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的活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7
ISBN:9787302109914
作者:中马清福
页数:141页

作者简介

中国报业已经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报业强国的行列,但报业内部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国报业如何去适应读者,赢得市场?只有通过变革才能在21世纪找到活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中国读者以日本报业为镜,探索报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报业的活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是一本缺少新闻传播学理论阐释的书,颇有点“多研究些问题”的意思。作者作为日本一位有着丰富新闻工作经验的资深报人,在目前新兴媒介对报纸的阵地不断发起进攻的情况下,对报业的未来充满了焦虑。本书立言是要为危机丛生的报业寻找活路,唤起那些对报纸前景盲目乐观的人们注意和思考。第一章 大潮起落——报纸的昨天作者用潮起潮落来形容20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日本报业实在是非常贴切,在这一阶段中,报纸出现了它的黄金期,继而逐渐开始走下坡路。战后的日本经济,在美国的扶持下开始复苏,特别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办,处于后奥运时代的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期。那时“不用怕任何人”的日本报纸记者,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有点“拽”也有点让人羡慕,他们对于读者和贩卖店的意见也置之不理的做法,也间接说明了那时报纸在媒介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在探讨这一时期报纸发行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时,社会大众一般是将其归纳为报纸专卖店制度以及发行上的种种促销手段的结果,可在作者看来,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与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化程度的加深、政府的中央集权化统治稳固,另外报纸也很好地适应了大众社会生活模式的发展,这些都成为了报纸快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同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还促成了日本小家庭比例上升以及国民中“中流意识”的扩散。人们害怕在社会中被孤立,于是他们选择多读报纸以使自己不会脱离社会的主流结构,这些也对报纸在民众中的普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报纸出现了一段时间的黄金期。好景不长,黄金期后的衰落接踵而至,发行量的转折点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其背后的原因似乎有这么几点:1.电视的广泛普及。作为上个世纪最后20年里报纸的最大竞争对手,电视制播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报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们在发现了这种可以轻松愉快地获取信息的方式之后,便开始远离报纸。2.青年一代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报纸没有适应。在这一点上,报纸的记者没有了解青年读者的真正需求,只顾一味地以“自上而下”的口吻来报道政治,殊不知日本的青年一代已经选择了远离政治。3.报纸文章生硬难懂。日本人开始喜欢简洁轻快的文字,而报纸却不为这种“幼稚”的表达方式所动,仍然坚持自己惯用的文体。4.报界对于公众关注的人权问题反映迟钝。在日本的社会当中,不读报的人数在增多,并且年轻一代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报纸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领域。而对于这一切报纸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应对态度,仍然是以政治版面为报纸的主导。这种“政治部中核型构造”模式完全无法满足民众真正的需求,因为其远离实际的日常生活并且民众早已对政治失望。更甚的是,报纸中的政治报道长篇的汉字文章让日本的民众阅读起来倍感吃力,这一切都在共同加速着报业的衰退。第二章 面对变化裹足不前——报纸的今天日本的报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作者将原因归纳为“四个变化”:1.以“人权”为开端的市民叛乱。