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藝術

出版社:志文
出版日期:1993年02月17日
ISBN:9789575450229
作者:佛洛姆

书籍目录

愛是藝術嗎? 愛的理論 現代西方社會的愛及其瓦解 愛的實踐

作者简介

「愛」--是天性,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需要給予愛和接受愛。惟有通過彼此的愛和諒解,人類才能緊緊結合在一起,以渡過目前世界性的危機。


 愛的藝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书里弗洛姆对爱情和teamwork的类似性上提出了质疑。他将这种类似“团队合作”的爱,特别是婚姻,归根于一种异化或者疏远的人际结构。他断言,在一个团队里,队友们交换自己的“人格商品”,期望公平的交易。而在婚姻中和谐地履行职责的协作思想,同和谐地履行职责的雇员的观点并无天壤之别,这样机械般动作的人,是不可能有爱的。他说, “他们应该在“理智上独立”,共同合作,宏阔大量,同时也野心勃勃,富有进取心。做丈夫的应该“了解”他的妻子,帮助他的妻子。如果要获得妻子的欢心,他应讨好地评上她穿的新衣服及品尝她做的可口的饭菜。反过来,当丈夫下班回到家里感到筋疲力尽,有点不悦时,妻子应该有所理解,当他讲到事务中的麻烦时,妻子也应静心听取,当丈夫忘了她的生日时,她不应该生气而应该谅解。双方所达到的这样的一种关系,在一生中仍然是一种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间的谄媚关系。” -相亲Vs teamwork 此番描述让我想到与之完美契合的一种行为,相亲。据说相亲就是谈条件。相亲就像是要找一个好的team member,要有强烈的team spirit,最后大家将婚姻经营成一个成功的teamwork,就像弗洛姆描述的,夫妇“精诚合作”,依据家庭顾问的建议,将婚姻建设成现代社会大家所热望的“完美婚姻”的模范典型。操作时,摆在桌上的除了人格商品还有双方的资源,签订合约后,双方各司其职,履行社会人的家庭义务,像模像样地玩起过家家,玩得好就玩一辈子,玩得不好就人到中年突然迷茫了困惑了要买保时捷要散伙。 而生活中也随处可见team的概念。比如李大美女就有一句名言,我把婚姻当生意来经营。目前来看,她经营得真的很好嘛。又比如在华尔街I里,戈登大帝对巴德说,跟着我干,你就能afford 戴玲这样的女孩儿。最后,在戴玲不愿背弃戈登,和他能给的资源而离开巴德的时候,她对巴德说,We would have made a good team, I’m sorry. 团队啊,又是团队。而在身边,我有一位女友,也是早早列好了相亲清单,一式七项,没见面前有两项可浮动决定是否见面,见第一面后就一项项铁面无私地打分,这种孜孜以求的寻找合伙人的精神让我叹为观止。 -爱情Vs teamwork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了,团队合作怎么了,又没有错,难道你所谓非相亲的爱情是整天打打杀杀的?我想说,当然不是。只是,我认为,爱情,其实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残忍一点儿说,虽然不至于“有生之年遇到你,竟花光我所有运气”,但也还是要够幸运,才能遇上,且识得。弗洛姆描述之不可预见性为“一种自发而激动的反应结果,是一种突然产生的,为不可抗拒的情感所屈服的结果”。妙极。所以如果有幸有这么一份真正的感情摆在你面前,我觉得如果你配得上它,你就自然而然地会进入弗洛姆所抨击的“谄媚模式”,你会付出,会思考,会决策,会承诺,如鼓琴瑟的愉快合作,自然也就来了。 而如果没有teamwork,18个月的感情(虽然我不太认同这个理论)变成了什么就是周围太常见的事了。变淡,变质,变没。时间是把双刃剑,能够成就爱,也能够杀死爱,而teamwork,就是成就爱的秘密。 -找爱 Vs 找婚姻 在看本书的同时也恰好在看霭理士的«性心理学»一书,其中他便谈到先谈好条件再与之偕老的好处。他评论关于旧式婚姻的“媒妁言,父母命”,说,“旧式婚姻于结合之先,主张门第相当,才貌相配,需有老成的人为之主持,结合之后,又主张亲而不狎昵,相敬如宾;如此,婚前既有相当可观的条件做保障,婚后又有一些培植的功夫来维持,旧的夫妇关系的所以能历久相安,这些显然是原因的一部分了。”可见,团队合作这个东西,不管是相亲的,还是自由恋爱的,都不可少。如果首先确保两人是物质精神基础相当的队友,又有相当的“人格商品”维持team spirit,那么这样的婚姻也基本上会是成功了。而反过来,如果有最初的一份感动却没有最后的一点坚持,反倒还不如相亲来的安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父母辈总还是不放心,要操持着总担心自由恋爱是“一时激情”之故,不得长久。 而找爱和找婚姻的差别似乎也在此,你到底是不是在寻找一个队友呢?若目标明确行动专业地先寻了一个好队友再慢慢相处过一辈子,那便是寻得一段好婚姻,团队合作成了找婚姻的前提;而如果你是先找到了人然后愿意跟了心天涯海角地追随了他去,遇到了一段自由生长又被精心呵护的爱情,团队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罢了,就像执子之手,不知不觉就老了一样。 总而言之,无论对于找爱,还是找婚姻,团队合作都是必须的。虽然弗洛姆对这种上床夫妻下地君子的“谄媚关系”进行了抨击,但我坚持认为,无论作为条件,还是结果,它都是成全一段美满佳缘的必要条件。就像弗洛姆自己也承认的一样,“爱某人不仅仅是强烈的情感-它是一种决策,是一种鉴赏力,是一种诺言。假使爱只是一种情感,那么双方白头偕老永远相爱的诺言就成了空中楼阁或无稽之谈。情感可以产生,也可以消逝,如果我的行为不让鉴赏力和决策心理因素参与,那么,我怎么能判定爱的情感会永葆青春?”
