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娑婆》书评

出版社:心靈平安基金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30日
ISBN:9789868154001
作者:若水
页数:513页

大千世界,因无而有

想像家中突然从虚空中冒出两位大师坐在沙发上并不难,如真要现实碰到这样的境况,届时的反应,估计还是难以想像的。《告别婆娑》的作者葛瑞.雷纳遇见的就是这么档子事,当然事出有因,这位前职业吉他手,当时的股票经纪人需要何等的因缘契合下才能得到如此殊荣,在我刻意的引导下,此条脉络看似可以梳理出一个B级科幻片的故事线,这并不表明我对此有任何的质疑,一如书中所言,外在的物质世界只是我们的心灵幻相,大师们大概不过是利用意识的力量来改变物质世界的某些规则而已。葛瑞.雷纳的机缘决非偶然,有多个前世的积累,还有今世的涉修,以致于到最后,葛瑞和我一样被镇住在葛瑞即是大师的某个前世诸如的课题中回不过神来,你当然可以想像如电影那样的桥段,来自未来的人拯救当世的危机,这又是一出B级科幻片的伎俩,在关于《大师在喜马拉雅》的笔记中,我曾经写下那么一个标题——所有的神话都是真实的。如今,我要再次表达如此的意思——所有的科幻也都是真实的。但这并非一个关于科幻的探讨,我们仍然需要深入心灵,去看看这个世界的幻相。《告别婆娑》并没有开发出一套新的体系,所以尽管它貌似在为世人重整耶稣最完整无缺的教义,只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往往不过是一只换了壳的蚂蚱,在世人面前来回蹦跳。因此它更像是一本依附在《奇迹课程》这本灵修巨作下的读书笔记。那两位如仙的使者——阿顿与白莎,我们可以称之为前耶稣助手,也可直截了当地称近世开悟人。他们带来的信息,是关于耶稣的真义,亦是整个《奇迹课程》的核心——宽恕法则。这让我想起韩国电影《密阳》里的那位女主角,当她得知杀子仇人先于自己在“上帝”那里自行得到了宽恕后,整个人如决堤般崩溃的情景。宽恕法则的宽恕,自然不是那些在口头上的言语,也不是在心里头下的脆弱的决心,宽恕是在洞悉外在世界的虚幻不实后,对他人他物,乃至自己的一种解脱,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我们能对生起我们各种情绪的事物实施以“宽恕法则”,那么我们也就能享受到那心如如不动的平静喜悦了。宽恕不容易,动怒却很简单。这又要涉及到小我这个本性的捣蛋鬼了。曾有人问我,小我在哪里?小我真的像各种书籍里描述的那样,常常躲在本我的后面或前面,像一个干尽坏事的狐狸吗?抱歉,我也不知道,要真能找到小我的具体位置,那我早将其纠出痛打三十大板了。另一个论题是,佛是什么?回答是,佛是开悟了的人,而人是还未开悟的佛。用如斯思维来参详小我在哪里的问题,还是很有趣的。《告别婆娑》告诉我们,小我不还不是最严重,最严重的是小我的分裂,举个例,当我们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有不同的设想,我们选定了其中一个思路行进,对于前路,又会开始产生新的不同设想,如此循环不断地分裂下去。每一次的分裂,都让我们离本性越发的远离,分裂也势必带来迷路。放大到集体意识,就是社会的发展与心灵发展的背离。“告别婆娑”是个很好的话头,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参透,婆娑世界的种种,是梦,是幻,它们只是心灵装修工程的边角料吧。当然,《告别婆娑》的另一个重点则是,将我们引向更具体实证的——《奇迹课程》

你的人生不是别人作出来的梦!

