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人的十年》书评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9787538713732
作者:冯骥才
页数:390页

文革的幽灵

像书后访谈的那些人一样,文革在我这个八零后的印象中非常遥远,而且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相互之间交流相对透明的今天来说,文革再也不会回来了。可是也如作者在书后反复强调的,文革的幽灵一直在游荡。没有自我的个人崇拜、为排除异己而缺少大是大非是透过这本书里感受到的最大的悲哀。民主与科学似乎从来没有在这块土地上扎过根。

十年,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

关于文革的纪实文学,如果说此前读过的梁晓声的《一个红卫兵的自白》是一种沉甸甸的悲愤与震恸,那么在读冯冀才先生的《一百个人的十年》时则已是近乎呆滞的恍如隔世。时不时的,当我把自己的身心从讲述者的亲历中拔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灵魂已经空洞得失去重量,轻飘飘地有如浮在半空的尘埃,没有眼泪,没有愤怒,甚至没有思考。在某一个刹那,我甚至在想“这是真的吗?”“你说会不会是他们在集体编故事骗我们的?”可是我早已知道它曾经在三十年多年前真切地发生过的呀。。这是不是就象你认识了一个人十几年了,但有一天他说出或做出让你觉得陌生的事来时,你突然就有了这种念头:我认识这个人吗?当荒谬超出了荒谬的范围,它就成为一种不真实的虚幻,但今天的虚幻却是昨天鲜血淋漓的现实。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明可以感受到讲述者在重提往事时的种种音容和心情。也许正因为这种感受太深切,阅读的时候常常需要放下书休息,只有放下书回到当下的环境中,才能感知空气中的自由。由于自己这种阅读时的全身心投入和对历史人文的多愁善感,我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再度深入了解这段历史,那种生命无法承受的的痛让自己身心俱损,但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又是无比渴望去探寻历史的真实面目,在十年浩劫结束几十年的今天,时代的巨流早已把文革的痕迹冲刷得干干净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遗忘得越快就越是令人疑惑,就象书中的附录对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代人的采访和前面讲述者的故事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对我的冲击一样,仅仅是相隔十年而已啊,,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时代,我们又是怎么一个民族,有太多的疑问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要感谢冯冀才先生勇敢地把这种血淋淋的真实用文字的方式直白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当一个作家有了责任的使命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后,他就不仅仅是作家,文学家,而是有着伟大人格和闪亮灵魂的思想家。我想作者用这种方式纪录下的人民的心灵史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后来者有机会了解真实的历史,更多的是想让人们去反思,去警醒。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仅凭某个人,某个团体的一句话就能颠覆以往的一切的时候,那么这个人,这种体制迟早将把这个民族和国家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人不属于某个人或团体,国家更不属于某个人或团休,只有作为人的最珍贵的独立精神得到自由的释放与发展,这个民族才有可能生长出不灭的,灿烂的精神之花。

人性大革命

只读了半本,觉得没必要读下去了。并不是因为感觉一个个故事惨不忍睹。千篇一律的只讲述社会底层的悲惨故事,你惨别人比你更惨。这本书没有真正剖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深层问题,让人感觉隔靴搔痒。当然只作为一般性的读物可以。文化大革命应该叫人性大革命。人性泯灭,社会退步。

读读吧,那是你不知道的事

很多人对文革的认识都不够深刻,这绝对是醒脑好书。从本书上知晓以前的历史书中有文革内容,因为应试不需要,很多都不去讲,不去看。虽然现在教科书上也有文革的内容,但是明事理的人都知道,教科书式的历史课本里面能有多少内容是真实反映实情的,更多的事宣讲社会主义以及党领导的正确性,其他的都会自动屏蔽掉。历史书中将文革的矛头指向的是“四人帮“,但是,读过这本100个人的人都知道,四人帮能够做的影响的涉及不到如此面广的大众人民,更多的还是下面的人自己搞的。况且现在都不怎么讲文革了,或许是很多人都去刻意回避它,但总归还是要重新正确的认识它,不然”‘文革’的影响有多久,它再生的危险就有多久,历史的重复决不会采用同一种形式。”这本书刚好给予了我们机会认识文革,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我想只有当作者讲的巴金先生所期望的文革博物馆真正建立起来的时候人们才能有广泛的机会了解它认识它,才会避免重蹈覆辙,因为”监视它以任何形式的再现,只能依靠从觉醒中人民”。读完其实感触颇多,但是心中有点压抑,积在胸口,我讲不出来了。PS:其实觉得很不可思议的是那些红卫兵,是怎么定义、选拔出来的,拥有如此大的权力。

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圣徒受骗

这本书收录的故事大多有关在文革时被害的人。而在现在的对文革的反思中,也极少涉及当时的红卫兵。也有人认为不能把对文革的罪责单单的归咎于上层的那几个人。这本书的其中一个故事《一个老红卫兵的自白》,很值得关注。P231“师大死的一个女同学,她跟我说过,‘我觉得我就想保卫巴黎公社的战士似的。’那是一次武斗,两边拿小口径对打,人都往后退,这女同学自己硬顶上去。一个流弹打在头上啦。你说她要有私心杂念能那样干吗?想起‘文革’,说老实话吧我不后悔,我可以忏悔,但我不后悔。因为当时我们不是怀着卑鄙的目的参加的。当时正经八百当革命来对待的,你说我们受了那么多罪。”P243“对红卫兵应该做历史的分析。我感到对红卫兵的历史分析不用我们这一代人考虑了;说老实话,对一场伟大的斗争,或者说对一场错误的斗争,不是一个很近的距离就可以做出正确评价的。我对这点充满信心。就是现在,评价好‘文革’也不可能。”“有的电影,来了一辆刑车,一群红卫兵上去,男的拽出来了,女的眼泪刷刷的就下来了,那孩子还追两步,也不知怎么一绊倒下了,妈呀,爸呀,伴着音乐效果走去了,哪有这事?红卫兵哪有那事?红卫兵那阵也爱孩子着呢,是吧。红卫兵运动是个历史悲剧,但有人拿它跟党卫军相比,太不公平了。红卫兵是自发运动,党卫军直接受纳粹操控,完全两码事呀!对于当红卫兵当然不能说我不感到惭愧,可我也不后悔。然而有些东西可以忏悔。”历史由当事人来叙述,或许不是最客观的,但却是最真实的。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背景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但历史只有一个。

