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集笺校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07
ISBN:9787532509911
作者:[明]夏完淳,白坚 笺校
页数:790页

内容概要

夏完淳(1631-1647),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南明诗人,爱国英雄。明松江府华亭县人(现上海市松江),家住郡城西花园浜。完淳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完淳师陈子龙创立几社。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天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当时陈继儒曾写诗赞:“包身胆,过眼眉,谈精义,五岁儿。”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从陈子龙为师,又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少年时即胸怀大志,至十一、二岁,已“博极群书,为文千言立就,如风发泉涌;谈军国事,凿凿其中。”一次他问岳父钱栴:“今日世局如此,不知丈人所重何事?所读何书?”丈人惊愕,一时无从回答。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与同县友人杜登春等组织“西南得朋会”(后改为“求社”),成为“几社”的后继。次年春,农民起义军席卷北方,完淳自称 “江左少年”,上书40家乡坤,请举义兵为皇帝出力。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完淳年15,随父、师在松江起义抗清。失败后,夏允彝投水自殉。乃追随陈子龙与太湖义军联系,参谋义军领袖吴易军事,继续从事抗清复明活动。不就,太湖义军被包围消灭。完淳泅水脱险。复明意志坚定不移。因痛心国事,作《大哀赋》,文采宏逸,情词哀惋,见者无不感叹惊佩。
顺治四年春,明鲁王赐谥夏允彝为“文忠”公,并遥授完淳为中书舍人。完淳写谢表,连同抗清复明志士数十人名册,交与专在海上往来通信联系的秀才谢尧文,使赴舟山呈与鲁王。谢在漴阙候船,被清兵拿获,解送提督吴胜兆处系狱。后吴胜兆反清事败,清当局得完淳所书谢表等,于是南京总督军务洪承畴,秉承清摄政王意旨,按名册严缉夏完淳等,务要一网打尽。
完淳避在嘉善岳父家中,曾秘密西行受阻,返回松江,决定渡海至鲁王处,再图大举。不幸于六月底被清当局侦获逮捕,取水道解往南京受审。船过细林山(即辰山),想起老师陈子龙,作《细林夜哭》诗,以表哀悼。船过吴江,又作《吴江夜哭》诗,以悼念吴易。
押至南京,洪承畴亲自讯问并劝降,说:“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完淳挺立不跪,佯为不知审讯大员就是洪承畴,高声答道:“我闻亨九(洪承畴字)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当左右差役告诉他堂上“大人”就是洪承畴时,完淳更声色俱厉地说:“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洪承畴色沮气夺,无辞以对。时钱栴亦被捕,意志沮丧。完淳在旁勉励说:“今与公慷慨问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哉!”使钱得全晚节。 在狱中谈笑自若。自被捕至狱中写下得诗,名《南冠草》,都是慨世、伤时、怀友和悼念死者之作,慷慨悲凉,传诵千古。继其父所作之政论集《续幸存录》,分析南明弘光王朝败亡得原因,识见超卓。如谓“南都之政,幅员愈小,则官愈大;郡县愈少,则官愈大;财赋愈贫,则官愈富。斯之谓三反。三反之政,乌乎不亡?”故郭沫若惊叹“完淳不仅为一诗人,而实为备良史之才者也。” 九月十九日,被押出处斩。临刑,立而不跪,神色不变。死年才17岁。死后,由友人杜登春、沈羽霄收殓遗体,归葬于荡湾村夏允彝墓旁。 (百度百科)


