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古韵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7111245797
作者:王杰
页数:189页

章节摘录

  紫禁城:明清两代的豪华宫殿  倘若从天安门开始算起,那条穿越午门到达故宫北门的南北中轴线,以大块大块汉白玉匝地的奢华气势铺展延续了将近3公里,然后把大内皇城巍峨雄浑的建筑群连缀在一起,浩浩荡荡地上演了一场惊人的视觉盛宴。  无论从游人如织的广场跨越金水桥,还是披着景山的翠色入城,这个深藏红墙的千年皇城,都是方方正正的,倾泻出历经岁月积淀的严谨和庄重。高达数丈(10米)的古老城墙还在,它的周围,更是被浩瀚五十余米的水域守卫着,任由惊涛拍岸,里面却不闻丝毫喧嚣。  泱泱五百余年,从明到清,24位皇帝在同样的深宫大院里生活过。不知道这个由30万民工花费14年建造的万间建筑,每一个黄袍加身的帝王,在他出生到归去的过程中,有没有完全到过。他们或者在其中继续着荒奢淫逸,或者继续着宏图大志,或者也在继续着悲悯天下众生的帝王情怀。时间在他们寝食不安地守护和折腾中,慢慢煎熬,在今天看来却是飞逝而过。空留尘埃蒙面、砖石斑驳的建筑雕梁,供一拨一拨的游人唏嘘哀叹。  在以天子之家出现的建筑里,从一开始,就深藏着代表皇家文化意图的卓绝思维。应该说,这里所有的布局和构造,都在帝王威严的禁锢里,舒展或者收缩,成为百回千转、却始终绕不开规则的固定模式。从内到外都浸沉在仪礼规范和宗教仪式当中的紫禁城,所有传统的建筑法则都在这里得到了忠实的体现。中国古代的星相学说,帮助它确立了固守中天,遥望北极、天人对应的建筑格局。在跃出地面8米的三层汉白玉台阶上,居中的朝政场所,散发着皇权的威严。而那个文武百官朝拜的太和殿,更是成为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位置,牢牢地压着,展现震慑天下的气度。  这种设计思维,其实正好迎合了皇家至高无上的威严。故宫的设计者是雷氏,这个家族在皇权的福佑里,当仁不让地引领着皇宫的诸多建筑,当然,他们也把传统的帝王气度和揣测的帝王设想,完美地实践到了这个浩荡无边的建筑群里,让从这个城池发出的声音,号令着天下。直到封建王朝的轰然倒塌,经历数百年起伏的皇权神话归于尘埃。  但是记忆毕竟存在着,宫城中最高大的午门,收藏了历代王朝和帝王的专横和洒脱,也收藏着若干国事大典,今天依旧保留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只是昔日的金碧辉煌已经黯淡了,原本错落有致的殿宇楼台,被维修施工的脚手架挡着,失去了高低错落壮观雄伟的剪影。  那些终日生活在其中的人,或许早已经漠视了这样的依存。  朝暾夕曛中,只有一成不变的朝臣礼仪上演着。一个往前,一个往后,纷乱地交错着,城南的建筑群里永远上演着君臣叩拜问责和龙颜喜怒哀乐。而宫墙隔离的内廷后寝,却在别人无法窥视的地方,上演着生活的喜怒哀乐,以及和普通人一样的烦恼与忧伤。  这就是帝王的生活吧?他可以在前朝一直板着脸,在内廷扯了朝服才恢复普通人的笑脸。只是不知道是否有心情在下班的时候,一个人静悄悄地站在午门城楼,向北远眺,看那几座整齐的金水桥是怎样簇拥着中间的中轴线,然后从太和门越过,铺展出浩瀚的建筑群。那些翘角飞檐又是怎么连缀着无数金黄和暗红的屋脊,荡漾出连绵不断的气势。  但是很多东西,毕竟被人为地阻隔着。故宫当中,每一座建筑单独看,都是充满了气势,不过每一个却都充斥着不同。  紫禁城的建筑是分为外廷和内宫的。从午门进入,一直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都是帝王办公的地方,三大殿的两边,矗立着名学大儒经常涉足的文华殿、武英殿,而紫禁城的内宫,却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和御花园等为中心组成的庞大的建筑群,东西两侧分别有奉先、皇极,以及养心殿、雨花阁等殿。这里生活着皇帝和后妃,也生活着三宫六院和宫女太监。所有的威仪和喜怒哀乐都在这个被宽厚高大的城墙密密包裹的城池里,在王朝延续的时候,任由再奇妙的思维,都无法想象其中的奢靡和豪华。