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章节试读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7108029140
作者:邓晓芒
页数:410页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243页

崇高和美在原则上都是一致的,即都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非概念的主观普遍性的愉快情感,本身都是纯粹的鉴赏判断。在它们那里,“想象力在一个给予的直观上就被看作对理性的促进,而与知性或理性的概念能力协和一致”。不同的是“美似乎被看作某个不确定的知性概念的表现,崇高却被看作某个不确定的理性概念的表现”。其内在差异在于,美无论如何属于主观,却仍然要想象客观对象(自然)自身具有适合于人的活动的合目的性形式,似乎它本身具有“美的属性”;而崇高则不可能也不需要有这种想象,相反,其前提是对象的“无形式”,因而对人的判断力和想象力施加“暴力”,其形式极端的不和谐、不合目的性,也就不可能纳入任何可为知性把握的形式中。由此,崇高首先就带给人的鉴赏活动一个暂时的阻滞,一种被拒斥的不快;但恰恰因此就刺激起人向一种更高的理性理念中去寻找依托。
简单说来,作为诸认识能力的自由协调活动,美是想象力和知性相和谐,崇高是想象力和知性不能和谐,因而跳过知性而和理性相和谐;因此美具有某种“客观性”的假象,崇高则连这假象也没有,而明白地显示为主观想象力的合目的性运用。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的大,而只是因为“我们的想象力中有一种前进至无限的努力,在我们的理性中却有一种绝对总体性即对某个真实的理念的要求,”而任何感官的尺度都不能适合这个理念,所以在这种紧张的张力中,便唤起了我们自身主体中的某种超越感官能力的精神情调,这就是崇高。所以崇高就是那种“哪怕只能思维地表明内心有一种超出任何感官尺度的能力的东西”。这就是康德对崇高的“量”的规定。在崇高中,想象力与理性的理念之间既不相适合但又努力协调一致的活动导致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情:“对一切感性的尺度与理性的大小估量不相适合的内知觉就是与理性规律的协调一致,并且是一种不愉快,这种不愉快在我们心中激起对我们的超感官使命的情感,而按照这一使命,发现任何感性的尺度都与理性的理念不相适合,这是合目的性的,因而是愉快的。”
正因为不愉快激起了我们对自身具有超感性理念的使命感,所以这种使命感恰好又是令人愉快的。所以崇高感是建立在某种内心冲突之上的,这与美的感情的那种内心平静的静观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想象力只有在与理性的冲突中,通过自身的不充分性,才能使理性的优越性被直观到,才能使想象力和理性相互之间的主观合目的性体现出来。从直观形式条件来说,这种主观合目的性就体现为催促时间的连续综合尽快结束而达到一个终点,从而使内感官遭到一种强制力。
“崇高情感的质就是:它是有关审美评判能力的对某个对象的不愉快的情感,这种不愉快在其中却同时又被表象为合目的的。”我们通过审美(感性)能力对自然对象的评判总是受限制的,“但就想象力必然扩展到与我们理性能力中无限制的东西、也就是与绝对整体飞理念相适合而言,这种不愉快、因而这种想象力在能力上的不合目的性对于理性理念和唤起这些理念来说却被表现为合乎目的的”。所以崇高的愉快”只有通过某种不愉快才是可能的“。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34页

我们直接地从这些显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现象上面,去为它寻求一种主观普遍性。就是不要考虑现象的属性,而要反思到我们观看它们的时候,我们在主体中引起一种什么样的东西。这叫反思的判断力。
反思判断力是有它的先天性原则的,这种主观的情感有一种先天的普遍性——共通感。
在认识活动中它的先天原则是从知性那里拿来的,在道德活动,他的先天原则是纯粹实践理性的先天原则。唯有在反思的判断力中,它采用的是自己的先天原则。
它“不是先天地断言这朵花是美的,而是先天地断言:既然我看到的这朵花是美的,那么一切看到这朵花的人,都应该觉得是美的。”
它有这样的断言,并不是看到很多人都觉得这朵花美,于是归纳得出的结论。而是一种先天的断言,只要有人,只有情感,那么这个情感就有共同性。32-33
康德并不要求审美判断事实上是客观的,而只要求它看起来是客观的,也就是主题对自己的判断有一种客观化的情感要求。——
你虽然不能强迫别人同意你的看法,也不能向他证明你的正确,但是你的心里是不愉快的。你会说。。。。如果你的欣赏层次。。。提高。。。你就应该。。。你有这种“应该”的断言,是先天的。这就是康德主要要探讨的问题。33-34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294页

