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鉴全集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509002162
作者:(清)曾国藩
页数:412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鉴别人才的九大特征  第四节 聪明次之  【原典】  故明白之士,达动之机,而暗于玄虑。玄虑之人,识静之原①,而困于速捷。犹火日外照,不能内见;金水内映,不能外光。二者之义,盖阴阳之别也。汉之李广、程不识是也。广与不识俱以边太守将兵,有名当时。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然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薄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成乐为之死。  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注释】  ①原:根本,道理。  【译文】  因此精明强干的人,长于随机应变,短在缺乏深思熟虑。深思熟虑的人,深谙静默安处的道理,短在行动迟缓,缺乏机变。就像太阳能生辉,光焰外射,却不能内照;金水能内映成像,却不能外照。这两种情况正是阴阳两性的区别,汉代李广和程不识就是这两种类型的人。李广和程不识都是以边郡太守领兵,在当时很有名气。李广行军队伍阵容不整齐,就近水草扎营歇宿,人人自寻方便,不设置刁斗来进行警卫,然而从没有遇到袭击。程不识领兵严正部曲、行伍、营阵,设置刁斗,军官、士兵巡营具瞭直到天亮,而不得休息,然而也没有遇到袭击。程不识说:“李广治军极其简易,但匈奴虏卒从来不敢进犯,士卒也安然逸乐,都乐意为他效死命。我治军虽然烦扰,然而匈奴也不得侵犯我。”  但是匈奴畏惧李广的谋略,士卒也多乐意跟从李广,而苦于跟从程不识作战。 聪明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种:聪明外向和沉思内秀。  聪明外向的人说了就做,办事干脆利落,迅速果断,手段娴熟老辣,绝不拖泥带水。缺点是较少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思考,凭直觉、经验和性情办事的成分稍重,因本人有力量,也聪明,算得上是有勇有谋,但总的来说勇多于谋,深思熟虑较少。这样办事,难免有顾及不到处,也有可能忽略了某些轻微细节而埋下隐患。  沉思内秀的人长于思考,出谋划策兼顾方方面面,给人行事细密周全的感觉,做事不像聪明外向的人那样轰轰烈烈,但能按部就班地把事情推到胜利的台面上。缺点是机敏果断不足,缺乏雷厉风行的作风,身手不够敏捷。可能因过于求稳而会丧失机会。事无巨细,都会留心,但又知道轻重缓急,虽比较小心,大事情上不糊涂,能把握方向。  两种人都有开疆拓土、勇于进取的能力,前者以勇敢闻名,后者以稳重著称,做事风格虽不尽相同,都是独挡一面、办事稳妥的将才。因气度终不如“中和”之人博大,因此是辅佐之才,而难成帝王圣人之功德。  …

书籍目录

出版前言第一章 鉴别人才的九大特征彭宣识别王莽神不正查继佐识别奇丐吴六奇尹婕妤不上汉武帝的当老太婆识别汉武帝第一节 见面第二节 九大特征第三节 中和之才最贵第四节 聪明次之第五节 人才的五个层次第二章 识别忠正与奸邪曾国藩识别江忠源曾国藩岳父慧眼识才,招曾为女婿石达开称赞曾国藩识才之能袁天罡识别武则天第一节 考察精神第二节 识别人的邪正第三节 考察小心者与大胆者第三章 分析性格范蠡由性格知大儿无心害死二儿晏婴利用性格弱点二桃杀三士第一节 性格识人第二节 领导者理想性格分析第三节 12种偏才性格分析附录一 哪一种性格更易成功附录二 伟人双重性格论第四章 分类考察淳于髡察色知人心姑布子卿识别赵襄子郑板桥上圈套第一节 德行高妙的人(清节家)第二节 强调制度的人(法家)第三节 谋略之才(术家)第四节 国体栋梁之才第五节 大臣地方官之才(器能)第六节 