用痛苦警示痛苦

抛开对社会的反思,对历史政治的探究,我想说这本书适合觉得自己痛苦的人读。我不了解文革,我知道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文革时,很多人都很悲惨,社会很乱。可是怎么悲惨,怎么乱,我就想象不到。这本书,当事人那么直白的讲出自己的文革经历,如此荒诞、匪夷所思却又都是事实。那些当事人经历过的肉体的折磨,精神的鞭笞,对我而言,是震慑而又无法想象的。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失恋不久,一度失望绝望痛苦不堪,无法排解心中的悲愤怨恨,无法倾诉发泄,觉得世界就只剩我一个人可怜。看这本书,我会长时间的陷入对那种场景的描绘,感受当事人的心里状态,杀害父亲的不得已、十几年如一日的等待、受尽折磨而又死不了的绝望……我用我所有的人生经历都感受不出那种痛苦的千分之一。当我经历着突如其来痛不欲生的牙痛时,我似乎有一点触摸到真实的痛苦。我还只是没有经历过真正苦难真正风雨的小孩,爱情的痛是因为我没有感受过真正的苦难,在生活面前,这又算什么呢?看这本书,还有一个收获是学习那些人面对苦难而勇敢生活的能力。为了一个信念,为着一个信仰,哪怕仅仅是为了活着,我们都能生出无边的力量无边的智慧。文革会终结,所有现在经历的,或悲伤,或幸福,都有时效性,唯独努力生活,是一直奉行追逐的信念。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读完的书

第一个故事的女人,就已经把我打动了。每看一段都会陷入短暂的黑暗中,要消化这些负面的情绪,做很多不相关的事情,才能接着看下去。看这段不堪的历史,看人类最黑暗的描写。真希望这种文章能够进入我们的教科书,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无辜逝去的灵,才能安抚受难者们的魂。

问责历史,错在谁?

一百个人足以反映一个时代吗?十年岂能是独立的历史?一. 站着喊万岁。文革时代对于毛的崇拜达到极致,对于毛的画像也是顶礼膜拜。“毛主席万岁”是那个时代的喧哗。是进步了吗?因为是站着喊万岁,而封建帝王前是跪着的。如果说人类从爬行到站立行走是进化,那么这不妨也算是一种进步。能责备历史进步得太慢?还是责备我们自身的不用心?二. 最底层的才是时代的。每个时代的代表是什么?是那些领军人物?他们确实作用巨大,价值巨大,但是历史的分量是用这些衡量的吗?时代的推动者最终还是最底层的人民。社会不可能拉得过长,没有这些来自底层的动力,先锋们也无力开拓的。三. 文革的产生与制度。文革过去几十年了,有人说是偶然,有人说是必然。偶然不过是偶然的必然,必然也只是必然的偶然。这样一个发自顶层的全民性的错误(如果有人认为文革不是错,保留),竟然可以发生了!还这么久!这背后的原因呢?如果有反省,会这样吗?如果能避免神话,会这样吗?如果允许说不同,会这样吗?因为没有踏入过那段历史,这些如果也许本就是事实。把原因归罪于制度,是不是答案呢?四. 正式的道歉。这么多年过去了,有没有过正式的道歉呢?来自官方的。我们一直在说日本和德国的差距,德国战败后很诚心地认错,日本则至少显得依然不安分。那是种族间的罪孽,而文革是族内的自焚.文革的责任谁来担?推给死人是一种方法,但那么多受伤的需要安抚的灵魂就仍然要迷路了。真的,欠一声道歉,什么时候肯开口?人都死后?历史像个小姑娘被打扮起来后?五. 活着的人,死去的呢?书中写的都是活下来的人的经历,可是毕竟那么多悲惨的命运承载者是过早的离开了。他们的事我们现在无法了解了,因而我们面对的支离破碎得历史,我们能得出什么像样的结论?六. 因言论治罪。这似乎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之一,历代都有。美国为什么要把言论自由抬到那么高的地位呢?为了避免单一化。我们很多错误都是因为单一犯的,可是中华民族真的适合这样的多元吗?不能因为没试过说不适合,但尝试的风险谁敢担?七. 宣传。文革的一个表象就是宣传,把民众的精神全都统一起来。看了一些画面,不禁想到现在的一些宣传方式,很类似,强奸式的灌输。我们的强调独立的人格,媒体是一个很好的表征。等到媒体的宣传有了格调,大概有希望。八. 不怕死而怕活,便是那个时代的荒唐。寻死者罪上加罪,有时候可笑到极致就无法笑出来了。九. 对政治失去兴趣的一代。文革后的一代,那些生于七十年代末后的一代,普遍对政治不感兴趣,是后遗症吗?那种漠然让人心酸.谁的错?十. 当代的健忘。也许因为过去很久,很多人对那段历史越来越模糊了。是我们太健忘了?还是因为历史本身不想被我们记住?在逐渐走远的时候,回首看看那过去,意义何在?避免重演?也许不大可能再上演了。但是造成文革的根本原因没有找出来,没有解决,那么上演的就是同一导演的不同剧本罢了。

