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发生了战争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6年11月第1版
ISBN:SH10107-5000
作者: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
页数:189页

内容概要

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是苏联当代著名作家,苏联国家文艺奖金获得者。
1924年,瓦西里耶夫出生在斯摩梭斯克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受到部队生活的熏陶。在上九年级时,卫国战争爆发,他志愿奔赴前线。1943年负伤,伤愈后进装甲兵军事学院学习。
1948年毕业,任工程师。1956年结束军人生涯,进了著名剧作家包戈廷的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从此开始专职创作。
瓦西里耶夫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作品题材广泛,主要是卫国战争题材、当代生活题材、历史题材等,其中以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成就最为显著。
作者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小说发表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歌剧、芭蕾舞,受到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同名电影获1975年苏联国家文艺奖金。
瓦西里耶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伊万诺夫快艇》(1970)《最后的一天》(1970;1972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和剧本)、《遭遇战》(1979)、《他们可能同我一起去侦察》(1980)、《后来发生了战争》(1984),长篇小说《不要向白天鹅开枪》(1973;1974年被改编为剧本)、《未列入名册》(1974),长篇历史题材小说《虚实往事》(1977—1978),剧本《军官》(1955)、《我的祖国,俄罗斯》(1962),电影脚本《例行的航程》(卫958)、《漫长的一天》(1964)、与K•拉波波尔特合著的《军士们》(1959)和《军官们》(1971),自传体中篇小说《我的骏马奔驰》(1982)等。
瓦西里耶夫是从创作剧本、电影脚本开始写作生涯的,因此他的作品带有戏剧和电影的特色,结构严谨,情节紧张,语言简洁。由于作者立意高,创作手法独辟溪径,他的作品总能以高昂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激情动人心魄。

作者简介

一张已褪了色的集体照片引出了九年级二班在1940年的故事。班长伊斯克拉是个正直、成熟、有理想的姑娘,她引导同学们以积极的态度生活和学习,热情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她的母亲当过红军政委,是个坚定的革命战士,伊斯克拉的成长因此受到了母亲的影响。源于时代对革命事业、阶级斗争等问题的简单片面的理解,伊斯克拉对同学中许多事物难以接受。维卡的爸爸被怀疑是人民敌人而被捕入狱。维卡忍受不了这一切,在一次聚会上悄悄与同学告别后自杀了。这在同学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1941年,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起了进攻。同学们纷纷参加了对敌抗战斗争,他们大多数为祖国和人民光荣捐躯。


 后来发生了战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后来发生了战争》:后来发生了“解体”《后来发生了战争》究竟写了什么?我查了一下资料,竟然没有找到一篇合味的评价。这篇小说写于1984年,离苏联解体的时间,不过五六年的功夫。它被称为瓦西里耶夫的“战争三部曲”之一,但它故事情节发生的年代,却是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的1940年。这就使人有一点不解,瓦西里耶夫的三部曲中,故事时间最早的战前生活,恰恰是最迟写出来的。1984年,离瓦西里耶夫一炮打响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已经相隔了15年。作者究竟在《后来发生了战争》中想表达什么,是在说明着为什么苏联人会在卫国战争中取得胜利吗?