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56年11月初版1981年3月再版
ISBN:SH10019-395
作者:(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1195页页

内容概要

全名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作者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不喜欢女主角最后的结局,干什么要自杀啊,不值得,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反而列文和吉娣的结局还是很圆满的,是我个人所向往的一种生活态度。
  •     我看《安娜.卡列尼娜》,是老版本,就是这种版本。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刚到宁大图书馆工作时,宁大中文系的郭雪六老师,向我推荐了这本书,她是教外国文学的,特别浪漫,充满激情,她娓娓动听地向我讲述了故事的情节,讲了安娜这位年轻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她的不幸……。当时文革还未结束,图书馆里许多图书还在封存中,文学作品只有浩然的《艳阳天》等书可以借。但图书馆员,“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可以到装满灰尘的封存书库去拿书看。于是我读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简爱》等名著,知道了托尔斯泰等作家的名字。从小就爱好文学的我,虽然因为文革耽误了学业,但有幸到图书馆工作,当时又是在封存书时代图书馆工作不忙,正好趁这个时期,我读了许多书,大大提高了文学素养。
  •     首先,看完《安娜卡列尼娜》,我对这个女人是十分厌恶的,我觉得她很自私。一是当她背叛了丈夫跟渥伦斯基在一起时,她在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对丈夫的愧疚,而且还继续用她一贯的冷嘲热讽来对他,唯一一点让她觉得愧疚的只是她的儿子,她觉得对不起儿子。是,她的丈夫是虚伪,是冷漠,是一台只为追逐功名权力的机器,但他至少也没有在婚姻中出轨,哪怕安娜在内心有一点点对丈夫的忏悔也好。何况后来卡列宁也在她临时前原谅了她的背叛,也说过可以让儿子跟她走,虽然后来他变卦了,但卡列宁也不至于那么罪无可恕吧,谁不或多或少对名利有欲望呢,而且她是在卡列宁官场失利时与他分开的,这对他来说更加雪上加霜,不是指失去了爱情,但名誉的损失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二是她跟了渥伦斯基后,她猜测,敏感,多疑,最后就只能用死来报复她眼中所谓的负心汉。其实我觉得如果是因为安害怕渥伦斯基变心这个原因而离开她的话而去卧轨的话,这件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渥伦斯基并没有不爱他,他的爱还是真挚的,而且他开始变得有点冷漠也是情有可原的,试问一个过惯了贵族生活的军官,突然放弃一切跟一个有夫之妇在一起,遭到上流社会的打击,尤其是当他看到昔日的同伴已成如今的将军,而自己还是骑兵大尉的时候,他自然会觉得失落,心理不平衡,他需要一个缓冲期去适应,去思考他跟安娜的关系,一时的逃避并不等于永远,给双方一点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有益的,可是安娜却等不了,她觉得爱就要紧紧的绑在一起,她要名正言顺地跟他在一起。可能是她已经孤注一掷了,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她等不了,她不愿等,所以她选择了死。百度上评论“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我觉得对渥伦斯基是很不公平的,她死了,难道他好过吗?他精神崩溃了,他自愿参军去埃塞维亚和土耳其的作战,但求一死,他的女儿也给了卡列宁带走了,他完全没有了精神依托,而且之前他为她已经抛弃了职位,甚至与家庭决裂。这段婚外情并不是由安娜一个人来承担,绝对不是,她伤害了两个男人,虽然一个爱她一个不爱,她还伤害了她的孩子,让他们没有了母亲,这怎么算的上是独自承担呢?  可能是我读的那个版本翻译得有点偏颇吧,导致我忽略了安娜这个人物身上的其他一些闪光点,也淡化了她身上的悲剧色彩。她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遵循自己的内心,抛弃了儿子,整个上流社会对她关闭了们,把幸福的筹码全压在渥伦斯基身上却得不到相应的情感回应,于是安娜绝望了,她在临终前满含怨愤地喊出:“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她身上的那种对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和命运的挣扎反抗精神可能在那个时代是空前的,是前所未有,是值得赞颂的,但我还是坚持,安娜并不完美,她也有人性弱点,这种弱点是她悲剧性人生的重大缘由之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人不是为自己而活,心里要记着上帝!
  •     卧轨那段把当时幼小的我吓得不行不行的
  •     安娜是个感情充沛但自私的人,最后的遭遇我并不同情,人无法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托尔斯泰不愧是大文豪,每一个人物在他笔下都生动饱满,像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人。还有对乡村的描写,仿佛我就置身在广阔的田野上,一种从心底的舒畅感。 喜欢的片段很多,除了初春农田景色的描写,还喜欢采蘑菇求婚话到嘴边却没有说出口那段。 能明白那种肾上腺素迸发,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双方都能感受到,(但是注定不会在一起), 却并不能说出口的感觉。一切过后,是失落还是一种平静? 如果在一起了,就不会这么有感染力了。
  •     巨大、沉重、智慧、古朴,这就是小说中的猛犸。
  •     我印象中婚外情的开山鼻祖之作。这场爱情这么轰轰烈烈,却又以悲剧收场。爱娜丰满的形象让你对她不会有丝毫的苛责,跟多是对女权的呼唤。我喜欢人民文学的版本。
  •     安娜真心不懂事儿
  •     其实我会更喜欢列文与基蒂的故事而排斥安娜与弗龙斯基的故事,但在读的时候总是会很急地想读到安娜-弗龙斯基-卡列宁。列文爱情的幸福一开始就猜到了,很喜欢基蒂和多莉。觉得列文和聂赫留朵夫有些相似~
  •     小时候翻到激情处就随之激动。。。好吧我应该看第二遍的
  •     伟大的托尔斯泰,露出神性
  •     再死到来之前,总得活下去
  •     最爱的片段是安娜去卧轨那一段,反复读了几遍,老托写的真是精彩啊!
