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集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0
ISBN:9787500406334
页数:21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58.应该结交学问渊博、恪守正法、高尚聪明的朋友;应该明了事义,消除疑惑,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59.不装饰打扮,不向往世间的娱乐和欲爱,不涉足繁华之地,言语真实,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0.抛弃儿子、妻子、父亲和母亲,抛弃钱财、谷物和亲属,抛弃一切爱欲,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1.智者懂得:“这是束缚。其中幸福很少,快乐很少,痛苦倒是很多。这是钓钩。”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2.冲破这些桎梏,犹如水中鱼儿冲破渔网。犹如火苗不再返回燃烧过的地方,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3.目不斜视,足不踌躇,守住感官,保护思想,不怀欲望,不受烧烤,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4.抛弃在家人的标志,犹如波利质多树抛弃树叶,穿上黄色袈裟出家,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5.不贪图美味,不犹豫动摇,不养育他人,挨户行乞,心无牵挂,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6.摒弃心中五盖,清除一切污点,独立不羁,斩断爱和恨,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7.抛弃快乐和痛苦,也抛弃从前的喜悦和烦恼,达到无忧无乐,安宁,纯洁,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8.竭力获得至善,诚心诚意,行动积极,勤奋努力,坚忍不拔,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69.坚持隐居和修禅,坚持遵行正法,洞察生存的危险,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0.企求灭寂欲望,谨慎,聪明,博学,深思,知法,自制,努力,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1.犹如狮子不怕声响,风儿不怕罗网,莲花不怕污水,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72.犹如兽王狮子四处游荡,以利牙征服众兽,而栖息在僻静之处,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内容概要

郭良鋆,女,1943年5月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语巴利语专业,社科院印度古代梵语巴利语文献研究员。
专著:
1、《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2、《佛本生故事选》(巴利语译著 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2月;
3、《经集——巴利语佛教经典》(巴利语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月; 4、《故事海选》(梵语译著 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8月。
论文:
1、“佛陀形象的演变”,载《南亚研究》1990年第3期
2、“《梵网经》中的‘六十二见’”,载《季羡林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1991  3、“印度教三大主神的形成”,载《南亚研究》1993年第4期
