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门才女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30125220X
作者:曼素恩 (Susan Mann)
页数:282页

内容概要

曼素恩,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历史学系教授,1999—2000年担任美国亚洲研究学会(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会长。著有Local Merchants and the Chinese Bureaucracy, 1750-1950(1987)以及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1997),后者荣获列文森奖。合编著作有Under Confucian Eyes: Writings on Gender in Chinese History(2001)。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山东济宁(1893-1895)
第二章 闺秀汤瑶卿(1763-1831)
第三章 诗人张英(1792-1863后)
第四章 塾师王采苹(1826-1893)
结语:赞评曰……
注释
张氏年表
参考书目
致谢
索引

作者简介

本书借助对19世纪常州张氏一门“才女”的研究,从女性的视角审视战争、叛乱、外敌入侵、王朝衰落等大事件的阴影笼罩下的中国历史。通过对张门三代才女的作品、地方志,以及相关回忆文章的深入解析,利用几近文学构拟的合理想象,曼素恩勾勒出她们在文学创作、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个人情感乃至政治立场等各方面的特征,并以“赞评”的方式进行历史学家的点评,成功地再现了大时代下清代“才女”的人生轨迹,以此改变了我们对中国从帝制向共和转变过程中的性别关系以及才女生活的看法,为19世纪的中国史提供了更为丰富与鲜活的历史图景。


 张门才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张门才女》——一段女性寻找女性的旅程黄晓丹一、1915年春天的傍晚,刚过完年回到南京的女学生们结队走出校门。她们要到路口的面摊上吃一碗洒上了葱花的小馄饨,再顺道看看百货公司新上的布样。书报摊的老板早就准备好做这些新式小姐们的生意,他问到:“小姐们,商务印书馆的最新刊物要看吗”?一位穿着白上衣、黑裙子的女学生停下脚步,拿起刚创刊两个月的《妇女杂志》。她发现连着好多页都是一个名叫王采苹的旧式闺秀写的《读选楼诗稿》,就随手放下了杂志。在她的家乡常州,几百年以来,实在是有太多这样会写诗词的闺秀了。不过如今她对此毫无兴趣。就在几百米外的绣花巷,前清的李鸿章花园里正在兴建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她来南京的目的就是考入这所大学,成为新女性中的一员。用这样一个杜纂的场景作为本文的开头,完全是受到了曼素恩的影响。在中国妇女史研究领域,曼素恩可能是最杰出、也最为国内读者所熟悉的西方学者。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次意识到古代中国女性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就是从阅读她获得列文森奖的名著《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开始的。事隔多年,我们才等到她的新著《张门才女》翻译出版。没想到的是,这本书与上一本书的阅读经验相差如此之大,甚至颠覆了我们对“学术著作”的固有看法。不止一个读者在豆瓣上发问“这到底是虚构小说、报告文学,还是历史著作”?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对古代中国的女性文化生活所知甚少。