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国度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
ISBN:9787807136422
作者:李元胜
页数:100页

内容概要

李元胜,男,作家,昆虫摄影家

书籍目录

观察昆虫的必要准备理解昆虫的生境在不同环境里观察昆虫  市区篇  田野篇  静水篇  溪流篇  林间篇  草地篇  雨林篇附:本书昆虫相关分类知识后记编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从昆虫不同的生存环境,分类介绍一些美丽的物种,特别有助于读者结合不同的环境去认识和探寻

图书封面


 昆虫的国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在这个时代,每天映入人们眼帘的,除了另外一些人的面容,还能有什么?用一句成语来形容,真是“面面相觑”了,实在是有点审美疲劳。所以不难理解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观星、观鸟、观虫、观草的活动之中。把“人类”的身份暂时抛掉,重新融入大自然之中,是现代人避免被过度异化的最佳途径。在这里面,观察昆虫是既便利又有趣的一种方式。说到观察昆虫,自然会想起“昆虫的荷马”法布尔。他用毕生精力写成的《昆虫记》中文版洋洋十卷,一直是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博物学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书。八十多年前,同样耽读法布尔的周作人写道:“他不去做解剖和分类的工作(普通的昆虫学里已经说的够了),却用了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的纪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之不可思议的神妙与愚蒙。”这的确道出了《昆虫记》的好处。不过法布尔毕竟是百多年前的古人了,《昆虫记》更适合当作文学作品来读。尤其对试图在实践中对昆虫有进一步了解的人来说,若有一本带有彩色图片和简单分类的手册在手,既能增加兴趣,也能加深认识。与市面上众多同类书籍不同,《昆虫的国度》可以当做两种用途来使用。一是精美的昆虫图册,作者李元胜多年来在重庆、云南、广西、台湾、香港等地探访自然时拍下的数百幅昆虫照片呈现在大开本上,即使你鼓不起劲去亲身体验近距离观察昆虫的乐趣,手持这样一本图册,也足以去那个“小世界”神游一番。二是实用的行动指南。《昆虫的国度》并非是以科目分类的结构来组织全书,而是用昆虫生活的环境来进行分类,分为“市区篇”“田野篇”“静水篇”“溪流篇”“林间篇”“草地篇”“雨林篇”。这样无疑对观察昆虫的爱好者更具有指导意义。比如在“市区篇”(对大部分初入此道的“城市动物”来说,这是最可能的观察场所)之中,作者根据亲身经验说:“散发着香气的花卉上,总会吸引兴冲冲的访客:食蚜蝇、蜜蜂、蝴蝶、蛾类和部分甲虫。在寻访昆虫时,最方便的地方,就是找到昆虫们喜好的蜜源植物。另外,野生的草丛,差不多是直翅目的乐园,可以找到蝗虫、螽斯等等。”不要以为非要到深山野林才能从事观察昆虫的活动。在家里的阳台,如果那里种着植物,你照样会很方便地看到一些四处闲逛的昆虫,只要你有发现的目光。实际上,另一本好玩的与昆虫有关的书《东京昆虫物语》,就是在东京长大的泉麻人的都市观虫札记。他说:“昆虫爱好者有很多种,勉强说起来,我可以算是‘讲究情调型’的吧。我最喜欢那些出现在街道或生活场景中的昆虫。”他的书里写的都是“起居室里的螳螂”、“住宅区的凤蝶”和“灶马出现在厕所”之类的题目,别说市区,简直就要把观察地域缩小到了自己家那小小的四帖半榻榻米上了。这虽然显示出日本人的某种趋于极致的谨小细微,但是对那些嚷嚷着没时间也担忧到哪里去寻访昆虫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启示。为了引导更多有志于观虫事业的“菜鸟”入门,作者在书的前面还专门写了一节“观察昆虫的必要准备”,介绍了观察所需的基础知识、入门读物、拍摄器材,以及提出了撰写观察记录的建议。在我看来,这两页简明扼要的内容是这本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作者建议,“在条件适合的地方宿营时,还可以使用灯诱的方式,吸引昆虫上灯。有一些趋光的昆虫会自行前来报到,这样,有助于你观察到一些罕见的昆虫。灯诱,就需要准备电线、灯和白布。”虽然没有深入阐明,却是没有切实体验的人说不出的。而且,在处理一些属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科学伦理”问题上,作者流露出热爱自然的那一份情感,也令人感动。小时候上自然课,老师还教我们怎么用蚊帐布做网兜来捕捉昆虫,怎么将捕捉到的昆虫制成标本。但是作者非常明确地表明,他“个人倾向于支持有研究水平的专业人士和机构有限地采集标本”。因为他在云南的橄榄坝看到,十多年前有无数蝴蝶飞舞的场面已经看不到了,主要原因就是人们的滥捕。我相信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把昆虫制成标本是昆虫给人类带来的唯一乐趣与用途。但是在今天,我们或许必须改变以往的做法,将我们与昆虫的关系仅仅限于看与被看。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吴兵在“编后记”里说:“看着这些生动的眼睛和真切的眼神,我既有欣喜,也有怜惜,还有愧疚。”希望越来越多的观虫者不要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希望这种愧疚能少起来。说到底,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观虫者,只要做到一点就够了。就像作者在后记里说的,“只要你对大自然还保留着敬意和好奇,这就够了。”8 延伸阅读为了使观察更有方向,体验更有深度,最好的办法是阅读有关自然、物种和昆虫的书籍。作者向入门者推荐了几本,我根据个人经验也补充了几本。当然,你也可以不需要任何知识,就像作者说的,“只要你不把自己当做匆匆的路人,而是集中注意力,去观察这些微小的生命,你就会感到深深的震惊”。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永远是认识自然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指南。《多彩的昆虫世界——中国600种昆虫生态图鉴》(赵梅君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年1月版,100.00元),适合在家里观赏。《常见昆虫野外识别手册》(张巍巍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22.00元),一个小册子,带在身上去野外,碰上不认识的昆虫就可以迅速查找。扉页还标注了刻度,便于观察者立即把昆虫的体长记下来。法布尔的《昆虫记》,还是看花城出版社的十卷本吧。不用急着读完,闲时翻翻就好。《东京昆虫物语》((日)泉麻人文,安永一正图,黄瑾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19.80元),昆虫原来也寄托着怀念啊。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小神仙看完了,我翻了一下,不感兴趣,放一边去。
  •     图画精美,昆虫神态动人。一如既往支持李元胜老师。不过,比起《昆虫之美》,感觉略有逊色。尤其喜爱《昆虫之美》里的诗性语言。
  •     图片比较清晰,图书质量不错,但文字性介绍、相关资料很少,内容不够丰富,想深入了解昆虫,了解其习性的,不建议购买。只适合学前的儿童看图识物使用。
  •       在这个时代,每天映入人们眼帘的,除了另外一些人的面容,还能有什么?用一句成语来形容,真是“面面相觑”了,实在是有点审美疲劳。所以不难理解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观星、观鸟、观虫、观草的活动之中。把“人类”的身份暂时抛掉,重新融入大自然之中,是现代人避免被过度异化的最佳途径。
      