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深奥,在我个人看来就是报纸不顾被采访者的心理对其进行采访,渲染其隐私,给被采访者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民众们针对人权问题,开始了和报纸强权的对抗。2.“表达自由”绝对论的后退。虽然报纸等媒介拥有自己的表达自由,可是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起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媒体侵犯肖像权、隐私权等的投诉中,媒体的败诉率增高,赔偿的金额也开始增多。民众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报纸等媒介的“表达自由”并不是那么绝对和不可一世,如果其表达自由侵犯了民众自身的权利,他们愿意拿起法律的武器与其一较高下。3.“平等‘幻想的破灭。前文曾经提到过的日本民众的“中流意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社会差别的扩大开始发生变化。在西方,英国是个典型的阶级社会,父母是哪个阶层,一般子女就能很容易地融入进那个阶层中去,很难产生什么突然的变化。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也很普遍,社会阶层的不同造成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别。而报纸仍然只将眼光瞄准上层的白领们,全然不顾社会阶层分化所带来的读者层的变化。4.“权利”观的变化。民众对于“权力”这个词不再像过去那般敏感了,既然翻来覆去地说“报纸=第四权力”,那么报纸就应当履行自己的职责,发表公正的报道。同时,读者更愿意把报纸视作同等高度,对于过去报纸那种说教形式的报道,读者也已经感到厌烦。另外,报纸记者自己的思想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开始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认为工作是第一位的记者在减少,轻易放弃无法坚持到底,以及知道问题所在却不采取行动的记者在增加。这几个变化都在暗示着我们报业的现状非常严峻。进入21世纪,日本新闻协会制定了新的《新闻伦理纲领》,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新变化。新纲领提出了五个点关键词:1.自由和责任。报纸的表达自由在遭遇人权问题的挑战之后变成了一个尴尬的话题,而在作者看来,更严重的还在于“表达自由”将面临从内部出现分裂的危机。2.尊重人权。2000年10月,20家以上的报纸建立了自主的监督组织,以图消除过度报道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日本也着手开始对记者的行为作出规范。3.独立和宽容。报纸首先要有经济上的独立,不受各种权力影响,另外还要有职业道德方面的独立。这一方面日本和欧美各国有明确的规定,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送礼,并且就书中来看,他们也的确尽力在实践这一要求。相比之下,中国国内媒体的“收红包”现象就是绝对的反面教材,4.品格和节度。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有关前首相森喜朗的例子如果放在中国,实在是再平常不过了,可见在日本,媒介从业者们对于职业道德的遵守是相当严格的,足够让中国的同行们汗颜。5.正确和公正。这里主要是结合日本媒体“误炸”这个词的使用来谈的,日本媒体记者们根据英文媒体的报道译出了“误炸”这个词,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都给读者们心中形成了一种无意而为之的假象,这是作者所批判的一种做法。第三章 为了生存与发展——报纸的明天从上一章中,我们已经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日本报业在上世纪末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新闻从业者们完全算不上应对的应对之术。那么在21世纪,在面对网络发展所带来的更加严峻的挑战之时,报纸如果再做不出有效的应对,那么“报纸消亡说”就不再仅仅是危言耸听。这章开篇很有意思,作者合理想象了一幅2025年的日本社会景象。总人口数和家庭户数都在减少,人们的价值观变得多样化,社会“常识”也在发生着变化,同时人们的阅读能力下降。综合这些来看,都是非常不利于报纸的发展的,同时,随着网络的便利性不断加强,报纸便经常在和网络的对抗当中败下阵来。这是一个新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报纸究竟是该继续单打独斗,还是放弃纸质媒体,抑或是和网络联手创造一个双赢互利的局面呢?另外,如何报纸要进行改革,又究竟该怎么改呢?这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在大多数的新闻学基础理论教材中,都免不了要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这几种媒介拿来比较一番。众所周之,报纸的特点就在于:1.阅读的灵活性;2.储存方便;3.报道的深广性等等,其中第三个特点是报纸在面对新兴媒体时真正的优势所在。在我看来,只要报纸能够利用和新兴媒体合作的机会,将报纸的强项发挥出来,或许能成为报业在新时代里的一种活法。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一种内容和形式与纸质报纸完全一样的“电子报纸”,即纸质报纸的数据图像的数字化压缩版。