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的起源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3
ISBN:9787543218505
作者:约瑟夫·R.斯特雷耶(Joseph R.Strayer)
页数:7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在这样的世界中,庄园主和王公贵族只要有可能便加强他们对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权力。从主子的角度来看,理想的安排就是可以对生产剩余食品的农民和运送应税货物的商人进行集中控制。从地方层面来说,庄园制体现了这样一种规则: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为庄园主带来租金和必需品,而庄园主的代理人又为庄园主的利益倒卖这些必需品。从地区的层面看,同样的规则造就了集中控制的、压迫性的政权。如果一个地区在某个时期对农产品的需求上升而对立的政治权力比较薄弱,那么庄园主和王公贵族总是试图建立这样的权力制度。12世纪末夺取了粮食富饶的西西里岛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们,不惜驱逐或遏制岛上的绝大多数穆斯林居民,建立了一个压制性政权。世代更迭的西西里独裁政权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从11世纪到14世纪,在加塔罗尼亚的大部分地区直到巴塞罗那的北部,庄园主们通过篡夺地方或地区的公权把他们的佃农差不多变成了奴隶。在加塔罗尼亚北部,贵族的城堡平均每隔6到8公里就有一座,密度惊人。农业生产者为这些城堡及其主人提供了生活必需品。从11世纪到14世纪,巴塞罗那是地中海西部最重要的贸易城市之一,这一点正好促成了上述事实的产生,虽然看起来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巴塞罗那周边地区的庄园主们从农民身上搜刮粮食,他们不愁粮食没有市场。而加塔罗尼亚由庄园主统治的制度最终在1462年到1486年血腥的内战和农民起义中消失了。相反,正当上述斗争方兴未艾之际,从西欧人对波兰小麦的无穷需求中获利的波兰地主们正开始制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庄园主和奴隶来。东欧史专家把这个过程称为“第二轮农奴制”。

内容概要

约瑟夫·R. 斯特雷耶(Joseph R. Strayer)(1904一1987)美国著名中世纪史学家,曾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主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著名的著作包括《封建主义》(Feudalism)、《中世纪》(The Middle Ages)、《中世纪的西欧》(Weste r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等。

书籍目录

普林斯顿经典版序(一)
普林斯顿经典版序(二)
前言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注释
译后记

编辑推荐

《现代国家的起源》: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

《现代国家的起源》为新政治经济学译丛之一。《现代国家的起源》研究国家起源尤其是现代欧洲国家早期历史的学术小册子。《现代国家的起源》精彩刻画了自中世纪起,现代国家的兴起和发展轨迹。特别集中分析了法国和英国,因为作者认为,那些一直持续到我们现代的第一批欧洲国家制度,是在1100-1600年期间法国和英国形成的,正是这些制度的发展,才使得欧洲国家能够拥有用于组织、控制大规模人群的强有力的国家机器。而其他欧洲国家,都非常强烈地受到这些先行国家的影响。

