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花园洋房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
ISBN:9787560824338
作者:薛顺生
页数:199页

章节摘录

  李佳白住宅  李佳白,又译为吉尔伯特.里德(GilbertReid),美国传教士,其在上海的寓所,坐落在  长宁区新华路211弄2号。李佳白在华长达40余年,是北京、上海等地“尚贤堂”创始人。他出  身于美国纽约州劳来尔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深受家庭熏陶,立志去海外传教,在纽约协和神学院读书期间,他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儒家典籍,1882年神学院毕业后,即来华传教。应赫德和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之邀到北平,开始结交李鸿章、翁同穌等权贵,创办了北平“尚贤堂”。1902年李氏重返中国后,在上海重开“尚贤堂”,获得各国驻沪领事及清政府大官僚张之洞、盛宣怀等的支持和资助,还拉拢中外头面人物参加尚贤堂董事会,聘请吕海寰为董事长,并在香港注册,受英国政府保护。在沪期间,他拥有安和寺路(今新华路)“外国弄堂”内一幢英国乡村式花园洋房。  洋房由英商普益地产公司投资,柴顺记营造厂承包兴建,1925年竣工使用。南立面红瓦坡顶,在西侧一面一直下覆到底层窗口,引成重檐格局,东侧二层退成阳台,屋面上架设栅式老虎天窗。西侧入口有门廊,单扇木门,有清水砖筑门拱,门廊水泥顶,用一对牛腿支撑,两侧墙角用齿状仿古装饰,一只白色波斯小狗,仿佛在迎接客人来访。  此幢花园洋房,建筑豪华,在草坪一侧有网球场、小型游泳池等设施;四周竹树葱翠,环  境幽静。  新华路315号住宅  静谧的安和寺路(今新华路)上,沿街或深弄内,别墅成群,风格多样,其中新华路3 15号  花园别墅就是一个经典之作。据说,这是来华某国石油大王为其儿子在沪结婚时用房,建造得十分豪华。  新华路3 15号花园洋房,是一幢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建造于重930年,假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900平方米,花园面积700余平方米。双陡坡红瓦屋顶,出檐较大;外墙立面上部为白色水泥拉毛墙面,下部为清水红砖墙,清丽简洁。南立面中部前出,山墙露黑色木构架,木门窗选用带有疖疤的木料,保留粗糙的釜凿残痕,门把手、窗件小五金装饰精致考究。部分外墙立面转角砌隅石,还其自然感觉。  室内底层的平顶、护墙板、地板都已翻修改造过,已失去了原样,只有精致细巧的局部钢门窗铜把手还是原物。主人卧房、书房、小客厅均集中在二楼,正中朝南这间卧房设有外阳台,阳台用缸砖铺地,铁花栅栏围护。朝南一排有六间房,朝北有卫生间和储藏室,其北侧还设置一个露台。两侧有一个供佣人上下的小楼梯。  楼前有大片绿茵的草坪, 四周绿树环绕,花卉遍植。在草坪一隅,放铁桌(圆形)、铁椅  (靠背),是主人休憩、闲谈之地,在喧闹的都市中营造一片恬静、清新的世界。  上海解放后,这幢花园住宅曾作为上海市第一商业局疗养所;现在是上海长发集团有限  公司办公楼。  陈果夫住宅  陈果夫住宅在今武康路105弄2号,其弟陈立夫寓武康路67号,两处相隔百余米,平时兄弟相处甚好,兄患肺病,弟常来探望。陈果夫早期跟随叔陈英士先生参加辛亥革命,后到上海晋安庄学习钱庄业。国民政府成立后就任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中央合作金库理事长等职。曾提倡进行国产特效药研究和开展文化教育事业。1946年1月创立农民教育电影公司,以期推动农村教育。1948年12月去台湾,因肺病复发病卒于台北。  陈果夫在沪住宅,是一幢英国乡村武花园洋房。建筑起源于欧洲中世纪,19世纪在英国盛行,成为当时英国的标志性建筑风格,后这种建筑风格传到上海,与上海其他欧洲国家建筑风格有很大区别,形成建筑园地中的百花争放、异彩纷呈。因此又被称为英国乡村式建筑。其中以龙柏饭店1号楼“沙逊别墅”最为典型,以后延伸到全市各区,陈果夫花园住宅就是一例。  陈氏花园住宅,假三层,面南,砖木结构,建于1946年。这种建筑最明显的形象特征是:在山墙上的半露木构架,有的还呈曲线状态,很有特色,木构架间用清水红砖砌筑墙面,二楼墙体用自粉饰面,红色双陡坡瓦屋顶、清水砖砌烟囱,砖工精致、考究。底层东南侧设带有出檐的开敞拱券门,是精致的砖拱门洞,东窗带有厚实梯形窗套、窗楣,有古典主义特征。室内装饰简朴,功能划分合理,使用方便。  目前,有七八家原是上海农业银行的老职工居住在此,将其作为家属宿舍。  陕西北路369号住宅  陕西北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附近,有一座高墙深院,终日不常有人走动,知情的称之为“宋家花园”或“369”号(陕西北路369号)。别看它今天是门庭冷落,庭院清清,当年可不得了,进出的均是国府政要和军界头面人物,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幢影响了半个中国的花园住宅。  这栋建筑原是一个外国人的别墅,建于1908年,主人名叫约翰逊·伊索。1918年5月,被誉之为“没有加冕的宋家王朝的领袖”宋耀如先生在上海逝世。夫人倪桂珍买进了西摩路139号(今陕西北路369号)的这幢花园洋房。  洋房是英国乡村式别墅风格的建筑,面积为660平方米,花园约为980平方米。走进大铁门,有一条不长的甬道通向内门的石阶。沿着石阶进屋见镶着彩色玻璃的门窗,铺着柳安木地板的客厅,厅内陈设庄重。东边有一拱形门的内室,中间用活络弹簧门开启;西边是一个后来扩建的大客厅。  从宽敞、考究的楼梯登二楼,左拐走入一间朝东的小房间,那就是未出阁的宋美龄闺房。房间面朝车来人往的西摩路。正对楼梯的房间是宋美龄母亲倪太夫人的卧室,并与爱女美龄闺房相通。站在倪太夫人卧室朝南阳台上眺望,花园之美尽收眼底。园内树木葱翠,芳草如茵;沿着篱笆墙,栽种雪松、桂花、香樟、海棠、杜鹃、女贞、龙柏等名目繁多的花木。特别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足不出户,即可领略满园的春色,令人心旷神怡。楼的西侧两间是宋子安、宋子良的卧室。  1931年7月23日,宋母倪太夫人在青岛病逝,遗体速从青岛运回上海,停柩宋宅。  新中国成立后,“宋家花园”一度作过中国福利基金会托儿所,之后又作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办公地点。1996年5月,中国福利会对宋宅进行了全面修复,恢复了原来面貌,吸引了不少国外新闻记者和影视工作者慕名而来参观瞻仰。  ……

