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刽子手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12
ISBN:9787806179185
作者:[美]欧文·亚隆Irvin D. Yalom
页数:333页

书籍目录

我们共同的宿命——存在问题
第一章 爱情刽子手
第二章 “如果强暴不违法……”
第三章 胖女人
第四章 不该死的人却死了
第五章 “我从来没想到会发生在我身上”
第六章 “切莫悄悄离去”
第七章 两个微笑
第八章 三封未开启的信
第九章 心理治疗的忠实性
第十章 寻找梦的主人


 爱情刽子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些许焦虑,因为写不出想要的文字。前天看完爱情刽子手,一直想写篇读后感,却一直无从下手,好像有一个角度,但不知如何丰满,又好像有很多想写,却太多太杂。大概因为心本不静。爱情刽子手并不像这个名字所说像是一部爱情小说,而是一部心理治疗小说,写了十个心理治疗故事。前几天看奇葩来了第三季,他们谈到奇葩说的意义之一是包容大千万象,通过分享更多奇葩的故事,让别的奇葩有安全感,让分享的奇葩本身更阳光乐观地面对生活。我想这也是书里这些故事对于阅读者存在的意义之一。这本书里的故事大多是中老年人,这些中老年人并不一定都经历过很大的创伤,或者有很悲伤的故事,而可能只是因为无法接受衰老无法面对可能的死亡,因为这些暗在的意识带来焦虑,进而演化成身体的疾病和外在的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比如偏头痛,比如失眠,比如肥胖症,比如阳痿,比如虽死犹生,等等。心理医师需要深入探究这些外在表现,结合患者的梦境或者过去的经历,用个体治疗或团体治疗或催眠,去摸索和探究患者真实的焦虑来源,并逐步让患者自己意识到,从而得到释然或解脱。这个过程,很大一个影响因素则是心理医师的意识。可能是对某个患者的偏见(反移情),可能是他自己的自尊心或好胜心,整个治疗过程既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也需要客观的去分析患者的病情。看这些故事,会让我产生一些安全感,会觉得有时候莫名奇妙的孤独失落不知所以可能只是人之为人而有的自然的情感。不必焦虑,可以试着担任一下自己的心理医师,结合最近的梦境或者往事经历,去解剖一下自己。这些故事,让我印象很深的一种思想是人生愈多空白或尚未发挥的潜能越多,死亡焦虑也越大。还没到死亡的那一刻,可能无法理解,但我想这种感觉大抵是考试前的心理,准备的越充分,考试前的心态也越好,而毫无准备或准备的不够,往往会诱发考前焦虑症,出现失眠、心跳加速、频繁上厕所等症状。面对考试毕竟只是几个小时,最多几天的事,但面对死亡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独自面对这些焦虑未免太难,所以需要求助心理医师。除了有信仰,或者有小孩或家庭寄托,这种焦虑的治疗方法就是死而无憾。年轻的时候在白纸上多画画,也许就会不一样。
  •     为什么喜欢看文学书?为什么喜欢看心理学书籍?尤其是为什么喜欢看欧文·亚隆的书?在这些书里,人脱掉职位、权势、外貌等等“外套”,赤裸裸地展现出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精彩与痛苦。是的,没有那么完美。无限接近真实,却是另一种美好。死亡、孤独、自由、无意义,人人都无法逃脱的生存真相。想到智慧如亚里士多德、权势滔天如康熙、美貌如西施、有财如马云,都不能脱身,对我这个凡夫俗子,是一种心理安慰,更是一种警醒。看书、写作一直是我的防御手段,从孩童时期开始,当我无法面对生活中的混乱时,捧起书本读就成了我隔离外界噪音的防护膜。然而,欧文·亚隆一再提醒我,观念再美好,不运用在关系中也不过是纸上谈兵。阅读本身便能带来无与伦比的享受,若能借阅读得到的理念在生活中实践爱自己、爱身边的人,那便更好了。人人都有一颗心,我不是我的鞋(学历、工作、外貌……)。期待治疗、阅读带来改变,首先就要承认我对我遭遇的困境承担责任。我一向不喜欢承认这点,并有自认为绝妙的理由,“不是我愿意来到这个世界的!在我有自我意识,能做出选择之前,我已经降生了!所以,我不必为我的人生负责。”也许我可以通过种种辩论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拥有我认可的坦诚、充实、精彩的生活。“如果我不快乐,那我就是咎由自取。”