这是本写灵修的,纯粹好奇,知道自己杂念太多,但做个观察者看看修行的人也不为是种方法。书摘:口耳相传之际,难免加油添醋一番就像电视剧开头时,常写着"这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其实绝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编出来的。这是世间成功的关键,不论从事哪一类行业,"供应"必须对上"需求",只要你有别人想要的东西,你就会成功。现代人忽略了一椿事实,当君士坦丁大帝尊奉基督教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时,根据这一法律,其它宗教或灵修学派顿时变成“非法”组织了,只要你的信仰不符合这个方兴未艾的新宗教,一夜之间,你便成了“异端”随时会面临死刑的惩罚。这让你不得不重新去看一看历史为你们保留下来的东西。你大概以为我们正在给你另一个修正版的历史,却不知道,整个历史都是经过修正的版本,不论是宗教史、自然史或政治兴亡史。说真的,你根本不知道你们真正的历史。不论你把历史称作history,或是女性主义改成的herstory,都是很据“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原则而写出的。所有的无知,其实都是一种压抑,它是为了某个理由而造出的结果罢了。即使你学了积极思考、活在当下、用肯定语、否定负面想法、对你都能产生一时的效益,却无法释放你锁在潜意识下的东西。那个早已被你彻底遗忘的潜意识(否则,它就不叫潜意识了),受制于一种病态的思想体系之下。恐怖份子恨你们入骨,有他们自己一套疯狂的借口;但中东人民痛恨你的国家,不是因为你们代表着自由民主,而是因为你们根本没有代表自由民主;谁为美国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富,你们就为谁撑腰。你们从不关心中东的人民,你们关心的是他们的石油;你们关心的不是民主,而是怎样利用当地的资源(不论是本土的还是外国的石油),来为你们的企业赚大钱。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一事实,只有你们美国人还在装糊涂。(讲911事件的)葛瑞:这个世界有时确实很糟糕,这一点用不着你来提醒,但它也有一些不错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过一段美好时光,你又怎样讲呢?阿顿:在此世上,你们所谓的美好时光,只是跟不幸的时光对比之上的感觉,这种对比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表面上美好或不美好,都不是天堂,你迟早会懂得,这不过是你的知见与感受欺骗你的伎俩。偏偏这两个家伙都是你最信赖的伙伴。在灵修上真有造诣的人,根本没有兴趣去做领导人物的,至于那些曝光率甚高的人,未必是真正的灵修导师。显赫的名声不过显示出他们外向个性,或爱炫的特质罢了。(投资大师也是)葛瑞:你说我在那一世进步神速?白莎:对。你可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很少花时间去教人,大部分时候你都在聆听那位良师益友。你有许多机会私下听他讲话,何其幸运,那通常是他讲得最深厚也最详尽的时刻。换句话说,你是学生,这是我们给你的另一个指标,虽然你现在正扮演学生的角色,但将来你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若想进步神速,通常不是在当大师之时,而是当一个好学生的时候。(很认同这观点言传身教的人大部分都是自己没悟透的人)阿顿:你对电影品质的评判也许正确,但你的判断却可能与凡夫同样短视。你前一个礼拜如果选了那个好片子的话,会在不同的时间散场,在回家的路上,你会发生车祸,而且伤势不轻。(还真是年初有次上班快来不及了我妈还跟我啰嗦就没赶上一直做的车,在车上还一直埋怨我妈。这样下班就赶不上一直做的车,当我做第二班车时在途中发现前面的车和卡车相撞死了三个受伤20多个,我还追到医院去现场看了手脚发抖哦,回家后我就告诉我妈说她救了我一条命)葛瑞,你知道,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富有意义,只是往往找错了地方,总是从世界中寻找。人们在内心深处感到空虚,却企图用物质世界的成就和人际关系来填补那个洞,但物质层面的东西,顾名思义,再好再迷人,也只是过渡性的。白沙:对,这就是小我的自欺手腕。当人们批判别人,并相信自己是对的,当下 产生一时的快感,因为他们成功地把潜意识里的某种内疚投射到别人身上去了。但是,隔了几天,不知所然地,他们的内疚就来讨债了(由于发生在潜意识里,所以自己完全不清楚怎么一回事)。也许是出了车祸,或是任何一种自我打击的手法。当然,这样说,只是一种虚幻的直线式解释法,真相是:那一切早已预先设定好了。此中道理,我们以后还会讲到的,此刻,我只是为你举出世间万象“因果相生”的一个例子而巳。葛瑞:你是说,人们批判别人,这一时之快或一时之痛(全凭他把内疚“向外”或“向内”投射而定);然后,他们会惩罚自己。表面上,他们以为自己胜利了,其实是他们的信念败在自己的业力之下,就如同被车轮辗过的一条狗(their karma runs over their dogma)。白沙:不要担心别人的反应,即使他们把你的笑话当真,不论是谁,你既不用辩护,也无须患得患失,只管把书摆出去,别人若为此书的观点而攻击你,宽恕一下就好了。不论我想起的是最近的或是过去的事,小我都会从记忆库里帮我调出数不清的"糗事"清单来状大它的声势,它存心不让我享受当前可能的幸福感,我很熟悉它这种伎俩。不论我是为自己的言行而懊恼,还是厌恶他人的行为,过去的辛酸记忆常会趁虚而入。小我存心不让我快乐地过日子,此刻,我唯一能做的便是把这此幻相带到真相前;圣灵即是这个真理实相,他随时准备好撤销我对自己或弟兄所提出的任何控诉。再提醒一下,不要硬生生撤走别人的偶像或梦想。别忘了,你自己也曾经迷恋过某些东西,你可记得你年轻进去波士顿听"披头四"的演唱会那件事?葛瑞:当然记得。阿顿:当时若有人跟你讲,这种事实在无关紧要,你听得下去吗?阿顿:当你批评别人追逐无聊的梦时,记住这一点就够了。时候到了,他们自会慢慢放下执着的幻相的。还有,你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但别去指正人家;表达清楚之后就静静退下,不要逞口舌之快。懂吗?哥儿!当你所爱的一具身体死去时,你会伤心哭泣,其实,你哭的是你对上主和天堂的怀念。(我会假期内写一篇关于外婆的文章,觉得说的非常对)不要迷失在你的成就中,也不必期待别人的认同,更无须等到世上所有的人都觉醒之后,才闻得到实相的芬芳。