前言

  前言  具有700余年沧桑历史的上海,汇聚了古今中外建筑的各种流派,描绘了色彩斑斓的建筑历史风情画卷。由于上海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自开埠以来的一个半世纪里,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织相映,留下了无数独具魅力、风格各异的建筑遗产,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位于上海市区域内的各类建筑,数量众多、式样繁复、风格迥异、设施考究,成为上海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其建筑特色鲜明,论式样,有欧洲式、美国式、俄罗斯式和日本式等应有尽有;  论风格,既有豪华、庄重气派的欧洲文艺复兴式,又有清新、明快、自由的乡村别墅式、现代  式,等等。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上海具有丰富而形象生动的近代建筑,它们是上海1OO多年来城市建设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它们已成为研究我国近代建筑发展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历史建筑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随着上海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各国列强纷纷抢滩上海,强权国家分占“租界”,把殖民之风和西方建筑之风强行输入沪上。19世纪中叶,英国驻沪第一任领事巴富尔聚资17OOO元,购入李家庄(今北京东路、圆明园路)一带百余亩土地,建造领署,于1849年建成,后毁于火灾。第二次(1872年)在原址重建新馆。主楼为砖木结构,五孔券廊居于中,英国殖民地建筑风格形于外,这是在上海区域內出现的第一幢殖民地建筑。  之后,上海一直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这个人舞台上活跃着一大批外国殖民者、淘金者,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在上海建造起西方独院式高级住宅,中国封建统治者、买办、官僚资本家也起而仿效。西方独院式高级住宅面积一般都很大,讲究庭院绿化,到20世纪初达到高潮,建筑装饰更趋考究,大都有草坪、喷泉、花房、假山、凉亭和车库等设施,有的还有游泳池、网球场、台球房等运动场地。这些建筑均为独院式单体住宅,位于租界內环境良好的特殊地理位置,人们习惯地把这些曾经见证过大上海十里洋场、花花世界盛衰荣辱的花园式住宅(称为花园洋房)。由于这些老洋房大多是以前的高官巨贾或者社会名流的住所,有其特殊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上海“万国建筑文化”的重要见证,符合部分海外归国人士的怀旧心理,所以颇有收藏价值,并有丰富的人文因素。今天,当人们畅想未来住宅时,是否也想回味一下上海的建筑历史及其文化?我们不妨翻开上海这本洋楼史页,告诉读者有关它的记录。  花园洋房的发展  上海的花园住宅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但上海的西式建筑则出现于1843年开埠以来的清同治十年(1872年),英国领事馆在上海建造。到1949年止,上海在近代建造了近5000幢各种样式的花园住宅,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其中,仅高级花园洋房的面积就达160万平方米,它们随着租界的扩张沿南京路和淮海中路干道自东向西分布。这些花园洋房千姿百态、风格迥异,它们掩映于梧桐树之中,深藏于高墙背后,巡迹于寺常巷陌,不仅饱含着世间的万种风情,更凝聚着近代中国的历史风云以及超越建筑本身的历史内涵和价值。上海的花园洋房与上海其他类型的近代建筑一道,已成为“时代的缩影”和“历史的年鉴”。上海花园洋房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期(1843-1919年)  从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到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初期阶段。最初,外国传教士和外国商人到上海,因为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只能在黄浦江沿岸建造一些四坡顶式的简单“洋房”。上海在1895年才开始形成一定规模的花园住宅。如1872年在李家庄英国领事馆一侧的领事官邸,就是一幢较完整的花园洋房。直到1910年左右,营造了一批规模较大的花园洋房,但居住者均为外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少外国人回国,这批花园住宅便易主为中国人。  这一时期的花园住宅,建筑面积很大,总平面宽敞,讲究庭园绿化和小建筑处理,构造多为砖石承重、木屋架、铁皮屋面,设有火墙、壁炉和卫生设备。建筑取当时各国大宅住宅的形式。如建于1900年的英国泰兴洋行大班林克劳的花园洋房;建于1906年的英国汇丰银行大班住宅等。  ……

