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影莲香集

出版社:李哲先 中原农民出版社 (2007-11出版)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807391104
作者:李哲先
页数:23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现在,张君秋已经晋升为“第五大名旦”,并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如果这应是不可捍动的既成事实的话,那么,我认为:按序而下,就应该毫无疑义地有“第六大名旦”之目,从京剧旦角的天生资质、禀赋的天赋嗓音条件、艺术创造能力、对于京剧艺术的理解力与悟性、所掌握的京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剧目的建树、所达到的京剧旦角艺术水平、所取得的实际艺术成就以及传播与影响的要求而论,这个“第六大名旦”的桂冠就应该轮到杜近芳的名下,这也应该是毫无疑义的!杜近芳和张君秋,本来就是互有短长、堪为伯仲的,例如,杜近芳歌唱的高音区不如张君秋宽圆厚实、气力充沛,而张君秋则不如杜近芳歌唱的中、低音区音质纯净透明、自然流畅,尤其是杜近芳的京白,可称天下独步,有论者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仅就高音区的比较而遂下结论谓:杜不如张,则未免太过武断了吧?其实,杜近芳本人在电话里诚恳地告诉我,她心目中有两个“偶像”,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张君秋;何必由他人从中横插一杠子,为他们“越俎代庖”呢?这未免显得有些过于荒唐和小家子气了吧?张君秋早在20世纪的1937年即获得了“四小名旦”的美誉,彼时杜近芳尚在童稚之年。“张派”的形成和被认可,是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而其时,杜近芳正处于风华绝代,在我国的京剧舞台上,刚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的时候,两个人不但存在有同门学艺之谊,杜近芳早年曾经在王门学艺,并拜师王瑶卿先生;张君秋则是王瑶卿先生的弟子李凌枫的手把徒弟,也曾在王门内受各家前辈,尤其是王瑶老和“四大名旦”论艺的熏陶,他们在京剧舞台上有互相竞赛之义。

内容概要

李哲先(曾用名李绍民),男,1938年10月28日生,汉族,北京市人。1963年北京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细胞与遗传专门化毕业(学制六年),1988年9月至1989年9月赴美国红十字总会HLA实验室进修,2003年4月退休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系我国免疫遗传学HLA界元老之一,我国当前少有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具有诗人品格的人。曾任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市器官移植配型中心主任、教授、研究员,北京市卫生局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免疫学会第三届理事,北京免疫学会常务理事,第一、二届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基金委员会初评委。北京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北京楹联学会会员。1994年起,业余兼任北京友谊医院京剧爱好者联谊会会长,系京剧梅派、戏曲美学业余爱好者。在HLA、肾移植配型、肾移植联网与肾共享、动物异种器官移植等领域多有创获和建树,曾获卫生部甲级、北京市二级、内蒙古自治区二级等科研成果10余项,发表科学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替代性治疗原理与应用》和《现代免疫学技术与应用》两部。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专业科普文章数篇、旧体诗词6首、楹联十数则、戏曲美学论文7篇,在《咚咚锵——中华戏曲网》和《时代国粹——中国京剧网》上发表戏曲方面文章数十篇,并有多篇被收入《网友文粹》和《论坛集粹》。诗剧及新旧诗词集《学识问篇》2003年6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用诗剧的形式提出了一个新的科学假说,无论就其形式还是内容来说,都是国际上前所未有的。关于京剧的美学评论与欣赏的散文、随笔及杂文、小品集(《鸿影莲香集——京剧漫谈》由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

