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金粟影》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301223352
作者:邹清泉
页数:237页

《虎头金粟影》的笔记-第147页 - 第六章第三节

莫高窟第220窟主室东壁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维摩变》是莫高窟《维摩变》发展的分水岭,该图不仅奠立了敦煌此后数百年间《维摩变》的图绘格局,还开启了《维摩变》整铺绘于东壁的空间传统,这种绘于主室东壁的空间格局,从盛唐开始,渐成定式(表6-4),在中唐、晚唐《维摩变》遗存洞窟中,除第186窟、240窟、9窟、150窟外,余均绘于主室东壁。归义军曹氏时期《维摩变》的空间布局明显延续自第220窟奠立的传统,第5窟、第61窟、第98窟、第100窟、第454窟等重要洞窟中的《维摩变》均绘于主室东壁,但它们的宗教主题、空间逻辑、图像内涵以至视觉意味,却有着明显差异。在归义军曹氏时期的洞窟中,第61窟是最为独特的洞窟之一,其独特之处,不仅体现在不同以往的文殊主题,还体现于精心构思的空间逻辑。环视第61窟的空间格局、壁画内容、图像程序,其中以中央佛坛骑狮文殊造像为中心的题材选择与程序设计,极大地展现出曹氏画院工匠蕴含于空间逻辑中的缜密构思。
第61窟四壁由《五台山图》、《楞伽经变》、《弥勒经变》、《阿弥陀经变》、《法华经变》、《报恩经变》、《密严经变》、《天请问经变》、《药师经变》、《华严经变》、《思益梵天经变》、《维摩诘经变》以及《佛传》等十三幅主体性宗教壁画图绘而成,均为流传甚久的传统题材。(图54)其中,绘于第61窟正壁——西壁的《五台山图》,具有极为重要的宗教意义,以其众所周知的文殊道场的图像身份,在衬托中央佛坛骑狮文殊造像的同时,寓示第61窟的华严语境与文殊主题。(图55)南北两壁为对称格局,各自相对描绘五幅经变,南壁西起绘《楞伽经变》、《弥勒经变》、《阿弥陀经变》、《法华经变》及《报恩经变》,北壁西起绘《密严经变》、《天请问经变》、《药师经变》、《华严经变》及《思益梵天经变》,这些经变,既有其绵延甚久的对应传统,亦与文殊师利存在或多或少的关联,或者是佛经内文,或者是图像细节,如南壁《法华经变》中的《文殊赴会》(图56),以视觉形象将《法华经变》统一于该窟文殊语境之中。南壁、西壁、北壁下部相互贯通之三十三幅《佛传》壁画,系据隋代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绘成,该经卷首署“归命大智海毗卢遮那佛”,“开宗明义说明了译经是对华严宗和它的教主毗卢遮那佛的信仰”,毗卢遮那佛(卢舍那如来)为华严宗主尊,而文殊信仰实属华严体系。关于是窟《佛传》壁画描绘之动机,不论是否表现出归义军曹氏政权“挽救末法的决心”,其宗教内涵与文殊主题相吻合是可以确定的。
图55 莫高窟第61窟主室 五代
尽管《维摩变》绘于主室东壁在敦煌已有久远传统,但第61窟东壁《维摩变》的描绘,显然并不仅仅是对唐代传统的延续,在第61窟的文殊语境中,《维摩变》的图绘别有深意。仅就第61窟视觉形象而言,能主题鲜明地与西壁《五台山图》相对应,共同映衬中央佛坛之骑狮文殊造像,从而烘托第61窟文殊主题的惟有《维摩变》。虽然《维摩变》最初演绎于《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但《维摩变》的图像格局,尤其是文殊师利在《维摩变》中突出的视觉形象,是其得以绘于第61窟的直接动因,而《维摩变》绵延甚久的视觉意味亦因其图绘语境的转换而发生历史性改变。
图56 莫高窟第61窟《法华经变》(局部) 五代