但是在1985年,一本重要的目录学著作同时得到了中西方学者的注意。上世纪三十年代,刚刚借调到中华书局的胡文楷先生受到妻子王秀琴的影响,开始关心女性著作的收集。不久,王秀琴去世,为了继承亡妻的遗愿,胡文楷花二十年多的时间编成了《历代妇女著作考》。1957年初版录有明清女性著作3500多种,汉魏至元代女性著作1000多种。1985年再版时又补入200多种。这本书在再版当年被介绍到西方,完全颠覆了一般学者对女性史的认知。他们第一次发现,仅在明清两代中国出版的女性著作就超过了现代之前整个西方世界女性出版物的总和。因此,不仅是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还包括研究女性主义的学者一下子都把注意力投向“中国明清女性写作”领域,想通过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来重新反思(主要基于欧洲经验建立起来的)社会性别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曼素恩写出了《缀珍录》。这本书之所以让读者如此兴奋,是因为从来没有一本正经的历史著作是把妇女置于历史叙述的中心来看待清代历史的。在曼素恩的笔下,妇女不再是野史中宫闱阴谋和艳情八卦的主角,而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实质性参与者。这本书和差不多时间出版的《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作者高彦颐)一起,使学术界意识到两件事:第一,如果要去寻找妇女在历史上的能动性,明清江南地区的女性文化史一个最好的样本;第二,我们原先以为大规模的女性教育和女性文化活动是晚清西学东渐的产物,但明清江南女性的文化成就否定了这一观点。学界现在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西学东渐之后出现的现代新女性和胡文楷在《历代妇女著作考》中记录的闺秀文化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张门才女》故事的最后,曼素恩说到:“就在许振祎出资刊刻采苹诗集的同一年(1894),中日为争夺在朝鲜的利益而开战。随着大清战舰和陆军的一败涂地,次年签署的《马关条约》推动中国从缓慢变革急剧转向天翻地覆的革命。采苹去世前后出生的中国女性成长于共和体制之下,她们分赴日本、欧美去接受教育。作为教育、政治、医学和科学领域中的精英……与采苹不同,她们的名望并非得自家学传承、而是源于她们对新知识的掌握。然而在志气、自信与创造力方面,她们都是王采苹的后人”。王采苹去世于1893年,“她去世前后出生的女性”在民国初年长成。这些从富饶的江南腹地聚集到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女学生们,正巧是金陵女子大学的第一批学生、《妇女杂志》的第一代读者。对于这些新女性而言,江南闺秀的文化传统既是滋养她们成长的土壤,又是她们急于丢弃的包袱。为此,我仿造曼素恩的手法,设计了本文开头时的那个场景。三、以王采苹的视角串起《张门才女》的故事,我猜想出自于曼素恩的有心营造。毕竟她自己说:“为了寻求一种合适的叙事方式,笔者接受了作家伊利•维迪耶罗的建议,她曾对笔者说:‘要想写出好的故事,你必须学会设计场景’”。“张门才女”指常州张惠言家族的三代女性,包括张琦之妻汤瑶卿、汤瑶卿的四个女儿张䌌英、张纟册英、张纶英、张纨英,及这四姐妹的女儿们。第三代中最著名的是张纨英的四个女儿王采苹、王采蘩、王采蓝、王采藻。按照惯例,王采苹姐妹应该被算入父系的王氏家族,但她们在经济、教育和日常生活中都依靠着母系,甚至一生未曾与王氏家族往来。在当时和后代人眼中,她们就是张门的一部分。是王氏女还是张氏女?在这种错位制造的戏剧性之外,作者还从文献中找到了更有张力的材料。包括顾太清在内,清代很多闺秀题咏过一张名为《比屋联吟图》的长卷。这张图在2010年北京保利的拍卖会上被拍出,卷上附有49通题跋。作者是张曜孙的表妹、女画家汤嘉名(汤贻汾之女)。长卷描绘了张曜孙、包孟仪夫妇、张纶英、孙颉夫妇、张纨英、王曦夫妇在常州张宅共同居住、一起吟诗的欢乐场景。