“诸感觉(它们没有任何意图作根据)的一切交替着的自由游戏都使人快乐,因为它促进着对健康的情感。”与博彩的游戏不同,“音乐和笑料却是带有审美理念或者甚至知性表象的两种不同的游戏,最终并没有什么通过它们而被思考,它们仅仅能通过它们的交替、但却是生动地使人快乐;它们由此就使人相当清晰地看出,这种鼓动在两种游戏中都只是肉体上的,”它们的一切游戏活动,包括其中的审美愉快,最终都成为了激活肉体和内脏的健康情感的载体,本质上是“把心灵用作肉体的医生”。
“笑是由于一种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变成虚无而来的激情。正是这种肯定不会使知性高兴的转变,却间接使人在一瞬间强烈地感到高兴。所以其原因必定在于表象对肉体的影响及肉体对内心的交互影响;更确切地说,并非就表象客观地就是快乐的对象而言(因为一个被欺骗了的期待如何能够使人快乐呢?),而只是由于这种转变作为诸表象的单纯游戏而在肉体中产生出生命力的某种平衡。“由于一种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变成虚无而来的激情”,这一定义至今仍然是有关笑的理论中的经典定义,后人大量的不同定义大都不过是这一定义的变种而已。开玩笑里面通常都含有某种欺骗的因素,但并不是真正的欺骗,而只是运用人类的欺骗能力在做游戏,在挑逗和折磨我们的判断力;当一切被拆穿而化为乌有时,那由紧张的期待而积聚起来的过剩精力就突然间转变为体内的震荡,爆发为哄堂大笑。
“在一切这种场合笑话总是必须包含有某种暂时会引起误会的东西;因此,当幻相消失为虚无时,内心再次回顾,以便把这幻相还在品味一番,这样,内心就由于很快交互地接踵而至的紧张和松弛而跳来跳去和震荡不安,这种震荡由于是从仿佛绷紧了的弦的东西中突然弹拨出来的(而不是通过逐渐地放松而发生的),它就必然会导致内心的激动及与之和谐的内部身体的运动,后者不由自主地持续着产生出疲倦,但同时也产生快感(一种导致健康的运动的结果)。”
在笑中最明显地体现了人作为精神和肉体的统一体这一本质结构,只有人才可以对一种“根本上不表现什么的观念”感到肉体感觉上的快乐,在其中除了过剩精力的发泄之外,还有对人类智慧和判断力的欣赏。所以康德甚至承认伊壁鸠鲁说得对,一切快乐,即使是审美鉴赏的愉快,也都是动物性的、肉体上的,精神不可能完全脱离肉体。所以承认精神的东西如道德理念和审美理念通过愉快的情感对人的肉体带来影响,并无损于这些理念本身的高贵性。要区分清楚的只是,在这种精神和肉体的关系中何者是主导的,何者只是载体。笑的游戏只是把审美理念当作载体,主要目的则是满足肉体快感的需要,并有利于消化食物、排除积郁、增进健康,这和纯粹的审美鉴赏是不可混淆的。
康德把笑的游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真状态或者假装天真所引起的笑,另一种是诙谐幽默引起的笑。前者虽然是游戏,但其中掺和进了严肃与尊重,人们嘲笑那种还不懂得伪装自己的淳朴,但毕竟为这种淳朴感到高兴,是一种善意的、温情的嘲笑。即使是假装天真的艺术,也表达了人们对真正的天真状态的向往,对文明所训练出来的虚伪礼仪的厌恶。至于后者,康德的评价不高,他认为诙谐幽默不属于美的艺术,虽然它也包含有精神的独创性,但缺乏严肃性,因而顶多是“快适的艺术”。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408页