智意之士(术家支流)第七节 臧否之才(清节支流)第八节 伎俩之才(法家支流)第九节 文儒之才第十节 骁雄之才第五章 观察言语孙权识别伪人才郭嘉知孙策早夭第一节 言语识人第二节 言谈鉴人优劣第三节 七种似是而非的人第四节 在论辩中考察人第五节 从言语中察人得失第六节 言谈中的八个优点第六章 考察才能第一节 人才特点第二节 八种人才的优势第三节 各类人才的职权第四节 主管之才与使用之才第七章 考察外形内心郑武公纯奸能豁达第一节 总论外形内心第二节 考察外形第三节 考察内心第八章 观察容貌《拍案惊奇》中的识人典例第一节 总论容貌第二节 考察仪容第三节 考察外貌第四节 面部其他第九章 情态曾国藩与舞姬陈瑾识破蔡京第一节 总论情态第二节 论恒态第三节 论时态第十章 早慧与大器晚成第一节 总论须眉第二节 早慧第三节 大器晚成第十一章 闻声辨人郑子产闻声知淫妇害夫孔子听哭声知人心事万宝常听隋文帝音乐哭隋将亡第一节 总论声音第二节 论声第三节 论音第十二章 观察气色扁鹊观气色知蔡桓公病人膏盲第一节 总论气色第二节 气色的类型第三节 论文人气色第四节 青白两色第十三章 从为人处世考察郭子仪礼待奸臣卢杞宫之奇谏假道败因分析第一节 从胸襟气度识人成就第二节 如何判断一个人荣福的长久与短暂第三节 谦卑含容与当仁不让第四节 兢兢业业与嘻嘻哈哈第五节 警惕“妇人之仁”第六节 从“吃亏是福”考察一个人的真实意图第十四章 英才与雄才古代大盗跖性格分析康熙与万历之比较第一节 英雄之分第二节 三种英才第三节 三种雄才第四节 谁是英雄?第五节 英才雄才孰重孰轻第十五章 八种基本方法李林甫如何排挤对手曾国藩识别刘铭传第一节 判断一个人是否表里如第二节 从表情考察内心世界第三节 从表面特征判断人的声望第四节 判断模棱两可人的方法第五节 观其敬爱,识其前程第六节 从情绪上察人心胸第七节 从缺点反观优点第八节从聪明看成就第十六章 七种基本错误曾国藩上当刘秀年轻无大志第一节 耳闻目睹也有偏差第二节 个人好恶的影响第三节 只凭志向来断人第四节 重早慧轻晚成第五节 同类的人未必相互称颂第六节 地位财势对人才的影响第七节 奇人异士的真伪第十七章 主要错误——以己观人颜马四历汉文、汉景、汉武三帝而不逢时桓玄夫人识刘裕野心曹操与孙权相敌又相知第一节 以己观人第二节 各类人才易犯的识人错误第三节 如何排解“以己观人”的错误第十八章 知人的两种困难曹操以貌失西川孔子的错误刘备一语杀吕布李斯嫉妒杀韩信第一节 知人之难第二节 第一印象的错误第三节 动静结合考察人第四节 人才得到任用的困难

编辑推荐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毛泽东  知人之鉴,并世无伦。  ——李鸿章  公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画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见也。  ——太平天国石达开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曾国藩  邪正看眼鼻,聪明看嘴唇,功名看气字,事业看精神,寿天看指爪,风波看脚跟,若要问条理,全在语言中。  ——曾国藩  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  ——刘邵  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13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那就是《曾国藩家书》。其实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全集》这一部书。  ——南怀瑾  这里将两本书合并出版,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都是讨论鉴别人才的;二、《冰鉴》侧重于由外及里、由形及心的考察,《人物志》则比较全面,性格、言语、类别、识人错误等都讲到了,因此也受到西方心理学界的关注;三、以“鉴别人才”为红线将两书集结出版,以前还未曾有过。因此,本书将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完整地讨论“如何鉴别人才”问题的中国式著作。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充分结合中国古代鉴别人才的精典案例。案例如此之多,是同类书籍所没有的,比如孔子听哭声辨人心性、彭宣识别王莽神不正、袁天罡识别武则天、司马昭识魏舒于寒微之中、曾国藩识别江忠源和刘铭传。