不喜欢

看了很多灵修的书,很不喜欢这本书作者的口气,傲慢、狭隘。另外,不是基督徒的最好别看,里面大量的内容谈到基督的,起码前面几章是这样。就为了获得别的灵修书上同样讲到的道理,看这本书有点太浪费时间了。

唐僧

坚持看完了,好唐僧。很佩服翻译的人,翻译的水平真高。God is 一体坚持看完了,好唐僧。很佩服翻译的人,翻译的水平真高。God is 一体坚持看完了,好唐僧。很佩服翻译的人,翻译的水平真高。God is 一体坚持看完了,好唐僧。很佩服翻译的人,翻译的水平真高。God is 一体

从大方向转变视角的书

从大方向转变视角的书,可以说是蹭蹭蹭好几个层次的提升。我看这本是为了配合《奇迹课程》,总之很不错。但有些地方不能完全认同。也许正如奇迹课程所说的:你们不必相信,只需去运用……书中的有些观点甚至会引起你们强烈的反感……却是,有些老反感了。咋办腻?宽恕吧。

娑婆似的复杂

好像太啰嗦了点,也许人们误解了基督,其实完全可以几句话就解释清楚的,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篇幅。一体的自性,或者本性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禅宗的无言。

宽恕=不批判=摒弃二元论;简约递进版的赛斯书,简明奇迹课程指导书

因为想对照专业词汇,千里迢迢购了中文版,无论中英文版本都值得一读。这本书的核心是围绕奇迹课程来写的,可以作为奇迹课程的辅助读物。而其中的思想和信息与赛斯书所记录的内容如出一辙。根据自身的内在体悟和经历,书中在我当前所能理解的信息里是可以完全信任及学习的。希望这点能增加一些有疑问读者的信心。另外,这本书亦可作为赛斯书的入门及参考读物。不同的是,赛斯书所载的信息更为密集,更为抽象。而此书对这类信息的解释颇具耐心,娓娓道来,将抽象化的信息分化详述,努力为人所理解。再者,我想说一下自己的体会,很早以前尚未开始修行时,我认为例如,感恩,宽恕等词语是接近宗教的词汇。而现在的领悟是宗教与身心修行可以合一,也可以不同。比方你可以说,I am not in any religions but I am spiritual.感恩和宽恕,不是那种形而上学,用于装饰或夸夸其谈的词汇。这两个词具足正面能量,是一种真正的心境和力量。这两个词所代表的心境和力量,确确实实能够帮助内在知觉的展开和提升。而我个人则是从感恩开始。文中所提及的宽恕,除了宽恕自身不必要的潜在罪恶感外,也提到了不批判,另外文字中所详细论述的宽恕的实质,事实上与佛家所说的不二是同出一辙的。也就是一种摒弃二元论的教导。

