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侠五义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530203699
作者:石玉昆
页数:349页

作者简介

《七侠五义》: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奴隶制度的解体和封建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士人阶层,他们依靠自己的技艺——或文韬武略,或弹琴吹箫——在社会上谋生。特别是当时诸侯纷争,各路诸侯招揽门客,盛行养士之风,更促进了士阶层的发展。在士阶层中,以儒、侠两家最有号召力,韩非在《五蠹》篇中,就把二者并列,称“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留下了有关“侠”一词的最早记载。
儒生以思想左右人们,侠客以武勇抱打不平。后者在专制社会,无疑对普通人,特别是下层劳动人民,最有吸引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使芸芸众生有了理想、期待和盼望有了当苦难和不平压过来时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正因如此,伴随着侠客的产生和其作为一个阶层的发展,就有了记载侠客的文字。在先秦史籍中,像《左传》、《战国策》中都有关于侠士行侠仗义的记载,它们为武侠文学提供了生活原型,堪称武侠小说的滥觞。西汉,司马迁有感于身世的不幸,文人的无能,以切肤之痛,用血泪之笔,为游侠、刺客立传,歌颂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从而为武侠文学确立了“义”的基调。无义不能配称侠,无侠不足扬义,这是中国武侠小说自始至今一直贯穿的主导思想。东汉末年产生了被称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的《燕丹子》,赞扬荆轲言必信、行必果,不惜性命,刺杀秦王赢政的事迹,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武侠小说也在唐代成熟,在唐传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像《虬髯客传》、《聂隐娘》、《红线》、《无双传》等等,都是唐传奇中的上乘之作。它们所塑造的剑侠形象,不但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侧面,而且为后世留下了武侠小说的光辉范本和丰富资料,提供了可资鉴借的艺术描写手段,影响所及,直至目前。

武侠小说自从唐代正式登上文学殿堂以后,就以独特的文化蕴味和审美情趣争得自己在文学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地位。宋之话本、明清之章回小说,都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武侠小说,像在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水浒传》,就是最优秀的武侠小说——当然它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一般武侠小说本身的涵义。

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作为文学革命的先声,其发展远远超出了其他文学样式,其中武侠小说尤以为甚,形成了所谓的狂潮期,甚至出现了畸形发展,引起批评家的不满。然而,其中虽有相当一部分作品由于作家的游戏笔墨和商人重利而缺少艺术性,但仍有许多作家像向恺然、王度庐、朱贞木、李寿民、宫白羽、郑证因等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造就了旧派武侠小说相当灿烂的的局面。

50年代,香港、台湾武侠小说再度繁荣,一时名家辈出,特别是产生了梁羽生、金庸、古龙三位巨星。他们继承传统文学中的精华,又吸收引进西方文学的创作技巧,以创作武侠小说为事业,以提高武侠小说品位为目的。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把武侠小说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连以前有偏见和鄙视它的人都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武侠文学再也不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道听途说、曝日闲谈,优秀的武侠作品同样可以跻身于文学名著之列。文学创作的成就不受题材的限制,只要运用典型化的语言,反映了社会历史现实,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显示出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索,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都会在文学之林高高耸立,卓尔不群。

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港台新派武侠小说涌入大陆,使沉寂了40年的大陆武侠文学创作重新起步,新人新作不断涌现,而且出现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著作。这对总结武侠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指导阅读和创作,无疑都有重要的意义。相信不远的将来,定会有优秀的武侠作品出现。

武侠小说是一种大众文化,好的作品必须雅俗共赏,失去了通俗性和广大的读者队伍,武侠小说就丧失了生命力,必然会走向死胡同。但通俗绝不是媚俗,大众文化也不是低等文化,优秀的武侠小说是大俗大雅同熔一炉。其作者应是厚积而后薄发。只有如此,才能受到不同文化层次的各色人等的喜爱。真正做到这一点,可以说很难,非大手笔不能。正因为武侠小说要通俗,要面对大众,所以还有一个如何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水平问题。求其上者得乎其中,如何将上上之作推荐给读者,不但是小说家的任务,更是出版家和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台湾研究界出版界曾遴选旧派武侠小说几十种,出版《近代武侠小说名著大系》,为读者提供经典名著,被誉为书界盛事。现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独具慧眼,在读者开始面对武侠小说思索和求精求细的时候,以大勇气大魄力推出《中国侠义经典系列》,无疑为研究界和读书界做了件大好事,可谓功高武林,德被读者,值得大书特书。

这一批所选的《儿女英雄传》、《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等八种、选目精良,代表了清代及民国时期武侠小说的最高成就,配上精确的校点和典雅的装帧,无愧于“侠义经典”四字。


