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3
ISBN:9787506313438
作者:叶·扎米亚京
页数:351页

作者简介

《我们》针对的是极权主义的种种弊端。全书采用笔记形式,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戏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联众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 在这个攀上了“人类文明的最高峰”的联众国,所有公民一律被冠以数字为名。


 我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在省图满心欢喜的借了这本《我们》,硬着头皮看完了冗长的译序,介绍了俄国著名的白银时代,好不容易熬到正文,结果看来看去,越看越觉得奇怪,讲的是一个巨富寻求长生不老药的故事。我就纳闷了,《我们》不是反乌托邦的么,怎么扯这些乱七八糟的啊,搞得我莫名其妙,但是依旧继续往下看。看到一半,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抓着书仔细的研究了下,内页里面的页面上方陡然的五个字“欲望的幻灭”把我给雷到了,但是,但是,明明书的封面,前言,甚至后面的译后记分明都是《我们》的。。最后我终于发现了,其实就是不知道谁把《我们》的封面还有前言后记给粘到了一本很烂的名叫《欲望的幻灭》的书上,然后,我就上当了,还傻傻的看了半本。。。傻啊。。。奇异的遭遇,感谢奇异的湖南省图书馆。。。
  •     反乌托邦三大文学作品:《我们》、《美丽新世界》、《一九八四》《我们》这一本书也许很有意义但是实在算不上是文学作品恩这让我想到了最近李银河老师写的一系列小说……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如果真的有缪斯什么的管文学的神那么请让这样的作品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吧[膜拜]_| ̄|○ → _|\○_ → _/\○_ → ____○_
  •     纯粹理性、协调、一致的社会,否定了人之所以为人,抹杀了个性,看似充满生机和活力,其实一潭死水。以前觉得如果人们可以永远开心快乐多好,现在想来,果真如此的话,我们真的可以体会到什么是快乐吗?也许正是痛苦和磨难才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和感恩。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购于旧书店的精品
  •     1920s
  •     反乌托邦三部曲,这部读的时间最长,断断续续看完。感觉在纯理性、消灭人性的情况下,是不是爱情这种独占欲强烈的情感才会让人开始觉醒人性。
  •     用虚无的笔调勾画模糊的背景,只着力于故事的几个点。反复的强调,凸显。就像全文的主旨。幸福和自由的对立,来表现出病态的理性主义下世界的丑恶。
  •     小说本身叙事松散,情节缺少合理性,人物平面。其价值在于超时代的准确预言性,以及对两部更加完善的作品《美丽新世界》和《1984》的启发性。
  •     没觉得任何感动,绰号挺多。
  •     不真实
  •     当没有我,只有我们的时候,世界将会怎样?    这也是乌托邦的致命悖论,我被我们所吞噬,个体被总体所吞噬,人被社会所吞噬。    人异化的最高等级不是物的异化,而是体制的异化。
  •     優於其他兩本。1984和美麗新世界更多是從作者的世界審視書中的異化世界,而我們的作者全身心地投入作為一個「號碼」來向閱讀這本記事的野蠻人介紹偉大的「積分王國」和「號碼」。
  •     前两天看到译者或是书评,很为《我们》打抱不平,称其成书早于《1984》和《美丽新世界》且为后二者提供灵感,却一直籍籍无名。我也确实是不久前才知道其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然而看下来,且不论开创性的批判意义,作者这絮絮叨叨的写作手法我真是看不太惯。
  •     统一协调的终极也许就是毁灭吧
  •     后面短篇没看,就看了《我们》。体裁和构思很神,但整体语言略乱。最喜欢的一段是写503和330第一次ml的时候的描写。
  •     结局太容易猜到,但也只有悲剧的结局才符合“反乌托邦”三个字。 总体不错就是太喜欢炫耀u数学了。
  •     我们 洞穴 龙 洪水 岛民。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比喻想象和俄罗斯式的幻觉。和奥威尔一样指向的是英国为代表的嘲讽,又一样被所有后来人拿来攻击红色帝国。幸福和自由意志的矛盾,放纵多甜美。过了会迷恋这类的年龄了。难道以为只有极权统治下才会不幸吗?生命只是永远在不幸而我们又迷恋这样的痛苦,不然她又为何这样对我
  •     这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小说,而是纪实文学
  •     补记
  •     《我们》无论是故事还是文笔都非常的有意思。小说是一本记录,用大量的意识流内心独白记录着小说作者的心里活动、荒诞的认知、无可救药的数学逻辑式思考,他永远也跳不出2+2=4的世界。男主角个人麻木的认知和女主角的悲惨死亡让我们扼腕叹息。这部小说的描写另有一个地方很好,那就是对风景和世界的描写,虽然这种描写是建立在科幻属性上的一种不太真实的描写,但这不正是科幻作品特征的体现:浪漫的狂想性的文学作品吗? 本书收录的三则短篇,我只喜欢《洪水》,女主由嫉妒、毁灭再到重生的经过。《岛民》更像《我们》的前传,只可惜力度远不如《我们》,小说文笔也不是很好。我个人只觉得这个标题岛民比较好,把无知的市民讽刺为岛民,其实他们不正是一座愚昧之岛上的岛民吗?他们信奉邪教的唯一性正确道路,不是很可笑吗?
