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诗学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
ISBN:9787532736331
作者:马克·费罗芒
页数:226页

作者简介

《海德格尔诗学》一书是西方出版业冠名“鼎盛期的跨美学(交流)”庞大书系中的一部,这个书包括40多部美学著作,作者包括了弗洛伊德、利奥塔和德里达等思想家和学者。《海德格尔诗学》法语版一经出版,英语世界立时组织翻译,迅速出版学术著作闻名于世的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一事实本身说明,这是一部极有学术价值,而为市场欢迎的著作。作者马克·弗罗芒一默里斯在本书中从美学的角度全面讨论了海德格尔诗学的主要内容与独特贡献;生动再现了“诗学”的活的内容,极具可读性;并且把海德格尔的意义延伸至后现代主义,具有非常独特的视角,为海德格尔学说的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切入视角。


 海德格尔诗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海德格尔的创造力,在于他虚构了希腊。这是一个悖论。希腊在哪里呢?在希腊语里。希腊语在哪里呢?在博物馆里。我们能够在这样的景况里找到希腊吗?它标示我们(西方)。诠释神是危险的,其一是,诠释的越权,德语的越权。其二是,如中国里叶公好龙的寓言,神的出现,大地隐没。可是大地不是已经丧失了吗?机器、物件、工具、产品,一切都是人为制造的赘物,神的触角已经不能实现一个与大地的古老的相互连接的链条。大地已失。就连海德格尔的虚构,也变的荒唐起来。你不也是在生产和制造吗?你如何证明你的书写直接就是神的血液在流淌呢?这条同一的链条,能够经由你之手而变的坚实和澄清吗?显然,海德格尔自己也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如果他具备这个能力,他显然已经取消了那个试图寻回的链条,而直接取代了那个宣布意旨的位置(那是什么?!)。也就是说,海德格尔进入了无法面对的困境,他不能作为,而所有的书写和言说,都是外在物,都是对于同一而言的多余。在阅读神、阅读希腊的过程中,海德格尔也在书写希腊。这样的话,他就始终不能通过一个完全的文本来完成,来返回,而是要通过不完全文本,也就是诗。诗是不完全的,诗的品性就在于它对于它试图说出的不能说出,或者躲避说出。诗体书写,意味了一种盘旋式的围绕。所以说,海德格尔始终不是什么存在主义者,因为他论证了同一性,就不能成为“存在”,而只是在“去”存在的“道路”上。在道路上,他找到赫尔墨斯的羽毛,上面列写着读解的密码。投石问路,可荒唐的是,赫尔墨斯的名字就是“一堆石头”。这个神的信使,他看见神,又照应着人。他的处所只能是在路上,在一个等待那些寻找的人的路上。很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就连他的名字都是随着路边的一堆石头起的。赫尔墨斯在朝圣的路上,他在等待,并时刻聆听。人,诗意地栖居。于是,人也具备了赫尔墨斯的品性,等待,并时刻聆听。在一个诗的文本里,我们对于那个不曾出现的,不能填充,不能言说,甚至不能侧目。我们的语言,只是一种盘旋式围绕的语言。德里达在表述替补逻辑的时候认为,替补作为一种对内在的外在补充,在替补时,就已经是在内部了。这样的话,替补生产或者被生产了两极结构。这个两极结构瓦解二元论,使得内在和外在的隔墙变得曲折、透明、连通起来。书写必须获得一种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从盘旋式围绕中脱离出来,支撑着文本理论。而文本理论又说明了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一个语文学上的概念吗?文本的独立论证了文本的开放,这样的话,也就打开了阅读的视野,把书写和阅读从封闭的形而上的玻璃罩里释放出来。尽管这样说,德里达的许多概念都是有着海德格尔色彩的,这在《海德格尔诗学》的‘不同的步阶“一章中有讲到。其实,我个人觉得,从海德格尔到德里达,《海德格尔诗学》的作者并没有贬低他们任何一个的意思,恰恰相反,倒是对他们致以了敬意。尽管说,海德格尔的学说越来越需要重新来看,而且德里达的学说也遭遇很多的误解和盲目夸大还有恶意的曲解,种种情况,都是一时难以说清楚的。但对于当下语境而言,我觉得,可以从中觉察现代性所带来的丧失事件,我们如果看到,在东方,正在发生的断裂和丧失,我们不禁自问:在我们的脚下,大地还在吗?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发现自己读不懂这本书,哲学我还是不在行。只有里面的一些德语的来源让我有点儿共鸣。
  •       海德格尔的创造力,在于他虚构了希腊。这是一个悖论。希腊在哪里呢?在希腊语里。希腊语在哪里呢?在博物馆里。我们能够在这样的景况里找到希腊吗?它标示我们(西方)。诠释神是危险的,其一是,诠释的越权,德语的越权。其二是,如中国里叶公好龙的寓言,神的出现,大地隐没。可是大地不是已经丧失了吗?机器、物件、工具、产品,一切都是人为制造的赘物,神的触角已经不能实现一个与大地的古老的相互连接的链条。大地已失。
      