图书封面


 现代国家的起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中世纪史研究者,约瑟夫•R.斯特雷耶在《现代国家的起源》中详细探究了欧洲现代国家制度的起源,特别是对英国和法国的制度进行了细致的历史分析。斯特雷耶对现代国家的特征进行了开门见山的界定:国家是一个时间上持续、空间范围确定的政治单元,具有持续性的、超越个人之上的机构与制度;国境范围内的居民完全忠诚于国家,认同国家具有最终裁决的权威。按照这样的界定,古代国家都是有缺陷的:罗马帝国固然庞大但内部缺乏有效整合,希腊城邦内部凝聚力固然强大但却规模偏小。不过,正是在这些有缺陷的古代国家的政治地基之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艰难地生长出来,两者之间有着幽深的联系。1200年的欧洲实际上分裂为数百个政治单位,神圣罗马帝国、英国、法国、匈牙利、波兰等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地方权贵占有大量土地、劳动力,在领地内几乎拥有绝对权力。领主们依靠军事联盟、婚姻关系勉强凑成国家,每一次王权更迭都可能导致国境线的大规模变更。天主教会牢牢控制着欧洲800多个主教辖区,教皇的权威实际上远远高于君王和贵族。那时的欧洲跟当今最贫穷国家的城市化程度相当,绝大多数的人口居住在市镇、城堡外的原野上,种麦、捕鱼、伐木,一派田园风景。那时候,没有国家主权的观念,人们只对家长、领主、教士、古老习俗有习惯性的忠诚。但是,历史自身正逐渐起着变化。那些四处奔袭的蛮族在传教士们的感化下变成了基督徒,持续多年的蛮族入侵渐渐结束了。被蛮族四处驱赶的人们也安定下来,开始关注和平和秩序。安宁的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商业开始发展起来。王室不再满足于地方权贵的阳奉阴违,通过派遣地方官员向地方权贵的领地渗透,首先就要将法律裁判权和财税权收归中央。他们表现出对受过法律、数学、逻辑、修辞等训练的专业人士的巨大需求,希望用精细的数字统计和明晰的法律条文来进行管理。在现代国家体制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法律制度、财政制度在中世纪已经开始萌芽了。这个时期慢慢发展出来的贵族会议制度,其影响力将更加深远,具备了现代议会制度的雏形。王室迫切希望将权力收归中央,而这时甚至连流言都对他们有利。臣民们奔走相告,如果不幸得了麻风病,或者瞎了眼,只要被尊贵的君王触摸一下,就有可能痊愈。这是圣经中耶稣才有的能力,是君权神授论的另一种版本。国王们欣然默许自己的臣民将其视为耶稣的替身,因为这有助于他们摆脱地方权贵和教会的掣肘。对国王的崇拜与迷恋,滋生出对王国的忠诚,主权观念应运而生。那些从未出过远门的乡下汉,一旦听说遥远村庄素未谋面的同胞遭受敌国蹂躏,会感同身受;油然而生的复仇感还会激励他们投身到民族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战争不再是贵族们切磋格斗技艺的比试,随从和雇佣军逐渐被庞大的常备军替代。那些迷恋君王的士兵在战场上为国家和君王的荣耀而战,勇猛无比。平民对国家和君王的忠诚,逐渐超过了对家长、领主、教士、古老习俗的忠诚。说起来似乎十分简单,实际上这一进程在欧洲持续了4到5个世纪的时间。到1700年左右,西欧国家已经发展出一套完备的政治模式。这一模式基本上奠定了现代国家的基础。民族国家格局基本定型,建立专业化、高效率的职能部门业已成为共识。正如斯特雷耶在全书最后所说:政策也许会被攻击,但再动荡也无法消灭国家的概念。这本薄薄的不足百页的小册子,没有从抽象的学理出发,而是从历史事实出发,讨论了欧洲现代国家的起源,是读者了解“国家”这一概念的入门文本。但是,斯特雷耶的视角基本上是功能主义的,即主要从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来解释欧洲现代国家的起源。如复旦大学刘昶教授所言,这种解释肯定会简化或忽略现代国家起源过程中许多复杂的情况和面向。这是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的。《现代国家的起源》,[美]约瑟夫•R•斯特雷耶著,华佳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见于2011年9月2日《解放日报》第16版《解放周末 读书》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1-09/02/content_647409.htm