写下这几个字,对我都是一种挑战。如果我不快乐,那我就是咎由自取。如果我不快乐,那我就是咎由自取。如果我不快乐,那我就是咎由自取。我在心里呐喊着:我不快乐,是因为我在为我家人担心呀,他们……我不快乐,是因为我为这个世界操心啊,这个世界……我不快乐,是因为人活着本来就没有什么快乐而言……“我不愿意承担责任,我宁愿自己是个被骄纵的孩子,我不要自己是个成熟有魅力有能力的成人。”如果把这些话说给别人听,是不是会得到“怎么会有你这样的人”的反馈呢?我的朋友就曾这样对我说过,大概是自己也知道这些话实在不该是一个快要二十五岁的人该宣之于口的,所以被羞耻心压制着,不愿意敞开自己。但即使被疏远、受到批判又如何,欧文·亚隆给我勇气坦诚内心,因为我知道,他相信人能够成长,第一步就是袒露自身,并承担责任。我愿意相信这个致力于自我实现同时不忘对读者耳提面命他不过也只是个普通人的欧文·亚隆。他和我一样,相信“每个生命都是经纬万端,其丰富、其细致两皆独树一帜无与伦比”。是的,我一直如此自卑,觉得没有他人的目光、没有外在的光环,我就一无是处。而欧文·亚隆告诉我,即使我容颜渐老、即使我阶层低下、即使我默默无闻,我自己——我的生命的精华——仍然璀璨光辉。接受我是普通人的事实,似乎意味着自暴自弃、随波逐流,又或者可以是觉醒振奋、自创美好生活的动力来源,一切取决于我,人生道路如此令人惶恐,还好有欧文·亚隆的爱与智慧,伴我左右。
  •     心理医生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让女病人意识到她的obseesion 是自己幻想出来的,以致于无路可走的医生最后把当事人之一, 那个病人放不下的男人邀请来一起会诊,男人亲口告诉女病人是怎么回事。女病人自欺的梦破碎了,绝望与愤恨。仍然没被治好。也许六个月的会诊时间太短,无法触及更多更深次的治疗。她真正的问题不是不知道自我的欺骗,而是为什么如此?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自欺才是她需要被治疗的部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做爱情的刽子手,破除生命的虚妄,直抵存在的根基。书中的十个案例,每个案例都探讨的不同的问题,难能可贵的是,还贯穿着作者的心路及迷思,既有传授,又有警醒。对于翻译,总觉得有点生拗,更平实些为好
  •     非常喜欢最后几个case。读临床心理学,常常会经历自我检视,矫正与修复的过程。比如第八个案例,想到诺贝尔获奖者也会有奇怪的自卑心理,就能够原谅自己,并且树立更加客观的自我认知。而面对死亡的恐惧,也让我能够更加深入认知生与死,过好当下。很好的书,故事引人入胜,只是翻译徒增阅读难度。
  •     翻译的很棒!第一个故事“白发春心”最感动。
  •     期望比较高,收获低于预期。
  •     案例虽然多彩,却不如作者序的针针见血得我心。除了书名和封面略low,翻译也叫人出戏不止,比如多次出现的“老僧入定”“治丝益棼”……
  •     这本书我大概花三年才读完。内容跟书名没有太多关联,倒是让人真正看到了心理治疗这份工作的艰难——因为来访者无解的脆弱固执分裂纠缠退缩,他/她才需要踏出艰难的一步来寻求帮助和治疗,可这一切恰恰正是治疗过程里最坚硬的一堵堵高墙。欧文亚隆笔下的这位治疗师一定就是他自己,每每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般极度小心地探索着对面的这位来访者/患者,时而体会被高墙围堵的挫败,时而感受融冰的喜悦与感动。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所以我用三年来读,我想我还会继续读下去,直到……这一切都变成我自己的。跟随大师脚步永不停息。
  •     这本书很有名,不过我觉得很一般。可能我不是心理学专业从业者,但是仅仅从人性角度去看,作者过于理学化,不能从人性层次去理解病患,造成了沟通上巨大的沟壑。
  •     最后一个案例的手法好新奇。要参照贝克特的拒斥死亡来看。。
  •     作为一个人,如何去面对生存和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     翻译的太差 原版会给四星 有些心得建议对咨询师很有帮助 有的故事没意思
  •     十个案例,十个故事,关于生老病死。书名掩盖了内容,与其说是爱情侩子手,不如说是幻觉侩子手,驱散温情脉脉的迷雾,直面人生的自由、孤独、无意义。但是我想问,真相真的那么重要吗?