 七侠五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不敢保证每个人都喜欢这本小说,因为它和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不同,思想是古代的,所以便受到认知的局限。这算是一本公案小说么?或者是本侠义小说?其实我也说不清楚。但是就是这样一本书,却让我从此爱上了书中的一个配角——白玉堂。第一次被“白玉堂”吸引,是广播中的长篇评书《龙图侠义》。记得当时雷打不动的听,正好赶上这只白老鼠大闹开封的故事。虽然具体内容忘记了,但从白玉堂的第一次出场,那精彩的描述下,就让人认定了他的不凡。听着故事,脑海中勾勒着这个穿白挂素,面目清秀,身形高挑的少年,听完之后又是满足又是期待。喜欢锦毛鼠白玉堂,起因于评书,但是痴迷却是在此书中。记得书中展昭和白玉堂的第一次相逢,展昭见到白玉堂,深感其年少才俊:“武生打扮,眉清目秀,年少焕然”,“展爷不由得的放下酒杯,暗暗喝彩,又细细观看一番,好生的羡慕”。进而展昭看其武功,也暗觉不在自己之下。能让展昭有如此评价之人,通篇再无其二,可见其才貌之出众了。于是,身为一个白衣癖者,即使夜间行走也穿白挂素张狂的五爷,怎能不走入我的心中?及到了白玉堂闹开封斗“御猫”的环节,此人真性情毕露。“虽暗昧小巧之行,却是光明正大之事”,让皇帝也为之赏识。打破常理出牌,一股江湖侠气。所谓仗剑江湖,意气江湖。一个年少的出众侠客,本就该意气风发,狂傲张扬的,更何况如此一个嫉恶如仇,惩强扶弱的义士?或许白玉堂冲动,或许他行事太过狠辣决绝,但我欣赏一个果断豪爽的白玉堂,而非瞻前顾后的白玉堂,我欣赏他侠义在胸,性烈如火的个性。白玉堂,永远活在江湖中,任侠而为之。白玉堂不是展昭,因为他永远也不可能像展昭处事那么沉稳。只为了“猫”与“鼠”的称号,就可以闹出那么多的事情,这也是展昭所无法拥有的率性与可爱吧!白玉堂供职开封府后,生活不再任侠,但平淡中却见真情。书中白玉堂的结局,是“血溅冲霄”,这曾让我在很长时间里无法接受。一个精通机关的人,竟最终丧命在机关之下,乱箭穿身,连尸身都留在了敌人那里。后来我终于释然。高手,不一定要死在高手对决中。白玉堂也是人,即使武功高强,终难以血肉之躯,抗住万箭齐发。感情上,认为高人一定能创造奇迹,实际现实中,没有人不在阴沟里翻船。石老先生让白玉堂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有人曾说,或许是因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喜爱使然。的确,岁月会磨去一个人的棱角。我很难想象也很难接受一个老迈、沉静、满脸皱纹、颐养天年的白玉堂。残忍一点,我宁可让死亡带走他,留下永远年少的印象。掩卷而思,这本书,我读了很多遍,愈加难以释卷。
  •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战,终于看完了《七侠五义》《小五义》及以《续小五义》。本来我是打算只看《七侠五义》的,谁知故事还没完,书就戛然而止了。原来以上三套书并非是《射雕》《神雕》以及《倚天》的关系,而完全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一系列书里面的人物,我大致分为三类:智者、侠客、浑人。智者:代表人物蒋平、智化。我原来以为《七侠五义》之类主要讲包公和展昭呢,大不了再加上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以及公孙策,谁知只有《七侠五义》上半部讲了包公办案的事情,展昭也不是重要人物,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以及公孙策都是小人物,基本不提的,本领也不出众。整部书里面,倒是五鼠中的四爷翻江鼠蒋平成了一号人物。水下本领蒋平自然是第一的,陆上本领一般,但是一出事,群雄都听蒋平吩咐。蒋平智谋出众,又能随机应变,也会说话,所以很多本领比他强得多的人也要听他的部署。黑妖狐智化,也是个聪明机敏的人,学问见识也多。破铜网阵时,他拼着性命盗取盟书,拿到王爷谋反的最有力证据,成为第一功臣。但让我感动的是后来破藏珍楼时,智化本来要出家当道士的,大众非要他帮忙。那天夜里,几个侠客出发,到藏珍楼时,发现机关已经被破,他们毫不费力地拿到了想要的东西。当时几个人就说,必定是智化,他以身犯险,把功劳留给大家,自己远遁了。侠客:代表人物南侠北侠。侠客嘛,不用说,仗义疏财罢了。关于“盗亦有道”,宁财神已经借助白展堂的口在《武林外传》里说清楚了,我很同意。不过《七侠五义》里面的侠客倒是每次动手后会想到如何处理,要么放火,要么教给目击者们一套言语,保证大家无事的。书里侠客甚多,但什么样的都有,我只挑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作代表,他们武功非常高,而且心地忠厚正直。其他的人,作者认为是侠客,我可不以为然。山西雁徐良是穿山鼠徐庆之子,也是《小五义》中的一号人物,他相貌丑陋,但本领高强,比较机智,也做了不少好事,但是动不动把人的鼻子耳朵削掉,我实在不能接受,即使他伤害的是穷凶极恶之人。