4、“《入正理论》梵汉对照”,载《中国佛学》第二卷一期,台湾,1999年

书籍目录

译者序
第一品 蛇品
第一章 蛇经
第二章 特尼耶经
第三章 犀牛角经
第四章 耕者婆罗豆婆遮经
第五章 贡陀经
第六章 毁灭经
第七章 无种姓者经
第八章 仁慈经
第九章 雪山夜叉经
第十章 林主夜叉经
第十一章 胜经
第十二章 牟尼经
第二品 小品
第一章 宝经
第二章 荤腥经
第三章 羞耻经
第四章 大吉祥经
第五章 针毛夜叉经
第六章 法行经
第七章 婆罗门法经
第八章 船经
第九章 戒行经
第十章 起来经
第十一章 罗喉罗经
第十二章 文基娑经
第十三章 正确游行经
第十四章 如法经
第三品 大品
第一章 出家经
第二章 精进经
第三章 妙语经
第四章 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阁经
第五章 摩伽经
第六章 娑毗耶经
第七章 赛罗经
第八章 箭经
第九章 婆塞特经
第十章 拘迦利耶经
第十一章 那罗迦经
第十二章 二重观经
第四品 八颂经品
第一章 爱欲经
第二章 洞窟八颂经
第三章 邪恶八颂经
第四章 纯洁八颂经
第五章 至高八颂经
第六章 衰老经
第七章 提舍弥勒经
第八章 波修罗经
第九章 摩根提耶经
第十章 毁灭以前经
第十一章 争论经
第十二章 小集积经
第十三章 大集积经
第十四章 迅速经
第十五章 执杖经
第十六章 舍利弗经
第五品 彼岸道品
第一章 引子
第二章 阿耆多问
第三章 提舍弥勒问
第四章 布那迦问
第五章 弥德古问
第六章 陀多迦问
第七章 乌波湿婆问
第八章 南德问
第九章 海摩迦问
第十章 都提耶问
第十一章 迦波问
第十二章 阁多迦尼问
第十三章 跋陀罗弗达问
第十四章 乌德耶问
第十五章 波娑罗问
第十六章 摩伽罗阁问
第十七章 宾吉耶问
第十八章 彼岸道经
《经集》主要词汇译名表
《经集》浅析

编辑推荐

《巴利语佛教经典:经集》曾于20世纪90年代在我社出版,受到读者欢迎。现在再版,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汉译佛经中 《阿含经》常被称作是早期佛教基本经典,实际上属于部派佛教,而不是原始佛教。这本由郭良鋆先生在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在斯里兰卡进修巴利语期间翻译的巴利语佛典《经集》,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早期佛教的经文汇编。属于巴利语三藏小部。列在经藏《小尼迦耶》的第五部,它汇集了部分早期佛教经文,其中多数经文的产生年代相当古老,有的甚至是最古老的。可反映出原始佛教“重伦理修养,轻抽象思辩”的风格。《经集》仅次于《法句经》在小乘佛教国家中广为传诵。

图书封面


 经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巴利文《经集》中的《彼岸道品》,被一些学者们认为是最早成文的佛教早期文献。我最早读到《彼岸道品》,是在原日本京都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松本文三郎(1869-1944)所著《弥勒净土论》一书中,松本文三郎在书中翻译和引用了《彼岸道品》的前三章。    其第一章的中译(张元林译)如下:    一、叙词(Vatthugatha)  1、乔萨罗(舍卫国)有一婆罗门,善歌咏。为求贫者而向南行。  2、住于阿拉卡附近阿萨卡之高达比利河边,拣拾落穗果实。  3、河边有一大聚落,他以其所获为之行大供养之行。  4、大供养既已行毕,复又厌离此世。时有一婆罗门前来。  5、垢发秽齿,双足肿胀,四肢颤抖,求给五百金。  6、波婆离(Bavari)见之,请入座,问其安否,并曰:  7、“我已施舍完所有之物,又哪里还有五百金呢?”  8、“若我不能得到所求之物,从今开始,七日之内,汝头裂七块。”  9、此凶暴者即下此毒咒。波婆离闻听此语,不胜悲伤。  10、忧愁悲伤之极而绝饮食,然心中未忘禅定之乐。  11、慈天见波婆离沈缅于恐怖悲伤,于是前来告曰:  12、“彼莫能辨头为何物,乃贪婪之人。如何从彼处知头及头裂之智慧?”  13、“慈天,汝若知此,请依我所问,教导我头及头裂之缘由,我愿谛听。”  14、“吾亦不知究竟,难辨其为何物。