我们今天在网络上也能够下载到这种纸质报纸的电子版,可是这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报纸”,因为其本质还是原来的纸质报纸,换汤不换药而已。而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在于:1.大容量;2.高速度;3.立体性;4.互动性;5.选择性;6.全球性等等。当然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即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不高,在这一方面,报纸仍然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作者在书中还提出了未来一个类似于巴黎戴高乐广场的媒介格局,信息被位于中心点位置的统合编辑局向四周的各类媒体平等地流出,这样的话,信息能够被各类媒体高效率地利用,从而避免了信息的浪费。这一新格局也要求对报社的结构进行改革,变纵向信息流为横向信息流,同时多增加一些附加的东西,比如信息的出处,可靠度等等。究竟这一新格局在将来能否在媒介中间形成并且发挥应有的作用呢?还要等待时间来向我们证明。“21世纪是报纸和电子、电波媒体分而自治的时代”。这就预示着在这个世纪里纸质媒体的比重将会被其余的媒体继续瓜分,虽然如此,作者还是对报纸表达出了一种“悲观中的乐观,乐观中的悲观”的态度,报纸是会继续存在下去的,因为它毕竟有它的优势,但是它的“生存地位岌岌可危”。在新的环境之下要为报纸创造出新的活路,在书中列举了种种报纸在未来所应该具有的“新的常识”,不管是是读者为伙伴还是努力提高报纸的品质,总的来说,都可以归纳为“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这一宗旨,这将是未来报纸存在的最有力的动力。第四章 21世纪的战争和报纸说实话,我不是特别清楚作者在书的最后加上这一章节的目的何在,或许是想借助对于21世纪新型战争报道的问题,来具体阐释未来报纸将如何存在下去。不过在我个人看来,这一章和前面的章节没有很明显的逻辑联系,确实是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就像我在开头说的那样,这是一本重实际轻理论的书,相比前面几本理论性较强的书,我在看《报业的活路》的过程中一直都保持着一种很轻松的心态。书的通篇都讲的是日本的报业,不免让我想到我们中国自己的报业是不是也如这个经济强国一样在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呢?如果是的话,中国报业的活路又应该由谁来寻找,怎么寻找呢?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媒介融合问题,在这本书中,其实在探讨报纸未来的模式时也或多或少地说到了媒介融合。确实,在面对新兴媒体冲击的时候,报纸绝对是首当其冲压力最大的。如果报纸能够承认这一现实,积极地思考如何与新兴媒体联手的措施的话,报纸是绝对能够度过这一危机的。就这一本书中提到的报业危机问题我们寝室里三个人也曾有过讨论,似乎觉得日本的新闻从业者们的危意识真的很浓,甚至于在我们看来都有些“过分”了。可是反过来想想,他们有那么深的焦虑,那么努力地去寻找对策,我相信他们的努力是会有好的回报的。正是因为焦虑的早,他们或许能够更快地走出危机,为自己的报业寻找到一条全新的发展模式。
  •     第一章 大起大落——报纸的昨天  本章回顾了日本报纸1960—1970年的黄金时期,以及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1980—1990年报业衰退的原因,并着重分析了社会中流意识的变化这一原因。  在作者看来,日本的报业在1960—1970年出现黄金时期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的。1960年上台的池田勇人内阁喊出了“使经济快速增长,使收入翻倍”的口号,并采取了积极地政策,使经济走上了快速成长的道路,一转人们自岸信介内阁以来对政府的抱怨。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举办奥运会,城市化迅速发展……日本计会欣欣向荣、一片生机。人们普遍怀着一种“日本梦”似的美好憧憬:只要勤奋工作,在退休之前只为会逐渐上升,收入也会增加,也能买得起房。青年人怀着“如果有所谓的阶级社会,那不会是日本”的积极乐观的心理。作者借用社会学家的概念说这是日本社会的“中流社会意识”。在这种社会意识之下,“为了孩子的将来,都会订阅报纸”。特别是城市化得洪流中来到城市的农民,报纸成为他们与周围交流、适应城市生活的必需品。  作者系统地总结出现这一黄金时期的原因:  第一,现代化的步伐加快促进了报纸的发展。主要的是指推动义务教育提高了国民的教育水平,使得人们读懂报纸成为可能。  第二,报纸对中央集权的适应。即日本的报纸是和日本的政治是相适应的。  第三,报纸适应了大众社会的生活和行动模式。报纸和谁会在同步发展,报纸提供给读者他们想知道的东西。再者被日本普遍报人普遍接受的连个原因还有,“专卖店制度的建立”、“战后第一次发行竞争”。但作者认为这两个不是根本的原因。  但是,到了80年代末期,这种情况逐渐改变了。变化也可以对应着上面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这些受过教育的人开始喜欢简洁的文风,越来越远离冗长的报纸文章。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也促使了这一转变。