锦毛鼠白玉堂,年轻俊美,文武双全,但性格高傲,目中无人,虽然也行侠仗义,但行事大胆狠毒,最后硬闯铜网阵,万箭穿心而死,其实全是活该。大部分侠客,完全不把人命当回事的。他们行侠仗义的方法大部分是打听到歹人的住处,等天黑时翻入院墙,伺机将歹人杀了,但为了杀害目标,他们常常连院子里的丫鬟仆人都杀,难道坏人身边的人,都是坏人么?就算是是坏人,那全都该杀么?浑人:代表人物徐庆、韩天锦浑人不多,写得比较多的是穿山鼠徐庆、彻地鼠韩彰之子韩天锦、赵虎、于奢(怎么不是“鱼佘”?)、蒋平徒弟鲁士杰。我是最讨厌浑人的,什么都不懂,别人的话也不听,就知道横闯蛮干。写在书里有时候还算有趣,要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就麻烦了。这些书都是清朝人写的,文字基本就是白话文。除恶扬善是古往今来人们的一致愿望,但有些观念我还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的。这书里有男侠,也有不少女侠,可是从来没写过男侠和女侠之间的什么。侠客娶妻室也基本是由长辈牵头的,夫妻双方根本订下婚姻之前根本没接触,即使见过面也不过是看着差不多就是了。都清朝了,怎么看着觉得还不如《诗经》进步呢。婚后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结婚跟没结一样。这些人云游四海,根本没有家的概念,徐良长到二十多岁都不知道自己的爹长什么样,不过也幸亏徐良没在徐庆身边长大,要不然世上又多一个浑人,多麻烦。书中对于奸夫淫妇批判得厉害,这也就忍了,可是对于被侮辱和有可能被侮辱的妇女都鼓励她们行拙志,为了保全名节。中国人真是好面子,为了名声,什么苦都愿意承担,真是没必要,况且我也不认为行了拙志就肯定能保全名节。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大赞,94-96年1
  •     特别喜欢里面的白玉堂,可惜了!好想他活过来。
  •     永别了白玉堂
  •     1998-1999.阅读于BG书架.
  •     人物刻画和几大名著相比还是差了一些,4颗星
  •     不记得看的那一版了随便标一个好了。。。记得印象最深的词好像是旱地拔葱【。。。
  •     學前班時代第一本課外讀物
  •     侠走天下,义伴左右
  •     一个一个熟悉的故事再一次回忆,让我真的回到了过去!有遗憾,有感动!锦毛鼠白玉堂得死是我最为难过的!了解一段历史,书写一段辉煌!
  •     传统的侠义,五鼠闹东京和包公展昭什么的广为流传。最初是个评书,然后整理成书本,以前似乎看过,但没看完。评书却是听过的,连后面的续集《白眉大侠》(小五义和续集的内容)也听过。三侠五义和白眉大侠的评书回目众多,怕是要听个一年多。《三侠五义》和《七侠五义》是一个东西,区别不大。 喜欢白玉堂,但是白玉堂也有自己的缺点,并且很致命。他死了我很伤心。这本书有着许多缺点,但不妨碍对他的喜爱。张大春曾为我打开了有关三侠五义、有关侠义的另一扇窗,让我看到和去思考许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     这本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我是在读书馆的角落找到的,他和我想象中的样子 倒也贴切 一副破破烂烂的摸样,好像传说中的武林秘籍 读了之后发现 冥冥中竟然把小时候我从我姥姥口中听到的故事 断断续续连城了一串。 把那些破碎的回忆 断断续续的故事 连贯起来
  •     终于读了。白玉堂死的好可惜呀呀呀呀
  •     小时候读的,现在的情节都记不清楚了。
  •     其实更喜欢单田芳播的评书
  •     十年以后再读猫鼠,依然慷慨热烈
  •     我仿佛看见你们的青天大老爷坐在堂上一拍惊堂木,说:在这里,老子就是王法。
  •     算不算武侠- =
  •     锦毛鼠白玉堂
  •     前面还挺有意思,越后来越没劲
  •     这部小说还可以,可惜白玉堂死了,还有南侠存在感有点低。
  •     看的那个出版社的在豆瓣找不到条目。。。。
  •     这本书里你能知道更多你想知道的关于包拯,公孙策,展昭以及王朝马汉的故事。
  •     好厚一大本,难过的发现包大人还是很在乎权贵的,公孙策并不是风流倜傥的
  •     一半包公一半是江湖侠义,不过这皇帝也太好了吧事事听包公,跟童话似的,白玉堂死得有点惨,性格决定命运啊
  •     初中中二期的时候特别喜欢看这种水浒传呀三侠五义呀这类英雄传奇小说,绰号都倒背如流。。。
  •     看内容吧,别看文字!
  •     十年前读过,忘得差不多了,哎!
  •     发黄的书页~哈哈
  •     小时的记忆,不愿再沉浸于童话的世界,于是去翻大人的书,就开始了我的武侠之旅。
  •     【閱讀時間:約2006、2007】
  •     武侠小说的雏形还是很好看的,可惜了,白玉堂
  •     每个女孩都想过要嫁给大侠吧~~O(∩_∩)O~~
  •     字儿太小了!
  •     记得以五一还是十一放假一个星期看完的,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