  •     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生。每个人都在挣扎。不适合教学,只适合闲适阅读。
  •     这翻译看的我尴尬症快出来了。
  •     死亡,自由,孤独,人生并无意义——直面人生的痛楚好难,真的那么有必要认清宿命吗?
  •     台译的腔调实在不喜欢,滥用成语和典故,显得很轻佻。
  •     缺少一些细节,缺少更加深入的引导。但一些思考依旧很棒,对潜意识的专注更甚于《当尼采哭泣》。然而我更喜欢《叔本华的治疗》。
  •     第五本亚隆。不是太精彩,真难把淘宝复印本都一气呵成。 十个案例,十个故事,生老病死孤独绝望。
  •     他的想法真的改变不了你的人,是你自己让他来影响你,他只是一个人,跟你,跟我没什么两样,如果你对一个老死不相往来的人没有好感,在你的脑海盘旋的想法会影响到对方吗?为什么你要放弃你自己的力量平白送给马修?他也不过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个人,为生活而挣扎,他会年老,他会放屁,他也会死。”
  •     很实用的心理咨询实践手册,适合入门期、成熟期等各阶段翻阅
  •     好书蒙尘,书名太差,没能体现内容的精彩绝伦。10个心理咨询案例,大师娓娓道来,让我更懂自己。
  •     放下屠刀
  •     剧情精彩,翻译见鬼。
  •     全书开篇的概括与分析十分精辟,比如作者描述的自由就是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做自己人生的规划师。又 比如作者提到爱是一种生命之道,是“付出”,不是“陷入”,是广结善缘,不是作茧自缚。作者所引用的几个故事都比较耐人寻味,从心理咨询师的视角来展现如何一步步地解开困惑、化解焦虑。
  •     事情和文笔都挺有意思
  •     通过团体和个人的心理治疗,让我们阅读别人的时候看清自己。翻译的不错。
  •     绝版的书。。。我是下载的PDF然后打印出来看的。其实看的亚隆的书已经挺多的,个人觉得,对理论的专门研究和撰写专著上,罗洛梅已经领先得让他怎么也超不过,所以亚隆的书里,个人觉得比较好看的就是他的小说。但是这本书又并非一本成体系的长篇小说,而是短篇小说集,甚至都不是小说,而是自己的案例集。但是正因为如此,更让读者体会到了心理医生在很多时候的无奈,以及描绘的活生生的病人的形象,最后让我们理解到人生的复杂和治疗的循序渐进,以及不能单纯依靠心理学、哲学理论来开导别人。这对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种启发,也告诉我们,生活才是最好的治疗师,人际关系才是最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无论如何,也要和社会保持联系,在团体中找寻个人的存在
  •     多少人依循错觉与假象而活,由爱逃向恐惧,由关系逃向孤独,又在一间小小的诊疗室里,花费漫长时日去重构自我的经验,还原最初的真实。诊疗室里必然汇聚了太多外界所不知晓的故事,也构成绝佳的故事材料。而欧文•亚龙的一生便是这样不断的听故事、写故事,孜孜不倦地描绘他人的人生。或许,就像他在序言里所说的,「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存在,与死亡密不可分,有生就有死,有爱就有失,有自由就有恐惧,有成长就有分离。就此而言,我们一体同命。」是的,一体同命,虽则心有戚戚,所失便是恐惧,所爱便是孤独,犹能奋力维持自身于不毁。
  •     这是我高中之后看的最认真的书,大概大学里都没有这样认真过。当感触着感触着到了最后一个故事。我想我能自信的面对自己了。亚隆的团体心理里一直告诉我你终将独自面对世界。我始终无法真正理解。知道最后一个故事,我居然像那个老头般如此惧怕死亡,如此害怕走下去。我终于能直视黑暗了。