那么把人性看作是恶的,是不是就是恶呢?不见得。把人性看作善的,是不是就是善呢?也不见得。你把人性看作是善的,很可能作出来的都是恶事。满街都是圣人,圣人与圣人之间互相残杀。圣人只能有一个嘛,于是这个圣人杀那个圣人,搞得整的世界血流成河。“文革”就是这样的,争当圣人,每一个人都争当圣人,每一个红卫兵都认为自己是圣人,自己体会到天道,不能容忍别人。但是如果你意识到人性是恶的呢,当然意识到恶的也会有恶的作用,可能是对恶的一种放纵,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对恶的一种警觉。就是说,你就不会那么样的狂妄,你在做坏事的时候你就不会打着做好事的旗号,你就不会有一种伪善。把人性宣布为恶的这些人,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说人性永远是恶的。
举“文革”作为例证未必恰当,因为当时想不想人性善恶的区分还是个问题,而且也未必是所谓“圣人"自相残杀的情形。但是想要说明的问题还是很深刻的~~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75页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是审美判断力批判的一种扩展,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审美判断力批判的原理只是出于人的内心,顶多扩展至人类社会交往;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把它的原则一旦确立起来,可以扩展运用到整个自然界乃至整个社会历史上去。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50页

《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的理念,即我们力求使我们的美感达到共通性。这个目标就是理念,在无穷的、无限的争论过程中,我们逐渐地接近这个目标,我们人类的情感越来越接近共通感。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62页

先天原则是构成性的就具有自己独立的领地,如果是调节性的就没有自己的领地。61
感性只是一种低级的接受能力。
高级认识能力是知性(知)、判断力(情)和理性(意),相当于形式逻辑里讲的概念、判断、推理。
知性的概念就是范畴,判断力应用这些范畴进行判断,理性将这些概念变成理念来进行推理。61-62
判断力不能在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之间构成任何特殊的部分,而只能在必要时【随机附加】于双方中的任何一方。62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54页

《判断力批判》导言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三节提出要过渡,确定了判断力的先天原理对于联接相互分裂的自然和自由、认识和道德所起的作用和所处得地位。53
四、五、六节提出了具体的过渡方式,阐明了作为联接中介的判断力不是知性认识中从普遍概念出发规定特殊对象的“规定性的”判断力,而是从给予特殊的出发去寻求其可能的普遍原则的“反思性的”判断力。“它处于这种需要而给自己立了一条法,即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这条先验的原则”。“这种合目的性只与对象对于主体认识能力的适合性相关,因而具有形式上普遍引起愉快的特点”。它不是用来规定自然对象的,它是与主体的认识能力相关,但同时又与主体的情感能力相关。它“适合”于主体的认识能力,所以它引起人的情感、快感,引起人的愉快。53-54
七、八、九节阐明了自然合目的性之区分(两种或两个层次)为直接与愉快相关的主观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和建立于其上、不直接与愉快相关而与对客体的知识相关的客观的、质料的合目的性。54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57页

在第一批判中,除了知性以外,判断力和理性都是不可能提供【构成性的】先天认识原则。【构成性的】(konstitutiv)和【调节性的】(regulativ)是不一样的。构成性的就是说,它本身构成知识,而知性是本身构成知识的。而判断力是把知性的先天原则联接到感性的材料之上,只是附属于知性。而理性在认识活动中只是起引导和指引作用,它提出理念,提出自然科学所追求的最高统一性的理想,但这最高理想的本身绝对不是知识,它不能构成知识。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47页

知性是一种自发地制定概念、范畴的能力。理性也是一种制定概念的能力,是提出理念的能力。理念也是一种概念,但它不是知性概念,而是纯粹理性概念。两者区别在于,知性概念如范畴是建立有限的对象,是对有限事物的认识能力。理性的概念则涉及到无限,是一种追求无限的能力。理念可以引导有限的知识不断向无限的整体迈进。先验的理念是有内容的,它是针对着我们的经验知识而设立的,但它本身不是【经验知识】,它只是对经验知识的一种【引导】,一种“范导”。但是如果你超验的使用理念,不把它看成某种范导而是把它看作构成性的实物,即可以对理念形成某种知识,那么你就陷入了二律背反。45-47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213页 - 判断力批判导言