所谓“比屋联吟”是指在这个庭院的每间屋檐下,都有一对年轻夫妻在相倚唱和。曼素恩在书中附了一副根据文献记载重新创作的《比屋联吟图》,并提醒我们:“非同寻常之处在于画面上的三对伉俪分别代表着张氏、孙氏和王氏三个家族,这意味着他们本不该比屋而居”。据此,曼素恩引出了对江南特殊的家庭结构的思考。她注意到江南地区大量存在的招赘、表亲婚和姊妹同嫁现象。在这些家族中,子嗣延续、物质帮助和家学传承常常是可以通过女性之间的关系而非男性关系来实现的。这本书的有趣之处还在于它使用了现代学术著作不常用的体例。它包括主要是以纪传体写成的章节正文、每章之后的赞评和详尽的注释。据曼素恩自己说,这是为了向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致敬。但它事实上构造了一个比《史记》更复杂的叙事结构。虽然在章节正文中,曼素恩将大量的笔墨放在对家族内部关系事无巨细的叙写上,使它看起来像一部冗长的家庭小说,但赞评部分则显示了作者将问题置于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观察的能力。她试图解释清政府、地域社会、家族个人间的关系是怎样促使江南精英阶层的女性参与历史的,也注意到十九世纪重大的历史背景怎样改变着这些女性的命运。前一个问题导引读者注意到十九世纪江南士族主要由仕宦、教学和行医构成的谋生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交游网络、以及冯桂芬、胡林翼、曾国藩等官僚对闺秀文学的支持甚至是对闺秀作家的雇佣和供养。后一个问题则引导读者注意到十九世纪广泛发生的农民暴动如何撼动江南闺秀的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并最后由太平天国运动给予了闺秀文学最沉重的一击。注释部分则包纳了更广阔的内容,可以从中找到十九世纪边境战争、财政问题、盐漕变化等对于张门才女生活之影响的蛛丝马迹。如果读者只想看一部关于清代才女的靠谱小说,看传记部分就可以了。如果读者对理解这一历史问题有兴趣,则可以继续看赞评。但想要读出它作为一部学术著作的价值,对注释的挖掘就必不可少。四曼素恩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书?我为什么要看这样一部书?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被描述父性之慈爱的笔触打动。在张氏家族中,张琦首先被描述为一个对膝下小女无限爱怜的父亲。虽然大部分时候他忙于举业,但只要回到家中,就一定会教女儿读书、和女儿对诗,并为女儿的聪慧感到无限的满足。张琦死后,他的儿子张曜孙接替这一角色。他替姐妹收集和刊刻诗集、鼓励外甥女们写诗。王采苹远嫁时,他觉得能够给予的最好安慰就是替她刻一部收集了所有女伴作品的诗集。当那个远嫁的女孩在漫漫黄沙的途中打开书页,发现连自己都早已忘记了的诗歌也被舅舅视如珍宝。她从中得到了足够的安慰,从而敢于远行。连永远不中举的姨夫王曦第一次出场时也是轻轻抱起尖叫着的小女儿,然后才吟出一句诗。对于这些温柔的男性而言,仕宦不过是他们的经济来源和社会责任,妻女才是他们幸福的泉源、情感的依归。在曼素恩的笔下,女性的精神和情感追求不但被支持、被呵护,而且被真正地看到。在张氏家族中,共同的趣味和相互的支持冲淡了由疾病、困窘带来的压力。曼素恩写到“采苹来到父亲的房间展示自己的新作,当时父亲正赋闲在家。王曦起身点亮油灯,读过女儿的诗作后,他提笔次韵一首。王曦又将两首诗都送给采苹的母亲,纨英刚产下采藻,尚在月中修养。纨英也和诗一首,又派婢女送到曜孙房里,当时曜孙正在家养病。曜孙舅舅倚在枕上,又和诗一首,随后让人送到纶英姨母房中,姨母也回赠一首。他们相互酬唱直至天明,婢女在各个房间往来穿梭,家中笑声不绝”。这样的场景能让每一个陷于高速运转的生活而深感被忽视的现代人热泪盈眶。我想没有任何一个现代孩子享受过王采平的这种童年——整个家族彻夜不眠,阅读她随性而成的一首小诗,并且所有人都对之做出最认真的回应。在这样的想象中,曼素恩找到了女性从未找到过的精神故乡。她说:“作为才女之乡的常州可与著名女作家勃朗特姐妹的故乡相比。