非也。《后来发生了战争》中描写的时代,是真正的斯大林执掌政权的1940年吗?作者的用意是为了记述一个战争前的那一个时代的真实吗?恐怕不会这么简单。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写于1984年的《后来发生了战争》,作者的用意恐怕不是仅仅对他青春时代的一点回顾,恰恰相反,他是想在这部小说里表达他所感受到的一种时代的悲凉,所感受到的一种宁静的时代里潜在的危机。在小说最后有一个发人深省而又让人事后诸葛亮般地感到“哀遍华林”的话,失去了女儿的维卡父亲说:“多么悲惨的一年啊!……明年就会是幸福年了。然而,明年恰恰是战争爆发的1941年。总以为当下的生活是最为痛苦的,但是,一个更为可怕的灾难正在不知不觉地向现实生活走来。这种预感,是由什么触发了瓦西里耶夫在1984年再次反差式地表达出来?我个人感到,这恰恰是1984年苏联社会积累的诸多的解体的不安因素,令作者在这部小说里,更多地反映出他已经感受到了的和平时代下潜伏着的危机,而这种危机,不仅仅是来自于外部,不仅仅是下一年由外部战火燃起的时代的悲剧,而更可能是一个错综复杂交织着的社会的内部矛盾,正在酝酿着一种剧变的巨大的震动。所以,这部小说,在预示着,看似和平的生活,其实后面紧跟着的是“战争”,而小说里反映的八十年代的社会思潮的矛盾,后面紧跟着的恰恰是一个社会的“解体”。这可能就是作者内在的不由自主地表达出来的“哀音”所在吧。1、维卡自杀的隐寓所在。虽然小说的时代背景发生在和平的环境里,但作者描写的整个社会环境并不平静,充斥着矛盾、角逐甚至是由此带来的死亡。其中,维卡的自杀身死,是小说中最为核心与主要的事件。维卡死亡的原因,作者设置的相当不合理。小说中维卡的父亲,是一个颇有民主倾向的知识分子,是四十年代极易受到清洗的那一种类型,但小说对这一个尖锐的社会矛盾,却作了某种程度的遮掩,导致情节令人难以置信。维卡的父亲作为知识分子在小说中所犯的错误,竟然是经济犯罪,而不是所谓的政治犯罪。但从情节来看,作者应该原来是设置成政治犯的,但可能出于某种原因,作者不原涉及如《阿尔巴特街的儿女》那般的政治指控,所以,轻描淡写地将维卡的父亲设置成了贪污犯。从小说的情节交代来看,维卡的父亲的确显示出拥有很大财富的可能,包括在乡间还有套别墅,他究竟从什么地方获得这些财富,小说并没有交代。当维卡的父亲突然被抓走之后,维卡的同学,都不相信这一切。于是,他们展开了一系列的对维卡的帮助,包括制裁那个传播维卡父亲被抓消息的同学。其实这个情节相当的生硬且矫揉造作。学生们根本不知道维卡父亲被抓的真相,但是,他们武断地厮守着一个底线,就是父亲的罪行与孩子没有关系,因此,不应该传播这种负面信息,好像不传播这些信息,就能够给下一代带来一个健康的环境,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恰恰是学生们缺乏正视社会各种负面信息的能力,他们接受的都是善的与光明的一面,而对社会及生活中出现的丑恶的负面消息,缺乏承受能力,而不得不采取了一种鸵鸟的政策,并且认为这种保护心灵完整的一个唯一的办法,所以,他们就可以为了这个缘故,而殴打传播负面消息的同学。正可谓,动机正确,就可以不择手段,这恰恰反映了作者从战争文学延续而来的一种滥施于和平年代的泛暴力倾向。而且,小说在围绕同学们帮助与关怀维卡时,采取了一种夸大其词的英雄主义的模式,把平凡生活中的一些小冲突,都变成了一种带有政治意图的行为。这仍然可以看成是一种政治小说,类似于我国的阶级斗争类小说,任何生活中的小事,都看成是一种斗争的反映,都要采取横眉冷目的斗争态度。这使人感到作者在刻划人物的时候,有一点过于用力,过于拔高人物,使人物处于一种真空状态中,反而失却了生活中的平和性。但是维卡还是自杀了,自杀的原因是什么?维卡在给好朋友的信中,坦白了她的动机所在:如果我们不再信任我们的父亲,怀疑他们为人正直,我们就会陷入一片荒漠。有一点我是清楚的,那就是不能背叛父辈。不能这样做,否则我们就会毁掉我们自己,毁掉我们的子孙,毁掉我们的未来。世界上没有比背叛自己的父亲更为可怕的背叛行为了。这里的情节的龃龉再次凸显出来。维卡的父亲是经济犯罪,不存在着什么背叛问题,因为只有信仰才能背叛,而维卡却坚守着父亲是好人的理念,无法承认父亲面临的指控。也许这里进一步证实了维卡父亲被捕的真实的原因,有着政治上的因素。维卡选择死亡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逻辑?这里的父亲,却使我们想到了四十年代苏联社会中的一个集体的父亲形象,那就是斯大林。这里虽然维卡指代的是自己的父亲,但她的逻辑推理,同样可以指向斯大林。这一段自白,完全可以用着法捷耶夫自杀时的内心独白。不管维卡的父亲是犯了什么样的罪,但维卡自杀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对父亲的信仰的丧失,这也蕴含着作者对社会的一种警告,当一个社会没有自己的对父亲的信仰与信任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崩蹋。