头及头裂之知识,唯佛知道。”  15、“但是,在现世真的有人知头及头裂知识,敢问此人之事吗?”  16、“首先,甘蔗王之后裔、世间之主释子具人中之光,从毗迦罗城出。  17、彼于今成三佛陀(‘三佛陀’为‘三藐三菩提’之古译,即‘正等觉’),成就一切,得一切智,无所不知,灭一切法,无不解脱。  18、彼乃现世佛陀,是薄伽梵,是正见,教授佛法。汝当诣彼处请其说法,将详细为汝分说。”  19、波婆离闻此三佛陀之事,内心不胜欢喜,悲哀渐灭,甚为乐悦。  20、波婆离欢喜已,又问:“世间主究竟居于何国、何城、何村?吾将诣彼无比胜者、无不解脱者处所,亲拜谒之。”  21、“彼大智慧、一切知之胜者,无有束缚,远离五欲,悉知头裂,乃人中之牛耳。释子乔萨罗居于乔萨罗国、舍卫城中。”  22、尔时波婆离告诸熟知歌咏之弟子曰:“吾将有事告汝等,汝等当一心谛听。”  23、“值遇现世之佛,甚为稀有。彼现于此世,三佛陀之名远闻。汝等速往舍卫国,见此人中最胜者。”  24、“我等究竟以何种之相来辨认彼佛?”  25、“其歌咏中演唱大人之相,三十二相一一明示。  26、具有大人相之身,唯有二途,此外别无它途。  27、彼若在家,则不动一兵而治天下,以佛法治理天下众人。  28、彼若出家,即为胜者,破解迷执,成无上觉。  29、汝等可于心中发问:吾问生死、种姓、形貌、歌咏,吾问弟子、头及头裂之事。  30、彼若真乃知一切之佛,定能将汝心中所想之事为汝解答。”  31-33、尔时波婆离有婆罗门弟子十六人,名为阿逸多(Ajita)、提沙摩提亚(Tissa metteyya 即“帝须弥勒”)、布那迦(Punnaka)、摩陀哌(Mettagu)、多陀迦(Dhotaka)、乌帕西瓦(Upsiva)、难陀(Nanda)、盍那迦(Henaka)、陀德各亚(Todegya)、迦帕(Kappa)、贤者伽陀迦那(Jatakanna)、巴德拉乌陀(Bhadravadha)、乌陀雅(Udaya)、婆罗门波沙拉(Posala),贤者摩哈拉旃(Mogharajan)和大仙频奇亚(Pingiya)等。  34、此诸婆罗门各有拥护者,声名闻于远近,皆为乐于禅定之贤明智者,皆为受诸前业之余庆者。  35、彼等乃结发,持兽皮,礼拜波婆离已,右绕,北面而去。  36、先于阿拉卡之巴提特巴那(Patitthana)至玛哈沙提(Mahissati),然后经维珍尼(Vjjeni)、高那德巴(Gonaddha)、乌蒂沙(Vedisa)和瓦那沙哈亚(Vanasavhaya)。  37、到达乔萨弥(Kosambi)、释绮提(Saketa)、最胜国舍卫(Savatthi),进而深入到赛塔维亚(Setavya)迦毗罗城、拘尸那罗之地。  38、经富贵之国波婆、摩揭陀国都城吠舍离,到明媚可乐之巴沙那卡支提。  39、若久渴者之见水,商贾者之见利,忍受烈日者之奔于荫凉一般,彼等疾速上山。  40、尔时,薄伽梵坐于比丘大众之中,为比丘大众说法,作狮子吼。  41、阿逸多见三佛陀如同红日赫灼照耀,又如同明月普照一般。  42、彼等辨出三十二相圆满具足,欢喜而于心中思惟:  43、“唯愿教吾师之生死、种姓、相貌以及歌咏之事等。”  44、薄伽梵曰:“汝师当为一百二十岁,其种姓波婆离,其身具现三种之相,通达三种之吠陀。  45、印相、传说(Iishasa)、语汇(Nighanda)、计罗婆论(Ketubha,所谓的外道世俗智论)皆记彼亦善诵五百之文,其说法亦圆满具足。”  46、阿逸多作是想:“所谓三种之相为何物?人中的最胜者、离欲者啊,请为我释疑。”  47、薄伽梵曰:“尔应当知,其广长之舌善蔽其面。眉间白毫及阴马藏即其相也。”  48、问题尚未出口,回答已入耳中了。众人思维此,欢喜不已,拱手而曰:  49、“彼究竟为何等之人?是天?是梵?抑或素伽(Suja)之夫因陀罗?何人能想清楚?又能向何人请教?”  50、阿逸多作如此思惟:“呜呼,大仙波婆离让我来问头及头裂之事,唯愿薄伽梵解释之,为我等去此执迷。”  51、薄伽梵曰:“尔应当知,痴即此头;慧、信、念、定即此头裂之所以。”  52、少年乃欢喜满足,将所带之皮置于肩上,顶礼佛足。  53、尊者婆罗门波婆离及其弟子欢喜悦乐,伏于世尊足下,恭敬礼拜。  54、薄伽梵曰:“婆罗门波婆离及诸弟子当欢喜,汝少年亦当欢喜,永得长生。”  55、“波婆离、汝及众人等若有想问之事,即当发问。”  56、得到三佛陀许可后,阿逸多首先拱手向世尊发问。    郭良鋆根据巴利文原文直接翻译的译本:  《南传小部·经集》   第五品 彼岸道品   引子   一位精通颂诗的婆罗门,渴望一无所有,从憍萨罗一座美丽的城市来到南方。  