霍沃斯以及夏洛蒂、艾米莉、安妮的成长环境与19世纪初常州闺秀们所能享受的社会、文化氛围有着天壤之别,而最大的差别在于亲密的人际关系……哪怕在死亡、贫困面前,众多亲友也会给予帮助和慰藉……张家姊妹因此从未感受到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中那挥之不去的孤独感,而在痛失亲人时,张家人所能感受的安抚是勃朗特姐妹所不敢奢望的”。在她笔下,张氏宅院如同最初的伊甸园,所有的繁衍和抚慰都在这里发生,而所有的离开都意味着死亡。也许正出于对母系家庭的强烈认同,曼素恩在扉页上写上了这样一句话:“献给我自己的大家庭——曼、琼斯和斯金纳”。 五但曼素恩并不仅仅想要做一个退行到母亲怀中的婴儿。在做梦的同时她也保持着足够的清醒,因此她涉及到了两个更深的主题。首先,她意识到在张氏四姐妹中,成就最高的是那个唯一的“离开者”,随丈夫吴赞在京城居住的张䌌英。正是因为必须离开家族的保护,在京城的社交生态中学习立足,张䌌英才结识了沈善宝这样不同于张门才女的作家,并因此拓宽了文学视野,最终成为闺秀诗坛的领袖。下一代中的“离开者”是王采苹,不同于她依然通过招赘婚留在张家的妹妹们,她远嫁到河南,并很快失去了丈夫。为了谋生,她成为了李鸿章、许振祎等官员家庭的女塾师,也正靠着许振祎的整理刊刻之功,后人才能阅读到王采苹的著作《读选楼诗稿》。曼素恩将张䌌英和王采苹作为整个故事中最重要的两个女性角色,似乎在暗示我们,除了由母系家庭构成的安全基地,在女性的成长中,同样需要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对安全基地的离开。只有独立去面对丧失、混乱、死亡等主题,女性才能成长为成熟的个体。张䌌英和王采苹的被驱离和被成就正是下一代新女性生命之路的先声——她们必须要被放逐到东洋西洋,经历过许多破碎和重塑,才能成为第一代的现代女性。第二个重要的主题是关于女性的人格阴影。在结语中,曼素恩说:“笔者承认回避了一些主题:其中之一当然是性欲,此外还有愤怒、嫉妒、冷酷、欺骗,谎言,以及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别人忘记的人性弱点”。但曼素恩也提到了那个“阁楼中的疯女人”贞女法氏“最终以戏剧性的、甚至是强势的姿态进入了笔者所写的张家历史,她的激烈刺穿了史料中将她紧紧裹住的缄默之帷”。暴戾阴冷的贞女法氏以她的存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清代江南闺秀绝不仅仅像她们在诗歌和墓志铭中表现的那样优雅恬淡。围绕她们的文化也并非无比和谐、消除了一切迫害和冲突。由于无处不在的审查机制,她们灵魂中的撕裂其实是不允许被表达的。也许是出于文学构造,也许是出于现实中的角色分工,法氏以其悲剧性的一生代言了这些闺秀生命深处的冲突和痛苦,代表了对她们人生故事的另一种读法。“放逐”和“阴影”这两个主题隐藏在《张门才女》表面上田园牧歌式的叙事之下,给予了本书一般历史学著作所难以表达的心灵深度。六我愿意把自己想象成清代常州闺秀的后代。我的出生地隶属于清代常州府的辖区,一直在江南生活到25岁。在读大学中文系时,有一门《古代女性文学》课,但是我没有去选,因为在当时我的理解中,女性文学是指那些无病呻吟的诗歌和青楼歌女的艳词。那是我避之不及的传统。直到写关于张惠言的硕士论文时,我才接触到张氏家族的女性文学。那是2005年的秋天,每天清晨,我和师兄师姐一起从苏州出发,坐一小时的火车到达上海,转地铁一号线在衡山路下车,散步至上海图书馆古籍部。在那里,我读到了《阳湖张氏四女集》、《澹菊轩诗》、《绿槐书屋诗》、《纬青遗稿》、《读选楼诗稿》。在回程的路上,我和小师兄小师姐谈论着她们的故事和我们自己手里的论文,却没有意识到我们之间的读书时光和友爱之情正是她们故事的现代版本,更没有意识到我们也将要穿透少年时代的玫瑰色梦想,去走一条放逐与阴影之路,并重新认识自己。2010年冬天,我在加拿大McGill大学的图书馆里,用一台连接在电脑上的古老胶片机一帧一帧地截取《妇女杂志》的影像,从着装和姿态中观察旧式闺秀是怎样渐渐变成了现代新女性,也即是怎样从“她”变成了“我”。在第一卷第二期上,我又一次遇到了《读选楼诗稿》。