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乔木锁寒枝

出版社:李香枝、 忞悊 东方出版社 (2009-04出版)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506034463
作者:李香枝
页数:257页

章节摘录

乔冠华手持一份雪白的发言稿,踌躇满志,容光焕发,活力四射,目光明亮而锐利。他迈着沉稳、矫健的步伐登上讲坛,豪迈里彰显着鲜明的自信,严肃中昭示着朗朗的正义。在讲坛上站定以后,乔冠华首先颇有风度地向主席台上的大会主席微微点头致意,然后展开讲稿,准备开始近40分钟的讲演。在这历史性的瞬间,全场肃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长达半分钟之久,乔冠华两度高举右手,微笑着向大会表示谢意。演讲中,乔冠华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时而躬下身子,双手按在案上,语调中肯而略带严厉;时而挺胸抬头,铿锵有力之状更显其发言的分量。他一会儿引用中国谚语,一会儿人情入理地分析国际形势,一会儿表示对发展中国家的敬意,一会儿批评霸权主义的行径,可谓是妙语连珠,一针见血,振聋发聩,许多代表或顿足表示同意,或用力鼓掌呼应,或发出由衷的笑声。当乔冠华以“谢谢大家”作为演讲结束语时,大厅里响起比前几次更为热烈的掌声。乔冠华的讲话言辞得当,挥洒自如,体现了毛主席在代表团出发前接见代表团时的指示精神,不卑不亢,旗帜鲜明,中肯有理。他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义正辞严地抨击了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谴责了个别政府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在裁军等问题上维护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利益。讲话完毕,几十个国家的代表在走廊里排起长队,纷纷向乔冠华表示祝贺,这种仪式持续了好几个钟头,加上各国代表上台祝贺,前后共历时整整两天。事后乔冠华高兴地伸手给代表团成员看——由于握手次数过多,他的手明显有些肿胀。乔冠华的讲话,不仅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欢迎,还深获世界舆论的好评。乔冠华本人的活跃及热情外向的性格特点也成为国外各新闻机构争相报道的热点。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乔冠华讲话的全文。路透社报道说:“这篇讲话使许多外交官感到震动。第三世界的代表们热烈鼓掌。美国代表脸色阴沉。”德新社评论称:“在国际讲坛上非常少有的这种坦率和平实的发言,表明了北京对联合国的政策以及对外政策意图的轮廓,表明了人民中国将使自己成为中小国家的喉舌和支持者。”共同社评论称:“这一展示基本方针的演说。是不折不扣的在联合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演说之一,它的意义和反应将迅速涉及地球上的一切地区。这篇演说阐明了以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的中国国际政策,坦率地表明了中国的原则性立场。明确地表示了中国作为中小国家的代表对超级大国在垄断联合国的局面进行挑战的姿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的报道和评论一般仅是就讲话的国际意义和影响而言,而作家金庸却注意到了演讲稿本身的文字风格,他曾在自己创办并任主编兼社长的香港《明报》上发表社评《乔冠华演辞有才气》:“……乔冠华演讲辞的主要内容不脱中共一般文告声明的范围,但有一些说法却具有个人风格。表现了独特的才华。他是文人出身,以写国际问题分析文章知名,这篇演辞中偶尔也显露了若干他昔年文字中的光芒。”乔冠华的这次联合国之行是他一生外交活动中最为辉煌的时刻。那一刻,乔冠华成为整个联合国大厅的中心。所有人都驻足观看,“红色中国”像一股巨大的旋风,席卷着这个经历了二十年风霜的最大的国际组织。新中国也在被隔绝二十多年之后终于昂首阔步地进入了联合国,打破了美国对她的封锁,参与到世界大事的重大决策中来,成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员。斯人已去的今天,我们再来回首这段往事,之所以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乔冠华在联合国的政治舞台上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记,诚然是由于他代表的国家是强大的,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毋庸讳言,这还得源于他的个人魅力,其中最主要的、最让人难忘的、让世人更多地记住乔冠华的,并非是由于这篇讲话,而是那著名的、经典的、最终成为乔冠华铜像造型的那张著名的新闻摄影作品——“乔的大笑”。那是中国代表团昂首阔步地走进联合国会议大厅后,平时极易激动的乔冠华,这时却十分从容、沉着,似乎是来开一个平常的会议。他就这样带着冷静、镇定的神态,坐进了礼宾司长亲自为他拉开的China牌子后的那张椅子。有记者不失时机地问:“乔先生,你现在坐在这张椅子上有何感想?”乔冠华仰头大笑,笑得那样自然,那样淋漓尽致,一时间感染了周围所有的人。他仅有的回答是:“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乔冠华的这个特殊的回答造就了那张轰动一时的、最能体现他外交风采的、后来获世界新闻摄影大奖普利策奖的照片——照片上的乔冠华仰天大笑,在他高高扬起的手臂下是写着“China”的中国席位牌。乔冠华的笑是欢庆胜利的笑,是扬眉吐气的笑,是荡气回肠的笑,是酣畅淋漓的笑,给人以撼山易、撼中华民族难的心灵震颤,增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显示了新中国的气势和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笑不是属于他个人的,而是中华民族历史性突破的一个飞跃,祖国的神圣、民族的尊严,在那一刻都定格在了他的大笑中。他用这豪迈的笑声,打破了美国多年来对中国封锁的坚冰,洗刷了曾经强加于中国人民身上的耻辱,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回到了联合国。《纽约时报》曾有一篇专题文章写乔冠华,题目就是“乔的大笑”。就这样,乔冠华以其娴熟的外交手段以及他的性格魅力征服了国际社会,并以世界一流外交家的形象为祖国赢得了荣耀。