找不到负责人的大屠杀

我本身对文革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但是在很多小说,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甚至科幻类刘慈欣《三体》,里都会感受到它,挺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的,就看了这本书。这书上来一个作者的前记里面写了这么一段话——我有意记录普通人的经历,因为只有底层小百姓的真实才是生活本质的真实。只有爱惜每一根无名小草,每一颗碧绿的生命,才能紧紧抱住整个草原,才能深深感受到它的精神气质,它惊人的忍受力,它求生的渴望,它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它深沉的忧虑,以及它对大地永无猜疑、近似于愚者的赤诚。看到这句话就决定好啦,一定读完这本书。而后面,真正读完回来看它,竟然似乎概括了整本书。我喜欢这本书有三点,第一就是上面那句“记录普通人”以外,第二:这点的普通人很广,有受难者,有并没有直接受到打压的人,甚至也有红卫兵。这样让我从各个不同的视角看到了文化大革命。第三,就是真实了。最近(2015.2.11)有本书很红,《乖摸摸头》,在他的简介里有这样一句“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看完那本书我感觉很操蛋,什么爱情文艺鸡汤也来万钧之力。今天看完这本书,倒是觉得这句话很对,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关于文革,我并没有很全面的了解也不好写些什么,就随便扯一扯1找不到负责人。我们每年都会举行抗日纪念日,每年微博大量的点蜡烛,每年学校都会默哀一次,都为了一个,抗日战争。但是从来没有大规模(至少影响到我的)的活动去纪念文革。甚至,高中时学历史的时候,文革这一段完全不讲,因为不考,现在看来简直荒谬。难道他不应该被人们学习,被人们记住以警示后人吗?于是,我开始怪这个国家,觉得他莫名其妙,只会去怪罪日本来侵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但是又再想想,发现不对,大家不纪念它,好像是因为找不到这么一场运动真正应该怪罪的人。那么大的损失,那么惨痛的后果,找不到人去怪罪。你可以怪受难者吗?他们真的想反吗?不可能啊。你可以怪红卫兵吗?说说好像都是这些红卫兵的错(这真的是我在看那些涉及了文革的小说时的感受,觉得就是那些红卫兵,就是他们十恶不赦),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不见得啊。井冈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可以怪那些视死如归的上阵红军吗?不可以吧。他们只是相信了领导,服从了领导,坚决贯彻了领导。红卫兵不是也是这样吗?他们相信国家,服从国家,坚决贯彻国家的理念。作者在《一个老红卫兵的自白》里总结说“史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圣徒受骗”,但是他们真的受骗了吗?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在文革期间,受难者受到的苦难很大很大,但是文革之后,红卫兵才是最受到良心谴责的人,而且是真的自己犯了错,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受害者吗?那么可以怪毛主席吗?更不可以了吧。毛主席领导了这场运动,但是这场运动出来,早就脱离毛主席的掌控了。好像,根本找不出去为这场运动负责的人。太悲剧了。————————写到这里出去跑步了再回来写有点懒得写——————————————————2死抓出身。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发现每个人介绍自己,第一句话“我是XXX,是一个XX(职业),出身还算不错/不好/很好”。出身这个东西,都跟着姓名出现了。去评判一个人的时候,竟然不从本身着手,而从一个人的出身去judge,太可悲了。3强词夺理这个太明显了。说都懒得说了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去表现这一点“没情节,拿你写小说来说”哎呀写不下去了这本书里有些人说出来的几句话很妙 摘一下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伟大的一代。⋯⋯应当说,是我们承受着“文革”造成的恶果,就是我们这代人。自豪不是虚张声势,自豪是自己干出来的。如果说“文革”初期的时候还可以说是一场圣战,那么后来完全是一场权力战了。一场权利的再分配。恨那时教我们盲从,教我们单线思维,不会多向思维,不会逆向思维。史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圣徒受骗。弱者的依靠只有法律。【并不赞同,法律本来就是上层人创造来保护上层人的。小孩子是不能骗的,你要是骗了他,等他长大一旦明白过来,你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不见得是报复,而是你在他心里毁灭了。这比你死了还糟!【这话说得太对了。只要大批判,恨劲就来,都是真情绪;只要一斗人,又同情,总是反反复复【这就是当时的围观群众的心情吧。。。也说不清。。。。咱受得了别人叫自己忍的,却受不了自己叫别人忍。痛苦就因为你没能力说清楚它。你要在社会底层,愈下边愈安全,;你要是到了上层,愈上边愈安全。“文革”就是不停止的翻来覆去,你上我下,你死我活,你喜我悲。难道只是因为天真和受革命教育的结果?真的一点也没有因为怕压力、怕连累自己、怕不受组织信任与重视的私心?我不敢承认有,如果承认就承受不了刺心般的自责。但我可以告诉你,有⋯⋯【之所以这段标注出来,是觉得,每个人胸口都难免闪烁着一个红字,每个人都需要忏悔的机会“不敢爱”本身就是一出人间的悲剧,能把纯洁的爱变化成无知的恨,这种爱与恨的颠倒是残忍的。永远再不要单纯,永远再不要做违心的事。宁肯为真心付出沉重的代价,也不要为违心付出悲惨的代价。幸福不会带来任何教益,苦难却能改善人的性格,这是我最积极的生活体验了。世界上最可怕的是空白,精神的空白。【这个讲述人每天实在什么事情都不能干,后来拥有了一本《新华字典》,全背下来了。想到了《象棋的故事》————————摘完————————————最近看了一部韩国的电影《辩护人》,拍的内容是基于卢武铉1980年代的真实事件。我觉得很勇敢。我期待我们也可以把文革拍出来,把它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记住它并且得到警示,而不是隐藏它,教科书上占了个四分之一页。真的做到“我们的命运是你们的警钟”。

很久以前读过

对于不熟悉这段历史的我们来说很震撼,历史已经过去,但是悲剧并未洗却,相反它的阴影还是影响了后面几代的人生.包括我的命运在出生前就被这场浩劫所改变了,但是对于那些被迫选择悲剧的人来说,亲手杀死自己的父母,用毛主席章来钉在自己肌肤里......活着更加痛苦,他们的生命已经缺失.

致那个属于回忆的时代

我95年生人,所谓90后。在之前于我所谓文革只是教科书上干巴巴的字眼,那是特定的几人所引发的政治闹剧。如今我却在《一百个人的十年》中幡然醒悟,这是和所有人息息相关的旷日持久的苦难。每个经理人都是文革的被戕害者,而人民的经历,才真正是时代的经历。我也知道这场革命的伤害,无限的上纲上线,无中生有,恶人们在这场革命中大行其道,为虎作伥,而那些挺直腰板的人,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身心的迫害。而他们所得到的,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只有安慰而没有安抚,那一根根钢柱弯过来,是横打的问号,诘问那些有愧于心的人们,诘问这个时代。也曾对红卫兵抱有恶感,他们既心胸狭隘又无恶不作,仗着手中的“宝书”,口口声声说捍卫主席的权利,可到头来不是为了一己私欲就是纯粹泄愤为乐。可在看完《一个老红卫兵的自白》,其中的一段话犹如当头棒喝:“现在有些人把罪责完全推在红卫兵上啦,我就觉得特别不公平。一个路线错啦,就像井冈山第五次反围剿,对那些红军展示怎样评价呢,能说他们死的狗屁不如吗?对不对?一场战争指挥错啦,战士死了就不算烈士?”红卫兵和当时的大众其实并没有差别,只是一再的受骗,使得这些虔诚的人,被迫。“史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圣徒受骗。”真正值得我们去记住的不是那些红卫兵,而是造成红卫兵所作所为的原因,以及教唆着暗地里操纵着一切的人的邪恶灵魂。我在书中看见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不得不向命运低头的科研人员;有在63号监狱连丈夫去世两年都不自知的可怜妇女,也有因为一句话毁了他人一生的年轻教师,就在我打下这行字的时候,这些人的故事仿佛都跃然眼前了。他们有些人,在这个时代被迫低头,做时代的奴隶,愿挨愿被打,然而心理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也有些人,硬是和这个时代杠上,坚持真理,绝不低头,却损失惨重,可内心这份不屈却扎了根,发了芽,甚至开了花。我曾会无奈地说,这并不是属于他们的时代,当然,这并不是属于任何人的时代,因为在那里没有人的定义,亦没有所谓的制度和道理,可是,现在我却明白了,这又是属于任何人的时代,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又会发生属于自己的故事,而无论好坏,这些故事都会变成历史,当然,文革究其本源是一次历史的过错。遗忘是无意义的,亡佚的回忆终究会被拾起。历史的过错原本是一宗难得的财富,丢掉着财富便会陷入新的盲目。我无法去评判“文革”的影响,因为我既不是亲历者,而经验又太过贫乏。只能和骥才先生一样,管窥一番,看看那些人,那些事。去尽可能地了解他、他们,这个时代。因为我们的身上流着的是他们的血液,中国人的血液。或许哪天,我期待着不久的一天,我能体会他们的愤怒,我能体会他们的眼泪和血。我会向这个时代鞠躬然后再鞠一躬

