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0
ISBN:9787507712698
作者:唐玉秀,等
页数:701页

书籍目录

目录
绪言
上篇 经络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
2.奇经八脉
3.十五络脉
4.十二经别
5.十二经筋
6.十二皮部
第三节 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2.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五节 十二经脉的循行与病候
1.手太阴肺经
2.手阳明大肠经
3.足阳明胃经
4.足太阴脾经
5.手少阴心经
6.手太阳小肠经
7.足太阳膀胱经
8.足少阴肾经
9.手厥阴心包经
10.手少阳三焦经
11.足少阳胆经
12.足厥阴肝经
第六节 奇经八脉的循行、病候及交会腧穴
1.督脉
2.任脉
3.冲脉
4.带脉
5.阴维脉
6.阳维脉
7.阴�脉
8.阳�脉
第七节 十五络脉的穴名、循行、病候及治疗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一节 腧穴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腧穴的发展与分类
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
第四节 腧穴的作用
第五节 特定穴的概念和分类
1.五腧穴
2.原穴、络穴
2.1.原穴
2.2.络穴
3.背俞穴、募穴
3.1.背俞穴
3.2.募穴
4.八会穴
5.郄穴
6.下合穴
7.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第六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三章 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穴
1.中府
2.云门
3.天府
4.侠白
5.尺泽
6.孔最
7.列缺
8.经渠
15.屋翳
16.膺窗
17.乳中
18.乳根
19.不容
20.承满
21.梁门
22.关门
23.太乙
24.滑肉门
25.天枢
26.外陵
27.大巨
28.水道
29.归来
30.气冲
31.髀关
32.伏免
33.阴市
34.梁丘
35.犊鼻
36.足三里
37.上巨虚
38.条口
39.下巨虚
40.丰隆
41.解溪
42.冲阳
43.陷谷
44.内庭
45.厉兑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穴
1.隐白
2.大都
3.太白
4.公孙
5.商丘
6.三阴交
7.漏谷
8.地机
9.阴陵泉
10.血海
11.箕门
12.冲门
13.府舍
14.腹结
15.大横
16.腹哀
17.食窦
18.天溪
19.胸乡
20.周荣
21.大包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穴
1.极泉
2.青灵
3.少海
4.灵道
5.通里
6.阴郄
7.神门
8.少府
9.少冲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
1.少泽
2.前谷
3.后溪
4.腕骨
5.阳谷
6.养老
7.支正
8.小海
9.肩贞
10.�俞
11.天宗
12.秉风
13.曲垣
14.肩外俞
15.肩中俞
16.天窗
17.天容
18.颧�
19.听宫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穴
1.睛明
2.攒竹
3.眉冲
4.曲差
5.五处
6.承光
7.通天
8.络却
9.玉枕
10.天柱
11.大杼
12.风门
13.肺俞
14.厥阴俞
15.心俞
16.督俞
17.膈俞
18.肝俞
19.胆俞
20.脾俞
21.胃俞
22.三焦俞
23.肾俞
24.气海俞
25.大肠俞
26.关元俞
27.小肠俞
28.膀胱俞
29.中膂俞
30.白环俞
31.上�
32.次�
33.中�
34.下�
35.会阳
36.承扶
37.殷门
38.浮郄
39.委阳
40.委中
41.附分
42.魄户
43.膏盲
44.神堂
45.��
46.膈关
47.魂门
48.阳纲
49.意舍
50.胃仓
51.盲门
52.志室
53.胞肓
54.秩边
55.合阳
56.承筋
57.承山
58.飞扬
59.跗阳
60.昆仑
61.仆参
62.申脉
63.金门
64.京骨
65.束骨
66.足通谷
67.至阴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
1.涌泉
2.然谷
3.太溪
4.大钟
5.水泉
6.照海
7.复溜
8.交信
9.筑宾
10.阴谷
11.横骨
12.大赫
13.气穴
14.四满
15.中注
16.盲俞
17.商曲
18.石关
19.阴都
20.腹通谷
21.幽门
22.步廊
23.神封
24.灵墟
25.神藏
26.�中
27.俞府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穴
1.天池
2.天泉
3.曲泽
4.郄门
5.间使
6.内关
7.大陵
8.劳宫
9.中冲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
1.关冲
2.液门
3.中渚
4.阳池
5.外关
6.支沟
7.会宗
8.三阳络
9.四渎
10.天井
11.清冷渊
12.消泺
13.�会
14.肩�
15.天�
16.天�
17.翳风
18.�脉
19.颅息
20.角孙
