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家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532129652
作者:赵鑫珊、周玉明
页数:473页

章节摘录

  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  穷得叮当响的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  整天忙于应酬的董事长说:“能在家里吃顿饭,两菜一汤,便是幸福。  ”  一个瘫痪在床上的人说:“能站起来,自由走动,就是幸福。”  一个学生说:“不考试就是幸福。”  即便是同一个人,幸福感觉也是随时随地改变的。  10年前他说:“能同她结婚是幸福。”  10年后他说:“能离掉她是幸福。”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他说:“有杯水就是幸福。”  在茫茫的大海漂泊了半个月,他说:“双脚踏上固定的陆地上才是幸福  。”  可见,一旦从哲学层面去分析幸福,它是很微妙的。  比如下面的公式是成立的:  更富有≠更幸福。  今天,全球近17亿人(即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已经加入了“消费阶层  ”,即他们的生活方式、交通工具和饮食等已基本达到或接近上世纪末欧美  和日本的水平。  据有学者调查,我国就有大约2亿人口跻身于“消费阶层”。  不过消费增长并没有使美国人感到比以前更幸福。只有近三分之一的美  国人认为自己过得很幸福,这一比例跟1957年相同。以我为例:  就饮食而言,有两菜一汤,我的幸福感是100。  1960年,我下放北京十三陵燕子口村,吃杏树叶窝窝头,没有任何副食  品(包括食用油和蔬菜),根本就谈不上“幸福”二字,这比猪狗食好不了多  少。  今天,若是每顿饭供应我二十道菜三汤,外加饭后巧克力蛋糕,我的幸  福感会增加到1000吗?  不,不会!至少我不会。  过度消费在许多方面会造成很大危害性。  我双手赞成小康。这种健康、绿色的消费模式正是两菜一汤,又可以把  对地球生态的总压力减少到最小。  在我看来,小康是“家”的物质保证和前提。  更多的消费会破坏“家”。  说到底,“家”是人活在世上的一种态度或方式,其中便包括一种健康  的、符合中国哲学“道”的生活(消费)方式。  小康即知足。中国古人说: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宋代,林逋)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菜根谭》)  从日常现实生活中,我观察到:  富家小孩,有2000元的电子玩具在手,整天是愁眉苦脸,又哭又闹。  一般工薪阶层的孩子,手中握有一个小皮球,便可手舞之,足蹈之,其  乐无穷。  这后者便是我所理解的“家”。  核磁共振成像仪原本是用来观察脑部损伤和脑部疾病的。现在的用处更  广,比如用来观察人的失望、迷茫、彷徨、无家可归和孤独等心境。  是的,大脑扫描也可以说明一个人是不是有自由自如自在感。  脑外无家。

内容概要

赵鑫珊,教授、作家,早年毕业于北大。写作于我,是山村毛驴推磨。放进去的当然不是玉米或黄豆,而是我关注的一些世界性课题。我就是那头推磨有驴。我来到这个世界,好像是尽心尽性尽力把一个个课题碾碎。这是我第43回起早贪黑推磨。我喜欢扮演推磨角色。天地一舞台,人生一出戏,莎士比亚说过,世界是座舞台,男人和女人都演员,各有各的角色。 人生就是演好自己的角色。我常想起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做学问的幸福感,“我得以坐集千古之智,折衷其间,岂不幸乎!”所谓“折衷其间”即推磨、碾碎的意思。对于我,这就叫幸福。

