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聚诗存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5-03
ISBN:9787108007216
作者:钱钟书
页数:137页

书籍目录

目录

一九三四年
还乡杂诗
玉泉山同绛
当步出夏门行
薄暮车出大西路
大务
�西村居闻晓角
一九三五年
秣陵杂诗
伦敦晤文武二弟
牛津公园感秋
一九三六年
新岁感怀适闻故都寇氛
赠绛
此心
观心
四言
牛津春事
睡梦
巴黎咖啡馆有见
清音河(LaSeine)河上小桥(LePetitPont)晚眺
莱蒙湖边即目
返牛津瑙伦园(NorhamGardens)旧赁寓
一九三一七年
石遗先生�诗
赋一首
读杜诗
一九三八年
哀望
将归
巴黎归国
亚历山大港花园见落叶冒叔子景�有诗即和
重过锡兰访A.Kuriyan博士
答叔子
再示叔子
谢章行严先生书赠横披代家君
陈式圭郭晴湖徐燕谋熙载诸君招集有怀张挺生
泪西�酬唱集卷上有此
题六首,戏反其体
题叔子夫人贺翘华女士画册
昆明舍馆作

一九三九年
寓夜
午睡
叔子寄示读近人集题句、媵以长书、盍各�同、奉酬十绝
苦雨
滕若渠饯别有诗赋答
发昆明电报绛
杂书
雨不出
叔子赠行有诗奉答
对月同绛
待旦
�雪窦山
宁都再梦圆女
吉安逆旅作
耒阳晓发是余三十初度
山中寓园
窗外�竹
一九四○年
已卯除夕
山居�雨得许景�昆明寄诗
夜坐
新岁见萤火

傍晚不适意行
笔砚
读报
小诗五首
山�晚坐
山�不寐
遣愁
予不好茶酒而好鱼肉戏作解嘲
山��夜
晚步
中秋夜作
偶书
绛书来云、三龄女学书、见今隶朋字、曰、
此两月相昵耳、喜忆唐刘晏事成咏
赵雪崧有偶遗忘问稚存辄得原委一诗、
师其例赠燕谋、君好卧帐中读书
十月六日夜得北平故人书
题燕谋诗稿
肩痛
一九四一年
庚辰除夕
戏燕谋
上元寄绛
当子夜歌
哀若渠
戏问
又将入滇怆念若渠
留别学人
吴亚森忠匡出纸索书余诗
骤雨
重九日李拔可丈招集犹太巨商别业
一九四二年
辛巳除夕
有感
得龙忍寒金陵书
大伏过拔可丈、忆三年前与叔子谒丈丈赋诗中
竹影蝉声之句、感成呈丈
酷暑简拔翁
立秋晚
示燕谋
少陵自言性癖耽佳句、有触余怀、因作
题某氏集
沉吟
赠郑海夫朝宗
伤张荫麟
答叔子
赠宋悌芬淇、君索观谈艺录稿
剥啄行
一九四三年
斯世
古意
题新刊聆风�诗集
古意
故国
乡人某属题哭儿记、儿从军没缅甸、其家未得耗、
叩诸乩、神降书盘曰、归去来兮、胡不归
春风
病榻闻鸠
胡丈步曾远函论诗却寄
病起
答悌芬
古意
一九四四年
甲申元旦
雨中过拔可丈不值、丈有诗来、即和
见金台残泪记中小郄语感作
近事
中秋夜月
生日
一九四五年
乙酉元旦
徐森玉丈鸿宝间道入蜀话别
清明口号
陈病树丈祖乇居无庐图属题
贺病树丈迁居
空警
拔丈七十
一九四六年
还家
暑夜
一九四七年
秋怀
中秋日阴始�
周振甫和秋怀韵、再用韵奉答、君时为余勘订谈艺录
一九四八年
草山宾馆作
赠乔大壮先生
叔子索书扇即赠
谢振甫赠纸
一九四九年
寻诗
一九五○年
答叔子
一九五二年
生日
刘大杰自�寄诗问讯和韵
一九五三年
答叔子花下见怀之什
叔子重九寄诗见怀、余久未答、又承来讯、即和其韵
苏�雷和叔子诗韵相简、又写示寓园花事绝句、
即答、仍用叔子韵、�雷好谈禅
一九五四年
大杰来京夜过有诗即饯其南还
容安室休沐杂咏
一九五五年
重九日雨
一九五六年
置水仙种于瓦盆中、覆以泥、花放赋此赏之
向觉明达属题Legouis与Cazamian合著英国文学史
一九五七年
赴鄂道中
一九五八年
叔子五十览揆寄诗遥祝即送入皖
一九五九年
�雷书来告事解方治南华经
龙榆生寄示端午漫成绝句、
即追和其去年秋夕见怀韵
偶见二十六年前为绛所书诗册、�谢
波流、似�如梦、复书十章
一九六一年
秋心
一九六二年
松堂小憩同绛
一九六三年
叔子病起寄诗招�黄山
一九六四年
答燕谋
一九六五年
喜得海夫书并言译书事
一九六六年
叔子书来自叹衰病�暮余亦老形渐具寄慰
一九七三年
叔子书来并示近什
再答叔子
偶见江南二仲诗因呈振甫
一九七四年
老至
至辛笛寄茶
辛笛寄诗奉答
一九七五年
振甫追和秋怀韵再�酬之
西蜀江君骏卿不知自何处收得余二十二岁所作英文
文稿、藏之三十年、寄燕谋转致并索赋诗以志
一九七七年
燕谋以余罕作诗寄什督诱如数奉报
一九七八年
陈百庸凡属题出峡诗画册
一九七九年
寄祝许大千七十
马先之厚文属题诗稿
一九八一年
大千枉存话旧即送返美
一九八九年
阅世
一九九一年
代拟无题七首