书籍目录

李哲先本人背景情况简介
扉页:(唐)韦应物:七言绝句《滁州西涧》
原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赵寻序
北京京剧院戏剧家戏曲理论家周桓序
卷首弁言
1、 黄钟大吕虎啸龙吟
2、 杜近芳的“新梅派”刍议
3、 京剧旦角歌唱艺术中的“声腔情”三要素漫议
4、 可怜的杜近芳!兼向[元昊]等先生致谢
5、 试简论杜近芳与张君秋
6、 京剧中的“男旦坤生”别解※
7、 有关大力发掘京剧艺术人才着力培养京剧尖子人才的话题
8、 “振兴京剧”门外诌谈※
9、 品梅识小十二叠
10、 老调重弹五则
11、 我想,可以运用正向、反向以及多向思考与推理的办法说明艺术是存在客观标准的
12、 北京解放前夕京剧衰微时期见证
13、 关于高新科学技术手段之于京剧的偶发议论一则
14、 在首个假如成立之后的几个假如
15、 也说几句有关“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京剧研究生班”名单的话
16、 钱场、人场析,及其它乱弹
17、 京剧的“继承”问题偶识之一
18、 关于京剧的“空间美学”问题偶识
19、 简论京剧的舞台放大效应
20、 李和曾之于“高派”辨析,并附有关李忆兰的轶闻一则
21、 关于京剧的“俗”与“雅”之我见
22、 我幼年时代记忆中关于“马能行”之类词语的、某些见闻中的佐证
23、 关于京剧唱腔的“密与疏”、“难与易”泛议
24、 关于京剧剧本的写作与导演中的留白和新技术的采用浅识
25、 题外之思
26、 传神阿堵
27、 我对“样板戏”的情结
28、 多一番比较,增长一分认识
29、 一点直白的浅见
30、 我的一点谬见
31、 《名段欣赏》的沉思
32、 追星的遗憾与原始图腾的崇拜
33、 我的关于裘派名剧《姚期》几十年前的一点情结
34、 从我关于梅兰芳先生的“一字师”轶事的迷惘,迤逦说到京剧声韵的改革(并附录十则)
35、 我的愿望——京剧——市场——平衡点
36、 再表述七点意见
37、 重听梅兰芳先生的《穆桂英挂帅》录音的感悟
38、 野老献芹
39、 《坐楼杀惜》乱弹,旁及其它
40、 一句唱词的辨析,并延伸和乱弹与之有关的话题
41、 难以抹去的记忆
42、 还是不要“一勺烩”的好
43、 京剧在文化市场中的地位粗识
44、 关于《打瓜园》的“随想”的高见读后
45、 试解析“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46、 外国专家到底看重京剧的什么?
47、 “小蜜蜂”使用中的“宜”与“忌”
48、 好一个王小蝉
49、 我看张建国的双重功劳
50、 我对京剧的点滴理解51、 花脸之思
52、 好一个周建
53、 张强是块宝
54、 京剧的专业演员、票友和戏迷
55、 关于刻苦练功问题——从李毓芳当年向筱翠花登门求教说起
56、 查证
57、 插几句嘴
58、 西方戏剧理论不能够完全囊括中国京剧一例
59、 读史偶记
60、 建议尽快为青年京剧人才组建高水平的演出班子
61、 敬献坛上网友五言“无题”小诗一首
62、 比
63、 “比得的”与“比不得”
64、 小议关于“梅派”的一种权威性的界定
65、 姑妄言
66、 对[裘迷]先生的不解与迷惑
67、 仅上复[裘迷]先生
68、 听唱偶感
69、 京剧的基本功与塑造人物的关系小议
70、 关于“新老戏”《奇冤报》
71、 千娇百媚梅兰芳
72、 戏外戏杂谈——从侯宝林的相声名段《关公战秦琼》说起
73、 京剧传统戏小议
74、 老生常谈的感喟
75、 老生常谈的话题
76、 我还是想说几句话,愿意接受批评意见
77、 它山之石—看电视连续剧《武林外传》杂感
78、 “装龙像龙,装虎像虎”的粗识浅析
79、 浅议新编京剧历史故事剧《东坡宴》
80、 小议京剧创新的切入点
81、 京剧特质管窥
82、 乾陵怀古,兼申述我对于京剧《谢瑶环》结局之浅见
83、 关于京剧《谢瑶环》的“四猜”
84、 请尹丕杰老批评指正
85、 寻找万氏
86、 什么是京剧艺术家的艺术水平、艺术能力和艺术成就呢?
87、 关于京剧尖团字的讨论意见
88、 从厉慧良被叫倒好说起
89、 何必都走“独木桥”——关于京剧传统戏继承问题上的另一种思考
90、 说说我对京剧的另一种担心
91、 试简论京剧的新古典主义
92、 欧阳予倩与京剧版《桃花扇》
93、 京剧剧本版权法和京剧演员大赛评奖质疑
94、 关于京剧剧本版权问题的解决,我看到了希望
95、 在探讨京剧的问题时最容易被忽略的差别是什么?
96、 三明治
97、 说说我关于“世界戏剧三大表演艺术体系”的想法
98、 再说说我对京剧“雅俗共赏”的看法
99、 期待京剧舞台上能够出现另类武松和孙二娘
100、 科学和艺术的关联与感应

编辑推荐

《鸿影莲香集:京剧漫谈》:黄钟大吕,虎啸龙吟,杜近芳的“新梅派”刍议,品梅识小十二叠,试简论京剧的新古典主义,科学和艺术的关联与感应,科学家的严谨和求真务实,思想家的深刻与睿智,诗人的率真与坦诚,艺术家的创新与浪漫主义。

作者简介

《鸿影莲香集:京剧漫谈》以科学家的严谨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以思想家的深刻和睿智的目光,以诗人的率真和坦诚,以艺术家的勇于创新与浪漫主义情怀,就我国京剧事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振兴、发展与繁荣的问题,进行了多种层面、多种角度的观察、探索和思考。作者虽系梨园行外人士,却以论文、随笔和小品的形式,直抒己见,其见解多有独到的创获。相信《鸿影莲香集:京剧漫谈》对于我国京剧事业的未来与发展,将会有所裨益。


 鸿影莲香集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