新兴媒体相比报纸也更加的易懂,它们的表达方式也更加的简介。  《娱乐至死》里也讨论这个问题。由于尼尔•波兹曼站在印刷时代遗老以及对电视时代批判的的立场来解读,而且他也不是报业从业人员也就不具备中马清福这中忧患心理,所以他认为是电视降低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使人们丧失了印刷时代养成的阅读习惯于思维能力。人们只顾着娱乐,而忘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不管怎么说,报纸上那种冗长的句子已不适应人的阅读习惯,甚至可能是很多人已不具备这种阅读能力。  第二,年轻人经历了1970年的安保斗争失败,开始对政治失去兴趣,与之连带的对与政治关系密切的报纸失去兴趣。而且这些对政治失望的年轻人很快适应了金钱万能、快乐至上的氛围。他们关注事件、音乐、流行、时尚、体育、旅行、休闲、环境、美食店、演艺圈、求职、打工信息……在他们的观众序列中,政治动向只排在第16位。显然以政治版面为主导的报纸是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的。(备注:日本的安保运动发生在1960年。文中“他们是经过1970年安保斗争失败有挫折感的年轻人”这一说法肯定是不对的。不只是原文错误还是翻译时的疏忽亦或是排版的时代的疏忽。如果原文是1960年似乎就更有问题了。因为60到70年正好是作者说的报纸的黄金时代,青年意识的这一转变正好与之相吻合,这怎么能反过来解释青年逐渐远离报纸这一现象呢?1960年安保运动是岸信介下台的直接原因。)  第三,如果说60—70年代的报纸正好适应了大众社会的生活和行动模式,那么到了80年代末期则正好相反。从上面青年一代关注的焦点来看报纸是不能适应大众社会的生活的。从作者的分析来看,日本报纸似乎在走专业报纸的道路,以政治版面为核心,而能够最大限度满足青年人需求的是大众报纸。但是日本的报纸是没有专业报纸和大众报纸之分的,其报纸兼有二者的特点,而且日本报人认为他们把二者结合的非常完美。  此外不能不提的就死电视的真正普及,抢走了一部分受众。  “单纯以好坏来评价意识和行为的变化时没有意义的。”P19  第二章 面对变化的裹足不前——报纸的今天  作者认为相对于时代的前进、读者要求的改变,日本媒体的反应是缓慢的。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达自由”绝对论的倒退作者甚至援引了专门研究“媒介与法”的学者关于基本人权的观点,“当表达自由和隐私权相对立的时候,能成为人格权利的便是后者”。这中观点和在新闻史上的表现与美国的社会责任论可谓相差无几。都是不受约束的自由越来越不得人心,本来作为媒体生命的“表达自由”反而伤害了媒体。(备注:哈钦斯委员会提出这一观点是在1940年代;作者所引用的学者发表这一观点是2002年)  二、“人权”的叛乱这是第一点这个现象引起的必然结果,媒体的自由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伤害当事人的尊严。  三、“平等”幻想的破灭黄金时代的社会给人的那种平等的幻想经过这么多年后终于破灭,这一破灭给报纸也带来了影响。既然广大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不平等,那么原来那种同质化的报纸就不能适应不用阶层读者的需要,而日本报纸“只瞄准上层白领阶层”这一特点使得一些读者选择离开。  四、“权利”观的变化  报纸原来把自己定义为“第四权力”,一种监督的权利。但是受众似乎不太买账。而作者认为这是“出人意料”的。中马清福从坚持舆论监督的立场提出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是不监督,而是要更好、更加真正的监督。  五、记者意识的变化——今天的记者对工作失去信心、不热爱工作、前言放弃、投机取巧。作  者列出的这五点原因,并不是报纸所独有的,而是整个新闻界的问题。用这五个原因来说明人们远离报纸似乎也不能成立。而《新闻伦理纲领》的制定也看到新闻界应对这些变化的举动,说是裹足不前似乎也不完全合理。  作者在第三章<关于报纸的“常识”>以及<何为“新的常识”>两节中讨论的问题与在这里讨论的问题相类似。  “我们政权的目标不同。我们只对抽象的真相感兴趣,而他们只对能够展现自我的那部分事实感兴趣。”——《华盛顿邮报》编辑  第三章 为了身存和发展——报纸的明天正确和新鲜的信息是报纸的生存之路。问题是连个方面:一是怎么经营,二是怎么让受众知道信息。第二点有三种情况:网页方式、电子报纸和手机终端。对此作者似乎也不置可否。作者认为网络媒体的最大问题在于信息的质量,甚至有很多的错误信息。1.什么叫网络媒体?2.日本的网络媒体有采写新闻的权利吗?如果也没有而是转发传统媒体的新闻怎么说网络媒体上的新闻有质量的问题而不说传统媒体呢?3.博客、论坛是不是网络媒体?所谓质量问题是不是指这一部分呢?还有匿名性是不是二是阵地这一块说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随便翻翻
  •     文笔朴实,饶有趣味
  •     内容还行,但要在六七年前的话。
  •     论述清晰,但是十年前的结论难以适用于当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     凑合吧,比较浅,都是一些实务总结,不是说没启发,就实在是思维深度决定高度……
  •     三星半。找资料的时候碰到的书。这本书胜在作者是从行业内从业者角度来写,虽然没有涉及到传播学上的理论,但一些细节对我有所帮助。
  •     日本人写的,写的真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