在邻近阿罗迦的阿萨迦地区,他住在瞿达婆利河岸,靠捡拾和果子为生。  河岸附近有个大村庄,他把从那里获得的收入,举行了一次大祭。  祭祀完毕,他回到净修林,回到那里时,来了另一位婆罗门。  他双脚红肿,唇焦口燥,牙齿污秽,满头尘土,走近巴婆利,乞求五百钱。  巴婆利看到他,请他坐下,向他问好,然后说道:  “凡我有的布施之物,我都已经赐予他人,原谅我,婆罗门,我没有五百钱。”  “我向你乞求,如果你不给的话,那么在第七天,你的头将裂成七瓣。”  这骗子发出这样一个可怕的咒语,巴婆利听后,忧心忡忡。  他不思饮食,日益消瘦,忧愁之箭扎在心中,在这种心境下,他无法乐在禅定。  看到巴婆利担惊受怕,忧心忡忡,仁慈的神灵走近他,说道:  “他不知道头是什么,只是个骗子,想要钱财;他不懂什么是头和头裂。”  “尊敬的神灵,如果你知道,那么,我向你求教,请告诉我什么是头和头裂。”  “我也不知道,我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只有胜利者明了什么是头和头裂。”  “那么,在这大地之内,谁知道什么是头和头裂?请告诉我,神灵啊!”  “这位世界的导师从迦毗罗卫城出家,他是乌迦格王的后代,释迦族的儿子,光彩熠熠。  “婆罗门啊,他是正等觉,精通万物,获得一切知识的力量,洞悉万物,灭寂万物,灭寂生存因素。达到解脱。  “他是佛陀,世尊,明眼者,在这世上教诲正法,你去询问他,他会为你解答。”  听到“正等觉”这个称号,巴婆利精神振奋,他的忧愁减少,喜悦增加。  巴婆利兴高彩烈,激动地询问神灵:“这位世界的庇护者住在哪一国?哪个城?哪个村?我们能去那里向这位正等觉、人中魁首致敬吗?”  “这位胜利者,大智者,广智者住在憍萨罗国京城舍卫城;这位释迦族的儿子、人中之牛,没有重负,没有烦恼,通晓什么是头裂。”  于是,巴婆利召集精通颂诗的婆罗门弟子,说道:“来吧,青年人,我要告诉你们一些话,请听我说。  “一位在这世上难以相遇的人,今天出现了,他以正等觉闻名于世,快去舍卫城,请教这位人中魁首。”  “我们看到他时,怎么知道他是佛陀呢?婆罗门啊!我们不知道,请告诉我们怎样能认出他。”  “在颂诗中,逐一讲述了三十二大人相。  “那些身上具有大人相的人,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而没有第三种。  “如果他过在家人生活,他将征服这个大地。不依靠权杖,不依靠武器,而是依靠正法进行统治。  “如果他离家过出家人生活,他便成为驱除蔽障的正等觉。无与伦比的阿罗汉。  “你们心里默默问他我的出身、族姓、特征、颂诗、学生以及什么是头和头裂。  “如果他是目无蔽障的佛陀,你们心里默问,他也会开口回答。”  十六位婆罗门弟子听了巴婆利的话。他们是阿耆多、提舍弥勒、布那迦、弥德古、陀多迦、乌婆湿婆、南德、海摩迦、两位都提耶和迦波、阇多迦尼智者、跋陀罗弗达、乌德耶、波娑罗婆罗门、摩伽罗阇智者和宾吉耶大仙。  他们都是乐于禅定的修禅者,散发着前生功德的芳香,在世上享有盛名,每人都有一批学生。  他们向巴婆利致敬,施右巡礼;他们头束发髻,身穿兽皮,朝北方出发。  他们先到阿罗迦的波提达那,然后经过摩希萨帝、优禅尼、瞿那陀、吠地萨、婆那萨诃耶,  又经过憍赏弥、娑盖多、城中之冠舍卫城、塞多维耶、迦毗罗卫、鸠希那罗城。  又经过巴婆、薄迦城、吠舍离、摩揭陀城,到达美丽可爱的石寺。  犹如口渴者盼望凉水,商人盼望营利,炎热者盼望树荫,他们快步登山。  这时,世尊正在僧团中向众比丘说法,犹如林中的狮子发出吼声。  阿耆多看到这位正等觉像没有光线的太阳(指和煦的太阳),像十五的圆月。  他看到他身上具备所有大人相,便高兴地站在一旁,心里默问道:  “请说说这位婆罗门的出身、族姓、特征,请说说他对颂诗的精通程度,他教多少学生?”  “他有一百二十岁,族姓巴婆利,身上有三个特征,精通三吠陀。  “他精通看相、历史传说、语法和礼仪,教五百学生,他精通自己的教义。”  “请详细说说巴婆利的身体特征,人中之魁首啊!不要使我们存有怀疑。铲除贪欲的人啊!”  “你们知道,他的舌头能覆盖面孔,眉间有白毛,阴藏隐秘,青年人啊!”  没有听到他问任何问题,却听到他回答问题,所有的人兴奋激动,双手合十,思忖道:  “无论是谁,天神、梵天、因陀罗或苏阇波提,在心里默默提问,他就会回答谁的问题。”  “巴婆利询问什么是头和头裂,世尊啊!请你解释这个问题。请驱除我们的疑惑,仙人啊!”  “你们要知道,头是无知,能使头裂的是知识以及信仰、思想、禅定、决心和精进努力。”  于是,这位青年万分高兴。他控制住自己,偏覆左肩,行触足礼:  “可尊敬的人啊!巴婆利婆罗门及其众弟子们满心欢喜,向你行触足礼,明眼者啊!”  “愿巴婆利婆罗门及其众弟子幸福,愿你也幸福!祝你长寿,青年人啊!  “巴婆利,你和所有的人,都有一次提问的机会,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得到正等觉的允诺,阿耆多坐在那里,双手合十,向如来问了第一个问题。    《彼岸道品》第一章中记录的这个婆罗门向释迦牟尼问法的故事,其中最核心也最生动的描写,莫过于巴婆利(Bavari,旧译“跋婆梨”,又译“波婆离”)忧惧“头裂”这件事,欲了解“头及头裂的知识”,是这位婆罗门遣弟子向佛陀请教的最重要的动机。    季羡林先生在其著作《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中,也提及了《彼岸道品》。他认为主要是《彼岸道品》再加上《弥勒授记经》中的故事,构成了在中亚流行的佛教戏剧剧本《弥勒会见记》的内容。季羡林先生文中在对《彼岸道品》内容的介绍中,将巴婆利担心的“头裂”译成“顶坠”(“顶堕”),“关于头和头裂的知识”则译成“顶法”(《季羡林文集》第十一卷第36页)。    季羡林先生这样翻译并非独家,日本的巴利文权威学者水野弘元教授,在其所著的《南传大藏经总索引》中,就把巴利文muddha译为“顶”、muddha-pAta 译为“顶堕”。台湾印顺法师在其著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十一章第二节第三项)中,在介绍《彼岸到(道)品》内容时,也把巴婆利的问题译为“顶与顶堕”。台湾高雄元亨寺释悟醒翻译的《小义释·彼岸道品》中,也将“头及头裂”译为“顶与顶堕”。不过,释悟醒译本中,把要由释迦牟尼来解答的“关于头和头裂的知识”译为“顶堕智”,季羡林先生则干脆译成“顶法”。     “顶法”是佛教基本修行“四加行”(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中的第二法,“顶”是指用功修行至能现观世间“一切法空性”,即达世间法之“顶点”。其中,修行者快接近“顶位”(即“菩萨位”)时,若因执着“法爱”,不能精进至更高阶段的“忍法”,处于不进不退的境界,就叫“顶堕”。    来看看佛教典籍中对“顶堕”的一些阐述:《大般若经》卷三十六(玄奘译):  时,舍利子问善现(即“须菩提”)言:“云何名为菩萨顶堕?”善现答言:“若诸菩萨无方便善巧而行六波罗蜜多,无方便善巧住三解脱门,堕于声闻或独觉地,不入菩萨正性离生,如是名为菩萨顶堕,即此顶堕亦名为生(于法性生疏之义)。”时,舍利子即复问言:“何缘菩萨顶堕名生?”善现答言:“生谓法爱,若诸菩萨顺道法爱,说名为生。”  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十七(鸠摩罗什译):    问曰:“云何顶堕?”答曰:“如须菩提语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无方便心行六波罗蜜入空、无相、无作中,不能上菩萨位,亦不堕声闻、辟支佛地,爱着诸功德法,于五众无常、苦、空、无我,取相心着。言:是道、是非道,是应行、是不应行,如是等取相分别,是菩萨顶堕。”     智顗《摩诃止观》卷七:    应得入真而不入者,以法爱住着而不得前。毗昙云:暖法犹退。五根若立上忍发真,则不论退。顶法若生爱心,应入不入退为四重五逆,通(教)、别(教)皆有顶堕之义,既不入位又不堕二乘(声闻、缘觉)。大论云:三三昧是似道位,未发真时喜有法爱,名为顶堕。今人行道万不至此,至此善自防护。此位无内外障,唯有法爱。法爱难断,若有稽留此非小事。譬如同帆一去一停,停即住着。又虽不着沙亦不着岸,风息故住。不着沙喻无内障,岸喻外障,而生法爱无住风息,不进不退名为顶堕。    可以发现,在玄奘译的佛经中,“顶堕”是指修行已接近“顶法”之“顶”的“准菩萨”,因执着于取相分别的“法爱”,退至低一级的境界。而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和智顗的论著中,细说为是“堕”入不进不退的“似道位”。    季羡林先生等把《彼岸道品》中的“头裂”也译为“顶堕”,让人读来会觉得有些难解或者勉强。