所以人们只能借助武侠人物飞来飞去的轻功,做一些合情合理地推测和演绎,从而窥视大内皇城的生活场景。  最容易聚焦的建筑在哪里呢?那当然是君临天下的金銮殿。这个每天都上演着君臣之间的礼仪和臣子之间的抗衡拉拢故事的场所,端坐在午门以北,几乎接近40米的三层弥座上,当仁不让地扮演着至高无上的建筑角色,被四周的白玉石层层地拱卫着。  无数个日子,帝王坐在这个气宇轩昂的大殿内,倚着象征皇权的金漆雕龙宝座,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或者为了表示帝王的仁慈眷顾,在重要的日子来临,于宽大的殿内大摆宴席,赏银赐福,暂时忽略君君臣臣的礼仪,以酒后微醺的状态,收获普通人性的乐趣。  我很想进入其中,从大殿的各个角落去搜寻帝王大臣昔日的气息,或者在一旁倾听他们之间地指责、吹捧或倾轧,可是这一切都被脚手架遥遥地阻隔着,无法靠近。在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之后,这个规模浩大的木结构殿宇,已经散发老迈的气息,需要接受能工巧匠的治疗和修饰。从它门前空旷而伤痕累累的地板砖上就可以看出,那些竖立着密密码放在一起的青砖,完好的几乎有限,大多像被硬器破坏过,坑坑洼洼的,还没有来得及修复。当然,它们或者是故意留在那里的,供人循着那些斑驳的印痕,重温旧时的辉煌。  那大殿又该是怎样的呢?它被层层叠叠的包裹着,只有重檐庑殿式的屋顶上,有几个影影绰绰的身影,在那里更换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从拉近的相机镜头里看去,只见屋顶的角兽和斗拱繁复,却体现着难以泯灭的至尊形制。  露出施工围墙的白玉石栏杆,蒙着岁月的尘埃,但装饰雕刻依稀可见。窗棂没有商人或者富家的繁缛和雕花,只是疏疏朗朗的,不同的是窗户边缘包着铜制的镶边。这些铜并不是普通的包裹上去的,上面印制着雕龙玉凤、祥云淡雾,显现出精细和考究的皇家气质。它们无声的传递出岁月的叹息。不如绕过去,跟随帝王下朝的脚步,往太和殿走,陪着他喝茶小憩,听他像普通人一样的唠叨和抱怨,对家国的担忧,对黎民百姓的关切,对王公大臣的点评。  不过也只能在这里作短暂的停留吧,因为他又要赶往后面的保和殿,赐宴外藩王公,主导殿试考评。大殿静悄悄的,殿门紧闭,我把自己化身一个举子,贴着门窗悄悄的往里窥视,里面或许正进行着对联和仄,所有大臣垂手而立,或者幸灾落祸,或者替上面的考生捏着一把汗。后面排队等候帝王临考的举子轻微地骚动着,想挤到人群里听听里面在说什么,但是一瞬间什么都消逝了。  回过头去,只有那块巨大的云龙石雕安静的盘卧着,从弥座一直延伸到台下,九条灵动的巨龙,在山海云月之中翻腾着,激荡翻江倒海的气势。这应该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道具了,它承载着这座宫殿建筑极度的豪华。据说雕琢这条盘龙的石料,自重300多吨,它被无数的民工从百里之外的房山深处运出时,动用了毛驴、木轮车、和滚木。它们交替上阵,在没有水泥和柏油硬化的道路上,上演了人工运输的奇观。只是当它走近保和殿,以逼真的龙形盘踞到御路中央之后,原本呼风唤雨的气势就沉寂了。它只是帝王的陪衬,当打造它的人,以及需要它陪衬的主人纷纷远去之后,它终于疲惫的进入睡梦,任由后人纷沓而至,兀自蛰伏在很深的梦里,毫不理会后人急切地探寻。  这个只开放了中轴线两侧的主体建筑的深宫大内,又有多少地方保存着500余年的神秘呢?  武英殿东边还有一座断虹桥,它从元代走来,携着双龙戏珠的高贵气息,迎来送往,倏忽五百多年,依然稳固的挺立着。桥北边那十八棵著名的古树,同古桥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枝条轻拂、碎花点缀的优雅画面,多少个黎明或黄昏,有多少个匆忙、急促、或者轻柔的步子,远了又近了,穿越古树的阴翳,敲击这座稳固坚硬的桥身?又是谁在凭栏临风,倾诉无法言说的心语?  不去想了,继续往前走吧。从保和殿北面之下三层台阶,或者绕过后左门后右门之后,一道宽阔扁长的庭院出现了,它依托着乾清门,以内廷的神秘和外朝交接着。帝王和王公大臣的朝臣礼仪都在前面上演,而这里,是帝王私生活的区域。它以一条宽阔街道的形式,给人醒目地提醒,这里,深藏着后宫佳丽和皇后宾妃。  