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未来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8
ISBN:9787508035086
作者:马斯洛
页数:278页

书籍目录

中译者序——马斯洛心理学的意义
英文版序言
英文版前言
第一部分洞察人格
幸福心理学
高峰体验对于健康的意义
对自我实现理论的批判
和尚能够自我实现吗
以自在的爱接纳所爱
关于文化与人格问题的顿悟
儿童对于限制、控制和安全的需要
约拿情结
赞成或反对
生理上的不平等与自由意志
人本主义生物学
斯大林主义者的人格
第二部分洞察人性
人性的精髓是什么?
高级动机和新心理学
笑声和泪水
人性基本上是自私的吗?
科学、心理学和存在主义
心理学能够为世界贡献什么?
我们的审美需要
悲剧心理学
生活在高级价值的世界中
恢复我们的感激意识
第三部分洞察社会
超越自发性
通过T小组建立共同体
友谊、亲密感以及共同体的培育
以人本心理学为依据建立新政治
关于美国政治的进一步思考
沟通
对罪恶视而不见
北美黑脚印第安人的文化与人格
第四部分洞察未来
未被注意的心理学革命
领导、下属以及权力
报纸的动机层次
美国管理的动力
为美国梦下定义
开放的心理学
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
心理学对世界的意义
附录:马斯洛心理学术语表
亚伯拉罕·马斯洛生平简介
鸣谢

作者简介

本书对任何就人类潜能感兴趣的人士都是一个不小的震动,它连续不断而且火花四溅的种种思想和远见卓识已经滥到了书本之外,对于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马斯洛思想的读者来说,对马斯洛生平进行了概括并对马斯洛思想进行了扩展的前言部分将极其有帮助的,同样它适用于深入了解人类学的读者。在书末还有一个很有用的名词术语表。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亚伯拉罕·马斯洛用毕生的精力发展出了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塑造的学科不仅仅有心理学,同样还有咨询、教育学、社会工作、神学、市场营销学和管理学,就他的影响力来说,有证据表明,马斯洛关于人类行为和激烈的思想已经成为人们共意识的一部分,25年前马期洛逝世之际,他遗留了大量等发表的论文,随笔和信件,现在,知名马斯洛传记作者和获奖作家爱德华·霍夫曼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章汇编成了一卷,在一系列信件、论文、演讲和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中,马斯洛讨论的主题涉及用的名词术语表,霍夫曼都给出即易于理解又实用的指导。


 洞察未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这本书虽然是马斯洛去世后进行发表的,但是非常的有真知灼见。无论是关于幸福还是权力还是悲剧的论述,都不仅仅是一般的学术意见,而是融进了马斯洛自己的体验和思考,从行文的笔触可以洞察马斯洛的内心,正如书名马斯洛期望借此“洞察未来”。2007年买来很惊喜的读完,时隔二年,昨晚又在台灯下看到凌晨1点,真是一本好书,虽然名气不大!