内容概要

  娄承浩,1945年7月生,浙江绍兴人。上海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档案室主任、副研究馆员、上海市档案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档案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高层及超高层建设设计与施工》系列丛书建筑设计篇编辑委员会委员。  1982年以来,先后发表档案专业和建筑专业方面的学术文章132篇,参与或合著的著作有《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建筑指南》、《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等7本书。  薛顺生,1959年工科大学本科毕业,长期从事房屋修缮管理三十余年。业余研究上海区域内文化史迹,革命遗址,古宅民居,近代建筑等。  已出版的著作有:《上海革命遗址及纪念地》《上海名人故居沧桑录》《上海房地产志》《上海住宅建设志》《上海建筑施工志》《浦东建筑百题》《浦东人物百题》《浦东开发开放十年》。  曾聘为《上海建筑经典——236幢优秀近代保护建筑》特约编辑、《浦东开发开放十年》特约编辑。退休后,聘任为浦东新区文物管理所文物建筑调研员。高工、副研究员。

书籍目录

仿古曲式盛宣怀住宅刘吉生住宅延庆路130号住宅淮海中路1131号住宅汤恩伯住宅马歇尔公馆太古洋行大班住宅嘉道理住宅马立师住宅多伦路201弄2号住宅郭乐兄弟住宅黄兴住宅汾阳路79号住宅王伯群住宅淮海中路1110号住宅白崇禧住宅陈仲篪住宅多伦路48号住宅邱氏兄弟住宅潘明训住宅欧洲乡村别墅式丁香花园沙逊别墅罗别根花园李佳白住宅新华路315号住宅陈果夫住宅陕西北路369号住宅正广和大班住宅新华路231号住宅陈纳德别墅西班牙式孙科住宅丁贵堂住宅陈楚湘住宅永福路151号住宅布哈德住宅蒋经国住宅董建华住宅张学良公馆董寅初别墅武康路40弄1号住宅思考路41号住宅李观森住宅美国殖民地式……混合式中国传统式现代式其他样式参考书目跋

作者简介

位于上海市区域内的各类建筑,数量众多、式样繁复、风格迥异、设施考究,成为上海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其建筑特色鲜明。

图书封面


 老上海花园洋房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按8大分类来写,很不错~~
  •     老房子米道十足~~~灵~~~
  •     觉得做得不行 没什么意思 就像昨天的小学生辞典选题论证会给人的感觉:做不好不如不做。
  •     只能算是大略扫个盲的书。以建筑风格为分类标准,但没有很细致的介绍。知道了原来美国殖民地式的花园洋房在上海只有两处。
  •     有机会可以四处走走看看,不过好多都不能参观吧。
  •     164、老上海花园洋房。到底是不是同济的老师编的呀。还是同样的问题,书里谈论建筑本身的比重太轻了——我是说风格、选材、装饰特色等,当然也不是说房子的历史不重要。有的地方用的配图也不对,而且我觉得书里的风格分类有些不合适。不过可以按图索骥,画一张地图,去找那些漂亮的洋房拍照片玩。
  •     很长见识,照片再多些就好了。打算找个时间去实地看看书上的这些老洋房,不过很可惜的是现在有些已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不对外开放了。
  •     资料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