      就连海德格尔的虚构,也变的荒唐起来。你不也是在生产和制造吗?你如何证明你的书写直接就是神的血液在流淌呢?这条同一的链条,能够经由你之手而变的坚实和澄清吗?显然,海德格尔自己也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如果他具备这个能力,他显然已经取消了那个试图寻回的链条,而直接取代了那个宣布意旨的位置(那是什么?!)。也就是说,海德格尔进入了无法面对的困境,他不能作为,而所有的书写和言说,都是外在物,都是对于同一而言的多余。在阅读神、阅读希腊的过程中,海德格尔也在书写希腊。这样的话,他就始终不能通过一个完全的文本来完成,来返回,而是要通过不完全文本,也就是诗。诗是不完全的,诗的品性就在于它对于它试图说出的不能说出,或者躲避说出。诗体书写,意味了一种盘旋式的围绕。所以说,海德格尔始终不是什么存在主义者,因为他论证了同一性,就不能成为“存在”,而只是在“去”存在的“道路”上。
      
      在道路上,他找到赫尔墨斯的羽毛,上面列写着读解的密码。投石问路,可荒唐的是,赫尔墨斯的名字就是“一堆石头”。这个神的信使,他看见神,又照应着人。他的处所只能是在路上,在一个等待那些寻找的人的路上。很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就连他的名字都是随着路边的一堆石头起的。赫尔墨斯在朝圣的路上,他在等待,并时刻聆听。人,诗意地栖居。于是,人也具备了赫尔墨斯的品性,等待,并时刻聆听。在一个诗的文本里,我们对于那个不曾出现的,不能填充,不能言说,甚至不能侧目。我们的语言,只是一种盘旋式围绕的语言。
      
      德里达在表述替补逻辑的时候认为,替补作为一种对内在的外在补充,在替补时,就已经是在内部了。这样的话,替补生产或者被生产了两极结构。这个两极结构瓦解二元论,使得内在和外在的隔墙变得曲折、透明、连通起来。书写必须获得一种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从盘旋式围绕中脱离出来,支撑着文本理论。而文本理论又说明了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一个语文学上的概念吗?文本的独立论证了文本的开放,这样的话,也就打开了阅读的视野,把书写和阅读从封闭的形而上的玻璃罩里释放出来。尽管这样说,德里达的许多概念都是有着海德格尔色彩的,这在《海德格尔诗学》的‘不同的步阶“一章中有讲到。
      
      其实,我个人觉得,从海德格尔到德里达,《海德格尔诗学》的作者并没有贬低他们任何一个的意思,恰恰相反,倒是对他们致以了敬意。尽管说,海德格尔的学说越来越需要重新来看,而且德里达的学说也遭遇很多的误解和盲目夸大还有恶意的曲解,种种情况,都是一时难以说清楚的。但对于当下语境而言,我觉得,可以从中觉察现代性所带来的丧失事件,我们如果看到,在东方,正在发生的断裂和丧失,我们不禁自问:在我们的脚下,大地还在吗?
  •     还没看啊
  •     这种水平的翻译也好意思拿出来丢人现眼?译者不懂法语从英译本转译就不说了,译文中太多读不通的句子了。很多德文翻译都是错的。其实我没有看完这本书,翻了几页就不想看了。白瞎了那些买书的银子。
  •     西方学者对海德格尔的理解始终比我们精深。私人藏书转让,QQ:1554948415
  •     “弗罗芒-莫里斯可以说汉语了,由此,喜欢文学、喜欢文学理论、喜欢海德格尔思想的读者朋友,能够与译者一起分享这本书中机智、巧妙的语言游戏,在相对完整的水平上看到海德格尔诗学的全貌。就这一点来看,译者的工作可以说是为这些朋友的心事而忙碌了一番,不仅仅是译者一己的兴致所致了。如果读者朋友真能在阅读中得到些许的乐趣,那译者的满足是不言而喻的。再进一步,如果在阅读的时候,朋友们发现了译者的错误、局限乃至疏忽,译者除了汗颜之外,他的感激可想而知。” “马克-弗罗芒-莫里斯在大学教授法语和哲学,其学术著作的论述深切而又湛然,译者为之执迷而自乐;同时,和他曾出版的《隐居:从兰波到海德格尔》一样,《海德格尔诗学》艺术的语言灵动而奇谲,译者为之叫苦不迭。” 通过译后记就可以想见译文的故作深邃了。
  •     观点牵强,奇谈怪论颇多。论证也是环顾左右而言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