一百个人的十年,一个民族的十年

书中写到:“然而政治上的觉醒,并不能替代整个民族的彻底觉醒。至今牵绊改革双足的,仍有许多是深远地来自文革的结实的丝缕,不管是看得见的体制上的,还是看不见却牢牢潜在人们意识里的,而一切看得见的都存根于看不见之中。我们民族也许苦难太久太深,总是避讳之不及,而放弃教训的民族是没有希望。人类前进所必需的力量,一半来自教训。” (《一百个人的十年》p381) 以前那个社会主义幽灵也在深处侵蚀着我,善良地使我相信什么“崇高的理想”、以为自己真的是“四化建设的接班人”,教训也够深刻了。虽然我没有经历那个如王小波所称谓的“黄金时代”,但是我就活在中国,又时常觉得不是活在中国;甚至我觉得自己是个外星人,非洲人也行,也是我们大中国第三世界的兄弟啊。如果有一天天国审判的到来,我们之中的谁能免于受难呢?也许都要下地狱。什么功过三七开,难道一个人所谓的“功”真能抵他丑陋的“罪”吗?为什么我们的人总是习惯轻易地就为自己开脱?你看中国大地上那些新贵们的房子上还到处把那中华的救星的像挂着。遗忘是罪恶。无知是耻辱。苦难能蒙蔽人的呼吸。试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伟大的教育就是模式化大批官员,他们的最大贡献:替帝王将相歌功颂德(到现在还是),把最有才华最优秀的民族儿女放进大牢里面。别的国家一提就是歌德、雨果、莎士比亚,中国有什么可以自豪的呢?当然就是马克思,他过去曾是我们的亲爹。但这些一度被遗忘的东西,像阎连科《受活》里讽刺的由一群残废组成的“国术团”要发誓把列宁的遗体运到中国来,于我不再是一个障碍。只有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继续探索下去,把不畏艰险的勇气传下去,就能有不灭的希望。我们不该害怕人类的黑暗,错过再一次更新自己的机会。 我们并不缺乏面对现实的能力,我们缺乏的是真诚无比的勇气。西方宗教对终极世界的关怀,突现个人的尊严,有利于人类总体的提升。可是中国人没有这个关怀,缺乏宗教感,他只有生活的智慧,一切生命的萌芽都在生活的表象下软化了。由于把这有点早熟了的智慧用于小天地里的勾心斗角,而不惜自相残杀,而满足于改朝换代,使国家整体显得无比悲哀。王朝适时候结束了。作者在末尾写到:“一位读者曾写信谴责我:“你曾经信誓旦旦,要为我们一代人写‘心灵史’为什么有头无尾,放一炮跑了?勇气没了?还是也做买卖去了?读了这信,我点燃一支烟,一直抽得烧到手指头,捉笔只给他写了一句话:‘我没权利放弃这使命!’”教训够多了。但中国人就是记不住。那些外国人就记得住,所以能不断进步,把我们打败。中国的文学还停留在一个层次上徘徊,但无须指责。我相信不久它们将重新焕发出光彩的。它将是诗人对我们民族再次的深情讴歌。 “闻闻所闻 /闻闻所未闻”,听到和没有听到的,我不愿再听,相信什么了。如果还想听,那么我只能说人类罪恶的残暴行径超过了任何忧郁的想象。想到我们从这些东西上面出生,只要一个人还能正常感受,不能不倾向自杀。时间再一次顽强地证明,一个人受的苦难有多深,世间的罪就有多大,过去了并不就代表一切。真的很感谢冯骥才先生能为我们留下这么珍贵的文字资料。我们受够了那些中了西方人的毒的评论家,以致我们都忽视了自己,不顾一切地去否定。这样的一本书,使我对中国作家持有永久的尊敬。我后悔没有去读中国的一切作品,觉得自己对中国无知。这是震撼心灵的一本书,其份量堪称中国的《现代性大屠杀》。这是一本仍没有过时的书籍。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百个人的十年”,也是一个民族的十年。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前辈有良知的作家,因为他们暴露黑暗时使人觉察到一丝光明。藉此我用这首诗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吧。

讲个故事

看完冯老的这部作品,不才在此野人献曝和自己有关的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我的爷爷,也就是我爸爸的爸爸。爷爷在我的印象中,只存在于乡下老家正堂上方那额角分明,眼神坚毅有神的黑白照片。见不到爷爷,是因为他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不存在在这个世界了,他用一瓶毒药结束了自己。只有过年或者大的节日的时候,才能听大爹他们说起。爸爸1962年生人,家中排行老幺,原来的名字后两字是宅玉,意为家中至宝,到后来才改了名。爷爷自杀那年,爸爸五岁。在大爹和族里乡亲聊天时,才能听到有关爷爷的直言片语。爷爷的职业是医生,早年加入了国民党,19岁升为少校,仕途坦荡。反“右”之前,我们家其实是在宜昌老镇上面,也算是地道的“城里人”,但是因为右派的身份问题,后来全家下放到现在的农村。在农村,爷爷依然开着诊所,乡里乡亲有个头疼脑热的都过来看病,爷爷看着些农民实在穷,而且病实在重,就睁只眼闭只眼的让他们拖欠着医药费。1967年,也就是爸爸5岁那年,他饮下了自己配置的毒药,以体面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而1989年出生的我,无法想象1966-1967年间的他,受了什么样的遭遇,但那些我从书本里猎奇来的整人方式可以略知他受的刑求。但是,脑海里最挥抹不去的想象则是想象他临死前自己站在柜台前配置毒药的过程,也许那一刻的他内心平静异常吧,而且会自嘲用自己吃饭的手艺结果自己吧?今年回国看望大爹,大爹三杯白酒下肚,有些喝高了,他就说了,“我们这家人都是嗜酒的,就像你爷爷,又一次喝多了,一头载到粪坑旁边的石板上,还好没有掉下去哦!旁边来了一条狗子,过来舔你爷爷,你爷爷一边挥手,还一边说‘莫舔我,莫舔我撒’!”大爹说的满脸红光的笑,我听的满脸泪。第二个故事,是本科时候导师和我一个闲聊时候说的。导师是个海归,还是出身显赫的海归。有次她聊到在美国的邻居时,旁边住的就是一个中国人,是文革时候逃出来的。她问邻居为什么现在不回国发展了,邻居说,国内那些现在爬上去的、有权有势的当年全是整他们的人,她不敢回来,“回来了还是坏人管着”。第三个故事,是我自己的故事,好像和这本书的主题完全不搭调,又好像说的是一回事。是这样的,小学一年级,我5岁,爸妈都很忙,所以上学比一般小孩子要早。一次班里班主任组织我们向一个贫困生病的学生捐款,说的是每个人要捐两块钱。第二天临放学的时候,老师来收捐款,我一个激灵发现早就把这桩事情忘的干净了。而且当时在我们这个小县城,上学也就十分钟的步行距离,那么小的孩子随身也不会带着钱。结果,班里没带钱的小孩除了我还有8、9个。班主任于是叫我们近10个人站到讲台前成一排,然后对着全班人说,“大家都不要向他们学习,他们都是‘没有爱心’的人。”这个事情,直到现在我爸爸还拿着当做说我的话柄,至于为什么我爸爸会知道这件事情,是不是我告诉的他,还是班主任找的家长以及这件捐款的事情怎么解决的,我统统没有印象了,只记得黄昏放学前站成一排的小学生,顶着“没有爱心”的帽子,在同学注视下,羞赧到通红发烫的脸。