因此当拿到《张门才女》时,我其实已经等待了十年之久。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曼素恩笔下张门才女的人生故事与我在脑海中构造出来的是否相同。在阅读时,我一遍遍翻到注释页,与那些熟识的文献重新会面,而对于过往时光的记忆也一点点鲜活起来。那些光点最终汇聚成清晰的影像——一个白衣黑裙的民国少女急于告别过往,走进第一所女子大学的校门。她要到很多年后才会回过头来重新找寻与过往的关系,以便在未来中走得更远。这个少女,正是我自己生命的写照。我非常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和译者。她们精彩的笔触让我得以通过观察张门才女来理解自己。在书中的一章,小小的王采苹在舅舅的宠溺和夸奖之下,有信心要将自己的诗歌献给远道而来的䌌英姨母。她惊叹于这些女性长辈的优雅举止和广博言谈,忽然对自己的诗歌水平担心起来。这段虚构说出了一个重要的女性经验——一个小小的女孩必须通过对前辈女性的观察、模仿、羡慕和试图超越才能唤醒自己生命的潜能。因此,一代女性获得的成就、人格的强度是下一代女性成长的地平线。她们不仅仅是基地,也是航标。我很感激前代女性虽然筚路蓝缕,却走得如此之远,从而为我们时代的女性赋予了巨大的可能性。为此,我想把这篇书评献给我的两位博导:叶嘉莹老师和方秀洁老师,并原谅我自己曾在你们面前感到如此紧张不安。(刊发于2015年3月7日 新京报书评周刊)
  •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妇女史领域经典之作叠出,先后有伊沛霞《内闱》(1993)、高彦颐《闺塾师》(1995),和曼素恩《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历史》(1997)分别从宋代、明末清初和盛清时期全方位解读前现代中国的女性生活。其中《缀珍录》还于1999年获得了中国史研究领域最权威的列文森奖。海外中国妇女史研究学者曼素恩(Susan Mann),现为戴维斯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刚刚获得2014年美国历史学会终身成就奖。《缀珍录》中,曼素恩就曾提出:“如果为盛清描绘的新景象使我们对中国厉史上的社会性别关系以及妇女在其中的地位有了更为复杂的理解,我们要间一个进一步的问题:接下来的那个世纪又如何呢?”《张门才女》便是对《缀珍录》中这一问题的回应:情景式的再现,摇曳生姿的文笔,以上述女性史研究经典为铺垫,可谓中国妇女史研究进一步的个案研究。如今说起“张门才女”,也许会让人混淆于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四姐妹(《最后的闺秀》《张家旧事》《合肥四姐妹》《流动的斯文》,关于张家的热销作品一部接着一部问世)。不过严格地说,张家四姐妹的传奇之处,在于四段才子佳人式的姻缘,少不得昆曲名角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家沈从文和汉学家傅汉思四位夫婿来画龙点睛。曼素恩笔下的常州“张门四才女”,早于苏州九如巷张家四女一个世纪,历经太平天国的离乱,以及20世纪滚滚而来的西化车轮,如今已湮没于历史的起承转合中,但相比之下,前者才是真正代表了知识阶层在千百年传统文脉下所创造、如今已不可再现的文化精魂。曼素恩从“毗陵四才女”着墨,似乎也是某种必然。在《缀珍录》中,常州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为重要分析对象,而毗陵张家四女也曾一再出现。徐珂《近词丛话》中曾说:“毗陵多闺秀,世家大族,彤管贻芬,若庄氏、若恽氏、若左氏、若张氏、若杨氏,固皆以工诗词著称于世者也。”与恽、庄、左等望族不同,张家是世代业儒的寒素之家,父祖世代皆早逝,先辈中未出达官显宦。看看词学大家叶嘉莹教授怎么讲”未因贫贱易其心志”的张家:张惠言家里两代都是寡母孤儿;他父亲和他自己这一代都是在寡母的教养之下长大的。而且他的家里非常贫穷,他小时候母亲把他送到城里的一个亲戚家中读书,他有时回家来,连晚饭都没得吃,饿得第二天早上都没有力气起床。