因为是帝王的家族,它的规格和气势,只是比前面三大殿的正门太和门略低,两旁各自矗立着一座砖筑和琉璃装饰的影壁墙,一色的琉璃檐顶。接近宫墙,逼人的气势从四周逼压过来,人像在一个夹道中间,回望或者仰视的时候,都有扑面而来的压力,让身边顿时生出无限的静寂。  那些从小就被选送进宫的宫女贵人,生活在这样高深的红墙之内,不知蹉跎了多少岁月。她们终日的生活,围绕着乾清宫、围绕着坤宁宫,围绕着皇后贵妃,所以在幽深后宫的乾清宫和坤宁宫,应该是最有故事的地方。尤其是作为主要大殿存在的乾清宫,更是帝王和皇后的寝宫,面阔九开,重檐庑殿,充满了气魄,左右还有昭仁殿和弘德殿两座小殿相连,方便穿堂通行。被帝王信任的内臣,通常也会幸运地接到召见,同帝王在这个极度私人的生活区域里倾心交谈。  皇家的院子太大了,所以作为帝王的寝宫,也并不是固定的,与前寝宫紧邻的坤宁宫,也是作为皇后的正宫存在的。这个大殿的东面在清朝初期进行过改造,东面预留了皇帝结婚的新房。一切的喜乐跟民间一样,床帏甚至也绣着多子多福的百子图,但色彩运用却变化很多。帝王新婚大典的时候,贴有双喜的宫灯在檐下闪烁,辉映着影壁墙上烫金的双喜,而卧室中挂着五彩纱幔的龙凤床上,总是在宫女还没来得及放下床帏的时候,传出新人的嬉闹。  但是帝王要考虑家国大事,所以注定要比别人承担更多的忧心。帝王也需要独处的时候,位于乾清宫西侧的养心殿,就见证了帝王的哀伤和忧虑。这个相对独立的庭院,自雍正到清朝末年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都是皇帝独处的居所。被烦人的事情缠绕的时候,他们也会随时纠集那些贴心的王公大臣来到这里,陪自己一起梳理纷纷扰扰的家事国事。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在位时间最长的清代帝王,不知道他是否在这个地方经历无数的独自思考,然后把家国大事收拾得井然有序,然后,在他高龄退位的时候,他给自己建了一个更加安静的处所。这就是位于紫禁城东北部、包括宫殿和寝居在内的宁寿宫建筑群,独掌大权一个甲子的乾隆其实是不甘心寂寞的,所以他在年迈退位之后,在后宫一个更加封闭的独立区域内,重新给自己规划了一群功能齐全的建筑,既有宫殿,又有园林、娱乐和居住,闲暇的时候,在高墙相围的独立区域里,按照自己的设想,寻找帝王的游戏和快乐。  这个特殊的区域,有着宽阔的庭院和广场,四周被清幽的松树包围着,进入这个区域的皇极门前,还有两只鎏金的铜狮子守卫,它们同门前九龙飞腾的琉璃照壁呼应,继续彰显庄严的气息。  不过今天的宫墙门,跟后宫的许多宫墙门一样,油漆剥落,陈旧的失去光泽的雕梁,被网状的绳子覆盖着,以免脱落。走道的屋顶上面,绘制的龙形图案受到了岁月的侵袭,有的依然保持鲜亮,有的已经是灰暗一片。  几乎每个大殿和过道的门槛,都包着黄铜,中间处摩得锃亮,过道里有很多地方的砖石或许也坏了,所以不知什么时候铺了木板,走上去砰砰作响。听起来更像是穿越历史而来的脚步,每一下都激荡着遥远的回响。  后宫大抵太寂寥了,这种声响似乎充满了陈旧和悲凉,一个人停留在拐角处沉思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把成群的游人移开,独自一个人穿梭在幽静的红墙,那感觉一定是荒凉的。这个积聚了500年生活和历史的深宫大院,究竟上演过多少惨绝人寰的事件呢?在深宫之中的明争暗斗,阴谋垂败后遭受的残暴杀戮,到了后来都被人为地描绘出千奇百怪的色彩,又渐渐远离了视线,只剩下空殿无声,金水颤颤,它们跟那些红墙金顶和雕龙玉柱一样,冷眼打量着数百年来上演又消失的一切,始终保持着不变的缄默。  一切都曾经发生过,然后又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之中,一晃几百年过去了,很多宫殿的廊柱已经剥离了油漆,充满了破败和让人哀叹的忧伤。但是午后的阳光却让人多了些温暖,走累的游人,就在廊下的椅子上昏昏的微闭双目,在浅睡里勾勒梦回百年的场景。他们的身前身后,一盆一盆的桃花正灿然的开放着,显见是后人放置的,他们在以这样的方式复原对深宫生活的向往。  事实上,在朝代更迭的时候,总在继续和修复着他们心中想象的模样,比如著名的文华殿,明末李自成以莽撞和粗鲁的大火,摧毁了明代关于它的所有历史记忆,而康熙又以重建的形式塑造了崭新的文华殿。