  •     现代国家诞生的历史,并不漫长,但在人类的价值取向中,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人把爱、信仰、正义、文化理想等都寄托在国家身上,然而,作为世俗组织,国家真能承托这一切吗?我们为什么如此信赖国家?约瑟夫•R•斯特雷耶是位历史学家,本书是他的演讲稿,用如此少的篇幅,便勾勒出现代国家观念史的全貌,展现出他非凡的洞察力与深邃的思考,他敏锐地发现,现代国家与1300-1450年欧洲巨变,有着深刻的关联。那时的欧洲分裂成数百个城邦,即使是大领主,收入亦不多,甚至养不活一支常备军。农奴们只知自己的领主,不知国家为何。为扩大收入,领主们不得不拓展新财源——审判。审判的收益如此巨大,领主们你争我夺,这种竞争机制为欧洲留下良好的法制传统,于是,公正成了底层人民政治认同的基础。为多拉客户,领主们不得不力求客观,不得不坚持程序正义,不得不承认穷人们的私权利。法律市场的竞争,逐步划分出了不同国家间的疆界。然而,真正把握先机的却是英国,英国远离欧洲大陆,环境相对封闭,大瘟疫与战争让它迅速统一,可这么大的疆土,怎样保证司法公正?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当地人自己审判,皇家只当裁判者,这样既有效率,又能平息各方争论,收入亦不减少,于是,现代陪审团制度就这样诞生了。随着法律的统一,财政也日渐统一,权力更集中,则具体的事务官与贵族间产生了新的对立,最终,贵族议会不得不向更多人敞开。民主这一现代国家的政体,终于浮出海面。到1450年,欧洲人已经把对国家的忠诚放在家庭之上,这意味着,从家庭中让渡出来的信任、权力,已成功转移到现代国家身上,当国家与信仰、国家与宗教、国家与道义出现冲突时,欧洲人坚决选择国家。回顾历史,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看到,制度是博弈的结果,绝非某个圣人在书斋里拍脑袋想出来的,制度成为社会共识,必须有历史条件的支撑,必须有它深刻的历史原因。尊重法律并不是为了负责,而是为了增加收入,坚持正义并不是出于天性,而是为了赢得市场竞争,而走向民主也绝非是为了长治久安,而互相折腾后的妥协。历史从来是鲜活的,它不是概念游戏,它是人们共同实践的结果。没有天上掉下来的概念,也没有天然合理的制度,对于大时代中的空谈者,本书堪称醒脑之作。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讲现代国家的起源,司法与财政,不讲宗教,是个大概,还行吧。
  •     对于在中世纪国家中法庭如何发展的历程叙述得很有启发性,对于法科生来说扩展了视野,填补了我关于中世纪时期法庭的国家地位的知识。
  •     一星给三位译者。 1、一本不到100页的通俗易懂的演讲,需要三个译者。 2、frankish翻作法兰克福人的,germanic翻作德意志人的,垃圾翻译不一而足。 3、还好的一点就是不是狗翻的。
  •     不喜欢
  •     一般般,為講稿整理而成,略有雜亂感。譯者是復旦經濟學院的,把Jean Bodin(國內政治學界通行的翻法是博丹)翻譯成了博丁/波丁(忘記具體是哪個了)。
  •     花新书的钱买了个旧的回来,真是恼火!失望!再见,卓越
  •     我觉得用细黑字体作正文是反人类的。不讨论编辑和翻译,Strayer这篇文章应该每年一读,两读,三读。
  •     有点过时
  •     正文只有59页。却有4个序言。 Strayer的角度是功能主义的【60年代很主流】,而且是真正的历史学著作,基于英国和法国的实证历史分析:解释了因为司法、财政、官僚体系等方面的公共需要,导致了现代国家的出现。只能看看几个序言,正文就没时间看了。
  •     译者有听说过Jean Bodin么?“伯丁”?
  •     亚马逊试读。
  •     起源系列。
  •     本来就是一篇论文,所以也不可能奢求他能给你多详尽的展开。但对于总结英格兰与法兰西为代表的西欧主权国家—民族国家再到现代国家的发展和演化还是不错的。如果要想更好的理解,可以结合读读《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中世纪的城市》等有特色的中世纪分析材料。另外,我实在不想说的是,这书啥杰宝翻
  •     第一章清晰可读,二、三章略感虎头蛇尾。【中译本错误不少,但未到影响阅读的程度】
  •     一本不好评论的小册子,虽说太简略、太干巴巴,毕竟只有59页。两个亮点:一是Tilly在序中指出的从贵族会议到代议制,二是英格兰陪审团对国家建构的推动。
  •     有些翻译不太准确,但是不影响对全书的整体把握。本书逻辑相比其他译著较清晰,值得一读。