一本震撼心灵的书

这是一本震撼心灵的书籍,是用受访者的血与泪写成的。之所以有那么多在文革中受迫害的人,想尽各种办法去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因为比死更可怕的是对肉体的折磨,对灵魂的虐杀,是让人生不如死。而文革做到了这一点,用尽了各种难以想象的残忍方式。文革的伤痛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反思,警告后人引以为戒。任何领导人,任何再伟大的人,都只是个人,不是神,都会犯错误,把错误当成真理,或者利用错误将错就错,会残害多少人的灵魂与生命。这本书中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太多了。

十年

09年底看的这本书,是一位老师力荐之书这本书看完心里不会轻松,所谓命运的洪流。对于大人物来说,历史与他们的命运相互交织,他们的选择他们的作为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而他们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在苦乐悲欢之间看似与普通人一样的无力,甚至更为跌宕;然而大人物与小人物的不同在于,他们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而小人物本身与历史的进程能有多大的关系呢?上面一句话,对于他们变成了百分之百的命运,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甚至没有选择不去选择的权利。所谓人民大众创造了历史,他们不过是被历史创造罢了大人物的苦难是无论如何无法跟小人物的苦难相比的,大人物的苦难是生活中的波澜,总有那么多人想办法为之解决,即使当前无力,生前死后,总会有个交代;然而小人物的苦难,是贯穿生命每一刻的空气,逃不脱挣不落,很少有人会去关心小人物的苦难,连他自己都认为这些苦难是自己的命运,于是小人物的苦难就这样随着小人物淹没在世事中,永不会被记得。冯骥才做了一件伟大的事,让每一个小人物好好的看看自己的命运,自己的苦难

文革是一场整个中国版图范围内的洗脑

。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整个中国那么多人会被同一种荒谬的思想浸淫了十年,而他们的行动早已超越了伦理与习俗,无边无际的狂热就像山火,举国上下蔓延开来。这一烧不要紧,整个中华文明却几乎成了灰烬。从最底层的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场浩劫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做法。大人物的纵观全局有时未尝不是一件坏事。站得太高而感觉眼皮底下的一切都像是蚂蚁,而容易忘记正是这蝼蚁之众把自己抬高到这个位置。历史记住的总是大人物,他们踩着蝼蚁搭成的墙浮出时间的水面,而蝼蚁的故事却往往无人倾听。人越单纯,越容易被煽动。原以为文革的十年中尽管极尽世间之荒唐,但至少人们是虔诚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这场民族的灾难中也还有着一些冷冰冰的温暖,但是似乎只有文革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称得上如此,一场本身就是谬误但还不至于那么离谱的文化革命很快就沦为政治投机者们的战场,狂热的民众则心甘情愿地变成了炮灰,呼啊喊啊激动啊,却被那些当权者无耻地嘲弄着,然后十年终了,我们所有人都被历史无情地嘲笑了。http://lidusa.blogbus.com/logs/37971213.html

历史已经全部记住,就看人们自己是否已经把他忘掉

关于文革这个主题,虽然总听人说历史啊要与遗忘作斗争啊新一代的人已经什么的。但就我这一个生于彼十年后很久的人来说,不管是回忆纪实还是政治角度的剖析。有心挖掘资料的话,足够看很久了。“历史已经全部记住,就看人们自己是否已经把他忘掉”。要说惨之一字,这本书倒不算描述到极致的。况且十年里的事论惨又哪能找到极致呢。要说为什么要买这本书,倒是对作者的信任了。信任彼人的见识与全局观,能够从一百个人的经历里,通过材料取舍,提炼出一个他本人对十年的观感。那观感糅杂了一百个人的观点视角,自然有其价值。特特揪住过去不放的人,心里大概都很苦。这份执着又通常来自于亲身过去的苦难。那苦难延续着人心的苦痛,又是一分力量,支持着斯人继续执著。总想起犹太人威塞尔看了美式好大喜功的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后的想法:真正的纪念馆不应如此,让人走出去的时候心满意足,自以了解了事实的一切,而是应该让人心里信服地说一句:我什么也不了解。这大概就是我看了些这本书的感受。原来有那么多个侧影我还不了解。每次看十年文字,非要给下面那片混乱总结出什么教训,总是那些:无秩序中表现人性弱点云云。但原来在这主题里还有那么多。大概每到了秩序崩塌的历史时期,人性的光明面与黑暗面都表现到了极致。折射出那么多五光十色的,弥散的光影。看当当上有人说这书文笔不好。我倒觉得是作者特意还原口述者的语气,以期更加有真实感。这样的作品加上作者的修饰煽情倒显小气了。

《一百个人的十年》

几度看不下去,心中非常压抑,一口恶气无法吐出。十年文革隐隐的压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尽管我们被教育着淡忘这段历史,尽管偶尔在影视剧中提及时突出的只是纯真片段,但社会的良心不会泯灭,本书从普通百姓生活中真实展现了那个荒诞不经的时代,荒唐的让仅仅2、30年后的我们甚至都觉得不可能。不能忘记历史,我相信总有一天全社会都会深刻反思,彻底揭开历史迷雾,不要只是从政治出发把一切都栽赃到林江身上。