很多人曾对他母亲说,你们家里这么穷,为什么不叫你的孩子去学一些谋生之计?他的母亲说:我们家里世代都是读书的,我不能从我这里断绝了我们家的读书种子。张惠言并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乾嘉时期,常州同时出现的常州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和常州词派横跨经学、文学和词赋诸领域,具有全国和历史性的影响,这三派都与张惠言、张琦兄弟有关。所有这些文化成就,都是在驰驱穷困者数十年间完成的。清代以薄俸养官。张惠言38岁中进士,41岁离世。四才女之父张琦以举人终,幸有“大挑”制度,分派到山东做小官。历史学家洪业,回忆同样曾在山东以穷县令耗尽一生的父亲在临死前告诫:“穷是读书人的本分,我希望你们将来不做官,也不要娶富家的女儿。”这一句句触目惊心。张琦自豫转京师十余年,留在常州的妻子汤氏“冬无棉衣,朝夕不给,率四女刺绣以易米,恒不得饱,至屑米为粥,日一食焉”,但与此同时“三嫁女,内外兼理,秩序井然,无稍误失”,在这种经济条件下,而汤氏犹留下《蓬室偶吟》,膝下张䌌英、张珊英、张纶英、张纨英四女《澹菊轩诗》《纬青词》《绿槐书屋诗集》《邻云友月之居诗集》,名扬天下。四姊妹之弟张曜孙,曾刊刻了她们四人的诗词为《毗陵四女集》。《名媛诗话》卷八记载:“孟缇姊妹四人,皆能诗词。姊弟同居一宅,友爱最笃。姊妹姑娣临池倡和,极天伦之乐事。”张门才女荟萃一门,家学深厚,姐妹夫婿比屋联吟,堪称明清时期的江南文化所孕育出的奇迹。如斯之风雅,惜早已随风逝去。
  •     1 曼素恩对张家才女们生活细节的描述近乎“脑补”,除了注释里特意说明的,还可以看出有些别的地方应该是作者根据史料想象出来的,但看起来合情合理,很见功力。难怪原书拿了桐山文学奖非小说类入围。2 对张家才女生平的复原全用叙述体,用“赞评曰”的方式进行历史学的分析与评述,致敬司马迁。个人见得少,不知这算不算曼素恩的首创?3 常熟精英家庭的婚姻中存在大量入赘婚,在这种婚姻中女方的父兄实际上承担了入赘者保护人的角色。何种情况下精英家庭的青年男子会接受入赘?这对他们的前途有何影响?二者的关系如何?曼素恩只是泛泛谈到这种婚姻在当地并不罕见,却并未给出深入的讨论或统计,感觉这是个很有潜力的社会史论题。4 在丈夫并未获得科场成功的精英家庭,实际上是女性,在家庭经济、子女教育,乃至人际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纪录片剧本式的学术著作,作者小心平衡者着想象力和史料之间的关系,于是就如作者自己所说,是一个遮蔽了一部分真实欲望的尝试,但是这样的方式已经足够鲜活,我指的是比起枯燥的史料还原。。。
  •     发掘新大陆
  •     买一本,收藏。
  •     与nxlb有唱和往来的阳湖张氏
  •     2015-09-24 / 注:二星半
  •     娓娓道来。把推理都放到了注释里,叙事紧凑活泼了;把观点都放到了评赞里,铺背景讲道理。结语精彩,不过还可以再放一些,整篇文章凝得厉害。书妙在作者的想象力,合理推想,把女性细密的心思都剖出来了,因此书很有画面感,人物富有灵气。译者译得也好。
  •     一部如此优雅的书,从最细微的角度展示了一段大历史;不足之处或许就是对才女们经历的苦难强调得太少
  •     从乾隆中叶开始,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在学术界和她们的父兄一样拥有声誉的知识女性家族的虚拟传记。生长在江南最高教育文化水平地带,位于中下层士绅家庭的几代女性,过着二十岁再出嫁、招上门女婿,成婚后仍不离家的生活,和亲友夫婿一同读书烹茶诗酒唱和,在对女性最为严苛的晚清,原来也是存在的。但中下层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很难抵抗命运对于小士绅家庭女性的恶意,到底飘零。
  •     “大家都期待闺秀能在男人离家时做个贤内助……女性理财持家、躬身劳作、纺织刺绣,将自己的活计拿去售卖。男人们的责任是让女人们的德行留垂青史。”闺秀难当啊,必须十项全能啊!
