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史-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

出版社:高等教育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040215762
作者:Walter Kaiser,Wolfgang Koenig
页数:352页

内容概要

作者:(德国)瓦尔特·凯泽 (德国)沃尔夫冈·科尼希 译者:顾士渊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古代东方早期文明的技术专家
第二章 古典时期的工程师
第三章 不确定的职业生涯:中世纪和近代早期(500-1750)的工程师
第四章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1750-1945年的英、美工程师
第五章 从国家公仆到工业雇员:1750-1945年的法国和德国工程师
第六章 联邦德国的工程师
第七章 从企业雇员到国家雇员: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时期(1945-1989)的工程师
第八章 德国工程师在国外
图片和版权证明
人员索引
内容索引

作者简介

《工程师史: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是由Walter Kaiser和Wolfgang Konig主编的Geschichte des Ingenieurs——Ein BeruFin sechsJahrtausenden一书的中译本。《工程师史: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较为完整地向读者介绍了6000年来工程师在人类文明技术进步的历史长河中所作出的贡献,旨在为历史研究人员提供工程师历史的总体介绍,希望有助于他们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也为工程师介绍这一群体的传统,有助于他们温故知新。《工程师史: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揭示了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19世纪以来形成的工程师的重要职业特点,例如必须不断应对理论和实践之间出现的矛盾,以及必须提高对这一职业经济、法律和伦理层面的敏感性。
《工程师史: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可供工程师和从事高等工程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人士作为参考书籍使用。


 工程师史-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首先赞下这本书的印刷相当漂亮,彩图多,排版棒,翻译也相当尽责。感谢高等教育出版了这种书籍。 随便总结一些。   本书的跨度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2000年。    一、公元前4000—公元前600年为古代早期文明。   期间并没有关于工程师或技术员的相关称谓,功绩都归功于国王,有鲜明的阶级特征,没有个人的意识,但能掌握这些技术的人通常都是有地位的人。因为时代久远,遗留的资料很少。   这段时期最为显著的工程项目,大抵是城市建设类。其中水利建设尤其重要,比较有名的有Djerwan高架引水渠和Siloah穿山水道。不过其中也没有更多的历史资料提供技术细节方面的时期,有点遗憾。   另外,建筑、船舶、军事等技术也开始有较为系统的开展。      二、公元前600—公园600 古典时期   古典时期,宗教开始显得重要,而与此同时,技术活动也在文学作品中有所描述,比如《荷马史诗》和《伊利亚特》,这说明工程师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了。   同时,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也开始对于工程师和工匠间做出差异比较,这个跟现代的意思一致:工程师能够理解实际和原理,而不仅仅是经验知识。   主要看点有:力学思想的应用,机械自动化的初步,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贡献。   其他学科方面都稳步前进,工程难度加大,阿波罗神庙还是非常浩大的。   军事战争中的武器开始杀伤力加大,比如新用的石弩,攻城战将越趋于:技术决定胜利。   工程师的日常生活和发明轶事也开始有所流传,但还没有看到思维模式。   基本上在这个时期,工程的发展都是紧跟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邦的壮大。不过,城市的建设也开始从开初的农业生产和军事防备扩展到公共服务,建筑方面的比如广场、皇宫和神殿都是相当的有意思,文化与技术的美的结合。      三、500—1750年中世纪和近代早期——不确定的职业生涯   从这个时期开始,书中的脉络就转向对工程师这个职业的探讨,而不仅仅是对人类社会文明所做归类了。   中世纪是个黑暗的时期,很多技术和学术知识都失传了,知识的积累更加缓慢。工程跟数学比较相关,连数学在中世纪都没有任何的进展。但机械的应用开始多样起来,永动机的概念也出来了。   发展得比较多的反而是军事武器方面的,这也与欧洲对外扩张有关。城防和军械也逐渐分离出来。   与此同时,工程师的机遇也多起来,可以在领主的资助下开展项目,达芬奇也是在这个时期创造了不少有名的机械,如机械狮子。也有另外一些有趣的发明,如守夜门。   专利保护意识开始萌发,最初是基于领主对于风险大的项目投资所作出的考量。因为这项制度的执行,发明者在得到自己是有优先的专利权后,对于技术的保密也大为减轻,更多交流技术,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看到这里,关于工程师,一开始从地位较高的人,得到基础教育,凭个人的经验和创想,去改造这个社会。到后来知识的扩展,平民阶层也出现工程师。经验主义培育出众多的工程师,以至于到近代,关于如何培养工程师的方向,都围绕着实践和理论间的博弈。   1600后,通才如达芬奇这样的人越来越少,社会分工也逐渐出现专业化趋势。同时,因工程促进基础理论科学的发展,也开始有力学、流体学、建筑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系统化著作,这段时期的工程师培养更多是倾向于学院式的,寻找原理。      至于工业革命至近代的发展,书中保留了原来的政治观点,这着实难得。情况很复杂,政治、经济等宏观的因素影响,况且各国在这段时期的工业发展都不一样,我也觉得比较难去理顺整体思路。   关于工程师的培养争斗知道现在也依然如此,分为实践派和理论派。而对与未来工程师的跨国合作前景,可能跟地球村一类的全球化思想相关。   对理工科生而言,是本非常值得看的书。
  •     大四才遇上的书。差点失之交臂的感觉。作为一个工科学生,如果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认同感的话,是很悲哀的,这本书能很好地让我们对自身的历史有纵向的认识,升华出一种自豪感;同时能从近代工程师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与困境得到很好的预警,不至于一头雾水地扎入迷雾中。书的装帧很大气,图片也很精美,若不是因为还是个学生,我一定会去买一本珍藏起来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有意思的视角
  •     我是为了这本书特意上豆瓣评价的~~工科生都该读一读~~~~~唉,中国在书中彻底被遗忘了~~~
  •     粗览, i can do more than engineer
  •     相当浩大的工程师史,书中的脉络虽说按照年份述说,但每个时期的牵引点都不一样,越到近代越是多种力量之间的博弈。有趣。
  •     此书非常适合毕业生找工作时候阅读,现在这年纪上了贼船再看就太晚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