作者简介

《冰鉴全集》收录了《冰鉴》全文(本书第二、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章,共七章),《人物志》则汲取了全部精华,这样处理,一是考虑到时代变化、删去那些无实际意义的文字;二是舍弃一段一段随文评注的传统,使原著重点更加突出;三是替读者做时间和经济上的考虑。想进一步研究该书的读者,可另行购买单行本,相信两种版本不会冲突。
此外,本书的插图是中国历代名人画像,按时间先后一一排列,并不与该页文字对应,特此说明。这里将两本书合并出版,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都是讨论鉴别人才的;二、《冰鉴》侧重于由外及里、由形及心的考察,《人物志》则比较全面,性格、言语、类别、识人错误等都讲到了,因此也受到西方心理学界的关注;三、以“鉴别人才”为红线将两书集结出版,以前还未曾有过。因此,本书将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完整地讨论“如何鉴别人才”问题的中国式著作。

图书封面


 冰鉴全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两年前接待几位外地出版界的客人,酒酣耳热之际,一副总编说自己对湖湘文化情有独钟,且尤服曾文正,《冰鉴》通读了数遍。千不该万不该我多了句嘴,说《冰鉴》根本不是曾国藩写的书。他大为诧异,问我有什么证据。我一时局促,只拿得出一个消极的证据,就是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中并无此书。近年来市面上的《冰鉴》以及解读《冰鉴》的书多如过江之鲫,本本都注明作者就是曾国藩,以讹传讹的程度竟然使曾国藩的文化粉丝们也将其捧为圭皋,实在是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年前遇到唐浩明先生,建议他写篇文章以正视听。他说这个问题在曾国藩研究中几乎是个幼稚到不值得说的问题,而况他在《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中已经作了澄清,市场上还是如此,真是无可奈何。为何以浩明先生此等人物,还戳不破《冰鉴》的西洋镜呢?我觉得这与海峡对岸一位“文化大师”有关。坊间多种《冰鉴》都以南怀瑾《论语别裁》中的一段话相标榜:“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他的没有了,其实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它所包含的看相理论,不同其他的相书。”南的意思很清楚——《冰鉴》就是曾国藩的书,是和曾国藩家书一样的真迹。十几年前我就知道做书的人用南怀瑾的话为《冰鉴》打广告,并据此判断这爷们儿实为一伪学者。但一直未读过他的大作,此番为炮制这篇不厚道的文章,特地买了两大本《论语别裁》。果然找到了出处,在“为政第二”,小标题——“孔子也会看相”(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3页),充分说明做书的人没有信口开河,而是实实在在拉南怀瑾的大旗作了假曾国藩的虎皮。顺便翻了一下这《论语别裁》,发现很多标题非常雷人:“上帝的外婆是谁”、“老鼠生儿的孝道”、“《三国演义》的幕后功劳”、“没有上帝的朋友”、“秃头的十字架”、“千里求官只为财”、“拍灶君的马屁”、“还是老虎可爱”,等等。