  •     好看归好看 可是不知道没有注的部分有多少是脑补…
  •     终于看闲书了!
  •     前三章说故事的手法让历史研究更好看。
  •     采用了故事+赞评的二分结构,兼顾了想象力和学术性的讨论,二者之间融汇得特别好。
  •     历史研究能写得如此生动丰满实属不易
  •     努力在使作品好看,但无谓的虚实情节实在太多。赞评尽管形散,终究留下一点思考的意义与价值。
  •     为缄默者发声,赋予历史以温度。相较而言赞评部分写的轻了。
  •     看到那些晚清才女在家国离散时的飘摇命运,实在令人扼腕。当女性被束缚在家庭之中,完全仰赖父亲、丈夫、兄弟、儿子的供养时,这对女性与男性都是一种负担。我们无法否认那些德才兼备的女性表现出的聪慧、能干,但我们也难以掩盖她们的痛苦与隐忍。当社会从体制与观念上,都能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机会时,对女性与男性而言才是真正的解放。
  •     那些深闺中的诗词书信,以涓涓细流的隐秘方式影响了后来的革命者。思想与文化不是我们想象的全然的断裂。
  •     原作就是大家的作品,这种从一个家族的女性着手,展现中国历史发展的某个时段的大面貌的写法非常高明,值得中国学人学习。从这书见出了作者深厚的功力。译文也是相当的流畅,近年来少见将学术著作译的这么好读的书。
  •     暑假去南京博物馆还看到张纶英的书法 写得很有画面感的历史研究
  •     作为一本历史书,许多细节描写是靠脑补出来的,一般人可不敢这么写。当然作者不是一般人。 看这书可以进入到晚清江南知识女性生活的场景中,体会她们的喜怒哀乐。虽然也算精英阶层,但由于家庭男性在官场不处权力中心,她们面临生活压力,要担负家计,还要操心家庭琐事。她们的情感、烦恼的有些事情也和百年后的普通女性差不多。——作为一个现代的普通劳动妇女看了表示有些感动。
  •     令人意外地好看。写作手法很有意思,很容易读,却觉得很有收获。最重要的是颠覆了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刻板认知,凡事有例外。大多数情况下,例外都多美啊,还能拓展人类认识世界的边界。另外分析也鞭辟入里,对做文史社科研究也会有一定启发性吧。
  •     从张门女性自己的视角重构了她们的生活。“尽管本书中的大多数故事直接来源于张家史料,但也有一些来自笔者的猜想和虚构”。只是有一个疑问:如果张门女性看到此书,她们会赞同曼素恩对她们的描写吗?研究者的追求到底是什么?
  •     文字连贯且内敛,不错的阅读体验。
  •     更像是史景迁风格的基于史实的故事,而非严肃的史学论著。当然,脚注与参考文献仍然做得很严谨。
  •     总体写的还不错吧,从女性特别是江南才女的角度反映近代历史。书首附上的《比屋联吟图》,刹一见就令我震撼不已,这确实是现代人都觉得诧异不已的家庭模式,但是整个感觉又是连现今的人都难得追求的岁月静好。向我展示了历史另外一面,可爱又有点忧伤的一面。
  •     简单地说,本书讲述了一段一点也不血腥的名媛不撕逼的历史。因为是在地铁上看的,正文和注释分开看的,后来恶补注释,原来作者的娓娓道来,其背后是从有限的资料中抽丝剥茧,还有一点点逻辑上合理的猜测,更多讲述名媛们不撕逼、不吟诗时都做了些什么。
  •     这是一本不怎么吸引人的书,带有封建时代的及江南地域化的特色,书中所述,有的尚不值得写进书里。但不论如何,却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的文化,亦不失有趣。
  •     短短的几章,像纪录片一样娓娓道来几代人的悲欢离合,把尘封的史料写活了。最令人神往的是,一大家子人相互写诗酬唱至天明,婢女在各个房间往来穿梭,家中笑声不绝。真是一派田园牧歌景象。
  •     读完感觉很累,回学校果断把英文版重读了一遍。编辑是个好人,我就不说狠了,只想问一句译者:这几章真正您自己翻译的占多少?每章感觉都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啊……
  •     母教与才女的养成之间有些重要的关系。
  •     挺好看的。感觉是对当下写史方式的一种反思。难得关于女性的生平有这家人这么多的材料,才能够写一部严谨的传记。这种写法的问题,在于难以查证出处,以及再严谨也难以做到每一句话都有根有据。但是对于历史上的女性而言,还是太需要这种出自严谨学者的女性人生全景式作品,可以作为undergrad课的阅读材料,为进一步的认识打基础,但是估计出自学者的此类作品很难再有了。
  •     因为医疗条件的低下,古人要想绝嗣真是分分钟容易得很啊。
  •     好好看!