现在,又有一批新人,在打造他们心中的“盛世辉煌”。但是一切毕竟会远去的,无论历经多少喧嚣和纷争,每当春季到来,这个古老的院落,只有洁白的海棠花,在轻拂的春风中,洒落满地花雨。  而在那个深藏后宫的雨花阁里,也会有不同的故事上演。每天落日的辉煌里,成群的乌鸦从外面云集,云集在那里,这个传说中跟皇室有着特殊关系的鸟儿,留守着暮色苍茫的宫殿高墙,看这里的人换了又换。以高亢的聒噪和鸣叫表达着它们深情,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呼唤么?但是斯人已远,所有的一切已经在梦中了,只有寂静的角楼和宫墙。宫墙之下,那些被光线遮挡形成的阴翳里,有一些高出屋檐的白玉兰花正显露葳蕤的生机,一个寂寥,一个灿然,它们在新潮和古典的融合之间营造出精致而静谧的宫殿胜景。  天一门上的青砖券墙还没变,它的后面是故宫的最后一座建筑,从这里出去,就是风景清幽的景山了。一抹鹅黄色的夕阳,携带成团成团的云层,投射到波光潋滟的护城河上,整个紫禁城的东北角楼就勾勒除了清晰的剪影。它的身姿一半映射在水中,一半挺立在苍穹,洋溢出棱角分明的雄浑气质。  景观特色: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公元1406年。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共有建筑9999。5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前言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王杰先生将《皇城古韵——透过建筑看北京》书稿寄给我,要我为他的书作序。之前我们从未谋面,也无书信往来,更无电话或电子邮件联系,接到书稿后,我有些惶然,便勉为其难,写一些文字,作个交待吧!  作者在电话中说,这本书是献给2008年北京奧运会的一份小礼物。很巧,我最近也推出《中国古都北京》,分中英文版本,平装和精装的都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同样,我也是献给2008年北京奧运会的一份小礼物。因为都是记述并介绍北京历史与文化的书,我自然对它的出版饶有兴趣。  我一直生活在北京,对这个城市是有感情的。明清皇帝治居之所的北京城,是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的,城池宮殿、坛庙苑林、衙署寺观、市井民舍,都在中轴线两侧依次对称展开,格局严谨,主次分明。它的城垣,有宮城、皇城、内城、外城,叠次分为四个方阵,呈封闭式,层层相套,等级森严,界限分明。北京城的园囿,宮城的御花园、皇城的太液池、内城的坛庙苑林、近郊的三山五园,也都布局有序,呼应相连。这一整套的都城规划设计,都是传统思想和精湛艺术的完美结合。  作为古老的城市,北京从金代正式成为皇都,至清末宣统皇帝退位,历时近800年,城内古建巍峨,珍宝荟萃,不仅集中国历代都城建设之大成。而且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文化艺术之精英,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这里有雄伟的殿堂,秀丽的园林,配置以亭轩台榭,陈设以奇宝异珍,点缀以山石花树,绕流以玉泉金水,这一切让北京城成为一座宛若仙境的宮殿花园城市,向外界释放出源源不断的魅力。  如果从方方面面去详细解读浩瀚的皇城北京,恐怕是有难度的。《皇城古韵——透过建筑看北京》这本书,映现作者对中国古都北京文化的一个侧面,着重建筑与文化的介绍,这是一个很清新的角度,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审视。相信读者阅读王杰先生《皇城古韵——透过建筑看北京》之后,能获得一些直观的感受,能得到一些真实的启发。  因为我们有学习北京历史文化的共同点,所以写出以上的话,权作序言吧。  阎崇年  2008年5月1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终了,艺术在那里开始。  ——林语堂