  •     与其说是爱情侩子手,不如说是幻觉侩子手。探究被深埋被掩盖在错觉下的真相,从而面对问题根源,缓解痛苦。看的第三本欧文亚隆的书,依然精彩。这本翻译得太有文采了,反而觉得不适应。
  •     相当喜欢!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看到大师级人物在文中说“操“-_-文笔很棒,翻译也不错,虽然有些术语的翻译和通用的有出入。另外亚龙的治疗方式看似有些不按常理出牌,但却收效不菲,而且不避讳自己的失败之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治疗了。不过显然他仍然很容易把焦点放在死亡焦虑上。
  •     2016-11-21
  •     2016.01.25-2016.03.04,pdf扫描版,电脑。利用上班不忙的时间读的,十个故事,十个案例,前面读的认真,后半几个案例阅读兴趣减退。
  •     15年读欧文亚隆的书,这是他的案集,对心理学入门有效果
  •     能够引发自己思考的书。以为是寻找答案,其实根本没有。
  •     1. 席玛对马修的依恋会不会来自对死亡的恐惧?
  •     短篇集。翻译很糟。
  •     舞蹈老师推荐的书之一,里面包含了十个心理咨询的案例。关于那个丧女的母亲的故事和死亡恐惧的小胖妞的故事我比较喜欢,其他的感觉没有共鸣。
  •     对人心理的分析写的挺好的
  •     比一些所谓两性专家的分析要好得多,重口慎入
  •     十个故事,多是中老年人,并不一定经历过多大的创伤或者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而仅仅可能只是因为无法面对孤独无法接受年老无法面对死亡。 人生愈感不满足,死亡焦虑也愈明显。 看这些故事,一方面觉得年轻时应该多做些事,另一方面也会觉得时不时涌上来的孤独或者无助感只是人生常态。
  •     每次看亚隆的书,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迷茫,恐惧和无助,也同时怀有希望,我们是不一样的个体,也有斩不断的联系
  •     推荐。
  •     这部咨询案例集有成功也有失败,文白译法算是特色。
  •     这个装帧对不起亚隆啊!
  •     每个人都害怕死亡,所有的行为追究到底无异于恐惧,死亡恐惧。每一个人都是一搜孤船,独自在海面起起伏伏,但是知道周围也有船同样在沉浮,心理也会有些安慰。爱情大抵如此,幻想,执念,大多是为了证明自己不孤独。
  •     非常好看!引人入胜
  •     本着学泡妹纸的技巧来看这本书的,没想到治好了我多年的心结,正如第一个故事中的席玛,为了维持八年前的记忆,生生将现实生活停留在当时的模样,亦或者如第四个故事中的潘妮,对身边的亲人熟视无睹却执念于死去的女儿,摘抄一段很好的话:我们把眼睛所看到的一个人的轮廓,塞满我们已经形成的有关他的观念,而在我们心灵中塑造成形的他的完整图像中,这些观念确实举足轻重。结果这些观念撑饱他连下的凹弧,分毫不爽与鼻梁齐高,天衣无缝混合他说话的声音,仿如这一切只是个透明的封套,我们每一次看到他的脸或听到他的声音,其实就是在辨认我们自己塑造出来的观念。
  •     例子都很有意思,浅显易懂,但又引人深思。就是书名翻译成“爱情刽子手”,在我看来并不太恰当,搞得好像整本书都是说爱情似的。
  •     Love's executioner and other tales of psychotherrapy中文版书名和封面orz
  •     故事讲得好,译得也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