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与日本人

出版社:渤海湾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1988-10
ISBN:9787805610030
作者:松本一男

作者简介

中国人与日本人之对比


 中国人与日本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谀美当代中国之处颇多,但毫无诚意。也多次言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但言语之间,对战败的原因归结于是研究中国人心理的不彻底;对中国人“没有法子”这一口头禅的分析很是典型。其中,作者称日本尚武的传统源自日本民族的蒙古血脉,也许是从体型上的O型腿比附的吧?2013.6.2
  •     从<中国人和日本人>得到不少启发(作者日本人,早年曾加入入侵中国的战争,后在东京大学当学者,精通汉学),也参杂了我的不少个人见解.1.刀和笔 日本人尚武,其祖先是骑马民族,有侵略本能.中国人尚文,主要原因是1.汉民族原本是农耕民族;2.大陆辽阔,两千年饱受大陆临国侵略,加上内战连连,人们生性厌恶战争.3.从隋朝创立科举制后,一直是文治社会,取得社会地位种种,都要熟悉儒学文学为要,中国因此变得越来越斯文.2.一击与绵韧 打仗或对决时,日本人喜欢一开始就向对手发出全力攻击,意图卯足气力一击制胜,胜则胜矣,但一击未胜,则往往不能持久.中国人打仗与对决时,倾向于以无比韧性与对方缠斗,追求后发制人,不斗则已,一斗则拼至最后的一息气力,胜则胜矣,败则元气大伤,经久难复.3.玉碎与瓦全 日本人如果明知将失败,也依然做反抗(虽反抗,但因为是一击式打法,没有后劲,所以反抗甚是无力)中国人倾向于瓦全,"留得青山"而欲东山再起.4.国家与乡党 日本人有国家的意识,国家是个实实在在的存在体,是利益与依赖的主要考虑点,是自己行为规范的直接影响者.中国人有乡党意识,乡党是利益与依赖的主要考虑点,是自己行为规范的直接影响者.由此产生了中国人的出身地与所属帮是评价一个人的事实标准.5.集团与个人 个体日本人素质良好,主要原因是集体型社会对个人行为举止的严重道德制约,而集团化的日本人,个人隐蔽在集体中,道德制约消散,且集团的目的是一致对外,所以经常做恶.另外,集团的排他性十分强,由于日本人的国家意识,所以整个日本国是最大的集团.个体中国人人性良好,主要原因是斯文之风,农耕民族加上儒学的渗透.中国人也有结成集团的特点,不过集团仍然未超出地缘乡党的范围,组织化和现代化较差,集团且具有内向性,是为了满足内部交流合作需要,而非一致对外,或者说,一致对外只是在形势逼迫下要实行的策略,且实行得一般都不好.6.拙速与巧迟日本人喜欢快捷而马上取得效果的作战,不仅战争如斯,日常生活,处理态度,经营方法亦然.缺点是没长性,没耐心,没后劲,政策上缺乏长期设想与一惯性.中国人喜欢巧迟胜过拙速,社会环境不同,不少巧迟是千百年劳动者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后发制人,以逸待劳在经劳战争上都是高明的手段,缺点是时间观念淡薄,不利于分秒性急的现代化经营与生产,对事物的发展适应很慢,不容易在极速进步的当代社会中取得长足的优势. 7.能吏与大人日本的官僚与企业事业单位员工的共同特点是不贪--污,行政能力很强,一丝不苟,条分缕析,严格按规章办事,缺点是绝对服从上面的安排,即使是错误的,只要不太严重,也不会过问;严格的只管自己所负责的一块,其他工作决不过问,普遍缺乏挺身而出纠正错误的积极性与胆量,是典型的能吏形像,治世时能够营造与维持有秩序的社会,乱世时则能力有所不足. 中国人的中庸态度,决定了处理事物从宏观性着手,着重于整体协调,以达到整体,长远合理的效果.这种"大人"的"粗枝大叶"的处理方式,往往轻重有别,违背约定与合约的事也因势而变,时有发生,难免给人以马虎了事,无原则的印象.战略布置,资源调动是中国人的优势,但是当今契约性基础决定商业世界中,马虎了事,违背契约的名声在外,事实上已经给中国商人的远拓带来较大的阻碍.8.依赖与达观日本人已经对政府与以及政府组织的社会形成了依赖心理.