      在这里面,观察昆虫是既便利又有趣的一种方式。说到观察昆虫,自然会想起“昆虫的荷马”法布尔。他用毕生精力写成的《昆虫记》中文版洋洋十卷,一直是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博物学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书。八十多年前,同样耽读法布尔的周作人写道:“他不去做解剖和分类的工作(普通的昆虫学里已经说的够了),却用了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的纪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之不可思议的神妙与愚蒙。”这的确道出了《昆虫记》的好处。
      
      不过法布尔毕竟是百多年前的古人了,《昆虫记》更适合当作文学作品来读。尤其对试图在实践中对昆虫有进一步了解的人来说,若有一本带有彩色图片和简单分类的手册在手,既能增加兴趣,也能加深认识。
      
      与市面上众多同类书籍不同,《昆虫的国度》可以当做两种用途来使用。一是精美的昆虫图册,作者李元胜多年来在重庆、云南、广西、台湾、香港等地探访自然时拍下的数百幅昆虫照片呈现在大开本上,即使你鼓不起劲去亲身体验近距离观察昆虫的乐趣,手持这样一本图册,也足以去那个“小世界”神游一番。
      
      二是实用的行动指南。《昆虫的国度》并非是以科目分类的结构来组织全书,而是用昆虫生活的环境来进行分类,分为“市区篇”“田野篇”“静水篇”“溪流篇”“林间篇”“草地篇”“雨林篇”。这样无疑对观察昆虫的爱好者更具有指导意义。
      
      比如在“市区篇”(对大部分初入此道的“城市动物”来说,这是最可能的观察场所)之中,作者根据亲身经验说:“散发着香气的花卉上,总会吸引兴冲冲的访客:食蚜蝇、蜜蜂、蝴蝶、蛾类和部分甲虫。在寻访昆虫时,最方便的地方,就是找到昆虫们喜好的蜜源植物。另外,野生的草丛,差不多是直翅目的乐园,可以找到蝗虫、螽斯等等。”
      