  •     这几天读了读心理学家马斯洛写的《权力主义的性格结构》,读后对自己心中隐藏的一些东西多了几分了解,原来自己或多或少是一个权力主义者啊。短短的一篇文章,马大师主要对两种人——权力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的性格结构做了下总结。抄抄东西放这了(貌似我也只会抄点东西)。(马大师在此文中没有对两者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世界观权力主义者同其他心理上感到不安全的人一样,把他生活的世界描绘成一个丛林……在这个丛林中的动物不是吃掉对方,就是被对方吃掉……如果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谈论爱情、友善、合作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显然是感情用事,就如同说:“不要对狮子多疑,我们对它好,它就会爱我们。”或者说:“正因为我们保护自己,所以老虎才会攻击我们。”如果世界真如丛林一般,人们就像动物一样互相对待,那么权力主义者的多疑、敌视、忧虑就无可非议了。但如果世界不是丛林,人们也并不残忍、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权力主义者才是错误的。(看来大师觉得是否有必要成为权力主义者取决于人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等级倾向权力主义者认为,人们就像站在梯子上一样,被垂直分成不同的等级,被分成站在上面的和站在下面的。(官人和屁民就是很好的例子。)相反,民主主义者总是尊重别人,不用非好即坏、非黑即白的方式,而是用各不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个人。权力主义者也看到差异,弗洛姆指出:“差异就意味着优劣,不具备优劣的差异对他们来说是无法想象的。”(记得小时候看个电视剧总要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如今改口为,有房的、没房的,有正当稳定职业的、打工仔,这也是一种进步吧。)对权力的欲望权力主义者对权力、地位,名誉有很强的欲望(因为权力在丛林中是那样的重要)。一旦拥有了权力,他就会自私地用它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民主主义者拥有权力更多的是用来满足他所控制的一群人的需要。(使我想到美国建国时期共济会那帮哥们。)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无论由于什么原因,被人们认为是优等的、高高在上的人。权力主义者就会给予尊敬。民主主义者通常只尊敬那些在实际作用(这应该是本质的意思吧)上值得尊敬的人。价值标准权力主义者衡量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成就只有一种价值标准。例如财富、出身、种族等等所有能赋予人控制他人的权力的东西。民主主义者承认价值的多重标准,愿意考虑和自己的观念不同的价值标准。对权力主义者来说,任何具有不同价值标准的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其构成威胁。民主主义者不会这样。(这样看来,我觉得民主主义者会让人觉得舒服些,当然如果你不同意,我也尊重你的看法。)利用他人的倾向权力主义者总是认为其他人都是供他使用的工具,或棋盘上的棋子。能够杀害、伤害和剥削他人就成了一个人地位与力量的证明。而民主主义者认为其他人是自己的兄弟而非敌手。SM倾向每个权力主义者既是施虐狂,也是受虐狂。如果处于控制他人的地位,他们就会很残忍;如果处于从属地位,他们就有受虐倾向。(达则兼虐天下,穷则独虐其身。)满足的可能性由于自己的本性,权力主义者事实上永远不会彻底满足,其欲望无休无止。他未满足的基本需要包括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由于权力主义者运用权力很少能满足这些需要,反而更易受挫折,因此对权力的需要通常是不能得到满足的。(太惨了……)其他特征1.男女之间差别的深渊。男人总倾向于控制女人,认为她们更软弱,赋予她们更次要的角色。总倾向与把女人分为圣母和妓女两类,前者是好女人,但没有性感;后者有性感却是坏女人。(对女权力主义者对男性的观点感到好奇。)2.往往具有同性恋倾向。(这个我倒真没有,声明,并非歧视)3.战士般的信念和对待死亡的矛盾心理。4.心甘情愿的屈服,并渴望对更强大的保护者放弃个人的独立。(xxx,得永生!!)5.权力主义者通过强制性的规则、命令、纪律、既定的东西及其他强制性的机制获得虚假的安全感。(深有感触)权力主义者是可以改变的吗?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是。”(看来我还有希望)如果一个人没有恢复健康的主观愿望和意愿,治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前路漫漫啊……)