一般的理解,“顶法”之“顶”是指佛教修行的一种“阶位”(即“菩萨位”),和《彼岸道品》中“汝头裂七块”的那个“头”似乎不是一个意思,而释迦牟尼带有哲学性的解答“头是无知,能使头裂的是知识以及信仰、思想、禅定、决心和精进努力”,似乎也不能和“顶法”简单等同。佛陀对“头及头裂”的解答是阐明:有相的存在就是无明痴迷,知识以及信仰、思想、禅定、决心和精进努力则能破除此无明痴迷。这是提纲契领地概括了整个佛教最基本的核心。而修行术语“顶堕”,则是表述修行到一定阶段时因执相而求、耽于“法爱”而导致还不能真正觉悟。  在巴利文和梵文中,“头”也含有“顶”之义。巴利文的“头”和“顶”皆为同一个词muddha。古印度人是较早明白人的意识活动是在头部(大脑)进行的,同时认识到它也是痴迷和烦恼之根,在巴利文词典中可以查到,“愚痴”、“困惑”等词,也是muddha。“头”和“顶”是“无明”,“头裂”当然也就可作“破除无明”来解。语言文字本就是因缘所生并变化发展的,不排除巴利文的“头”和“顶”带有“愚痴”、“困惑”之含义,正是佛陀明确给出“答案”后带来的影响。  《彼岸道品》中“头裂”的巴利文原文为muddha pAte(pAte原义指“掉下”,也可作“坠落分解”解),无疑是梵文佛典用词中“顶堕”(mUrdhabhyaH pAtaH)、“堕顶”(mUrdhAn pAtaH)的词源。不过,和“顶法”有关的“顶堕”这样的梵文术语,其义已非笼统的“破除无明”,而是特指修道者因执着于耽相分别的“法爱”,尚未彻底觉悟。这明显是在佛教发展到比较成熟、形成了较复杂精细的教理体系以后才明确定义的。巴利文《彼岸道品》被认为是现存成文最早的佛教文献,相对来说,它的记述应比较原初和质朴简明,季羡林先生的学生郭良鋆研究员,将《彼岸道品》中这一最关键的问题直译成“头和头裂”,我个人觉得可能更通些。  当然,如果把《彼岸道品》中巴婆利忧惧“头裂”,理解为这位精通三吠陀、修行已有很高成就的婆罗门还未彻悟,无方便善巧而行六波罗蜜多,正如同处于“顶堕”之境界,道理上也相通。有学者曾将梵文本《十万颂般若经》中的 MUrdhamaM patati解为“修道的迷惑与憧憬”,也比较接近巴利文词根的原义。“头”、“顶”、“愚痴”、“困惑”,在巴利文中皆同一个词,佛法中最深奥的道理,似乎总是超越于语言文字的表达。  从佛教文献中可知,“汝头裂七块”在古印度是很常见的咒语,应为某种原始巫咒仪轨的遗留。在大乘佛经特别是陀罗尼类经藏中也常见沿用此咒语的例子,不过一般用在佛方便摄化“天人鬼神”之时,反映出佛教对原始神教仪轨吸收摄化的历史背景。如《妙法莲华经·陀罗尼品》中述十罗剎女及鬼子母等在佛前发愿守护佛法并说咒偈:“若不顺我咒,恼乱说法者,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中述,帝释天因怖畏怨敌阿修罗于长夜中来相扰,请世尊宣说法门,佛为其宣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最后有“又此陀罗尼善能作诸相应事业,一切成就法皆悉和合,作诸成就事无不成就者,他所作法皆能制止,不为他缚能破邪明自法随转,一切魔障皆能除遣,一切执魅悉能解散,若有所执不能除者,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之语。敦煌文献中还发现一部“疑似经”《佛说咒魅经》,记述佛向众生宣说驱除魅蛊之法,主要内容就是请各类护法和菩萨“来咒(造)魅(之)人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这些经典中提到的“头破作七分”,显然都和“顶堕”、“顶法”不相干。而在所有那些提及“头裂”的佛教文献中,《彼岸道品》第一章中所记述的内容,无疑最能说明释迦牟尼以正法破除巫咒迷信的态度。  2013-12-08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小乘经典很有趣的说。。。
  •     还是看现代汉语的翻译爽,如果郭老师多翻译点巴利语三藏就好了。
  •     在过去将来和现在一无所有毫无执著的人,称为婆罗门。这一世是最后一世。ps:敝社居然有漫画版,orz 最近日拱藏传南传北传,忽然想起来看过这个,还看了个泰语转注巴利语的慈经metta…………好多词汇原来都是巴利语啊。人生何处不相逢——-居然11年看过。
  •     读经的下午
  •     书的内容很好。大家想看原始佛教的经典的话,推荐!