在1984年的社会形势下,瓦西里耶夫“春江水暖鸭先知”地指出了一个社会在倒塌了信仰之后所带来的可怕的后续影响,及其惨重的后果,我觉得这才是作者在这部小说中点出的一个深刻的警钟般的命题。也许当时读者在看这个小说时,还无法读解到作者有意或者无意想表述的主题,但今天我们站在苏联解体的废墟上,我们惊愕地看到,苏联解体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整个社会“不再信任我们的父亲”,整个社会选择了背叛,所以,其结果必然就是这一种“毁掉我们自己,毁掉我们的子孙,毁掉我们的未来。”最可怕的答案,就是一个失去了“父亲”的雄心力量支撑的庞大的帝国的倒塌与解体。当然,小说后来又轻描淡写地写道,维卡的父亲是被冤枉的,被释放了出来,但这依然无法改变维卡的死亡悲剧,况且作者用经济犯罪来加诸在维卡父亲的疑云,是很容易澄清的,假如维卡的父亲是思想犯罪呢?那么,小说该如何给结尾部分展现出一个明晰的稍稍光明的结局?可见,瓦西里耶夫并不想在过分复杂的政治迷宫中,把自己卷进难以解脱的政治风波中。这也是从某种意义上讲,瓦西里耶夫的小说,带有一种浅的原因吧。2、 伊斯克拉源于对真理探讨的痛苦。如果说维卡是因为对父亲的信仰的倒塌而导致精神崩溃的话,那么,小说中的一个好孩子伊斯克拉的痛苦,则是因为她接受的理念与现实之间的严重冲突。这从某种程度上讲,正可以看成是苏联社会面临的一个社会之痛。伊斯克拉有一个革命的母亲,她没有父亲,喻示着母亲是一个没有七情六欲的人,她对女儿的教育,是用皮带来发言。在这种强硬的教育体系下,伊斯克拉的思想是规范的,传统的,保守的。但是,正如小说里用她的身体开始发育的细节来表现的一样,一个人的发展是不会受制于自己的意识与理念的。她不想发育,想控制自己的女性形态,她不想让她的思想越轨,但是,她要成长,必须有着肉体的展开,有着思想的讨论,这时候,伊斯克拉便遇到了一个极大的精神上的障碍,就是什么是世界的真理。代表体制象征的母亲对她的教育是:“你只要学会真理,而不需要学会探索真理的本领”。也就是说,你只要接受,而不需要去探索,不需要去怀疑。但是,伊斯克拉陷入一个无法解开的思辨怪圈中,她想知道的是:既然是真理,为什么还要去争论呢?实际上,她的这种怪圈恰恰是这个时代造成的。在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当然我们很容易将心比心地了解到这个社会的思维模式),总是强行地灌输给她一个属于真理的东西,她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去掌握真理的本领,她只需要去接受而已,这就是她的全部使命。她已经做的相当好了,对自己担负的团的事业,可谓是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小说一开篇,就用她指挥同学们拍照片,来展示着她具备了真理的传声棒的那种工具的职能。但是,她是血肉之躯,就像她的身材的丰满亟需突破胸罩与内心的束缚一样,她的思想总是会飞越出戒律之外,在所谓的真理之外,找到慰藉心灵的更多的精神支撑。小说并没有写出她的政治主张,而仅仅是通过她对叶赛宁诗的喜爱,表现了她内心里有一种与时代精神不相合拍的精神的渴求,诗歌成为击破她的对真理信奉的古板心灵的外力。在这里,不由想到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利用小说来反党是一大发明”。撇开这句话的用意不说,但不能不说毛泽东洞若观火。诗歌就能够使人产生动摇与怀疑,何况有着更多指向意义的小说呢?所以,伊斯克拉受到叶赛宁诗歌的影响,她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对真理产生了怀疑。在小说里维卡的父亲向她讲述了许多通行的社会真理之外的更符合人性的真理,比如其中提到的“无罪认定”,便使伊斯克拉深为赞许。小说写到“无罪认定”,同样是令人感到狐疑万分,因为作者并没有继续把这个理念延伸下去,在小说里纯粹是作为一种纯粹理念表达出来的,它似乎在暗示着维卡父亲遭受牢狱之灾,恰恰是违背了人性范围里的“无罪认定”的这一理念的。伊斯克拉接受的这一真理,却遭遇到了现行社会的真理的狙击,所以她困惑不解,并由此而痛苦。作为伊斯克拉的精神冲突的副线的矛盾,就是她坚守的革命化的女性理想与维卡、济娜她们信奉成为一个纯粹女人之间的矛盾。其实这也是一个关于爱需不需要的问题,女人的价值在哪里?伊斯克拉之外的女生们或者说当下的世俗世界观里,提出女性的作用,就是担负起生命的一半的本能职能,伊斯克拉接受了政治化的理论宣导,所以她对人的生活化的一面相当的排斥,这也是小说里反映的一个精神冲突的问题,但是相对于伊斯克拉面对的对真理的探求的矛盾,这一矛盾,只能属于雕虫小技,不值一提了。其实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容许每一个人所作出的对自己生命选择的尊重,如果像伊斯克拉那样,只要她愿意选择一种革命的事业化的女性人生,未尝不可。