方知于丹解《论语》的套路,全是从南怀谨那儿借鉴的。讲到此处,我得慎重地纠正一下过去对南怀瑾的评价——此其志根本就不在作学者,他只是一个畅销书作家!《冰鉴》之伪,唐浩明先生在《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中说得很清楚:“曾氏有‘知人识人’之誉,还有人说他‘尤善相士’,即特别会鉴别知识分子。传说他有许多相人的诀窍,坊间还广为流传一本题为《冰鉴》的书。书中讲了许多识人辨人的方法,书的作者便赫然署名‘曾国藩’。笔者查遍曾氏传世的所有文字,从未见他只字提过《冰鉴》一书。其实,这部书早在六七十年前,便有人指出是托名曾氏。《花随人圣庵摭忆》中说:‘近人乃有以古相术《冰鉴》,傅以文正名,号为遗著,不知此书道光间吴荷屋已为锓版,叔章盖尝藏之。’为什么托名曾氏而不托他人呢?其源盖出于曾氏素有‘相人’的大名(《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第393页)。”打假的人还不止唐浩明这样的权威,当代世界出版社《冰鉴全集》的出版前言从纯技术角度对这个问题有更加清晰的梳理:“《冰鉴》,传闻为曾国藩所作,实非。下页有毛笔刻印的《冰鉴》影印文件,末尾说,‘余家有冰鉴七篇,不著撰人姓名,宛似一子,世无刻本,恐其湮没也’,署名为‘南海吴荣光荷屋氏’。又题名‘香山曾大经纶阁氏书’,时间是‘道光己丑年仲春’。该年是公元1829年,时曾国藩19岁,尚未科举,亦未到京(23岁才去)。那个时代,文章从写成到流传,再刻印成书,需要很长时间,显非少年曾国藩所为。曾国藩名闻天下,是50岁以后的事。南怀瑾先生推崇曾国藩13套本领,《冰鉴》是其一,但未肯定地说《冰鉴》作者是曾国藩。本书称‘曾国藩原著’,实不妥,沿袭俗论而已。”为证言之确凿,出版前言下面还附有《冰鉴》原刻本影印件,其拨乱反正之心昭然若揭。但奇怪的是,该书封面上的作者署名依然是“曾国藩原典”;书名之侧,更赫然印着一幅曾国藩立像。此外,还有两句响亮的口号:“领导干部必读书,企业主管必读书。”此等掩一只耳朵而盗铃的行径,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地把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当二百五。曾国藩固然没有作过《冰鉴》,但卖钱还是得靠“曾国藩”。《 冰鉴》如果不是曾国藩所著,那么它与地摊上的《推背图》之类有什么区别呢?谁稀罕啊!然而,“曾国藩作《冰鉴》之说”为伪,曾国藩会相人却是真,他的确学习过相人之术,而且还有不少个人体会。《清史稿•曾国藩传》载: "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用通俗的话讲,曾国藩是那种眼光很毒的人,生人只需看上几眼,其才情品性就能掂量得八九不离十。《曾国藩日记》中的几处文字,记录了他相人的一些基本原则:咸丰八年三月至四月:“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贵相,心存济物是贵相。”咸丰九年三月初八:“夜思相人之法,定十二字,六美六恶,美者曰长、黄、昂、紧、稳、称,恶者曰村、昏、屯、动、忿、遁。”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三日的一段日记则可视为其相人经验的总结:“因忆余昔年求观人之法,作一口诀曰: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他的日记还大量留下了观人面相的记录,例如:咸丰八年九月十五日:“陈青云,五都肖家冲人。先充为字号勇,在金鹅山打仗。四年五月,在湘潭大宫殿入璞山营。兄弟四人,居三。眼圆而动,不甚可靠。言次作呕,眼似邹圣堂。”二十日:“叶明瑞,湘潭人,易家湾,种田为生。道州入主王营,初充公长夫。面麻小样,狡诡能战,形似三花脸。”廿四日:“杨鸣岐,湘潭十四都,莫家塅人,种地营生。四年正月入一三营。目不妄视。”十月廿一日:“刘湘南,甲午生。