依赖心理就是"希求被动式的爱情",即是"骄".其形成是因为两千年来以天皇为中心的纵式社会统治形态和愚民教育,数千年来日本的政治上较强,社会无论如何都是"有序"状态,允许人民"有依赖心理".有依赖心理的日本人在本土经常会做出诸如烂醉后高吟后胡搅蛮缠打碴打架之事,或者是在电车上做出变态的侵犯女子的行为,无非是政府及其社会的放任同时是对政府的依赖心理. 中国人对政府及其组织的社会是十分达观的,一方面对政治是持强烈的批判态度,有"可取而待之"的想法,另一方面,又吞气吞声,常以"没有法子,没有办法,事情就是这样"表达"不得已"的达观态度,事实上并非失去信心,而是"现在无能为力,暂且如此,以后定会发现解决之道!"这种隐忍自重的姿态.9."立身出世"与"升官发财" 日本人所谓的"出世"即中国古人所谓的"出世",在于取得地位,建立功业.中国人出世也好升官如何也好,其目的在于"发财".这里再次显现出农耕民族的资源配置上的天赋,因为资产是资源配置的中介,所以对农耕民族而言,拿资产去获得可支配资源是本能,而获得资产已经构成最终目标.10.耻文化与名文化相较于西欧深刻的罪意识,日本人重视耻的意识超过罪的意识,是由于武士阶级形成的传统和幼儿期开始强调耻的教育所创造的,也是日本维护道德,维系集体主义的主要器具.值得一提的是,职员犯错,领导觉得耻辱,受到道德指责常常会请辞. 中国人具有名文化,名誉之名,名文化事实上包含了耻文化.只不过在重视名上面表现得相当突出.典型表现就是中国人在"面子"的种种.另外,职员犯错,中国领导不会有耻辱感,一般会稳坐不动,把责任推给职员.11.拙舌与善辩 日本人认为男子不应多言,"千军万马亦不语,直取而还好儿男";不说东道西"是人的美德.相反,好讲大道理,或者采取多辩态度,是男子的耻辱.在错误面前辩解,是推脱责任的表现,即使事后证明确实与当事人无关,在辩解的那刻,已经决定了其"不高尚",不知"羞耻".中国人善辩,主要原因是太阳底下无新事,中国人从自己悠长历史中汲取了许多世事感悟,道理两边都可说,且中国人普遍的中庸思维,故往往能言善辩.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还行,太对立面的比较有的也没劲。看的是我爹他们社出的,比这版还早些,87年11月第一版。6.375个印张定价2块1。。。=_=
  •     1988年的老书了,做一个给日本人的读物还是可以的。有些关于中国人和日本人特性的描述还是可以的。不得不感慨一下,作者的中华文化功底还是比较有深度的 ,相对于外国人来讲!
  •     不知道是翻译还是原稿的问题,整本书看起来都无比的谄媚。特别对中国人分析部分,很多时候那种谄媚让人作呕
  •     作者还是很务实的,有启发。
  •     浅显易懂 缺点是缺乏统一的理论系统
  •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如果你对中日文化有关系感兴趣的话,一定要读。梅花与樱花,慢性子与急性子,中国的文与日本的武等等,做了全面的分析、我读的是日文版。
  •     http://dajia.qq.com/blog/437772023276249 “中国人崇拜个人主义。虽然他们期待伟人,但却只指望自己。所以,在中国悠长的历史当中,那么多格言典故,都是关于个人修养和教训的,很少有关于集团伦理的……中国人对个人的力量充满信仰。在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政治体制下,普通的老百姓深知想要逃避严峻现实,最后真正能够依赖的只有自己。为此,中国人流于个人主义,变成凡事都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而所谓“孝”,实质上便是一种最为典型的私有化品德,也即“私德”。 一个“孝”字,首先便区别出身份、地位、年龄阶层以及上下级的关系。于是我们看到有人孝父母、有人孝领导,却鲜有人去“孝”身边的生活环境、一草一木。
  •     部分地方总结当。话又说回来 两个国家比较 本就不简单
  •     自从心理学在人性分析上的不断前行,已经不存在绝对的民族性或者国民性,如此泾渭分明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