内容概要

  王杰,1973年9月出生于河南。曾在郑州、上海等地媒体从业,历任资深记者、主编。现就职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有《水墨徽州》、《城市之旅》(中英文版、于丹作序)等。

书籍目录

京华烟云、皇城相府紫禁城:明清两代的豪华宫殿颐和园:山水萦绕的皇家御苑圆明园:废墟中的万园之王什刹海:心灵憩息的地方天安门:从宫廷广场到首都地标恭亲王府:凝固的清史北海公园:庭院碧水映楼台天子祭坛、人间番火天坛:皇家祀台祭虔诚太庙:焚香静心遥相祭孔庙:万古衣冠拜素王国子监:古韵悠然书声朗雍和宫:龙潜福地听佛音东堂:北京最早的天主堂白塔寺:佛儒兼修的神权象征名伶大家、寻常阡陌鲁迅故居:寂寞庭院嗅丁香宋庆龄故居:中西台壁的花园郭沫若故居:王府中的四合院梅兰芳故居:京腔余韵寻旧踪婉容故居:追寻末代皇后的气息城池记忆、文化肌体天桥:民间文化的传播场大栅栏:最古老的商业街琉璃厂:流光溢彩浸书香西直门火车站:历史的背影燕园:湖波塔影忆旧踪清华园:弥漫王气的学府正阳门:老北京的象征安徽会馆戏楼:名动京都的徽班舞台湖广会馆:200年前的重臣聚集地鼓楼:暮鼓晨钟送春风辅仁大学:雅苑大赏韵无声长城:峰峦叠嶂盘巨龙胡同四合院:北京的味道后记 一个人的北京

作者简介

《皇城古韵:透过建筑看北京》将北京古建筑分为四类进行介绍,分别是:京华烟云、皇城相府;天子祭坛、人间香火;名伶大家、寻常阡陌;城池记忆、文化肌体。采用游历的形式,全景展现建筑历史背景、人物与建筑故事、建筑空间、建筑风格特征、细部构成、建筑的演变、建筑的整体风貌等,呈现立体生动的场景和温暖或幽深的岁月细节;对知名度高的建筑,着重从细部着手,推介和发现建筑的个性文化特质,以及它散发的无可比拟的建筑艺术魅力,呈现建筑的厚重。

图书封面


 皇城古韵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这本书适合在枕边、适合在沙发上、适合在咖啡屋、适合在十分安静的时候拿来读,能感觉到文字里缓缓流露的沉醉和忧伤,像是跟一个熟悉很久的朋友面对着坐了,听他娓娓地讲述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那些古建筑,今天所遭遇的一切。
  •     文字太多了一点,其实摄影+简介就够了
  •     介绍了北京一些经典景点。文字没什么太大新意。
  •     文字优美,但是对建筑本身的历史,风格,细节等剖析不够到位。更像一本散文集。
  •     太没新意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