前言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乔木,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它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我们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白杨、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各类乔木的生长状态不尽相同。以十年期为例,白杨可以将天宫误闯,松树却只能用作房屋椽木;白桦可以伟岸傲立,玉兰却只能纤指缤纷。爱花之人并非将所有之花都列成至爱,同样,恋木之士也必会对喜欢之树情有独钟。乔冠华,笔名乔木、于怀、于潮,1913年3月8日(农历二月廿一日)生于江苏建湖庆丰镇东乔村乔家庄。其父乔守恒是当地一开明绅士,喜爱琴棋书画,精通诗词歌赋。其生母刘氏育有三男六女,乔冠华最幼。3岁时,乔冠华丧母。其父续弦,再生两女一男。乔冠华自幼聪颖过人,5岁即人私塾,老师为叔父乔守清。10岁入盐城高等小学。1925年考入由美国教会主办的淮美中学,后因为闹学潮问题,先后辗转亭湖中学、淮安中学、钟南中学。其间,曾因参加进步学生活动,三次被学校开除。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师从杨振声、朱自清等。一年后转入哲学系,受业于冯友兰、金岳霖教授。1933年春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秋天,自费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读研究生,1935年春因参加日共外围组织被日本警方逮捕,三个月后被驱逐出境。同年以公费名额去德国图宾根大学攻读哲学,两年后即193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初回国,在香港《时事晚报》工作,任社论主笔,并以“乔木”为笔名将文章通过中国新闻社发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南洋各地华侨报纸。1939年,为《世界知识》、《大公报》、《申报》等报刊撰写国际述评。同年年底,由廖承志、连贯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将文章辑成《争民主的浪潮——1939年的国际》一书出版。1941年初,香港“中国通讯社”创立,担任社长;同时,《华商报》创刊,任编委;5月,任在香港复刊的《大众生活》编委。1942年,加入重庆《新华日报》编委会,负责国际新闻和评论工作,开设“国际述评”专栏,以“于怀”的笔名负责此专栏的工作。并担任《群众周刊》主编。其间,发表多篇国际政论文章,主要有《历史的报复》、《报复的历史》、《斯大林的大手笔》《站在胜利的门前》、《沉寂不是和平》、《时代终究是变了》等等。在那黑暗而混乱的年代,许多青年人争相传阅“乔木”的文章,其精彩绝伦的国际述评使他们备受鼓舞和启迪。文学家、翻译家冯亦代曾回忆道:“那时,我只是个人世不久的年轻人,除了有一腔火热的报国之心外,别无他长……而其时,老乔正以他成熟而又犀利的笔锋,剖析时局,给陷于迷乱心情中的人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我每天读着《时事晚报》上老乔用“乔木”笔名写的政论,每读一文,心头如饮一瓢清泉,不仅彻凉,而且眼睛也跟着放亮起来……”1946年10月,乔冠华再度赴港,担任复刊后的《华商报》社论委员、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社长。1949年,调北京担任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局长。后长期从事外交工作,历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协会副会长、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部长助理。1964年3月,任外交部副部长。1974年11月,任外交部部长。1949年至1976年27年中,乔冠华参与的主要大事件有:1950年11月,作为顾问,和中国代表团其他成员首次在联大亮相;1951年7月lO日,朝鲜开城,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任中国代表团团长李克农的助手;1954年4月24日的日内瓦五大国外长会议和1955年4月18日的万隆亚非会议,依旧作为顾问参与其中;1955年8月1日,日内瓦中美会谈,任中国外交部专门成立的“中美会谈指导小组”副组长;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3月1日,作为新闻采访、发布的负责人之一,随周总理出访亚非欧14国;1969年10月20日,中苏边界谈判,任团长;1971年11月15日,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代表大会的席位,任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团长;之后于1972年、1973年连续率团出席联大;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负责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一起草拟《上海公报》;1974年4月,作为副团长随邓小平出席特别联大。