阿弥陀佛

(一)《告别婆娑》还是《告别娑婆》让我搞混过。这本书让我感到了高潮。没有什么比求知更爽的了。在看本书之前,我也一直没有停止深深思索,对自我和世界的思考。尝试看各种思想型书籍。在几次思想大转变之后,我忽然发觉其实我们都被“思想”控制了,为什么我会“相信”某些东西?相信之后我为什么会执迷不悟地去做?于是,我觉得思想乃是最不稳定的东西了。刹那间,我感到无比的惶恐,自己仿佛置身于暴风之中,被狂风席卷入高空,摇摇欲坠而不得坠的不安。最终,内心趋于平安。既然“思想”操控了我,我便监视着自己的“思想”。这个说法很怪,我无法阐释这到底是个什么状态。由此我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止一个“我”。怀揣着喜悦看完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二)试想:一个圆球,在一条管道里运动,从一端到另一端,它的命运是确定的。这个世界里,我们看到的和看不到的所有物质都是由一系列的规则限制的,我们看起来可以选择,实际上,我们不会比“管道里的圆球”更自由一点点。根据因果,每件事情必然有因,也必然有果,所以从一个点可以向两头延伸开来,两头永远无法到尽头。在这个“相对”的世界,竟然有这样“绝对”的结果,一度令我不解。也许,我们源于某个“绝对”的世界,一个无始无终的世界,那个世界里绝对的概念无法轻易让“相对”世界的我们接受。这个世界有很多马脚,只要你不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我觉得“很多线索,都隐藏在大家认为不必思考的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还有部纪录片:《关于这个世界,你知道个×》从量子力学的角度阐释了这个世界的虚无。

真的就是一本书

可读性还行,挺好玩的,但没什么用,只能不疼不痒的催眠人而已。很多人喜欢,是因为他们确实没读过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什么市面,这就是我的看法。

迈向奇迹之门

还不能用准确的言语来表达我读书后的感觉,只是小我被颠覆了~~在灵修这条路上摸索了四年,惊讶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我真的不敢随便向别人推荐它,除非你有绝对的勇气和信念要走上奇迹课程这条路——当然这本书算是奇迹课程的导读或者前言,否则它会被人认为是异论而大肆批判。感觉说再多也是多余,再向愿意看这本书的朋友推荐其他几本书,《断轮回》,《宽恕十二招》,《无条件的爱——与心对话》,这些都是《奇迹课程》的导读哦~无量光,无限爱!

《告别娑婆》与《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我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评论,因为我觉得它们讲述的是同一个主题,甚至在某些细节上也是惊人的相似。《告》中有大量基督事迹的真伪之辩,我没有足够的学养,所以无法判断。有人可能借此认为《告》的内容太离经叛道,简直不能算作基督教,但我认为它是,而且我相当喜欢这种大胆的作风,凭什么圣经的内容就不容质疑呢?《佛》也是一样,并不避讳古印度种姓社会对佛教的不良影响,没有丝毫的教条主义,佛祖的思想也是会被误读的。我一直认为基督教和佛教的不同只在于形式,它们揭示的是同一个真相,这两本书证实了我的想法:首先它们一致认为“二元对立”是造成世间疾苦的根源所在,无所谓对错,美丑,虚实,生死,“实相”没有对立,永远如如不动的存在;相反地,越是判断,离真相就越远。然后它们指出,世间一切皆为虚妄,连佛祖和基督的存在本身也是虚妄,他们只是真相的领路人而已,“实相”是超越形象的,只可意会,不能描述。对于人世间的态度,它们也是很有默契,认为这只是“梦境”而已,不必认真。一个一个的人是不存在的,所有的人既是佛陀,也是耶稣,所以要爱,要普渡众生,其实是帮助自己,到最后,连慈悲和爱都是幻象。两本书不约而同都没有提到“地狱”,也许传统意义上的“地狱”概念是完全错误的。我认为执迷不悟即是地狱,也没有所谓“天堂”和“极乐世界”这么一个地方,了悟真相即是天堂。《佛》似乎并未涉及轮回,反倒是《告》对轮回有不少精采的论述:灵魂就是在不断轮回中载沉载浮,直到某一世修得正果,得到最后的解脱,这简直就是佛教了。《告》认为疾病也是一种幻象,是一种自我惩罚,虽然并无矛盾之处,但我不太喜欢这个观点,有点怪怪的,感觉不对。《佛》对小乘,大乘,金刚乘的修练写得明白晓畅,没有一点故弄玄虚,对于入门者是很好的指引。


 告別娑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