21.耳门
22.耳和�
23.丝竹空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穴
1.瞳子�
2.听会
3.上关
4.颔厌
5.悬颅
6.悬厘
7.曲鬓
8.率谷
9.天冲
10.浮白
11.头窍阴
12.完骨
13.本神
14.阳白
15.头临泣
16.目窗
17.正营
18.承灵
19.脑空
20.风池
21.肩井
22.渊腋
23.辄筋
24.日月
25.京门
26.带脉
27.五枢
28.维道
29.居�
30.环跳
31.风市
32.中渎
33.膝阳关
34.阳陵泉
35.阳交
36.外丘
37.光明
38.阳辅
39.悬钟
40.丘墟
41.足临泣
42.地五会
43.侠溪
44.足窍阴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穴
1.大敦
2.行间
3.太冲
4.中封
5.蠡沟
6.中都
7.膝关
8.曲泉
9.阴包
10.足五里
11.阴廉
12.急脉
13.章门
14.期门
第十三节 督脉穴
1.长强
2.腰俞
3.腰阳关
4.命门
5.悬枢
6.脊中
7.中枢
8.筋缩
9.至阳
10.灵台
11.神道
12.身柱
13.陶道
14.大椎
15.哑门
16.风府
17.脑户
18.强间
19.后顶
20.百会
21.前顶
22.囱会
23.上星
24.神庭
25.素�
26.水沟
27.兑端
28.龈交
第十四节 任脉穴
1.会阴
2.曲骨
3.中极
4.关元
5.石门
6.气海
7.阴交
8.神阙
9.水分
10.下脘
11.建里
12.中脘
13.上脘
14.巨阙
15.鸠尾
16.中庭
17.膻中
18.玉堂
19.紫宫
20.华盖
21.璇玑
22.天突
23.廉泉
24.承浆
第四章 经外奇穴
第一节 头颈部
1.四神聪
2.印堂
3.太阳
4.耳尖
5.球后
6.上迎香
7.内迎香
8.聚泉
9.金津
10.玉液
11.翳明
12.颈百劳
13.上廉泉
14.颈臂
第二节 胸腹部
1.胃上
2.三角灸
3.利尿穴
4.气门
5.提托
6.子宫穴
第三节 背腰部
1.定喘
2.夹脊
3.胃脘下俞
4.痞根
5.下极俞
6.腰眼
7.十七椎
8.血压点
9.巨阙俞
10.接脊
第四节 四肢部
1.肘尖
2.二白
3.中泉
4.中魁
5.大骨空
6.小骨空
7.腰痛点
8.外劳宫
9.八邪
10.四缝
11.十宣
12.五虎
13.手逆注
14.肩前
15.鹤顶
16.百虫窝
17.内膝眼
18.胆囊
19.阑尾
20.八风
21.独阴
22.气端
中篇 刺灸方法
第一章 毫针刺法
第一节 毫针的构造、规格
第二节 针刺练习
1.纸垫练针法
2.棉球练习法
3.自身试针
第三节 针刺前的准备
1.检查用具
2.选择体位
3.消毒
第四节 操作
1.进针法
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3.行针与得气
4.针刺补泻
5.留针与出针
第五节 异常情况处理及预防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第六节 针刺注意事项
第二章 灸法
第一节 常用灸法
1.艾炷灸
2.艾卷灸
3.温针灸
4.温灸器灸
第二节 其它灸法
1.灯草灸
2.白芥子灸
第三节 注意事项
第四节 施灸的禁忌
第五节 灸后处理
〔附〕拔罐法
第三章 其它针法
第一节 三棱针
1.操作方法
2.适用范围
3.注意事项
第二节 皮肤针
1.操作方法
2.适应范围
3.注意事项
第三节 皮内针
1.操作方法
2.适应范围
3.注意事项
第四节 电针
1.操作方法
2.脉冲电流作用和电针的适应症
3.注意事项
第五节 水针
1.常用药物
2.治疗方法
3.注意事项
第四章 古代九针和《内经》刺法
第一节 九针
第二节 九刺
第三节 十二刺
第四节 五刺
第五章 斗针疗法
第一节 刺激区线的定位及主治
第二节 操作方法
第三节 适应范围
第四节 注意事项
第六章 耳针疗法
第一节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第二节 耳廓表面的解剖名称
第三节 耳针穴位
第四节 耳穴的应用
1.探查耳穴诊病
2.耳穴的选穴与操作
第五节 注意事项
第六节 常见病症处方举例
下篇 针灸治疗
第一章 治疗总论
第一节 针灸辨证
第二节 针灸立法
第三节 针灸处方
1.近部取穴
2.远部取穴
3.对症选穴
4.补母泻子法
5.子午流注纳子法取穴
第二章 治疗各论
第一节 内科病症
1.中风
2.中暑
3.昏厥
4.感冒
5.疟疾
6.咳嗽
7.哮喘
8.胃痛
9.呕吐
10.呃逆
11.泄泻
12.便秘
13.腹胀
14.痢疾
15.脱肛
16.黄疸
17.水肿
18.遗尿
19.癃闭
20.淋证
21.阳痿
22.遗精
23.失眠(附:健忘)
24.惊悸、怔忡
25.癫狂
26.痫症
27.眩晕
28.郁症
29.肥胖症
30.头痛
31.面痛
32.胁痛
33.腰痛
34.痹证
35.面瘫
36.痿证
第二节 妇儿科病症
1.月经不调
2.痛经
3.经闭
4.崩漏
5.带下
6.阴挺
7.妊娠恶阻
8.胎位不正
9.滞产
10.乳少(附:回乳)
11.急惊风
12.慢惊风
13.小儿腹泻
14.小儿疳积
15.小儿瘫痪
16.痄腮
第三节 外科病症
1.风疹
2.痤疮
3.丹毒
4.蛇丹
5.疗疮
6.乳痈
7.肠痈
8.瘿病
9.扭伤(附:落枕)
第四节 五官科病症
1.耳鸣、耳聋
2.目赤肿痛
3.鼻渊
4.鼻衄
5.牙痛
6.咽喉肿病
7.青盲
8.近视

作者简介

中药学,ISBN:9787507712698,作者:贺兴东主编;邹建华英文主编;丁汝庆[等]译


 中药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