      不要以为非要到深山野林才能从事观察昆虫的活动。在家里的阳台,如果那里种着植物,你照样会很方便地看到一些四处闲逛的昆虫,只要你有发现的目光。实际上,另一本好玩的与昆虫有关的书《东京昆虫物语》,就是在东京长大的泉麻人的都市观虫札记。他说:“昆虫爱好者有很多种,勉强说起来,我可以算是‘讲究情调型’的吧。我最喜欢那些出现在街道或生活场景中的昆虫。”他的书里写的都是“起居室里的螳螂”、“住宅区的凤蝶”和“灶马出现在厕所”之类的题目,别说市区,简直就要把观察地域缩小到了自己家那小小的四帖半榻榻米上了。这虽然显示出日本人的某种趋于极致的谨小细微,但是对那些嚷嚷着没时间也担忧到哪里去寻访昆虫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启示。
      
      为了引导更多有志于观虫事业的“菜鸟”入门,作者在书的前面还专门写了一节“观察昆虫的必要准备”,介绍了观察所需的基础知识、入门读物、拍摄器材,以及提出了撰写观察记录的建议。在我看来,这两页简明扼要的内容是这本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作者建议,“在条件适合的地方宿营时,还可以使用灯诱的方式,吸引昆虫上灯。有一些趋光的昆虫会自行前来报到,这样,有助于你观察到一些罕见的昆虫。灯诱,就需要准备电线、灯和白布。”虽然没有深入阐明,却是没有切实体验的人说不出的。
      
      而且,在处理一些属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科学伦理”问题上,作者流露出热爱自然的那一份情感,也令人感动。小时候上自然课,老师还教我们怎么用蚊帐布做网兜来捕捉昆虫,怎么将捕捉到的昆虫制成标本。但是作者非常明确地表明,他“个人倾向于支持有研究水平的专业人士和机构有限地采集标本”。因为他在云南的橄榄坝看到,十多年前有无数蝴蝶飞舞的场面已经看不到了,主要原因就是人们的滥捕。我相信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把昆虫制成标本是昆虫给人类带来的唯一乐趣与用途。但是在今天,我们或许必须改变以往的做法,将我们与昆虫的关系仅仅限于看与被看。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吴兵在“编后记”里说:“看着这些生动的眼睛和真切的眼神,我既有欣喜,也有怜惜,还有愧疚。”希望越来越多的观虫者不要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希望这种愧疚能少起来。
      
      说到底,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观虫者,只要做到一点就够了。就像作者在后记里说的,“只要你对大自然还保留着敬意和好奇,这就够了。”
      
      8 延伸阅读
      
      为了使观察更有方向,体验更有深度,最好的办法是阅读有关自然、物种和昆虫的书籍。作者向入门者推荐了几本,我根据个人经验也补充了几本。当然,你也可以不需要任何知识,就像作者说的,“只要你不把自己当做匆匆的路人,而是集中注意力,去观察这些微小的生命,你就会感到深深的震惊”。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永远是认识自然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指南。
      
      《多彩的昆虫世界——中国600种昆虫生态图鉴》(赵梅君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年1月版,100.00元),适合在家里观赏。
      
      《常见昆虫野外识别手册》(张巍巍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22.00元),一个小册子,带在身上去野外,碰上不认识的昆虫就可以迅速查找。扉页还标注了刻度,便于观察者立即把昆虫的体长记下来。
      
      法布尔的《昆虫记》,还是看花城出版社的十卷本吧。不用急着读完,闲时翻翻就好。
      
      《东京昆虫物语》((日)泉麻人文,安永一正图,黄瑾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19.80元),昆虫原来也寄托着怀念啊。
      
  •     很好!大人、孩子都合适!
  •     一连看了李元胜老师的三本昆虫摄影,可以暂告段落了,的确是让人无法忘怀的美好体验和感受啊~~~
  •     让我认识了很多精巧的小生灵
  •     实在很棒。
  •     中华屏顶螳(螳螂目长颈螳科)极具观赏价值,也较为珍稀。其主要特征是三角形的头部有一隆起的“角”,使它看上去像螳螂中的独角兽,奇异而又迷人。人们经常把它和双翅目的突眼蝇相提并论,都是较有外星生物气质的昆虫种类。
  •     图片很美,别无其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