1975年、1976年再度以团长身份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大。1983年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同年9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70岁。已出版的文集有《形势比人强》、《向着宽阔光明的地方》、《从战争到和平》、《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乔冠华国际述评集》等。历史总是惊人地巧合。三国时期,有与天下英雄孙权、周瑜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江南二乔”,她们是“风流姿色天下闻”;20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内,也有“二乔”并世而出,不过,他们是“风流文采天下闻”——一位是有着“中共第一枝笔”美誉,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曾担任毛泽东主席的秘书25年之久的胡乔木,原名胡鼎新;另一位即是有着“外交才子”美称、著名国际问题评论家和世界一流外交家的乔冠华。说来有趣,乔、胡二人出生地相距不过几里。乔比胡小一岁。中学毕业后,俩人又是北京清华大学的同学,乔比胡却高一个年级,但当时不甚来往。20世纪30年代末俩人不约而同地用了笔名“乔木”发表文章,时人称为“南乔北乔”。“北乔”胡鼎新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理论精深,学风严谨,毛主席甚至用“靠乔木,有饭吃”的话来戏说他的学识积累和才气。与“北乔”那严谨、稳健的作风大相径庭的“南乔”乔冠华,则浪漫洒脱,不拘小节,睿智超群,才思如行云流水。毛主席也曾用“可顶战场上的几个坦克师”来喻指他当年那一篇篇观点尖锐、文采飞扬,大有横扫干军之势的国际述评文章。1945年,为署名权一事,“二乔”互不相让。“南乔”说:“我的列祖列宗本来就姓乔嘛!再说,你们看我这1米83的个头,不正是一棵挺拔的乔木吗?我用'乔木'这个名字,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啦。”“北乔”说:“《诗经·周南》有《汉广》诗。开篇四句,明白如话——'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乔木'者。林中之秀木,挺拔坚直,可做栋梁砥柱。我到延安以后,之所以取'乔木'为名,旨在喻以自励。况且,1935年我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文学评论时,署的就是'乔木'笔名;1938年7月,我在延安与李桂英结婚时,甚至连她的名字也改成了'谷羽'。谷羽者,'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经·小雅·伐木》)之鸟也。你说,我这个'注册'在先的'乔木'是否该用这个名字呢?”可以想见,争论未果。新中国即将诞生,两个“乔木”相聚北京,同在中共高层机关任职。如此一来,同名之争再度凸显,终于惊动了毛主席,老人家一言九鼎,为他们断名——“南乔”留姓,“北乔”用名。至此,乔冠华用了十年的“乔木”之名画上了句号。人的一生不只一个十年。乔冠华的一生共生活了七个十年,本书的讲述则围绕他最后的十年,也就是——乔冠华与章含之携手相伴走过的风雨十年。这是一本单纯讲述乔冠华与章含之的情感的书。拨开历史烟云,作者只将笔尖专注于二人真诚的情感。从相识的误会风波,到相守的温馨琐事,全书将这对半路夫妻的忘年恋情描绘得细腻曲折、感人至深。为配合生动的文字,书中本应该穿插一些二人温馨的日常生活照片,但是多方求索,实在找不着图片的版权人,我们只好忍痛采用朴素的纯文字版面。在封面照片里,乔、张二人望着镜头展开孩童般灿烂的笑脸,虽然这张照片也跟其它照片一样,多方求索也联系不上图片摄影者,但是编辑实难舍弃这张颇能反应乔、张二人情感精髓的照片。如果该照片的摄影者看到此书,请与编者联系,谢谢!本书在编辑过程中,错误与遗漏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已无法欺骗自己,我知道我对你早已不仅仅是友情。我也相信我们之间来之不易的爱情是极其真挚的。但是此时此刻我们彼此更需要的是清醒和理智。我没有勇气面对舆论的哗然,也害怕面对社会上各种人怀疑的眼光。……我何尝不珍惜你给我的真情。但世上最伟大的爱情往往意味着自我的牺牲。  ——章含之 如是说我根本不会听你那套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什么自我牺牲,那都是一派胡言。如果我们真诚相爱,为什么要怕别人说三道四?你那些托词根本上说是不敢去冲破世俗的锁链,去得到自己的爱。我从来没有看重我自己的官位有多高,名声有多大。这些本来就是身外之物,过眼云烟。如果为了爱情要合弃一切,我也完全无所谓。那才是真正无私的爱。我需要的是你的爱,不是什么折磨我也折磨你的自我牺牲。  ——乔冠华 如是说

