入体验大自然,寻求精神的自由解放和终极支持(突破庄子的消极避世,呈现出盛唐的时代宏伟气魄和其乐观开朗的天性)三、人性人道精神与艺术独创道家的自由精神+儒家的人性人道精神=李白的自由精神=自由不羁的浪漫情调+政治上的积极进取+向自然求自由解放的庄学精神+尊重同情下层人民的人性人道精神具名的平民百姓进入诗人创造的诗歌世界的主题是诗歌史破天荒的第一次(之前有乐府诗)?四、以行健不息的自然意象,表现自由奔放的精神情感——李白自由精神的艺术体现(1)领悟到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同一性关系,从而自觉借重于自然意象以表现情感精神。(2)以行健不息的自然意象,表现自己自由不羁的精神和奔放飘逸的情感——太阳、月亮、长江、黄河。——解诗六、杜甫诗歌:仁的境界一、杜甫与儒家的人性思想和政治思想1、杜甫与儒家的人性思想儒家人性思想的意义:(1)人类起源于自然(2)人性根源于天道(3)人性本善(4)人性普遍平等(5)天道即善,人性向善——人性源于天道、人性本善、人性普遍平等晚周原始儒学人性思想的两系——论语孟子派:就人性说人性,人性本善/易传中庸派:从天道说人性,形而上董仲舒对原始儒学的改造:(1)人性善恶混说(2)人性三等说(3)天有意志与善恶杜甫继承晚周原始儒学人性思想,对孟子的恻隐之心为仁的思想核心重新发明,对性本善、人性普遍平等做实践性发展。对天道人性本质一致的认识和表现。儒家人性思想是中国人文文化的主要精神资源,人道精神是中国人文文化的根本精神。西方斯多亚学派与中国儒学之对比2、杜甫与儒家的政治思想杜甫的人生与诗,深体民本思想,承继儒家的君臣关系相对性思想和君权关系有限合法性思想。3、我对儒家思想的看法(1)人性源于天道、人性本善、人性普遍平等的儒家人性思想对于创造发展以人道为核心精神的中国人文文化发生过根本性作用,对于达成中国历史上的良好政治也起过理论基础作用(2)由民本、君臣关系相对性、君权有限合法性构成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史从儒家人性思想导出的(3)儒家政治思想本身的局限性——专制的君主制(4)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缺乏的知性的、分析的、科学的思维模式未能转化成合理的政治制度学说,没有导致民主政治,但是不可抹煞儒家人性思想的意义和价值二、杜甫:全幅人生是仁的境界1、“恻隐仁者心”的意义——唐代思想史上独一无二,得到了孟子人性思想的支援2、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情怀3、亲人之情与朋友之情的深度——对妻子(妇女)、对亲子、对朋友的态度4、仁者爱及自然万物的情怀三、杜甫在政治上的道德主体精神1、致君尧舜与格君之非2、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廷争、弃官、不赴召是杜甫政治生命历程的三大关键——对玄宗、肃宗的态度3、君无道则不赴召——对代宗的态度4、期待君主政治自新——自罪己、纳诤谏结论:杜甫政治悲剧的关键所在是未能把君权有限合法性客观化为有效制衡君主的政治制度四、杜甫诗史精神1、诗人国身通一精神2、良史精神3、庶人议政贬天子的精神4、民本精神5、平等精神五、杜甫:儒学复兴运动的先声杜甫在唐代独立地重新发明原始儒学人性思想核心,发挥文化意义上的华夷之辨,主张道尊于君的尊王攘夷,最终孤明先发,首倡复兴儒学,是唐代儒学复兴运动的先声,在唐代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六、从大自然汲取生机——杜甫与自然七、以气韵为美沉郁顿挫着眼于诗歌情感运行的本身,气韵之美着眼于诗歌的审美特质。并行不悖。气韵之美,情感像生命般运动所产生的美感以气韵为美是杜诗突破盛唐诗以意象美为主的审美传统,是中国诗史新流派的标志。第七章 韩愈与古文暨儒学复兴运动一、唐代的中国文化宣言——韩愈《原道》论考1、《原道》作年考——元和八年至十二年间2、《原道》笺证3、道统学说是儒家君权有限合法性思想的重大发展——依据中国文化“夷夏之辨”和“道统学说”的原则道统,中国文化之道的传承系统,核心思想在于文化高于君权、道统高于君统4、攘斥佛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文化智慧《原道》从文化品格、生死观、本体观论辩中国文化与印度佛教的分野——出世与入世二、新儒学本体——人性论的建立——韩愈人性思想论究《原性》中人性本善论与人性三品说的矛盾——与《原道》非一时之作——《原性》人性三品说是其早期人性思想未定之论,《原人》一视同仁论是其晚年人性思想的定论。《原人》、《原道》是思想史上重要文献。《原人》完成天人一体同仁的本体——人性论哲学《原道》建立道统学说,人道高于君权中国思想史的意义(1)发明天人一体同仁,最先完成中国本体——人性论哲学(2)发明天人一体同仁,彻底回应佛教本体论长期挑战(3)人道高于君权,是道统学说进一步发展(4)一视同仁博爱,是融墨于儒的重大发展三、韩愈在政治上的道德主体精神1、韩愈爱护人民始终如一2、韩愈对王叔文集团的态度最终是公正的3、韩愈对专制君主始终坚持了道尊于君4、韩愈对权贵、宦官、藩镇恶势力进行了大无畏斗争四、韩愈散文的艺术境界1、新古文之性格及新古文与新儒学之关系——古文运动是以新儒学为体、以新古文为用的文化运动——核心是人性、人道精神2、由学养变化气质而来的浩乎沛然之气势3、于浑浩流转之中呈现的宽裕从容之风姿4、以龙渊之利议于割断之美5、以微言侧笔蕴涵大义之美6、从细节刻画个性从而揭示行为的根源第八章 