书籍目录

说家——代序昊冠中图片解说题记9则既熟悉又陌生为你划着一根火柴“家”(Home)是动词,是现在进行式,不是名词你是“屋家人”吗?一、三个层面二、但愿这三者组合成“三位一体”三、本书的布局和结构第1编:屋(House)屋的起源和屋的本质——我们都是“屋人”一、收容、安顿和庇护这三个关键词二、爱因斯坦和屋三、中国历史上文人的隐居与屋四、西方文学家的创作与屋空间五、东京流浪汉六、不人道的集体宿舍斜屋顶下面的小阁楼。隋结——洞穴建筑空间与白日梦一、斜屋顶和阁楼这个符号二、阁楼里的“屋家人”世界级亿万富翁的豪宅——他们也有家吗?一、比尔‘盖茨的屋和家二、戴尔的屋和家三、艾利森的屋和家四、巴菲特和格芬五、斯皮尔伯格和库班六、多大的屋空间才算够七、俄罗斯富翁有家吗荣格的屋和家——做白日梦的屋空间第2编:家庭(Family)婚姻和家庭的起源——简要一瞥和有关婚姻的定义一、绕不过的摩尔根二、必读的韦斯特马克三、哲学家关注婚姻和家庭问题四、传统家庭的定义受到挑战五、关于传统家庭的破裂和解体的几句结语当代世界形形色色的男女关系——万变不离其宗的“家”一、阿齐札小姑娘是祸还是福二、男强女弱还是女强男弱三、天堂与地狱四、模式是变化的五、人同自己过不去六、难侍候的人性七、人这个汉字八、人口过剩和太少都是灾难九、表演艺术家的家十、走近佛境界十一、孤独的老人十二、又是人与自身相遭遇十三、高离婚率的世界趋势十四、当代日本的男女关系十五、战胜孤独十六、拍卖“初夜权”十七、求助“精子银行”十八、黄昏恋十九、女人的幻想二十、贤妻胜黄金二十一、神父有家吗二十二、《圣经》如是说二十三、绕不过去的性二十四、农民工的符号二十五、边缘生存二十六、家是一种生存方式二十七、虚惊一场二十八、男性荷尔蒙二十九、同居是三维的一个交点三十、婚前财产公证的利弊三十一、低生育率不是个人的事三十二、我的德国朋友米歇尔三十三、生方博志和他的夫人清子三十四、虚拟世界冲击现实世界“婚前睁大你的双眼,婚后闭上一只眼睛”——采访冷丽女士男人和女人的秘密——性生物学及其哲学基础一、从精子层面去思考二、两性起源的神话层面和科学层面三、大脑构造和生物化学反应第3编:家(Home)寻家和身影寻家路上的艰辛哪里才是我的家?——人生之旅的实质一、关于贾岛的诗二、我会定居巴黎和慕尼黑吗?家的千姿百态表现形式——有关家的精神分析和家的精神构造一、如果采访1000人二、知识和信仰三、佛教哲学和寻家四、要敏感,意识到幸福五、时时处处感恩即是家六、敬畏和恐惧七、”自我病理”现象八、寂寞·孤独·家九、心理疾病与无家可归十、尽管你没有十一、今天的日本和德国年青一代十二、家和焦虑不相容十三、由沙鼠体内的基因联想到的十四、爱岗敬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家=秩序——有关“家”的另一个定义一、关于我母亲二、“秩序”概念的推广三、科学秩序四、艺术秩序五、哲学秩序哪里有信仰,哪里必有家——有信仰是件好事一、有关上帝的定义二、家=走近上帝和认识上帝的快乐如果换成是我——“家”是观察世界的方式方法一、刘先生,我对你说二、人与环境图霍尔斯基的家——由他的自杀想到的美国登月宇航员寻家记——他们的迷茫和困惑A→Ω——家学和死亡学第4编:地球生态环境空间(The Spa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善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空间“地球村村民”远山正瑛的家在路上,但的确到了家——后记

作者简介

鸟筑巢,人建屋,家也。家是个大圆圈,家庭是个小圆圈,大包容小,小是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庭是家的一个部件,构件。本书是关于家及家庭问题的探讨,让我们一起走进周玉明、赵鑫珊这对伉俪所合著的《我有家吗?》中!

  我的爱和心在哪里。我的家便在哪里。“我寻找家,故我在。”家。需要我一生去追求。因为秋冬之夜,北风撼窗,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扪心追问一下,拷问一下自己:“我有家吗?”这里的家既不是指房屋,也不是指家庭。在本质上,这一追问不属于社会学范围,而是重重地落在了很深的哲学层面。没有回答。只有心灵山谷里的一个很模糊的回声在久久回荡“我有家吗?”……本书是关于家及家庭问题的探讨,让我们一起走进周玉明、赵鑫珊这对伉俪所合著的《我有家吗?》中!

图书封面


 我有家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来自世界各地,从上古到现在的建筑。形形色色的人物。数字,故事,理想,忧愁。。。家,道,中国人追求了几千年,仍然没有答案。我欣赏作者的这句话“家”是一个动词,是现在进行时。这是每一个理想主义者追求的终极目的。这本书的重点在于区别屋(house),家(home),家庭(family),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书的意图完全可以概括为:上下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战国,尸子)心神奔驰于内,欣然自得to be ,not to have作者尊崇于存在主义的“道”。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触发了我的思考。
  •     有点标题党
  •     这本书在我近期迷茫的时候读了一下,感觉还不错!
  •     大家別看了
  •     浅显易懂
  •     看以看得出作者经历过很多,思考过很多,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从古至今的哲学思想、中外的古典现代文学、各式建筑、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行为逻辑,不仅可以学到很多不同的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能找到信仰,屋、家庭、家三个相近的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境界。每个人心中都该有着自己的上帝~
  •     home的思考
  •     漂泊闯荡在外时,归属感无定的精神食粮
  •     所谈的家和汪丁丁老师在回家的路里说到的是一种意义上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