 夏完淳集笺校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夏完淳集笺校》的成就和值得商榷的问题 作者:黄云安 夏完淳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文学全才和民族英雄。他于明末社会大动乱的紧急关头,为拯救深陷危难的祖国,挺身而出,投入战斗,十七岁即壮烈牺牲,所表现的爱国赤诚与奉献精神,无论在当时或后世,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是十分景仰夏完淳其人的,并且希望通过学习,进一步去了解他的作品与人品。但解放后,除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出版。未作注释的《夏完淳集》一书之外,却找不到一个便于阅读的全集本或选本。由白坚同志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夏完淳集笺校》(以下简称《笺校》)问世,是一件甚为引人注目的事。翻阅这本四十五万字的巨著,常有一种欣喜和满足的感觉。应当说,《笺校》已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读本。   前人曾有“作者不易,笺疏家尤难”之说,认为“作者以才为主,而辅之以学”,“为之笺与疏者,必语语核其指归而意象乃明,必字字还其根据,而佐证乃确。才不必言,夫必有十倍于作者之卷轴,而后可以从事焉”(《李太白全集·杭世骏序》)。整理研究古籍之难,首先在于必须搜集大量的、充足的资料。由于笺校者“自髫年,即瓣香完淳,每见一文一诗之相涉者,辄抄录储存”,因而查考和征引的资料,确乎相当可观。许多与夏完淳同时代的学者名流如张岱、陈贞慧、吴伟业、顾炎武、归庄、屈大均等人的著述,许多一般人不甚知晓或很难一睹的刊本和抄本,以及后代学者的著作和藏本,如侯歧曾日记、柳亚子羿楼藏稿,等等,只要有关,笺校者即千方罗致,极力搜寻。这样,就为整理研究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可以说是笺校者研究夏完淳的得天独厚之处,也是他四十余年惨淡经营的结果。   整理研究古籍之难,还在于校订工作容不得半点粗疏,而且必须在精细校勘的基础上,对搜集征引的资料严加考证,辨伪断疑,为读者理解原作提供可靠的资料,提出比较成熟的见解或结论。《笺校》的重点就是笺释和校订。它的校订工作做得很认真,这从校记的详尽记录可以看出。它的笺释内容包罗较广,或考定作品的写作年代、背景与本事,或说明夏完淳的经历、活动与交游情况,或介绍有关的人物和史实。特别是对忠义节烈等方面的优秀人物,更通过大量精选的资料,展示他们的“生平、事业、品德、诗文之概貌”,使读者对明末各种政治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尖锐斗争以及士大夫阶层众多的代表人物,在艰危时刻如何前仆后继,力挽狂澜而视死如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难看出,笺校者正是企图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和广阔的社会背景,来研究夏完淳,考察我们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明末清初私家的史著较多,不仅文字上的讹误不可免,而且对同一事件的记叙也往往说法不一。笺校者在研究中,不满足于涉猎转印的书刊,对每一问题,每种疑异,总是寻根究底,尽力去查找原始资料,并对多种资料加以比勘复核,或通过推理论证,艰苦地求索。如:“吴日生名易”,而不是名“易”;夏完淳受职拜表鲁监国,而不是隆武帝;钱栴在清人狱中未免有“乞生”“乞哀”之说是否可靠,等等,为弄清问题,都进行了缜密的研究。笺释对征引的资料,常加案语提出自己的看法,考史传之得失,评论述之是非,并全用浅近的文言写出,语言简洁清畅,往往寥寥几笔就切中肯綮,与资料的古人文辞相配,脉理清晰,风格协调,可谓相得益彰。   夏完淳,早就引起了明末清初许多著名学者乃至今人的重视。但是,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尚未涉及的地方甚多,存在的问题和失误也不少。《笺校》是第一本对夏完淳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不仅对夏完淳的全部著作都作了校勘整理,而且对他的先世和家庭,择师从学和交接友朋的情况,以及生平最主要活动等等,也有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和失误,则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并作出结论。如郭沫若曾据《大哀赋》和《绝句口号》的一些词句,作过夏完淳于吴易兵败之后曾到湘鄂一带、企图投依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设想和推断。《笺校》提出了有力的论据(包括郭沫若几年之后自己作出的否定),于以澄清。又如《青楼篇与漱广同赋》,以往的研究者多据《夏节愍全集》所附余怀《板桥杂记》之一节,认为是夏完淳为秦淮名妓李香君而作。但细读原诗,根本看不到一点咏李香君的迹象。笺校者通过仔细察考,弄清了造成错误的原因,并引证余怀本人的交代和它书记载,作出了此篇乃借咏南都青楼之盛衰,以寄沧桑之感的结论。