  •     一無所知的人,就一無所愛。一事不做的人,就一事不懂。一事不懂的人,就一無所值。那能夠懂得的人,就能夠愛,能夠關懷,能夠了解……對於一件事情越有所知,愛越大。認為一切果實都像草莓一樣同時成熟的人,對於葡萄一無所知。——派拉西索斯實則,愛者永未尋求所愛者而不被所愛者所尋求。當愛的閃電穿透此心,要知道彼心亦有愛。當對神的愛充盈你心,無可置疑神對你有愛。一隻手沒有另一隻手相應,永遠沒有聲響。神聖智慧的天意,使我們互為愛者。由這預定命運,世界的每一部份都與他的配偶雙雙相配。在智者眼中,上天是男人,大地是女人;上天所降,大地撫育。當大地失去熱量,上天送下;當她失去新鮮潤澤,上天使她恢復。上天周游巡迴,像丈夫為妻子找覓食糧;而大地忙於家事:她留心生育,哺乳她所生。智者認為上天和大地秉具智慧,因為他們做著智慧的工作。除非他們兩從對方嚐得甜蜜,不然怎會互相親近如同甜心?沒有大地,花與樹如何綻放?上天的水與熱又能滋生什麼?正如神把慾望置於男人和女人心中,以便世界因他們的結合得以保存,同樣他在存在中一切部份都種下對別一部份的渴望。日與夜表面上是敵人,但卻共同致力於同一目。為完成他們相互的工作,他們互愛對方,沒有夜,人的本性將不能獲得滋潤,因此日間將無可花費。前有作者簡介。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他的书,经典不得不读。
  •     淺顯易懂 從心理學的角度修正普世價值 最可貴之處應該是整體的有條不紊的敘述和邏輯 還有大量的聖經引用和對佛洛依德的反駁
  •     理智和社會化的愛
  •     論愛最精闢獨到的見解。愛,無關對象的問題,乃一種能力和人格的體現。
  •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范畴内,合理的信仰是真正的友谊或者爱情的不可缺少的特点,相信一个人意味着了解这个人基本态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了解这个人的核心或者他的爱。同样,我们也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存在,相信自己人格的核心。”
  •     偶有金句。
  •     你有愛的能力嗎?
  •      能力有限,看的不太懂
  •     还好吧 广泛的爱得含义
  •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的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     ~ 學習愛情 ~ 愛不是一種消極的衝動情緒,而是積極地追求被愛者的發展和幸福,這種追求的基礎是人所具備的愛的能力。
  •     一直信守。
  •     弗洛姆,弗洛伊德的学生,马克思的信徒。一本教会你什么才是爱的书!“我被人爱,因为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曾经说过,不一定学了就能得到,但不学就一定得不到!学会爱,想想是否有能力去爱!一无所知的人,就一无所爱;对一件事情了解愈多,对它的爱得就愈深。认为所有的水果都像草莓一样同时成熟的人,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     27082015
  •     爱是一门艺术,本书让我初步理解了爱的内涵。
  •     好像不够深入呀~
  •     能夠孤獨乃是能夠愛的條件。
  •     《爱的艺术》诚然是一本充满智慧隽语的小书,然而其所描绘的爱情之“理想类型”虽然依旧令人神往,但似乎不可逆地与那个久远的社会一同消退了。但我想把这本书作为“立法意志自然化”的范本,是规范对于事实加以选择性挪用和阐释的示例集成;这个过程似乎桥接着两种对立的治学范式,即“实证主义”与“语用学”,前者提出的问题当然是“有什么?这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性质?”,而后者的问题包括“在对话的场景中,这句话试图要产生怎样的效果?”,于是,试图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做出区分的,是对话、承认与同意的存在与否,而所谓“立法意志的自然化”,则是在明明需要得到“他者”承认和同意的语句,被表述成一套针对缄默“对象”的客观知识。从他者到对象的连续统中,我们能够分辨出一个模糊的领域,一个科学与知识交错纵横的地带。
  •     「任何活动如果以专注的心情去做,会使人更为清醒,而任何不专注的活动则会使人昏昏欲睡——同时却又使人在白天结束之后无法安眠。」 「专注的意思是充分的活在现在。」 「最重要的是认清它,而不是用千万种理由作借口来掩饰它。」
  •     如果一个人只爱一个对象,而对其他的人无动于衷,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共生有机体的联系或者是一种更高级意义上的自私。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利己的人不是真的太爱自己,而恰恰表明他缺乏爱的能力。缺乏对自己的爱和关心表明了这个人内心缺少生命力,并会使他感到空虚和失望。在必要时这个胆怯的人会通过各种其他的满足来弥补他失去的幸福。他看上去似乎非常关心自己,实际上只是试图通过对自己的关心去掩盖和补充自己缺乏爱的能力。
  •     我们对自己仍是一个迷
  •     痴爱与疯狂证明了原先孤独的程度。 不愿意去学习爱 愿意去学习说明我们承认自己不懂得爱 但好似没有人会愿意承认自己不懂爱 因为不懂爱好像意味着自私自利 没有人希望让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人类在发展为人类之前所拥有的那种和谐已一去不返,一失永失,现在他唯有以发展理性,找寻新和谐的方式——人所缔造的和谐,而非自然的和谐来前进
  •     那么多爱的甜蜜与痛苦,故事与答案,它一下给你从本源上给拆解了。
  •     好書!有機會一定要再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