跟贾老师讨论过后的解惑:
康德所说的思维与认识有何区别?尤其是在认识物自体上:
认识是跟现象有关的,如你说桌子是黄色的。这就是认识。思维则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思考理念。他们两的区别就在于认识对象不同。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经验的。因此,我们可以用概念判断推理出物自体,但我们不可以认识物自体。(我认为是,我们不可以用那些先天范畴来认识物自体,但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这些范畴来推导出物自体。形而上学不就是关于物自体的认识吗?形而上学似乎都有一个这样的推导规则,即先规定一个本体,以 本体来推出现象世界。)
第二个问题,关于审美与认知与道德?
老师认为,你把一个桌子看作物,就是认知 。你把桌子看做美,就是审美。然后你看到了美,你不能损坏它,那就是自由意志。(是不是不是表象背后有个物自体,这个物自体是自由意志的。而是这个物就是自由意志,就是美,就是物,这样看你怎样看它了。如果你把它看做物,那你就不自由了。如果你把他看做审美,那你就稍微自由了一点点。但是这个自由度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自由意志中来的,也就是从道德中来的。所以我们能从审美中猜测到道德。但是它们都是统一于不同开显状态的自由度之下。)
第三个问题,目的论的作用?
目的论是为了开显道德?说目的是为了说“无目的合的目的性”即审美,有审美再说目的的目的,而无目的的目的就比有一个实际的目的要自由多了,所以,说目的也是为了说自由度的问题。
自由怎么理解?自由又怎么和道德相联系?(老师理解的自由似乎是本体状态不被遮蔽的状态,而很多教材中所表述的是,没有外在目的,自己为目的,不依赖于其他,那即是自由。(没有看实践理性批判,所以这里有点乱啊?)自由也可以无道德啊?这种道德可能和尼采的主人道德有些像?)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31页

判断力在认识中,它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概念到经验,从普遍到特殊,从上而下地判断。这是【规定判断力】
但是要寻找判断力的先天原则就要颠倒一下,就是从提供给我们的现有的经验材料、丰富多彩的现象里面,(本来是没有任何普遍性的)去为它寻求某种普遍的东西(反思)。从特殊上升到普遍,而不是从普遍下降到特殊。【反思性的判断力】
这个普遍性不是在这个经验材料本身中,而是在我们的主体中,是我们主体中的一种普遍性。不是由主体去“规定”对象,而是从对象上“反思”到自己的主体。 30-31
要寻求这种具体东西普遍性就必须在观察具体东西的时候,反思内心有什么普遍性——主观的普遍性,就是我们的情感。 31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69页

为判断力寻找先天原则的困难在于,判断力的原则必须在判断本身中显现出来,它不能是一个外在于判断力之外的原则,因为,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必须依赖于另外一个判断力去联接这一原则与判断力本身,来检验两者是否合适,即我们在寻找判断力这一原则的过程中,已经使用了这一原则,这自然是矛盾的。因此,这一原则不应该是外在的由某一个概念推论出来的客观的原则(类似第三者问题,会引起无穷后退)。65-67
因此,这一原则实际上是从与人的情感能力直接相关,并借人的情感能力所显现出来。通过审美鉴赏的考察,我们最容易发现这一先天原则。
审美判断原则自身虽然不是为了认识也无法促进认识,但是它由认识能力所构成,属于认识能力。它与情感直接相关,但又不是一种欲求能力,因为欲求能力在理性的概念中有其先天的原则。68-69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59页

“另方面在考察自然界时按照一条知性永远也达不到的完整性原则来引导知性本身,并由此来促进一切知识的最终意图。”
知性在康德看来就是一种形成判断的能力。而理性是推理的能力,在形成判断以后还要推,而且要推到不可再推。所以理性的本性就是要追求【完整性】,它可以“由此来促进一切知识的最终意图”,获得绝对真理,全部知识。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25页

我们中国文化经常讲圣法心传,讲诚心,好像我们可以把他的心拿出来检查一番,然后把好的东西留下,把坏的东西去掉。那是绝对做不到的。因为“文革”期间就有体会嘛。所谓触及灵魂,结果触及了谁的灵魂?都是触及了肉体。灵魂是没有人能触及到的。到“文革”以后我们通过反省,我们开始认识到我们的灵魂的层次性,认识到我们灵魂的深度,深不可测。
发人深省阿!都是触及了肉体!!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29页

鉴赏力不是属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因为它不具有先天原则。
判断力本来没有先天原则,它的先天原则是从知性那里借来的,它把知性的那些范畴的先天原则运用到那些具体的场合之下的一种技巧。判断力就是把知性和感性材料连接起来的能力。 29-30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24页