这样就扫除了笼罩着原诗的疑云。笺校者正是这样依靠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孜孜不懈的精神,从浩繁的文字书海之中去精细考索,溯流探源,旁征博引,推求结论,为夏完淳的很多作品提供了大量的重要资料,把资料的征引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既吸取了前代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又订正了种种失误,弥补了很多不足,为全面研究夏完淳接通或铺出了一条道路。尽管铺的还不够理想,但路基已大体夯实,对于后面走的人确是大为方便,大有助益。《笺校》连同附录的大量珍贵资料一并问世,对于引起人们对夏完淳这一杰出人物的重视和促进夏完淳研究工作的开展,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无疑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发挥较大的作用。  下面再从“不够”或不足方面,提出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就正于笺校者白坚同志和关心夏完淳研究的同志。(一)文学离不开审美和形象。诗是诗人思想感情通过审美体验的抒发。如果只从字面上、语意上去观察一首诗,而不去揣摩它的形象,意象,言外之意,意寓之象,就可能背离诗人创作的“指归”,并使“意”和“象”都陷于模糊不清的境地,有些笺释也因而站不住脚了。“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陆机《文赋》)“核其指归”,“得其用心”,应当成为诗歌笺释的基础。现举两诗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具体看法。   《赠旧阃李忆兰》(七律)笺释称李忆兰“当是南都歌女、乐工,被驱遣北行后得归来者”。其实,这首诗乃赠一明室旧将之作。阃,指阃寄,和“阃外则祖约、王敦”(《大哀赋》)的“阃”,用意全同。大约作者和“旧阃”并无深交,知之不多,故构思时借助丰富的想象,以边塞地名和虚拟的景象来概括他的一生。诗的首联写旧阃长期艰苦的戍边生活。颔联借东汉耿夔“出居延塞,围北单于于金微山,大破之”(《后汉书·和帝纪》)的故事,进而盛赞旧阃的勇武与战功,以及他历艰涉险,身为士先的良将气度。颈联转写他的凄凉晚景。上句说他在漫长的戍边岁月中老去。下句是借白居易《琵琶行》中长安倡女晚年漂沦江湖,常借琵琶诉怨之事,喻旧阃心怀愤懑,常作不平之鸣。这两句连句式也是化用刘长卿咏流落征南将“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而成。尾联前句才由虚到实,写眼前的情状。“辽阳事”看来是指明熹宗天启元年辽阳之战,《明史·袁应泰传》对此役记载较详。旧阃当是这场血战的参加者。“当筵忽话”表明旧阃于觥筹交错或酒酣耳热之际,满腔激愤之情更难于自制,突然迸发而出。因而很自然地使人想到他当年作为一员猛将,在战场上奋勇冲杀,霜鬓迎风飞舞的动人情景,于叹惋之后流露出油然的敬意。尾联后句又由实到虚。明朝末年战事十分频繁,无数将校长期效命疆场,为明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结局大都可悲可叹。旧阃的愤愤不平,正反映了那个时代悲剧的一面。如果把“旧阃”作为被驱遣北行后“归来”的歌女去理解,恐怕就难以疏通了。   《访友不遇》(七律)笺释称为“隆武二年丙戌春夏在吴易军中作”,又称“冠军”二句为“完淳借汉霍去病,后汉耿弇事抒发壮志豪情”。两说显然都不可靠。从首联的形象描绘看,“友”分明是一个正规明军的军官,而不像吴易所率义军的头领。从颔联描写的景物即“友”生活的环境看,千山万壑,落日大旗,和吴易所在的大泽孤洲很不相同,和吴志葵、黄蜚率庞大舟师进抵松江一带的景物与气象,则相近似。颈联后句虽指耿弇,前句与霍去病的经历却难以相扣,与宋义的经历倒很吻合。史称霍去病“六出击匈奴”,军“有天幸”,“未尝困绝”。又称楚王以宋义为上将军,号卿子冠军,率兵救赵。宋义留数十日不进,项羽不满,于晨朝时“即其帐中斩宋义头”(以上均见《史记》)。所谓“油幕(帐)羞生数”,当指这件事。宋义和耿弇都是起兵乱世的将领,一个身死人手,落得天下的耻笑;一个少年建功,列为中兴的重臣。作者心系战局的成败,情深念切,因而以正反两面的历史人物为训来提醒“友”,希望他沉勇自重,为明室的中兴立功。目的在于讽谏,而不是“抒发壮志豪情”。最后,再从尾联对客观景象和主观心态的抒写看。“访友”虽然“不遇”,内心却甚为兴奋,似乎倍受军营气象的鼓舞。此次吴、黄会师,决定先夺苏州,进而联络各地义军,恢复江南。这是江南人心之所向。夏完淳曾随父参与制订战役计划,并同参吴志葵军。