  •     场景式思维方式很好用,但对照注释可以发现书中推理稍显草率,有偏离历史事实的嫌疑。论19世纪而思20世纪,是知风化乃知山崩,切入点极佳,可惜没继续论述,相当于占坑行为
  •     写的是张惠言弟弟家一门才女。读的时候就想起了孙康宜写徐灿及清初杭州才女的郊游。读着非常有亲切感,一看后记与nju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学脉果真已经体现在文脉中了。感叹一下作者的切入点非常好~以后仔细写篇书评。
  •     关注的常州闺秀群体是了解当时士人生活的一个常被忽视而还算重要的部分,作者的写法果然是受到金安平《合肥四姐妹》的启发,将张家三代女性个人身世置于时代背景中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历史,但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作者在很多地方增加了自己的想象,使其作为学术资料的可靠性略微动摇。
  •     场景的设置让历史变得异常好读 只是基于家史材料的局限 被避讳的辛酸和苦难只能自行代入与猜测了
  •     以志写史,以移情写故事。
  •     很多文学性的描写,这样写的历史的确生动多了。但阅读时还是感觉到史学和文学的互斥性,很多细节在作者的叙述中有些细节像刻意——如果是小说一定是草蛇灰线,感觉有故事要铺张开来了——但实际上却是一笔带过。毕竟不是历史事实的主线。下意识会关注边缘人物。比如未婚守寡的法氏,婆婆死后她对新媳妇的颐指气使,简直有张爱玲《金锁记》的味道,是极好的小说素材——闺秀,自小定亲,未婚丈夫夭折,执意过门守寡。常州这个闺阁才气被人欣赏的地方也恰恰是贞节牌坊最多最重的地方,这些才女们的诗才实际上并非出于自然的创作精神,而是男性对上层女性的期许和想象。
  •     切入有趣,史料庞杂但范围有限,让分析显得不那么有普遍的支撑,但依赖于作者为在本书中展示的知识背景,她对19世纪女性生活的处境把握仍然是十分引人思考的。
  •     带有西方痕迹的想象 在学术深度上还停留在科普层面 翻译得不错
  •     作者说,她的虚构性写法是向司马迁致敬。但正文内容实在一般,即使做小说来看的话也是非常平淡的演绎描述法。各章的赞评部分相对来说有一定信息量。
  •     这哪是史学研究,分明是报告文学……
  •     200年前的才女形象
  •     读起来比较顺畅,我个人认为叙述并没有集中在“才”,或者只是以才为依托,更多的是叙述当时的人文风貌家庭关系医学低下。尤其是那一幅《比屋联吟图》,感触颇深。
  •     故事使得细节中的史事更加生动
  •     很有意思,汉学家的文笔也是很好的。家族史研究的新局面
  •     章学诚《妇学》;《左传》典故多,可用于素材;清末很多才女留下诗作,如完颜恽珠的《国朝闺秀正史集》、其他人的《撷芳集》;陈宏谋《教女遗规》
  •     师姐荐书~一直觉得能够从丰满的细节看他人,像是“小径交错的花园”,有一种别样的美感。这时不禁会羡慕研究明清史的人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