  •     作者以英法两国为西欧代表,描述11-15世纪现代民族国家如何建立,世界如何进入民族国家的时代。其中,司法和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而“国际事务”的观念在13世纪时并不明确,并无专门的对外的外交和军事机构。
  •     感觉好多重要议题还是没有展开
  •     本书是作者对西欧,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现代国家形成的表述,并未提及东方国家形成和对西方国家造成的影响。作者认为国家形成的基础在于财政制度与法院的发展。税收必须建立在财产权的明确之上,最高权威通过法院对内部财产实施保护。在对于财产的保护过程中,国家的世俗权威逐渐压倒了教会的权威,并得到教会的承认。之后“政策制定者”与“官僚体系”由于国家事务的日益复杂,逐步向专业化发展。国家间的扩张需求导致外交部门和军事部门地位不断提升,甚至掩盖了财政和法院的光彩。本书虽然篇幅较短,涉及内容也不够广泛,但给我的最大启示在于财政才是立国之本,产权的明确与保护是国家的财政之源。国家的凝聚力并不是能仅仅依靠地域、种族、语言的相同,更需要精确的制度设计。
  •     NATIONAL DAY看完这本书很有成就感啊。。。成就感之后就是对比了下俺们自己的情况,嗯,不同LEVEL不能比啊。。。ORZ
  •     翻译语句尚可,有些小错误。
  •     这是本教材。。。
  •     一本内容十分丰富,很能引人思考的小册子。
  •     其实翻译得不错。
  •     新来这批孩子翻译水平一个比一个差 中文还不利索就译英文
  •     本书对于了解现代民族国家的起源具有入门书的性质,读了这本书之后,不但对于现代国家的起源和功能具有非常清晰的认识,更可以对中国仍未完成现代国家建设有切身的感受,对于如何理解目前中国社会的乱象具有非常深刻的启迪意义。看完这本书的感觉:中国还处在前现代国家阶段,国家还没有真正形成,所以非国家的势力还在影响社会的进程。
  •     读得晕晕乎乎
  •     书写的挺有意思的,趣味性也有。但翻译不通的地方太多了些。
  •     按照作者的观点,法院与文官的专业化,外交、国际事务与国家主权的概念,中央政府的权威与地方管理的关系等等要素都是构成现代国家的部分。
  •     老麦趁来我华讲学的机会,大力推销大英帝国价值观,吼吼吼
  •     典型美国人的历史研究,为解释现在如何形成而构建历史发展线索,不过对于这种理论性研究,评价标准也要看整体解释力,仅用个案效力一般。
  •     书的质量很好 就是内容翻译的不太好 句义很费解
  •     现代国家的中世纪起源,时间、空间、制度的持续性,以及忠诚的转移。国家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获取了合法性。
  •     有些枯燥,但是感觉很刁
  •     关于民族国家的诞生来说很重要的2个模型,英国、法国的讨论,非常值得一读
  •     渣翻译。TT
  •     2011-12-31读毕,只能抓到一些亮点:国家只不过是达致人类共同目标的组织形式,也可以看做合作的形式。不过通篇读起来并不轻松,可能和翻译有一定关系,还是要读原文
  •     目的论太强。tilly说“上下倒错”(upside down?)
  •     从三个角度来论述现代国家的起源问题,本质上是作为社会-国家的论断提出的。有些精英主义的意味在里面。挺好的政治哲学入门读物——虽然有点偏
  •     Tilly在序言里所作的目的论和上下倒错的评论挺中肯的。另外书中一直把国家概念和领土(有确定边界的疆域)联系在一起讨论,面临着Peter Taylor后来提醒的territorial gap的陷阱。不过,在那个地理学疯狂迷恋着计量革命的年代,如此对待 "领土" 概念其实也不足为过。
  •     书名为《现在国家的起源》,可是内容上,作者用了如此大篇幅来描述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过程,这样的后果,不可避免的忽视了国家建立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导致个人觉得说服力不够强。不过也是篇幅有限。然后翻译……觉得很生硬啊
  •     第一章其实还不错 后面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国家到底是国家内生的还是被创造的 不过也不能批评人家不全面吧毕竟就一本小书而已。。。
  •     欧洲国家和宗教、法律的关系,很有说服力!
  •     D750.2/5人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