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通史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807517108
页数:274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是从蚕丝、丝绸开始的,中国丝绸外传最早见于西方《旧约全书》中,成书于公元前741—前701年的《以赛亚书》所写的“丝人”就是指中国人。公元前325年印度孔雀王朝时,有《考铁利亚》一书,内有“支那产丝,其丝货有贩运至印度”的记载。希腊文称中国为“赛里斯”,意为丝国人。罗马诗人称赞中国的丝绸比鲜花还美丽。罗马的恺撒大帝穿上中国的丝织长袍去看戏,引起了全场的赞美和轰动。罗马的贵妇都以穿上中国丝织的透明长裙为荣。中国的丝绸是罗马帝国最高级的奢侈品,与黄金相等。 中国的丝绸成为古代国际贸易中运销最远,获利最丰的商品。中国的丝绸之路横亘于欧亚大陆,长途漫漫,蜿蜒万里,它路经无数名城:“廛闬扑地,歌吹沸天,孳货盐田,铲利铜山”(鲍照《芜城赋》〉。但是,这条路更多的是通过沙漠:“四顾茫然,人鸟俱絶。夜则妖魔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也”(《法显传》、路途上的艰难辛苦,难以想象。然而这一无比艰险的道路,万里跋涉、九死一生之路,却把中国的科学文明的成果:丝绸、纸张、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等传出去,又把外国的科学文明、宗教、艺术以及商品传入中国。自古以来,世界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形成各自的文化,约略可分为四大文化区域:一是希腊、罗马文化;二是伊斯兰文化;三是印度文化;四是中国文化。这四大文化区域又可归为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体系是指希腊、罗马一直发展到今天的欧美文化,东方文化体系指伊斯兰文化(闪族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一直在互相交流、渗透又各自发展。中国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它是商贸之路,物种传播之路,政治交往的使节之路,文化艺术和科技交流之路,又是各种宗教的传播之路,曾传播了佛教、摩尼教、景教、祅教、伊斯兰教等。 丝绸之路是一条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商道,它东起长安,现在的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帕米尔高原,经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全长七千多公里。交融了古代人类的四大文明,促进了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

内容概要

孙景深,1929年生于上海。1949年春考入华北大学三部(艺术学院)戏剧科学习,结业后分配在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后改组为中央歌舞团)任演员,后兼实习编导。1954年调入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简称舞研会,即第二届中国舞蹈家协会、先后担任编辑组长,研究组长等职,从事舞蹈艺术理论研究和编辑工作。在此期间,负责创刊并主持编辑出版了《舞蹈学习数据》,《舞蹈丛刊》、《舞蹈》等期刊及《苏州道教艺术集》,《曲阜祭孔乐舞》、《古代乐舞论著选编》、《论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变革》等学习数据。发表的论文有《开展舞蹈艺术的理论建设工作》、《龙飞凤舞颂今朝》、《我国古代乐舞观》及专著《舞蹈讲座》等。1956年舞研会筹建“中国舞蹈史”研究小组,在欧阳予倩老师指导下,开始舞蹈史研究工作,参与查检和编辑出版《全唐诗中的乐舞数据》。1961年中国舞蹈史教材编写组建立,任组长。组织编写《中国古代舞蹈史长编》及教材,并负责撰写其中的“先秦部分”。“文革”后于1978年调回舞协,任领导核心组成员,参与舞协重组工作。1981年由文化部任命为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副主编,负责组建总编辑部并主持工作。历时20年,经全体参与者的密切协作,于2001年完成了全国各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共40卷的终审和出版。同时期出版的个人专著有《中国舞蹈史·先秦部分》、《舞蹈知识浅谈》、《中国历代舞姿》(合着)《北京传统节令风俗和歌舞》(合着),《中国舞蹈》(合着)及发表论文《“大傩图”名实辨》、《〈九歌〉源流》等。 彭松,1916生于山东。曾用名赵郓哥。中国舞蹈史学家、舞蹈编导家、北京舞蹈学院教授。1940~1944年先后就读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和国立音乐院分院。先后师从吴晓邦、戴爱莲学习舞蹈,后从事舞蹈艺术工作。1944年始在“育才”学校工作,先后担任舞蹈兼音乐教员、舞蹈组主任。1946年与戴爱莲先生同去川康少数民族地区采集民族舞蹈,创作了舞蹈《嘉戎酒会》、《端公驱鬼》,在重庆参加“边疆音乐舞蹈大会”演出。其后又在“育才”学校创作了《乞儿》、《猴戏》、《弃婴》、《火苗》、《快乐的人们》、《向民主小姐求爱》等一批作品。1947年在上海创立“私立中国乐舞学院”。1948年在北平各大学教藉目,创编了《圑结就是力量》、《民主花儿别让它遭灾害》、《我们是民主青年》等舞蹈,并在戴爱莲主持的舞蹈训练班任教。1948年8月,“彭松进入华北大学一部学习,曾任华大一圃舞蹈组长,华大三部艺术干部训练班教员及舞蹈队副队长。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之夜,演出“人民胜利万歳”史诗歌舞。其后,曾在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任艺术科、长,在舞剧《和平鸽》中任导演。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任民间舞教研组组长,主持编写中国民间舞蹈教材。1956年参加“中国舞蹈史”研究小组,参与辑録编辑《全唐诗中的乐舞数据》和编写《中国舞蹈史长编》教材。专著有:《中国舞蹈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中国古代舞谱》等;主编《中国古代舞蹈史网》;发表了大量专业理论与专业评论文章,代表论文有:《敦煌唐代舞谱破译》、《甲骨寻舞》、《西凉乐寻索》、《胡旋舞辨误》等。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当代中国舞蹈》编委和撰稿人。作为北京舞蹈学院第一批教授,曾兼任香港演艺学院客座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理事会理事、国际舞蹈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曾应邀到台湾讲学。2009年荣获中国舞蹈家协会颁发的中国舞蹈家“终身成就奖”。2010年荣获第三届(最受群众喜爱的老艺术家)“华鼎奖”。 王克芬,1927年生于重庆云阳。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畏。中国共产党党员。1944年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敌演剧六队”任演员,1947年在上海中国乐舞学院师承著名赛蹈家戴爱莲习舞,后曾任中央民族歌舞团编导、演员,1956年调入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在欧阳予倩、阴法鲁、杨荫浏等著名专家指导下研究中国舞蹈史。主要著作有:《中国舌代舞蹈史话》(中、英、日、法、韩文本)、《中国舞蹈发展史》(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文化部第一届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成果三等奖,中、韩文本)、《中国舞蹈史·明清部分》(中、韩文本)、《中华舞蹈图史》(获文化部第二届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主编:《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获文化部第二届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敦煌石窟全集·舞蹈卷》(丛书获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解读敦煌·天上人间舞翩迁·舞蹈卷》、《中国舞蹈词典》(获首届辞书评奖三等奖)。主编:《中国艺术百科辞典·舞蹈分卷》(获文化部第二届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合着:《走进敦煌丛书·萧管霓裳敦煌乐舞》(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社会科学著作100种”、“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世纪中国舞蹈》(丛书获国家图书奖)、《佛教与中国舞蹈》、《隋唐文化》(获国家图书奖)、《唐代文化》《获中国社科院优秀成果奖)《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中国石窟寺乐舞艺术》。参与编撰:《中华文明史》(任舞蹈学科主编并撰稿,获“五个一工程奖”),《灿烂中国文明》(舞蹈部分文图,获联合国“世界最佳文化网站大奖”)、第一版《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任古代舞蹈分支副主编)、《大辞海》(舞蹈分科主编)、以及《辞海》、《佛教文化百科》、《艺海》等大型辞书的编委及撰稿人。作为中国舞蹈史学家曾出访瑞典、丹麦、挪威、冰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美国、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或讲学。先后被收入中国、英国、美国、印度、新加坡等国家的多部《国际名人録》中。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获美国中西部中国科技与文化交流协会授予的“杰出艺术家贡献奖”;2009年荣获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艺术卓越贡献舞蹈家”称号。 董锡玖,1925年生干山东济南。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舞蹈委员会会长、中国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舞协理论委员会常委。1948年师从著名舞蹈家戴爱莲习舞。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49一1952年先后加入华北大学三部舞队、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圉,任舞蹈演员。1952—1962年任著名戏剧家、中央戏剧学院院长欧阳予倩秘书。1956年加入“中国舞蹈史”研究小组,多年从事中国舞蹈史、丝绸之路乐舞、中日和中韩乐舞交流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舞蹈史·宋辽西夏金元部分》、《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第一主编并撰写“古代编”,获第十一届全国图书奖、《乐舞志》(《中华通志》百卷之一,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中日乐舞交流简史》、《缤纷舞蹈文化之路·董锡玖舞蹈史论集》等。曾多次担任国际舞蹈评委,赴前苏联、澳大利亚、韩国、美国、法国、日本进行学术考察。入选美国《世界名人録》(1988,1989和1990—2000版》。