文革的阴影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沉重的灾难之一,文革这场十年浩劫已然悄悄过去近半个世纪,当年受尽折磨的受害者恐怕大多已经与这个世界作别,昔日激情澎湃誓死保卫毛主席的红小兵们也已进入暮年。而当这些文革亲历者陆续告别时代的舞台,我们还能找到谁,能比他们更有资格,对这场至今尚未被彻底反思的灾难进行深刻的挖掘呢?一直以来文革被定下这样的基调,“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历史教科书同样惜墨如金,力求点到为止,从上到下,这个社会被呼吁集体向前看,向未来看齐。当下的政权依旧不敢对这场党和国家最为严重的灾难进行太多的追究,但又还不至于懦弱到面对陆肆那般噤若寒蝉,于是,浩劫中活下来的幸存者,成长在这个国家的新一代,便只能听到这样统一而简单的声音。在每逢周年的纪念日里,一面是对改革开放功绩的大书特书,一面却是对文革浩劫的集体沉默,人们就这样在鲜花和掌声中主动或被动地翻过历史惨痛的一章,然后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昆德拉说,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的许可了。政治环境似乎成为所有人回避的一个理由,但我可不可以认为,在面对被阉割的历史时,包括历史界,文化界和知识界在内,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在默许自己失去历史记忆,失去反省的精神?要确保悲剧不被重演,要实现更加深刻的进步,历史罗列出来的药方中,持续而彻底的反省永远是最好的一剂良药。历史、文化的遗毒让处于文革的中国社会表现出最为疯狂、最不可理喻的症状,然而更为悲哀的是,因为恐惧,因为缺少反省这剂良药,这个国家所中的毒至今尚未被彻底解掉。在文革结束20多年的时候,冯骥才在他的书中写道,尽管文革政治已被处死,它的幽灵仍犹存未泯。作为权力生命的文革已经消亡,但作为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文革依旧顽强地活着。放至文革结束30多年后的今天,冯骥才的话亦不耸人听闻,文革所表现的封建文化中对领袖的迷恋,人文精神的缺失依然实实在在的表现在我们面前。当年的情形是人人手捧红宝书誓死保卫毛主席,几十年后,依旧有人拿着总理在黑板上的题字表上框奉若至宝;几十年前,暴动的人群用各种灭绝人性的方式逼死异己者,几十年后人们的斗争方式有过之而无不及;几十年前,“地富反坏右资”被群众套上高帽游街开批判会,几十年后公检法们将犯罪份子游行公审公判的闹剧依然存在。导致文革的因尚未消去,文革新酿出的果又添出几分困扰。缺乏诚信精神,轻视历史文化为这个国家再度蒙上新的阴影,人与人之间的猜疑与敌意,犬儒主义文化不断恶性地发酵。我们自诩为文明古国,却一直在朝着建设现代文明国家的大道上挣扎,甚至让人不时担心是否要退回到人类的野蛮时代,在筋疲力尽中,脚下文革的阴影死死地缠住了我们。再回头面那场长达十年之久的人祸,有人说,文革其实是由整个中国社会共同炮制的一场噩梦,审视这场噩梦固然需要智慧,更需要足够的勇气,然而在此之前我们究竟还能坚持多久?当所有人都过早的卸下沉重的十字架,谁又能保证,我们不会再度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们在等待“忏悔”吗?

  文革过去了三十几年,然而文革所依赖的土壤——思想专制、忽视人权——依然存在。很多人呼吁过对文革忏悔,但是大家都在等待,难道我们就这样等待下去吗?忏悔应该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反省,我们逼迫他人去忏悔合理吗?  其实我们的等待说明我们自己任然未脱离文革思维,依然以一种道德优势自居。49年的转折是整个民族的选择,转折点上的绝大多人主动放弃自己立场,自愿把自己投入乌托邦潮流里洗涤。从这来说,是整个民族的合力自愿导致的大跃进、文革等灾难,所以忏悔应该是整个民族的忏悔。如果我们认为那是场浩劫,那么我们就应当忏悔,反之单纯去迫使他人忏悔实际仍然是我们专制作崇。对于纳粹忏悔,并不是纳粹主义者,是阿登纳、勃兰特等反纳粹者所做的,因此对于中华民族的文革,也应由反文革的我们来忏悔。忏悔不应当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还应该有忏悔的行动。  文革博物馆没有条件建立,但我们可以用一些固定形式来忏悔。我的想法是向天忏悔,我在北京工作生活,我希望能够和一些人一起到,每个月或每个季度一次去天坛忏悔,低头忏悔或跪地忏悔。我们传统基本算是不敬鬼神,但对天还是一直怀着敬畏,我们该抛弃“人定胜天”的狂妄,对自然世界我们应当承认自己渺小。  忏悔文革,反思自身。对应当前社会,我们要吸取“砸烂旧世界”的教训,社会拥有不完美,需要我们不停的去改进而不是彻底推翻,需要我们突破专制的坚持,也需要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宽容。需要明白思想的多元,别人并不是恶魔附体,我们也不是正义化身。“民主法治、自由公正”的建立不是打倒他人,是取消特权,人人平等行使权力的落实。  以上是个人的想法,朋友若也有一些思路(如其他忏悔形式等),希望能够分享!

这是一本读过之后让人的后脊梁骨都发寒的书

真实的东西往往让人更加难以置信。十年,对很多经历过文革的来说,就是他们的一辈子。人类所经历的苦难,会让人感觉到这个世界的荒谬。有句话叫,只有人享不了的福,没有人受不了的罪。读了这本书,你对这句话会有更深的体会。看过很多描写人类苦难的纪实文字。如纳粹集中营,越南战争,红色高棉,太平天国,南京大屠杀总之,人对同类所做的事,让我觉得这世界最邪恶的动物,叫做人。