作者简介

《槐聚诗存》是钱钟书自己诗的自选集。风格上接近宋诗杨万里等人。读者希望对钱钟书知人论世,这本诗集是很好的材料。本书由三联书店仿古印刷。


 槐聚诗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此書於2001年6月出差上海時所購。該書輯錄錢氏1934年至1991年間所作舊體詩180餘首。繁體豎排,並無標點。錢氏在自序裏說的“多俳諧嘲戲之篇,幾於謔虐”,大概可以算是它的特色吧。然亦多哀傷沉痛之作,如《哀望》、《讀報》、《遣愁》、《斯世》等。集中酬唱及與楊絳諸篇,亦多有趣。余讀錢詩,於句法、字法及用韻上最有所得。亦曾步韻為之。現能記得的,一是步《代擬無題七首》之一韻:人在江湖不自由,心為形役更難留。長期得晤先憂別,片語相知轉是愁。小院梧桐搖永夜,滿天風雨鎖沙洲。此情空付長江水,只向東流總未休。二是步《閱世》韻:嚴冬酷暑競相摧,物是人非並可哀。斜日有時臨漢瓦,清風何事掃秦灰。蓬門幽靜肯閑立,黃紙辛勞以病推。欲辨真情惟冷眼,紛紜眾說任來回。看書而喜隨手塗劃,亦讀書人之一大病吧。
  •     阅世迁流两鬓摧,块然孤喟发群哀。星星未熄焚余火,寸寸难燃溺后灰。对症亦知须药换,出新何术得陈推。不图剩长支离叟,留命桑田又一回。——钱钟书:《阅世》(1989)新买的一本《槐聚诗存》才翻了几页,钱钟书先生逝世的消息就传到了耳中。怀着一种怅惘的心情,我把书架上与钱先生有关的书(包括钱先生自己的《管锥编》《谈艺录》《七缀集》《宋诗选注》《围城》《写在人生边上》《石语》和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将饮茶》)都找了出来,放到桌上,一本本地翻开来,看着,想着自己阅读这些书的经过,心底里不由得发出了这样一声感慨:当世,再也找不到钱钟书这样的学者了!今后,再也看不到钱先生的新作了!最初接触到钱先生的著作,是在1980年秋天。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对学问虽然一窍不通,却又充满了好奇。有一次,在《文史知识》上看到一篇文章,特别称道《管锥编》这部书的学术水准,我很感兴趣,就到图书馆里去借,结果只借到了四册中的一册,也就是第二册。令我欣喜的是,这一册中有关于《楚辞洪兴祖补注》的十八则札记,而我们当时的古典文学课正上到楚辞部分。于是,我就把钱先生书中的要点摘出来,做成卡片,与课本上的观点及老师的解释相对照。每当发现前者与后者的不同之处时,我总是有一种沾沾自喜之感,似乎是自己提出了新的不同凡响的见解。即使考试的时候,我也宁愿按照钱先生的解释而不是书上或老师讲课中的结论做答案。这些想法和做法,在他人看来,或许是很幼稚的,但是,对我自己来说,却是尝试着用做学问的态度来读书的一个小小的开端。而钱先生的书,同时也给了我一种学术的尺度,使得我对一些流行的理论产生了疑问。八十年代中期,有人写了一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以当代流行的文学理论阐释古人的文学思想,颇得时人好评,被认为是古典文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超越了老学者如郭绍虞等人的研究。当时,我正准备考文学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听说这部书已经被列为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考试的主要参考书目,就把它找来看了一遍。但是,看来看去,我也没有在书中看出多少学问——更不用说像钱钟书先生这样的学问。所以,最后,我还是选择了郭绍虞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这门课程的复习用书,同时把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谈艺录》《七缀集》等著作作为主要参考资料,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做了上百张的卡片,以此作为应考的基础,而没有去背那些流行的理论著作中提供的现成答案。说起来有点可笑,钱钟书先生本来既是个学者,也是个作家,而且是个大作家,可是,我在80年代前期却一直只把他当作学者看待。因为,在我大学时读过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上,是找不到钱钟书这个名字的,似乎现代文学老师也没有在课堂上说过;而钱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尽管在80年已出了新版,我却是直到91年才读到的。