这次访友看到军营大战前夕的蓬勃景象,很容易产生胜利有望,并为之欢欣鼓舞的情绪。而这种心情,和他再次从军到吴易部时那种“饮君亲之夙恨,郁家国之烦冤”(《大哀赋》)的沉痛心情,也大不一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纡徐而不失言外之意。”(《石林诗话》)这两首诗都不能归为一般的肤浅平庸之作。如果我上面的看法较为合理,那么,笺释对两诗作年的意见,也应另作研究了。   (二)作品写作年代的考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单从个别词句,从某一方面去推断,或者只凭浮光掠影的印象就作出结论,容易失之偏颇。只有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全面的考察,并从事理上反复推敲,质于事而合,揆于理而然,才较为可靠。《笺校》的不足,多出在作年方面。如《雪后怀后张子韶》(七古),笺释“疑”为甲申年作。查此诗前段(前六句)对去年大会的回忆,是乙酉国难前的情景;后段(后十四句)所写一片国亡家破的惨象,是乙酉国难后的情景。因而作诗时间只能是丙戌(1646)三月,“去年大会”则在乙酉(1645)三月。内容十分确定,没有可“疑”之理。又如《寄后张》(七古)所写是春天的景象,而且此时作者的高堂(父母)尚在。若按笺释所说“乙酉国难后作”,则推到丙戌之春。但丙戌春作者的父亲已经殉节,慈母也已出家,自己则飘零转徙,常在他乡。可见此诗必作于乙酉国难之“前”,绝不是国难之“后”。至于“后江新被兵”当然也不是指清兵。据《明季南略》卷之三,乙酉二月有“江上奸人出没,乱兵纵横”,三月有“江中遭寇甚惨,人皆惜之。或云阮(大铖)密遣兵劫之也”等记载。后江被兵可能与之有关。   (三)夏完淳有到金陵的重要经历,仅从《送杜于皇归故郢》、《送林圣桢茂才之江上》、《送客金陵四首》和《偶念三秋旧集忆景说兼越行诸子》数诗,就能完全肯定下来。但笺释称“送林”“送客”两首为“乙酉国难后作”,就令人茫然不解了。乙酉困难即金陵陷清之后,江南社会大乱,人心惶惶,跟着就有“竿木群兴”,“两镇丧师”、嘉定三屠,“孤城(松江)溃版”、“先君绝命”等等重大事件,踵接而至。夏完淳以一个坚决抗清的志士和十五岁的文弱书生,在那种时刻,他怎么会到金陵,又怎能进入清兵戒备甚严的金陵城,并在那里从容送客而安然无事呢?既然乙酉国难后没有去金陵的可能,夏完淳究竟何时去金陵,在金陵,去过几次呢?《笺校》或许由于旁证不足,未作说明。但依靠已有的资料,特别是对他的作品从多角度、多侧面作精细的察考,从作品与作品间纵的、横的联系去察考,也不难理出一些眉目来。作者的重要经历不明确,不仅部分作品的系年仍悬于虚境,也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的历程以及不同阶段不同作品所体现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的不同特征。   (四)研究古典文学,资料固不可少,但是作品本身则是研究作者的思想和经历等方面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料”。文学作品虽然不等于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是作品往往会通过某种形式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靠的线索。抓住这种线索深入下去,也许就能有所发现,有所突破。笺校者长期致力于史料、资料的搜集,征引,考证和研究,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对一些作品本身却未能深入考察、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事。   自然,有真正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并不在于是否出现过缺点或不足。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相信笺校者在吸收读者意见、集中群众智慧的基础上,一定能捧出更加善美的果实来!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旷世经典
  •     文章真灵气,英杰动古今。
  •     莫名的喜欢一类人,一类诗,或许是因为情怀?少年英雄,才华,气节都没得说,十七岁殉国,至死不降清。1644,在那个历史的节点,能看透好多人的本质。必然有人开城迎降,也必然有人要充当时代的英烈。他的作品,最喜欢《南仙吕.自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