柳宗元与古文暨儒学复兴运动一、柳宗元生平经历与思想发展的分期生平分期:永贞元年(805)思想分期:元和五、六年(810-811)二、德最终决定势——柳宗元的历史观(1)人类物质欲望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发生重大支配作用(2)人类道德理性对于历史发展形势,发生最终决定作用(3)君权的合法性取决于君主是否有德,取决于人民的意志(4)以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批判天下为家的君主专制《贞符》历史观的三层意义以人性恶为前提的天生人成的历史的四层正面意义和两个问题《贞符》的政治哲学在解释君权合法性的来源的三层意义:君权决定于人民的意志、大公之道的政治是天下为公、否定了天命论《封建论》历史观的七层意义《封建论》历史观的局限性在于未能指出君主专制制度的根本不合理性三、人与自然的分离与和谐——柳宗元天人关系思想的发展前期:自然元气一元论、天人相分论——《非<国语>》、《天对》、《天说》——受荀学、陆质《春秋》学派影响元气一元论的五层思想史意义后期:天人合一论——受孟学影响——永州八记四、从中道作用深入到中道本体——柳宗元中道思想的发展前期:落实在作用、行为的层次——受荀子、啖助、赵匡、陆质学说影响——强烈的现实关切、鲜明的民本精神、突破经学旧传统发明原典精神代表作:《守道论》、《时令论》、《断刑论》后期:深入本体层次——深入研究原典之故代表作:《与杨晦之书》、《与杨晦之第二书》哲学史意义:标志着晚周原始儒学中道思想的重大重新发明与发展,标志着晚周以后近代以前的新儒学的中道思想的开端五、从性恶论到性善论的转变——柳宗元人性思想的发展六、包容异质文化与坚持本位文化——柳宗元对佛教的态度1、赞赏同情佛教超越世俗、淡泊名利的宗教精神2、赞赏同情佛教中国化的教义、教风3、统合儒释的思想4、以中国文化为思想本位七、柳宗元散文的艺术境界1、史传传统的重大突破:为普通平民百姓立传——具体篇目意义——揭示人性善的本质,即同情心、自由心和人的尊严;揭示平民百姓的智慧才能;揭示百姓为生存权利而斗争2、山水散文的创新局面:创作天人合一的意境不仅借助于大自然美来表现人的一般情感思想,而且是借以表现人的天人合一情思,形成山水自然之美与天人合一情思相融合的散文意境第九章 中唐诗:人性人道与淑世情怀的高扬人性人道,诗人的良知,情感的本体,及其投向广大人间,投向苦难的祖国人民淑世情怀,以人性人道为根柢的政治参与品格元结、韦应物、张谓李绅、白居易(《新乐府》的哲学意义——人性平等+公天下)、元稹、张籍、王建韩愈、李翱、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新乐府、古文运动、《春秋》学派是中唐文化复兴的同质组成部分第十章 晚唐诗:从幽情的追寻到风骨的挺立前期诗:对幽情的追寻——男女爱情、思古幽情、山水幽情——从幽情中求得心灵的寄托后期诗:对风骨的追寻——体现诗人安身立命和诗真精神。风骨的体现:(1)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为人民伸冤,对统治者的黑暗无道进行揭露谴责(2)在历史文化层面对中国文化传统包括唐代文化心诵默念、热爱惜护(3)在政治生活实践中站在争取政治有道、维护祖国统一的立场上对宦官、藩镇恶势力进行殊死搏斗,并体现在诗歌上杜牧、温庭筠、李商隐韦庄罗隐、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司空图、韩偓第十一章 唐代士人对佛教的根本态度一、唐代佛教的根本性质缘起性空论+佛性论二、维护中国的中国文化品格三、保持个人的中国文化品格四、包容作为异质文化的佛教对佛教欣赏同情包容的态度:(1)对佛教淡泊精神的欣赏(2)对僧人艰苦生活的同情(3)对禅宗自主精神的欣赏(4)对僧人艺术才能的欣赏(5)士人与僧人的交往人间化第十二章 唐代的教育与文学一、唐代官学私学的兴衰唐代官学衰微的原因在于武则天执政时的进士制度的完善,表明唐代文学创造的主要人才来源不在官学。私学更不景气。二、唐代士子的自学风气唐代的家教不仅是初级教育的重要形式,多持续到士子教育的成材阶段唐代士子的自学风包括以文会友互相切磋唐代自学之风起于则天时代,终于唐末,是唐代教育的主要形态,是大量人才的重要来源三、唐代学校衰微和士子自学风气的共同原因,是进士制度崇尚文学四、豪杰之士学有本原,是唐代文化的中坚中国人文传统的骨干是凝聚着深厚人性人道价值的儒家原典和历史经验教学丰富的历史文献,以人性人道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传统建立道德人性主体是教育的第一义第十三章 唐代文化精神是人性人道精神——结束语唐代文化的主要过程,呈现为一个文化重心由政治文化(初唐)向诗歌文化(盛唐)移动,再由诗歌文化向思想文化(中唐)移动的大趋势。形态上:政治文化→人文文化 层次上:基层文化→高层文化 隋唐文化的四大主峰:河汾之学、贞观之治、杜甫诗学、古文运动中国文化精神核心,是儒家人性思想(天道→人性→人道)和基于人性思想上的政治思想(民本→君权有限合法性→君臣关系相对性)唐代文化精神,是人性、人道、民本、崇尚人文、天人合一、个性自由伸展、包容异质文化而不失掉自己的精神之整合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非常厚重的一本博士论文,可惜在台湾出版,只印了500本,我找了10年终于读到ta了。今年看过最好的学术专著之一。。。
  •     无根之花,终会绽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