  •     奥威尔和赫胥黎的新世界繁复得令人悲哀,扎米亚京作为启蒙者,不紧不慢、懒得绕弯,只是挑起人们对于人欲的想象。跪地求爱的Д有多狼狈,这个世界就有多简单。
  •     一次不自觉的爱情 —— 一千年后Д-503的日记。不提意识形态,扎米亚金关于爱情感官的句子,十分的奇妙。
  •     虽然名列极权主义三部曲之一 但在我心目中无人能出《1984》其右
  •     《1984》已经达到反乌托邦的顶峰,同类的小说已经勾不起我的兴趣了。
  •     啰里吧嗦,最烦这种大段自说自话的作品,非得把读者逼疯才行。
  •     前卫的文字,反乌托邦文学的启蒙
  •     这个译本还是不错的,反乌托邦开山之祖,往后的奥威尔1984,老大哥和大恩主,学了不少埂子呢
  •     只读了《我们》和短篇小说的前两篇,《洪水》和《岛民》没有看。说奥维尔收到这本书的影响是有道理的,同样因为女人而反叛,同样以被洗脑而告终,1984年的科技水平高了一些而已。
  •     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但在时间上却是最早的。有意思的是在反乌托邦小说中人们描写的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包括生物技术的进化,对人类思想、情感和家庭的控制,统一的专制,一切远离自然的恒定和人造……序言对白银时代的介绍很好,第一次知道俄国有这么辉煌的时代,现今我们熟知的西方艺术派别,在那个时代的俄国都有代表人物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首创或领军人物。神秘的俄罗斯。
  •     扎米亚京将即将到来的苏维埃社会预言的十分精准,通过一个平民自我意识与反抗的日记,控诉了集体主义的无奈,真正的地狱就是每个人都没有个性的社会
  •     乌托邦三部曲之一
  •     理性终究还是战胜了感性
  •     真难看。。。太难看了。。。
  •     3.5 不好懂
  •     反乌托邦三部曲中最喜欢的一部
  •     我总觉得,反乌托邦这种在结构上过分雕琢的文学更接近寓言而非小说。
  •     我也要做i-330
  •     借积分号设计师的日记,体验了一把纯粹理性和唯科学的集权世界,连一口饭嚼多少下才最合理也被限定好了!在那种透明整齐的人生之外,边看边窃笑,有时竟然会小邪恶地“优化”集权效果,反正连性生活都要用粉红票子来配给了…为什么没有把《我们》拍出电影,做成游戏呢?比1984的体验感强太多了吧
  •     结构相比《美丽新世界》要松散许多,政治意味更浓。自创世之初到现在,人类一直在“没有自由的幸福”和“没有幸福的自由”之间做着选择。PS,最后收录的几个短篇逼格太高了
  •     封闭而透明的监控,粉红纸条所规划的个人时间(电影《军中乐园》也有此举)。在掌控上,生活远比科幻小说更多想象力,走得更远。
  •     私以为这本书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中最差的一本。书中虽说是未来某一时间,可对于科技和集权的关系的描写并不是很多,而大量的第一人称自我情绪的描写则显得文章太繁琐,不真实。结局也有点虎头蛇尾。
  •     因为选修了俄罗斯文学相关的课程,作业是一篇俄罗斯文学作品的读后感。我绞尽脑汁居然想不起我度过什么俄罗斯文学作品。本来想读《古拉格群岛》的,但是三卷本太多了怕读不完。就读了下载很久的《我们》。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发现者绝对是一部毫不逊色于《1984》的佳作!并且比后者提前了20多年写出。主角和1984里的温斯顿类似,都是未来极权社会的一份子。原本主角和其他人一样根正苗红,却因爱情而产生动摇。而且脑子里时不时地依旧认为这个极权社会是正确的。最终也走向了不可避免的道路。迎来了光明且黑暗的结局。伟大的作品!
  •     反乌托邦三部曲看全了,设定还真的是出奇相似。PS:我以为用“熵”作比是学物理出身的王小波自创,原来也是有出处的。
  •     书是好书,翻译奇烂。
  •     反乌托邦鼻祖,情节上不及1984带来的震撼大,但整个架构和设定在当时那个年代可谓石破天惊。
  •     另人对现代社会产生些幻灭感,我们活在今天,不也是活在一张守时戒律表里
  •     我们之所以为我们,除了因为里面人物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逻辑思路千篇一律,每个人都同一为“我们”以外,还因为作者描述的世界与现在的读者的世界多少有相似之处,所以作者于读者构成“我们”的关系。生活按部就班、一切欲望都得到满足、物质极大丰富、思维高度统一,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人没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言论、叛逆的念头,又好不好呢?
  •     这是《反乌托邦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我看的最后一部~ 本作的意图是很鲜明的,扎米亚金是在对当时苏联那种强硬维稳之下所产生的“伪幸福”提出质疑~ Adam & Eve当年选择的是“智慧”而非“不幸福”,所以在自由的思维下,人类还是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幸福的~ 讽刺的是,当代的某些所谓“幸福学”,恰恰就是思维禁锢的可悲的产物~ 那些被禁锢的人,也都一样乐此不疲~
  •     2014年初读,记录
  •     写得很有意思 但语言形式略粗糙 偶有感情宣泄之嫌 反讽过于明显 不够精巧 但作为三部曲之首还是极有价值的
  •     好吧,我基本上没看明白,太碎了,我有时候甚至不知道某段文字到底写的是谁。
  •     反乌托邦四部曲阅读完结(个人认为动物农场应该算上)
  •     奇伟瑰怪。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