书籍目录

《中国舞蹈通史(先秦时期·秦汉时期)》目录: 总序 第一章远古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原始文化及舞蹈的萌芽和形成 第三节原始舞蹈在氏族社会中的发展(上) 第四节原始舞蹈在氏族社会中的发展(下) 第五节古代传说中的原始氏族、部落和舞蹈 第六节原始舞蹈的内容、形式和社会作用 第七节结语 第11章夏、商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舞蹈 第三节从启和桀的传说中探索夏代舞蹈的发展 第四节商代——奴隶社会发展时期的舞蹈 第五节巫、乐舞奴隶和民间的歌舞活动 第六节结语 第三章西周、春秋、战国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六代舞」的确立 第三节『小舞』及其它仪式舞蹈 第四节宫廷乐舞机构和舞蹈教育 第五节宗教祭祀舞蹈第六节民俗歌舞的发展 第七节女乐、倡优和宫廷贵族生活中的舞蹈活动 第八节舞蹈文化的交流 第九节『新乐』与「古乐』之争和雅乐的衰落 第十节『百家争鸣」中的乐舞理论 第十一节结语 图版目录 插图目录 总跋 致谢 …… 《中国舞蹈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 《中国舞蹈通史(宋辽西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 《中国舞蹈通史(中华民国时期)》 《中国舞蹈通史(古代文物图录)》

编辑推荐

《中国舞蹈通史(繁体字版)(套装共5册)》由我国第一代舞蹈史学家孙景琛、彭松、王克芬、董锡玖、刘恩伯担任顾问,由中年学者刘青弋担任主编,并由上述六位学者担任不同分卷的作者,不仅填补了我国舞蹈史学领域的空白,成为迄今为止相关领域最具规模、最系统、最完整的中国舞蹈史学通史类著作,亦将代表我国舞蹈史学通史研究方面的较高成就。

作者简介

《中国舞蹈通史(繁体字版)(套装共5册)》是一部舞蹈专门史,以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及其政权的改朝换代进行分期,共分八个时期。即先秦时期(由孙景琛撰着)、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彭松撰着)、隋唐五代时期(由王克芬撰着)、宋辽金西夏元时期(由董锡玖撰着)、明清时期(由王克芬撰着);“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由刘青弋撰着)。尽管政权的更替和舞蹈艺术的变迁并非完全同步,但是,中国舞蹈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之间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


 中国舞蹈通史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