  •     1、人性是个问题人性是好还是坏?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中西方都争论了几千年,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种争论,我就觉得无聊的很,本来是善还是恶又怎样,关键是后来的发展不是吗,如果本来是善的后面却演变成恶,那原来的善又有什么意义,再说了,说刚生下来的小孩是恶还是善,也太难为小朋友了。马斯洛认为,人性在某些条件下是善的,并且力图说明具体需要哪些条件,也就是说,人既有为善的潜力,同时,实际上有作恶和表现病态的潜在能力,尤其是在恶劣的环境下,人更容易表现出心理变态和丑恶行为。我赞同人性之中,神性和兽性并存。人的一生,就是在努力由动物性往“神性”爬升的过程,两边的极限在哪里?不知道,人可以龌龊地没有下限(众多历史反面人物,譬如希特勒之类),也可以高贵的没有上限。(甘地、曼德拉之类)。所以,研究、创造这些有利于人“善”的行为出现的具体条件是最关键的问题。以此,马斯洛提出了他举世闻名的人类动机和人格成长理论----动机和人格金字塔理论。2、现代的悲剧悲剧在西方的文明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从希腊神话到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在这些主人公身上我们看到了宿命的不可抗拒,人在命运面前的失败是注定的,人在命运面前是如此卑微。转折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在命运与神灵意义之前的无能感消失了。人类意识到:宿命感是不可抗拒的,而人们的意志是不可束缚的。人在失败面前所表现出的意志、支配欲、力量和勇气的期待,这种立场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我们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都更能决定我们的命运,然而,现代悲剧的可悲之处是人在还没有认真探求自己的责任使命和情感需求时,就草草结束了探索,过上了“安稳”的生活。看看你周围有多少人年纪轻轻就生活在毫无异议的、习惯性的社会陈式之中,早早过着“安稳”的生活。看看你周围有多少人是在社会、父母、亲戚的压力之下草草找到所谓的“另一半”,早早过着“安稳”的生活。真正优秀的人并不逃避面对自己真实的责任工作和情感。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个问题,它们并不会自动消失,而会愈演愈烈,不停纠缠你,读读佛洛依德的作品(他的研究对象都是各色压抑自己的病人),就知道压抑的后果有多糟糕了。3、超越性疾病为了身体的健康,我们需要硒、锌等微量元素。同样,为了精神健康,我们需要吸收或者体验纯正的“真理、正义和美”。缺少硒、锌等微量元素会不可避免导致某种疾病。同样,缺乏“真理、正义和美”这些存在性价值会导致疾病-----超越性疾病:价值混乱、对存在性价值:真、善、美以及人的优秀品质的恐惧、害怕或厌恶敌意,将其贬低或者丑化、去神圣化。不必特别留意,在我们当今的社会就可以看到。记得有一次在看上海卫视的《头脑风暴》,其中一个嘉宾说他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观众一片哗然,表情满是讥笑和不屑,我估计观众心里的OS是:“少和我来这套。为人民币服务还差不多。”(我自己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之后,我自己反思大家(包括我自己)的反应: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社会对金钱地位的日益提升当然是进步,可是,在为人民币服务的同时就要放弃为人民服务吗?为什么会对别人这种价值陈述表示不屑呢?为什么不相信人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呢?