八都人。眼黄有神光,鼻梁平沓,口圆有童心,腰板挺拔,面英发可爱。”廿二日:“廖世霖,衡阳人,洪乐庙。四年,田家镇入罗营,为护营三十五个月。罗山没后,随温甫至瑞州,旋至吉安。张开辑故后,充哨长。鼻梁直,腰身正。在家小贸营生。(天头:头发、眉毛有浊气。)”廿三日:“黄正大,清泉耒河人。荫亭带至南康,充前哨官,六年冬,丁艰归。七年入沅营,八年入水营。鬓贱,身长,无直气,目清而动。”咸丰九年二月廿四日:“熊登武,中右哨。沅之妻侄。睛黄。明白。”三月初三日:“黄菊亮,平江西乡,去县二十里。父母亡,兄弟四人。行二。兄在家,弟当前哨护哨,三年投效,五年春入营,在胡盖南部下。六年九月十三,在崇仁充哨长。鼻削,目小,面不大。前哨哨长。”三月初七日:“刘烈,潮州人。有老母,年三十一。咸丰七年,来江西投效,现带潮勇廿八人。目深,天庭高,面有正色。”从咸丰八年九月至咸丰九年三月的半年时间里,《曾国藩日记》中留下了一百余处这样的记录。在他的相术中,人的眼睛处于被观察的重要位置,日记中人物凡有面相记录,几乎就有眼睛神态动作,如“眼圆而动”、“目不妄视”、“目清而动”、“眼黄有神光”、“睛黄”、“目小”、“目深”等等。文字极为简单,但曾国藩显然有一套分析的方法,能通过被观察者眼神的变化读懂其内心的信息。中国古代相术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其中有很多荒诞不经的比附,但也不乏言之成理的分析。单就对“眼”的认识,不同的相书不同的流派就有很不相同的说法:“目力多,相可学,眼无角,作事错,目下赤,休斗敌。目定而光,志气高强。黑眼端定,七十终命。牛头虎视,富贵无比。蜂目豺声,能事武人。点睛近下,多隐山野。目下黑枯,绝子妨夫。目纹入耳,老有官制。坐而斜视,所思不正。目无光彩,望尘而拜。点睛近上,习下劣相。赤纹横睛,死不全身(《胆照经•目》)。而《神相全篇•十观》则说:“眼乃心之门户,观其眼之善恶,必知心事之好歹。其心正则眸子瞭焉,心不正则眸子眊焉。眼视上,其心必高;眼视下,心有感思。眼转动而不言,心有疑虑;眼斜视,而口是心非,益己害人,言不可听;眼正视,其人中正,无党无偏。眼恶心必恶,眼善心必慈。”两种不同表述反映了古人看相的两种思路,一是由相而言凶吉,一是由相而审内心。曾国藩既然学习过“观人之法”,应该对各种相术有所涉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最后形成一套自己的识人之术。曾氏对僧巫地仙之类的旁门左道向来排斥,因此相主休咎凶吉的神秘论主张,很难得到他的信服。他的所谓看相,遵循的套路是由相而审内心,一言以蔽之,无非是通过观察人的外表特点而分析其内心世界。只不过他在这件事上做得非常认真,而且效果也比较好而已。审《冰鉴》原文,比较符合这种看相的思路,造伪者可能正是看出了其间的关联,才将此书安在了曾国藩名下。有趣的是,从相术角度看,曾国藩本人目相极坏。他是典型的三角眼,而对于这种眼形,很多相书都视为恶相。《神相全篇•达摩五官总论》云:“三角深藏毒害。眼生三角,凶狠之人,常能损物害人。若是女子,妨夫不良。”揽镜自照,不知曾国藩作何感想,他会相信这样的论调而自认凶险狠毒之人吗?好在中国的相术还有另外的圆融说法:“未观相貌,先看心田。有相无心,相从心灭;有心无相,相从心起《神相全篇•相说》。”——相是心的反映,离开人心便没有吉相凶相。看到此处,曾国藩可能要拍案叫绝了:“深得吾心啊!”曾国藩一辈子克己修心,是否也包含了以心正相的动机呢?从这个动机出发,他自然也不会过于相信天生的所谓吉相凶相,而只在乎人的面相反映了怎样的内心世界。至于曾国藩看相看得比较准,除了他在这方面悟性好之外,完全是被逼迫的结果。咸丰二年八月,曾国藩因母丧回籍守制。不久,湖南巡抚张亮基传咸丰皇帝上谕,命他协助湖南地方办团练。他年底即到长沙,以罗泽南、王錱的湘勇为基础建立起一支军队。咸丰四年三月初二日,兵至岳阳,开始了与太平军的正面交战。从建军到开赴战场,就一年多的时间。那么,这是一支怎么样的部队呢?曾国藩在北京13年,几乎平步青云,一路由翰林院庶吉士做到侍讲学士,再到礼部侍郎、兵部侍郎,39岁就官至正二品。