伊斯克拉没有必要去要求所有的女性都像她一样,走一条革命化的人生道路,但我们同样应该尊重伊斯克拉这样的选择,这才是我们不认同伊斯克拉的同时,防止我们走上一条与伊斯克拉极端化固执倾向同义反复的另一种极端。用极端去反对极端,有时恰恰是这个社会的通病。这种人性化与革命化的冲突,在小说里是以阶级斗争的方式对垒着的,就是校长与班主任之间的矛盾。校长希望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们得到自由发展,这显然是八十年代苏联的一种时代倾向,而班主任则是束缚学生们的精神与肉体。这两条线索,在小说里成为了一种针尖对麦芒一样的存在,带有很大程度的概念化的倾向,并不是来自于真正的生活。这也是一个习惯于写战争题材的作家,在和平的年代里,也是极其容易地把生活中的矛盾,写成不是东方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样的类型。小说中除了这两个人物,其它的人物都是陪衬。是填充在骨骼之间的肉而已,不能改变小说的框架。3、 作者的叙述风格《后来发生了战争》在叙述上更为成熟,因为它毕竟是作者后期的作品。从文风来看,中国作家徐怀中对瓦西里耶夫的模仿是很明显的。《后来发生了战争》更容易看到它对中国作家影响深远的那种鸟瞰式与提纲挈领式的叙述风格。瓦西里耶夫的小说,是采用全景式的,他喜欢以一股意,“统帅”细节的元素。这一点,可能与契诃夫那种鸟瞰生活的写作风格有着某种相似程度。这种风格,导致了他在长篇写作中会出现“意”与“气”的中断,因为长篇是生活原生态的再现,而不可能不断地由作者在那里排阵布局。瓦西里耶夫还喜欢对生活进行一种夸大的点评,使小说里洋溢着一种轻快,他显然采用的不是肖洛霍夫式的白描手法,根本没有进行如实的对生活的描摹,而是用他的主观意图,将生活元素码进了他的阐述与理解之中。由于不喜欢描写一个完整的场面,而喜欢进行一种理念的组接,所以,瓦西里耶夫的作品都不太长,因为他没有耐心进行一个场面的塑造,他急于想把他的理念,借助于情节表现出来,表现完了,他就不想再去还原生活了。这使得瓦西里耶夫的小说有一种浅表的感觉,还会带来一种概念化的缺陷。这是因为他的意念,超越了他的情节,有一种作者始终在小说中高高在上地指挥人物的感觉,很多时候,会感到人物很生硬,服从于作者的某种编造需要。就像《后来发生了战争》一样,小说写的一群中学生,本来没有什么优劣,也没有什么冲突,但作者非要在里面制造出一些冲突与矛盾,就使得这些矛盾显然在和平时代的环境里的发生具有了不可信性,而人物在小说中的过分庄严与严肃的表现,就显得用力过猛,如维卡的父亲被释回来,同学们去看望他,他拉开窗帘,看见外面的雪地上,站满了全班级同学,虽然很有电影镜头感,但在生活中显然属于一种煽情失控的描写。还有伊斯克拉兴师动众地在厕所里逼迫济娜交出真相、男生们痛殴高年级的告密者以及同学们为维卡送葬的情节,都太过分注重戏剧化,而且采用了一种电影化的手段,其表现风格,甚至达到了一种样板戏的程式化的套路,只会让人觉得肉麻,而缺乏生活中的平淡与自然。这可谓是作者写作中的一个很大的矛盾,也制约了作者艺术层次的提高。另看到消息,说作者去世,国内少有反响。想想上个世纪,作者来到中国,陪同者随便在长城上找到一个游客,便都知道《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而不过数十年的功夫,影响中国文化的苏联文学大师便无人问津,这实际上反映出的一个社会的悲剧,名以人传,一般人都这么说,但是,人以国传,才是真正的原因。一个社会瓦解了,一个作家对这个社会的文化建树也会应运而倒,无人问津。回想起来,《后来发生了战争》中作者发掘出的悲哀以及先见之名,由他的去世,再一次得到了残酷的验证。悲乎哉?谁之悲也?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青春小说一种
  •     后来发生了两场战争,一场为了击退入侵者,一场为了证明自己
  •     没有黑色的历史,只有红色的记忆。
  •     伊斯克拉真是朵动人的火花。
  •     很美的故事,语言很压抑也很震撼。他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大家就熟悉多了
  •     难过……
  •     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类似,少女处于中心位置。瓦西里耶夫太适合写悲剧。故事的开头总是欢快明亮,可是经过铺陈之后当你已经深深爱上了主角悲剧就开始了。主人公这样那样的性格又有着不同命运,可是他们身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闪光点,这些使得这些人物区分度极高,更加凸显结尾的悲剧性。
  •     首先妙的是时间节点的选取,战争中一代人青春的故事,前面的铺垫与后面的命运结果一对比,感情渗透进去之后的同感,如一道入味很久的菜,味道必然很好
  •     瓦西里耶夫是不是国内没有出过成套的全集?真喜欢他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