难道为人民服务就这么值得人的嘲笑?再一个例子是万科的老总王石提到在全国房地产会议发表演讲时,提到万科的宗旨是“不行贿”,台下业界同仁一片哗然,王石后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表述自己的震惊。医院的医生、护士对待病人的态度很像机器,专家显得冷漠无情,对人的疾病和死亡默然相视。(马斯洛曾经在医学院呆了一年就撤了,因为厌恶教授们对待生命和死亡默然视之、毫无尊敬的态度)这种麻木不仁是一种堕落的态度,将人类高级情感庸俗化的表现。这种情况必须得到纠正,否则受伤的只有人类自己。我们竟然变成了我们讨厌的人(麻木不仁的官员、商人、医生)-----因为我们自己也麻木不仁,还有比这个更让人讨厌的吗?我想不出来。4、美好的悲伤人们有一个共识:一个人经历的快乐越多,体验的痛苦越少,反之亦然。可是,在自我实现的人当中,这种明显的两极分化消失了,笑声和泪水同在。有很多关于这种升华了的内在状态的例子。比方说当我们看到漂亮的花朵在绽放,常常会不自觉感到一阵忧伤,因为再过不久,它的生命就要结束,同时,我们知道,我们自己也必然会在某一天死亡。于是,悲从中来。当我们充满爱意陶醉着注视一个兴高采烈玩耍的小孩时也有这种情绪,一方面看到年幼的小生命绽放的那种生命力我们会非常欣喜,同时,我们的心底又有一种悲伤的感情油然而生。因为我们知道,小孩将不可避免遭受人生的失望、痛苦,陷入人生的困境,我们还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参加孩子婚礼的父母也很能体会这种复杂的感情。马斯洛讲起他的大女儿 Ann结婚的那天,一切都很好,但是他忍不住失声大哭。他描述自己当时的心里想法:Ann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她和自己的丈夫将永远幸福的生活下去。可我同时意识到安将不可避免的遭受生活中的遗憾和失落。便失声痛哭。是的,真让人哀伤,为什么在美好之中都同时伴随着悲伤呢?因为洞察的结果就是哀伤。可是,让人高兴的是,这些都是属于美好的哀伤,在极度的幸福体验中,都伴随有悲伤的一面,快乐潜伏在痛苦之中,或者说,痛哭潜伏在快乐之中,所以:包含痴迷和狂喜的极端幸福内在包含着悲伤和痛苦的元素,这种悲伤是美好的,如果我们把它们丢掉,也就摧毁了幸福。让我们接受这种现实,继续幸福,继续哀伤,然后继续幸福,继续哀伤、、、、、、、、、、5、亲密感的丧失我们都承认:对于亲密感的渴望是一种恒久的需要,包括对伴侣、朋友、家人这种亲密的心理情感的需要,但糟糕的是,我们的社会或者任何一个工业社会,都有一种破坏亲密感的特性,过快的工作节奏、繁忙的工作压力,强大的时间紧迫感,地理空间的疏离、、、、、,现代人的典型特点据说是孤独,看看最近几年当红作家安妮宝贝的作品就知道,现代都市人内心的孤寂感何其凝重,说实话,我不喜欢她的书,冰冷寒彻骨,真恐怖。对共处、亲近或者是那种深植于心的关系的渴望将持续人的一生,因此,我们有必要与疏离进行抗争,重新找回失落的亲密感。这一切需要我们的努力。我们如何培育和家人的亲密关系,尤其是在当今家居和工作场所之间距离很远带来的问题。----我们有定期的家庭聚会吗?我们如何培育和同学、同事的亲密关系?-------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建立一些非正式团体,采用定期聚会的方式来加强彼此的亲密感?我们如何培育和朋友的亲密关系-----我们有定期通话、联络和见面吗?我们有表达对彼此的感激和需要吗?6、我们可以做什么?1、 我们不要让自己变得对腐化、堕落、虚假、道德败坏和淫乱熟视无睹,漠然处之,习以为常,要不断保持对不诚实的丑恶行为保持敏感-----你可能不得不对它们低头,但你可以不喜欢它们。2、 保持真诚的眼睛,保持你舌头的敏感,坚持直言不讳的说话方式,还记得安徒生那篇著名的童话吗?是一个小孩首先发现并且叫道:“皇帝没有穿衣服!”然后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处事朴素单纯。3、 面对的过去而非忘记,拥抱你的过去。直视你的罪恶而非逃避它,对自己表示同情。将你的伤痕、羞愧、罪恶感都表现出来,不要隐藏自己的无知,勇敢承认它。理解、接受、原谅你性格中的缺点,欣赏自我、善待自我4、 有意识进入存在性的世界,参观艺术展、博物馆、美丽的风景,去图书馆读书,进入纯哲学、纯数学或其它自然科学的领域,到山上和海边陶冶情操。5、 培养无限可能的信念,去感受赞赏、敬畏和惊叹的感觉,默默体会那些值得赞赏、热爱和尊敬的人。-----历史那些伟大的智者,试着与伟人交流—同他们交谈写信,而不是只和日常的人们交流。