我们有时讲人心叵测,人心叵测好像是一个贬义词。其实人心都是不可测的。按照康德的说法,人心是一个物自体,人人心有很多层面具,一层又一层,永远用不完,只有上帝才是知人心者。你不光不知道别人的心,你也不知道自己的心。
当然,这里的上帝不是神学意义上的,只是伦理学意义上的一个必须的上帝~~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105页

必然与自由的分裂在于,两者互不影响各自的立法。自由概念只是个体自身的前后一贯性,但并不打断自然界的因果链条。道德实践按照其自身规律作用于自然界,其后果就交给自然界去处理,两者互不干涉。95
我们通常说康德伦理学只考虑动机,不考虑后果,只是为义务而义务。但实际上,这样说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康德认为“自由概念应当使通过它的规律所提出的目的在感官世界中成为现实”。即这个目的在感官世界中应该成为现实,虽然它不一定真的成为现实。有了这种【应当】,就有可能反过来从实践的立场来统一自然的领地和自由的领地了。99-101
虽然在事实上自然界不见得能实现道德目的,但是原则上是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即自然界对道德目的在形式上有一种可能性。且自由(物自体)与现象界中的后果的统一应当具有某种【根据】。101-102
我一厢情愿设想在自然界里面可以有一种与道德的统一性,这个统一性只是我的设想,不是客观上的,但是这种一厢情愿的设想也是一个根据,而这个根据可以作为从理论认识向道德实践过度的桥梁。我有这样一种设想,我就会具有一种道德的眼光(我设想这个世界应当是趋向道德的)。这种眼光就是康德所谓的“反思判断力”。这种反思判断力仅仅是为了我主观上面的一种需求,一种自由感。我在自然界上,用这样一种眼光看到一种适合于我的东西,或者我只看到适合于我的东西。 103-105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91页

领域(feld)基地(boden)领地(Gebiete)互有层次的三个概念
但也有这个立法支配不到的地方,这就是感性经验的那些材料的来源。知性只能在感性已经提供了经验材料的基地上行使权力,而不能自行提供这些材料。而提供这些材料的经验又不拥有这些材料的立法权。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37页

如何从科学过渡到道德?在康德那里,一个是在人们审美活动之中,通过审美活动。美是道德的象征,美虽然不是道德,但却是道德在现象界里的一种象征,一种类比(都是关于“应当”的要求) 36
感性的人怎么可能意识到自己的道德,就在你的情不自禁的审美欣赏过程中,你就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道德的人,意识到你是自由的;而感性的现实世界在审美和目的论中也向你显示出趋向于人的自由和道德现实可能性。 37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89页

意志行为,作为实践的行为,它是以一个概念为前提。这个概念不是自然概念而是自由概念。82-84按照自然概念为前提的实践活动只是技术上的实践,属于理论哲学的补充。而只有基于超感性的自由的概念,即只要你是一个有理性者,那么,你不要设定任何【具体的目的】,你根据你的理性就可以做出这样一条道德律。这条规律就是绝对命令,就是你的理性的良心。89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笔记-第386页

康德认为,我们人类光是有道德还是不够,当然你可以有道德,你可以不需要上帝,因为道德的原则本身是自律的,道德本身可以没有上帝;但是作为人来说,人是有限的存在,哪怕是个有道德的人,人也是有限的存在。所谓有限的存在,就是他也要生活,他也有肉体的需要,他也要求得到幸福。有限的存在就需要幸福。如果一个人只有道德而没有幸福,那么他对道德的信念是没有希望的。没有希望的道德是很难坚持的。有个别人可以坚持,像斯宾诺莎,他可以坚持,他保持他道德上的清高和一贯,但是他不相信上帝。康德问斯宾诺莎,如果你能坚持你的道德,但是你看到周围都是不道德,都是悲惨的,不公平,都是血和泪,你自己固然可以保持你自己道德上的清高,但是你是不是也希望把你到的上的清高能够在现实生活中造成某种道德上的后果,比如说使好人得到好报,让恶人得到惩罚?那你显然力量不够。一个如此软弱的道德,它根本无法对抗世上的恶。你还能坚持吗?更不用说你自己内心的那些恶劣的倾向,时时刻刻在冒出来。所以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还是感觉需要上帝,因为他是有限的,他不是单纯的一个道德概念。
上帝,是一种必然的需要~~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