但他从来没带过兵,完全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而王錱、罗泽南、潘鸿焘、杨昌濬等湘军高级将官,几乎是清一色的生员或者童生,士兵则是“邻里农人”。创建之初,曾国藩挑兵选将事必躬亲,严格把关。他曾托彭洋中招150个新化勇,彭带了近200人让他选,结果只留下103人,其余都退了回去。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他凭什么标准选人?应征的这些秀才、农民,几乎都无战斗经验,而曾国藩对他们的品性也缺乏应有的了解,客观条件又不允许花费时间进行任用考察,因此,最重要的手段只能是目测。选兵勇倒还好办,看看身板结不结实,牙口好不好,使不使得刀棍,也就八九不离十了;选将官则需仔细观察人的外表特征而分析其品性,以判断其可不可造,堪不堪用。那时的曾国藩大约还没有奢望把大清中兴的命运寄托在这伙农民身上,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他们紧紧连在了一起则十分确定。多一个人被看走眼,就多一份吃败仗的风险,也就多一层身败名裂的可能性,其时曾国藩相人用心之深,是可以想见的。随着带兵经验的丰富,他可能越来越相信自己的眼睛。咸丰七年,正是与太平军的战斗呈胶着状时,其父去世,于是丁忧回籍,在荷叶塘待了一年。很可能在这段时间里,他系统地总结过自己的相人经验。再度出山后,便频频召见营哨官,了解其家庭身世,观察其长相特点,事后一一记录,作为人才储备的依据。湘军自咸丰四年初兵败靖港开始,到咸丰十一年攻克南京,与太平军苦战八年,接仗无数,场场都是恶仗。一场大战之后,湘乡城里几乎家家发丧,户户哭灵。湘军中有姓名可考的湘乡籍兵勇死于锋镝者,就达二万二千八百三十人,职位很高的将帅也经常死于沙场,如:咸丰五年,塔齐布死;咸丰六年,罗泽南死;咸丰七年,王錱死;咸丰八年,李续宾、曾国华死。因此,临阵选将是曾国藩指挥战争时一项重要工作,风口浪尖的数年中殆无用人的重大失误,他的一双三角眼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湘中山区从来不是什么人杰地灵之所,这里的一伙农民跟着曾国藩鏖战数年,不仅歼灭了一度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国,消除了清王朝的心腹大患,而且湘军系人物几乎担任了当时举国半数以上的督抚之职,这显然是个人才学的奇迹。据如此功业,曾国藩本人又不讳言相术且身体力行,就很容易使人认为他看相的水平非同一般。穿凿之说随之而来,也在情理之中。伪《冰鉴》的设计者贩假货也动了番脑筋。我手头一本出版于1998年的《冰鉴》,不仅在扉页引印了南怀瑾的高论,而且把曾国藩咸丰八年三月和同治四年十一月两段日记的相关内容放在首页,题为“曾国藩相人口诀”。不明就里的人看了,很容易认为这就是《冰鉴》的开篇。而《冰鉴》的本文,不过是古代相术一份简单杂烩,内容的广度和高度,均未超过《神相全篇》。如果不是贴上了“曾国藩”这块狗皮膏药,其知名度较《麻衣相术》、《柳庄相法》相去甚远。事件的始作俑者已无从考据,这个创意却可算中国出版史上一个异常成功的经典案例,以至于百年之后还有这么多出书人卖书人受其余泽。后生辈的策划大师们为自己鱼目混珠的手段沾沾自喜时,想想《冰鉴》的成就吧。一本伪书做成了百年老店,不容易啊!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原来阴阳五行说都是由科学依据的,老祖先了不起。
  •     正在拜读中~~
  •     教人察人、识人。虽不可全信,但我们的经历可以告诉我们,大部分都可信。
  •     慧骨还是有的
  •     教如何识人的一本好书
  •     太玄了!
  •     看脸的时代看冰鉴
  •     本来想靠这本书找个好男人。结果也没得到什么具体指导啊……小失望!曾爷爷看人其实还是靠阅历!
  •     故事书
  •     注释实在太烂了~凑出来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