6、 用艺术家或者摄影师的眼光来观察物体的本质---放大、缩小、镜框、颠倒,长时间盯着看,同时进行自由联想,任意发挥。7、 长时间和婴儿、儿童或小动物呆在一起,因为他们更加接近存在性世界。8、 换别的角度对自己的生活反思----史学家、从动物眼中、从远方偏僻的山村的人的角度,想象是第一次看到眼前的东西、最后一次看到眼前的东西、以伟大的睿智的哲人的眼光---老子。9、 假如你只能活一年了,你要怎么对待你的生活?10、 花一些时间入静、沉思、从日常生活中走出来,定期清空限制,暂时忘却闹钟、日历、社会、责任、义务、他人的要求。11、 更好判断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不要与那些明显比你幸运的家伙比,与那些显得不如你幸运的人比较。12、 体验实验性的慈善活动,慷慨奉献你的时间、金钱和服务,帮助别人,比方说孩子。-----帮助他人会让你感觉到自己善良的一面,感觉到自己的美德。未来在哪里?来自洞察,更加来自洞察之后的行动。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享受高峰体验,一整天不犯困(╯3╰)我要列个豆列→《王老师推荐书目》。这是第一本。王老师住在衬衣第三颗纽扣左转。。
  •     1
  •     教育与心理学 成长 心理 回忆
  •     很好很浅显的一本了解马斯洛的书,为什么没有卖的呢?幸好从图书馆扒了出来~
  •     人本主义的经典之作,如何发挥潜能,你可以找到答案
  •     让我对所谓的人生大有转变
  •     第一次接触到马斯洛,他将心理学提到了一个哲学和社会学的高度,很有趣。
  •     我只能说,这作者很牛
  •     人性的智慧,人性的光芒
  •     不同凡响,我很有收获。
  •     通过这本书得以了解美国社会。
  •     马斯洛,大爱
  •     : B84-067/7143-1
  •     关于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等等
  •     同学图书馆借的,放在我这一天,看了几篇,有机会的话再仔细看看.
  •     高峰体验,高原体验
  •     读了,但是貌似没有太多的收获。 社会科学我从来没有太多收获。 个人修养问题哇。。。
  •     很多人觉得马斯洛的东西太浅,他们意识不到他们眼中的那些大师或许不屑通俗易懂,然而更可能的原因是不行。深入浅出需要功夫。
  •     其实应该五星的,但马斯洛未发表的文章中,有些的确很含糊,而且出了一个bug···就四星了。
  •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它的关键词就是追求完美,隐隐觉得那种人生观跟我是一个调调,我就是非常非常addicted怎么了。还买过一本送人。
  •     书名一度让我较为尴尬...各中部分篇章,在并不聪慧的我能理解的层面上,还是像林中温婉的晨曦样照见了
  •     大师作品,至今受用
  •     受不了同一个观点的嚼根
  •     断断续续实验过程读完的,关于高峰体验的论述异常契合我心,每篇都短短的,虽不系统但是很多观点都有趣对我也很新颖,相比之下,大部头的动机与人格看的巨慢
  •     发觉马斯洛是心理学上最励志的心理学家
  •     很容易被推翻的对现实有用的不错的解释,用他的视角构建一个清晰的世界。
  •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心理学家
  •     没看懂 所以不能给更多分 也不能给更少分 希望以后能再看一遍吧
  •     终于在 我们为什么需要 感激 这个 层面 有了 更深刻的 认知
  •     将一切人视为具有最完整的人性是其人本心理学的出发点;只将这种人作为研究对象,而排除心理不健康的人,由此生发的观点十分肤浅
  •     好书!菊姐推荐的!
  •     当年没能完全读懂
  •     比超越自卑更加易懂易行。
  •     马斯洛意味着一种积极与彻底的回归。只是他仅指明了一条很好的路,却未指明如何到达这条路,他指明的不足够克服另一种黑暗的选择。
  •     未读忘
  •     现在才知道《少有人走的路》只是将马斯洛通俗化而已……
  •     非常深刻的见解,人一生的追求不过就是在于实现自己。和他人有甚关系。
  •     好书
  •     和德鲁克一样,开创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之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