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中国当代水墨年度学术邀请展 文献集

出版社:一墨,吴国全、一墨、 吴国全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9-06出版)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535632586
页数:233页

章节摘录

插图:一墨《天象》系列,本为抽象水墨画,标以天象,便成为意象性绘画。抽象绘画侧重于直观的视觉效果,意象性绘画侧重象外之意。意象源于孔子为《周易》所作的跋语,始见于东汉王充《论衡·乱龙》,又见于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孔子谈八卦,王充谈巫术,刘勰论文章,讲的都是象外之意。其中,八卦的第一卦是乾卦,乾卦的第一象征义是天象。在有文献可考的3000年中国历史中,关注天象是历代王朝从未懈怠的课题。凡遇陨星、彗星、日全食之类的天象,便被视为帝王辞世或受挫的征兆,在位的天子便诚惶诚恐,闭门思过。如果同时出现其他国难,还要向全国民众发表自我检讨的公告,名日《罪己诏》,坦白自己的过失以求上天的宽恕,同时大赦天下以便消解民众的积怨。  “天象”一词,最早见于《尚书·胤征》,说的是大禹的孙子仲康称帝时,发生日食,主管天文与历法的羲和居然没有加以预测,仲康大怒,派遣将士将其剿杀,  《胤征》便是剿杀令。周代末期成书的一部词典叫《尔雅》,其中第八篇的篇名叫《释天》,分为四时、吉兆、灾害、太岁、年岁、月名、月份、风雨、二十八宿、祭祀名、田猎与军事、旌旗十二类,涉及天文、历法、气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事。在依赖天时、天命、天道的古代中国,天象与人事如同形影。一墨的《天象》,表现的不是具体的天体和气象奇观,也不是屈原《天问》一诗中天、地、人、神之间的纠葛,而是对天象持有的一种感觉,一种印象,一种与天象有关的心中之象。这种带有个人印记的天象,或者说表示天道变化的心象,使人联想到太极图中的阴阳两仪,进而想到阴阳互补的中国哲学。穿透中国历史的阴阳哲学,把天与地、君与臣、夫与妻、父与子之间对应、对立与互动的关系,用一套固定的规则加以捏合,进而演绎出一部中国先民推行规则与打破规则的历史。一墨画天象,大体只有黑白两色。在中国文化史中,黑色的性质暧昧。按周易八卦的解释,黑色与坎卦匹配,方位是北,物象是水,对象是天。秦汉术士声称天北地南,在都城长安之北营造祭天的天齐祠,采用的就是这套解释系统。汉代以后,或许由于帝王多出生于南国,术土又声称天南地北一一南方与离卦匹配,色相为赤,物象为火,对象为天。这类阴阳易位、水火兼容的伎俩,便是历代文人安身立命的本事。《周易·系辞》指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太极图中,两仪的造型为黑白两鱼。二者以头尾相交的形态互相穿插,以圆润的曲线加以分界。一墨的《天象》则用直线分界,用笔画的飞自穿插,造成黑白两色互为背景的错觉。在传统的水墨画中,以黑色为特征的笔墨的使用,多柔和、细腻、曲折、富于变化等女性化作风,而一墨的黑色却强悍而跳动。在古代,世事中的天道有两种境界:静而圣与动而王,静与阴、动与阳于是形成对应。中国正宗的文人画,多以柔美、秀美见长,而一墨具有阳刚之气的画面,用传统的材料表现出不同于传统作风的情调。

书籍目录

水墨思维之宗旨水墨思维与中国“书写性”的内涵水墨新思维艺术家——一了(朱明)一了的囚艺术家——一墨(袁矛)批评家推介词一墨《天象》解说艺术家——刘懿无界寻思的精神自得——刘懿的实验水墨艺术家——刘子建批评家文摘艺术家——李广明重构历史记忆——20世纪中国艺术中的长城筑建中国当代文化“墙”——李广明专访艺术家——邹建平老邹说老邹嘿!哼!呵!艺术家——邵岩邵岩作品解读独特的艺术语言创作随想艺术家——秦风水墨秦“风”艺术家——黑鬼(吴国全)白描黑鬼儿群体中的黑鬼年表一了(朱明)年表一墨(袁矛)年表刘懿年表刘子建年表李广明年表邹建平年表邵岩年表秦风年表黑鬼(吴国全)年表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水墨年度学术邀请展》是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中国当代水墨年度学术邀请展》讲述了:中国的水、墨、笔、宣纸,顺着历史的长河流淌至今。中国的水、墨、笔、宣纸,与中国哲学的匹配时一种天然的绝配。中国哲学有自己独特的概念范畴:道、气、理、神、虚、诚、明、体、用、太极、阴阳等等,凝结着中国思想家的智慧。在中国哲学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范畴被不断地充实、丰富,赋予新的内容。墨虽然是固体的,但水石灵动的,且加上自由自在的毛笔,再伴以中国式哲学,可以对应地把宇宙的演化视为一系列生成、转化的过程,把天地、万物、动、静、形、神视为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
我们不能仅仅把水墨作为一个文化的符号来借用,更应该深入探讨和发挥水墨、宣纸、笔在当代视觉艺术中的独特价值。
一阴一阳之谓道。灵魂在你我与宣纸间穿梭、渗透、悠游。


 09中国当代水墨年度学术邀请展 文献集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