  •     无法判断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我只能说里面的很多观点不敢苟同,且有些观点还有自相矛盾的现象。改天整理出来找人讨论一下。
  •     购入收藏
  •     sadhu, 推薦
  •     巴利文佛典,译成韩文,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     第三品大品的十二章二重观经,是禅修的。其他大多是关于戒行部分的。佛经的本来面目原来是这样!
  •     将巴利语佛经翻译成现代文。古汉语的译经已经太深入人心了,是时候换换文体啦!早期的佛经中思辨内容少,所以比较易读。佛教思想从最初就和传统伦理有冲突之处,比如对待父母。一边存在抛弃父母子女的终极追求,一边又惩戒不赡养父母者。应该说,佛教有着向世俗妥协的倾向,这也是佛教变味式微的根源。第33颂:邪恶的摩罗说,执着是人的快来,没有执着也就没有快乐。第34颂:世尊说,执着是人的忧虑,没有执着也就没有忧虑。觉醒之路是以感受到痛苦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人究竟是感到痛苦大于快乐,还是相反。现在的我仍然站在“邪恶的摩罗”这边。许多现代人信仰佛教,只是为了借以带他们渡过暂时的痛苦和不安。终极的佛教属于个人,而不属于人类,否则便将是人类的灭绝。
  •     大致是翻译的问题,这本书完全没有佛经的味道,但人家会看巴利文,只好信他啦。就内容看,与汉传的佛经区别还是很大的,甚至与四十二章这类最早的汉文佛经都不同。南传佛教虽然在佛教初期就分裂出来,那么多年流传下来,它也许还有些早期佛教的影子,但也是很摸糊的。无论如何,能了解一点早期佛教的精神,非常难得。
  •     佛教经典海纳百川,如果想饮水思源的话,这是一本不错的选择。
  •     值得收藏,仔细拜读,必有所获!
  •     我读的首图借的。再版。
  •     本书很喜欢,要是有原文就更好了...
  •     真佛教,真佛语也。
  •     巴利语佛教经典:经集
  •     相当好的巴利经藏汉译本。唯一有点遗憾是:译者用了白话文,失却一些庄、古的味道。
  •     原始佛教经文简洁明了,说白了就是通过灭欲、断情等不执著任何事物的手段,试图进入涅槃,即超脱轮回、不再返回这个世界。但涅槃究竟是什么呢?是彻底的长眠还是梦醒时分?再或者只是一种虚幻?
  •     读到1000吧
  •     标题要长,不错。。。
  •     我少年时偶然得了本佛书,里面摘录其间些许句子,觉得非常漂亮。很多年后的今天想起,竟然能够找到。可见佛缘种种,前因后果,许多都已埋设。所有都会消散——物件会被耗损,人有生老病死的离散,没有任何一种会是常态,快乐也好,苦难也罢,起起伏伏,否泰兼备,无常即有常,唯有认真活在当下,感受一瞬的悲喜,才是无上自在快活心。
  •     爱不释手。其实我跟上座部佛法的缘份就是在这里从《蛇品》开始的。
  •     富有智慧,四处游荡。
  •     这是我现见用白话文翻译的,最流畅,最优美的佛经。
  •     巴利语佛教经典
  •     还没看完还不能够说清楚.
  •     比较可以的小乘经集。
  •     除了翻译有些遗憾之外,经文相当赞叹。是我最喜欢的经文系列。
  •     这本书有点贵了
  •     书很好,经文简短朴实,展现了原始佛法的风貌,喜欢和想了解原始佛法的贤友一定要看
  •     这本书不错,总算再版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