《虎头金粟影》的笔记-第5页 - 序言

序言
《维摩诘经》(Vimalakīrti nirdesa sutra)是中古时代广为盛传的大乘佛典之一,该经于东汉中平五年(188)经严佛调初译传入中土,后经支谦、竺叔兰、竺法护、祗多蜜、鸠摩罗什、玄奘相继重译,至唐永徽七年(公元650年)时,已有七个译本,传译极盛,是中国大乘佛教兴起所依据之重要经典。东晋兴宁二年(公元364年),顾恺之(公元348—409年)在江宁瓦官寺北小殿首创维摩像,开启《维摩诘经》图像演绎之路,其后,伴随《维摩诘经》之广泛弘传与普遍信仰,张墨、袁倩、陆探微、张僧繇、杨契丹、展子虔、杨廷光、孙尚子、阎立本、吴道子、范琼、孙位、左全、李公麟、张胜温等画家相继描绘维摩,使《维摩诘经》的图像演绎由《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逐渐发展为展现《维摩诘经》十四品的宏大格局,同时,也使以《维摩诘经》为依托的维摩诘变相的发展,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史上最为重要的艺术实践之一。
维摩诘变相是最早进入现代学术视野的佛教美术图像之一,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学者松本荣一对莫高窟维摩诘变相遗存已有初步研究,其后,秋山光夫、堂谷宪勇、藤枝晃、庄申、贺世哲、何重华(Ho Judy C.)、巫鸿、宁强、斋藤理惠子、石松日奈子、金理那等海内外学者竞相探索,极大地推动了维摩诘变相的研究。邹清泉博士在其中国佛教美术的研究中,对维摩诘变相这一古老题材产生浓厚兴趣。在深入反思学术史之基础上,将维摩诘变相置于中古时代的宏大历史视野中,并将其纳入考古学、历史学、图像学、文献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汇的方法论中重新审视,考察以《维摩诘经》为依托的维摩诘变相的图像演绎历程。中古维摩诘变相遗存形式多样,顾恺之于东晋兴宁二年(公元364年)首创维摩像后,历史上陆续出现多种维摩诘变相表现样式,它们形式各异,彼此交错,在漫长的演进历程中,形成复杂的维摩诘变相的图像系统,尽管研究多年,仍有许多关键问题悬而未决。邹清泉博士以对《维摩诘经》的文献考察为起点,同时基于中古维摩壁画、石刻、画卷、画史材料的系统整理,就《维摩诘经》图像演绎历程中的关键性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是拓展维摩诘变相研究的学术专著。
邹清泉博士《虎头金粟影:维摩诘变相研究》一书,持论新颖,论证严谨,无论是对学术史的反思,还是学术方法的综合拓展,均有明显可取之处。展现了广阔的学术视野、良好的学术素养以及严谨的治学理念。欣闻是书即将付梓,甚感欣慰,特书此文以为序。
金维诺
2012年3月于京华寓所

《虎头金粟影》的笔记-第58页 - 第三章第一节(节选)

书名源自杜甫诗句“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全唐诗》第225卷,第2414页), 是杜甫目睹顾恺之在瓦官寺首创的维摩诘像后题作。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顾恺之(348—409) 在瓦官寺首创维摩像,中古绵延七百余年的《维摩诘经》的图像演绎由此开始。唐会昌五年(845年)法难之际,该像移至甘露寺,大中七年(853年)转入内府,唐亡后失其所在。后人对之极为神往,竞相揣测,1937年,秋山光夫提出日本东福寺藏宋本《维摩图》接近瓦官寺维摩,可以之追溯顾恺之维摩诘的艺术面貌 。堂谷宪勇、马采、庄申、俞剑华、温肇桐等对此均表赞同。20世纪末叶,项一峰、陈绶祥又相继提出炳灵寺169窟维摩更为接近顾恺之维摩画像。罗尗子、宫大中、李玉珉等则认为,龙门宾阳中洞东壁维摩与瓦官寺维摩颇为相似。实际上,中古几种维摩画像之间虽然关系错综,却并非无理可循,而瓦官寺维摩画像的形象虽不清晰,但仍有据可依,其既非东福寺藏宋本维摩样式,亦非炳灵寺169窟与龙门宾阳中洞维摩形象。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如此形容顾恺之的维摩诘像:
长康又曾于瓦官寺北小殿画维摩诘,画讫,光彩耀目数日,京师寺记云,兴宁中,瓦官寺初置,僧众设会,请朝贤鸣刹注疏,其时士大夫莫有过十万者,既至长康,直打刹注百万,长康素贫,众以为大言,后寺众请勾疏,长康曰:宜备一壁,遂闭户往来一月余日,所画维摩诘一躯,工毕,将欲点眸子,乃谓寺僧曰:第一日观者请施十万,第二日可五万,第三日可任例责施,及开户,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
这幅画像与师子国所献玉像、戴安道手制佛像并称瓦官寺三绝,世人对其甚为知重。黄元之《润州江宁县瓦官寺维摩诘画像碑》:“观其道场妙矣,谓应供而来仪,床枕俨然,疑有怀于问疾,目若将视,眉如忽颦,口无言而似言,鬓不动而疑动。岂丹青之所叹咏,相好之有灵哉。” 苏颂《题维摩像》:“气象超远,仿佛如见当时之人物,已可爱也。” 葛立方《韵语阳秋》:“自古画维摩诘者多矣,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皆笔法奇古,然不若顾长康之神妙。” 米芾《画史》:“颖州公库顾恺之维摩百补,是唐杜牧之摹寄颖守本者,置在斋龛,不携去,精彩照人。”

遗憾的是,这件作品在会昌法难后,于大中七年(853年)经卢简辞转入内府,后失影踪,杜牧摹本也在辗转流传中散佚,瓦官寺维摩画像在诞生500多年后终成历史绝响。

《虎头金粟影》的笔记-第1页

《虎头金粟影:维摩画像研究献疑》,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04期。
《北魏坐榻维摩画像源流考释》,载《敦煌研究》2010年04期。
《顾恺之研究述论》,《美术学报》2011年02期。
《中古敦煌<维摩诘经>的书写——以藏经洞维摩写卷为中心》,载《敦煌学辑刊》2012年01期。
《莫高窟唐代坐帐维摩画像考论》,载《敦煌研究》2012年01期。
《隐几图考》,载《文艺研究》2012年02期。
《莫高窟第61窟<维摩经变>新识》,载《美术学报》2013年02期。
《汉魏南北朝孝子画像的发现与研究》,载《美术学报》2014年01期。


 虎头金粟影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