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散文珍藏本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2
ISBN:9787020027392
作者:汪曾祺
页数:264页

内容概要

作 者 简 介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凹
年生,1997年去世。少年时就
读江阴南菁中学。1939年考
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从杨
振声、闻一多、朱自清诸先生学
习,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
毕业后任中学国文教员、历史
博物馆职员,建国后先后在北
京市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
会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
说唱唱》、《民间文学》1958
年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底
调至北京京剧团(院)任编剧。
曾任过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
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
曾在海内外以不同文字出
版过作品集20余部,其中除
《邂逅集》出版于1948年,《羊
舍的夜晚》出版于1963年外,
其余全部是1978年之后出版
发行的。他六十岁后转入创作
旺期。年过七十,犹每日伏案,
文笔无衰老气,亦属罕见。
代表作品有:小说《受戒》、
《大洋记事》等,京剧剧本(范进
中举》、《沙家滨》(主要编者之
一)等。曾获得过全国优秀小
说奖及其他不同奖项。

书籍目录

目 录
我的家乡
文游台
一辈古人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
新校舍
泡茶馆
跑警报
自得其乐
多年父子成兄弟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金岳霖先生
老舍先生
国子监
水母
城隍・土地・灶王爷
老学闲抄
胡同文化
闹市闲民
故乡的食物
五味
寻常茶话
烟赋

葡萄月令
昆明的雨
湘行二记
泰山片石
文化的异国
美国短简
香港的鸟
《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
谈风格
谈谈风俗画
“揉面”

作者简介

中国当代散文创作,在继承、发扬古代和现代优秀美学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繁荣。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散文写作的创新意识更加开放、强烈,审美追求更加朴素、自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为了展示当代散文创作的业绩,促进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我社将陆续编辑出版《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主要辑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突出成就的散文名家之精品。其编辑体例则按人分卷,每人一卷,每卷约十五万字。读者可以从中欣赏不同作家的创作风采,总览当代散文发展的真貌。