这时,随着电视连续剧《围城》的上演,社会上出现了"《围城》热",学界的"钱钟书热"也达到了顶点。"严肃"的学术刊物上,刊登着"钱学"的高头讲章;通俗的报纸杂志上,记载着钱先生的趣闻轶事。就连一向高雅的《读书》《随笔》之什,也颇有些一本正经的幽默文字,为钱先生增光添彩。甚至还有人以"钱钟书与上帝"为题,写下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学术论文,把《围城》的叙述人比作《旧约》中的耶和华;也有人把钱钟书称作什么"文化昆仑".......对此,我倒有些不以为然。因为,在我看来,这些举动似乎都有将钱先生偶像化的意味;而文化偶像的角色,对于钱钟书先生这样的智者来说是很不合适的,甚至只能说是一种讽刺——对此,钱先生本人在生前就曾多次道及。现在,钱先生过世了,我们更要尊重他的意愿,以恰如其分的方式对待他,把他作为现代文学和人文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使他的身影既不至于被那些成群结队的二三流文人们挡住,也不至于遮掩了其他名家的光彩。至于对钱先生在近20年产生的特殊影响,则要结合当代的特殊社会文化环境来进行分析,相信结论也是不难作出的。依我之见,这种影响既是钱钟书先生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的综合成就的体现,也是他所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和人文学术的文化传统和大家风范在当代人心目中的折射。近二十年来,人们之所以那么仰慕钱钟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活生生地体现了这种不同于当代的传统和风范。而随着钱钟书先生等最后一批现代文化名人的逝世,这种传统和风范恐怕也将渐渐地在现实世界中淡化,甚至完全消失。说到底,钱钟书与王国维、陈寅恪等人一样,并不属于我们所处的这个贫乏的时代,尽管他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大半辈子,他的许多成果都是在这个时代作出的,他也仍然是现代文化而不是当代文化的产物,他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也仍然是"客"与"主"的关系——这或许也正是许多现代文化名人在当代社会中的实际地位。1998-12-25 21:04:56写于临川阁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錢先生的詩,不敢恭維
  •     未读完。
  •     读过
  •     旧体诗
  •     情诗
  •     重读
  •     钟书先生用典太多 难读
  •     本子还好。
  •     1945年以后的诗大有可观之处,之前的都属于学人之诗,搬弄典实和辞藻.
  •     用典太多了,读起来费劲。
  •     钱锺书的旧体诗胜其小说《围城》多矣。其诗以宋诗清诗为骨,兼具学人之渊雅与文人之风流。诗艺之高、诗境之深、诗味之浓,当世并不多见。
  •     比较独特
  •     没读到此版本,有些遗憾
  •     钱钟书。以理趣胜。
  •     可惜无人做郑笺
  •     真的是不明觉厉
  •     《赠绛》:卷袖围裙为口忙 朝朝洗手作羹汤。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 :)
  •     我淘到的《槐聚诗存》是三联书店的这个竖排的版本,忘了放在遗落在哪里了,总要找出来才好。
  •     书名是杨绛题的,而杨绛的书都是钱默存题的,对比有趣。
  •     随便扫了扫。不必读。
  •     纵说疏疏落落 仍看脉脉憧憧
  •     写一首给自己夫人的诗,谁会写“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做羹汤”呢。
  •     古诗,内容不多
  •     不太懂,嘿嘿
  •     看不懂 %>_<%
  •     补记
  •     我觉得以古文写诗还可以,但加注什么的还是白话更明白
  •     以前好多首都能背来着
  •     此书校勘不精,文字错误甚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