后文革时代的得与失:关于文革中的青年情绪

后文革时代的得与失:关于文革中的青年情绪阅读《一百个人的十年》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被震惊的过程,虽然这场运动仅仅才过去不到半个世纪,故事中的中国人却仿佛与当代的我们天差地别。在有些时候依然可以看到某些中国人的典型特征,例如判处“反革命”罪时对亲属的连坐制度可以说颇具中国特色,但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仿佛完全是另一个性质迥异的社会——不论是极端的理想主义和革命的忘我精神,还是对儒家伦理的彻底颠覆,这些都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这印证了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政体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品性,享有同一文化的人民在不同政体下完全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状态。毫无疑问文革是值得反思的,反思的主要方式就是比较文革与之前后时期的差异,总结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或者失去了什么才导致文革的产生,从另一角度讲就是现在的我们应该比文革时多寻求什么。然而我认为那些应该寻求的东西我们已经反省得足够充分了,比如去偶像崇拜、建立法制社会、维护人权等等,不管它们在现实政治实践中看起来依然有多磕磕绊绊,但至少已在学理上达成了社会的共识;相反,我倒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翻转个角度审视文革,不是观察我们在后文革时代应寻求或已获得了什么,而是我们失去了什么,也许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反省文革。在《一百个人的十年》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蕴含在人们体内的一种亢奋的情绪,这种亢奋的情绪表现在身体上是“穿军装,打红旗,在乡间山野一队队死走”,表现在精神上则是没日没夜的批斗大会。有人会说这种情绪是革命不可避免的衍生物,因为革命中的人们总是倾向于极端,倾向于丧失理智。但革命又是什么呢?革命不是常常来自于对旧有政权或制度厌恶的总爆发吗?在这个意义上,文革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迥然不同,因为文革中的中国人不像法国大革命时的第三阶级那样,达到了无法忍受的对当时政权不满,相反,当时的人们却仿佛沉浸在一种巨大的满足中,之所以要拉练,是因为有“保卫毛主席”的满足感,之所以要互相揭发,是因为有“抓特务”的满足感。尽管这种满足感本质上来自于虚无的崇拜,但它的的确确与传统革命中的不满形成了鲜明对比。心理学家会把这种革命式的亢奋比作个人处于青春期时的躁动。的确,文革可以看作一场青年的革命——作为文革主力的红卫兵便是由青少年所代表,但这样规模的政治运动却不一定是心理学的解释所能涵盖的。心理学会强调人在运动中的无意识,但文革中的大多数人却无疑都是有很强的共产主义意识的;心理学会把革命视为父子间自然的对立,是彰显了儿子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但将政治运动解释成是里比多在作祟又过于简单。其实新旧思想的矛盾不一定非得从心理学中去寻找根源,这种情形古已有之。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已指出了城邦中青年人与老年人的对立。在《理想国》伊始,为青年人所敬仰的苏格拉底对正义的探讨就是以驱逐克法洛斯——这一城邦旧有传统的代表——为前提条件的。而苏格拉底本身也担当了向青年传播新思想的代价——因“腐化青年”而被雅典处以极刑。因此,文革的情绪是一种青年的情绪,代表了对象征权威与传统的老人的反叛。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夏雨在全班同学的哄笑中捉弄了老师,如果姜文只是温和地表现了这种反叛,那么在真实的文革中这种反叛所带来的结果就残酷得多了:许多享负盛名的老师被随意质疑、嘲弄、甚至逼得自杀。然而青年的躁动远不止于此。如前面所说,文革的亢奋情绪在各种“在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的满足中实现。每个人都想赶在生活前面,每个人都有燃不尽的热情,《我们,陷阱中的千军万马》中的主人公最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当其他人生离死别地奔赴北大荒时,他却“特别兴奋,起劲地敲锣打鼓,拼命喊口号”,“只有一团火热的、膨胀的、闪闪放光的感觉”。或许青年的情绪就是一种“膨胀”的感觉,是一种极端主观的自信,决不甘心默默无为,不管我们认为他们的理想有多么的虚无缥缈,他们自己是感到无比充实的。这种青年的情绪与二战前德国军国主义的青年情绪颇为相似(文革中“解放全世界”的口号不就也正是军国主义吗),他们都在传统价值的废墟上重新定义、创造自身的价值,如果那时的中国青年能读到尼采,他们也是一定会被深深吸引,义无反顾地朝向“超人”努力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说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所有人的各得所需,即一种彻底的无为与价值的湮灭,那么那些革命小将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追求恰恰是共产主义的反面极端。同时极需注意的一点是,这种青年的情绪决不是自私的,而是绝对公共的。在文革中,人们史无前例地实现了彻底的,仿佛只有在卢梭的契约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才能实现的,公共精神。私人领域完全消失。人们轻易地揭发最亲密的朋友与家人,而不会有任何愧疚感,因为在所有人看来,毛主席、党中央与新中国的利益自然地高于一切私人的利益;而且只要态度真诚,揭发也被认为是一种宗教式的救赎,因为人们无疑认为净化身边的人是每一个人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如果掠去少数别有用心的自私者,文革的中国简直是一块卢梭式公民社会的完美模板,在其中每一个人都把自己与其他人视作共同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不是右派,是左派》中,主人公在文革后依然保持着极端激进的公共精神,要“在全国设绞架,凡是祸国殃民、给党抹黑的,就除了他”。当我们在听他讲述时,他的激情全然不像一个七旬老人,而倒像一个毛头小伙;文革中的公共精神在其激进意义上也是属于青年的,他与古罗马、英国那种成年人才有的保守、持重的公共精神截然不同。最后,这种青年的情绪导致了善恶观念的极端化。如果说共产主义有时也可被解释为一种宗教,一种“不信之信”,那么文革中的善恶观完全是宗教性的。文革的逻辑是,不是革命,就是反革命,不是左,就是右,不是善,即是恶,根本没有中立的可能。样板戏最好地表现了这种无处不在的极端善恶主题,其内容始终如一:革命者与反革命者的斗争。在《最聪明的人》中,一群人在打碎的毛泽东瓷像前跪地不起,谁跪得最久谁就“最彻底,最坚决,最不犹豫”,也许用宗教来解释文革中的偶像崇拜更恰当:毛主席无疑成了文革中“公民宗教”的唯一上帝,象征了最高的善,而一切与上帝意见相左之人除了是撒旦还能是谁?文革中的一幕幕对“右派”的迫害自然让我们想起了中世纪的宗教斗争,它们都试图用一把绝对的标尺去衡量每个人,只不过中世纪人们的异教身份明显,而文革中的“右派”则需要人们去“挖掘”。文革的灾难在于没有人能够真正认识与把握这把善恶的标尺,它很可能出自领导人随意的一句话,但人们只是无意识地把这些政治标语抄写在所有文章的开头,因此其实根本没有人知道这一标尺,它像一本残酷版的圣经,一把无形的尚方宝剑,所有人都可以拿它斩杀他人,也可以被他人斩杀。回到当代的我们。当代的中国与文革的中国反差如此之大,以至于文革的复发是不可想象的。青年的情绪在当今中国不复存在。首先,作为文革的基础,政治早已没有从前的威严,人们再也不像过去那样看待共产主义精神,认为它只不过是多种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它甚至在本质上与其他自由主义的政治也没什么区别:人们再也不相信存在什么绝对崇高的政治理念。人们或许也和过去一样追求政治,但心态上截然不同:过去的青年为政治理想而上山下乡,现在的青年却为稳定的生活而报考公务员。总的来说,不光是统治者的政治权威被彻底去神圣化,共产主义本身已被祛魅了。这是一个经济繁荣的时代,却也不可避免地是一个政治萎缩的时代。其次,在当代我们再也找不到文革中那种活跃的精神状态了。可以说,过去的人们竭尽全力地生活,现在的人们却为生活竭尽全力。在文革中,人们搞拉练、大生产、开大会,不管这些有多么的没有意义,却与现代公共活动的沉寂形成鲜明对比。在现在的中国,一切与公共性相关的事务都是值得怀疑的,政府选举是过场子,宣誓大会是作秀,举办奥运会与世博会也是政治宣传,而似乎只有私人的事务是不需要怀疑的。在经济社会中,不会进行利益计算的人们注定要被残酷地淘汰。最后,极端的善恶观在当代被价值多元化所取代。样板戏被认为是可笑的,因为人性怎么可能如此简单,只分为天使与魔鬼?人们再也不问左与右,而是施行一种普遍冷漠的宽容,我们宽容别人的意识形态不是因为我们关心他们,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们怎么想根本不感兴趣。文革中的人们按阶级分化自己,但其实他们从未分离,不然贫下中农为什么死追着地主阶级批斗?其实文革中的人们对身边的人是无比“关心”的,只不过这是一种残酷的关心。而否定阶级斗争长达30年之后,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团结统一的共同体了吗?现在中国只有比文革中分化得更深,在贫与富、权与民之间已有难以消除的鸿沟。王小波在总结文革的教训时,把一切归于“无知”——无知是最大的罪恶。但文革中的人们真的是完全无知的吗?当人们在臆造判罪理由时,不是很善于作推理吗,文革中不也有科学家、政府官员、医生吗?因此王小波所说的无知,只是缺乏一种对最高权威的怀疑主义罢了,而除此以外,怀疑主义可以说充斥了文革的各个角落:对人民教师的怀疑主义,对当权派的怀疑主义,对知识分子的怀疑主义……何况,无知与社会动乱的联系本身是值得讨论的。卢梭不是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反而赞赏那种斯巴达式的无知吗?斯巴达人不懂得什么哲学与艺术,甚至蔑视搞这类“文化活动”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懂得一些基本的公民道德就足够了。因此,文革的悲剧不在于鼓励人们的无知,而恰恰在于鼓励人们去进行哲学式的怀疑,单纯的偶像崇拜不足以导致人性的灭绝,而极端怀疑主义导致的社会伦理的崩塌才是根本之所在。注意到文革对社会伦理的毁灭,才能认识到文革对后文革时代的长久性影响。文革中,不光文化遗址被毁得一干二净,更重要的是传统的价值观被彻底淹没。文革一结束我们就迎来了改革开放,还没从传统文化的废墟中回过神来,就接受了西方价值观的狂轰乱炸。那十年不仅是失去的十年,更是断裂的十年,把后文革时代的我们置于全新的土地上。我们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吗,或者只是西方化的东方人?