 中华散文珍藏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那时的文人真可爱,有才亦有原则,不卖弄,真真有种不亢不卑的气节看汪曾祺细细的写怎么种荷花,细细的写葡萄如何生成有时显得天真“汉朝是不会追这次肥的,汉朝没有硫铵。”有时显得慈悲“哦,下了果了,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那时的文人没有方便的数码相机,所以对于他们喜欢的事物,总是老实用心的记下,用细致美好的句子记下一切美的东西只有那时的文人,才能以干净的心发现“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     这本书实在好看。小时候不大喜欢散文,觉得没意思,平平淡淡的连个起承转合都没有。也是稀奇,后来突然喜欢上,便喜欢得一发不可收拾。若说看小说暗藏点自我代入的意淫,尤其是武侠玄幻言情那一类,看随性而至的散文大概是认识自我/人生的开始吧。太柔弱无力和口诛笔伐的文字现下我还是看不来,大致上也清楚自己喜欢的风格。高中上语文课老是讲形散而神不散,这话非得自己亲自试验一番才好理解。是如隔壁的1.5,倒不全是因为看了艾青的诗集手痒痒,那本书赏析虽然不靠谱,有些道理却还是普遍通用的。且为了印证写诗时,作者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福至心灵倚马万言又冥思苦想推倒重建,就兴冲冲地开了贴——然而第二天我就懒得动了。译诗跟写诗也不太一样,北岛在《时间的玫瑰》里仔仔细细推敲过好些诗句,我不懂,但觉得有意思。艾青那本书的序里也有提到,其英译者曾经说过一句话,说艾青的诗非常适合翻译。因为诗心不在字句而在情感上,翻译时对炼字要求不高,译者的再创作空间也比较大。我对散文的要求很低,风格不限,内容不限,字数不限,舒服就好。但舒服这种不清不白的词,就像人问你男朋友的标准你说看对眼就好一样,看起来要求低其实很挑剔。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再舒服不过。舒服只是正在进行时的体验,尽管我向来认为读书这个一般性的爱好,也就是图个舒服,但先生的文章舒服之外还有十分令人惊喜的结果:好看。好看到看了一遍,立马想看第二遍。或许也因为对我脾性。作者有自己的气质,读者有自己的气质。判断一本书好不好看,再怎么理论分析都是客观占少主观占多,凡事加个“我觉得”总不是坏事。这本书里写,“我没有对失去的时间感到痛惜。我知道,即使我有那麼多时间,我也写不出多少作品,写不出大作品,写不出有份量、有气魄、雄辩、华丽的论文。这是我的气质所决定的。一个人的气质,不管是由先天或后天形成,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人要有一点自知。我的气质,大概是一个通俗抒情诗人。我永远只是一个小品作家。我写的一切,都是小品。就像画画,一个册页、一个小条幅、我还可以对付;给我一张丈二匹,我就毫无办法。”是这个道理。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不贪多,不强求。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当对得起“行云流水”这个词。清而不浅,淡而有味。自然平和,又不乏幽默。幽默可能只占两成,恰这两成又每每别出心裁画龙点睛。好比高邮鸭蛋那篇,姐姐看到我新借的书,翻了翻就说尚还记得有个鸭蛋什么的,想来也是印象深刻。引自《端午的鸭蛋》:“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读到最后一句话,实在没忍住扑哧笑出声。再说西南联大。一句话: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其实写一万句话都表达不尽我无比的羡慕。我也知道现在并非不好,过去可能因回忆而类似美好,但心里面就是向往得要命。汪曾祺先生引别人的结论说是自由,我是十分赞同的。思维不僵化才是创造力的温床,部分国人太专心于眼前三分薄利,贪图捷径,人云亦云,我能理解,但却不愿意。偏题了,对不起。这本书里很不幸我最喜欢的文章依然是讲西南联大的《跑警报》。决定一会儿全文摘抄。汪曾祺先生怀人的文章大都哀而不伤。跟隔壁书贴一个道理,太过张扬喋喋不休反而让人厌恶,克制的情感才有欲说还休的愁绪。比如写影响较深的几位作家,鲁迅先生,废名先生(最近见着废名先生的次数好多,隔壁梁遇春也有),说到沈从文先生时,只有一句话:我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两人风格类似,沈先生的文章多些天真之态,汪先生的文章带点自然之美。沈先生的水是山间的泉水,汪先生的水却是水灵灵的露珠,浑圆通透,可爱非常。不似沈先生半路出家整个儿天赋异禀,汪先生家学底子深厚,打小就精于文学。但性格上,我敢保证,师徒二人绝对极为相似。“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只有着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也尤其喜欢,“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精图形的小小钩赛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近来也颇喜欢张家的小四妹。知乎上有个问题问真正的民国闺秀是怎样,里头有个答案讲她写书法唱昆曲,老来依旧温婉。我看得很入迷,还给姐姐截了段。张充和给姐夫沈先生拟的挽联也极好,“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还有很多话想讲,又觉得自己太唠叨。读培根,不是吃的那个培根,隔壁贴摘录了论文集里讲不幸的那句话,说在幸事里往往见得卑劣,在不幸里却能见着美德。信口翻译的,不记得原话。看汪曾祺先生的书,时常会想到这句话。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全无痛苦,但人总不能沉浸于痛苦自怨自艾,在平常生活甚至是苦难里,依旧怀有天真积极努力地活着,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愧穷,才是真正的自在坦然。汪曾祺先生便是这么一个自在坦然的人。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文字行云流水,温润淡雅。很喜欢他的文字。特别是他对吃食的小谈。美味啊
  •     大好
  •     在小兵yeye那看的,有的以前零零碎碎看过,都挺好.
  •     高中时买来看的,汪曾祺是我喜欢的几个作家之一。
  •     优美的散文
  •     对于生活小事的几篇非常有趣,还有对于文革问罪的反思,印象颇深刻
  •     在UNSW的图书馆竟然借到了这本 翻来覆去 爱不释手
  •     1.28 满是用心记下的美
  •     果然是个亮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