内容概要

乔冠华,江苏盐城人;曾用笔名乔木、于怀。中国外交家,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1939年经廖承志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等职。

书籍目录

绪论引子第一章 千里姻缘咫尺间一、小店初遇二、楼梯风景第二章 不“打”不相识一、赠书误会二、好感重现三、“笨猪”风波四、请示之怒第三章 花赠美人直须折一、洲际旅馆二、鲜花送美人第四章 斯人忧患风雨天一、特殊谈话二、异国夜晚三、冒雨起飞第五章 爱在口中心难耐一、Iloveyou二、深夜醉酒第六章 历尽曲折结连理一、情比金坚二、再度考验三、新婚异兆第七章 并蒂难挽梨花落一、“山东大白”二、榕树虬枝三、柿树并蒂四、梨树恩义五、一碗绿豆汤,两个猕猴桃六、两个忘年人七、世事难料第八章 十五的月亮十六不圆一、中秋诀别二、不能“速眠”三、天雨同悲第九章 绵绵细雨乡愁远一、绵绵思念二、凄美乡愁三、回乡路四、寻旧迹五、访旧居六、忆少年七、人再现第十章 东山青冢悲冠华一、真情永远二、回归大地第十一章 苏词写尽肠断处一、墓山丝雨二、情系东山第十二章 廿年华发青几许一、一朝春尽二、异国红颜第十三章 魂所依兮雕像里一、聊天二、照相第十四章 白云流转问天阙一、月夜遐思二、大院情结第十五章 寒枝锁尽赴瑶台一、绝尘而去二、亲友评价三、生平回顾结语乔冠华、章含之大事记后记

编辑推荐

  大红门内,十年春梦一觉醒;梦魇年月,并蒂难挽梨花落。  乔冠华,江苏盐城人;曾用笔名乔木、于怀。中国外交家,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1939年经廖承志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等职。  本书围绕乔冠华的最后十年,也就是——乔冠华与章含之携手相伴走过的风雨十年,讲述了他们夫妻俩的忘年恋情。

作者简介

《十年乔木锁寒枝:乔冠华与章含之的情爱世界》是一本单纯讲述乔冠华与章含之盼情感的书。拨开历史烟云,作者只将笔尖专注于二人真诚的情感。从相识的误会风波,到相守的温馨琐事,全书将这对半路夫妻的忘年恋情描绘得细腻曲折、感人至深。

图书封面


 十年乔木锁寒枝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乔和章的品质只有他们自己以及全能的上帝最为清楚,而最后审判他们的将是上帝。任何人都逃脱不了上帝的审判,每个人都将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承担十字架,无论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     应该先看看《不堪回首: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
  •     什么时候婚外恋都成了伟大的爱?可歌可泣的爱情了?!只尊重自我的情感需求,不尊重社会公德的能算什么伟大的爱情?不伦的男女关系古今中外并不稀奇,名人官员也可能涉及,都在情理之中。但是,为这样一段男女关系唱赞歌,简直是文化的悲哀!这种书是怎么通过审查的?三角关系中的三个人都是曾经的社会名流,对公众眼中的这段三角关系的道德评价进行混淆视听的讴歌,是文化人的犯罪!也是对社会公德的挑战!文化人如果没有良知,比盗贼更可恶!
  •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 还因为 和你在一起 我的样子
  •     无论如何 总是一段情缘
  •     滥情空虚
  •     绝不买《十年乔木锁寒枝—乔冠华与章含之的情爱世界—红尘烂漫丛书》这种“烂”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