  •     接近完美的小说。家庭生活和情感描写细致入微、丝丝入扣,人性的展示深刻精确又温暖。托翁的作品总能有温暖人心的效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文学圣经。托尔斯泰写道安娜并非倾国倾城,而是美在她的风格和仪态。安娜这个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看的,竖版,繁体字,没看到当时的版本,这算最早的啦,就选它吧。
  •     女人的裹脚布呀又臭又长。安娜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贵族圈真够乱的。
  •     ”申冤在我,我必报应”
  •     好书,伟大。
  •     2015年8月15日-12月25日
  •     似乎童年是读过的。
  •     托翁的心理描写简直了!!!
  •     live for his soul,为上帝而活 我总觉得这个翻译不够到位 但是确实没有找到更合适的词
  •     心理描写太细腻太精彩了,以至于我的一位同学说“他好像把所有人都活过一次”。个人觉得完全不难读。
  •     好久都没标记读过了,改天补齐吧,对我而言这书还是有点艰深了…
  •     命运悲惨的女人,桀骜不驯的女性!
  •     Bored,电影居然拍的那么美。
  •     该怎么说呢,托翁最后的出走简直是安娜式的。
  •     2014年读的,很久以前旧书店收来的,前文化部长周扬的译本,年代离现在过于久远,不少语言不符合当代习惯,以现在的眼光看,不算什么好译本。
  •     为了做出牺牲 ,完全是为了牺牲 在那个处处是讨厌面孔的地方,必须死,不能让恐惧比死亡更迅速!~
  •     十颗星!!!
  •     11.18—12.12 680千
  •     读托翁,好像过了一生。人生的疑惑在一个长者的照拂之下得到灵感的火花。这本难道不是他比较成熟的作品吗?
  •     14二档名著二外语。电影中少了太多列文的苦闷。在混乱的年代,人的自由的觉醒同这个社会的斗争,只是有了太多的弯路错误偏执,要冲破束缚,却又要依赖于社会。最后安娜自杀求解脱,自我修身寻求心灵归属为了灵魂为了良心,结束这场无法胜利的战斗。
  •     88年读过此译本,没读完。。多年后读了草婴、力冈,准备重读周扬谢素台。
  •     初中的时候看的,当时对书中的感情完全无法理解
  •     地球上最美的小說!
  •     "假使有千万个人,就有千万条心,自然有千万副心肠,就有千万种恋爱。""人不能禁止别人去造一个大型的蜡制玩偶,而且去亲吻它。可是假如那个人带着这个玩偶走来坐在他所爱的人面前,而且开始爱抚他的玩偶,一如那位情人爱抚着他所爱的女人一样,那位情人一定会很不愉快的。"
  •     安娜是个悲剧人物,勇敢抛弃不幸的婚姻,舍弃曾是如生命的儿子,却又爱上薄情的军官...书里的人物仿佛都是没有人类真实情感的机器,为了维持自己在上流社会潜规则内所处的位置,而表现出一种与之相匹配的行为...(待续)
  •     译者很重要,个人不太喜欢草婴的译版。
  •     Happy families are all alike,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     家里这本是繁体,还是竖版,虽说这书这么出名这么厚且不宜跳读但是看了好几个月也是醉了……
  •     劳动得永恒
  •     不能再棒!就是好长我看了两个月多月!!(额虽然中间看了十几本其他书…)1.看完书才晓得列文有托尔斯泰自身的影子在,再一想,就是啊!2.成功的人物塑造并不是因为所塑造的人物有多完美,而是因为在各种冲突中迸发的张力 3.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安娜卧轨前的内心独白阐述的很清楚,理智上她愿意相信渥伦斯基,情感上她已经被逼到了绝路。生存范围的局限,让彼此喘息难安。4.虽然安娜是第一主角(?),但我显然更喜欢列文夫妻一对儿……。列文不同流合污(原谅我只用这个词)的坚定(虽然吉缇去莫斯科生产的时候他也摇摆了那么一下,后醒悟),对幸福的感恩,还经常自省什么的,太可爱。吉缇了解他。
  •     喜欢列文
  •     终于读完了,虽然我并不能说我读懂了。最后的一百页几乎是非常暴躁地迅速翻过去的,不知道这种心情是不是译本的问题。等以后再读读看草婴的版本吧。
  •     偉大!
  •     相较于陀氏,托翁太多的柔情与希望了。所以要列文去经历人的幸与不幸,爱的围城以及存在与在的困顿,却仍然在安娜道德的泥淖中去摸索善的希望。在道德与宗教的乌托邦里,神池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托翁深入到一个个安娜与列文的内心,堕落与救赎,“他仿佛一张犁,身不由己地在地里越陷越深,不犁出一条垄沟来,是拔不出身来的。”
  •     原著党表示电影也是不错的呀
  •     按照红学家的评论,莱温和季基是弗龙斯基和安娜未完成的幸福生活的写照。心里描写简直是太细腻太真实了,真实得有些过分了。
  •     把小时候看过的书再看一遍
  •     努力看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