读过此书之后,再也不相信主流意识形态

初中时读的,最早是在《读者文摘》中看到的节选,后来在书店一眼就看中黑红相间的装帧,很喜欢里面每节的标题字体用的是有些残破的宋体字,非常有感觉,读完之后,里面的细节在脑中久久挥之不去,我知道自己以后不可能再相信主流意识形态了

嘿 老卞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想到你。想到你上课时候,一直走来走去。讲阅读理解,我们没找到关键句的时候,你会背对着我们,把手里的卷子或是练习册举得高高的,点着某一个地方,说,同学们,就是这里这里。教完我们这届高三,你就退休了。当时听说你要去办幼儿园,这些美好的小朋友,你想好好去照顾去保护他们。很久没有联系你了,不知道你近况怎么样,身体还好不好。最开始,高二的时候你带我们,上课叫人回答问题总是叫那几个你原先认识的。后来你慢慢开始认识别的同学,然后每一段时间你认识的新同学,总是被你叫起来回答问题。有一天你开始认识我了。之后,就常常被你叫起来回答问题。学生时代永远有一种知道老师会叫自己的本领。很神奇。很多人不喜欢你。高中都会拿本子记每天的作业,写一些心情感受。班里好几个同学都会传来传去看,顺便写下自己的想法。其实我不太记得自己当时在本子上写了关于你的什么话,不过我是喜欢你的。但是这一写,几乎是引起了记本子以来最大的纸上讨论。在那页上,各种颜色各种笔迹,明明就是在纸上,可你却好像看得见每个人都在说话一样。也许过年的时候,可以回家重新找出来看一看。你是经历过文革的人。上课的时候,偶然会听到你说起。你会英语会俄语,也被批斗被打压。你看到我们不争气偶尔生气的时候,会说道,要不是文革,自己才不会在这里教书。然后,你总是停住,不往下说的沉默,继续上课。好多人不喜欢你的教学方式,不过我觉得当你盯着一位同学叫的时候,因为你是知道他会错的,错了才会进步。你一直试啊试啊,你就知道同学的不足在哪,懂的地方又在哪。所以我每次被你叫起来,不管答得对或错,我都觉得很开心,有机会去进步。有时候,早读在讲台上领读课文的时候,你经过教室门口,会用很有趣的表情和我打招呼,明明自己还在念课文却会忍不住笑。有一次在走廊上碰到你,你说我有beautiful smile。我到现在啊,都觉得非常骄傲。高考结束后,英语考了我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分数。我好想谢谢你。我发短信跟你说,虽然我不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但是高考英语考很好,谢谢老师一直以来的照顾。后来你回短信说,你一直是我引以为傲的学生,今后的日子,也要加油。我看到之后,在房间里大哭。我写这段话的时候,忍不住掉眼泪了。经历过大风大雨,不care学校里的各种竞争,我想我懂你的真心。记得最后一堂课的时候,你说要送我们一个礼物,就讲了一个羊、狼和狮子的故事。我有些细节记不清了,在网上搜了这个故事重新看。那个时候听的模模糊糊,就坐在那里看着你,听着你讲,时间氛围刚刚好。即将开始不一样的人生的我们,你用童话告诉我们,有选择的权利是有多重要。我想我会更懂这个故事。好抱歉那么久没有联系你。寒假的时候去找你玩,我亲爱的老顽童。两群羊、狼和狮子的故事。上帝把两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南,一群在北。还给羊群找了两种天敌,一种是狮子,一种是狼。上帝对羊说:“如果要狼,只有一只,它可以随意咬你们。如果要狮子,必须两头,不过你们可以任选一头,还可以随时更换。”南边的羊想,狮子比狼凶猛,于是就要了狼。北边的羊想,狮子虽然比狼凶猛,但我们有选择权,于是就要了狮子。狼进了南边的羊群后,开始吃羊。狼身体小,食量也小,一只羊足够吃几天,羊群几天才被追杀一次。北边的羊选了一头狮子,另一头留在上帝那。狮子进入羊群后,也开始吃羊。狮子比狼凶猛,食量惊人,每天都要吃一只羊。羊群天天都被追杀,惊恐万状,赶紧请上帝换一头狮子。不料,另一头狮子一直没吃东西,饥饿难耐,扑进羊群,比前一个狮子咬得更疯狂。羊群一天到晚只是逃命,连草都快吃不成了。南边的羊群庆幸自己选对了天敌,嘲笑北边的羊群没眼光。北边的羊群很后悔,向上帝央求更换天敌,改要一只狼。上帝说:“天敌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了,必须世代相随,你们惟一的权利是在两头狮子中选择。” 北边的羊群只好把两头狮子不断更换。可两头狮子同样凶残,换哪一头都比南边的羊群悲惨得多,它们索性不换了,让一头狮子吃得膘肥体壮,另一头狮子则饿得精瘦。眼看那头瘦狮子快要饿死了,羊群才请上帝换一头。这头瘦狮子经过长久的饥饿后,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己虽然凶猛,一百只羊都不是对手,可是自己的命运是被羊群操纵的,羊群随时可以把自己送回上帝那里饱受饥饿煎熬,甚至可能饿死。想通后,瘦狮子就对羊群特别客气,只吃死羊和病羊,凡是健康的羊都不吃。羊群喜出望外,有几只小羊提议干脆固定要瘦狮子,不要肥狮子了。一只老羊提醒说:“瘦狮子是怕我们送它回去挨饿,才对我们这么好。万一肥狮子饿死了,我们没有了选择的余地,瘦狮子很快就会恢复凶残本性的。”众羊觉得有理,为了不让肥狮子饿死,它们赶紧把它换回来。原先那头肥狮子,已经饿得皮包骨了,并且也懂了自己的命运是被羊群操纵的道理。为了能在草原上待久点,百般讨好羊群。而被送交给上帝的瘦狮子,则难过得流下眼泪。北边的羊经历重重磨难,终于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南边的羊的处境却越来越悲惨了,那只狼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羊群又无法更换,就胡作非为,每天都咬死几十只羊,这只狼早已不吃羊肉了,它只喝羊心里的血。还不准羊叫,谁叫就立刻咬死谁。南边的羊只能在心中哀叹:“早知道,还不如要两头狮子”。


 一百个人的十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